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点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点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球内部或外部的突发事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自然灾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考察领域。

本文将针对高考地理中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壳内的岩石体发生弹性恢复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引起的地面振动。

地震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1.建筑物抗震设计和加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

2.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提前进行预警和紧急疏散。

3.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掌握逃生和自救技能。

二、气象灾害防治气象灾害是天气过程的异常变化或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龙卷风等。

气象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1.气象预报和监测,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护措施。

2.防波堤和海堤的建设,减少台风和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侵袭。

3.合理规划城市,减少城市内涝和山洪等灾害的发生。

4.建立有效的抢险救灾机制,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三、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造成的灾害事件,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和岩溶灾害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1.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重要建设工程。

3.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四、水旱灾害防治水旱灾害是由水文因素引起的灾害,包括洪涝、旱灾等。

水旱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1.建设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减少洪涝和干旱的风险。

2.加强流域管理,合理规划河流的治理和开发,减少洪涝经济损失。

3.加强林业建设和植被恢复,改善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中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点包括地震灾害防治、气象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旱灾害防治。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九 自然灾害与防治(2)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九 自然灾害与防治(2)

专题十九自然灾害与防治(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洋偶极子(IOD)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表温度差,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可对印度洋周围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简单类比,可以把IOD看作是印度洋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当正IOD事件发生(IOD指数为正值)时,西印度洋海温偏高,东印度洋海温偏低。

下图示意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IOD指数情况。

(1)推测2019年7月—2020年1月印度洋西部和东部的大气环流状况。

(2)2019年秋季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经历了蝗灾,请结合材料分析蝗灾产生的原因。

(3)分析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为正值时对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天气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

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

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

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3.下图为“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2)受台风“海贝思”影响,指出日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澳大利亚南部、东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2月,过火面积超过600万公顷。

有研究显示,燃烧过的森林恢复能力极差。

高考地理2025年自然灾害知识点全解析

高考地理2025年自然灾害知识点全解析

高考地理2025年自然灾害知识点全解析自然灾害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对于 2025 年的高考考生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等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系统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气象灾害(一)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气旋性涡旋。

它通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地转偏向力等。

在我国,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暴雨洪涝暴雨洪涝是由短时间内大量降水引起的。

其形成与气候、地形、水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暴雨的发生。

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三)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的水分短缺现象。

它会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干旱的发生与大气环流、地理位置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对农业、交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其发生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等密切相关。

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震级越大,破坏力越强。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

(二)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则是由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它们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条件、降水等因素有关,常在山区爆发,给山区的居民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威胁。

三、水文灾害(一)洪水洪水包括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海洋洪水等。

河流洪水通常是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原因导致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岸而引发的。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高考地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洪水等原因导致的河水泛滥、淹没陆地的现象。

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包括:1、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

水库可以在雨季储存多余的雨水,在旱季放水灌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堤坝能够阻挡洪水,保护沿岸地区。

2、加强河道整治,定期清理河道淤泥,拓宽河道,保证水流畅通。

3、建设排水系统,城市中完善的排水管网能够迅速排除雨水,减少内涝的发生。

减灾措施主要有:1、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居民做好防范准备,如转移财产、撤离危险区域等。

2、组织救援力量,营救被困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

3、洪水过后,进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二)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的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灾害。

预防干旱的措施有: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修建蓄水工程,储存雨水和地下水,以备干旱时期使用。

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

减灾措施包括:1、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增加降雨量。

2、调配水资源,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向干旱地区调水。

3、对受灾地区提供抗旱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预防台风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让居民提前做好防范。

