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杨树林下食用菌生产经营研究
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的金针菇
接种技术
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控制好接种量和接种 时间。
03
杨树副产品金针菇的生长发 育及其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过程
菌丝体生长阶段
杨树副产品作为培养基质,经过接种、培养,菌丝体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
子实体形成阶段
菌丝体成熟后,经过一定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刺激,子实体开始形成,原基出现并逐渐分化出菌 盖、菌柄等结构。
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03
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季节进行金针菇栽培, 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科学使用药剂
04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剂进 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低毒、无残留
的药剂,以保证金针菇的品质和安全性。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应用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但是需要 注意,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可能对环境和 金针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低毒、无残留的药剂 ,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
问题分析
目前,杨树副产品金针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生产技术不够规范,导致 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缺乏 品牌意识和销售渠道,难以打开市场。
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杨树副产品金针菇作为一种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将为杨树副产品金针菇产业带来更 多的发展机遇。
会导致子实体腐烂。
蛾蚊
蛾蚊是一种常见的虫害,主要危害金针菇的菌丝和子实体。它们会在菌袋和菇床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会咬 食菌丝和子实体,严重时会导致菌丝萎缩、子实体腐烂。
几种常见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几种常见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1.林下黑木耳地摆免设施栽培技术黑木耳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以采用地摆栽培。
免搭建设施,适当安装喷水装置即可。
林地可以选用板栗林、油松林、杨树林等。
①菌袋码袋南方长棒靠在立架上,短棒采用地摆模式在地上相距10cm打穴码放。
菌袋间距10cm,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②开口每个16.2×35cm的菌袋刺孔120~180个为宜,孔径大则孔数少,孔径小则孔数多。
孔深在0.5cm之内最好。
③催芽利用草帘子、塑料膜及微喷等设备集中打造耳床出耳条件,促使耳芽快速形成。
将恢复好的菌袋,经过消毒处理、开口后,摆在床上,袋间距2~3cm,每平米45~50袋。
上覆盖塑料膜后盖上草帘子或遮阳网(75%),菌床两头及床边每隔4~5米设通风口。
耳床温度控制在15~24℃,湿度控制在80~90%。
大约经7~10天,原基可形成,15天左右形成耳芽,便可进行分床管理。
④育耳管理使用微喷喷水。
看温度浇水、看天气浇水;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要干透,湿要湿透。
出耳芽后,可揭去草帘,每天早、晚喷雾状水,最好用微喷。
初期因耳片抗逆性差,要勤喷、轻喷、细喷。
当耳片长至扁平或圆盘状时,应适当加大喷水量,但要注意干湿交替管理。
⑤采收晾晒及时采收:耳片完全展开,边缘开始变薄。
及时干制:搭建晾晒床架,铺设专用晾晒网,顶上附有遮雨布,可提高晾晒效率,保证耳片的洁净度,利于控制耳型。
2.林下栗蘑简易设施栽培技术栗磨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干品形同佳丽舞裙,故名“舞茸”。
除了味美,栗磨同时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栗蘑与板栗林、苹果林等间套种,实现仿野生栽培。
除生产外,具有观赏价值,采摘趣味性强。
①栽培过程仿野生栽培栗蘑的适宜出菇期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
清明节前后覆土栽培较好。
栽培环节:挖畦、消毒、包帮、脱袋、摆棒、覆土、浇水、搭建小拱棚、出菇管理。
②出菇管理根据栗蘑生长特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出菇前阶段和出菇阶段。
杨树下栽培草菇林中闲地巧利用食用菌(栽培管理)
杨树下栽培草菇林中闲地巧利用食用菌,栽培管理菇场选择及整地选择近水源、株行距3米4米、3年生以上的杨树速生林作为栽培场地。
在杨树行间做畦,畦宽50厘米、长20米,两畦间距50厘米,中间挖一条浅的排水沟。
