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

合集下载

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2014-08-28 11:11 来源:凤凰周刊作者:曾鼎愈来愈多的医药学研究发现,一大类传统中草药正在损害国人的肝脏。

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包括中成药和草药,均可能造成致命损害。

安徽医科大学的许建明教授 2005 年曾开展一项覆盖全国 16 家大型医院的药肝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1200 多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中草药的致病因素占 20.6%。

”2013 年,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从 1994 年到 2011 年的24112 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中,“中草药是导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占18.6%。

排在药肝比例首位的是西药中的抗结核药,占将近 1/3。

该论文的课题负责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红告诉《凤凰周刊》记者,该研究没有采取一手病例调查,而是回顾了国内以往医学文献报告的病例。

由于缺乏原始数据,该论文存在一定局限,主要目的是在于呼吁国内外的医师重视药物性肝损害,特别是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

一些单个医院的数据开始在业界得到披露和讨论。

2014 年 5 月 23 日,在由《药物不良反应》学术杂志举办的第 6 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论坛上,诸多专家均在报告中强调中草药的肝病风险,并给出了几个单个医院的数值。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杜晓曦介绍:北京一家肝病专科医院院长此前曾告诉她,该院大约 60% 的药肝病例跟中药相关;另一西医医院院长则在此次论坛的私下场合估计,该医院中药相关的药肝病例可能占到一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披露该院中草药肝病比例的数据。

“中药和化学药(即西药)在药物性肝病中所占比例,一个是 51%,一个是 49%。

致肝病的化学药比较集中,而哪些中药导致药肝?我们还没有搞清楚。

”在临床上,药物性肝病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它主要由肝病医生依靠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根据既往的知识积累来辅助诊断。

现有超过 900 种化学药被明确可以导致药物性肝病。

滥开中药危害健康事例

滥开中药危害健康事例

滥开中药危害健康事例
滥开中药是指没有正确的医学指导和判断,过度使用中药材或者滥用中药的行为,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以下是一些滥开中药危害健康的事例。

1. 肝损伤:某些中药含有毒性成分或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若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肝细胞坏死等。

2. 肾损伤: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在过量使用时,可能会对肾脏造成压力,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引发肾衰竭。

3.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其药效增强或减弱,从而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增加或疗效的下降。

4. 过敏反应:个别人对某些中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 滥用抗菌中药导致耐药性增加:抗菌中药有时会被滥用,未经严格判断和监管,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在使用中药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

此外,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有合法资质的药店,避免购买到劣质和不合规的中药产品。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以往认为,中药(包括草药及中成药)为天然药品,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安全无毒。

然而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国内外对中药疗法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日益增多,以及我国对中药毒理学的深入研究发觉:中药也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药物性肝炎。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特点,我们对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情形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病例来源于1983~1998年国内杂志上公布发表的病例报告共55篇,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共318例;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2~1998年收到的病例报告共108例,和北京地坛医院1983~1998年收治的病例共107例。

三者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后总共427例。

通过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病例的发生情形、原发病的分布情形、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各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的调查,分析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并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

2.结果2.1 中药引起肝损害发生的年代分布427例患者中1983~1988年6年间报告的病例为30例,1989~1994年5年报告病例72例,1994~1998年5年报告病例325例。

能够看出,近5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突然上升。

北京地坛医院1983~1998年共收治药物性肝炎328例,其中中药引起的肝炎107例,占32.6%。

2.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与原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组病例中,有原发疾病记载的共344例。

这些患者的原发病的分类见表1。

从表1中能够看出,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皮肤科疾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

表1 中药性肝损害的原发病类别2.3 引起肝损害的常见中药的分布:本组患者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布见表2。

从表2中能够看出,引起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以雷公藤和黄药子最为常见,中成药中以壮骨关节丸最常见,其次是疳积散与复方青黛丸。

表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分布2.4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埋伏期的分析:依照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埋伏期长短,我们将这些病例分为短埋伏期(1~10d)和长埋伏期(10d以上)两种类型。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30例临床分析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30例临床分析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30例临床分析许 英(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的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方法 对30例中药的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组方中含川楝、桃仁、贯众、半夏、大黄、艾叶等4例,占13%;壮骨关节丸(粉)4例,占13%; HBsAg携带者应用乙肝扶正胶囊、慢肝解郁胶囊、垂盆草中药4例,占13%;雷公藤3例,治前列腺肥大中药3例,各占10%;排毒养颜胶囊2例,止痛中药含马钱子2例,皮肤病中药克银丸、复方青黛2例,各占7%;外用一点红、调经草药、千里光、毒蕈、蝎粉各1例,各占3%。

