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道”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
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A. 孟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B. 孟子主张“为政以德”C. 孟子的仁政理想最终指向“王道”D. 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答案】C【解析】材料介绍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可以看出王道思想是一种儒家的仁义思想的有一种体现,他的所有思想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王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孟子主张的使用一种开明的君主制;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说法与孟子的思想不符。
2. 传统中国以控制民生经济命脉和“利出一孔”的政策设计等实现利益整合,以体制化的科举选官和基层宗法治理实现组织整合、以“家国同构”“尊君”和“民本”相统一的儒家政治伦理实现文化整合,以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法律实现薄弱的法制整合,以一以贯之的强力与暴力实现阶段性的强制整合。
这些整合A. 维持了农业帝国的超稳定结构与秩序B. 实理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完全控制C. 促使了中国社会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D. 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与语音文字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叙述了中国古代整个社会的实际运作形式和体现出的问题。
所谓的“整合”实际上是一种相互配合,最终为小农经济下君主专制政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服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在“完全”二字;;C选项说法错误,科举制是一种突破原有自身阶层的体现;D选项错在“语音”上,各地的方言是有很大差异的。
点睛:本题是一道非常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考量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根据排除法将绝对化的B选项排除。
之后要分别找出各个选项的反例,一一去攻破,最后确定选项。
3. 会馆自永乐年间出现于京师之后,逐渐衍生出包括官绅试子会馆、工商性会馆以及移民会馆在内的多种形式,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
明清时期的会馆A. 适应了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式经营盛行的需要B. 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取代私营手工业主导地位C. 是政府利用公权力禁止民间自我管理的体现D. 体现官本位社会官方力量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答案】D【解析】从“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可以看出在官本位的明朝社会官方力量对社会整合的一个影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陈述的话,“复归于我”的是权力。
11.(3分)A【解析】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12.(3分)C【解析】宰相钱象祖只是拿出诽谤安丙的文书问许奕,文中未提及钱象祖诽谤安丙。
教”,向对方求教;向人请教。此处使用正确。D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此处用“修改”。
20.(6分)示例:
①就是用糖做成的画/就是用糖作画
②凉了之后非常容易凝固
③做糖画最好是连笔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示例:
②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一定能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一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朝廷派许奕出使金国,许奕与骨肉亲人诀别,很快到执政那里接受指示请求出发,执政说:“金人索要的,还有很多没议定,如今将怎么办?”许奕说:“原来议论这些时,我曾说过增加岁币、归还俘虏或许还可以,此外还能屈从金人吗?不可行的,就应该以死相守。”不久他升为起居郎兼代给事中,因国事没什么起色他极力推辞,朝廷不允许。金人听说许奕的名字已很久了,十分恭敬地迎接他。许奕回朝禀奏,皇上优待慰劳他很久。许奕又上奏:“和议不可靠,应该修纲纪,训练将士,让屈伸进退的大权,重新归属我们。”门客中有因许奕出使金国议和的事来向他祝贺的,许奕茫然地说:“这是不得已啊,我深为天下惭愧。”
15.(6分)①融情入境,以景结情。末句描绘出一幅凄凉孤寂的景象。下阕写出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的情景,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反映出词人作别亲故,漂泊无依的情怀,羁旅愁苦之情溢于笔端。(写哀景衬哀情也可以酌情给分)②虚境实写,化虚为实。末句想象出酒醒后的情景,通过对未来旅途的想象虚写,突出了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每点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2分)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八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八次月考试题(扫描版)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解析】24.“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说明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原来用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
A、C、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B。
25.公孙弘把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这种儒学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故选D。
26.王莽的币制改革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实质是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掠夺百姓财富,故选B。
27.《史通》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同时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评论专著,故选D。
28.留美幼童多来自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受西方侵略时间早,程度深,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较高,故选A。
29.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创和发明,是一种异于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宪法学说,是孙中山先生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设想,故选D。
30.这次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上强调“两个务必”,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故选C。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些措施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适应并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故选A。
32.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疆域辽阔,东西南北贸易往来,使立法者和法学家主要面对解决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故选B。
33.重农学派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实质上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选A。
34.77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该集团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独立和主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在国际经济领域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故选C。
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2、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
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
这一特权是A.租界特权 B.领事裁判权 C.关税自主权 D.最惠国待遇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4、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5、“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
该制度最早产生于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周6、西汉中期,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进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
他们入仕的主要途径是A.军功授爵 B.察举制或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2)理综-试卷
㊀
图 2
正 常 条 件 下 蝴 蝶 兰 叶 肉 细 胞 在 能 合 成 [ 24:00 不 ATP 和 H] B. 干 4:00 可 旱 条 件 下 蝴 蝶 兰 叶 肉 细 胞 在 进 行 暗 反 应 种 条 件 下 蝴 蝶 兰 收 速 率 产 生 差 异 的 主 因 与 气 孔 开 放 程 度 有 关 C. 10:00 16:00 两 CO 吸 两 曲 线 交 点 所 对 应 时 刻 ,两 种 条 件 下 蝴 蝶 兰 合 成 的 有 机 物 总 量 一 定 相 等 D. 在 列 关 于 生 物 实 验 材 料 或 方 法 的 叙 述 ,错 误 的 有 5. 下 德 尔 进 行 测 交 实 验 属 于 假 说 — 演 绎 法 的 演 绎 内 容 ①孟