畦上用竹片搭拱形棚架,两侧用竹竿固定,棚高50厘米左右。
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住薄膜,并覆盖草苫遮光。
栽培季节草菇喜欢高温、高湿的气候,当日均气温稳定在23℃~30℃是栽培草菇的适宜季节。
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培。
培养料配方一是干麦秸80%、干粪(牛粪、猪粪均可)17%、生石灰3%,pH值8,含水量60%~65%。
麦秸选用未经雨淋、未发热变质的新鲜麦秸。
二是20厘米左右长的玉米秸97%、生石灰3%,pH值8,含水量65%。
原料处理把干麦秸或玉米秸用2%~3%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沥去多余水分,加入各种辅料(干粪先预湿),然后堆积发酵。
当培养料的中心温度升高到60℃时保持24小时,然后翻堆,翻堆后待培养料的中心温度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小时,发酵可终止。
铺料与播种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堆在畦床上,适当压实,四周撒上一圈菌种,接着上面再铺一层培养料,再撒入菌种,共3层培养料、2层菌种,菌种用量为培养料干重的5%~10%。
第二层菌种应撒满整个料面,上面再铺一薄层培养料,这层培养料的厚度以盖住菌种为宜。
在播种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盖住培养料堆。
播种后4天,当菌丝将要发满培养料面时,在培养料面覆盖一层细土,覆土厚度为1.5~2厘米,覆土后用石灰水打湿土面,盖好地膜。
发菌管理播种后3天,培养料温度逐渐升高到35℃,此时培养料表面的温度一般在32℃~35℃,正适合草菇菌丝生长。
当培养料温度超过40℃时,应掀开薄膜,通风散热,降低温度。
林下栽培草菇时,播种前将畦床灌水湿透,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70%~75%,如湿度不足,可以往畦沟内灌水,使畦床潮湿来增加空间湿度。
每天中午打开菇棚通风15~20分钟。
出菇管理播种后,在适宜条件下经过6~8天的发菌管理,当有白色菜子粒大小的菇蕾时,即进入出菇管理。
林下经济、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
林下经济、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1.引言1.1 概述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环境中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是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
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则是指关于野生菌类的典型经验和技术材料。
野生菌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菌类,通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野生菌的采集和加工是一项传统的林下经济活动,在许多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重点探讨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类和应用的方式,深入分析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的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的研究,可以为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和有效利用野生菌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需求的增加,野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此,深入研究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将为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阐述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够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主题。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此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它们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应用前景等等。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林下经济和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两个方面。
2.1节将首先介绍林下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它在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接着,2.2节将深入研究野生菌典型经验材料的分类和应用,探讨野生菌的典型经验材料在食品、药品以及其他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等方面。
林地可栽培食用菌的品种和方法可行性分析
林地可栽培食用菌的品种和方法可行性分析大家都知道食用菌的栽培主要有这两种方式,一是工厂化生产,对设施条件要求比较大,投资比较高,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
