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课程设计指导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电学院第一章牛头刨床总体设计(作图法)任务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空回程时刨刀快速退回,即要有急会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为了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在工作行程时,刨刀要速度平稳,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
2、牛头刨床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4-1。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软件工具,如CAD、SolidWorks等,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3. 掌握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及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机械部件的设计与计算,包括但不限于齿轮、轴、联轴器等;2. 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3.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2. 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解机械设计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理解团队合作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必要性,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将知识内化为具体的设计能力。
目标设定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原则与步骤、力学分析基础、材料力学性质及选用;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与步骤,第三章 力学分析基础,第四章 材料力学。
2. 机械设计常用软件工具:介绍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六章 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
3.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包括齿轮、蜗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计算;教材章节:第七章 传动系统设计,第八章 齿轮设计,第九章 蜗轮设计,第十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4. 控制系统及传感器设计:介绍控制系统原理,传感器选型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十一章 控制系统,第十二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目录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概述 (2)1. 1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 2 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1. 3 设计注意事项 (3)1. 4 进度与时间安排 (4)1. 5 设计成绩的考核 (4)1. 6 设计参考资料 (4)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 1 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5)2. 2 设计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5)2. 3 设计工艺规程的内容及步骤 (5)3 夹具设计 (17)3. 1 概述 (17)3. 2 夹具设计方法 (17)3. 3 夹具公差和技术要求的制订 (24)4课程设计实例……………………………………………………………………375附录…………………………………………………………………… (47)5. 1 附录1(常见工艺标准资料) (47)5.2 附录2(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说明书封面) (49)5.1 附录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1)5.1 附录4(课程设计实例中的图纸及工艺卡片 (53)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概述1.1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1.1 目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预备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是对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课程设计的指导,旨在引导学生规划好课程设计并按时完成,达到培养高素质机械工程师的目的。
设计好的指导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帮助老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教授知识。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并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工程师或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题目课程设计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此课题上有所研究和操作。
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选题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
2.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需要围绕题目展开,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如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机械的组装和调试等。
3、设计思路设计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设计思路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在设计时具有透彻的思路,合理的分步骤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验及操作实验和操作是课程设计最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时需考虑到操作的时间、场地和操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5、内容撰写内容撰写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环。
必须按照学校的格式规范要求,将整个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进行逻辑性、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的评估,保证内容的简洁、清晰和优美,对具体操作和方法进行了掌握,同时,表达出你的独特看法和思考,总结出你对此课程设计所得到的经验和收获。
三、参考书目为了保证课程设计参考书目的价值和可行性,学生应该事先进行资料调查和搜集,将有用的学习资料整理为清晰、有序的参考书目,便于学习和研究。
四、课程设计方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需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掌握好课程设计进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1)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1)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开放型实验适用)邓禾根编机械设计教研部2010年3月实验一机构展示与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增强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2. 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方法及主要内容本陈列室陈列了一套JY-10DB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通过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指导老师的讲解与介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对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初步的了解。
