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总体评价
背景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

幼时家道中落,“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之中”,随之而来的世人的冷眼粉碎了鲁迅对于人生童话式的幻梦,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真切感受到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度人情的冷暖。

这种境遇对鲁迅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对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呐喊〉自序》中,他述说了这种经历以及心灵上的苦痛,而这种经验也成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

后来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又留学日本学医。

在仙台学医的经历是他思想的转折点,正如我们在《藤野先生》中读到的那样,中国人围观杀人场面的镜头深深刺激了鲁迅,使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

所以他转而弃医从文。

这以后,他筹办杂志,翻译异域文学,发表文章,组织宣传、声援辛亥革命,他的诗“我以我血荐轩辕”正道出了他的理想和当时的意气风发。

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坐龙廷的皇帝而已,国民的精神,并没有实际的变革,民主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这使他感到深深的失望和苦闷,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靠抄抄古籍、读读佛经过日子。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使鲁迅看到了一点希望。

他应朋友的要求,开始创作小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永远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无论是对革命派、维新派,还是对新文化运动,他都不是一味赞同或反对。

革命派寄希望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却忽略了几千年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思想土壤,忽略了在这种宗法思想影响下的愚弱的国民的改造,鲁迅认为这是不彻底的。

在他的小说中,他始终表达了这种思想和认识。

维新派从维新运动的失败中认识到,国民的愚昧和一盘散沙是失败的原因,因此也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

但这种改造只求达到群众理解并支持自己的维新主张,因为他们理想中的国民是要听命于当权者的。

而这对于民众而言只不过换了新的主人,奴隶还是奴隶。

鲁迅所追求的国民性改造则更加强调个性的解放,而且他是从全体民众自身彻底解放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鲁迅在一篇序言中谈到:“‘……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像粪一般抛掉,而一个崭新的,真正空前的社会制度从地狱里涌现而出,几万万的群众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运的人”,这正是鲁迅一生的追求,他始终关注的是“几万万的群众”即社会最底层的大多数人(他们构成了社会的基础)的命运。

至于新文化运动,他的态度是复杂的,他先是拒绝、怀疑,后又怀疑这种怀疑,抱着“万一”的希望,开始了自己创作的。

“可以说从一开始,鲁迅就是抱着‘质
疑启蒙又坚持启蒙’的复杂态度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温儒敏《鲁迅研究四题》),所以鲁迅并没有被那种凌厉的批判和彻底的改造行动冲昏头脑,他看得更远,更深。

比如当时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婚姻自由,他在小说《伤逝》中也表现了这一主题,但他不仅思考了走出去的问题,还思考了出走之后的情形:子君和涓生获得了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但社会的沉闷和腐朽最终还是埋葬了这个爱情的绿洲。

鲁迅通过他们的悲剧表明,个人和整个社会是分不开的,整个社会环境改变不了,个人的解放只能是一个空想。

由此可见,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始终关注最广大民众的命运,更在于面对各种潮流,他始终有自己清醒的思考和认识。

了解这些思想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呐喊》的主题和思想特色是有很大帮助的。

内容提要: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

此后,鲁迅的创作就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了《孔乙己》《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

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15篇短篇小说结集为《呐喊》(后来再版时抽出了《不周山》),所以现在流行的版本只有14篇:《狂人日记》《一件小事》《风波》《故乡》《药》《孔乙己》《阿Q正传》《白光》《明天》《社戏》《兔和猫》《鸭的喜剧》《端午节》《头发的故事》。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虽然是一个短篇小说集,但《呐喊》整本书却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那就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思考。

大致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

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的眼光和感觉观察周围的人,他觉得到处都是吃人的人,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被吃的恐怖之中。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叛逆和反抗:踹过陈年古久先生的流水账簿。

最后他竟然从历史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就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其实是一个吃人的历史,不仅统治者吃人,被统治者在吃人,而觉醒者也在不自觉地吃人,吃人的历史悠久而长远,这一秘密的发现是何等振聋发聩。

不过,鲁迅到底还是留下了一点亮色:不吃人的人还是有的,大概只有孩子了,所以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其他的小说像《孔乙己》对科举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批判,《故乡》中封建意识对人性的戕害,都表现出了鲁迅不遗余力的批判精神。

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这方面可以重点阅读《药》、《风波》和《阿Q正传》等篇。

国民性是鲁迅一生关注的问题,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沉重的失望,其忧虑和批判也更加深刻。

《阿Q正传》描写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上都受到极度戕害的农民阿Q的悲惨命运和麻木灵魂。

阿Q是个彻头彻尾的无产者,他没有任何财产,甚至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

他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而又自轻自贱。

最可悲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没有了做人的尊严。

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向往革命,但革命真的到来了,他却悲哀地发现统治者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仍然做他们的“人上人”,最后糊里糊涂的被送上刑场死掉了。

