高三二轮复习指导意见(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指导意见
通过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研究,可以为每一位有兴趣研究高考的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每年考试的试题与答案,还应该在学习高考改革思想的基础上,研究“以能力立意”在试题方面的体现,从而发现试卷中所揭示的信息,为我们在教学和复习备考方面带来启示。
为了科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备考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有些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在高考最后的复习中存在一些误区。
走出误区,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益,以提高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今各地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一般都采用三轮复习的步骤和策略。
第一轮复习:时间较长,一般要持续到来年的3月份,主要是紧扣课程标准,依循课本,逐单元进行复习,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目的是夯实基础,抓主干知识,尽量不给学生遗留任何知识的死角,并加强学科内部的综合训练。
然后是将近一个月的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题复习,旨在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条理化,力求能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也是重点集中培训学生读图、解决各种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一个阶段。
高考前一个月进行的第三轮复习,则侧重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力求敏锐捕捉热点问题与本学科知识的联系,强化答题训练,心理辅导及考试指导。
应该说这种经多年实践证明的“三轮复习法”,是行之有效的高考应试复习策略,但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使老师和同学不知不觉陷入了许多备考的误区。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题海战术
同学们天天埋头做卷子,老师拼命地讲评,题越做越多、越做越偏、越做越难,“题海”把大家泡得昏昏沉沉;结果题是做了不少,心里仍然空落。
备考理应做一定数量习题,这也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正所谓熟能生巧,见得多懂得多,做的多反应就快,能够第一时间把握试题的脉搏。
但不能沉溺于题海中不能自拔,“题海战术”实不可取。
近年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突出,形式灵活,变化快,这已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信息:高考已在向“题海战术”发出挑战。
正确策略:精选习题,精讲巧练,并善于归纳、总结和反思。
可以从模块化的角度去精选例题或试题,即每组练习就是一个模块内的主干内容;通过这样做题,既有利于查看自己在这个模块内的重点知识和方法到底掌握了多少,又便于从思维和方法上,掌握处理同种某一类型地理学科问题的模式,优点多多。
而且,做题不能只停留在检测自己答题的准确性上,还要注意对错题的自我总结:在做题时自己的思路与正确思路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在精细方面下工夫。
如果发现问题比较严重或普遍,就应将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再重新进行复习,以做到查缺补漏;然后再组织相关试题进行强化,或再换个角度进行练习或测试,真正做到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融会贯通。
从选材上看,最好有针对性练一些几年来各地高考真题,通过做高考试题来熟悉和培养高考答题的思路及技巧,因为往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是最实用、有效、精准地进行思维训练的复习资料;也可以善用各校的交流试题、以前做过的好的模拟题、仿真题,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认真整理,适当汇总,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方法上的不足以及解题规范上的疏漏,这样才能提高考试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
2.简单问题复杂化
长期以来,地理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另一较大误区:就是盲目实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更加复杂化。
教学中表现为:老师对基本问题、规律和基本解法等总是归纳得过多。
一些不必要的规律和方法,既使得课堂内容讲授过量,加重学生记忆负担,也削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消化”;对测验或模拟考试,也总是把书上简单的问题绞尽脑
汁地通过变形、设置陷阱使其复杂化。
学生方面表现为:在做大量题目时或是少有总结,或是即使有反思,也“悟”不出其中的道理,理解浮浅,思维水平低,只会机械模仿,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导致高考时简单问题复杂化,答题抓不住要点,答了许多却抓不着分的结果。
虽然高考题年年在变,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其实它们变化和更新的多是命题的情境和角度,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自始至终从未回避过。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学生能力,从而相对忽视了对基本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这显然是错误的。
在高考试卷中,高、中和较低档三类题目所占比例大致为2:5:3左右,基本的常规题大多可占整份试卷的80%,所以绕来绕去,大家就会发现所谓难题大都是纸老虎,归根结底都要绕回到最基本的知识点上。
事实上,万事都有髓,握其精髓,复杂问题可以变得很简单。
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不管老师还是学生,主要的任务应该是进行一个回归,不要再把问题复杂化,不能过深地挖掘难题。
可以从必要性思维入手,将必须记忆的知识点、重点最大限度地进行简化,使必须记忆的知识点降到最低,并且用最简单容易记忆的方式去记忆。
3.热衷于追逐热点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热点问题屡见不鲜。
通常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作为高考地理试题的切入点。
