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汉代基层居住址的考古学观察

合集下载

考古学如何研究古代建筑

考古学如何研究古代建筑

考古学如何研究古代建筑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对古代遗迹、文物和建筑遗址的研究,来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学科。

在考古学中,研究古代建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如何研究古代建筑,以及研究古代建筑的方法和技术。

一、考古学研究古代建筑的目的是还原古代建筑的面貌和功能,从而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

通过对建筑遗址的发掘,可以获取有关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筑遗址中的遗物和文物,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古代建筑的方法1. 建筑遗址的发掘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的发掘,可以获得建筑的平面布局和阶层结构。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使用挖掘工具和技术,如小铲、扫帚、筛网等,将泥土逐层剥离,并进行仔细记录。

通过发掘,可以发现建筑的基址、墙体、柱础、门窗等遗迹,从而还原出建筑的规模和形式。

2. 建筑材料的分析通过对建筑遗址中出土的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的材料来源和制作工艺。

考古学家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工具,对出土的砖、瓦、木材、石材等进行观察和化学分析,从而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产地和质量。

3. 遗物的研究建筑遗址中常常会出土一些与建筑相关的遗物,如器皿、饰品、工具等。

通过对这些遗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

例如,通过对出土的瓦当、门环等建筑细部构件的研究,可以推测出建筑的风格和装饰特点。

4. 遗址的测绘和重建除了对建筑遗址进行发掘外,还可以运用测绘技术对建筑遗址进行准确的测量和绘制。

通过测绘和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等,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更好地理解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同时,在建筑遗址发掘结束后,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进行三维重建,还原建筑的原貌。

三、研究古代建筑的技术在研究古代建筑中,考古学家还使用了一些高新技术来辅助研究工作。

例如: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航空摄影机等设备获取到的图像资料,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探测地下建筑遗迹。

浅谈淮阳出土的汉代三进院落

浅谈淮阳出土的汉代三进院落

周武王克商后 ,封为陈侯,是 为陈 国。公元 ̄4S , 1 年 楚 7
楼 ,四周设 了望孑 ,主体建筑是两层重檐庑殿式 ,筑于一 高 惠王灭陈 , L 夷为陈县 。公元前28 ,秦将白起灭郢都、烧夷 7年 台之上 , 两旁有仓房 、厢房 、厕所等建筑 ;后 院均为悬 山式 陵 ,楚顷襄王迁都来陈 。公元前29 0年陈胜 、吴广起义建都陈 建筑 ,设有猪圈 、厕所 、厨 房以及 佣人住房等 。侧 院的田园 城 ,国号张楚 。汉高祖十一年 ( 9 年 ) 前16 封其子刘友 为淮阳 分为两大部分 :一为旱田;一 为水 田。围墙长1 0 、宽0 4 王 , 为淮 阳国。为此 ,淮 阳 自古就是政治 、经济、军事、 .米 3 . 2 是
田园全长 1 0 3 厘米 、宽2 厘 米 ,墙高 1厘米 、墙 厚1 厘 渠纵横我 ,井灌面积大 大增加 ,全县现有机井万余眼 ,基本 4 8 . 8
米 ,以三角形的瓦垄盖顶 , 上有脊 ,宽7 厘米。在南墙 的东部 实现了 “ 旱能浇 、涝能排 ” ,但水利建设的方 向仍是 : “ 以 有-I ,距东壁4 ' - J 厘米、门高8 厘米 、宽62 . 8 . 厘米 ,门外用红 排 为主 、以井 为主、合理排灌 、早 涝碱综合治理 ”,说明灌
于庄汉墓三进 陶院落的出土 ,是西汉地主庄园经济发展
就发现 了在淮 阳这块土地上 发展农 田水利建设要 以 为主。 井
(8 3 1 × 估计表示农作物的棵数 ),块 与块问以垄沟分 隔,规 的真实写照。 田园部分的水 田更 说明了早在西汉时期 ,人们
这是 因为境 内无名 山大川 ,地 势平 坦 ,气 候不 如江南那样
O 7余万亩 ,人 口百余 北部却完好地出现 了一座 院落模 型。从 其建造风格 ,随葬品 河。全境现有2 个 乡镇 ,总耕地 面积 10 2c 6C,年平均降水 量5o o ̄ 的特征和院落周 围的壁画 以及 “ 半两 ”铜钱等推断此墓属于 万 ,全年平均气温1O 一 10

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

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

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刘兴林2012-10-15 10:11:25 来源:《东南文化》2011年6期内容提要: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统指汉代小农的各种聚居方式。

文献记载中的小农聚居形式称为“里”,多经过周密规划,内部管理体系完备;考古发现则揭示汉代有另外两种自发形成的聚居形式:一是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发现的散居式的自然聚落,一是辽阳三道壕遗址发现的相对集中的聚落。

聚落中“田”(小家的田地)与“宅”(小家聚居处)的空间布局呈现两种特征:三杨庄式的汉代农业聚落中“田”、“宅”相连,文献记载中的“里”与三道壕式聚落中“田”、“宅”不相连属。

文献中常见的“田宅”一词只是在于强调“田”与“宅”对于国家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本身并不表示二者在地理位置上相连。

