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PPT

合集下载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课件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课件

品茶与茶具的保养
品茶
品饮普洱茶时,可以先闻香,再品尝 其滋味,感受其独特的陈香和回甘。
清洗茶具
存放
普洱茶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干扰。同时也要 避免与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混放。
每次使用完茶具后,要及时清洗干净 ,避免留下茶渍和异味。
05 其他注意事项
茶叶的保存方法
01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 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 染。
清理茶具
在品茶结束后,及时清洗 茶具,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
保养茶具
定期对茶具进行保养,如 使用茶油涂抹在茶具表面 ,以保持其光泽和延长使 用寿命。
03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工具和材料
茶具
茶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盘、茶 匙等。

纯净水或山泉水。
茶叶
优质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其他
火炉或热水壶、茶叶罐等。
02
每次泡完茶后,应及时清洗茶具 ,保持其清洁卫生。同时,也要 注意对茶具的保养,避免其受损 。
04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工具和材料
茶具
准备一套完整的茶具,包括茶壶、茶 杯、公道杯、闻香杯等。
普洱茶
选择优质的普洱茶,可以是散茶或紧 压茶,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以保证茶汤的 口感和品质。
感和营养价值。
泡茶的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控制泡茶的温 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泡绿茶的 水温在70-80℃左右,而泡红茶则需 要接近100℃的水温。
冲泡时间应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的 口味来调整,一般而言,冲泡时间在 2-5分钟之间。
在冲泡茶叶时,应先倒入少量热水将 茶叶浸润,然后再根据茶叶的种类控 制水温进行冲泡。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ppt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ppt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初制基本工艺: 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精制工艺: 拣剔→复焙→包装。
乌龙茶初制过程图
采摘
乌龙茶的采摘期约为每年的4月10日左右至5月20 日,顶叶驻芽形成时,采摘驻芽开面的二三叶开面和大开面之区 别。闽南、台湾采摘多在小开面至中开面之间, 闽北、台湾采摘多在中开面和大开面之间。顶叶 开展4-7天达中开面,此时采摘比小开面时采摘 的香味较佳,冲泡次数也多。
乌龙茶精制工艺图
拣剔
将初制好的茶叶通过拣剔,去除茶梗、老叶及头尾 ,有的还须筛去碎屑,使外形更加均整、美观,口
感更好。
这道工序直到现在还是手工操作。
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杀青
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 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的继续 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水分呈热软状态,为揉捻程序
提供基础条件。
揉捻
是形成岩茶外形的界定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制率的 因素之一。
干燥
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效果的作用,使茶叶 达到较长时间的储藏而不变质。
开面: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 即称开面,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 三分之一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
间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称大开面。
萎凋
萎凋是做青的基础,是使茶青失水变软的一个过程。
做青
乌龙茶做青工序极为繁复,需经过多次的走水、摇青、发酵等交替进行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边缘摩擦,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 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 在水分走势过程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青茶

保健功能
消除危害美 容与健康的 活性氧
抗肿瘤, 预防老化
改善皮肤 过敏
防癌症
减肥瘦身 降血脂
茶叶展开,外观有青蛙皮般灰白点,叶间卷曲成虾 球状,叶片中间淡绿色,叶底边缘镶红边,称为 「绿叶红镶边」或「青蒂、绿腹、红镶边」。
采摘季节
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 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 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 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 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 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 工厂加工。
输入文字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输成入熟文字
形容成“芝(麻开开花面节节三高”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形、容新成“鲜芝麻、开花节节高”,
指像芝麻开均花一匀样一, 致。
指像芝麻开花一样,
一年比一年好.
一年比一年好.
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 也不可过老,过输老入则文字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 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 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
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特别,不是 采摘非常幼嫩的芽叶, 而是采摘 成熟新梢的2—3叶, 俗称“开面 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 成驻芽时采摘。
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 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 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
形容成“芝麻开花节节高”,
而且应尽量避免指在像芝雨麻天开花采一样和, 带露水采;不同 一年比一年好.
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 青,不得混淆。
烘干
萎凋
摊晾
摇青
揉捻 杀青 做青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 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乌龙茶名品介绍
大红袍属四大名枞之首,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王”。大红袍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名。其发酵程度比铁观音深,干茶、茶汤香气、味道接近红茶。其品质特征 为特级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锐、浓长,滋味醇厚、 岩韵明显、回味干爽;汤色深橙黄;叶底软亮匀齐,边红或带朱砂色。分特级、一 级和二级。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 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乌龙茶茶艺》课件

