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第六章 乌龙茶

合集下载

乌龙茶排版原始稿

乌龙茶排版原始稿

三、产销与概况
青茶出口,在8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年销量仅2000余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和 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抓住机遇,看准市场,于1979年与日 本客户采取经销代理制,使日商对经营福建青茶树立了信心,
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茶饮料的新纪元。由于青茶特殊
的生理与药理功效,走俏日本市场且历经30多年而不衰,使 福建青茶在日本成为家喻户晓的最受欢迎的健康、便利饮品。
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北苑茶,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 围地区,在唐末已经产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宋代以 后最为著名的‘龙团风饼’就是用乌龙茶制成,有的推论出现 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
武夷茶… …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 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 着乃焙色也”。
整体效果预览页面 ①
整体效果预览页面 ②
本PPT中用到的特殊字体:李旭科毛笔行书;方正细倩;方正大黑简体
(实际下载中特殊字体可能会丢失损失演示效果,建议提前安装上述字体)
第六课 乌龙茶
悠悠青茶史
工艺与特点
青茶之类别
甄选与品鉴
产销与概况
冲泡与茶艺
品质与特征
岩茶之文化
第六课 乌龙茶
悠悠青茶史
一、悠悠青茶史
水金龟
白鸡冠
铁罗汉
二、青茶之类别
闽南乌龙以铁观音为代表, 还有黄金桂、奇兰、毛蟹等。香气高扬,似兰花香。 闽南乌龙发酵程度较低,有“三红七绿”之说。
铁观音发酵的几个关键环节:摇青、包揉、解块、复揉。这 几个环节都是为了让叶片发酵,在这几个环节中茶青都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发酵,叶片的边缘会破掉,走水同时也会发生 一些化学反应,叶片就会出现局部红变,出现三分红七分绿 的现象,被人称为“三红七绿”,被人泛化理解开来就认为 这样的茶就是发酵到位的茶。

乌龙茶茶艺表演(课堂PPT)

乌龙茶茶艺表演(课堂PPT)
• 茶似乌龙,壶似宫
殿。取茶通常取壶 的二分之一处这主 要取决于大家的浓 淡口味。
•诗人苏轼将乌龙入
宫比做佳人入室, 诗言:“细作小诗 君勿笑,从来佳茗 似佳人”,形容乌 龙茶的美好。
16
2.7 冲水—芳草回春
此为第一次冲泡 茶叶,采用悬壶高 冲的方式使沸水冲 入壶中,起到洗茶 的作用。
继再将第一泡的 洗茶水倒入均匀倒 入闻香杯中。
4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中国茶道酝酿于隋朝之前,形成于唐代,鼎盛于 宋朝。茶道即以茶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之 意 茶道基本过程
嗅茶:由客人依次闻、观茶叶; 温壶:用开水冲洗茶壶的内外; 装茶:用茶匙装大半壶,避免用手污染; 润茶:用沸水冲茶,刮出茶沫,倒出茶水; 冲茶:用开水,不同种类的茶叶,水温不同。
3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乌龙茶来历
据载清朝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有名茶农 和猎手叫苏龙,因黝黑健壮,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乌龙”。
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突 见一头山獐,乌龙举枪射击,山獐负伤后拼命逃向山林, 乌龙紧追不舍终于捕获猎物。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 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 翌日清晨才急忙炒制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 夜的鲜叶,已镶上红边,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将茶叶制好 后,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苦涩之味,经用心琢磨 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研 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17
2.8 二冲水—凤凰三点头
茶艺讲究高冲 水,低斟茶。
采用这种方式也 寓意着欢迎客人的 到来,向客人表示 三次鞠躬。
18
2.9 刮沫—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推 掉壶口的茶沫。