提高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
三、展示及分析(一)机构的组成通过对蒸气机、内燃机模型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构。
简单机器可能只包含一种机构,比较复杂的机器则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机构。
可以说,机器乃是能够完成机械功或转化机械能的机构的组合。
机构是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由构件和运动副所组成。
机器中每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它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刚性地联接而组成;运动副是指两构件之间的可动联接,常用的有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副和曲面副等。
凡两构件通过面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通称为低副;凡两构件通过点或线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二)平面连杆机构连杆机构是应用广泛的机构,其中又以四杆机构最为常见。
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优点以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
平面连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即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 单移动副机构,它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
可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十一五”建设规划装备与材料学院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教材建设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要为依据,紧密结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和《辽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的要求,,以振兴辽东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为目标,结合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及《装备与材料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十一五”建设规划》,制定出本规划。
一、专业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教材规划是对教材的编写(选题、编审、出版)和使用的建设规划。
它是实施教材管理的重要方法,对教材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
在制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材规划时,以新的专业目录为依据,按照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充分了解教材出版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实际,具体制定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教材建设规划。
二、教材编写规划的制订原则坚持改革,突出重点;扩大品种,保证质量;认真论证,严格审定;统筹安排,择优落实。
列入教材编写建设规划的教材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⒈既无规划教材或不适合选用公开出版的教材,又是教学急需填补专业空白的教材,优先列入规划。
⒉拟编写的教材应是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大,注重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需要,有优势有特色有创新,且符合本课程建设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⒊由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主编。
拟编写的教材要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注重科学的先进性和教学的适用性,富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⒋经过讲义阶段试用两届以上,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和质量较好,又经过认真修订的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实用于机械类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集中三周时间在设计教室进行。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对象通常为设计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设计内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为考查。
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
1.遵守设计时间的情况,是否每天按时到设计教室,设计态度是否认;
2.机械系统方案是否合理,有无创新;
3.装配图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有无创新,表达是否清晰、完整,图面是否整洁;
4.零件图结构表达是否清楚,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是否全面、合理;
5.说明书中计算是否正确,分析是否有条理,内容是否全面;
6.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
根据以上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三、选用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王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龚桂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刘俊龙廖仁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黄珊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管理资料]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目录第一章概述 (03)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08)第一节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09)第二节工艺路线的拟定 (10)第三节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13)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 (16)第一节夹具设计的步骤 (16)第二节夹具设计举例 (21)附录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 (28)附录二部分相关标准 (63)第一章概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XXXX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2、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指导书1-21点双人对战与人机对战
《C/C++语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概要课题名称:21点双人对战和人机对战适用学期:2020年秋季学期适用班级:07D201-07D208班二、课题背景概述21点扑克是牌类游戏中的比较基础游戏,其基本打法为双人共玩一副洗好的52张牌(大小王拿走),采用回合制比每回合输赢,直至打完一副牌算总积分决出胜负。
每回合双方轮流拿牌,每人牌数2-5张,每回合拿牌结束时统计两人手上牌的总点数,并裁决本回合输赢。
如果轮到一方拿牌而放弃,则本回合此人不能再拿牌;如果手上牌的点数超过21点,则算爆。
如果双方都没爆,则点数较高者获胜;如果一方爆另一方没爆,则没爆者获胜;如果双方都爆,则爆的少的人(点数超过21点较少者)获胜。
牌点计算方式:牌面10、J、Q、K均算10点;牌面2-9的点数同数字;花牌A既可以当1点用,也可以当11点用,具体当什么用,由持有花牌者按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决定,但是计算机裁决程序总是会按最有利于持花牌者的算法自动进行点数计算。
三、课程设计目标1、课题实现的功能目标渐进开发实现21点双人对战和人机对战,并最终实现其类封装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项目开发、调试、完善的过程,渐进地理解、正误、巩固和掌握基本数据类型的使用和转换、顺序-分支-循环的组合应用、变量声明和引用、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数组和指针使用、结构体和类的使用等语法知识,熟练掌握常用测试和调试技术手段,达到理论联系实践、融会贯通的目的。