2
以 下 数 据 可 供 解 题 时 参 考 。 1㊀ C — 12㊀ O— 16㊀ Si— 28㊀ S— 32㊀ Ca— 40㊀ Fe— 56㊀ Ni— 59㊀ I— 127 可 能 用 到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H—
一 、选 择 题 :本 题 共 题 ,每 小 题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13 小 6分 1. 下 列 有 关 组 成 细 胞 的 分 子 和 细 胞 结 构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A. 蛋 白 质 都 具 有 信 息 传 递 的 功 能 B. DNA 是 一 切 生 物 的 遗 传 物 质 蛋 白 质 纤 维 组 成 的 细 胞 骨 架 与 细 胞 形 态 的 维 持 有 关 C. 由 D. 植 物 细 胞 的 边 界 是 细 胞 壁 人 体 细 胞 分 裂 过 程 中 ,染 色 体 与 核 比 值 关 系 曲 线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2. 图 1为 DNA 的 对 应 的 细 胞 中 ,染 色 体 数 为 A. c 点 46 条 对 应 的 细 胞 中 ,均 含 有 同 源 染 色 体 B. cd 段 线 的 变 化 是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导 致 的 C. 曲 de 段 图 于 的 细 胞 中 只 含 有 染 色 体 组 D. 处 ef 段 2个 列 关 于 酶 和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3. 下 ATP 的 藻 可 通 过 光 合 作 用 和 细 胞 呼 吸 合 成 A. 蓝 ATP 动 时 骨 骼 肌 细 胞 内 的 量 可 维 持 相 对 稳 定 B. 运 ATP 含 C. 细 胞 可 利 用 氨 基 酸 或 核 糖 核 苷 酸 来 合 成 酶 温 和 低 温 都 会 使 酶 永 久 失 活 D. 高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历史-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A D B C C C D A B A 【解析】24.题干中“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体现了务实的特点,故选B。
25.魏晋南北朝人口迁徙的方向是由北向南。
其他选项题干无体现,故选A。
26.“富民”虽然拥有大量土地财富,但仍然要承担赋税、徭役,没有政治及经济特权,故选A。
27.王艮是王阳明的学生,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代表,其主张仍然属于“心学”的范畴,故选D。
28.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说明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故选B。
29.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拉丁语发展成书面语言,故选C。
30.雅典法律制度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反映出雅典司法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故选C。
31.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是商业革命的内容之一,故选C。
32.亚当·斯密主张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强调维护私有制,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故选D。
3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故选A。
34.材料反映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说明中国日益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故选B。
35.这一事件指“洋务运动”,由此可知,A正确。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2小题,共37分)40.(25分)(1)(12分)观点一:是装饰,是骗局。
①《钦定宪法大纲》不过是在20世纪初清廷从巩固君权、消弭革命、减轻外患出发而采取的权宜之计;②君主掌握立法、财政、行政、司法大权,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赋予民众的权利有限,其真实宗旨是维护“君上大权”;③它并没有解决清廷面临的困境,反而加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错失了改革的良机,最终导致清朝灭亡,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综-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1.蛋白质不一定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如抗体等。
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2.该图可对应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关系。
c点时DNA 复制结束,核DNA数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仍为46条;cd段对应的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曲线de 段中染色体与核DNA比值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若ef段的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3.蓝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合成ATP。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细胞内的ATP含量可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而不能使酶永久失活。
4.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叶肉细胞在24点可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有ATP和[H]的合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3页)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13页)成。
据图分析可知6点左右为日出时间,4点仍为夜晚,因此蝴蝶兰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都不能进行。
两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刻,在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于外界吸收,一部分来自于夜间贮存的CO 2,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而在正常情况下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于外界吸收,一部分来自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两种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不一定相等,故两种条件下蝴蝶兰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不一定相等。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历史部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
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
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曲辕犁的推广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高转筒车的出现【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A项正确;B 是唐朝时期出现;C是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D是唐朝出现。
3.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宋代东京D. 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题中的城主要指居住和办公等地点,市指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即是指原先的分隔状态被打破,根据史实,到了宋朝才打破时空上的限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台湾府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台湾地区的开发。
材料反映了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C.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25.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
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
由此可见当时A.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C.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26.学者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统一 C.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并存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27.“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这份家训体现出A.尊崇儒家伦理道德 B.主张家庭和睦C.深受墨家兼爱影响 D.强调乡里和谐28.图6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 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中国融人世界步伐加快.29,罗荣渠指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