另一种就是家庭种植模式,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这种设施比较简陋,大范围种植仍有局限性。
这两种生产模式容易造成环境恶化,杂菌丛生,病虫害加重,农药残留超标的危险。
林地栽培食用菌在林地中栽培食用菌,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协调了生态建设和农业建设在土地需求上的矛盾,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达到林菌优势互补,弥补了因种植生长周期长,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不足。
适宜林间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香菇、平菇、双孢菇、黑木耳、白灵菇、鸡腿菇、凤尾菇、猴头菇和灵芝等品种。
林地栽培黑木耳林地资源丰富,可大面积规模种植;因有树冠遮阴,减少了大面积搭棚,减低了成本;林间氧气含量充足,温差大、湿度大、温度比林外低、生长条件来自于自然,无需人工创造气候条件,省时省力;食用菌的废料可为林木的生长提供有机肥,促进树木的生长,也减少了废料的处理,食用菌的菇味浓厚,自然健康。
林地栽培食用菌栽培方式:选用4-5年生遮阴达到70%以上的人工林地,将提前准备好的食用菌棒(接种点菌丝连成片的菌棒)或弄好的菌料,在4-8月移入林地,即可进行食用菌生产。
入林时间:白灵菇3月下旬到4月底;香菇4月中旬到5月底;木耳、平菇5月上旬到6月底;双孢菇7月初-8月初;香菇和木耳采取单摆式栽培,或结合观光农业进行架势栽培,方便游客观赏和采摘;平菇采取地埋或墙式栽培;双孢菇采用地埋式栽培较好;白灵菇也可采取地埋的方式栽培。
一般在林地实行食用菌的栽培一般采取:“公司+政府+农户”的方法。
有政府或林业部门补贴,公司建立高标准的食用菌制种基地生产菌棒,农户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栽培。
杨树林蘑菇种植方法
杨树林蘑菇种植方法引言杨树林种植蘑菇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可持续的农业经营模式。
蘑菇的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并且可以在杨树林中利用光照、土壤和营养循环等优势资源进行种植。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杨树林蘑菇种植方法,并提供相关栽培技巧。
材料准备- 可利用的杨树林区域- 蘑菇菌种(如平菇、香菇等)- 混合菌床材料(如木屑、麦麸等)- 蘑菇菌种培养器具(如培养瓶、菌丝袋等)- 检测和控制病虫害的工具和药剂步骤选择合适的杨树林区域选择生长杨树的区域,确保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避免在低洼潮湿的地区进行种植,以免影响蘑菇生长和产量。
准备蘑菇菌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蘑菇菌种。
通过购买菌种或自行培养菌种,确保其品质和纯度。
常用的菌种有平菇、香菇、秀珍菇等。
准备菌床材料将菌床材料进行蒸煮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杂草种子。
菌床材料一般可选用木屑、麦麸等,也可充分利用杨树林中的枝叶等有机废弃物。
封装菌床将蒸煮过的菌床材料封装到合适的容器中,如塑料袋、栽培箱等。
确保容器通风良好,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接种菌种在菌床材料中均匀地撒播蘑菇菌种。
根据不同的蘑菇种类和要求,撒播时的密度和深度可能有所不同。
注意避免过度接种,以免影响蘑菇生长。
管理和维护-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16-25摄氏度下最适宜蘑菇生长。
- 定期进行通风,保持菌床内的新鲜空气流通。
- 检测并控制病虫害,如灰霉病、蚜虫等,可采用物理方法或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收获和销售根据不同蘑菇种类的生长周期,一般在接种后约2-3个月后即可开始收获。
在蘑菇初长期,注意及时摘除成熟的蘑菇,以促进次生菌体的生长。
选择市场渠道将收获的蘑菇进行分类、包装,并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市场渠道进行销售。
可供选择的渠道包括餐饮行业、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
结论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杨树林蘑菇种植方法能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种植者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资源条件,灵活调整种植措施,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辽宁省杨树-食用菌立体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
对林 菌 间作 这一兼 具生 态 、 会 、 社 经济效益 的间 作模 式 的研 究如 星星之火 般在 全 国许 多地 区迅 速燃 烧起 来 , 究初见 成效 。在辽 宁省 , 研 食用 菌栽培技术 较为 成熟 , 各地均 有较 大规模 的 ( 下转 9 2页)
究 逐步 由初 步 的试探性研究 转 向 了高 产优 质栽培技
术 的研究 、 口衔接 模 式研 究 以及 杂 菌 防治 技术 的 茬 研究 等 。
林分生 长 。另 外 , 用 菌 的 栽培 废 料 可作 为有 机 肥 食
料, 为林 分提 供 养分 。因此 杨 树一食 用 菌立 体 经 营
的重要省份 , 杨树 人 工 林 面 积 已发 展 到 4 7万 h m。
可形成 林 、 菌共生 的生态 循环体 系 , 既有效 利用 了立
体空 间 , 又相 互促 进 , 成稳 定 的立体 生态 结构 , 形 具 有显著 的生 态效益 。
12 社 会效 益 .