3、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目标随机数产生无重复无遗漏牌张、随机插牌、A牌的用法、计算胜率(在最后的人机对战要用)都涉及一定数学建模和算法设计应用能力,因此在无形中也锻炼了这种能力。
4、软件工程方法论培养目标从项目开发过程体会、理解和自觉应用程序设计和测试的思路及方法。
理解和应用ADT概念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由顶向下设计方法,从顶层抽象设计开始,通过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逐层分解、渐进推进程序设计实现和测试改进,理顺程序设计和测试完善的思路。
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各类机床的主要用途。
2. 使学生了解机床的组成结构,理解其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引导学生掌握机床的加工工艺,了解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床进行简单零件加工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机床加工过程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床维护、故障排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床及制造业的兴趣,培养其热爱劳动、尊敬工匠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机床操作过程中学会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机床操作技能和加工工艺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机床的了解有限,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概述- 机床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2. 机床的组成结构- 机床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各类机床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3. 机床加工工艺- 常见加工方法及适用范围- 加工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刀具的选择和使用4. 机床操作与维护- 机床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机床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规范5. 实践操作- 简单零件加工实践- 机床操作技能训练- 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床概述、机床的组成结构第二周:机床加工工艺、机床操作与维护第三周:实践操作(简单零件加工、机床操作技能训练)第四周:实践操作(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机床概述、机床的组成结构的学习第二周:完成机床加工工艺、机床操作与维护的学习第三周: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机床操作技能第四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机床概述、机床结构、加工工艺、机床操作与维护等章节密切相关,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机床知识体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指导教师第一章概论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面向学生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机械制图、数学、物理、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语言等先修课和金工实习为基础,在机械原理课程所探讨的常用机构的分析、综合基本理论方法指导下,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部机器的运动和动力学设计的训练,以期达到下述几项主要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理论,进行机器工作原理设计,机构选型和机器总体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能力。
4)让学生接触机械设计方面的感性知识,使他们对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
5)提高学生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独立工作,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培养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人才创造条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机械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械的动力分析与设计三个方面,所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注意到: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应包括三种基本机构(如连杆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应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包括运动循环图的分析与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应较全面而综合地应用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使学生在机械设计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受到初步实践性的训练。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1)图解法运用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其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有直观、简单、可检查解析计算正确与否等特点,对于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问题,其优点更为明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3.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图的设计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计算方法进行机械结构强度、刚度等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完成机械设计项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操作,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结构的功能、类型及设计要求,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机械零件的分类及功能-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介绍常用设计方法和工具,如CAD软件应用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设计方法:草图设计、详细设计- 设计工具:CAD软件操作与运用3. 机械零件设计:学习各类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轴承、齿轮、传动带等零件的设计- 零件的强度、刚度计算4. 机械装配图设计:培养学生绘制装配图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
第三章课程设计任务书请从以下各课程设计任务中选作一题,注意每道题的难度有所不同,分值也不同! §3-1 课程设计任务之一一、设计题目: 抢答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60分)二、控制要求:用六个抢答按钮对应六个抢答指示灯,一个主持人起动按钮和一个复位按钮, 一个准备抢答信号灯和一个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实现先输入有效,后输入无效的抢答器功能。
当主持人按下起动按钮时,准备抢答信号灯灭,允许抢答;第一位抢答有效,对应信号灯亮,其他无效。
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回到初始状态,准备抢答信号灯亮。
如在准备抢答信号灯亮时抢答,犯规者对应信号灯亮,同时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发光(发声)。
第 2 页§3-2 课程设计任务之二一、设计题目:配料车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配料车从配料罐出发,到A 处取m 车料,再到B 处取n 车料,送回配料罐进行配料混合。