为此,很多人在最后的复习中,常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广泛搜集、追寻新颖的热点、时事问题。
其实高考试卷不是新闻,更不是媒体,不会去刻意追求新奇的东西。
它所要考查的应该是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文化、思想素质以及各种能力的积累。
况且有些热点问题也没有特别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如果拿一些试题硬性去对号入座,也能在某些热点问题上找到落脚点。
正确应对所谓“热点试题”的策略:对于地理学科而言,高考命题一般不会从正面考查时事热点,因此,大家没有必要在最后复习过程中,花费宝贵的时间去大量搜集热点材料;但可以适当关心,最重要的是应积极寻找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学会把关注点放到热点话题所在的这个区域,分析该区域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特色,关注“热点事件”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地理因素,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或意义,同时注意该类问题在区域间的切换应用,最终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分析热点问题。
我们知道,高考命题设置的情境和背景材料是无限的,但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本,答案也基本上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因此,一定要重视“热点回归教材”,从教材中找出分析、解决有关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答案的落脚点。
可强化训练那些与热点相关的教材考点。
切忌片面追逐热点材料本身,淡化热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4.忽视对选做模块的学习与复习
在高考中增设选修模块试题,在当时被外界一致赞誉为“能够起到尊重学生差别、鼓励发展特长的作用”,是高考改革方案中的亮点。
其实,在新高考中设置选做题,其最初目的是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内容,引导学校、学生尽可能多地开设、修习选修模块内容,倡导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学生课程选择和潜能发挥提供条件;此外,也可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可能。
在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中,选做题的考查采取的是超量命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即分别针对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各命制一道试题,要求学生从中只选择一道试题来应答,分值10分。
从这两年的高考选做试题看,这10分应该是比较容易且有把握拿到手的。
从多年考试结果看,地理选做题得分率确实高于非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率。
所以,重视对选做模块的学习和复习,牢牢抓住选做模块的这10分的分值,对提高高考成绩有重要意义。
但事实上,大家对选修模块的复习还远远不够重视,大家对其研究和应考的训练也远远不够。
5.探究能力神秘化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和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很多地区在课标教学的建议中也都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围绕“探究能力”、“探究性试题”以及新高考如何关注“研究性学习”、如何呈现“探究性问题”等争论不休,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问题”和“探究能力”概念化、复杂化、神秘化、形式化、庸俗化,陷入了误区。
其实所谓“探究问题”,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内,解决问题者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探讨、解决新情境下出现的“新问题”,即“此学彼用”。
所以“探究性能力”旨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实际上是考核考生的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很多人认为“探究能力”考查是新高考提出来的新要求,但实际上,它与以前高考所要求的“注重能力考核”本质上是一致的;新高考中强调“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是对高考“能力立意”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目前的高考虽然还不能以“探究性学习”来代替答卷,但可能通过给出探究性活动情景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很多人常将“探究性问题”等同于“开放性问题”,也是不对的。
“开放性问题”常常呈现出较强的探究性,但殊不知,探究性问题并不仅局限于“开放性问题”,它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封闭性的,或半封闭性的,要正确认识“开放性问题”只是“探究性问题”的一种形式,是从属于“探究性问题’’的问题,其内涵和外延较“探究性问题”要小。
从以前的高考实践看,高考试题中的“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一般常会以简要的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一步步地探究新问题。
6.猜题押题
高考复习的另一大误区是猜题押题。
很多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极具投机取巧的心理,常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猜题。
如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虚拟区域地图,有些人发现了其中的好处,即考生不需判定该地区,只需根据试题提供的素材和背景知识,即可分析区域自然、人文和经济状况,完成试题的判读和解答,这在现有考题几乎已穷尽天下地理区域的背景下,大有命题可以挖掘的空间,因此就断定此类试题定会在以后高考中广泛出现。
所以在备战2008年高考的各地模拟题中出现了大量该类型题目;结果2008年试卷中又考了长江流域的实际区域。
同样的例子:鉴于2007年试卷中出现了山东地理内容的题目,结果就有地区在高中开设了《山东地理》课程,因为他们猜测地方自主命题,试题的乡土气息、地域特色可能会再次明显出现,结果同样让他们的猜测无果。
甚至有些学校在高考最后的复习阶段,不惜高薪聘请名校名师来猜题押题,突击训练。