结论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种类各异,应注意检测肝功能,深化剂量概念,及早发现是正确诊治的关键。

[关键词] 中药;药物性肝损害;肝功能[中图分类号] R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5)05-0600-02 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rug2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中药引起的DILD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致病药物及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1 临床资料111 DILD的诊断标准[1] ①服药后1~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损害表现。

②初发症状可能有发热、皮疹、瘙痒等。

③有肝内胆汁淤滞或肝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征象。

④有关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均阴性。

⑤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大于6%。

⑥偶然再次给药又再次发生肝损害。

符合标准①加上②~⑥中任何2条,并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等其他肝病外可考虑DILD。

对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应用某些药物后肝损害加重者也考虑与药物有关。

1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5—2003年我院收治的DILD患者病历进行分析,记录其服药史,发现符合中药引起的DILD30例。

这些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记得收藏点赞了方便以后查看

这些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记得收藏点赞了方便以后查看

这些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记得收藏点赞了方便以后查看
据临床资料总结中医药治疗肝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有少数因患肝病或其他疾病,对中医药知识一知半解,组方配药不当,服用药物后,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或皮疹,导致药物性急慢性肝炎或肝内胆汁淤积和肝硬化等,有时可出现血管病变,甚至引起肝脏的良、恶性肿瘤。

严重急性药物性肝炎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因此临床应禁用或慎用某些药物。

肝病应避免使用大量使用下列中药。

一、易损害肝脏的中药
直接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常用药物有苍耳、天花粉、蒲黄、半夏、川岛、草乌、芫花、防己、贯众、常山、喜树、艾叶、丁香、斑蝥、海藻臭草、麻黄、仓木、蜈蚣、猪胆、白果、白豆蔻、藤黄、桉叶、芸香、蓖麻子、川楝(皮)、地榆、鱼藤、土荆芥、千里光、雷公藤、麝草、黄药子、沙苑子、野百合、大风子、相思子、钩吻、马桑叶、番泻叶、望江南、冬青叶、石蒜、金不换、决明子、桑寄生、萱草根、蛇莓、合欢皮。

二、易引起肝小叶坏死、肝硬化的中药
此类药物如大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肝硬化的中药有诃子、五倍子、石榴皮。

三、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的中药
大黄、川荆子、泽泻、四季青、石蒜。

四、诱发肝癌的中药
石菖蒲、小茴香、川花椒、炒麦芽、诃子、肉桂皮、青木香、木通、硝石、八角茴香、细辛、土荆芥、藿香、辛夷长期、大量的使用,易诱发肝癌。

五、应谨慎使用的中药
山豆根、重楼、虎杖、何首乌、柴胡、黄芩、当归、生地黄、牡
丹皮、赤芍、防风、甘草、薄荷、白鲜皮,少数人使用后有毒性反应。

提醒:中药也伤肝,4类中药容易引起肝损伤...

提醒:中药也伤肝,4类中药容易引起肝损伤...

提醒:中药也伤肝,4类中药容易引起肝损伤...
提醒:中药也伤肝,4类中药容易引起肝损伤
很多人认为中药安全,但有些中药却有很大的副作用甚至毒性。

以下4类中药可能引起肝损伤,希望大家警惕。

一、致中毒性肝炎的中药
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如果超量服用,会发生肝脏中毒,最终导致中毒性肝炎的发生。

二、致黄疸的中药
大黄会干扰体内胆红素的的代谢途径,引起胆红素升高,因此如果长期服用含有大黄类的药物或者超量服用,最终引起黄疸。

三、致肝损害的中药
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菇等中药可能会引起一般性肝损害,部分成分有微毒,如果长期或者超量服用,会引起肝区疼痛、甚至引起肝功能异常。

