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 夏和商

合集下载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二、教育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 “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目 标——“君子”应在“仁”(德)、“知” (智)、“勇”(体)、“美”(乐)、 “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的 “先师”。
二、教育基本理论 (二)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1、激发求知欲 2、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 3、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
三、教学思想 (三)因材施教
1、客观的历史条件:学生背景复杂 2、前提条件: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并了解学生的特点
三、教学思想 (四)由博返约
1、知识面要广 2、知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 加以统率
三、入学资格与学程、 考核 (二)教学内容:六德、六行、六艺 (三)学校类型:国学、乡学 (四)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二、六艺教育
(一)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二)乐: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三)射:射箭的技术,“五射” (四)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五御” (五)书:文字 (六)数:计算,包括算法、历法等
二、教育基本理论
(三)教育内容:六经教育
6、《春秋》
鲁国的一部编年史。孔子修订后将其作为儒 家“六经”之一。这部史书虽有明确的年月记载, 但文字过简,记载的史实仅只是一个大纲或提要。 于是后来就有人给它将史实补充叙述和进行评论。 给《春秋经》作过《传》的共三家:战国时齐人 公羊高作的叫《春秋公羊传》,春秋末鲁人左丘 明作的叫《春秋左氏传》,还有一位鲁人谷梁赤 作的叫《春秋谷梁传》。
二、夏代的教育
(一)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 (二)重视军事训练 (三)宗教教育 (四)人伦道德教育 (五)天文学 (六)家学

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教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教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教学教案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优秀教学教案一【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导入新课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_0年.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夏朝的统治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四.商朝的盛衰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优秀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的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2)过程与方法:运用大禹治水和望夫石的图片,通过讲故事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浏览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讨论.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掌握的基本要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教学重点1.夏朝的建立2.商朝后期都城教学难点1.夏朝建立的标志教法与学法问题探究法.课堂讨论法.数轴演示法.比较法.图示法.分析归纳法..观察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大禹治水和望夫石的图片,通过讲故事引入.旁白: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组图片,第一幅同学们都认识吧,第二幅可能有点困难了,它和第一幅有很大的关系,它叫〝望夫石〞,是大禹的妻子生了他的儿子启在家门口等他回家,一等等了_年,最后化成了一块巨石,这块石头又叫〝启母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担任了部落首领,而后面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内容〝夏朝和商朝〞.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翻书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两段正文部分,结合大屏幕出现的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生阅读教材,举手回答大屏幕的问题:①夏朝建立的时间(让生写写,特别注意〝约公元前2_0年〞的〝约〞和〝前〞不能省,结合世纪和年代对比讲解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去区别.②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儿子接位,继承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表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③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一个国家产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得出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④统治中心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直观的认识.⑤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但是最后还是衰落了,这和最后一个王有很大的关系.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结合教材给出的夏桀暴政的表现,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的图片,得出夏桀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⑥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战争叫什么战争?⑦展示成汤灭夏的漫画,逐步讲解,进入到下一个子目商朝的建立和迁都的学习.二.商朝的建立和迁都①让生看大屏幕,打出商朝建立要掌握的时间(再次强调〝约〞和〝前〞,推算世纪.年代)建立者.灭夏地点.(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举手回答.)②商朝建立后,几经迁都,最后让商朝都城稳定下来的商王是谁呢?都城最后定在哪儿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盘庚迁殷〞.③请生看大屏幕,打出盘庚迁殷要掌握的时间,迁都君王,都城.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回答问题.④展示都城殷的地图,用着重号标注,以示强调.三.商朝的盛衰①运用都城殷的地图,提醒学生看图例,商朝都城稳定后,国力日益强盛,它的势力范围远比夏朝广阔,请学生找出商朝势力范围的〝四至〞.生看地图,找答案,举手回答〝四至〞.②隐藏地图,请几个学生背着说商朝的势力范围〝四至〞,加以巩固.③商朝的强盛不光是它的疆域辽阔,还表现在它的经济非常发达,让生自己阅读课文23页,找出商朝经济发达表现哪几个方面,归纳得出关键词.④生回答,老师大屏幕打出商朝强盛在经济的四个表现,逐步讲解.(1)用〝五谷丰登〞成语的〝五谷〞讲解农业方面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多.(2)用甲骨文的文字符号让生猜〝六畜〞,来说明商超的畜牧业的发达,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3)用商朝青铜器的杰出代表,还有玉器制作的图片,展示商朝手工业发达.(4)用赔钱的贝字旁,来说明古代人是把贝壳当做货币,展示商朝出土的贝壳图片, 得出商朝商业的发达.⑤商朝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但最后还是衰亡了,这与谁有关呢?展示商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师讲解炮烙之刑的来源和残忍,进而得出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后得出商朝灭亡的原因.四.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由生讨论得出,引导学生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必须为人民着想,不然必将被人民所弃之.五.自我测验让生关书,背着回答,加以巩固该堂课的知识要点,完成学习测评的作业.齐读自我测验,再次加以巩固.六.板书设计一.夏朝(一).建立1.时间2.建立者3.统治中心4.首先进入王位世袭制的王(二).灭亡1.亡君2.原因二.商朝(一).建立1.时间2.建立者3.灭夏地点(二).迁都1.时间2.迁都君王3都城(三).商朝的强盛1.势力范围2经济发达表现(四)灭亡1.亡君2.原因三.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1.原因2.启示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优秀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度价值观]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_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2.夏.商朝代更替情况表格.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_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两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_0年2.都城:阳城3.建立人:禹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_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_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三.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四.开发思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自我测验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附:板书设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_0年2.都城:阳城3.建立人:禹4.地位---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_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初中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优秀教学教案。