三、控制要求:配料车最初停在配料罐处(光电开关SQ1),按下启动按钮SB1后,配料车到A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送回配料罐。
到A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决定。
然后,到B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
在B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1决定。
最后配料车停在配料罐处。
工艺流程图及I/O 分配:┌───┐ 向左 ←─ ─→ 向右 └○─○┘ 输出1 反转 正转 输出0 ──────────────────────SQ1 输入1 SQ2 输入2 SQ2 输入3┻ ┻ ┻ ┻oo oo oo oo输入0 输入4 输入5 输入6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 A 处取料按钮 B 处取料按钮 SB1 SB2 SB3 SB4SQ1┌→──────┐SQ2│ 循环M 次 ↓└←──────┘┌→────────────────┐SQ3 │ 循环N 次 ↓└←────────────────┘第 3 页§3-3 课程设计任务之三一、设计题目:钻床主轴进给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钻头从初始位置开始向右进行钻深孔工作,钻孔过程中,钻头向右钻一段距离后返回初始位置,然后再向右钻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完成钻深孔工作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设计题目:ZDⅢ41—4G型锥形电动机机轴加工工艺规程原始数据:材料40Cr、毛坯:圆钢Φ55,其余数据见附图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一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份(附表一)、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附表二)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开始日期: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概述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以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为主的技术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又是机械制造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修课。
所以,在完成了系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学生还要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并达到下列目的;(1)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并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学会查阅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相关的手册,资料,并能运用公式,表格等正确确定工艺参数和有关数据。
(3)能将所学的基础课、理论课和专业课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
第一节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基本知识1-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要求及工作顺序一、设计内容机械制造工艺设计题目一般为:给出某零件的生产纲领及生产条件,编制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具体设计内容要求如下:1、分析并绘制零件工作图。
2、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零件综合图。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5、确定各工序的夹紧位置和夹紧力作用方向。
6、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7、确定各工序加工所用的装备.8、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该指导书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机械CAD/CAM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对三维造型软件的再学习及再提升,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强化实际实践应用非常重要。
2(本课程设计突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外化应用,从软件的熟练操作到高级特征的学习及加深,强调软件的实操性,侧重软件应用的社会需求性。
3(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PRO/E软件的零件特征造型和模型装配实现,利用PRO/E软件生成相应的工程图。
4(本课程设计的难点和着力点在于学生三维造型能力的培养,从尺寸拟定到装配成型,体现实用性、工艺性、协调性。
三、设计内容与步骤序号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学时课程设计内容1、分析总装图纸,了解零件装配关系。
1 图纸分析 6学时2、分析零件图纸,了解尺寸关系及要求。
3、分析零件形状,确定基本特征和造型策略。
2 零件造型 18学时综合运用特征造型技术完成图形的造型。
3 零件装配 12学时根据要求进行零件位置关系的装配4 零件工程图生成 10学时生成主要零件的工程图,并按标准编辑成合格的零件图纸。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10学时按要求编排课程设计说明书上交说明书6 4学时答辩并答辩合计 2周四、设计方法综述1、每位同学上机独立完成;2、掌握PRO/E软件的应用、Word文档的编排;3、选题原则:课程题目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依据生活中实物进行虚拟下的建模,这样便于比照,修正模型,同时对学生在模型实用性方面进行内化理解。
选题原则上每5-8个学生一个课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突出软件应用的社会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课题的布置做到层次化,既让学生都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完成的愉悦感,又有解决难题后的满足感。
五、设计成果规格与要求1、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及装配;2、完成典型零件工程图的生成及编辑;3、完成整个设计过程说明书的书写,形成电子档并打印成册。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分析、论证)。 ➢ (4)电动机的选择。 ➢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6)齿轮、带轮、链轮、蜗杆等传动件的设
计计算。 ➢ (7)轴的设计计算。 ➢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 (9)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 (10)联轴器的选择。 ➢ (1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 (12)润滑与密封(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润
五、任务
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比例自 定;附草图1张(用坐标纸画);
零件工作图2张,传动零件、轴或机体 等(A3#图纸), 比例自定;
设计说明书1份(大约20页)采用统一 的说明书用纸。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一)、图纸要求
(1)装配草图(2号坐标纸、手绘,要求有尺寸设计 痕迹) (2)装配图要求: a、一般要求用计算机绘图,打印1号或0号 b、确有困难可采用图板手工绘制一张 c、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对应; d、尺寸标注(外形、特性、安装、配合)全面; e、标题栏内容全面(零部件数及编号等); f、技术要求合理,符合机械制图规范。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3)零件图若干
a、 最好用计算机绘图,一般打印A3图; b、 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及装配图对应; c、 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标注全面; d、 齿轮零件图应有啮合特性表 e、 标题栏内容全面(材料、数量、重量等); f、 技术要求合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第一次布置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内容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准备工作