但是, 林业 生产周 期 长 、 见效 慢 , 接 经济 效 益来 得 直 晚而且很低 , 存在农 户短 期 效益 和林 业长 期 效益 的 矛盾 , 响 了农 民植 树 造 林 的积 极 性 。如何 开 拓 思 影 路、 挖掘潜 力 , 效利 用林 间 闲置 土地 , 有 推进 生态 、 经 济、 社会 的协调 发展 , 为社会 主义新 农村建设 做 出更
辽 宁 省 杨 树 一 食 用 菌 立体 经 营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张 妍 , 侯 庚 , 成 良 , 鑫 闻 , 潘 赵 金 鑫
( 宁省杨树研究所 , 辽 辽宁 盖州 15 0 ) 12 0
摘
豫东沙地杨树林间种竹荪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豫东沙地杨树林间种竹荪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安志红【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1页(P44)【作者】安志红【作者单位】通许县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一、试验林地选择竹荪性喜阴,菌丝在8℃~30℃范围内生长,长期强光刺激使菌丝萎缩变色,极易老化,温度要求较高。
因此,我们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pH值5~8的沙壤林地,杨树树龄5~10年,郁闭度在0.6以上,株行距3m×4m,树高7m以上的树木100株,平均胸径16cm,林区试验地周边无白蚁、少杂菌,水质空气质量较好,土壤无污染。
二、材料与方法(一)栽培料的种类与处理栽培料采用木榍和稻壳。
木榍以杨树、柳树、槐树、榆树等木材枝桠或树皮加工成直径0.5~2cm大小的片状,然后按照1:1的比例将木榍与稻壳混合,边混合边喷水,使料的含水量达80%以上。
堆制7~10天,然后再翻堆喷水,堆制7天左右备用。
(二)栽培方法1、栽培时间。
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栽培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土地解冻、地温升至8℃以上均可。
2、栽培畦的管理。
在树行间翻土开沟,沟宽35~40cm、深15cm,长度依场地而定,行人道宽50cm,既是人行道,又是排灌水沟。
按4m的树行距计算,每树行间栽培3垄为宜。
3、铺料播种。
将发酵成熟的培养料,按配方配足,其他辅料拌均,含水量75%~80%。
每m2用培养料10kg,铺进整好的畦床。
铺料要求上粗下细,每m2用菌种6~8瓶。
其他方法同室内床架式播种方法。
播种时菌种力求以蚕豆大小为好,不能捣碎。
4、覆土。
选用富含腐殖质肥沃的土壤,浇水后既不松散又不板结,大小土块与蘑菇覆土的细土一样。
用0.1%敌敌畏和0.5%的多菌灵溶液喷洒或用5%甲醛水溶液喷洒覆土,然后用薄膜覆盖灭菌杀虫24小时,使用时掀开薄膜待无药味后再使用。
可以一次性把消毒过的覆土盖上3~5cm,也可以分2次先覆2/3粗土,再覆1/3细土。
5、遮阴。
林下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03科研◎林业科学林下栽培食用菌,对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显著作用。
本文主要以鸡腿菇栽培为例,分析了林下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1 林地选择与处理1.1 林地选择鸡腿菇林下栽培应该选择枝繁叶茂,郁闭度较高的林地,要确保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林地周围水源供给充足。
一般情况下,杨树林、核桃林都适合鸡腿菇林下栽培。
在作畦前要做好林地清理工作,将林地内的杂草,枯枝烂叶及时清理出林地,进行时焚烧或深埋。
在林间空地做25cm ,宽度结合林间行距综合确定,长度不限的畦床。
畦床制作完成后在上方和四周撒上一层石灰进行消毒,并灌溉透水。
1.2 搭设遮阳棚在郁闭度不高的林下栽培鸡腿菇时,还应该在鸡腿菇种植上方搭设遮阳棚。
一般情况下,遮阳棚搭设在距离其面高2~3m 处,以起到遮光阻挡雨水,拦截枯枝落叶等作用。
为了确保阳光不会直射到鸡腿菇上,遮阳棚的边缘应该超过畦床2m ,在遮阳棚的四周,应该使用防虫网封闭,防止害虫进入。
1.3 配置增湿降温设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确保鸡腿菇增产增效的关键,因此应该在遮阳棚四周上方架设喷水管道,并在管道上安装单向喷头。
一般在间隔4~5m 位置,架设一排喷头管道,以便向畦床喷水,增湿、降温。
供水管道,应该确保卫生清洁,符合农田灌溉用水要求,并保证供水充足,电路通畅。
2 科学选择品种鸡腿菇均具有耐低温,抗高温的性能,一般在3~30℃环境下均能够正常生长,20~25℃环境是最佳的生长温度。
外界温度超过35℃时,菌丝就会自溶。
子实体在8~28℃温度范围内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12~24℃。
在种植之前,一定要科学选择优质品种,确保菌丝活力较强,分解和吸收基质营养物质能力强,抗逆性/适应能力强,出菇率高,有效保障子实体拥有的商品价值和营养价值。
3 林下食用菌生产栽培技术3.1 基质配置选择使用玉米秸秆、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碳酸钙、磷酸二氨作为基质配制原料,所占比例分别为63%、22%、5%、5.4%、1.8%、1.8%和1%。
略谈林菌经济的合理应用
略谈林菌经济的合理应用【摘要】林菌经济是林下种植食用菌的立体栽植模式。
利用林分郁闭后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林下种植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本文简要分析一下林菌经济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林菌;经济;应用;模式0.引言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林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林下经济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应走林下种植食用菌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林菌经济是林下种植食用菌的立体栽植模式。
利用林分郁闭后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林下种植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本文简要分析一下林菌经济的合理应用。