2、加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如房屋、桥梁、电线杆等,提高其抗风能力。

3、在沿海地区建设海防林,减弱台风的风力和海浪的冲击。

减灾措施包括:1、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2、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PPT课件: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PPT课件: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 (1)上一年秋季降水多,冬季雪量大,地面积雪增多,土壤 含水量增多;入春以来,气温偏低,土壤解冻缓慢,不利于地下水 下渗;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大量冰雪融水在低洼地聚积;地势 低洼,排水不畅。
(2)影响春播,延误农时。 在积水地块采取疏通排水渠或新挖排水沟; 加快除雪措施; 选用抗 涝早熟作物。
(2)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 河道等,结合图示信息作答即可。
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10
核心规律 1.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地震灾害 ①世界主要地震带及其原因
11
②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其 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12
(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①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②滑坡的发生机制
13
2.水文、气象灾害的形成 (1)洪涝灾害 洪水多发生于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 巨大危害,其具体原因、危害如下表: 类型 成因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 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 而泛滥 形成条件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 及时排除 蒸发弱,排水不
选修 5
[考纲原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4.防灾与减灾。
1
[网络构建]
2
题点 1 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母题导入 (2013·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3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并分析图中 P 区域冷冻灾害 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冷害使农业减产,并对农业基础设施产生破坏。 在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受地形阻挡在山前堆积,产生冷害;地势 高,气温低加剧了冷害程度。

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大全

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大全

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大全自然灾害与防治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地球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防治和减灾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知识点: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系统内部或外部的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构成威胁的现象。

-自然灾害按照其产生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地震、洪水、风暴、干旱、火山喷发、地质滑坡、冰雪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变化、水文循环、地球自转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自然灾害的分布受到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灾害在地球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发生规律和频率。

4.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能够改变地理环境,形成新的地貌地形。

5.自然灾害的防治原则:-预测和预警:通过科学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并通过预警系统传达给公众。

-减灾和控制:通过修建抗灾工程、调整土地利用和规划、合理开发资源等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

-救援和恢复:对受灾地区的人口提供紧急救助,恢复受损基础设施和疏散人群。

6.不同自然灾害的防治方法:-地震: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地震预测和监测能力。

-洪水:修建防洪堤坝、河道疏浚和抢险救援设备的建设。

-风暴:加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风能力,提高风暴预测和预警系统的精度。

-干旱:建设水库和水利灌溉系统,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火山喷发:建立火山监测系统,制定疏散和救援方案。

-地质滑坡:合理规划和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修筑坡面支护结构。

-冰雪灾害:修筑防雪墙、开展除冰和积雪清理工作。

7.国际合作与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通常跨越国界,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进行综合防治。

-各国通过签署国际协议和组织机构等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

以上是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的一些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成因、分布特点,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原则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方法。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在地理学科中,自然灾害与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地理高考中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震灾害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的振动,它是地球地壳动力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地震的认识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1.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处。

其中,构造地震是指地球板块相互碰撞、相互滑移或相互远离等活动导致的地震。

而火山地震则是指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引起的地震。

2. 地震烈度与震级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震在特定地点产生的破坏程度,一般采用罗马数字表示。

而地震的震级则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3. 地震防治措施地震灾害的防治包括预测、减灾和抗震建筑等方面。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和科学手段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而抗震建筑是指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量过大或水文条件不利等原因导致的河流或湖泊水位急剧上升,超过警戒水位,从而引发的灾害。

洪涝灾害常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的危险。

1. 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降雨量过大、水源集中等。

降雨量过大是指降雨量超过当地土壤的渗透能力和河流的排水能力。

水源集中是指河底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来水量大等原因。

2. 洪涝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治主要包括治理水文条件、改善水土保持、建设排涝设施等措施。

治理水文条件是指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复和改造,调节河道形态和水位,增加水的排洪能力。

改善水土保持则是指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抗洪能力。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灾害,它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强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1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灾害考点剖析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1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灾害考点剖析

海洋灾害---考点剖析
主标题: 海洋灾害
副标题: 分析常见海洋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措施, 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海洋灾害的成因, 防御措施
难度:3
重要程度: 4
内容: 考点剖析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命题时, 海洋灾害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 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 很少出现选择题, 重点考查海洋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等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突出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示信息来解决地理问题, 考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侧重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能力。

如20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海啸灾害的知识, 所考查知识既在书本上又在书本外,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知识的积累, 不能死读书。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认清赤潮的成因与危害
(1)成因: 自然原因: 海区封闭, 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

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 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 水体富营养化。

(2)危害: 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鱼类大量死亡。

2.认清海啸的成因与危害
(1)成因——地震等引发
(2)海啸的危害
①海上: 可颠覆海上船只, 破坏海上设施
②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 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
③人员伤亡。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防御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防御