四、致肝脏肿瘤的中药
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是有毒性的,长期服用在体内产生淤积,能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提醒:以上中药不可长期服用,服药过程中要及时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头条健康##寻
找真知派##超能健康团##真相来了#。

中药致肝损害报道病例分析

中药致肝损害报道病例分析
药超 过 3 0 d发 生肝 损害 者 占 4 1 . 1 %。
1 . 3 伴 随损 害
3例 。
5 8例 中单 纯 肝 损 害 4 7例 , 肝损 害
合 并 肾损 害 8例 , 肝 损害 合并 皮疹 、 皮炎 等 皮肤 损 害
1 . 4 临床 表 现
有记 录 的 5 6例 中 , 用 药 后 到 出 现
氨酸 转氨 酶 ( A S T)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升 高 。在受 检 的
5 5例 中 , A L T升 高 2倍 或 4倍 以 上 者 分别 为 3 0例
( 5 4 . 5 %) 和2 4例 ( 4 3 . 6 %) 。 1 . 6 治疗 与 预后 有 治疗 记 录的 3 8例 , 采取 停 药 、 保肝 、 降酶 、 退 黄 等 治疗 。除 1例肝 移 植 外 , 恢 复 时 间最 短 7 d ,最 长 5 4 7 d ,< 1 个 月 者 2 4 例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4 0 X. 2 0 1 3 . 0 1 . O l 8
中药及 其 制 剂 引 起 肝 损 害 受 到 临床 的 高 度 重 视, 尽管 大 多数 肝损 害患 者 的治疗 效果 明 显 , 预后 良 好, 但也 有个 别病 例 出现 严 重 的肝 损 害 , 危及生命。 本 文对相 关 的病 例报 道进 行汇 总分 析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肝损 害 占所 有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4 . 8 % ~3 2 . 6 %…。
全世 界 已发 现 3 5 0多种 植物 含有 肝毒 性生 物碱 。因 此, 患者 在服 用 中药 期 问 出 现原 因不 明 的消 化道 症 状时, 应 及时 检查 肝功 能 , 警 惕 中药所 致肝 损 害 。 2 . 2 药物 处方 分析 应 用单 味药 物发 生 的肝损 害 ,

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

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

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近年来,一些肝病医生发现,来就诊的患者时常自行服用中草药,认为中草药天然无毒,可以调理身体,殊不知使用不当或者长期服用会对我们的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中草药导致肝损伤的报道逐渐增多,如雷公藤泡酒导致肝衰竭,长期服用川楝子导致中毒性肝炎,服用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等。

有的患者来就诊时,已经是肝腹水晚期,让人痛心不已。

因此,切不可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乱吃中草药。

图1一、哪些中草药容易引起肝损伤?目前临床上发现的易引起肝损伤的单味植物药有:雷公藤、山海棠、土三七、苍耳子、款冬花、石菖蒲、番泻叶、苦参、野百合、虎杖、何首乌、粉防己、夏枯草、川楝子、鸦胆子、罂粟壳、土茯苓等。

单味动物药有:鱼胆、猪胆、蜈蚣、蟾蜍、斑蝥、鳖肉、炮甲珠等。

单味矿物药有:密佗僧、朱砂、雄黄、代赭石、胆矾、硫黄等。

图2 常见的易引起肝损伤的中草药二、这些药物为何会造成肝损伤?1、药物自身成分引起肝损伤有些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存在潜在的肝毒性或易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肝损伤。

如土三七中的生物碱,雷公藤中的萜类,大黄、何首乌中的蒽醌,石榴皮、五倍子中的鞣质等等。

2、部分中药炮制方法不当或未经炮制引起肝损伤中药炮制乃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修事指南》载有“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证不验也。

” 炮制方法不当甚至误服未经炮制的草药,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有研究表明,在内毒素特异质模型上,接近临床用药剂量的生首乌可表现出肝损伤的作用,而制首乌表现出同样肝损伤其剂量需要扩大四倍,可见,炮制可以减轻中草药对肝脏的损害。

图3 何首乌饮片3、患者个体差异引起肝损伤不同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不同,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肝损伤的情况也不一样。

有些患者用药前已经有肝脏疾患;老人、小孩、孕妇等对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能力较差,甚至在常规剂量也可发生毒性反应,某些人存在遗传性肝脏代谢缺陷的疾病,容易导致肝损伤。