第六讲 温暖的乌龙茶

第六讲 温暖的乌龙茶

武夷山历代的武夷茶成品茶名
唐代:研膏、 宋代:龙团、凤饼、密云龙、铁罗汉、 唐代:研膏、蜡面 宋代:龙团、凤饼、密云龙、铁罗汉、坠柳条 元代:石乳、 明代:先春、次春、探春、紫笋、灵芽、 元代:石乳、京铤 明代:先春、次春、探春、紫笋、灵芽、白鸡冠 清代:大红袍、老君眉、不知春、乌龙、素心兰、肉桂、水金龟、半天腰、金锁匙、白牡丹、雪梅、红梅。 清代:大红袍、老君眉、不知春、乌龙、素心兰、肉桂、水金龟、半天腰、金锁匙、白牡丹、雪梅、红梅。 民国及现代:大红袍、肉桂、奇种、水仙、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奇兰、佛手、小红袍、梅占、毛蟹、 民国及现代:大红袍、肉桂、奇种、水仙、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奇兰、佛手、小红袍、梅占、毛蟹、黄 不见天、石角、岭上梅、过山龙、水中仙、金锁匙、半天腰、吊金钟、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 淡、不见天、石角、岭上梅、过山龙、水中仙、金锁匙、半天腰、吊金钟、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 玉麒麟、国公鞭、一枝香、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太阳、太阴、白吊兰、水红梅、绿蒂梅、 玉麒麟、国公鞭、一枝香、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太阳、太阴、白吊兰、水红梅、绿蒂梅、 黄金锭、迎春柳、不知春、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来香、十里香、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吕洞宾、 黄金锭、迎春柳、不知春、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来香、十里香、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吕洞宾、 白牡丹、红孩儿、素心兰、醉西施、白月桂、正太仑、水葫芦、夜来香、金狮子、红月桂、瓜子仁、醉贵妃、 白牡丹、红孩儿、素心兰、醉西施、白月桂、正太仑、水葫芦、夜来香、金狮子、红月桂、瓜子仁、醉贵妃、 赛文旦、正雪梨、巡山猴、绿蒂桃、过山龙、醉海棠、醉毛猴、金丁香、仙人掌、桃红梅、正碧桃、瓜子金、 赛文旦、正雪梨、巡山猴、绿蒂桃、过山龙、醉海棠、醉毛猴、金丁香、仙人掌、桃红梅、正碧桃、瓜子金、 醉洞宾、白雪梨、并蒂兰、正芍药、正瑞香、绿芙蓉、白杜鹃、付独占、碧桃仁、正玉兰、白射香、白吊兰、 醉洞宾、白雪梨、并蒂兰、正芍药、正瑞香、绿芙蓉、白杜鹃、付独占、碧桃仁、正玉兰、白射香、白吊兰、 绿莺歌、金观音、正蔷薇、月月桂、白奇兰、粉红梅、绿牡丹、正黄龙、绿独占、罗汉松、正肉桂、正毛猴、 绿莺歌、金观音、正蔷薇、月月桂、白奇兰、粉红梅、绿牡丹、正黄龙、绿独占、罗汉松、正肉桂、正毛猴、 正珊瑚、水金钱、莲子心、 石中玉、万年红、正木瓜、万年青、石观音、正梅占、四方竹、满树香、 正珊瑚、水金钱、莲子心、苦 瓜、石中玉、万年红、正木瓜、万年青、石观音、正梅占、四方竹、满树香、 月上香、八步香、四季香、英雄草、千里香、满山香、奇兰香、虎耳草、一枝香、龙须草、金钱草、观音竹、 月上香、八步香、四季香、英雄草、千里香、满山香、奇兰香、虎耳草、一枝香、龙须草、金钱草、观音竹、 灵芝草、叶下红、满地红、满红红、太阳菊、渊明菊、精神草、日日红、半畔药、老来红、状元红、沉香草、 灵芝草、叶下红、满地红、满红红、太阳菊、渊明菊、精神草、日日红、半畔药、老来红、状元红、沉香草、 东篱菊、凤尾草、蟹爪菊、水沙莲、午时莲、佛手莲、千层莲、八角莲、瓶中梅、岭上梅、出墙梅、庆阳兰、 