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防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灾害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时不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困扰和损失。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我们会学习到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应对可能面临的危险,还能增强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大暴雨或持续性降水,使得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因素,比如短时间内的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等。

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被侵占等。

洪涝灾害的危害巨大。

它会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影响交通和通信;还可能引发疫病的传播,威胁人们的健康。

那如何防御洪涝灾害呢?首先,我们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雨情和水情。

对于河流流域,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比如修建水库、加固堤坝等,提高防洪能力。

在城市中,要完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

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二)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灾害。

造成干旱的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

在气候方面,某些地区常年降水稀少,容易发生干旱。

而人类不合理的用水、过度开垦等行为也会加剧干旱的程度。

干旱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会使农作物减产,造成粮食短缺;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还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破坏生态平衡。

防御干旱灾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修建水利工程,进行跨区域调水;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等。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台风形成于广阔的热带洋面,那里温度高、水汽充足。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就容易形成台风。

台风的破坏力极强。

狂风能吹倒建筑物、折断树木;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风暴潮则会冲毁海堤,淹没沿海地区。

(完整版)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地理选修⾃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全地理选修:⾃然灾害与防治1.定义:由于⾃然异常变化造成的⼈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者⼀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有⾃然异变还要有损失。

3.⾃然灾害的特点:⼴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4.⾃然灾害的分类:A、⽓象灾害热带⽓旋、洪涝、⼲旱、寒潮⼤风、冰雹、雪灾、⼲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B、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流等C、海洋灾害:风暴潮、⾚潮、海啸等D、⽣物灾害:病害、⾍害、⿏害等~\(≧▽≦)/~⼀、⽓象灾害:(⼀)⼲旱:分布地区:⼲旱区和半⼲旱区、季风⽓候区。

产⽣原因:长时期⽆降⽔或降⽔异常偏少⽽造成空⽓⼲燥、⼟壤缺⽔的⼀种现象。

危害:①农作物、林⽊⼲枯死亡;②河塘、湖泊⼲涸;③⼈畜⽤⽔、⼯农业⽣产⽤⽔困难,粮⾷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旱区的农业⽣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旱的威胁;②在⼲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③开展农⽥⽔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

我国⼲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旱在我国⼀年四季均有可能发⽣。

春旱主要发⽣在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续到6,7⽉份,形成春夏连旱,对农业⽣产影响严重。

夏旱通常分为初夏旱和伏旱。

初夏旱多发⽣在北⽅。

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间的⼲旱,多发⽣在秦岭、淮河以南到华南北部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多见。

伏旱⼀般影响不很严重,只有旱情持续到9,10⽉或11⽉,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较重。

秋旱多发⽣在华中、华南地区,对南⽅晚稻⽣长影响较⼤。

北⽅秋旱对作物影响较⼩,但会对冬⼩麦播种、出苗不利。

冬旱主要发⽣在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

因为这⾥冬季仍有作物⽣长,需⽔较多,如遇少⾬年就会发⽣冬旱。

有的年份⼲旱持续时间长,冬旱可持续⾄第⼆年初春,对⼯农业及⽣活⽤⽔等影响很⼤。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灾害的防治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灾害的防治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
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6、洪涝(属于水文灾害)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期长,水量大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滥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
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
订救灾应急预案。

7、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蝗灾
☆鼠害
沙尘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五部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一、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制;etc。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etc。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etc。

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etc。

地理知识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理知识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理知识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地理知识: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各种灾难性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因此了解和预防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震动。

地震可以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道路断裂等灾害。

1.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地震演习,提高民众的应急意识和逃生技能;-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适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或湖泊水位超过警戒线,造成周围地区被淹的现象。

洪水会造成土地退化、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1. 预防措施:- 建设水库和防洪堤坝,调节水流和防止洪水泛滥;-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排水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在洪水容易发生的区域兴建重要设施。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烈的气象现象,可能伴随着龙卷风和暴雨。

台风会造成狂风、洪水和海啸,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破坏。

1. 预防措施:- 增加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及时发布台风路径和强度信息;- 加强海岸线防护工程,建设海堤和海防林;- 提高公众的防台风意识,指导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降水的天气现象,导致土地干燥和水资源短缺。

