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交通出行
01
航空运输
气压带和风带对飞机航行的时间和路线有直接影响。航空公司需要了解
这些因素,以制定安全、高效的飞行计划。
02
海上运输
在海上,风是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了解风带的特点对于船舶航行和货物
运输至关重要。
03
公路和铁路运输
在长途运输中,天气条件(如风暴)可能会影响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和
安全性。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活动有助于预测这些天气事件并采取相应
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灾害对人类 生命财产的损失。
指导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保护生态 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其研究成 果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的预防措施。
06
未来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目前的气象观测站分布不均,导致某些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数据 缺失或不足,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模型预测的精度
现有的气象模型在预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化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对非线性过程的理解不足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变化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目前的研究 对其理解仍不够深入。
未来研究方向
1 2 3
增强观测能力
通过建设更多的气象观测站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的观测精度和覆盖范围。
改进模型预测
研发更精确的气象模型,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变 化的预测能力,为气候变化研究和灾害预警提供 更可靠的依据。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
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
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 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
[规律方法]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 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而形 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
答案:(1)终年高温,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的季节变化大,一年内有明显的旱、 雨两季。
(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热带季风的主要原因。冬
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偏北风,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夏季,太阳直射点北
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
解析:阅读图甲,根据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归纳出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 的主要原因。由于季风的影响,印度的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
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形成
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 多,容易造成涝灾。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 [灵犀一点] 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多少的影响 (1)降水较多的气压带、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气压带与风带

解析气压带与风带

解析气压带与风带太阳辐射能在高低纬度间分布的不均匀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假如大气在均匀的地表(地表是平坦的,消除了地势的高度起伏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消除了物质比热容的不同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上运动,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一、图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无论三力平衡还是不平衡,风向始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斜交等压线);高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当二力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其结果是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与北极之间或赤道与南极之间的三圈环流,全球近地面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1、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等压线与纬线平行,形成的气压带也与纬线平行。

2、近地面气压带和高空气压分布状况。

当近地面是高压带时,盛行下沉气流,其高空相对于同一高度的其他地方形成低气压;当近地面是低压带时,盛行上升气流,其高空相对于同一高度的其他地方形成高气压。

3、二分日气压带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4、气压带和风带的宽度。

理论上讲,每一个气压带大约有10个纬度的宽度,每一个风带有20个纬度的宽度。

5、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与二分日相比,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为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为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6。

气压带的移动范围。

气压带和风带最大移动范围为10个纬度。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赤道低压带位于5°S-5°N之间,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位于25°N-35°N之间,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位于55°N-65°N之间,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位于85°N至北极之间。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至10°N之间,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N-40°N之间,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位于60°N-70°N之间,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位于87。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课件