阿Q是一个典型,是一个几千年封建制度戕害下彻底丧失了人的价值的农民典型。

鲁迅对于他们,是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

《药》以两条线索写了愚昧民众华老栓一家和革命者夏瑜的悲剧命运,突出了觉悟者与不觉悟的民众之间的思想隔膜。

夏瑜为了民众被统治者所杀,这是一个悲剧,但更大的悲剧莫过于夏瑜为民众所流的血却成为民众治病的药。

《风波》就像一出独幕话剧,围绕皇帝重坐龙廷这一事件在小村引起的波澜,各种人物相继登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民众仍不觉悟的现实。

在鲁迅的这类小说中,看客的形象经常出现,别人的痛苦、别人流的血都成为麻木群众无聊生活中的调味品,这种赤裸裸的真实读来让人感到有一种切肤之痛。

鲁迅的笔下似乎都是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他所刻画的都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什么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健忘症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似乎他在有意地丑化国人,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些劣根性还顽固地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又是何等的深刻。

当然,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

正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封建的宗法制度和礼教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蒙蔽了中国的民众,才造成国民的诸多弊病;而辛亥革命不注重思想的改造,对于民众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

所以在他的小说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往往同时存在。

像《狂人日记》中,狂人所到之处,无人不在小声议论他,在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麻痹下,他们不自觉地成了杀人的帮凶;而孔乙己虽然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但周围人的冷漠也构成了他悲剧产生的土壤。

精彩片断: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药》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

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
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

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
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

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阿Q正传》
阅读指导:
在阅读小说之前,不妨先读一下鲁迅的《〈呐喊〉自序》和本书前面的《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一文。

在这两篇文章里,鲁迅介绍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历程、进行文学创作的缘由以及对文学功用的独特思考,这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虽然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的,虽然在序文中也讲到:他呐喊几声,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他的作品并非一味迎合运动的需要,鲁迅并不简单地“听将令”。

所以相比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那种充满感伤或者凌厉的反抗格调的作品而言,他的小说更加深刻,更加别具一格。

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对比阅读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创作,我们就能更深
刻体会这方面的特色。

思考题
一,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
铁屋子: 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二,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主要有2个。

一个即学医救国梦;一个是文艺救国梦。

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三.《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狂人日记
总体介绍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

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

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的眼光和感觉观察周围的人,他觉得到处都是吃人的人,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被吃的恐怖之中。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叛逆和反抗:踹过陈年古久先生的流水账簿。

最后他竟然从历史中发现了一个
惊人的秘密: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就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其实是一个吃人的历史,不仅统治者吃人,被统治者在吃人,而觉醒者也在不自觉地吃人,吃人的历史悠久而长远,这一秘密的发现是何等振聋发聩。

不过,鲁迅到底还是留下了一点亮色:不吃人的人还是有的,大概只有孩子了,所以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迫害狂患者;又吸取和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等手法,借以架设起沟通疯话与真理、癫狂和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的桥梁。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水乳交融的结合,是《狂人日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高超的技巧。

简答题
1、“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谈谈你对《狂人日记》中“仁义道德”“吃人”的理解。

答:鲁迅说过,《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的眼光和感觉观察周围的人,他觉得到处都是吃人的人,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被吃的恐怖之中。

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其实是一个吃人的历史,不仅统治者吃人,被统治者在吃人,而觉醒者也在不自觉地吃人,吃人的历史悠久而长远,深刻地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把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神圣的礼教道德、家族制度和吃人联系起来,揭示了一向被仁义道德一类冠冕堂皇的面具掩盖着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真相:仁义道德就是吃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道德吃人的历史。

对封建吃人者的凶残、怯弱、狡猾的性格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

揭露了封建礼教道德毒害的深广,也倾注了作者极度忧愤的情感。

2、狂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答:狂人一方面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他的言行,他的思维,都具有精神病患者的特征。

另一方面,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又包含着深刻的真理,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

他非常喜欢研究和思考问题,对社会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具有现代意识和反传统精神,还具有自审精神。

他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要把孩子——民族的未来从封建传统中解救出来,有着为民族的现状、前途忧心如焚而又满怀希望的灼热情感。

他不是只把自己放在批判者的位置上,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民族的一员,进行了严格的自审,直率地、严肃地批判自己身上的封建传统思想,发出了“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的深沉的自责,这种自审意识,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复兴和改造的希望所在。

3、简要分析《狂人日记》的艺术手法。

答:《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迫害狂患者;又吸取和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等手法,借以架设起沟通疯话与真理、癫狂和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的桥梁。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水乳交融的结合,可以说是《狂人日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高超的技巧。

如作品对狂人狂态的描写,严格遵循现实主义方法。

他的病态的敏感、病态的精神亢奋、常迷离恍惚发生错觉幻觉等细节,都是真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