研究者应该在汉代农业聚落形态多样性的认识之下,结合具体的环境讨论聚落遗址的形成和存在价值,用考古发现的聚落遗存去丰富文献中农业聚落的内涵。

关键词:汉代农业聚落里田宅作者简介:刘兴林(1963-),男,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考古、战国秦汉考古。

聚落(settlement pattern)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是指特定时间范围内同一文化中相邻的一批遗址,研究者关注的是其分布特点及组合关系。

进入历史时期,聚或聚落既指人们的聚居方式,又指处于社会最基层的聚居单位和组织机构。

本文侧重于它的居住形式方面,对于不同形式的聚居单位统称为聚落形态。

秦代推行郡县制,汉代继承秦的郡县制,并在地方上完善了郡、县、乡、亭、里的行政管理体系。

里是经过政府周密规划的处于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普通百姓的聚居之所,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村社,当然是一种聚落形态。

汉代文献中还多见聚的名称,也是基层的聚居单位,但似乎未被纳入到正规的行政体系中形成一级组织单位。

也有乡里之外自发形成的散居形式的自然聚落,由于规模的慢慢扩大,逐渐引起政府的注意,编入行政体系进行管理。

本文讨论汉代农业聚落的形态,强调的仍然是其分布特点和内部组合关系,文中所用的聚落乃是考古学所说的聚居形式,包括了各种不同的聚居形式和单位,它们在文献中有着不同的名称。

考古学概论名词解释1

考古学概论名词解释1

考古学概论名词解释1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用以表示考古遗址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文化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等。

但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

例如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某几种特定类型的器物,经常地在一定地区的某一类型的居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这样一群有着特定组合关系的遗存,即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由于他们总是共同存在于同一文化层或墓葬中,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时代。

一个文化不能由一种特征来划分,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找到类似的文化因素。

只有许多特征的总合才能把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划分开来。

4、地层学——考古学中的“地层”这一名称是从地质学借用的。

在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夹杂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这种包含文化物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如果后一代的人类居住在同一地点,又会在已有的“文化层”上堆积另一“文化层”。

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类居住,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如水流冲积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层及草木朽烂的腐殖土。

这种天然堆积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这就是考古学的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由于长期延续,文化层越堆越厚,层次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比下层年代晚。