东篱菊、凤尾草、蟹爪菊、水沙莲、午时莲、佛手莲、千层莲、八角莲、瓶中梅、岭上梅、出墙梅、庆阳兰、 莺瓜兰、石吊兰、四季兰、金蝴蝶、金玉蟾、金石斛、金英子、金不换、玉狮子、 玉莲环、红海棠、 莺瓜兰、石吊兰、四季兰、金蝴蝶、金玉蟾、金石斛、金英子、金不换、玉狮子、麒 麟、玉莲环、红海棠、 红鸡冠、红绣球、鸡爪黄、玉孩儿、绿芙蓉、大桂林、水中蒲、绿菖蒲、水中仙、老君眉、老来娇、老翁须、 红鸡冠、红绣球、鸡爪黄、玉孩儿、绿芙蓉、大桂林、水中蒲、绿菖蒲、水中仙、老君眉、老来娇、老翁须、 点点金、向日葵、剪春罗、剪秋罗、蟾宫桂、孔雀尾、万年松、关公眉、马尾素、七宝塔、珍珠球、叶下青、 点点金、向日葵、剪春罗、剪秋罗、蟾宫桂、孔雀尾、万年松、关公眉、马尾素、七宝塔、珍珠球、叶下青、 人参果、石莲子、吊金龟、双凤冠、威灵仙、过江龙、佛手柑、双如意、提金钗、小玉桂、一枝香、一叶金、 人参果、石莲子、吊金龟、双凤冠、威灵仙、过江龙、佛手柑、双如意、提金钗、小玉桂、一枝香、一叶金、 翠花娇、蓝田玉、洛阳绵、节节青、王母桃、花藻石、紫金冠、石钟乳、隐士笔、同心结、竹叶青、洞宾剑、 翠花娇、蓝田玉、洛阳绵、节节青、王母桃、花藻石、紫金冠、石钟乳、隐士笔、同心结、竹叶青、洞宾剑、 天明冬、不老丹、马蹄金、五经魁、芭蕉绿、西园柳、虞美人、夹竹桃、香茗涩、天南星、云南碧、絮柳条、 天明冬、不老丹、马蹄金、五经魁、芭蕉绿、西园柳、虞美人、夹竹桃、香茗涩、天南星、云南碧、絮柳条、 梧桐子、宋玉树、步步娇、笑牡丹、莲花笺、夜明珠、绣花针、观音掌、紫金锭、名橄榄、紫木笔、迎春柳、 梧桐子、宋玉树、步步娇、笑牡丹、莲花笺、夜明珠、绣花针、观音掌、紫金锭、名橄榄、紫木笔、迎春柳、 野蔷薇、山上臻、十八草、墨斗笔、醉和合、还魂草、胭脂米、醉水仙、白苍兰、白豆蔻、白杜鹃、白玉梅、 野蔷薇、山上臻、十八草、墨斗笔、醉和合、还魂草、胭脂米、醉水仙、白苍兰、白豆蔻、白杜鹃、白玉梅、 金紫燕、赛龙齿、赛羚羊、赛珠琪、赛玉忱、赛络阳、出林素、玉如意、玉美人、正水枝、正玉盏、正斑竹、 金紫燕、赛龙齿、赛羚羊、赛珠琪、赛玉忱、赛络阳、出林素、玉如意、玉美人、正水枝、正玉盏、正斑竹、 正玛瑙、正参须、正荔枝、正松罗、正白毫、正紫锦、正长春、正束香、正琉璃、坠柳条、正浮萍、正银光、 正玛瑙、正参须、正荔枝、正松罗、正白毫、正紫锦、正长春、正束香、正琉璃、坠柳条、正浮萍、正银光、 正唐树、正荆棘、正罗衣、正棋楠、红豆蔻、玉兔耳、岩中兰、七宝丹、五彩冠、白玉霜、向东葵、海龙角、 正唐树、正荆棘、正罗衣、正棋楠、红豆蔻、玉兔耳、岩中兰、七宝丹、五彩冠、白玉霜、向东葵、海龙角、 倒叶柳、蕃芙蓉、初伏兰、向天梅、玉常春、虎爪红、月月红、正青苔、正白果、正凤尾、正萱草、正桑葚、 倒叶柳、蕃芙蓉、初伏兰、向天梅、玉常春、虎爪红、月月红、正青苔、正白果、正凤尾、正萱草、正桑葚、 正竹兰、正玉菊、大夫板、万年木、君子竹、紫荆树、千年矮、九品莲、金锁匙、水杨梅、水底月、月中仙、 正竹兰、正玉菊、大夫板、万年木、君子竹、紫荆树、千年矮、九品莲、金锁匙、水杨梅、水底月、月中仙、 西季竹、忘忧草、正唐梅、玉女掌等等。 西季竹、忘忧草、正唐梅、玉女掌等等。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乌龙茶名品介绍
大红袍属四大名枞之首,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王”。大红袍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名。其发酵程度比铁观音深,干茶、茶汤香气、味道接近红茶。其品质特征 为特级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锐、浓长,滋味醇厚、 岩韵明显、回味干爽;汤色深橙黄;叶底软亮匀齐,边红或带朱砂色。分特级、一 级和二级。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 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乌龙茶茶艺》课件