(二)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
1.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 低压带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 间大陆内部或西岸):主要是受副高控制;
2、受单一的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 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高 原和高山气候。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人类活动 大气环流
离海远近 地形
植被覆盖率 洋流
气温 气 候 成 因
降 水
注意:各气候因子是相
蓝本P46 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
候的形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
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2)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气压带、风带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
较湿润。 海陆位置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北大西洋暖流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
下面是不同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观
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夏季
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 低压 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低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b
e
c
f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A
B
E
C
F
D
G
H I
J
K L
M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___南__北___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___北_____,冬季 偏____南____。
思考
1.大气环流就是三圈环流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三圈环流是大气环流的常见形式,其还包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__有__规__律__的大气运动。 (2)意义:反映了大气运动__长__时__期__的___平__均___状态。 (3)形成:
纬度
热量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三圈环流。 均匀
地转偏向力
情景 激疑
知识点一 三圈环流
二战后期,日本法西斯接连败北。为了扭转不利局势, 气象专家荒川秀俊上书说,在万米高空存在大气环流,如果 从日本施放悬挂着炸弹的气球,可以顺风“飘炸”美国本土。 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3月,日本共施放气球1万多个,将4.5 万个炸弹和燃烧弹飘送到美国,给美国带来不少伤亡,美国 人惶恐不安。1945年4月末,“气球炸弹”作战计划被迫中止。 你知道日军利用的是什么大气环流吗?
方法 突破
2.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
其中,上方代表高空,下方代表地球表面,左侧为南, 右侧为北。
学以 致用
1.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3)题。
学以 致用
(1) 图 中 箭 头 表 示 大 气 运 动 方 向 。 该 图 表 示 北 半 球 ________ 季 时 的 大 气 环 流 状 况 , 判 断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2气压带和风带(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3-2气压带和风带(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0° 赤道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相互碰 撞抬升
90°S
寒冷堆 积下沉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大气环流的组成
2.三圈环流
4)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
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每个气压带约占10个纬度, 每个风带约占20个纬度
1.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N
1)形成条件(假设)
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 高低之分)
②地球不自传(无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S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大气环流的组成
1.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2)成因:
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
垂直方向 赤道地区:上升气流 两极地区:下沉气流
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 北纬30度上空
①赤道低压带 (热力原因)
②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原因)
南风 赤道上空
形成副热带高压
③东北信风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近地面赤道形成低压
到北纬30度 上空偏转成西 风,气流无法 北上在此堆积 (动力不足)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大气环流的组成
1.三圈环流 2)中纬环流
①盛行西风带
②副极地低压带
被 迫
(动力原因)
下 沉
极 锋
被迫 爬升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冷气团 北纬60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纬30度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西南风——盛行西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如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 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一定属于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移动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4)两气压带之间是风带。
1.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 (2)题。
(1)图示 M 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提示】 不对。因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而移动,只是移动的范围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大;而北半球 夏季太阳直射点可能南移(7 月以前),也可能北移(7 月以后),所以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可能南移,也可能北移;只是相对于春 秋分日位置偏北,同样,冬季只是相对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所以,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关于气压带、风带位置与季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按照如 下思路理解掌握。
(1)气压带的宽度大约跨 10 个纬度,即由中间位置向南北两 侧各跨 5 个纬度。
(2)春秋分(春秋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 极地低气压带的中心位置大致是 0°、30°、60°。
(3)各气压带向南(北半球冬季)或者北(北半球夏季)最大移动 幅度相对于春秋分时的位置大约移动 5 个纬度。例如春分或秋分 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大致位于北纬 25°-35°,夏季最 北位置大致位于北纬 30°-40°,而冬季最南位置大致位于北纬 20°-30°。

气压带风带及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及气候类型
2.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盛行风 是( )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A
.(2011 年东莞期末检测)下图 为北半球某季节 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 A 气压活动中心是(
)
A.亚洲高压 C.副高 【答案】A
B.亚洲低压 D压.极地高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太理想了! 形成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及移动对气候的 影响
形成多种气候类型!
• :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 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 况描述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 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 “全年怎么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压带 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 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 样”来描述。
月原印因度:低海压洋)面积占高绝压对优势
高压
1.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压带
半 力性质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块状) 地低压带
热低பைடு நூலகம் 保留副热
(块状)
带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微专题】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微专题】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微专题】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1、气压带(和风带)性质:
赤道低压带:湿(降水多)热(高温)——赤道地区且盛行上升气流;
信风带:干热——副热带地区,风由高纬吹响低纬;
西风带:温湿——温带,风由低纬吹响高纬;
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温带,有锋面降水多;
东风带:干冷——寒带附近,风由低纬吹响高纬;
极地高压带:干冷——极地,盛行下沉气流.
2、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为湿季;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为干季;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冬季盛行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西南风,降水丰沛,——夏季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冬季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副高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副高,冬季西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为终年温和多雨——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就是这些.
END。

2.2气压带和风带

2.2气压带和风带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北极
北极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 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不移 动(直射赤 道),结果在 赤道与极地间 存在怎样的热 力环流?
赤道
赤道
南极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 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 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 是不存在的。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
(1)热带雨林气候
位置 主要分布
气候特点 成因
赤道及其附近南北纬10°之间 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 岛 终年高温多雨 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对流雨
0° 赤道低压带
3、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分布)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平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切断 切断
一 月
30°N
2、形成 过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N
大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亚速尔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高压
3、 分布 规律
太 平 洋
七 月
夏威夷 30°N 高压
北美 大陆
亚洲 大陆
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动力→暖 赤道低压——热力→热 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压——动力→冷 信 风、东风:较高纬→较低纬 …升温→干 风带 西风: 较低纬→较高纬 …降温→湿 气流↑ →湿 气流↓ →干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各地的降水。因此,判断 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主要是依据其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一、什么是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假设地球表面是平滑、均匀的,气压水平分布表现出纬向带状。