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居住址的编年历史。

人类的活动是复杂的,所以文化层的堆积情形也往往是十分复杂的。

考古工作在发掘时,必须恪守地层学的原则,使用各种技术和手段,从错综复杂的层位关系中将居住址的历史井然有序地揭露出来,而不致发生错乱或颠倒。

5、考古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和顺序的方法论。

《考古发现与探索》考试试题及正确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考试试题及正确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考试试题及正确答案1世界上最大的钟——“钟王”是哪国制造的A、中国B、美国C、英国D、苏联正确答案:D2发现敦煌藏经阁的是什么人A、传教士B、和尚C、道士D、学者正确答案:C3成年人全身共有多少块骨头A、198.0B、201.0C、206.0D、211.0正确答案:C4下列不属于考古学文化要素的是A、时间范围B、空间范围C、遗存特征D、研究方法正确答案:D5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A、明确的地层信息B、历史信息准确C、科研价值低D、科研价值高正确答案:C6中国的下列哪个地理位置考古工作做的最多A、北方B、东方C、东南D、中原正确答案:D7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哪个时代A、春秋战国B、三国C、秦D、汉正确答案:B8殷墟是在哪一年开始发掘的A、1987年B、1921年C、1928年D、1952年正确答案:C9对于铜石并用时代,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红铜开始出现B、陶器发展迅速C、石器仍是主要工具D、掌握一些铜的冶炼技术正确答案:B10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A、墓葬B、房屋C、道路D、鼎正确答案:D11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产生的动力比较符合下列哪个理论A、人口压力理论B、富裕采集文化理论C、竞争宴享理论D、中国特色理论正确答案:C12中国考古学中的“考古”两字来自于哪个国家A、中国B、日本C、瑞典D、美国正确答案:B13下列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的是A、夏鼐B、苏秉琦C、严文明D、王巍正确答案:C14中国的城市最初的发展是以什么为核心的?A、贸易B、政治C、文化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5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条件包括A、地质学的发展B、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C、古物学的发展D、历史学的发展正确答案:A16下列属于国内探方编码的是A、aB、IC、αD、T1正确答案:D17秦始皇陪葬兵马俑总共大约有多少个?A、1000.0B、3000.0C、5000.0D、8000.0正确答案:D18在殷墟的王陵区发现哪一个商王的墓是只建成一半A、商德王B、商纣王C、商太祖D、商匡王正确答案:B19殷墟是在哪一年正式发掘的A、1921.0B、1922.0C、1927.0D、1937.0正确答案:B20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做考古的带领人是()A、安特生B、李济C、裴文中D、贾兰坡正确答案:B21中国喇家灾难性现场发现了哪种食物A、馒头B、米饭C、玉米棒子D、面条正确答案:D22仰韶时代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段A、旧石器早期B、旧石器晚期C、新石器早期D、新石器中期正确答案:D23研究古代的部落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学A、植物考古学B、计量考古学C、聚落考古学D、动物考古学正确答案:C24露西是在哪一年被发现的A、1921年B、1928年C、1971年D、1974年正确答案:D25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不包括A、收集遗存B、整理遗存C、研究遗存D、拍卖遗存正确答案:D26在达尔文之后,很多人提出人与哪种动物是同一进化谱系上的不同阶段的生物A、猴子B、狒狒C、猩猩D、猿正确答案:D27下列哪个朝代的皇帝在身前并没有造自己的陵墓A、清B、秦C、明D、唐正确答案:D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王威先生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C29下列属于人为作用对考古形成破坏的是A、海啸B、地震C、生产D、洪水正确答案:C30下列不属于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法的是A、调查B、发掘C、清理D、分析正确答案:D31下列哪种事物被划分为遗迹A、房屋B、生产工具C、生活用品D、礼仪用具正确答案:A32下列哪项属于遗迹的特点A、可携带B、不可移动C、人为加工D、完整性正确答案:B33龙山文化遗址是在哪发现的A、河南B、浙江C、山东D、陕西正确答案:C34探方的规格一般为多少A、1乘1平方米B、4乘1平方米C、4乘4平方米D、5乘5平方米正确答案:D35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A、铝B、铍C、碳D、石英正确答案:D36甲骨文的发现者是A、王懿荣B、王国维C、王圆箓D、刘鹗正确答案:A37露西属于()A、能人B、南方古猿C、智人D、猿人正确答案:B38人工驯养和人工栽培大概出现在什么时代A、1万年前B、2万年前C、5万年前D、5000年前正确答案:A39自然带来的文物破坏中,较为严重的是下列哪个地区A、西伯利亚B、秦始皇兵马俑C、三峡大坝D、河西走廊正确答案:D40人类最大的进步发生在()A、第四纪全新世B、第四纪更新世C、新近纪上新世D、白垩纪正确答案:A41古国、方国、帝国的形成先后顺序是()A、方国、古国、帝国B、帝国、古国、方国C、古国、方国、帝国D、古国、帝国、方国正确答案:C42富裕采集文化理论认为农业起源于()A、人口增长过快B、粮食过少C、天然条件富饶的自然环境里D、贵族的祭祀需求正确答案:C43考古不仅是调查、研究,还有A、欣赏B、模拟C、保护D、传世正确答案:C44下列属于遗物的是A、生产用具B、生活用具C、房屋D、刀正确答案:C45考古学文化的三个要素不包括A、有特定空间分布区域B、有特定时间范畴C、具有特色文化特征D、被特定的人群所认同正确答案:D46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A、王国维B、梁启超C、章太炎D、季羡林正确答案:A47下列哪种人类骨头用于鉴定年龄比较好A、盆骨B、颅骨C、四肢骨D、肋骨正确答案:B48武则天葬在哪个陵墓里A、定陵B、昭陵C、乾陵D、秦陵正确答案:C49地层堆积是按时间早晚,()依次堆积形成的A、自左至右B、自右至左C、自上至下D、自下至上正确答案:D50敦煌与哪种宗教密切相关A、道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题数:50,共5)1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正确答案:√2考古队员不需要行政管理能力正确答案:×3郭沫若是甲骨四堂之一4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制造铁器,战国中叶得以普及,东汉时取代青铜器正确答案:√5中国的考古在国际上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正确答案:√6旧石器的考古遗存只有人骨这一种正确答案:×7在殷墟王陵区里发现了妇好墓正确答案:√8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正确答案:√9奥茨冰人是湿尸正确答案:×10史前的墓葬都是夫妻合葬正确答案:×11敦煌经卷的劫掠者既包括外国人也包括中国人正确答案:×12实验考古学也叫模拟考古学正确答案:√13研究表明北京人不会使用火正确答案:×14考古学研究对象为实物;历史学研究对象为文献资料正确答案:√15陶器的出现标明了人们开始出现了定居的生存模式正确答案:√16夏娃理论是人类多地起源说的一种正确答案:×17中国的考古学主要是以抢救性考古为主正确答案:√18没有被人工扰动过的土层称为熟土正确答案:×19清代的帝陵里面在墓室附近有金刚墙正确答案:√20秦始皇陵总面积比秦景公的墓小正确答案:×21考古学的工作方法更接近于历史学正确答案:×22类型学认为特定时段和地点的产物一定不具有可比较性正确答案:×23田野考古学是根据考古方法进行划分的正确答案:√24人类制造瓷器的时间要晚于陶器正确答案:√25发掘品是经过科学考古工作清理出来的26中国文化起源从长程来看符合单一地区起源论正确答案:×27曹操墓在西安被首次发掘正确答案:×28金缕玉衣的作用是用来辟邪而非防腐正确答案:×29研究表明直立人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正确答案:√30最早著录甲骨的书是《甲骨文》正确答案:×31所有地下埋藏的文物都属于国家正确答案:√32考古学跟经济、民生、法律都存在矛盾正确答案:×33影视作品里的考古学家和真实的考古学家是有差别的正确答案:√34唐代有了凿山为陵的习俗正确答案:√35马家浜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并且样式精美正确答案:×36考古学的目标与文物学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正确答案:√37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之间一定没有一个过渡期的存在正确答案:×38中国金石学与西方古物学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正确答案:×39三峡工程没有对古代遗存产生建设性破坏正确答案:×40青铜时代,中国主要用铜器做武器和礼器而不是生产工具正确答案:√41考古与公安破案有相似的地方正确答案:√42考古本身也是一种破坏正确答案:√43改革开放以前,盗墓现象非常普遍正确答案:×44甲骨文上所有的字都可以考证辨认正确答案:×45考古学文化一般是以最后一次发现文物的地点来命名的。