《乌龙茶茶艺》课件
详细描述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中国茶的六大类ppt

中国茶的六大类ppt

黄茶
• 黄茶是我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 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 霍山黄芽;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 绿、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 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 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 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黑茶
乌龙茶
•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 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 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 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 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 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 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 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白茶
• 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 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 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 显露。树采一芽二、三叶者, 其制成品称白牡丹。白茶又称 政和白茶与福鼎白茶是中国六 大茶类之一。
中国茶的六大类
绿茶
• 绿茶的品质差别较大,可根据绿茶 外观和泡出的茶汤、叶底进行鉴别。 • 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新鲜绿茶的 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 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 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最早的红茶叫 做正山小种,由福建武夷山市星村 镇桐木村江氏先祖,于明朝中后期 (约1568年),创制而成。 武夷 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 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 400多年的历史。
•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 得名。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 陕西、安徽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 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 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各号茶的正茶及三
口茶再经手工拣剔
后,做到“三清一
净“即茶中的梗 、
片、杂物清,地下
茶净,这样就可进
入下一道工序。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0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干燥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1
青茶要求叶底的黄亮红边,是形成于萎凋和做青阶段,由于萎凋时叶 缘失水快,细胞滚浓缩也快,氧化趋势加强,加之摇青时叶片与筛网 摩擦,破坏边缘细胞,多酚类化合物与氧化接触被氧化而使叶缘变红。 从物理性状来说,如果鲜叶太幼嫩,没有达到一定的硬化程度,萎凋 失水过快,摇青时鲜叶较平优于筛面,就不能达到擦破叶缘细胞的目 的,而且会使整个叶片产生红变,制成的茶叶的香气不高,不符合品 质要求。
气和去除臭味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摇青创造良好的条件。晒青温度要求日 光柔和余射,摊叶宜均薄,必要时可"二凉二晒",时间10分钟至1小时,其 间翻拌2-3次。晒青程度,一般 至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顶叶下垂,梗 弯而不断,手捍有弹性感。晒青后要再青,使其鲜叶"还阳"
室内萎凋: 将采回的鲜叶摊放在笳笠上,静置于凉青架,酌 情翻动2-3次使萎凋
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 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 -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 期不粗老"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5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日光萎凋: 它利用光能热量使鲜叶适度失水,促进栈的活化,这对形成乌龙茶的香
均匀,闵青一般不独进行 ,与晒青相结合,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散发叶面 水分和叶温,使茶青"转活"保持新鲜度;二是可调节晒青时间,延缓晒青水 分蒸发的速度,便于摇青在一天是对晒青不足的鲜叶,也是一种补救的方法。 凉青的适度是:嫩梗青绿饱水,叶表新鲜、无水分。

乌龙茶(单丛)

乌龙茶(单丛)
•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 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 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 美茶”。
分类方式 •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 • 闽北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岩茶、闽北水仙、肉桂等(“南香北
水”)
• 闽南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奇兰、本山等 •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东方美人、文山包种茶、高山乌龙等
单丛茶有"花香型"和"花蜜香型"之分, 即凤凰单丛、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与“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滋味浓醇,具自然花香,汤色清澈。高 山茶香气清高细腻,味醇回甘持久,行内称"喉韵"" 山韵"。 岭头单丛:带自然花蜜香气;滋味浓醇甘爽,蜜韵 甜润,回甘力强; 高山花蜜香清高持久, 中山茶有花蜜香, 低山、平地茶一般只有蜜香。
思考:
“单丛”还是“单枞”
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潮汕功夫茶”还是“潮汕工夫茶” “单丛”之工艺美
• 乌龙茶(单丛)的制作要经过采摘、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干 燥等工序。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单丛)特有的制作工序。
采摘
萎凋(晒青、晾青)
• 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 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 于香气透露。 • 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 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 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 • 萎凋方式:晾青(室内自然 萎凋)、晒青(日光萎凋)。
揉捻
• 通过揉捻使叶片卷曲成条,体 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 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 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干燥
•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 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单丛”十大香型(三兰加两桂,姜杏夜茉黄)

