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

合集下载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4•【字号】穗府办[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12〕23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已经第14届11次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五月四日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粤府〔2011〕87号)精神,参照《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1〕78号),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三个重大突破”为目标,按照“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壮大规模,发展集群”的战略,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以重大技术突破为依托,以重大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将广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经过5年时间努力,突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3个千亿元级新兴产业群,培育形成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3个百亿元级新兴产业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由于传统产业日渐趋于成熟,各国开始转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找过渡能力、重要性很高,且在相应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前景的产业。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并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重要性、前沿性、高技术、高附加值、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且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

例如,互联网、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都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带动经济发展。

新兴产业是创新的代表,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国家货币实力、技术实力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2、培育未来经济支柱。

随着传统产业的成熟和市场饱和,新兴产业成为了未来经济的核心支柱。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培育未来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

3、促进科技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带动国家科技实力的提高,培养高端人才,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率的提升。

4、促进就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因此有助于提供高薪职位,促进就业。

三、政策支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生态的全新模式,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我国政府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非常重视,如实施政府性资金、优惠税收、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以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1、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资金扶持政策来帮助企业。

例如、政府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国家创新基金等。

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但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2、税收优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2辽宁阜新,阜新市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123000;3辽宁阜新,阜新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123000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预测发展形势,以此探讨如何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政策;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需要。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辟新赛道——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根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创新。

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推动新产品与新服务的产生,深刻影响全世界的市场需求,开辟了新的产业竞争赛道。

随着新技术的导入,一批新型基础设施会迅速兴建起来,形成网络,引发整合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产业格局,调整国际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体系。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抢占新兴市场的技术、产业综合性解决方案,是跳出原有技术范式和产业轨道,在新赛道布局“先手棋”的战略举措。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产业供给提出新需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产业供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分量正逐渐加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动力源问题、气候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新的产业供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络、生物技术产业等。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视角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视角

性 ,在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市场 、技术 、效率 等
增长潜力巨大 。第三个特征是 导向性 ,一方面它一定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 的建议》提 出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强调要培育
和发展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把我 国发展战略性
是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 的方 向,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 方向 ,另一方面就是体 现政府政策 、资金 、技术支持
新能源汽车。 其次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 表了科技进步 和产业发 展的方向。经济学永远关 注的是人类 自身生存和发展
理 论 视 角 :从 战 略 高 度 认 识 发 展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 的重 大 意 义
首先 ,战略性新 兴产业 是产业升级 的最高形式 。 按 照经济学理论 ,产业 的升级一般来 说有三种形 式 , 第 一种 形式是 产业 内的升级 ,就 是增 加产 品技术 含 量 ,提高工艺水平 ,通过提高产 品竞争力来增强产业
的 导 向性 。 正是 从 战 略 的 高度 来 认 识 和 把 握 ,我 国 目
新兴产业 比喻成我们要做一篇气势宏大 、意义深远的
文章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关键词就应该 是战略性 、创
新性 和针 对性 。
前 已经确定了七大产业作 为我们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重点。这七大 产业 主要是指 的是节能环保 、新一代 信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 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 料 、
新能源 、干细胞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日本 的新兴战
略产业放在低碳产业 ,医疗 、新能源方 面;英 国提出
绿色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绿色和混合燃料 ;德 国重点 发展 电动 汽车 。这几 年 ,由于发展 中国家 的快 速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

文章通过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在明确问题、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探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市场调节;对策研究一、引言2008年以来,受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障碍,陷入了困境。

作为出口大国,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国际订单的减少,出口份额的降低,都让我国的一些依赖出口的传统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全球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重组和流动的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利用全球资源提供了市场条件[1]。

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我国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进步明显,成果显著。

世界第二大经济、第一大出过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都昭示着我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理性的思考和探究后,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增长,走的还是传统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产出”的道路,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也十分巨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式下变得愈发尖锐和突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各自的基本国策。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高新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一、现状1.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一系列科技巨头的崛起,如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和创新企业,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 国际竞争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各国纷纷将其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目前,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美国的硅谷被誉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中国则加大了对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国际竞争中,培育核心技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二、未来展望1. 产业升级与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将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一些过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会逐渐衰退,而新的产业领域将不断涌现。

例如,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将逐渐减弱,而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则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以保持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

各国可以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和市场资源,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以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公平竞争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 持续创新与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和优秀人才的支持。