考古学中国历史文化考点整理

考古学中国历史文化考点整理

考古学中国历史文化考点整理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文化遗址、遗迹及相关文物的发掘、研究和解读,帮助我们了解和诠释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几个重要考点进行整理。

一、夏商周考点1.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南方最早期的农业文化,相传是夏代文明的起源地。

其特点包括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彩陶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等。

2.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中国北方的一种早期青铜文化,是商代的前身。

二里头遗址是商代最大的都城遗址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3. 商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商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商代青铜器包括礼器、兵器、乐器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4. 周代青铜器:周代青铜器在商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

周代青铜器制作精细,纹饰繁复,代表了周代社会的文化与艺术成就。

二、秦汉考点1.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陵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陵墓中有大量的兵马俑和宝藏,为研究秦代政治、军事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物,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不同段落的长城进行了整修和连接,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万里长城。

3. 汉代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商贸通道,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桥梁。

4. 汉代墓葬:汉代的墓葬在艺术表现和葬俗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墓志铭、画像石和陶俑,为研究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三、唐宋元明清考点1. 唐朝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和开放的时期,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代文化考点包括诗词、绘画、音乐等。

唐代的文学、美术和音乐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北地区的考古成果

汉北地区的考古成果

汉北地区的考古成果汉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们通过长期的勘探和发掘工作,不断地发掘出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址和文物,为我们揭示了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汉北地区的考古成果。

汉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内蒙古北部和宁夏等地,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考古技术的进步,汉北地区的考古成果日益丰富,不断地让我们惊叹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陕西省的考古成果非常丰富。

2019年,在西安市周边地区发现了一个面积超过500亩的大型古墓群,至少有400座墓葬,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期。

这里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信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

在陕西省宝鸡市的金台区,也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存和文物,为我们揭示了这片土地的古老历史。

而甘肃省的考古成果也非常引人注目。

近年来,在甘肃省白银市附近的鸭池遗址发现了一批西夏文化海马形状的金属器,这些器物造型美观,技艺精湛,是西夏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定西市回族自治县的藤县遗址,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古代的文化遗址和文物,这里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古代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重要资料。

与此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考古成果也不容忽视。

在银川市永宁县的北沙湖墓地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墓葬,墓主人身份高贵,处于当时的社会上层。

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青铜器、陶器等文物和遗骸遗体,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吴忠市的汉阴遗址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汉代的文化遗址和文物,这些遗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除了以上三个地区以外,内蒙古北部的考古成果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在赤峰市敖汉旗的北山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丰富的夏、商、周、汉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和文物,这些文物包括玉器、青铜器、铁器、陶器、丝绸等,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资料。

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

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

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汉墓资源,这些墓葬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历史背景、汉墓特点、研究意义以及现状和展望。

在两千多年的汉代历史上,中国北方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汉墓作为这一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直接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汉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汉代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还为研究汉代思想、信仰、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汉代历史背景复杂多变,政治上经历了诸侯王叛乱、外戚干政、黄巾起义等动荡时期。

经济上,汉代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推行“盐铁专营”等措施,促使北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历史事件为汉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原因。

汉墓特点丰富多样,与先秦墓和唐宋墓有明显的区别。

汉墓的形制多为土洞墓、石室墓和砖室墓,葬具多采用木棺和石棺。

此外,汉墓中还常常发现陶器、铜器、铁器、玉器和漆器等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汉代社会生活、手工艺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宝贵信息。

汉墓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历史角度来看,汉墓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汉代社会制度、经济发展以及思想、信仰、艺术等方面的演变过程。

从现实角度来看,汉墓研究对于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发展以及为相关领域提供实物资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汉墓保护力度不够,很多墓葬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次,汉墓研究方法单一,亟需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研究水平。

汉墓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普及不足,影响了公众对汉墓价值的认识和了解。

未来,汉墓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一是加强汉墓保护工作,提高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二是拓展汉墓研究领域,例如在环境考古、科技考古等方面展开研究;三是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例如遥感技术、考古GIS等,提高汉墓研究水平;四是加强公众对汉墓的认知和教育,举办相关展览和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汉墓的价值和意义。

秦皇岛出土汉代青铜器研究

秦皇岛出土汉代青铜器研究

秦皇岛出土汉代青铜器研究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此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多方面的变化,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巅峰时期之一。

对于汉代的研究,许多考古学家会选择青铜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因为青铜器是汉代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并且具有很高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其中,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秦皇岛处于北京市东北部,与河北省相接。

这一地区在战国时期开始就是燕国的疆域,因此在汉代时期,这里的文化、艺术和工艺都与燕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考古学家的努力下,秦皇岛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青铜器。

这些器物不仅在考古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还在学术上对于研究汉代文化、艺术和技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多种多样,包括罐、瓶、壶、盘、碗、匜、斝、觚、鉴、镜等等。

这些器物造型优美,器形优良,制作工艺精湛,自然敦厚,经久耐用。

其中一些器物还有着很强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燕子壶”、“铸鱼藻纹匜”等。

通过对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汉代青铜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首先是器型的变化,汉代青铜器的器型更加多样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装饰的变化,汉代青铜器的装饰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东方文化的特色。