”据此推论,晚清“第一次现代化努力”A.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标 B.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C.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D.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30.《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2023届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2023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召公为了辅佐周王,派其长子克代为封侯。
如堇鼎记录了燕侯派遣使者献物于召公,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
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初期()A.统治秩序较为稳定B.移民实边得以落实C.燕国国君权力较大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A【解析】据材料“如堇鼎记录了燕侯派遣使者献物于召公,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可知西周初期的分封制有利于明确诸侯与天子之间的统治关系,明确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有利于维系西周初年的统治稳定,故选A项;“封召公于北燕”说明燕侯与天子分封等级关系,不属于移民戍边的范畴,排除B项;“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说明当时燕国国君对天子的统治极为诚恳,所以主动朝觐天子,遵从诸侯与天子之间的义务,排除C项;燕国与宗周均位于北方地区,不存在南北文化交流,排除D项。
2.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
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塑造了皇帝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将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为一体,体现了同源同祖的观念,故选D项;“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说明司马迁特别强调不同民族之间对华夏文化共同的认同感,排除A项;华夷观念持续到晚清时期才逐渐被摒弃,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华夏认同观念,不涉及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排除C项。
3.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有学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
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A.私营工商业发展B.秦朝统一全闻C.铁犁牛耕的普及D.井田制的瓦解25、唐宋时代,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如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统的华夏民族。
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
在此基础上,韩愈极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
他们的工作A.强调“天人感应”B.加速国内民族融合C.推动理学的形成D.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6、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不抑兼并”B.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27、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这项政策A.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B.加速白银内流C.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D.放弃海禁政策28、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详,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味的监察法规。
材料反映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是A.机构完备B.重视监察官员素质C.立法保障D.拥有独立的监察权29、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
材料表明中华法系A.重视维护君主专制B.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C.维护商品经济秩序D.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30、“公元前5世纪,普尼科斯山建成一个半圆形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A.全民参与B.轮番而至C.直接民主D.公开透明31、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
”这里的“本性”主要指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32、研究者发现瑞典、丹麦、荷兰、德国以及英国的一些地方在1700年以前就达到半数男性脱盲,而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则要等到19世纪甚至20世纪。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A. 开放性B. 务实性C. 进取性D. 民本性2.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
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A. 由北向南迁徙B. 迁徒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C. 加速南方开发D. 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3. 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歼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
”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言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
”中国古代”富民”A. 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B. 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 是“四民”中的‘士”阶层D. 像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4. 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
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
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
”这说明王艮A.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 反对儒家传统思想C. 利于儒学“思辩化”D.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5.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
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下列关于明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 政府积极应对疫病B. 重点是灾后服济救助C. 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D. 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6.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
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
【全国百强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 《国语・晋语》载:“夫范。
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人之化也。
何日之有。
”这反映了当时A. 小农经济兴起B. 牛耕已出现C. 开始使用铁器D. 宗法制瓦解【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来看,牛由祭祀用品变成了农耕动力,反映出当时牛耕现象已经出现,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2.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
公孙弘在这次对策中把法、术、功利糅和到儒家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
武帝评议对策等第时“擢弘对为第一”。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汉武帝放弃了黄老之学B. 博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本质相同C. 汉代儒学背离先秦儒学D. 情法思想糅合适应大一统需要【答案】D【解析】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从材料信息来看,公孙弘将儒法思想糅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肯定。
故答案为D项。
A、C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儒法糅合更能维护大一统局面,而不是儒法思想本质相同才得到汉武帝的肯定,排除B项。
3. 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公元7年,推行币制改革,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
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
王莽的币制改革A.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 有利于政府掠夺百姓财富C. 限制民间工商业自由发展D. 反映了儒家重义轻利主张【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来看,这种做法将导致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大幅贬值,因此王莽的币制改革有利于政府掠夺百姓财富。
故答案为B项。
这种改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C、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均排除。