《乌龙茶茶艺》课件
详细描述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第六章 其它茶类加工化学 第一讲 乌龙茶制造化学 中国茶艺 教学课件

第六章 其它茶类加工化学 第一讲 乌龙茶制造化学 中国茶艺 教学课件

4)减少苦涩味的多酚类物质,改善茶汤滋味
晒青时间 晒青程度
(分钟)
(%)
0
76.41
多酚类 (%)
37.06
黄酮类 (mg/g)
氨基酸 水溶性糖(%) (mg/g)
11.02 2075.23
4.18
10
75.60
36.70
10.94 2159.36
4.49
20
74.35
35.76
10.56 2277.41
叶绿素酶的催化水解; 邻醌的氧化降解; 受叶细胞内酸性增强,产生脱镁;
4、做青条件的控制
做青的工艺特点和物质变化规律,决定了做青需要一定 的温、湿度,才能保证正常的物质变化:
➢ 适宜的温度:22-26℃; ➢ 适宜的湿度:75-85%;
如果温度太高(30 ℃以上):
➢ 氧化酶活性太强,多酚类氧化过于强烈,做青 难控制,大量形成棕红色及暗褐色的聚、缩合 产物。不利于促进香气的生成。导致多酚类大 量与蛋白质结合,水溶性多酚类含量明显减少。
分蒸发,但更重要的是受阳光中的各种光谱 的作用,使叶内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变化, 形成乌龙茶的色香味。
1、晒青的综合作用
1)、提高酶活性,促进物质转化,为 后序物质变化做准备
• 受太阳光的热和化学作用,晒青中酶的活性得
到提高。
酶活化 游离态增加
武夷岩茶晒青凉青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项目 水分(%)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降低茶汤浓度,并 使茶汤混浊而不清澈,叶底红褐。
表6-5茶树芽叶伸育过程蛋白质的含量变化
伸育期
初期
粗蛋白(%) 33.31
纤维素(%) 8.88
中期 28.37 12.92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PPT课件

各号茶的正茶及三
口茶再经手工拣剔
后,做到“三清一
净“即茶中的梗 、
片、杂物清,地下
茶净,这样就可进
入下一道工序。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0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干燥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11
青茶要求叶底的黄亮红边,是形成于萎凋和做青阶段,由于萎凋时叶 缘失水快,细胞滚浓缩也快,氧化趋势加强,加之摇青时叶片与筛网 摩擦,破坏边缘细胞,多酚类化合物与氧化接触被氧化而使叶缘变红。 从物理性状来说,如果鲜叶太幼嫩,没有达到一定的硬化程度,萎凋 失水过快,摇青时鲜叶较平优于筛面,就不能达到擦破叶缘细胞的目 的,而且会使整个叶片产生红变,制成的茶叶的香气不高,不符合品 质要求。
气和去除臭味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摇青创造良好的条件。晒青温度要求日 光柔和余射,摊叶宜均薄,必要时可"二凉二晒",时间10分钟至1小时,其 间翻拌2-3次。晒青程度,一般 至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顶叶下垂,梗 弯而不断,手捍有弹性感。晒青后要再青,使其鲜叶"还阳"
室内萎凋: 将采回的鲜叶摊放在笳笠上,静置于凉青架,酌 情翻动2-3次使萎凋
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 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 -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 期不粗老"
楚雄农校 卢 斌 制
.
5
青茶(乌龙茶)的加工过程
日光萎凋: 它利用光能热量使鲜叶适度失水,促进栈的活化,这对形成乌龙茶的香
均匀,闵青一般不独进行 ,与晒青相结合,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散发叶面 水分和叶温,使茶青"转活"保持新鲜度;二是可调节晒青时间,延缓晒青水 分蒸发的速度,便于摇青在一天是对晒青不足的鲜叶,也是一种补救的方法。 凉青的适度是:嫩梗青绿饱水,叶表新鲜、无水分。

乌龙茶(单丛)