自主创新:企业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

自主创新:企业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
仅仅只是单纯依靠某一类型的技术 , 更需要 不 同 领 域 的科 学 技 术 相 结 合 , 共 同支 撑 产 业 的 发
展 。 由于科 技 水平 的不 断提 升 , 新 的市 场需 求 不 断
出现 , 产业融合的现象逐渐增多 , 这使得产业问的界
限变 得更 为模 糊 , 同时 一些 战 略 性新 兴 产业 本 身 就 横 跨多 个产 业 , 这 就 体现 为产 业化 的复 杂性 。再 者 ,
地 区来说 , 是促进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 推动技术进 步、 促进 产 业 结 构升 级 以及提 升 国家 或地 区竞 争力
的根本 途 径 ; 而对 于一个 企业 而 言 , 投 身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 则有 利 于抓住 产业 调整 机遇 , 抢 占科 技与 产业 制高点 , 开 辟 蓝海 竞 争 环境 , 实 现 内生 增 长 , 实 现与
技术 上 并 没有 明显 的差 距 , 甚 至 有 些领 域 还 存 在着
比较 优 势 , 在新 兴 产 业 领域 不 再 有 确定 的技 术 路 线 可 以遵 循 。在 这种 情 况 下 发展 战 略性 新 兴 产业 , 就
必 须 在产 业技 术 的基 础领 域投 入 大量 的研 发 资金 和 人力资源 , 争 取做 行业 的领跑 者 , 占据 全球 价 值链 的
廑} l 1 弘院謦瓤 ・ 2 0 1 3 年第1 期
8 2
产 业 发展 的复 杂性 , 反 映到企 业层 面 , 就体 现 为 不确定 性 。战略性新 兴 产业 的发 展依 赖 于技术 的不 断创 新 。在 战略 性新 兴 产 业 领域 中 , 我 国从 技 术 的
追 随者 变 为 同行 者 , 与 发 达 国家 在 新兴 产 业 领域 的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1.29•【文号】国发〔2016〕67号•【施行日期】2016.11.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1月2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作出如下决定: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体制建设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体制建设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体制机制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我国的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就我省省而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不仅是推动我省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

省发改委公布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想:将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目前,我省的工业发展方式总体上还是粗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2009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为1.156吨标煤/万元,接近发达地区的2倍,也比全国1.077高出0.079吨标煤/万元。

工业增加值能耗2.708吨标煤/万元,接近发达地区的3倍,占全社会能耗的70%以上。

而且能源消耗又多以煤炭为主,占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90%多,由于过度消耗,导致煤炭自给率不足,能源紧缺及后续供应不足矛盾异常突出。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20年我省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67%,远低于全国1.52%的平均水平。

创新主体发展水平低,全省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仅为23%。

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全省仅有院士17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5个。

能够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少。

3.环境约束大我省能源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高碳特征,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有害气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加快改变靠规模、产量推动增长,靠资本拉动增长的思路和模式,努力实现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年来,坚持大胆试、大胆闯,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由此可见( )①说明开放水平决定了制度创新水平②不断推进我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④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分)2023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加快。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 )A.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尽快实现共同富裕C.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促进科技自主创新D.限制传统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3分)杭州亚运会期间,众多代表科技创新水平的成果亮相:在赛场上辛勤搬运标枪和铁饼的智能机器狗、只需一秒钟拍摄就能生成3D数字分身的技术……它们不仅可以应用于亚运会赛场,还能更好地为城市治理赋能( )①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②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③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④创新能让生活更加美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3分)根据下表我国2022年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可推断出( )“扩投入”“促公平”“调结构”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2万亿,年均增长7.7%。

聚焦缩小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差距和保障困难群体接受教育。

更多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和学校内涵建设,教育投入由“物”向“人”转变。

A .我国注重发展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B .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 .我国已经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强国D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5.(3分)2023年7月,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讲述科学家故事,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

2010广东公需课试题--战略性新兴产业_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

2010广东公需课试题--战略性新兴产业_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

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多选 A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B 着眼于未来的主动性 C 快速技术进步强化的重要性您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2.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劣势:()。

多选 A 全省高新企业自主创新多 B 自主创新的储备与能力不够 C 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处于技术模仿阶段 D 沿着国际分工链向上升级有难度您的答案: B C D 正确答案: B C D3.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原本有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活动。

()多选 A 推动高校科研考评面向应用 B 坚持政府资源手段面向企业 C 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面向市场您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4.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选 A 高增值性 B 高效性 C 无形性 D 人才高素质性 E 知识技术密集性 F 高质量与高品位性您的答案: AB C D E F 正确答案: A B C D E F5.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原本有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活动。

()判断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6.先进制造业是广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现代管理手段和制造模式,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形态。

()判断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7.广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途径()。

多选 A 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制度 B 大力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C 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 D 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广东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心 E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业 F 建立统一和规范的现代物流市场您的答案: A B C D E F 正确答案: A B C D E F8.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原则:()。

多选 A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向结合原则,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