最后是制作工艺的变化,汉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高度展示。

同时,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还可以为我们研究古代科技提供重要信息。

青铜器是汉代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铸造、冶炼、金属涂饰等多个科技领域。

因此,通过对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时期的工艺和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是中国考古、文化和艺术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

它们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的认识,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领域和美学视野。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于秦皇岛出土的汉代青铜器的研究和保护,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工艺、科技和文化的变革提供更加完善和准确的信息和资料。

《2024年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汉代木椁墓发掘简报》范文

《2024年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汉代木椁墓发掘简报》范文

《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汉代木椁墓发掘简报》篇一一、引言本简报主要介绍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所发掘的一座汉代木椁墓。

此次发掘工作对于了解和研究当地汉代墓葬文化、丧葬习俗、以及古代社会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文将详细记录本次发掘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发掘概况1. 地理位置与墓葬背景本次发掘地点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该墓地属于汉代墓葬群。

西屯墓地历史悠久,此前已有过多次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的木椁墓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之一。

2. 发掘时间与过程本次发掘工作于XXXX年XX月至XX月进行。

发掘过程中,严格按照考古学标准程序进行,采取了逐层清理、分阶段挖掘的方式。

同时,采用先进的考古技术和手段,如地质雷达探测、三维扫描等,确保了发掘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墓葬结构与特点1. 墓葬形制该木椁墓为典型的汉代墓葬形制,采用木构架结构,由椁室、墓室等部分组成。

椁室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填充有填充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 墓葬规模与特点该木椁墓规模较大,墓室内部布局规整,随葬品丰富。

从墓葬的规模和特点来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丧葬习俗。

此外,墓葬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也体现了汉代木椁墓的典型特征。

四、出土文物及研究1. 出土文物本次发掘共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一些文物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研究成果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等。

此外,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汉代丧葬习俗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本次发掘的木椁墓为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五、结论本次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汉代木椁墓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和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不仅为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还为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探秘马栏河谷的古代崖居群

探秘马栏河谷的古代崖居群

2023-11-05•引言•马栏河谷地理环境•古代崖居群历史渊源•古代崖居群建筑特点•古代崖居群价值评估目•保护与开发建议•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对马栏河谷的古代崖居群进行深入的考古研究,揭示其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为进一步了解古代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线索。

目的马栏河谷的古代崖居群是陕西省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目前对于这一重要遗址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背景目的和背景已有研究尽管有一些前期研究对马栏河谷的古代崖居群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在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方面。

研究不足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崖居遗址的描述和初步分析,缺乏对整个马栏河谷范围内崖居群的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

研究现状综合研究结合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

田野调查对整个马栏河谷范围内的崖居群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包括遗址分布、保存状况、建筑特点等。

技术应用利用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崖居群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02马栏河谷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峡谷地貌该地区主要地貌类型为峡谷,河流切割深度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峡谷地貌景观。

山间盆地在马栏河谷地区,存在一些山间盆地,这些盆地地形相对平坦,为古代人类居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地势起伏马栏河谷的地势呈现出明显的起伏特征,局部地区存在陡峭的地形。

气候水文气候特点01马栏河谷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分布02该地区的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山区降水较多,河谷地区相对较少。

水文条件03马栏河谷地区的河流切割较深,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理景观。

同时,该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为古代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和农业用水。

马栏河谷地区的植被以森林为主,主要树种包括杨树、柳树、松树等。

古代城市的发展考古学家的观察

古代城市的发展考古学家的观察

古代城市的发展考古学家的观察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的学科,其中探究古代城市的发展变迁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古代城市的考古观察,考古学家能够揭示古代城市的起源、发展和衰落,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古代城市的发展及考古学家的观察方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发展始于人类定居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演化,城市逐渐成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通过考古学家的观察,我们能够了解古代城市的起源和演变。

1.城市起源: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定居,形成了原始社会。

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由宗教或政治中心驱动,同时也满足人类基本需求。

2.城市规模:城市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区域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聚集人口和资源的中心。

例如,古代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帝国的城市规模都非常庞大,涵盖了广阔的地域。

3.城市结构:古代城市通常具有特定的规划和建筑结构。

城市中心常常是城市的重要标志,集中了政治、宗教和商业等活动。

城市的结构也会因地区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古代中国的城市常常以城墙作为边界,并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布局。

二、考古学家的观察方法考古学家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对古代城市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考古学家常用的观察方法:1.考古发掘:考古学家通过地下挖掘和发掘出的文物遗迹,获取关于古代城市的重要信息。

他们会使用工具和设备小心地探索古代建筑、墙壁、街道和其他遗迹,以了解城市的结构和功能。

2.文物研究:通过研究古代城市中出土的文物,考古学家能够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文物可以包括陶器、雕塑、瓷器、金属器等。

3.地理考察:考古学家会对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分析地形、水源、气候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理考察还可以帮助考古学家预测可能的城市遗址,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北京延庆西屯墓地汉代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北京延庆西屯墓地汉代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标本 的 形态特 征做 以 下 概述 发育 程 度 中 等
者为 主 形
, ,
男 性 颅骨颅 型 以 卵 圆 形 和 椭 圆 形 为 主