4. 唐朝刘知几的《史通》,对过去的史学著作,从体例、史料、语言文字到人物评价、史实记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史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才能成为一个良史,独创新体,写出新意。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
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24.西周把政治上的封建关系和家族的血统关系合而为一,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此政治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5.两汉前期,面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董仲舒曾建议汉武帝限制占有土地的数额并被汉武帝采纳。
汉武帝限制土地兼并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农民土地私有B.防止社会贫富分化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确保国家赋税收入26.唐物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
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27.宋朝知识分子打破秦汉以来“士人低贱,君权扩大”的格局,追求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争取与君王“共治天下”。
与这一追求直接关联的是A.理学的兴起B.王安石变法C.印刷术发明D.科举制改革28.明清两朝在对外交往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极力维护明清两朝的宗藩“贡赐贸易”关系。
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A.保护小农经济发展B.防范外来侵略C.保证官方垄断贸易D.维护专制统治29.苏格拉底指出:“用豆子抓阄的方式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其他行业的人,因为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管理国家事务要轻得多。
”材料说明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B.批评雅典民主运作方式C.支持雅典发展工商业D.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城邦30.罗马帝国《万民法》强调:“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面受惩罚。
”材料说明罗马法律A.重事实重证据B.纠正冤假错案;C.维护公平正义D.重视思想教育31.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欧洲黄金数量大约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2万公斤,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含解析)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商周时期《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确立嫡长子继承制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的斗争25.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
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
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A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26.明清时期,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该材料表明A明清时期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B.明清时期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C明清时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D.明清时期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到:“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坚决反对与日本交战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中国民众根本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D.体现了当时中国民族国家观念不明确28.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3月颁布了《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商人通例》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这反映了当时A北洋军阀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B.《临时约法)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杜会经济的主导地位29.陈旭麓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这平“偏向”主要表现在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0.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民间方言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历史-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D B C A D A A D D C 【解析】24.私营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故选A。
25.中唐儒学复兴运动,推动理学的形成,故选C。
26.从图表信息得出当时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故D项正确。
27.材料反映明政府放松海禁政策,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内流,故B项正确。
29.根据材料“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可知,A项符合题意。
30.材料“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反映了雅典民主公开透明,故D项正确。
31.自然法的哲学基础是斯多亚学派,该学派主张人人平等,故选A。
32.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新教主张信徒都有权利直接阅读圣经,鼓励人民读书识字,所以新教国家识字率高,故选A。
33.恩格斯所指的历史前提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资本主义萌芽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D项正确。
34.“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说明国王权利进一步受到限制,推动英国国王向统而不治的“虚君”过渡,故选D。
35.“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2小题,共37分)40.(25分)(1)(12分)主要观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罢黜百家。
(每点2分,6分)背景:汉武帝中央集权政治大一统;此前法家、道家的思想主张无法适应统治的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要;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与改造。
(每点2分,6分)(2)(13分)观点:太阳中心说;(2分)出处:《天体运行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A. 开放性B. 务实性C. 进取性D. 民本性【答案】B【解析】材料“秦人谈论的多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反映了秦人比较注重务实,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
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A. 由北向南迁徙B. 迁徒涉及阶层广和规棋大C. 加速南方开发D. 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答案】A点睛:对材料“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 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歼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
”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言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
”中国古代”富民”A. 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B. 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 是“四民”中的‘士”阶层D. 像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答案】A【解析】材料“富民……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说明中古代的“富民”与平民一样,都没有特权,不是“士”,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材料“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说明D项错误。
点睛:材料“富民……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
4. 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
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
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
”这说明王良A.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 反对儒家传统思想C. 利于儒学“思辩化”D.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答案】D............点睛: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融入了更多的平民意识,圣人之道就是百姓之道,其是非标准在于是否合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有了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5.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