地球上的水平气压带有七个,它们是:(1)2个极地高压带: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使空气受冷收缩积聚,而高空气流辐合,在低空形成的高压带。

(2)2个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

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热空气向北移动,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空气南下(北半球)两者相遇热空气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压。

(3)2个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强大高压带,是自低纬高空向极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形成。

是对大气环流影响最大的气压带。

(4)1个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

由于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低空形成低压带。

气压带可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南北平移。

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上下移动各约五度。

二、什么是风带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在气压带之间形成的全球性大气环流。

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在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

风带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导致风向发生季节变化(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风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记住课本34页第二三段内容)⎭⎪⎬⎪⎫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 低纬环流圈b 中纬环流圈c 高纬环流圈注:右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其中所有气压带风带均指地面上的。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型);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型); 副极低气压带(动力型);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型); (2)六个风带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北半球: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 南半球:西北风) 极地东风带(南半球:东南风;北半球:东北风) (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M 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气压中心N 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 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质差异的影响。

注:1.2.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练习: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读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形势图,回答3~4题。

高二地理人教版课件:气压带和风带

高二地理人教版课件:气压带和风带

课堂导入
1.麦哲伦船队哪一段是逆风航行? 航行至南美洲南端海峡时逆风 2.船队行驶至哪一段最轻松? 行驶至至南半球低纬度最轻松 3.船队进入30°S为何艰难? 进入30°S受副高控制无风,加之 此时南半球正值夏季气候炎热。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变式图
S
90°
60°
30°

N
30°
60°
90°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被 迫 下 重力堆积下沉 沉
东北信风
受热膨胀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三圈环流
中纬环流
形成过程:
600N高空
极锋
300N高空
被 迫 下 沉
极地冷气团南下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被 迫 爬 60升0N
重力堆 积下沉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受热膨胀 上升
极锋
爬升
副极地低气压带
没有。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 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总结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均一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
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单圈环流
自转
三圈环流
地表性质
近地面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地球公转
季节移动
当堂检测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②气压带、风带南
副热带高压带
北对称相间分布;
东北信风带
③同一半球信风 带风向与极地东 风带一样,与西 风带风向相反。 (北撇南捺)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冰低大岛压
副热带高压太带
西
赤道低压带 平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7月份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太 压

亚速尔 高压
西
1月份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太压 洋
冰岛大
低压
西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7月份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高压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全成球气低压带压和风带分布
高纬环流
10
5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极地高气怎压样带 解释“马纬度”
地转偏向力
1010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假设: 1、地球表面均匀 2、地球不自转