乌龙茶(单丛)
•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 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 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 美茶”。
分类方式 •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 • 闽北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岩茶、闽北水仙、肉桂等(“南香北
水”)
• 闽南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奇兰、本山等 •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东方美人、文山包种茶、高山乌龙等
单丛茶有"花香型"和"花蜜香型"之分, 即凤凰单丛、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与“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滋味浓醇,具自然花香,汤色清澈。高 山茶香气清高细腻,味醇回甘持久,行内称"喉韵"" 山韵"。 岭头单丛:带自然花蜜香气;滋味浓醇甘爽,蜜韵 甜润,回甘力强; 高山花蜜香清高持久, 中山茶有花蜜香, 低山、平地茶一般只有蜜香。
思考:
“单丛”还是“单枞”
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潮汕功夫茶”还是“潮汕工夫茶” “单丛”之工艺美
• 乌龙茶(单丛)的制作要经过采摘、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干 燥等工序。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单丛)特有的制作工序。
采摘
萎凋(晒青、晾青)
• 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 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 于香气透露。 • 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 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 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 • 萎凋方式:晾青(室内自然 萎凋)、晒青(日光萎凋)。
揉捻
• 通过揉捻使叶片卷曲成条,体 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 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 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干燥
•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 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单丛”十大香型(三兰加两桂,姜杏夜茉黄)

乌龙茶

乌龙茶

香气术语 1、岩韵: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特征。 2、音韵 :铁观音特有的香味特征。 3、浓郁:浓而持久的特殊花果香。 4、闷火:乌龙茶烘焙后,未适当摊凉而形成一种令人不快 的火气。 5、猛火:焙温度过高或过急所产生的不良火气。 6、山韵:潮州凤凰单枞特有的韵味称为山韵。 滋味术语 1、清醇:茶汤味新鲜,入口爽适。 2、甘鲜:鲜洁有甜感。 3、粗浓:味粗而浓。 味底术语 1、肥亮:叶肉肥厚,叶色透明发亮。 2、软亮:叶质柔软,叶色透明发亮。 3、红边:青适度,绿叶有红边或红点。红色明亮鲜艳。 4、暗红张:叶张发红,夹杂的暗红叶片。 5、死张:叶张发红,夹杂伤红叶片。 6、硬挺:叶质老,按后叶张很快恢复原状。

武夷岩茶:外形肥壮匀整,紧结卷曲、色泽光润, 叶背起蛙状。颜色青翠、砂绿、密黄,叶底、叶缘 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呈浅绿色。品饮此茶,香气菠 郁,滋叶浓醇,鲜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韵”。 武夷水仙:属半乔木型,叶片比普通小叶种大1倍以 上,因产地不同,同一品种制成的青茶,如武夷水 仙,闽北水仙和闽南水仙,品质差异甚大,以武夷 水仙品质最佳。 文山包种:又名 “ 清茶 ” ,是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 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 台湾高山茶:台湾高山茶是指生产在海拔800米以上 高山区的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阿里山、玉山、雪 山、中央山、台东山等山区。
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能改善皮肤过敏: 3.饮用乌龙茶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同时经常喝乌龙茶得人,还具有缓解精神疲劳、消食止痢、 抑制肥胖、和美容养颜等功效。 饮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人们称是
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 用茶匙拨茶入壶。

乌龙茶 ppt课件

乌龙茶  ppt课件

PPT课件
7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乌龙茶的树品种、制法以及产 品在武夷山出现后,便开始像外传播,基本形成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 四大乌龙茶并行的格局。
PPT课件
8

乌龙茶的特征
• 茶叶外观:绿叶红镶边 • 茶汤颜色:金黄澄澈 • 茶味品鉴:有绿茶的清幽鲜爽,又不似绿
• 降血脂,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 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抗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 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PPT课件
17
乌龙茶饮用禁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 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
客服部培训(三)
乌龙茶
培训人:解粉萍 培训时间:2015年03月02日
PPT课件
1
乌龙茶
• 初识乌龙 •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的分类 •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 乌龙茶的功效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6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
•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乌龙茶根植于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加工技 术,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 龙凤团茶是乌龙茶的前身,宋元时期的贡茶为龙凤团茶, 直到明朝时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觉得龙凤团茶的工艺复 杂,徒耗民力,因而下令罢贡,龙凤团茶随之消失,渐渐 演变为今日散状的乌龙茶。
• 武夷肉桂:又称玉桂