1.强化林菌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1.1健全组织机构对于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林业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统筹安排。
林业局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扶持,乡党委、政府把林下种植食用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各管区书记和乡直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林下种植食用菌开发领导小组,经常对项目建设进行督导检查,研究制定林下种植食用菌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严把建设质量关、技术关。
各个项目实施村也相应成立由“第一书记”和村两委负责人为主的工作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2加强基地示范为使农民在林下种植食用菌过程中少走弯路,申请成立了林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乡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对农户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增强了农民发展林下产业致富的信心。
各村在林下食用菌种植中,实行统一购料,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价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最大限度地增加食用菌种植户的效益,降低风险,达到带动全乡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实现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的目的。
1.3依托效益驱动林下种植双孢菇、平菇,包括原材料、菌种、基础设施在内,每亩约投入1万元,可生产双孢菇和平菇6000斤,按每斤4元计算,每亩毛收入2400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可达14000元。
林下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林下食用菌是指在森林环境下生长的可以用于食用或药用的真菌,其种类繁多,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林下食用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林下食用菌的认识不足和开发利用不足,导致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偏低。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林下食用菌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时,林下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较为特殊,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对于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潜力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3.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4.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林下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分布、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2. 实地调查: 对不同地区的林下食用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情况;3. 专家访谈: 针对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专家访谈,获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我国林下食用菌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木耳、松茸、香菇等,其中木耳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林下食用菌,其分布区域较广,产量较高;2.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林下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调节体内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同时也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用价值;3.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对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生产技术不成熟、品质不稳定、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4. 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林下食用菌的科研开发、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强品牌建设等,提高林下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促进其健康发展。
林下食用菌发展报告
林下食用菌发展报告近年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山林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严格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积极探索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探索林下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长致富新途径。
一、工作情开展况(一)开展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林下经济新路径。