三、如何降低中草药的肝毒性1、辨证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遵循中医基本理论,辨证论治,严格按照药典规定或推荐的剂量开具中草药,中病即止,避免长期不间断用药造成的蓄积中毒。

要高度重视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要高度重视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要高度重视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张专才3 宿敏33 孙庭柱333范玉华333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炎;中药;毒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8)06-0033-02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大力发扬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拓宽了中药在临床治疗和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中药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也屡见不鲜。

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现实不容忽视,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现收集我院2001年至2007年收治的78例药物性肝炎中35例中药所致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就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作一浅析探讨。

1 临床资料所收集病例系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被诊断为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病例68例,门诊病例10例,共计78例。

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8~80岁,小于20岁4例,21~40岁28例,41~60岁31例,61~80岁15例;其中属于中药所致肝损害者35例,占45%;各年度收治的病例数是:2001年11例,2002年10例,2003年7例, 2004年8例,2005年11例,2006年14例,2007年17例。

2 诊断标准由于中药所致的肝损伤没有特异性,其临床表现与常见肝病相似,目前又缺乏权威的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所以,临床医师容易忽视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重要的是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服药史,需要在排除其他肝病,如各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后,才能作出诊断。

作为临床诊断要点主要参照如下:(1)胃肠道症状是药物性肝损害较早出现的症状,如胃脘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可伴有皮肤瘙痒、黄疸、肝肿大、甚至肝昏迷等;(2)无肝炎接触史,而有服中药史,或多次服药多次发病史;(3)服中药后1~3个月出现肝功损害,包括AL T和AST、胆红素明显升高:(4)出现肝损害的同时可伴有发热、皮疹等变态反应表现:(5)肝炎病毒学检查为阴性;(6)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很快恢复,再次用药又出现肝损害;(7)患者多有对其他药物过敏史;(8)如进行肝活检,病理改变也无特异性,可出现急性肝细胞损害、胆汁淤积、血管损害、慢性肝炎伴纤维化、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或肝脏肿瘤等各种病理变化。

中药伤肝伤肾一览表

中药伤肝伤肾一览表

中药伤肝伤肾一览表
“中药,在人们的印象里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代名词,许多人甚至煲汤时也会放些中药材。

”对此,医师提醒说,滥用中药可能导致肝肾损害。

一、伤肝的中药。

1、伤肝中草药:(1)可致一般性的肝损伤:长期或者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菇等中药材可能出现肝脏的不适,疼痛,造成肝功能的异常。

(2)可致中毒性的肝损害:过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等中草药可能出现中毒性的肝炎。

(3)可致肝病性的黄疸:长期或者是过量服用大黄或者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都会干扰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导致黄疸。

(4)可致肝脏性的肿瘤:含有硝基化合物的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等中草药过量服用,均可诱发产生肝癌。

2、伤肝中成药:壮骨关节丸,除湿丸,妇康片,双黄连口服液,牛黄解毒片等过量或者是长期服用均有可能造成肝损伤。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汤剂和治疗骨关节病的药酒,其中常常含有可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成分。

二、伤肾的中药。

1、植物类中药:木通、厚朴、泽泻、柴胡、巴豆、芦荟、雷公藤、益母草、马兜铃、胖大海等等。

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致肾毒性的中药以木通为代表,它含有的马兜铃酸成分,是导致肾毒性的罪魁祸首。

2、动物类中药:鱼胆,蛇胆,斑蝥,蜈蚣,海马,红娘子等等。

民间常流传鱼胆有着清热,明日的作用,而事实上如果服用生鱼胆很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在内的多脏器损害。