三.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设指导(最新)
m/s、小带轮包角 α1≥120°、一般带的根数Z≤6等方面的要求。
19/45
步骤四:带轮、链轮、齿轮传动设计(参考教材)
1、减速器外传动零件设计
2)链传动设计
参照课本或设计手册进行,可选择套筒滚子链。
要确定:传动比iT实际、中心距,链的型号、节距、节数,链轮的材 料、结构和尺寸,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等。
附有必要的简图; (2)写出设计总结(一方面总结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两天
另一方面总结个人所做设计的收获以及不足)。
8、答辩
答辩准备,参加答辩
两天
6/45
四、课程设计的有关注意事项
进行课程设计是同学们第一次接受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作为设 计的主体,同学们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问 题,认真阅读设计指导书,查阅有关设计资料,按教师的布置循序 渐进地进行认真设计,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
2、传动装 置总体 设计
(P3~13)
(1)确定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3)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4)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半天
3、传动零 件设计 计算
(1)计算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带传动、链传动
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两天
(2)计算各传动件上的作用力。注意验算传动系统速度误差
PⅠ = Pd ·01
PⅡ = PⅠ ·12 = Pd ·01 ·12
PⅢ = PⅡ ·23 = Pd ·01 ·12 ·23
3、各轴输入转矩T(N·m)
TⅠ = 9550PⅠ/ nⅠ TⅡ = 9550PⅡ/ nⅡ TⅢ = 9550PⅢ / n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一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1)必修的实践环节。
2)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到的各门知识,综合解决设计、制造和管理中问题。
3)对指定的产品的制造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和机床选择等综合考虑后,进行制造工艺设计。
4)要求学生用计算机机进行绘图和编程。
2.本课程的前置课程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完专业基础课、主要专业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微机技术等、CAD/CAM 课程。
相关课程.3.时间和学时安排学时:两周安排:四年级上学期进行。
4.基本要求1.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的能力;2.掌握分析机床的基本知识,具有选择和使用机床的能力;3. 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和产品装配方法的能力;4 掌握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产品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能力;5.具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5. 设计的任务6.填写工艺文件。
填写要求是:内容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练,字迹清晰。
对工艺文件填写作如下规定: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工时定额可不填。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的工序图。
图中主视图应处于加工位置,用细实线将零件的主要轮廓画出来;用粗实线给出加工表面;用定位符号表示定位基准;用夹紧符号表示出夹紧表面;并标出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注上工序尺寸与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有关的其他技术要求。
(3)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工时定额只填写基本时间,工人技术等级此项不填。
(1) 分析、了解产品性能、用途;(2) 了解制造规模、方式,生产条件(3) 制订制造方案;(4) 编写工艺(主要任务) ;(5) 设计工装(可以在其他课程设计中进行) 。
(6) 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7) 所有设计资料文挡拷贝电子版一份上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主编:杨峰张晓妍主审:吴长龙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教研室2008年9月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是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到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等)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保证加工质量的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能够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6)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就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编制工艺中教师指定一道工序的夹具。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对待自己的设计任务必须如同在工厂接受设计任务一样,对于自己所作的技术方案、数据选择和计算结果必须高度负责,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中是可行的。
设计题目:(通常定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生产纲领: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具体要求:产品零件图1张产品毛坯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一、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1)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2)根据生产类型和所拟企业的生产条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3)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模具、工具),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5)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可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的大小,由指导教师确定只填定部分主要加工工序的工序卡片)等工艺文件。
(6)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一切有关的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法规性文件。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全部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2)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侧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3)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4)工艺规程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工艺规程应规范、标准,其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6)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为了保证工艺规程设计质量,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具备下列原始资料:(1)产品的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图。
(2)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
(4)现有的生产条件与设计条件。
(5)有关工艺标准、设备和工艺装备资料。