青茶乌龙茶课件PPT

青茶乌龙茶课件PPT
பைடு நூலகம்
摇青
摇青后茶青红边开始出现。
静置
摇完青后把茶青围成窝状(也就是四周茶青 较厚,当中较薄)。
《制茶民谣》中说: 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大念制茶经。 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 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拣梗。 九复十筛分,道道工夫精。 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全靠制茶人。
3. 铁观音茶
原产于福建安溪县,为闽南乌龙茶的代表品类。 外形条索卷曲、壮洁、沉重,有的形如秤勾,有 的状似晴蜒头,色泽鲜润、砂绿显,滋味醇厚鲜 爽、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 有余香”之誉。
4.东方美人
主产于台湾新竹县一带,属重发酵(80%) 的乌龙白毫茶,又名为白毫乌龙茶。曾风行 欧美,成为英国王室贡品,女王命名为“东 方美人”。茶芽肥大呈条状,有甜香,汤色 橙红,有熟果味香或蜂蜜香,滋味甜醇。
东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 端午节前后10天。东方美人茶最特别的地 方在于,茶菁必须让小绿叶蝉(又称浮尘 子)叮咬吸食,昆虫的唾液与茶叶酵素混 合出特别的香气,茶的好坏决定于小绿叶 蝉的叮咬程度。
为了要让小绿叶蝉生长良好,东方美人 茶在生产过程绝不能使用农药,因此生产 较为不易,也更显其珍贵。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 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 去鄣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 础条件。
炒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 态干软,叶片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 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
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 低火直至出锅。
因茶树长在岩石中,故名岩茶。
两种方式。 其间还不断用沸水浇淋壶身,为的是加温,把茶的精美真味泡出来。
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曾说的好:一壶茶泡出它的人情、诗情和乡情。 武夷岩茶初制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乌龙茶(1).ppt

乌龙茶(1).ppt
1)萎凋 原理、方法:同红茶。
程度:萎凋叶含水量68~70%,减重率 10~15%。
感官:第一叶或第二叶呈现下垂,青气 减退,花香显露。
萎凋槽 萎凋
萎凋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2)凉青 晒青或加温萎凋后,将晒青叶两筛并一
筛,移动到室内凉青架上,边萎凋边散热。 过程:发生走水还阳现象,做青的开始。
乌龙茶原料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粗壮紧实,色泽砂绿蜜黄、
鲜润光泽,泛宝色,花果香浓郁高长,滋 味浓醇甘爽,岩韵显,汤色橙黄显金圈, 叶底肥厚柔软。
2、加工工艺 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
—干燥
第六章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耐泡,香高味醇打好基础。 ➢ 叶缘细胞:由黄——红——朱砂红。 ➢ 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同红茶发酵)。 ➢ 水分蒸发。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3)做青
❖方法:
➢手工:叶子在水筛面上作圆周旋转、上下 跳动运动。6~8次,历时10h左右。
➢机械:摇青机摇青。转速:28转/min。
乌龙茶做青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三、武夷岩茶加工技术
3)做青
制 做青次 法数
1
23
4
5
6
7 89
摇青转 手数 工 静置时
间min
10~15 20~30 30~40 40~50 50~60 50~60 40~50 30~40 7~8
30~50
60~70 60~80
60~0
第六章 名优乌龙茶加工技术
产地:福建:闽南(铁观音为代表) 闽北(武夷岩茶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二、萎凋——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茶叶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
同时伴随着掉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掉水程度大, 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隔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隔, 两者彼此共同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 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式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 (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
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 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 终于捕获了猎物,当
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
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 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 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 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 类新品----乌龙茶。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五、揉捻
茶叶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是茶叶 成型的主要工序。
机 揉
手 揉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多次品饮茶韵犹存之特色闻名海内外,港、澳及东南 亚侨胞更是酷爱嗜饮,视为乌龙茶中珍品。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广东青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岭头单枞 又称百叶单枞、白叶功夫。岭头单枞条索紧结,重实匀净,色泽黄褐 光艳;内质香气甘芳四溢,蜜韵深远,汤色蜜黄,清新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力 强而快,风味独特,饮后有甘美怡神、清新爽口之感。