中药致肝损害42例分析

中药致肝损害42例分析

1( ・ 9) o
吉林 医 学 20 08年 l 第 2 1月 9卷第 2 1期
内回声基本均匀 。C S 评分下 降 6~1 。临 床无 效 : PI 0分 患者
症状缓解不 明显 ; 列腺 液 WB 前 C计 数 2  ̄/t 5一  ̄ - P以下 , 卵磷脂 小体计数 2 % 一8% , 5 0 细菌 培养偶有 阳性 ; R S显示腺 体前 TU 后径变小 , 纤维 变性 区周 围仍有 渗 出, 内回声不均 匀 ;P I 腺 C S 评分下降 5分以下。
[ ] 张岐 山, 7 郭应禄 .泌尿 系超声诊 断治疗学 [ .北 京 : M]
科学 技 术 文 献 出版社 ,0 13 3. 2 0 :6 9
大幅提高 ,R S定位介 入既避 免了盲穿带 来的 弊病 , TU 又提 高
[ 收稿 日期 :08— 4—1 编校 : 20 0 4 王丽娜
杨宇 ]
结果 :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病 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骨关节病、 肾脏疾病 、 皮肤科疾病的 中药最易引起 肝损 害。结论 : 合理应
用 中药 及 进 一步 研究 中药 的肝 毒 性 是 非 常 必要 的 。
[ 关键词 ] 肝损害 ; 中药
以往认为 , 中药 ( 包括草药及中成药 ) 为天然药品, 与化学 合 成药物相 比, 全无毒 。但 是随着 中医药事 业和 中西医结 安 合 的进展 , 国内外对中药疗法的广 泛应 用 , 中药不 良反应 报道 的 日益增多。随着我 国对 中药 毒理学 的深入研 究发现 , 中药
由于前列腺的肥厚 和坚硬 的被膜 , 以及前 列腺周 围贫乏 的血供 , 使药物难 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前列腺体 内, 即使用较
[ ] 闵立贵 .药物直接注入前 列腺及其周 围组织治疗 前列 5

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30例临床分析

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30例临床分析

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30例临床分析作者:杨顺林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乏力、厌油、黄疸。

B超及CT均显示肝脏弥漫性损害,程度不一。

30例患者肝炎标志物监测均正常。

立即停止使用何首乌、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7~15d 后,3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

结论:食欲不振、乏力、厌油、黄疸、腹泻是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是治疗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何首乌;药物性肝炎;临床特点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1],是寥科寥族。

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

生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

产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

其块根人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随着应用的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明显表现出来,临床比较常见的是导致药物性肝炎。

为探讨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药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30例的临床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3月-2018年4月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30例,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性别、年龄分布:30例患者中男17例(56.7%),女13N(43.3%),男女之比为1.31:1。

年龄33~58岁,平均(39.2±3.2)岁。

原发病:白发、脱发19例(63.3%),骨质增生8例(26.7%),高血压、冠心病3例(10.0%)。

用药时间:7d~3个月,平均(1.6±0.3)个月。

临床表现: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乏力、厌油、黄疸,腹泻16例,呕吐16例,肝脏肿大11例。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但是,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提高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

一、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药物本身的毒性、用药剂量和次数的多少、人体遗传差异等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些中药中含有对肝脏有毒性的化学成分,如龙胆紫素、血树碱、白附子中的雄黄毒素等,这些成分一旦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内代谢,但代谢产物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和死亡。

此外,用药剂量和次数也是影响肝损害的主要因素,如果用药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肝损害。

而人体遗传差异导致个体对中药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某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肝损害。

二、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各异,包括肝功能异常、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等。

其中,肝功能异常是最常见的表现,主要表现为ALT、AST和GGT的升高。

如果肝损害继续发展,会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等症状。

在肝损害较轻的时候,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三、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诊断方法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病史询问是非常重要的,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中药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频率等。

体格检查主要是观察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和体征。

肝功能试验如ALT、AST、GGT、ALP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功能。

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的可能性。

四、中药引起肝损害的防治措施中药引起肝损害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用药。

中药的选择、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避免有毒成分的药物。

2. 规范用药。

中药使用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基础检查,防止过敏和其他不适应症状的出现。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在世界各地,中药已被广泛使用以治疗许多疾病。

尤其在中国,中医药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例如感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但是,随着中药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肝损害。

肝是人体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器和排泄器,是身体加工,转换,去除毒素的主要器官。

因此,肝损害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许多因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事件。

这些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对中药行业和愿意使用中药的患者造成了影响,也引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为了了解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该调查对中国和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同时也重点关注了一些典型案例,并采访了一些参与中药生产和销售的人员。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外的研究。

根据一些研究的结果,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例如,在日本,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占据了所有临床药物引起肝损害的90%。