眉 间 突度 和眉 弓 的

颅顶缝 前 囟 段男 性 以 愈合形 和 深波形 者 居多

女 性 微波 形 者 居 多

前囟
段部 分 比 较 简 单

顶段 深波 形 和 锯齿形 者 居多

魏晋 北 朝


辽 代 直至 明 清 时 期


西 屯 墓 地 出 土 的 人骨 标 本是华北 地 区 颇 有

代 表性 的
在 汉代

批汉代 至 明 清 时 期 的人骨资 料
西 屯墓 地 延 续 时代 较长

大部 分墓 葬 年 代集 中
因 此 本 文 主 要 以 汉 代 组人 群 为 研究 目 标


顶孔 段


锯齿 形 者 居 多

后段

深 波形
复杂 形 出 现率 较 少

总 体 颅 顶缝 形 状 简 单
前额以 平直为 主

眶 形 多 为长 方

梨 状 孔 形状 以 心 形 为 主

梨 形 次之


梨状 孔下 缘多 为 锐 形

鼻 前棘 以 稍 显 为 主


齿 窝 多 数 为 浅 或无
均 为 茫形 门 齿
颅形 女
眉弓 凸度

鼻 前棘
41

椭 圆形
卵 圆 形 29
楔形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原标题: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发现——(引题)现代农家院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主题)辽宁日报记者商越文并摄提要辽阳在汉代称襄平,是辽东郡治所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辽阳三道壕发现大型西汉村落遗址。

研究认为,在西汉晚期,北方和南方农村在宅院布局、吉语文字瓦当、水井修造、道路建设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汉朝大一统国家政令畅通,形成统一的文化面貌,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农村院落布局在汉代基本定型。

辽阳博物馆展出的三道壕遗址复原模型图。

河卵石路陶管井“千秋万岁”吉语文字瓦当绳纹灰色砖2000年前的汉代农家院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辽阳市三道壕发现大型西汉村落遗址,再现了2000年前汉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

日前,记者在辽阳博物馆副馆长张君弘的引领下,踏访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如今这里建起了高楼,中间还保留有大片空地。

原辽阳博物馆副馆长、今年91岁的邹宝库是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的发现者和发掘者。

他告诉记者,三道壕遗址距辽阳老城北5里,占地约1平方公里,已发掘了1万多平方米,发现居住址6户、水井11眼、烧砖窑址7座、铺卵石道路2段。

专家认定,该遗址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5年之间,集中反映了西汉时期辽东郡治襄平乃至辽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曾亲历考古发掘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对当年考古现场记忆犹新:“这片遗址上,散居着6户农家宅院,每户宅院占地面积约260至660平方米,各宅院间的距离,近的有15米,远的有30多米。

6户宅院都是独开门户,院门大都开向南或稍偏东、西开门。

房屋以木柱土墙为主,也有的用大石块做柱脚,或用石砌墙基,屋顶用瓦或草铺盖。

”居址一般由房屋、炉灶、水井、厕所、畜栏等组成,房内出土有成套的铁农具和车马具,多数宅院在厕所旁设有猪圈或牛栏、马厩。

记者了解到,除辽阳外,经陆续考古发掘的汉代村落遗址还有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河南遂平县小寨、江苏高邮市邵家沟等。

秦汉五畤原及五畤地望的考古学观察(论文资料)

秦汉五畤原及五畤地望的考古学观察(论文资料)

秦汉五畤原及五畤地望的考古学观察孙宗贤(凤翔县博物馆陕西宝鸡721400)关键词:秦汉五畤原五畤地望调查提要:畤是秦汉时期用来祭祀天地和五帝的重要场所,祭畤成为当时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之一。

特别是秦人进入关中地区之后,所创立和完善的原始宗教活动—祭畤,是研究秦汉时期历史文化面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对于实现“天下一统”,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发展壮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五畤位置所在而成为学界探讨和凸显的一个焦点问题。

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多年来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认为五畤中的鄜畤、吴阳上畤、吴阳下畤、北畤就在雍城近郊的五畤原上。

畤是秦汉诸公及先王专门用来祭祀天地和五帝的重要场所,古人认为祭祀是除军事之外的国之大事,‚乏祀而国衰,废祀而社稷亡‛,因此历来被帝王们极力推崇和效仿。

从春秋初期开始到西汉末期在雍地的祭畤活动先后延续长达700多年时间,这对于秦汉国家政权稳定、军事扩张以及发展壮大,都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许多重大活动和礼仪形式都要通过祭祀神灵来表现出来,它已成为研究秦汉时期历史文化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学界对于祭畤文化研究成果颇丰,但就其凸显的焦点问题五畤的所在位臵,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因此,揭秘五畤的位臵所在,对于深入研究秦汉祭畤文化,确立雍城畤文化中心地位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虽然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祭畤活动的点滴记载,但对研究和探寻秦汉五畤的地望,仍显得迷雾重重。

笔者通过多年来在凤翔及周边的实地踏查,试图从三畤原、五畤原的角度出发,寻觅五畤的所在,并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初步认识,现陈述如下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在探寻五畤的位臵之前,首先必须厘清这样五条思路:(1.)明确上古夏禹九州之雍州与春秋战国时期雍地的时段关系找五畤;(2.)按照秦人建畤的地理环境及构成条件找五畤;(3.)沿着秦国扩张范围和都邑迁徙路线找五畤;(4.)依托秦雍三畤原、汉雍五畤原找五畤;(5.)围绕文献记载中多次描述的‚郊雍‛、‚幸雍‛、‚宿雍‛找五畤。