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适合林下间作,组织实施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利用苹果、红枣等经济林枯枝、杂木屑等制作培养基质,林下种植香菇、平菇等4亩,应用人工增湿、控温等促繁技术措施,开展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实施4年,共生产菌菇14099斤,实现收入13.8万元,亩均产菇3525斤,亩产值3.45万元。
通过探索总结,初步形成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已编制《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规程》《林下平菇栽培技术规程》。
(二)鼓励林业废弃物资综合利用,探索林菌发展新模式。
每年安排林木抚育15万亩,按照每亩0.4吨测算,年产生林木抚育废枝6万吨,通过鼓励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废弃物资再利用,用于加工生产菌包,可减少菌农购买基质支出,提高菌产业收益。
建设1条枝条废弃物加工菌包生产线,厂房3600平米,年生产能力20000吨,其中菌包生产能力4000吨。
扶持林草科技特派员选择郁闭度较高的成片龙桑树林15亩,试验种植具有野生食用菌特点的自然仿生优质食用菌,培养苹果和红枣废弃枝条加工香菇菌包1万包,陆地正常生产周期为4个月,预计明年5月出菇30000斤左右,亩均近2000斤,目前试验进展顺利。
该模式的推广,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全链条延伸、全产业带动,形成多元发展态势。
(三)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利用降雨量高、林木郁闭度大、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大的林荫优势,发展食用菌种植,探索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30亩,茶树菇100亩,亩产可达1000斤,产值3000元左右,每年生产2茬,既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又满足区域生态安全建设需要,所生产的食用菌营养积累充分,品质高、质量优,极具市场竞争力。
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金针菇
在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金针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 创新技术手段,提高栽培效率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 农业技术的发展。
05
结论和建议
结论回顾
杨树副产品作为栽培金针菇的基质
实验证明,杨树副产品可以作为栽培金针菇的基质,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 质量。
生物转化效率
在利用杨树副产品进行金针菇栽培的过程中,生物转化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对于提 高金针菇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实验中生物转化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可 以通过优化栽培条件等方式来提高生物转化效率。
03
营养成分的研究
虽然实验表明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的金针菇营养成分与传统的栽培方式
相比差异不大,但是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营养成分的差异以及对人体健
康的影响。
对相关行业的建议
加强研究
对于杨树副产品栽培金针菇这一技术,相关行业应该加强研究,包括不同品种 、不同质量的杨树副产品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等。
金针菇是腐生菌,依靠分解有机物吸 取营养。它不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菌丝细胞吸 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金针菇在 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化学物 质——胞外过氧化物酶,能将氧气迅 速地氧化为过氧化氢,从而抑制了微 生物的滋生。
生态条件
金针菇需要较低的氧分压和较高的二 氧化碳分压条件下生长。在菌丝体阶 段和子实体阶段,金针菇对二氧化碳 浓度的要求不同。在菌丝体阶段,金 针菇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0.1%条件下发育最快;在子实体阶段 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07%0.1%。
营养成分
实验表明,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的金针菇营养成分与传统的栽培方式相比,差异不大,可 以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
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应用
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应用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湖林场具有广阔的林地面积,开发潜力大,目前进行的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介绍了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采取的保障措施。
从9种模式中主要介绍杨树林下种植香菇林菌复合经营模式,供参考。
标签: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应用一、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根据林树种特性及多年试验推行的经验,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2.林禽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