干旱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1. 预防措施:- 提高农田的水利设施,进行灌溉;-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意识,合理利用雨水和蓄水;- 推广耐旱作物的种植,提高农业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地理知识中的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能力和加强公众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并保护好我们的社会和环境。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及防治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及防治

高考地理选修(自然灾害)[第1题] (2013江苏单科, 4,2分) 2013年4月20日,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下题。

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臵同处龙门山断裂带, 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 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灾害。

解题时需要结合时事: 芦山地震7.0级, 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

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有了汶川抗震的经历, 积累了相关经验, 故①③④正确。

地震目前还做不到精确的提前预报。

故B选项正确。

[第2题] (2013山东文综, 33,10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对比甲、乙两地, 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 并说明理由。

(6分)(2) 若丙地发生泥石流, 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答案] (1) 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冲毁铁路; 阻塞河道。

[解析] (1) 泥石流的产生主要与地形坡度、土质疏松状况、植被覆盖率以及降水集中程度等因素有关。

由图读出甲地等高线密集, 坡度大; 且甲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2) 图中丙处主要有三种图例: 铁路、河流和等高线。

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冲毁铁路和阻塞河道。

[第3题] (2013浙江自选, 12,10分)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 完成(1) —(3) 题。

(1) 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2) 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 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遭遇泥石流时, 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地理自然灾害多种多样,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旱灾等。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人们需要了解地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防治知识点。

一、地震的特点和防治知识点地震是地壳中发生的振动现象,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主要由地震波引起,造成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了解以下地震的防治知识点:1. 建筑物抗震设计:在建造建筑物时应采用抗震结构设计,例如设置地震吸震器、增设加固筋等措施,使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承受较大的冲击和震动。

2. 疏散和避难措施: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迅速疏散到开阔的地方,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

寻找坚固的桌子或者门框等可以提供防护的避难处进行避难。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地震演习、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灾害防治意识。

二、洪水的特点和防治知识点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河流水位上涨等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会造成城市内涝、农田浸泡等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洪水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了解以下洪水的防治知识点:1. 河道导流和堤坝拦洪:通过修建堤坝、挖掘河道等措施,将洪水引导到安全区域,减少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 良好的排水系统: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防止城市内涝。

同时,在农田中建设排水沟,增加排水能力,减少农田浸泡。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洪水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河流水位,提前发布洪水预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台风的特点和防治知识点台风是海上形成的强气旋风暴,具有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特点。

台风会造成沿海地区的严重破坏,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台风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了解以下台风的防治知识点:1. 做好防风准备:在台风来临前,应及时加固房屋、固定外部设备,并清理院落和屋顶上的杂物,减少风灾损失。

[修订]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修订]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对本专题知识的复习,应指导学生从三方面入手构建知识体系:一、把握每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和特点,建立空间思维。

归纳:九种自然灾害分布典型区 域及主要特点1、 洪涝灾害——东北、黃河流 域、长江、淮河、珠江流域等。

2、 干旱高温——较广,如华北 地区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 旱;华南地区干旱;西北、西南 内陆地区干旱。

3、 台风——台、闽、粤、琼东 南沿海地区4、 沙尘暴一西北、华北5、 寒潮 ---- 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

6、 地震——东部沿海;西南、 西北、华北地区。

7、 滑坡、泥石流——西南山区8、 赤潮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9、 咸潮——东南沿海,如珠江三角洲二、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加以对比记忆,提高解题技巧]、洪涝灾害(1) '自然原因:降水持续吋间长,降水集屮(如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 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入海 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或树枝状水系);河 道弯曲(荆江段);丿也尔尼诺现彖等。

(2) 人为原因: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出;使湖泊 调蓄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西北地K :T7 . 冰裡尊 9-10 B 份 7-8月份 东北地区:擘雨、洪滂、 低温冻審等 华南地区:駅雨、干举、低 沮冻害、冰花、台风等长江中F 游地区:暴阑、 洪滂.伏早•台风尊 芻地区丹初、拱2、干旱高温(1)自然原因: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过多、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缺少。