乌龙茶

乌龙茶

香气术语 1、岩韵: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特征。 2、音韵 :铁观音特有的香味特征。 3、浓郁:浓而持久的特殊花果香。 4、闷火:乌龙茶烘焙后,未适当摊凉而形成一种令人不快 的火气。 5、猛火:焙温度过高或过急所产生的不良火气。 6、山韵:潮州凤凰单枞特有的韵味称为山韵。 滋味术语 1、清醇:茶汤味新鲜,入口爽适。 2、甘鲜:鲜洁有甜感。 3、粗浓:味粗而浓。 味底术语 1、肥亮:叶肉肥厚,叶色透明发亮。 2、软亮:叶质柔软,叶色透明发亮。 3、红边:青适度,绿叶有红边或红点。红色明亮鲜艳。 4、暗红张:叶张发红,夹杂的暗红叶片。 5、死张:叶张发红,夹杂伤红叶片。 6、硬挺:叶质老,按后叶张很快恢复原状。

武夷岩茶:外形肥壮匀整,紧结卷曲、色泽光润, 叶背起蛙状。颜色青翠、砂绿、密黄,叶底、叶缘 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呈浅绿色。品饮此茶,香气菠 郁,滋叶浓醇,鲜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韵”。 武夷水仙:属半乔木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1倍以 上,因产地不同,同一品种制成的青茶,如武夷水 仙,闽北水仙和闽南水仙,品质差异甚大,以武夷 水仙品质最佳。 文山包种:又名 “ 清茶 ” ,是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 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 台湾高山茶:台湾高山茶是指生产在海拔800米以上 高山区的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阿里山、玉山、雪 山、中央山、台东山等山区。
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能改善皮肤过敏: 3.饮用乌龙茶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同时经常喝乌龙茶得人,还具有缓解精神疲劳、消食止痢、 抑制肥胖、和美容养颜等功效。 饮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人们称是
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 用茶匙拨茶入壶。

乌龙茶 ppt课件

乌龙茶  ppt课件

PPT课件
7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乌龙茶的树品种、制法以及产 品在武夷山出现后,便开始像外传播,基本形成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 四大乌龙茶并行的格局。
PPT课件
8

乌龙茶的特征
• 茶叶外观:绿叶红镶边 • 茶汤颜色:金黄澄澈 • 茶味品鉴:有绿茶的清幽鲜爽,又不似绿
• 降血脂,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 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抗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 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PPT课件
17
乌龙茶饮用禁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 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
客服部培训(三)
乌龙茶
培训人:解粉萍 培训时间:2015年03月02日
PPT课件
1
乌龙茶
• 初识乌龙 •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的分类 •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 乌龙茶的功效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6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
•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乌龙茶根植于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加工技 术,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 龙凤团茶是乌龙茶的前身,宋元时期的贡茶为龙凤团茶, 直到明朝时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觉得龙凤团茶的工艺复 杂,徒耗民力,因而下令罢贡,龙凤团茶随之消失,渐渐 演变为今日散状的乌龙茶。
• 武夷肉桂:又称玉桂