一些考生和家长也常削尖了脑袋,四处探听消息,以期猜题押题;市面上也会出现众多高考押题卷之类的复习用书,常让众多的师生和家长满存侥幸心理;其过程必然会增加考生复习迎考的精力和压力,却难有真实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高考从命题到判分都在寻求改革,如果猜题、押题、背题还是对付考试的最佳良方,那么教改就不可能深入。
所以高考试题一贯都坚持试题的原创性,它不会使用复习资料中曾经出现过的题目,而且高考试题千变万化,想要猜中题或押中题是十分困难或可以说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一味靠猜题、押题的方法,放松了对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复习中产生错误认识,这样应对高考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到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校和考生不要轻信诱人的宣传,不迷信所谓的“秘卷”、“母题”、“捷径”、“宝典”,不能抛开基础知识和课堂,擅自圈定一些所谓的热点、重点范围去单打独干,不寄希望于仅靠备考几个热点问题就可能会拿高分的复习策略,走出猜题押题的误区。
要回归教科书,重视知识的全面掌握,脚踏实地对各个考点进行系统复习,构建以能力为首位的复习模式,这才是高考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备考建议
(一)在活动中明确考试要求
1.组织复习活动,改变教师单向传递。
实行师生间多向交流的复习方式把复习课变为复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复习的主人,课上眼看、耳听、动脑想,并且动手画图、列表、列关系式,动口答问、讨论各种有关问题。
这些就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事先要告诉学生准备下节课复习的内容,没有预习的复习是低效率的。
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
2.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教会思维方法。
改变“就知识背知识”的单一复习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①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形成表述答案的能力,总结不同答案的模式。
②让学生知道仅仅理解、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思考和应用。
③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会用,教师就需要会教、会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路。
科学的思维方法,需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进行培养,让学生会分析(从全部到局部)、综合(从局部到全部)、归纳(特殊到一般)、演绎(一般到特殊)、比较、判断等。
3.了解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
四项要求分别是审题、解题和答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应在平时教学或复习过程中予以落实,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4.明确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共10项能力要求)。
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
(二)在参与中整理基础知识
1.复习过程中教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因为只有掌握了“原料”才能够进行“加工”,把“原料”变成“半成品”才便于提取应用。
所以整理加工知识的基础仍需要看书、看图,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思考。
2.基础知识的复习。
需要学生参与整理加工
(1)梳理知识系统,理清前后层次脉络和关系。
如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体系。
整理知识系统,是为了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地位和作用,也为以后整理专题打下基础。
(2)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注意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并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整理知识结构,了解组成关系。
知识结构是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气候的知识结构,包括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气候评价、气候和其它自然要素的关系等。
(4)分析地理事物间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如从地形可以联想到对气候(气温高低、降水多少、迎风背风)、河流水文(河流流向、落差大小、陡坡缓坡、宽谷狭谷)、植被(阴坡阳坡、高山深谷)、农业(耕作业、河谷农业、高山牧场、草原牧业)的影响及其分异等。
(5)总结知识规律,掌握本质特征。
如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可分为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日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年际变化规律等,以及由于地质条件、地表水热条件等影响形成的各种资源分布规律、作物分布规律等。
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地理事物,让学生分析总结,避免“地名加物产”的背诵。
如世界棉花的分布都在亚热带或暖温带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我国西北的城市分布就和绿洲的分布有关等。
(6)注重图文结合,深化地理学习。
地图和文字是呈现地理知识的两种语言,二者缺一不可。
尤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定位,发生发展变化的“场所”,它们的分布、结构、联系等都需要从图像上展示出来,在复习活动中就有必要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从图像上获得感知,这样才更有利于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把握。
(三)在探究中了解命题思路
1.研究试题的要素,分析“立意”所在(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知识点和能力点各在
哪里),理解“情境”设置(怎么考,虚拟的情境或实际问题),明确“设问”要求(怎么问,为什么这样问)等。
2.研究试题背景及其“隐含”信息,知道关注的问题所在。
3.“热点”不等于“考点”。
平时所关注的“热点”往往以时事居多,这些问题恰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是永远的热点。