3、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海而温度在摄氏26度以上,保证冇充足的水汽与热量,并冃受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4、沙尘暴(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口多;地表植被稀广。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一、自然灾害的类型:二、地质灾害:1.地震:(1)主要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或者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或位于地壳断层处;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容易断裂,造成地震。

(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自然因素:震级的大小,震源的深浅,距震中的远近,次生灾害(火灾、滑坡、泥石流、海啸以及疫病蔓延等)。

⏹人为因素:灾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自救、互救能力,国家的救援程度,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震意识,防灾减灾工程。

(3)防御措施:⏹建立地震灾情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提高人们防震意识。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国家及时救援。

2.滑坡、泥石流灾害:(1)产生原因:⏹地形:分布在山区,地势陡峻。

⏹岩石疏松、破碎(云贵高原)或者土层疏松(黄土高原)。

⏹夏季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或者开矿导致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

(2)泥石流:(3)滑坡:(4)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5)防御方面:⏹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高人们防灾意识。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3.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说明: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原因及危害如下图所示:制作:陕西省丹凤中学叶佳三、气象灾害:1.干旱:(1)产生原因: ⏹ 华北的春旱: 自然原因:雨季未到,降水量少;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蒸发量大;人文原因: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人均地表径流少。

⏹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持续偏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台风到达的次数少,或者比较弱。

⏹ 西南地区的干旱: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少雨;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地形崎岖,地表水停留时间短;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防灾意识不强。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自然灾害与防治2012年6月【导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一)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课标内容要求】1、结合案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点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运用地图,分析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分布、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分析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合实际,列举防治与减灾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1)运用图表,分析世界和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分布规律;(2)结合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诱发沙尘暴、洪涝灾害、地震等方面的影响;(3)创设虚拟情境,学会在水灾、火灾、震灾、风灾中的逃生自救的方法。

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1、地震:(1)时空分布特点: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滑坡、泥石流(1)时空分布特点: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2)成因: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的破坏;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1)时空分布特点: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题
(20XX年高考天津卷)图甲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乙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发生图甲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
2.图乙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甲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20XX年高考天津卷)下面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4.据上图中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1.【解析】选B。

图中显示的地质现象是滑坡和泥石流,二者都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发生的。

2.【解析】选B。

图中显示地形是影响四处房屋日照时间的主要因素,b处于山脊的南侧,其东西两侧地势较低,不影响日出后和日落前的阳光照射;泥石流在山谷之中最易发生,
而b处于山脊上,因此受泥石流的威胁应最小。

3.【解析】选C。

寒潮天气的发生过程与冷锋活动密切相关,其发生过程就是冷锋南下的过程。

4.【解析】选B。

在四个过程图中,冷锋的位置不同,不同地区的天气特征也不同,a、b图中的武汉和天津基本都处于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和阴雨天气;c、d图中的北京和杭州都处于冷锋过境前,都是温暖晴朗的天气。

43.(10分20XX年高考课标卷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41.(2000年上海综合,8)地震是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大地震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震减灾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1950年西藏察隅地区发生8.6级地震,造成3千多人伤亡,数千万元经济损失。

1975年辽宁海城地区发生7.3级地震,有2千多人遇难,经济损失达9亿多元。

1976年河北唐山地区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近100亿元经济损失。

(1)唐山地震比察隅地震震级小,损失大,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2)海城地震与唐山地震震级相近,损失差异巨大,请写出海城地震比唐山地震灾情轻得多的人为原因。

41.答案:(1)察隅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区,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经济相对滞后。

(或唐山地震发生在东部城市,人口稠密、建筑物多、经济发达)
(2)海城地震有临震预报,预防及时。

38.( 上海,34~37)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读相关资料,回答(1)~(4)题。

资料一: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

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资料二:今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资料三: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乎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大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千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

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

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

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

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禾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8.答案:(1)东部平原区地质地貌治河(或治水) 生态环境
(2)自然原因: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冬春常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

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

对策: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轮牧等。

(3)C
(4)提供图像数据资料,跟踪监测、预报。

36.(上海,48~50)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

(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答案:(1)A C ABCF C D E
(2)DE CF AB
(3)①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等
②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
③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