3.林牧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肉兔,每亩可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5只、兔30只。
4.林药模式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等,金银花株距一般为70—100厘米。
5.林粮模式农作物种植一般的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五小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6.林油模式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为花生、大豆为主。
7.林蝉模式即在郁闭的树行间浅埋孵化好的蝉卵枝条,养殖金蝉18—24个月即可收获,亩收益可达数千元。
8.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9.林草模式即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
林下经济既可以达到人工抚育促进林木正常生长的要求,又可以增加综合效益,真正达到地尽其力、一举数得的目的。
野生食用菌研究开发浅析及建议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野生食用菌来源于不 施化肥、农药的林地,从采集→运输→销售都未 采取任何措施。忽略了林地管理中使用的农药和 其他化学物质,以及农民采集贮运过程中的污染 和使用禁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2002 年的敌敌 畏超标,使出口到日本的云南鲜松茸从抽检检验 改为成批检验,因达不到 CAC 标准而使出口额大 幅下降。牛肝菌 SO2 超标使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云 南牛肝菌干品被扣留。长期以来未对野生食用菌 内源有毒物质进行处理,云南、湖南等野生食用 菌中毒事件不断发生。云南野生食用菌中毒人数 居高不下,2002 年以来成为继假酒之后的第二位 恶性中毒事件;2006 年 5 月,食用野生食用菌中 毒的有 30 多人。野生食用菌食用安全性问题已成 为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之一。
Key words: wild edible fung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vise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药食兼 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少数为子囊 菌[1]。野生食用菌以其特有的自然区域特性、丰富 的营养物质,独特的风味特征和特殊的食药用价 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天然 健康食品的主流。本文着重从野生食用菌资源及 分布状况、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等方 面进行阐述,并围绕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 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 提供一些思路。
青藏高原区:本地区平均海拔在 4000 m 以 上,因地势高,气候寒冷,菌物比较贫乏。但其 南坡受孟加拉湾暖流的影响,很多温带和亚热带 各类兼有出现,如细南牛肝菌见于藏南。高山 雪线上的虫草属,是本区和西南地区高山带的 特有类群。这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是冬虫夏草、 蜜环菌。
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金针菇食用菌,栽培技术
利用杨树副产品栽培金针菇食用菌,栽培技术
杨树副产品(树皮、树枝、锯末)不但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氮素含量比棉籽壳等高。
用其培育金针菇,周期短,管理方便,产量高。
将杨树皮、杨树枝晒干后,用枝条切片机和木片粉碎机粉碎成木屑,然后因地制宜选择配方。
配方一:杨树皮屑和棉籽壳各半作为主料,另加占主料量20%的麸皮和少量添加剂;配方二:以杨树皮屑为主料,另加占主料量25%的麸皮和3%的复合添加剂。
选好配方后,采用塑料袋熟料常规栽培法,每袋料重250克,通过拌料、装袋、杀菌、接种后培养。
经试验,用配方一生产的金针菇产量高,但菇质稍差些,菌丝生长速度稍慢;用配方二生产的金针菇产量稍低,但菇质好,菌丝生长快。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
护
林
科
技
Ma 2 0 y, 01
第 3期 ( 9 ) 总 6期
P oe to r s inc n c n l g r t cin Fo e tSce e a d Te h oo y
N .( u o9 ) o3 S m N . 6
文 章 编 号 :0 5— 2 5 2 1 )3— 0 8— 2 10 5 1 (0 0 0 0 7 0
大大减 少创造 适 宜 条件 所 需 要 的投 资 。 因此 , 做 要 好 栽培 种选择 工作 。
食用 菌在人 均土 地 占有量 较高 的彰 武地 区有望 发展
收 稿 日期 :09—1 —2 20 1 0 作者简 介 : 于雷 ( 92一) 男 , 18 , 黑龙江 绥 化人 投入 1 5元 ・3 产 出 1~, 1 2 8 5— 0元 ・ m~, 纯效 益 l 6 O~ 5元 ・ m~; 在市 场销
售方 面与 彰武益 民菌业 、 宁城菌 业 、 新 三江集 团等 阜
企业对 接 , 成 了 生产 实 际与 市 场需 求 互 动 。林 下 形
林下生产食用菌又加速了森林 的新陈代谢 , 而且发 展杨 树林 下食用 菌 生 产延 长 了在 林 地 的 劳作 时 间 ,
对树 木 的松土 、 浇灌 、 虫 害 防治 等 会更 加及 时 , 病 对 树木 的生 长和林 分质 量 的提 高 大 有好 处 。据 测 算 ,
发 展杨树林 下食 用 菌 生 产地 区 的树 木 , 长 量 比一 生
简析 杨 树 林 下 食 用 茵 生产 经 营研 究
于 雷 , 侯 庚
(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 宁 盖州 15 0 ) 辽 12 0
摘
要: 发展林下经济是 为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文章 阐述 了食用菌 的生产现状 及 市场 需求, 绍 了杨树 林下食 介
用 茼 的 生产 方案 及 椎 广 应 用前 景 。 关键 词 : 树 ; 用茵 ; 产 杨 食 生 中 图分 类号 :79 8 ¥5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3 生产 内容
3 1 栽培 种选 择 .