秦汉时期考古学研究

秦汉时期考古学研究

秦汉时期考古学研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和创新。

而对于现代考古学来说,秦汉时期则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相关遗址和文化遗存的挖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这一时期。

一、秦汉时期的考古研究意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向官僚帝制转变的时期。

在秦朝的不断壮大和统一后,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时期。

而汉朝则更是在这一基础上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和政治基础,成为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文化活动都更加繁荣。

而同时,中国在对外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因此,对于现代考古学研究人员来说,秦汉时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实体材料和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相关遗址和文物,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

二、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址在中国境内,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址比较多。

其中,首推的当属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墓,至今仍未完全开发和挖掘。

另外,秦军兵马俑的发现同样震撼全球,迄今为止仍是考古学界的一大难题,对于研究秦朝军事制度和艺术风格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秦朝时期的都城雍城,也被认为是秦汉时期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当代传世的赢政殿、洛阳伏牛山墓、商城鉴山莽苍岭王墓等也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遗址。

而这些遗址都以其特殊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而为人所知。

三、秦汉时期的文物和文化在文物和文化方面,秦汉时期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当时的瓷器、银器、彩绘陶器等都比较精良。

而它们的设计和制作方式也是各具特色。

另外,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的楚汉铜器,例如铜镜、铜雀、铜鸟等也都是蕴含极大价值的文化残余。

此外如墓志铭、石刻、书法、音乐等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表现和创新。

四、现代秦汉时期考古研究现状在现代,中国的考古研究实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秦汉时期的研究也就更有帮助。

探寻东胡遗址

探寻东胡遗址

1.分子人类学根据开掘者的意见,七郎山墓地的族属为魏晋时期拓跋鲜卑,东大井墓地属于东汉时期的拓跋鲜卑。

东大井居民通过体质人类学研究发现其与其他鲜卑人群有密切关系,都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最为接近。

通过对七郎山居民的mtDNA研究可以发现其与东大井居民具有很近的遗传学距离,二者可以在mtDNA层面代表拓跋鲜卑。

同时这也表达出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研究三者结合,互相补充互相论证,可以更好的解决历史学、考古学问题。

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代表着东胡文化遗存这一观点得到了考古学、体质人类第三章从分子考古学看鲜卑、契丹的源流问题学、分子考古学支持。

七郎山居民和东大井居民所代表的拓跋鲜卑与井沟子居民的遗传距离证明了东胡与拓跋鲜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与以东大井东汉时期居民、七郎山魏晋时期居民为代表的拓跋鲜卑,在遗传学的构成上还是有一定距离;但相对饮牛沟居民而言,其与拓跋鲜卑有着更为密切的遗传学关系。

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介于饮牛沟居民与拓跋鲜卑居民之间,而远离井沟子居民,这也暗示了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含有鲜卑成分的混合人群。

系统发育树中,可以看出锡伯人群和鄂伦春人群首先聚合为一支,然后与鲜卑人群聚在一起。

说明相对于其他人群而言,起源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群与同样起源于东北的锡伯族、鄂伦春族人群在母系遗传上有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鲜卑与其他北亚人群也是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以及鲜卑的序列在已发表的北亚、东北亚人群中有较多的分布,也说明了鲜卑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汉化以及跟各民族融合。

体质人类学调查发现,锡伯族的体质特征属于黄种人东亚人种,鄂伦春族的体质特征属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鲜卑各组都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最接近,所以,就体质人类学看来,鲜卑应该与鄂伦春族最接近。