在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有超过20%是因为中药引起的肝损害。

在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中药引起的肝损害通常与一些有毒成分、过量使用、不当使用、不合理配方以及不合规范的生产和销售有关。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典型案例。

例如,2005年,广东省一家医院报道了20例因服用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患者。

据悉,这些患者服用了一味叫做“肝病健康方”中药。

这些中药大部分都包含复方草木香♀♀♀♀、乌贼骨、海燕窝、人参、灵芝、熟地黄等成分。

这些成分被认为是具有治疗肝病的功效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服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甚至不合规范的生产和销售,这些中药引起的肝损害。

除此之外,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参与中药行业的人员。

他们认为,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原因包括制作不合适,选材不当,药食同源等因素。

另外,他们还提到了中药行业的监管体系仍然有待完善,生产和销售中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往往难以发现和纠正,这也为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创造了条件。

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原因及防范

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原因及防范

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原因及防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治疗常用的一种剂型,由于其具有疗效确切、用药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近年来,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报道有所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中药饮片致药物性肝损的原因:1.中药饮片成分复杂:中药饮片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其中的有效成分有可能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作用。

由于中药药材种类繁多,质量不一,有些中药饮片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中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一些人对特定的中药成分可能更为敏感,容易发生肝损。

3.用药剂量:中药饮片的用量往往是根据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的,但由于中药复杂性和缺乏统一的用药标准,用药剂量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4.长期或滥用:一些患者存在长期使用中药饮片或滥用中药的情况,这会增加药物暴露时间和剂量,进而增加肝损风险。

二、防范措施:1.药材质量管理: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采用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的药材。

建立健全的药材质量监控体系,对药材进行有效检测,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2.临床监测:对于使用中药饮片的患者,医生应密切关注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定期进行临床监测。

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肝损的进一步发展。

3.个体差异考虑:医生在使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

对于容易发生肝损的患者,可以减小药物剂量或者选择更安全的替代药物。

4.药物合理使用: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合理选择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

避免使用已知具有肝毒性的中药或者将具有肝毒性的中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5.定期肝功能检查:对于长期使用中药饮片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有针对性地调整用药方案或予以停药,避免肝损的发生。

125例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病例分析

125例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病例分析

查 结果 、临 床分 型 、治疗 情况 与预 后 。
动 度 (PTA)<4O% ,可 同时 出现 (1)腹 水 或 肝 性 脑 病 ;
1.2 纳入 标 准 (1)符合 《中草 药相 关性 肝损 伤 临床 或 (2)与 DILI相 关 的其 他 器 官 功 能 衰竭 。5级 (致 死
诊 疗 指南 (2016版 )》 中药相 关 性 肝 损 伤诊 断 标 准 ; 性 ):因 DILI死 亡 ,或 需接受 肝 移植才 能存 活 。
>60天 者 l2人 ,占 9.6%。平 均病 程 (56.62 ̄43.79)天 。 TBil≥ 10xULN (10mg/dL或 171>mol/L)或 每 天 上
记 录 患 者 的 一般 情 况 、基 础 疾 病 、用 药 史 、实 验 室检 升 ≥1.0mg/dL(17.1 ̄mol/L),INR≥2.0或凝 血 酶原 活
年 ~2006年药 物 导致 肝 衰竭 (ALF)多 中心 调查 中 ,中 肝 炎 病 毒 、丁 型 肝 炎 病毒 、戊 型 肝 炎病 毒 感 染 ,或 伴
草 药 占 27.2%川。目前 中药肝 毒 性 研 究 已成 为 我 国 中 有 非酒 精 性脂 肪性 肝 病 、酒 精 性肝 病 、胆 汁 淤积性 疾
DILI)的一种 ,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肝损害 ,也 可表 1.3 排 除标 准 (1)不 能详 细说 明 中草 药 或其 相 关
现 为 慢 性 肝 损 害 ,甚 至肝 硬 化 和 肝 衰 竭 llJ。中药 引 起 制 剂 的获 得途 经 者及 可能 有 中药 混伪 品及有 害 物质
的肝 损 伤 发 生率 占 DILl的 21.45% 44.74%P ̄1。2000 污染者 ;(2)伴 有 甲型 肝炎 病毒 、乙型肝 炎 病 毒 、丙 型