食 用菌 栽 培 的种 类繁 多 , 产应 遵 循 当地 的气 生 候、 季节 、 原料 、 交通 、 栽培设 施等 诸多 因素 。气候 条 件 是否适 宜 , 种植 食 用 菌 能否 获 取 预 期 经 济效 益 是 的重要 方面 。在适 宜 的气 候 条件 下种 植 食 用 菌 , 可
1 背景 及 意 义
目前 , 展杨 树 林 下食 用 菌 生 产 已经 成 为提 高 发 林业 综合效 益 、 增加林 农 收入 的一种 有效途 径 , 成为 林下 经济新 的增 长点 。人 们可 以把 森林抚 育 和采伐
成一 个新 的支 柱产业 。我 国食用 菌产量 占世 界 总产 量 的 6 % 以上 , 5 是世 界上 的食 用 菌生 产 大 国和 出 口
在 国内 , 人们 膳食 结构 逐步 向营养 、 病 、 抗 保健 、 无公
害绿 色食 品方 向发展 , 食 用 菌产 品 的需 求 的 势 头 对
不减 , 费量 每 年 以 1% 的速 度 持 续 上 升 ; 际 市 消 0 国
场上 食用 菌及 其加 工 品 的交 易 日趋 活 跃 , 国食 用 我
些喜光农 作物 不能 生长 , 造成林 地 资源 闲置 , 它 自 但
然形成 的潮湿 、 阴凉环境 条件 , 常适宜 食用 菌植物 非 的生长 ; 树木遮 阴 , 用 菌 植 物 的水 分 可 滋 养树 根 , 食 作物 的枯枝败 叶是 树木 的好 肥料 。
林 地 生产 食 用 菌可 以 获得较 高 的收入 , 一般 可 获得效 益 4 0 50 0—7 0 500元 ・ m~, 的 可 达 3 h 高 O
济, 已形成了经济支柱 。全国食用菌年产值 5亿元 以上 的县 多达 3 O多个 , 收入 上百 万元 的食 用菌 专 年 业 户达 万名 以上 , 大地 带动 了 内地食 用菌 的生 产 。 极
目前 河 南 、 四川食用 菌 的 年产 量 也 超 过 了 10万 t 0 。 食 用 菌 在 全 国 的种 、 殖 业 中 , 行 仅 次 于粮 、 、 养 排 棉
大 国 。中 国食 用菌 产业 迅 猛 发展 , 目前 已形 成 相 当
大 的规模 , 用菌 产 品成 为我 国农 副 产 品 出 口创 汇 食 的主要商 品 。在江 苏 、 江 、 浙 福建 等沿海 地 区食用 菌 生产 发展 , 已由过 去小 规模 演 变 成 巨 大 的产 业 化 经
剩余 物作 为杨树 林 下食 用 菌 生 产 的 培养 基 质 , 树 杨
万元 ・h 以上 , 益 高 于 种 植 其 他 农 作 物 。 时 m 效 下 , 用菌 产业 市场 形 势 喜人 , 培 面 积 基本 稳 定 。 食 栽
2 生产 现 状 及 市场 需求
2 1 食 用菌 生产 现状 .
20 0 8年初 , 中县 胡 家 屯 村 村 民牛 某 , 自家 辽 在
林 地 里 种 植 草 菇 、 孢 菇 等 食 用 菌 , 利 润 近 双 纯
100 0 ・ m~。2 0 2 0 元 h 0 7年 , 彰 武 县 双 庙 乡 进 行 在
菌产 品 的出 口量也 逐 年 上 升 。可 见 , 展 食 用 菌 产 发
业可 获得 较高 的经济 效益 。
了林 下食用 菌 ( 孢菇 、 腿 菇 、 双 鸡 香菇 ) 生产 试 验 , 达
油 、 、 , 于第 6位 , 为人们 生活 中不 可缺少 的 果 菜 位 成 重要食 品 , 展潜 力很 大 。 发
2 2 市场 需求 .
般林 地平 均高 1% ~ 0 。树 木 吸 收二 氧 化碳 , 5 2% 呼
出氧气 , 食用 菌吸 收 氧气 , 出二 氧 化 碳 , 者 能够 呼 二 有效地 结合起 来充 分利用 ; 间形 成不 透光 环境 , 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