4.高质量的试题并不是难题,难题没有生命力。
好题是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稳定的、规范的、基础的、地理特色的试题是几年来已形成的命题思路,能力层次会稳步提高,但难度基本保持稳定,以中等难度为主。
6.从考查内容上,可参考新课标所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要求。
即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自然地理的核心问题包括:天体运动一地球运动一大气运动一水体运动一地壳运动一生物活动;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包括: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空间联系。
人类生存与活动空间包括:地球运动及规律问题、时间计算问题、气温分布与逆温、气压与风的问题、大气环流问题、主要天气系统、降水形成及其分布区、气候条件分析、气候类型问题、河流补给、水循环与水平衡问题、水体温度与盐度分析、洋流问题、地下水问题、地形及其影响、地壳的物质循环、地质构造与地貌、板块运动、自然灾害、自然带分布规律、土壤与环境、生物与环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
人文地理主要核心问题:活动一联系一居住一关系一发展。
包括空间定位与区位分析问题、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旅游地理问题、文化景观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综合国力问题、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商业贸易问题、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工业区位分析、工业区域工业带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综合国力、海洋国土、资源能源条件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
7.从能力要求上,要会用地理学的方法审视问题,综合地、动态地分析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自然地理问题——会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去思考。
人文地理问题——会从区位、人口、资源、交通、文化、技术、经济、聚落、环境等角度去分析。
区域地理问题——会从区域位置人手,综合各地理要素,分析条件、归纳特征、解决问题。
对问题的解决——经常运用图文信息的方法,形成基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四)在思考中掌握解题方法
1.分析题干要求是审题的第一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了解情景设置设问要求、判断的论据、思考的线索,切不可忙着看选项、猜答案,一定要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这样正确答案已经胸有成竹不会受错误选项的干扰。
2.解答综合题要认真阅读提供的资料,不遗漏点滴信息。
在审题获取信息后,迅速调集头脑中储备的信息,进行构思,然后确定答题思路。
解题思路的确定是答题的关键,思路正确、扣准答案,就能获得好成绩。
3.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制答案的过程就是考生综合素质展示的过程,也是考生之间的潜能和水平较量的过程,平时要改变“单纯做题、只对答案、不加分析”的做法,并注意根据近年试题,总结不同答案的模式。
如空间定位、描述特征、分析人地关系、提出建议对策等。
4.通过做题强化记忆、加强练习、熟悉所学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当适量,即不追偏、难、怪题,不做不符合高考命题思路的试题,且要适量。
5.要让学生多看新题,获得解决新问题的体验,形成答题策略。
其步骤是:拿到题目后,先看情境设置,了解命题意图,知道考查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再看提供的信息,文字说明事物的内涵、前后联系、陈述的特征等,图像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空间联系,数据表格显示的数据比较、发展变化、分配比例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原因分析等,对这些信息进行联想和解读,调集储备的信息组织答案。
(五)在联系中构建思维线索
1.地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如河流、交通线的延伸,地理事物的演变,城市的形式与发展,文化的传播;横向联系——如气候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条件的制约、文化现象的渗透、经济的来往交流;多向联系——如多种因素影响了洋流的分布,洋流又对气候、环境、生物等带来影响。
多种因素影响了气候特征和分布,气候也对植被、土壤、自然带等带来影响。
2.地理知识间的关系:前因后果关系、平行并列关系、大小包含关系、矛盾对立和统一关系。
教师可提出思路,让学生列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再举出其它例子。
3.敏锐发现问题,构建联系线索。
根据地理事物空间联系的因果关系或时间联系的递变关系,构建思维线索。
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发展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某些轻工业的分布;又如,季节更替——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气温与降水的变化——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外力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问题的季节特点。
随时注意身边发生的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发现问题、进行思考。
4.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随时发现问题,进行联系。
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各种自然条件、民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和各地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当前全球变暖、国土开发整治、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等问题,都和地理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人类生存需要的粮食、人类发展需要的能源,更需要地理知识的参与解决。
5.教师要拓展知识面,开阔思路,见多才能识广,底蕴深厚才能敏锐灵活。
这样有利于构建思维线索,并形成知识网络。
2013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