石古坪乌龙茶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的大质山山腰石古坪畲族村,种植有100 多年的历史。
• •
西岩乌龙茶 创制于20世纪70年代,产于大浦县西岩山一带。 广东色种 主要有大叶奇兰茶、八仙茶、梅占茶、金萱等。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台湾乌龙茶主要产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县,产品分包种和乌龙。 包种发酵程度较轻,香气清新具花香,汤色金黄,滋味清醇爽口,品种根据发酵 程度和品质特征有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等。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齐,色泽灰黑黄绿,茶汤淡薄清澈,香气较低,滋味清醇正,叶底细嫩,黄绿明亮。
2. 闽北乌龙 外形条索紧细重实,叶端扭曲,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高细长,汤 色清澈成黄金色,滋味醇厚带鲜爽,叶底柔软,肥厚匀整,绿叶红边。建瓯乌龙条 索略粗松而微扁,色泽灰黑。香气清高,汤色黄金,滋味入口爽适。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乌龙茶名品介绍
凤凰单枞干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挺直,色带褐似鳝皮色,油润有 光;内质香气清高悠深,具天然的花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乌龙茶名品介绍
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沿碗壁呈金黄色彩边,滋味浓爽,润喉回甘。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桃园、苗栗、台北、文山、南投等县,产品分包种和乌龙,以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等较佳。 乌龙茶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鲜叶采摘后经晒青萎凋、摇青 后,鲜叶部分发酵红变,然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选后成品。其发 酵程度在30-70%之间,为半发酵茶。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名枞 肉桂 水仙 奇种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北青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1. 闽北水仙 外形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砂绿蜜黄(鳝皮色) 内质香气浓郁,具有兰花清香,汤色清澈显橙红色,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软黄亮, 红边鲜艳。闽北水仙因产地不同,分为崇安、建瓯、水吉三种,品质也略有差异。 崇安水仙是指武夷山的外山茶而言,品质虽不及岩茶,但仍不失为闽北清茶中的佳 品。干茶条索粗松,色泽黄绿有光,香气芬芳,茶汤浓厚,滋味醇干线爽。建瓯水 仙条索虽较粗松,但比崇安水仙好,茶汤金黄色,浓厚鲜艳,滋味浓厚清快,叶底 粗老皱缩,不很开展,绿叶红镶边较少。水吉水仙条索紧结,形状不及建瓯水仙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观音鉴赏: 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有天然兰花香,入口回甜,极耐冲泡,有“七泡有余香” 之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 称“绸缎面”。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茶 艺 基 础
张 涛 主 编
本章重点:乌龙茶名品介绍、乌龙茶的冲泡
学习情境六 乌龙茶及乌龙茶茶艺
• 任务一 乌龙茶溯源 •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 • 任务四 乌龙茶的冲泡
• 任务五 福建乌龙茶茶艺表演
任务一 乌龙茶溯源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其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 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

乌龙茶名品介绍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 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铁观音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茶叶
底应肥厚软亮。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南青茶
• 闽南青茶的其他品种: 本山 毛蟹 黄金桂 永春佛手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又名青茶,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其选择特殊的茶树品种、特 殊的采摘标准、初制工艺分不开。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福建 青茶又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主要是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县市, 产品以武夷岩茶为极品。闽南主要是安溪、永春、南安、同安、和平等县, 产品以铁观音久负盛名。广东青茶主要以产于汕头地区的潮安、饶平等地, 产品以潮安凤凰单枞和饶平岭头单枞品质最佳,台湾青茶主要产于新竹、

品质特征是外形圆结匀净,传统包揉的多呈螺旋形,现代机械包揉的呈颗粒性, 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清腹绿蒂,俗称“香蕉色”;内置香气清高馥郁,具 有天然的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滋味醇厚甜鲜,青翠红边显。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观音鉴赏: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 卷曲,多呈螺旋形,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清香型铁观音红镶边 大多已经去除,不很明显)。间有红点,青蒂绿腹,状似蜻蜓头,有蜻蜓头、螺 旋体、青蛙腿的称谓。
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
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 ”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 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 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 甘、清、香的特点。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大红袍的品鉴 1、外形
乌龙茶名品介绍
2、茶汤
3、香气
4、滋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北乌龙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文山包种 又名“清茶”,是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产 于台北县的文山地区和台北市的南巷、木栅等地。以新店、坪林、石碇、深坑、
汐止、平溪等乡镇最负盛名。外形紧结呈条形状,整齐,墨绿有油光;内质香气
清新持久有自然花香,滋味甘醇,滑活,新爽回味强,汤色蜜绿-蜜黄色,清澈 明亮。 • 冻顶乌龙 产于台湾省中部临近溪头风景区,海拔500-800的南投县、云林县、嘉 义县等地。制造冻顶乌龙的品种以清心乌龙最优,台茶十二号(金萱)、台茶三 号(翠玉)等品质亦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冻顶乌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