乌龙茶简介

乌龙茶简介

武夷肉桂
• 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 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 肉桂茶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 于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如今不仅成为 武夷岩茶的最佳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 广为引种。
闽南乌龙茶
• 铁观音、毛蟹、黄金桂、 佛手、 水仙、奇兰
• 铁观音:闽南安溪县产。 “铁观音”既是茶名,又 是茶树品种名。此茶外形 条索紧结,有的形如秤勾, 有的状似蜻蜒头,由于咖 啡碱随着水份蒸发,在表 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 “砂绿起霜”。此茶冲泡 后,异香扑鼻,乘热细啜, 满口生香,喉底回甘,称 得上七泡有余香。
• 海拔 高山出名茶 • 季节条件 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
而夏暑茶品质最差。 • 土壤条件 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 • 优良的茶树良种 • 精湛娴熟的制作工艺
• 1、闽北乌龙 • 2、闽南乌龙 • 3、广东乌龙 • 4、台湾乌龙
闽北乌龙
• 闽北乌龙包括:武夷 岩茶
• 武夷四大名丛、三大 当家花旦。
• 四大名丛:大红袍、 水金龟、铁罗汉、白 鸡冠、(半天妖)
• 三大当家花旦:大红 袍、水仙、肉桂
武夷岩茶是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县) 武夷山区的乌龙茶的统称。
外形说
乌龙茶产地
•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 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 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 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乌龙茶代表
•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 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 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 但其实乌龙茶只是总称, 还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类 别的茶。
岩(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 浯源涧)还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 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 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 三仰峰),半岩为旅游风景区内,除核心 景区外周边的景区山岩。洲茶是路边或者 溪边产的茶(九曲溪)。

乌龙茶(1).ppt

乌龙茶(1).ppt
1)萎凋 原理、方法:同红茶。
程度:萎凋叶含水量68~70%,减重率 10~15%。
感官:第一叶或第二叶呈现下垂,青气 减退,花香显露。
萎凋槽 萎凋
萎凋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2)凉青 晒青或加温萎凋后,将晒青叶两筛并一
筛,移动到室内凉青架上,边萎凋边散热。 过程:发生走水还阳现象,做青的开始。
乌龙茶原料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砂绿蜜黄、
鲜润光泽,泛宝色,花果香浓郁高长,滋 味浓醇甘爽,岩韵显,汤色橙黄显金圈, 叶底肥厚柔软。
2、加工工艺 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
—干燥
第六章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耐泡,香高味醇打好基础。 ➢ 叶缘细胞:由黄——红——朱砂红。 ➢ 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同红茶发酵)。 ➢ 水分蒸发。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3)做青
❖方法:
➢手工:叶子在水筛面上作圆周旋转、上下 跳动运动。6~8次,历时10h左右。
➢机械:摇青机摇青。转速:28转/min。
乌龙茶做青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3)做青
制 做青次 法数
1
23
4
5
6
7 89
摇青转 手数 工 静置时
间min
10~15 20~30 30~40 40~50 50~60 50~60 40~50 30~40 7~8
30~50
60~70 60~80
60~0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产地:福建:闽南(铁观音为代表) 闽北(武夷岩茶为代表)