高 冷却
低 受热
高 冷却
单圈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高气压带
北极
低气压带
赤道
南极
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到北纬30度上空偏
高空北上气流 转成西风,气流无 右偏成西南风 法北上在此堆积 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地球表面温度和湿度的差异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导致大气密度的变化,进而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气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各种气候类 型的重要因素,如热带雨林、温
带海洋性气候等。
降水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降水分布有重 要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降 水特点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强 度有关。
详细描述
东风带的气流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形成偏东风,在北半球盛行东南风,在南半 球盛行东北风。东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和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气候 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04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影响
Chapter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地球大气环流的 主要动力来源。
为什么研究气压带和风带
01
02
03
气候变化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 化直接影响气候变化,研 究它们有助于预测天气和 气候变化。
航行安全
航海和航空中,了解气压 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变化规 律,有助于航行安全。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和气压带、风带 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 了解它们有助于合理安排 农业生产。
02
气压带
详细描述
西风带的气流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形成偏西风,在北半球盛 行西南风,在南半球盛行西北风。西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 和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风带
总结词
东风带是高纬度地区常年盛行的风带,主要受到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流从 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形成稳定的东南风和东北风。
副热带高压带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相对稳定的高压带。它通常出现在 南、北半球的20°-30°纬度范围内,对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高频考点巧突破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及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解答此题关键 抓住以下几点: (1)由纬度位置及气流特征判断气压 带、风带。 (2)明确气候分布及特征,尤其是 20°S~30°S之间大陆东、西两岸的情 况。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4)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5)不同季节我国的气候特征。
多锋面、气 极锋的形 旋,为多雨 成,多气 带 旋雨
高频考点巧突破
气压带、风 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影响实例
由较低纬度 西风带 中纬度地区 吹向较高纬 度 副热带高气 南、北回归 动力原因形 压带 线附近 成的高压 信风带 低纬度地区
温暖湿 润
炎热干 燥
温带海洋性 气候的形成
热带沙漠气 候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 候的干季, 西亚、北非 的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 候的形成
夏季,副热带 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切断,仅保留 在洋面上,保留在北 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 有时位于夏威夷附 近,又称
热点探究显身手
夏威夷高压;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 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 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 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 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 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 一步北进,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 月,副高南移,雨带也随之南移。
热带季风 气候
成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旱季时受信风带控制,雨季 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 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湿季 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 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全年高温,一年 可分干湿两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B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 压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A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是 各种高低气压带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分布特点: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 风带是相间分布。
G
极地高气压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D
G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G
D
【例2】 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
答(1)~(3)题。
(1) 上述“某月”是( ) A. 1月 B. 4月 (2) 该月份甲地盛行(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A
C. 7月 C. 西南风 )
D. 10月 D. 西北风 D. 炎热干燥
(3)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少雨
1.(2010· 南通调研)右图中箭头
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后完 成(1)~(2)题。 (1)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 乙地低,则 (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C
(2)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 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湿润
位于大陆西部,终 年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炎热干燥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 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长江中下游平原
30°N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对 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 例如,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夏季高温多雨,以水 田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为水稻,一年2~3熟。 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作农 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为小麦,一年1熟或两年3熟。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20°~ 30°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或信风带控 制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 压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突破2、气压带和风带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 特征。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具有明显 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低相间, 南北对称; 一撇一捺, 从高到低; 随季而移, 夏北冬南。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G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是 各种高低气压带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分布特点: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 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 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D
C. 温和多雨
突破2、气压带和风带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特 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英国)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 60°大陆西岸
成因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 制
关键: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
重难突破·
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重难突破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上升运动→ 同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向: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二力合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
三力合力: 风向与等压 线有一夹角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风
600N 90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0N
西南风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N
东北信风带
0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00
东南信风带
300S 300S
西北风
60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0S
600S
东南风


③ ①
900
A
B
C
副热带高压带
1、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回答: (1)形成此大气环流的因素是 冷热不均 和 地转偏向力 。 (2)写出下面气压带的名称:C ,D 。 (3)图中①代表的是 东北信 风,具有 炎热干燥 性质. ②代表的是 盛行西 风, 具有 温暧湿润 性质. D 、A (4)图中气压带中,由热力作用形成的是 。 (5)由于 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移动,导致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 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
(2012· 大连模拟)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 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B
(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 P 风带风向的是
B
)
(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 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 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 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 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第1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 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B)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D 赤道低压带
重难突破
1、理解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突破1、理解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 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 带的具体风向。
D(
)
突破、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性对降水的影响
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与季风环流 的形成,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南 亚季风夏季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不相同,冬季风来自于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
二、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 风带的 影响,季风的形成。
三、应用:运用大气环流原理解释地理现 象。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
一、识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规律和移动。
考点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 对气候的影响。
说出全球六风七带名称,并指出盛行风风向
(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 性气候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 有可能形成的气候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长江 中下游平原
重难突破
· 突破1 、等压面 重难突破: Aˊ Bˊ

B
A
C
总结:
(1)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在降低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3)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凹凸“高高低低” (4)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5)近地面: 受热—低压—多阴雨—日较差小, 冷却—高压—多晴朗—日较差大 (1)温压关系:(热力作用)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D
(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
变化,大致对北半球而言下级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近日点,1月初 60°N 30°N 远日点,7月初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1)和公转线 速度变化图(图2)回答2—3题。 2.图1中P点的纬度,图2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1月 B.30°1月 C.60°7月 D.30°7月 3.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P、 Q之间风带名称和风向分别是 A.极地东风带、东北风 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C.信风带、东风带 D.盛行西风带、东北风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成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冬 季受西风带控制 干季时受信风带 控制,湿季时受 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之间
全年高温,一年 可分干湿两季
1.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 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3)题。
亚洲内陆蒙古西伯利亚,而夏季风东亚来自太平洋,南
亚来自印度洋,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势力强弱不全相同,东 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气候类
型有差异,东亚季风影响下主要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