是药三分毒:这些中药会伤肝

是药三分毒:这些中药会伤肝

是药三分毒:这些中药会伤肝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没有副作用,其实不然,若服用不当,很多中草药也会产生副作用。

肝脏是主要的生物转化场所,当我们服用中草药时,肝脏最容易受损伤。

随着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已发现越来越多的植物药有潜存的肝毒性,应引起大家警惕。

有哪些中草药对肝脏有毒呢?药剂师简单地举例说明,以便读者用药时有所注意。

一般性肝损害: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中毒性肝损害: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肝病性黄疸: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

诱发肝脏肿瘤: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敝、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过量长期服用均有诱发肝癌风险。

药剂师介绍,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除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以外,还存在以下影响因素:没有按中医辨证论治原理。

如中医八纲辨证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的不同,其治疗原则上即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泄之,虚者补之”等不同,讲究的是人体的阴阳平衡。

即使是明确无毒性成分的中药(如药食两用的中药),使用
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人参也可杀人”。

如肝炎患者属“湿热壅盛”证候者,误服补益中药,会加重肝损伤。

警惕:草药中也伤肝!

警惕:草药中也伤肝!

警惕:草药中也伤肝!
无论中药、西药都存在对肝脏的毒副作用,用药时必须谨慎,绝不可滥用,尤其是肝病患者,肝脏功能本身已经受损,解毒能力下降,更不能不加选择地把中药作为一种“补药”大量服用。

否则只会加重原有病情。

中药也不例外,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肝损害,其造成肝损害的机制与西药相同。

有些中药对肝脏的毒性甚至比西药还大。

易引起肝损害的常见中药有:苦杏仁、苍耳子、大枫子、木薯、广豆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黄独、黄丹、川棣、鱼苦胆、千里光、天花粉及麦冬、黄药子及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等
以上便是伤肝的中草药,肝病患者要谨慎了!。

警惕部分中药对肝功能的损害

警惕部分中药对肝功能的损害

警惕部分中药对肝功能的损害警惕部分中药对肝功能的损害肝脏是药物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肝功能不全者应谨慎用药,对已知有肝毒性的部分中药或中成药,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的,应适当酌情减少药物剂量,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以确保用药安全。

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介绍如下:可致肝细胞损害的中药品种:主要有黄药子(又名黄独)、苍耳子、千里光、鱼胆、雷公藤、棉花子、艾叶、蓖麻子、苦杏仁、蟾酥、木薯、广豆根、北豆根、砒石、苦楝子、石榴皮、地榆、密陀僧、黄丹、铅丹、铅粉等。

其中苦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等煎剂如超量服用,可致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肝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

苦楝子所含的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可刺激和损害胃肠黏膜,过量吸收后损伤肝脏,并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害,甚至休克和呼吸中枢麻痹。

密陀僧、黄丹及铅粉,系铅的氧化物。

临床经常遇到因服含有密陀僧的偏方而中毒的病例。

临床表现有腹痛、肝肿大,轻度黄疸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等,有的患者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而住院。

可致使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肝炎肝损害的中药:主要有苍耳子、棉马贯众、黑面叶、蓖麻子、油桐子、望江南子、红茴香、金国榄、白花丹参等。

部分药用植物种子中含有毒性植物蛋白,具有细胞原浆毒作用,如苍耳子、蓖麻子、油桐子、望江南子等。

苍耳子主要成分有苍耳苷、苍耳醇、苍耳酯等,脱脂后水浸液可提出一种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苷样物质,具有毒性,可见苍耳子千万不可直接服用。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在多种相互作用下,易形成新的肝毒性物质的机会也相应增多,不仅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反而使病情加重,故应减少药量和疗程。

慢性肝功不全时,易被肝脏摄取的药物清除率可降低50%,因此,剂量应减少一半。

对某些新上市的中药制剂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总之,应警惕部分中药对肝功能的损害。

我们都知道中药对惹你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是药三分毒,如果中药服用不当也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有些中药就会导致肝脏的损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容易引起肝脏损害的中药及中成药。

一个祖传秘方下肚,肝脏严重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中国已成重灾区!

一个祖传秘方下肚,肝脏严重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中国已成重灾区!