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
下列关于明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 政府积极应对疫病B. 重点是灾后服济救助C. 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D. 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表明明政府对疫病主要是以灾后赈济救济为主,故B项正确;A项不全面;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理学,故C项排除;材料“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说明D项错误。
点睛:材料“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是解题的关键。
6.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
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
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
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用拉丁文撰写。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由此可知,拉丁语A. 发展成为表意文字B. 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C. 逐渐变为书面语言D. 是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答案】C【解析】材料“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用拉丁文撰写”可以看出拉丁语逐渐成为一种书面语言,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拉丁语成为通用语言,故C项错误;材料“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说明D项错误。
7. 在西方法律史上,雅典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
在雅典,它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
这表明雅典法律制度A. 是维系民主政治的保障B. 体现人文精神C. 司法缺乏足够的独立性D. 维护贵族统治【答案】C【解析】材料“雅典法律制度灵活并富有弹性,但它始终没能与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可以看出,在雅典,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司法缺乏独立性,故C两正确;材料“它既是捍卫民主最有力的武器,又是公众舆论的工具”说明A项比较片面;B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8. 下图内容摘自曹顺仙编著的《世界文明史》,它可以用来说明A. 价格革命的内涵B.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C. 商业革命的表现D. 工业革命的前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商业方面的变化,所以它可以用来说明“商业革命”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而非价格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而非背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旧殖民主义而非新殖民主义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9.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
亚当·斯密认为A. 社会发展以平等为主导B. 资本家追逐利润导致社会道德衰败C. 关注合理分配杜会财富D. 私有财产是白由社会的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市场的自由竞争”“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说明自由竞争可导致个人财富的增加,也就是私有财产是自由社会的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平等发展和社会道德问题,故ABC项排除。
点睛:对材料“市场的自由竞争”“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 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 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D. 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1. 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
到1885年,人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人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 出口总额锐减B.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关税税率下降D. 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从1875年的出超到1885年后入超并且不断增加,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市场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AB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是从甲午战后,不符合题中的时间点。
12.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C. 体现“体用统一思想D.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而要维护封建制度,故A项正确,C项包含在A项之中;B项是指鸦片战争,排除;D项是指辛亥革命,排除。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君上大权一、大清立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欲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附臣民权利义务附臣民权利义务一、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六、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一、大清帝国之皇统,万世不易。
二、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三、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
……五、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布之。
……八、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
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推举,皇帝任命。
皇族不得为总理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官。
……十三、官制官规,定自宪法。
十五、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概依国会议决。
十六、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911年11月3日《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梁启超认为《钦定宪法大纲》是“吐饰耳目,敷衍门面”,也有学者认为《钦定宪法大纲》开启了中国立宪政治的先河,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及内容层面对上述任一观点进行论证。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那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种变卦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答案】(1)观点一:是装饰,是骗局。
①《钦定宪法大纲》不过是在20世纪初清廷从巩固君权、消弭革命、减轻外患出发而采取的权宜之计;②君主掌握立法、财政、行政、司法大权,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赋予民众的权利有限,其真实宗旨是维护“君上大权”;③它并没有解决清廷面临的困境,反而加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错失了改革的良机,最终导致清朝灭亡,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观点二:开宪政先河。
①《钦定宪法大纲》是在日俄战争后,国内革命浪潮不断,立宪呼声高涨的背景下清政府被迫做出的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维护统治的改革措施;②它形式上同意君权接受宪法的约束,初步接受宪政国家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财产居住和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原则,并赋予议会一定的权力;③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方式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开启了中国立宪政治的先河。
(2)变化:从立法、行政、财政等方面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扩大了议会的权力;规定了英国模式的责任内阁。
原因:皇族内阁的出台使汉族官僚和立宪派完全丧失了对满清的信任;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局势迅速发展,清朝政局面临土崩瓦解;为了维系皇权统治,满清贵族被迫做出调整。
影响:影响有限,清朝统治瓦解之后被《临时约法》取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评价、《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考查。
(1)从“《钦定宪法大纲》是“吐饰耳目,敷衍门面””和“《钦定宪法大纲》开启了中国立宪政治的先河”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即可。
(2)从材料“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布之”“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概依国会议决”并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