这可能是因为鄂伦春族从起源以来一直居住在大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环境单纯,与外界通婚混血的情况不多;而锡伯族与满人关系很密切,并且在其迁徙途中以及在新疆定居以后与其他民族的血缘融合频繁发生,可能导致其在体质特征上北亚人种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综 合 ・
大 众 文 艺
北方地 区汉代基层居住址的考古学观察
刘 长 ( 广 东省 文物 考 古研 究所 广 东广 州 5 1 0 0 7 5 )
摘 要 :秦汉 时期作 为 中国两千年 帝国 时代 形成和 定型 时期 ,了 根据 此类 房 屋 的面 积规 模 、 附属建 筑 以及 伴 出遗物 ,可推 测 解这一时期的 乡村社会 不仅仅有助 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社会 面貌有一 此种 家 庭 模 式应 为 核 心家 庭 。 以洛 阳 西郊 3 1 4 号房 址 为 例 ,南 北 个整体 而全 面的把握 ,同时也是 我们 了解两 千年 中国 乡村社 会的根 两 间, 面积 约3 3 平 方米 ,实 际居 住 面积 约2 9 平 方米 。北方底 部 堆 基 ,所以基层聚 落遗址 的观察 、研 究对我们全面深入 了解基层社会有 积很 厚 的灰 绿色 土 ,推 测 为贮 藏粮 食 的仓 房 。如 果属 实 ,则 实际
着重要 价值 ,本文试 图从考 古学视 角探 讨汉代农 民的基本生 活状 态,
以 求 有 所 突破 。
居住 面 积 仅 南房 约 1 8 平方 米 。 铁器 有 犁 1 、 刀2 、环 l 、钉l 2 ,其 余器 形 不 明 。陶器 多位 碎 片 ,器形 有盆 、 罐 、瓮 、瓿 、缸 、绢 、 碗 、汲 瓶 、 细柄 豆 、 甑 、洗 等 ,遗 迹 模 印 长颈 青 龙 的盒 状器 l 、 纺轮 1 1 、陶 丸 2 、打 磨 圆形 陶 片3 O 多片 等 。此 房 屋 内发 现 的生 产 工 具 只够 一个 劳动 力使 用 ,且 居 住 面 积 也 仅 够一 个 核 心 家 庭 居 住 。贾 谊在 《 陈出赘 ” , “ 曩 之 为秦 者 ,今转 而 为汉 矣 。然 其遗 风余 俗 ,犹
作探 讨 。
民副业 的 生产 已经渐 渐转 向专业 化 。报 告 中未提 及有 发现 砖 墙或 者 铺地 砖 ,其 他 建筑 中 同样 未发 现大 面积 用 砖痕 迹 ,从侧 面 反映 当地 农 民砖 的生 产是 为外 销 而非 自己使用 。村落 边缘 有 宽 阔整齐 的铺石 大 路 ,呈 半 围绕状 ,应为 聚落 与外 沟 通之 用 。结合 铺 石大 路 、 车辙 痕迹 以及普 遍存 在 的大 面积 畜栏 ,可推 测 当地 的窑 业 已 经 成为 当地 农 民经济 生活 的一 个重 要方 面 。 虽然 三 道 壕 遗 址 中未 提 及 房 屋 面 积 的 大 小 , 但 是 第 一 号居
界 多注 重都 、城 、陵 的研 究 , 即使关 注 汉代 平 民墓 葬 的研 究 ,所 了 解 的 也 不 过 是 逝 者 的 世 界 , 而对 生 人 社会 ,我 们 还 是 知 之 甚
少 , 同样 史籍 文献 中 零星 的 记载 亦让 我 们难 以窥其 全 貌 。所 以基 层 聚落 遗址 的观 察 、研 究对 我们 全 面深 入 了解 基层 社 会有 着 重要 价值 。笔者 试 图 从 中国 北方 地 区的汉 代 居住 址 为 出发 点 ,探 讨汉
代 农 民的基 本生 活状 态 , 以求有所 突破 。
手 工业 作坊 与 农居 相 间分 布 的农村 聚 落 ,整 体分 布无 序 、较 分 散 ,未 发现 有规 划 的迹 象 。院落 分 散分 布 ,相 互 间隔十 数 米到 数十米不等。院落面积3 0 0 — 6 0 0 平方米不等。每个院落各成一独 立 的系 统 , 院落 内基 本都 炉灶 、土窖 、水 井 、厕 所 、畜栏 、垃圾 堆等 附属遗 迹 ,且 各个 院落 之 间相 聚 1 5 、3 0 米或 者更 远 。发现 大 量 铁制 农 业生 产 工具 ,如 锄 、镰 、锂 等 ,陶 磨等 谷物 加工 工 具 、 土 窖 、畜栏 内牲 畜粪 便 的积存 的 普遍 发现 以及碳 化高 粱遗 存 证 明 当地农 业 的发 展 达到 一定 程度 。遗址 内发 现 七座 砖窑 , 分布 于 院
落 之 间 ,第一 、 二号 窑址 紧 靠在 一起 ,同土 窖方 木井 、露 天 炉灶 和 土窖 共 同构 成 一个 独立 的 窑业 生产 体系 。发掘 者推 测 当地 的农
就 目前 所 知 ,北 方 地 区发 现 的汉 代 遗 址 数 百 处 ,但 多 为新 闻 报道 或者 年 鉴通 报 之类 ,信息 过 于简 单 ,发 表 简报 或者 报 告仅 有 数十 处 ,而 发现 房 屋 、 院落等 遗 迹 的则 更少 ,其 中河南 洛 阳西 郊 汉代 居 住 遗迹 、辽 阳三 道 壕 村落 遗 址 、河 北 井 陉南 良都汉 代 遗 址。 、河南 内黄三 杨 庄汉 代 庭 院遗 址 、凤城 刘 家堡 子 西汉 遗 址 等遗 址 遗迹 遗 物 丰富 ,年 代 集 中于 西汉 晚 期到 东汉 晚 期 ,简 报 内 容 全面 。本文 试 图从 以上遗 址 出发 ,对 北 方地 区 的汉 代居 住 址 略
尚未 改 ” 。成 年 分家 , 自立 门户 在城 中的 农 民居 住 区应 该是 存 在的。
关键 词 :北方地 区;汉代 ;基层居住址 ;考 古学观察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自古 就 是 农 业 社 会 ,是 一 个 以乡 村 社 会 为 基 础 的 , 以城 市 、仕 宦 为表 象 的社 会 。 了解基 层 乡村 社会 对 我们 全 面 、深 入 了解 古代 社会 有 重 要意 义 。秦 汉 时期 作为 中 国两 千年 帝 国 时代 形成 和 定型 时 期 , 了解 这 一 时期 的 乡村 社会 不 仅仅 有助 于 我们 对 这一 时 期 的社 会面 貌 有一 个整 体 而全 面 的把 握 , 同时 也是 我 们 了解两 千 年 中 国乡村 社 会 的根基 。从考 古 学视 角 来看 , 了解 乡 村社 会要 从 己发现 的基 层 居住 址 、聚 落址 来 入手 。过去 考 古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