一个祖传秘方下肚,肝脏严重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中国已成重灾区!方女士近期因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打听到一个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一个月前开始服用中药汤剂,用药之后确逐渐出现了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的现象,刚开始以为是胃病,自行服用治疗胃炎的药物,症状却越发严重,并且出现眼白发黄,小便发黄如浓茶色,赶紧到医院查肝功,结果出来吓一跳,谷丙转氨酶高达1500U/L,总胆红素240μmol/L,紧急住院治疗,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肝功才基本恢复正常,最终诊断是药物性肝损伤。

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呢?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在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0%-15%,暴发性肝衰竭5%。

在美国,老年人黄疸中,20%是由药物引起,暴发性肝衰竭中,25%由于药物所致,特别是扑热息痛过量,病死率达50%以上。

在日本,从1964年到1973年,DILI发生率增加10倍。

在法国,药物性肝病占肝炎患者的10%,其中40%肝损伤患者年龄超过50岁。

我国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药物性肝损伤90%表现为急性肝损伤,3%~10%表现为慢性肝损伤、肝衰竭。

值得重视的是,既往被大家认为无毒无害的中药甚至保健品,也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资料分析笔者曾对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23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RUCAM量化评分系统),发现230例患者中,男性99例(43%),女性131例(57%),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1.8±16.8)岁。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草药汤剂及中成药、抗结核药和其他抗细菌药。

比较常见的中药或者中成药包括:何首乌、白鲜皮、延胡索、癃必舒、复方青黛胶囊、颈舒、金乌骨痛胶囊、白癜风胶囊、小金丸等,西药则包括: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生素(阿莫西林、加替沙星、甲硝唑)、降脂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
【关键词】肝损害
1997年1月~2005年2月我科收治中药所致肝损害共计32例,现将病例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1)给予药剂后,大约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

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

(2)初发的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

(3)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大于6%。

(4)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5)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

(6)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HDV、和抗HGV阴性。

(7)偶然再次给药后可发生肝损害。

如有:(1)加上(2)~(7)条中的任何2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病。

本组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8~74岁,平均43.4岁。

1.3 中药治疗疾病的种类骨质增生11例,白癜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乳腺增生4例,肥胖4例,银屑病3例。

1.4 服药后出现肝损害时间 2周以内3例,2~4周18例,4~8周8例,8周以上3例。

1.5 临床表现尿黄32例,乏力31例,纳差28例,上腹不适17例,发热14例,皮肤瘙痒12例,呕吐9例,皮疹7例。

1.6 实验室检查ALT44~1250u/L,平均126u/L;AST41~
1450u/L,平均164u/L;ALP120~280u/L,平均156u/L;GGT58~1100u/L,平均247u/L;TBIL19.6~407μmol/L,平均87.6μmol/L;DBIL5.8~297μmol/L,平均52.3μmol/L。

所有病例肝炎病原学均阴性。

肝穿肝组织病理检查11例,均提示药物性肝损害。

1.7 服中药种类复方中药汤剂23例,中成药9例。

1.8 转归经入院后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治愈好转29例,无效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年龄在70岁以上,最后发展成重症肝炎)。

2 讨论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而清除。

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肝脏损害[1]。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药物引起的肝病或肝损伤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

许多人片面认为中药较西药安全,无副作用,可近年报道表明,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不少见[3]。

有报道,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占全部药物性肝损害的30% [4],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和皮肤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

壮骨关节丸[5]方剂中至少发现有2种成分可以造成试验动物的肝损害。

本文中32例中药所致的肝损害中,主要集中在治疗关节、皮肤、乳腺增生以及减肥方面。

这就提示我们使用中药治疗上述疾病时,一定要定期化验肝功能。

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每个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特别是在用新
药治疗时,要注意监测各种毒副反应如恶心、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应定期化验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强地松龙对药物性肝炎疗效是肯定的,它可减少肝内毛细胆管的炎症。

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 李健,程乡普,崔静,等.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216.
2 姚光弼.药物性肝病.中华消化杂志,1999,19:339-342.
3 王希海,黄光照.中草药引起中毒性肝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13:126-129.
4 钱又宏,姚光弼.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43例的分析.肝脏,1996,1(3):166.
5 邓培媛,程经华,蔡皓东,等.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30例报告.中国新药杂志,1996,5(3):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