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系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三)发展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对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对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对策研究在中国经济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结构、促进创新驱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前瞻性的产业。

这些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以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中拥有着显著的地位。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传统产业向高端范畴扩展的产物。

我国曾经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随着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通过技术领先、自主创新等方式,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产业升级。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中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通过大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可以实现部分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升级,从而在未来的新经济领域占据更多的优势地位,提高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众多优秀的创新企业和实验室。

这些企业因为技术含量高,前瞻性强,研究成果具有重大实用性等优势,因而可以加快推动国家的创新步伐。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始终存在多个方面的短板,所以中国政府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方面,需要采取措施和对策。

首先,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人才的流动性很高。

因此,应该增加政策性支持,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建立人才库,以增强人才吸引力。

其次,加强对于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创新和突破。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更多资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能够加速新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也能够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和较高创新能力的产业。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十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热点问题之一是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发展方向。

相关政策力求使之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相匹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产业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强化创新能力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关政策应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创新创业环境,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第三,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政策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

第四,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相关政策应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倡导创新创业精神,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第五,产业链的完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依托完善的产业链条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创新发展。

相关政策应加大对产业链整合的支持力度,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第六,市场需求的开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策应加强市场调研,推动产业和市场的紧密结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机遇。

第七,产业国际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将国内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福建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福建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引言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已成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提上国家日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国家背景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决定》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问答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问答

端的研发及 产业 化 。加快 推进 三 网融合 ,促 进物 联 网、云计算 的研发 和示 范应用 。着力 发展 集成 电路 、新型显 示 、高端 软件 、高端 服务 器 等核 心 基础产业 。提 升软 件服务 、网络增值 服 务 等信 息
1 2I E 21 0 WM M・02第4 期
及运行体 系建设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 ( )新材 料产 业 。大力 发 展 稀 土 功 能 材料 、 6 高性 能膜材 料 、特种 玻璃 、功能 陶 瓷 、半导 体 照 明材料 等新 型功能材料 。积极 发展高 品质特殊 钢 、 新型合金材料 、工程 塑料 等先进 结 构材料 。提 升 碳纤维 、芳 纶 、超 高分 子量 聚 乙烯 纤维 等 高性 能 纤维及 其 复 合材 料 发 展水 平 。开 展 纳米 、超 导 、
我 国的人 均资源和人均 G P水 平在 世界 上还 D 是 比较低 的。因此更需 要 集 中有 限 的资源 ,用 于 重点领 域 的发展 。但 对 发展 目标 的 战 略性 选 择 ,
21 02第4 ・ E 1 1 期 WM M j 0

c 、州 。 。 , 。 。
力量 :二是形成满 足人 民群 众 生活 质量 提 升新 要
性新兴产 业处 于生 命周 期初 期 ,存 在产 品和 服务
市场认知 度低 、与现 有 同类产 品相 比成本 高 、市 场配套体 系不完 善 、政 策法 规体 系 尚未建 立 等市 场进入 障碍 ,切 实发 挥政 府 的引导 作 用 ,加 强示 范应用 ,完 善市 场应 用配 套服 务体 系 ,建 立健 全 市场规制 ,营造 良好 的市 场环 境 ,将需 求 潜力 转 化为拉动产业发展 的动力 .发挥市场 的主导 作用。

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PPT课件( 49页)

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PPT课件( 49页)

一、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和江苏的必然选择
2)加速社会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远远超过100万人,肺结核病人 超过50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2亿人,糖尿 病患者超过2000万人,血吸虫病患者达到80万人。
一、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和江苏的必然选择
3)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必须自主创新和依靠 科技进步
同时,我国绝大多数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都与 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和主要途径。
三、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模式
2、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 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高校和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 解决。据统计,“十五”期间安徽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 5%。我国高校目前每年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 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10。
三、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模式
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今世界的许多产品越来越复杂,包含 的技术非常丰富和多样,即使是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也几 乎不可能对其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需 要通过合作创新获取外部技术;
还有,合作还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组织各自的技术优势, 降低企业研发的风险和成本,缩短开发时间,提升研发成果 应用的规模经济水平。
4)实现从环境破坏型增长向环境友好型增长转变,必 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 积的1/3;我国土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 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20%;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 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有22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 中;大气污染程度依然严重,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30%;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及太湖、滇池和巢湖 中,只有不到40%的河段达到水环境质量3类标准,75%以上 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5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党课提纲)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党课提纲)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课对象: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阵痛后,世界各国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网络、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产业等都属此范畴。

我国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社会战略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的关键性问题。

一、我国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电子信息、新兴材料等领域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个别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1. 较好的高科技产业基础。