乌龙茶及加工工艺

乌龙茶及加工工艺
• 20世纪80年代初,在科技人员的反复研究下,大红袍的无性繁育获得成功,1994年12 月经福建省科委鉴定,其保持了原种的优良特征,品质与原株相当,尔后批量上市。 现金市场上销售的大红袍均为新培育的茶种,但保留了母本的优良特质。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图
第三节 闽南青茶
闽南青茶制法与闽北青茶制法有所有不同。鲜叶进厂 后,不是立即进行晒青,而是先进行摊青。摊青的目的主 要是散发叶温和叶面水分,保持叶子新鲜。
第二节 闽北青茶
闽北青茶产于崇安、建欧等县。主要 生产武夷山岩茶。武夷岩茶包括武夷山 奇种和一些高级名茶。
武夷岩茶
• 武夷岩茶产自于福建武夷山市方圆70平方千米,由三十六 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组成,与外山不相连接,自成一体 ,形成特别的区域。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每年平均气温在18-18.5°c之间;雨量充沛,每年降雨量 2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茶园土壤的成土母 岩,绝大多数由火山硕石岩、红砂岩及页岩组成,茶农利 用岩壁、岩凹、岩缝砌石建园种茶,因此武夷山岩岩有茶 ,非茶不岩,岩茶因此而得名。
第一节 乌龙茶加工原理
• 乌龙茶香味独特,具天然花果香气和品种的特 殊香韵。它是由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在得 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栽培下,采获其鲜叶,经精 细加工而成。是鲜叶独特品质与加工技术综合 作用的结果。
• 乌龙茶鲜叶要求:一定的成熟度 原因: (1)具备较多的香气前导物,然后通过晒青、摇青
古早味乌龙
• 遵循古早式传统乌龙茶的做 法发酵充足明显“绿叶镶红 边”,保留更原始的乌龙茶 风味香气非常的独特,且还 带有熟果香喝过一次保证让 您怀念的古早味乌龙茶。
炭培茶
• 制茶过程改采以烧炭 烘培,以炭木熏蒸去 除茶叶中水份,至茶 中带有木炭培火香味 ,茶属中度培火,茶 香味浓及耐泡是其特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2019
21
单枞茶 壮结、匀整,绿褐鲜 润, 汤深橙黄色,清澈艳 丽;甘醇、清香;
茶性和而不寒,久藏 不坏,,味久益醇。
12/3/2019
凤凰单枞
22
文山包种
• 包种茶是轻发酵乌龙茶,只有7.5% - 19%。创制于160多年前, 为台湾特产。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 所以习惯上称之为台湾包种茶为文山包种茶。
12/3/2019
乌 龙 茶
青茶(乌龙茶)---
• 乌龙茶亦叫青茶,属半发酵茶类
•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分解脂肪,降血压 血脂,,,
•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优良品种茶树、采摘标准, 精细制作工艺。
12/3/2019
2
乌龙茶产地
• 乌龙茶按其产地分为: • 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等。
• 台茶12号”和“台茶 13号”良种是吴振择 精心培育出来的久负盛 名的乌龙茶良种。
12/3/2019
台湾名茶
26
12/3/2019
13
大红袍工艺
12/3/2019
14
大红袍工艺
12/3/2019
15
大红袍工艺
12/3/2019
16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
褐鲜润, 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
绿相间, 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 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 “岩韵”明显。
12/3/2019
17
大红袍工艺
12/3/2019
19
12/3/2019
凤凰单枞
20
凤凰单枞
• 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丛茶按香型 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 种。
• 因此,单丛茶实行分株单采, • 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
• 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 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
12/3/2019
18
凤凰单枞
• 潮州凤凰山-传宋帝赵昺bǐng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 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jiāo] 嘴的树 叶,烹pēng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 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jiāo] 嘴茶
• 潮州市凤凰山。濒[bīn]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 海拔1000米以上,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土 壤肥沃深厚,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 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 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12/3/2019
4
12/3/2019
5
12/3/2019
6
萎凋:一日光萎凋
12/3/2019
7
12/3/2019
摇青
8
12/3/2019
炒青
9
12/3/20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打散
10
12/3/2019
烘干:
11
12/3/2019
12
大红袍传说
•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 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 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 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 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 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 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 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 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 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 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 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 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 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 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 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
• 包种茶为福建安溪王义程所创。仿武夷岩茶的制造法,将每一 株或相同的茶菁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 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 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 后1881年福建茶商在台北设商号,专事制造包种茶,此为台湾 包种茶之起源。
• 特点:干茶外形:紧结呈半球形。干茶 色泽:砂绿色。汤色:金黄明亮。香气: 这是金萱的最大特色,其茶蕴含着淡淡 的奶香,许多人因此而迷上了它。滋味: 鲜爽醇和。叶底:绿色为主,有轻微的 红边。
12/3/2019
台湾名茶
25
• 台茶十三号:别名翠玉 • 产地:主要种植于松柏茶区,
以机械采收为主,产量多, 一年四寄皆有产。 • 具强烈花香
• 闽北乌龙品种: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 闽南乌龙品种:铁观音、水仙、奇兰和黄金桂等。 • 广东乌龙品种: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和岭头单枞等。 • 台湾乌龙品种:冻顶乌龙、包种和乌龙等。
12/3/2019
3
• 以安溪县生产的乌龙茶 最为著名。
• 安溪县地处福建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土壤大部分为酸性红壤, 适宜种茶。
12/3/2019
23
• 外形自然卷曲,翠绿带丽色,条索紧结且自然弯曲。 冲泡后,茶汤金黄,有天然幽雅芬芳气味。滋味甘润, 入口生津。具有香、浓、醇、韵、美等五大特色。
12/3/2019
24
• 阿里山金萱茶
• 金萱是1981年由台湾茶叶改良场培育出 的茶树新品种
• 产地:南投县竹山镇,金萱乌龙一般选 用金萱品种,于新梢长至小开面后,采 下一心二-三叶或对夹叶,按照轻发酵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