(6)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产品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工厂的生产条件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确定了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之后,即可开始按以下步骤进行工艺设计,拟定工艺规程。
1.分析、研究零件图(或实物),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性能、功用、工作条件及其所在部件(或整机)中的作用。
(2)了解零件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合理选择毛坯种类及其制造方法。
(3)分析零件的确切形状和结构特点,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依据,找出关键技术问题。
(4)确定主要加工表面和次要加工表面,确定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切削用量。
(5)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从选材是否得当,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零件的结构是否便于安装和加工,零件的结构能否适应生产类型和具体的生产条件,是否便于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结构分析,对不合理之处可提出修改意见。
所谓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应是在不同生产类型的具体生产条件下,对零件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都能采用较经济的方法进行的结构。
绘制零件图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和认识零件的过程。
零件图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精心绘制。
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者外,通常均按1:1比例绘出。
2.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不同,产品零件的制造工艺、所用设备及工艺装备、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也会不同。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参考教材第4页表1—5。
3.确定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
绘制毛坯图(1)毛坯的类型及其特点。
机械零件常用的毛坯类型有:1)型材:含各种冷拔、热轧的板材、棒料(圆的、六角的、特形的)、丝材。
2)铸件:含砂型铸件(包括木模手工造型、金属模机械造型)、金属型铸件、离心浇注 铸件、压力或熔模精密铸件。
3)锻件:自由锻锻件、模锻(立式锻、卧式锻)锻件、精密锻造锻件。
4)焊接件。
5)压制件。
6)冲压件。
(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确定毛坯的精度。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确定毛坯的精度, 都应综合考虑生产类型和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
此时,若零件毛坯选用型 材,则应确定其名称、规格;如为铸件,则应确定分型面、浇冒口系统的位置;若为锻件, 则应确定锻造方式及分模面等。
(3)确定余量。
可查阅有关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 公差,也可用计算法确定。
(4)绘制毛坯图。
确定总余量之后即可绘制毛坯图。
其步骤为:1)用双点画线画出经简化了次要细节的零件图的主要视图,将已确定的加工余量叠加在各相应的被加工表面上,即得到毛坯轮廓。
2)用粗实线绘出毛坯形状,比例l :1。
3)标注毛坯的主要尺寸及公差,标出加工余量的名义尺寸。
4)标明毛坯的技术要求,如毛坯精度、热处理及硬度、圆角尺寸、起模斜度、表面质量要求(气孔、缩孔、夹砂)等。
5)和绘制一般的零件图一样,为表达清楚毛坯的某些内部结构,可画出必要的剖视、断面图,对于实体上加工出来的槽和孔,则可不必这样表达。
6)注明一些特殊的余块,如热处理工艺的夹头、机械试验和金相试验用试棒、机械 加工用的工艺夹头等的位置。
4.拟定工艺路线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工艺规程设计的核心问题。
对于复杂零件,设计时通常应以 “优质、高产、低消耗”为宗旨,拟出2~3个方案,经全面分析对比,从中选择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1)选择定位基准。
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零 件加工精度的关键,而且对确定加工顺序、加工工序的多少、夹具的结构等都有重要影响。
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毛坯的具体情况,按照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来确定各工序合理的定位基准。
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对它的工序尺寸和定技术要求1未注出的模锻斜度为5° 2热处理:正火156~207HBW3毛刺不大于1 4表面缺陷深度:非加工面不大于0.5 加工面不大于实际余量的1/25下平面A 的平面度公差0.8 6上下模的错差不大于1位误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
零件上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和加工面三者要互相协调、全面考虑。
(2)决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
各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依据其技术要求,综合考虑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工厂的生产条件、工件材料和毛坯情况来确定。
根据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先选定最终的加工方法,再由此向前确定各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
决定表面加工方法时还应对照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再根据零件的工艺分析、毛坯状态和选定的加工方法,看一看应采用哪些热处理;是否需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几个阶段。
(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各表面加工方法确定之后,应考虑哪些表面的加工适合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哪些则应分散在不同工序为好,从而初步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序总数及内容。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量生产只能采取工序集中,而大批量生产则既可以工序集中,也可以工序分散。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一般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来组织生产。
(4)初拟加工工艺路线。
加工顺序的安排一般应按“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基准先行”的原则进行,热处理工序应分段穿插进行,检验工序则按需要来安排。
通常应初拟2~3个较为完整合理的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经技术经济分析后取其中的最佳方案实施。
(5)工艺装备的选择。
选择工艺装备的总原则是根据生产类型与加工要求,使之既能保证加工质量,又经济合理。
工艺装备的选择应与工序精度要求相适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与现有设备条件相适应。
批量生产条件下,通常采用通用机床加专用工、夹具;大量生产条件下,多采用高效专用机床、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与随行夹具。
设计时,应认真查阅有关手册,尽量进行实地调查,应将所选机床或工艺装备的相关参数(如机床型号、规格、工作台宽、T形槽尺寸;刀具形式、规格、与机床的连接关系;夹具、专用刀具的设计要求,与机床的连接方式等)记录下来,为后面填写工艺卡片作好准备。
(6)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选定工艺装备后,看是否要对先前初拟的工艺路线进行修改。
确认后,即可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应按照JB/Z187.3一1988中规定的格式及原则填写。
5.机械加工工序设计(1)确定加工余量。
毛坯余量已在画毛坯图时确定。
这里主要是确定工序余量。
合理选择加工余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
余量过大,将造成材料和工时的浪费,增加机床和刀具的损耗;余量过小,则不能去掉加工前存在的误差和缺陷,影响加工质量,造成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