多年的发展使我国积累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1993年的2511.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8万亿元,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23.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5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差额由1991年的-65.61亿美元增加为2008年的737.18亿美元。

由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可以看出,我国已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势头。

2.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已成为日益激烈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探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什么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国家为了提高本国产业水平,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等手段,培育和发展的新型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新的科技和新的技术应用不断涌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

二、技术创新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通常需要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等特点,这就要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而在技术创新中,科技研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只有不断开展科技研发,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直接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并且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转化和升级。

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和支持,但在实际的发展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

这意味着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具备和国外企业一样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其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如果不能在资金的融入和运作上有所突破,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还有就是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也面临困难。

尤其是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和长时间的培养,这需要准确的人才规划和管理能力。

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虽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方面仍有很多挑战,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关键核心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只能依赖于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和模仿。

产业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同样证明,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所在。

因此,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及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并打造全新的产学研创新平台。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平台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98-03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及产品价值高的先导型产业、综合消耗少及环境污染小的友好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导向型产业、吸纳新就业及社会效益好的依靠性产业、保障科技安全与政治经济稳定的战略性产业。

从动态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在转型时期的先导、主导产业,而且会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关键核心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只能依赖于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和模仿。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推动的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

如,美国在新能源、基础科学、生物科学和航天领域的研发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韩国在绿色能源开发方面约投资6万亿韩元。

日本投资上千亿日元进行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

英国不仅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还斥巨资进行生物医学研究。

德国为增强信息通信竞争力,提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

因此,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一)无序竞争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地区纷纷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激励政策。

然而,由于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相同项目集中上马的现象,在带来某些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无序竞争问题,从而抑制了这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初期,我国的光伏产业就很快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

尽管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尤其在资源、能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以及以煤电为主的电能格局并未有所改变的背景下,大规模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引发无序竞争。

这会极大打击光伏产业刚刚兴起的研发热情,并使其未来发展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陷入困境。

(二)高科技人才不断流失削弱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高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推进。

一方面,由于国内欠发达和不发达省区人力资本吸引能力弱,导致其在发展符合自身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缺乏必要的高科技人才,严重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高、晋升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发达省区留住高科技人才的能力不足,很多人才流往海外,使发达省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乏力。

地方政府与企业财力不足和观念缺失,导致地方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政策,而且现有人才激励政策也普遍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目前,如何培育充足的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三)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持续性能力不强首先,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成果未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主要依托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这种产学研结合机制虽然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但是由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沟通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际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转化机制,致使很多科研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影响了产学研的继续深入合作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

其次,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通过自主创新而获得技术领先优势后,便固守自身短暂的优势而不思进取。

这些企业只是顾及短期的经济利益,不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在技术研发上继续投入,导致其原有技术优势逐渐丧失,逐步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

(四)区域科研投入不均,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自主创新,需要来自企业内部资金投入与外部激励政策的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投入存在区域不均问题,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科研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如,有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吉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科技投入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重要指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而区域科研投入不均,不仅会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差距,而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影响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外部促进自主创新的环境堪忧。

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导致其资本投入远远大于劳动力的投入。

高新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充足的资金供应是企业科研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这些研发所用资金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来筹集。

目前,研发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政策、融资政策被束之高阁,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

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对策(一)树立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创新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

而创新观念落后是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的首要因素。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企业自主创新,必须首先革新创新观念。

应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树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观,弘扬自主创新文化。

同时,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流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快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自主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自主创新支撑能力。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并依托教育机构,培养高端人才,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二)强化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独特的产业特征。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

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特色产业等的规划方面,在加强企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围绕科学技术创新推进项目建设、产品创新和升级。

其次,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集中力量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使之尽快成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急于产业化而忽视技术转化,则很容易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能源供应网络建设问题;在生物制药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药物的审批制度、医保目录等问题。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来说,我国在财政和投融资政策上的支持还比较欠缺。

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只能依靠自身投入,使其自主创新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除了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外,应当建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基金,以解决部分地区地方财政紧张的问题。

其次,应当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从多方面培育各类投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引进多方的社会资金。

同时,应积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能动性,鼓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利用创业板上市,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本市场。

对于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利用网站与媒体平台扩大宣传,以争取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资金来源,提高外部资金投资信心。

(四)打造全新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实践证明,产学研创新平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学研创新平台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科技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我国产学研创新平台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结合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立国家、企业、科研单位三者相结合的全新产学研创新平台。

这种新平台一是可以解决目前部分自主创新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可以利用国家资金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方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

其次,利用国内产学研创新平台,通过技术合作、承接技术服务外包等方式,加快进入国际先进的技术领域。

再次,可以通过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引入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方式,吸引国际高端科技人才,打造高端产学研创新平台。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