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一、单元作业概况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在细化解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炼概括单元大概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梳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知识内容,将知识进行整合归类,通过改编、原创等命题方法,科学设定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本单元的作业。

题目设计以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史料为依托,题型多样,灵活性较强,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二、案例征文(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1、单元大概念:(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代表的夏商西周文明;(3)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4)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本单元主题为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核心概念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主要问题为朝代的更替与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灿烂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感知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灿烂文明。

1.单元知识结构体系2、构建概念体系,识别关键问题,落实核心素养具体史实重点内容关键问题核心素养夏朝建立、世袭制、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分封制夏商周的更替以及分封制1、朝代更替有何规律可循?给我们什么启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夏商周的灿烂文化: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的功能变化以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为什么夏商周时期会出现灿烂文化?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表现、商鞅变法、都江堰、百家争鸣铁制农具和牛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百家争鸣3、春秋战国时期是如何体现其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特征的?历史解释(三)整体教学流程透视(四)作业具体内容设计1.单元作业设计的学情分析本单元以“夏商周时期”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早期国家的更替,以及社会的变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字经(节选)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朗读三字经,提问学生三字经里提到的朝代,以解释三字经为问题载体,进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

提示: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

2.教师提问: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提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3.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4.教师提问:“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提示: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5.教师补充: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对国家进行管理。

6.图片展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7.教师讲述: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8.教师小结: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提示: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

2.教师提问: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提示: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1. [2019·黔南州] 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 时代开始于(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 [2020·黔西南]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B )
A.禅让制 C.世袭制
B.分封制 D.选举制
3. 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B )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儒家,道家。特点: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 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 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 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 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一直持续2000多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 会变革
单元强化提升
单元知识导图
单元专题综合
中考真题演练
专题一 夏、商、西周和东周的兴衰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阳城 因桀暴政而亡
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 殷 因纣暴政而亡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西周
D.东周
专题二 禅让制、世袭制和分封制的比较
项目 不时 同期 点特
点 目 的
禅让制
世袭制
分封制
传 说 尧 舜 禹 始于夏朝 始于西周
时期
天下为公, 父死子承,兄 按血缘关系远近和
选贤举能 终弟及
功劳大小封邦建国

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PPT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PPT教学课件

禅让制
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 遗址复原图
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的划分 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商汤灭夏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夏 朝
夏桀 (残暴荒淫无度 百姓怨恨到了极 点)
经典 专业 用心 精品教学课件
只本 供课 免件 费来 交源 流于 使网 用络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三字经(节选)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 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
主要 由食 用于 器等 饮食、 发展 祭祀 到礼 及军 器 事等
种类 泥范 丰富、 铸造 数量 法 众多
司母 戊鼎
阅读课本23页内容,思考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
“金炤物,金有两义,先入后设。” ——郑玄注《礼 记·礼器》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食器发展为礼器
天子的象征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 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 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 夫五,元士三。” 这体现了西 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周社会森严 的等级制度。
约前1300年 前1046年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西周建立
商王盘庚 周武王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课堂小结
夏朝建立与 “家天下”

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 夏朝和商朝1

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 夏朝和商朝1

繁荣
1、面积辽阔 辽河
渭河上游
商朝 长江流域
大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业:
规模大,粮食作物种类多
饲养马、牛、羊、猪、 犬、鸡(后世称六畜)
畜牧业发达:
2、贸易发达
手工业发达: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 酿酒等
商业发展:
使用海贝、骨贝、玉 贝、铜贝等货币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 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盘庚迁殷
1、时间:约公元前1300年
2、迁都的商王: 盘庚 3、迁都地点: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商朝前期,曾
经数次迁都。约公
元前1300年,商王 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今河南安阳西 北)。从此,商的 都城稳定下来。
商朝的盛衰
盘庚迁殷后,商朝国力日渐强盛。鼎盛时期,商的势力范围 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2、建立者: 成汤 3、灭夏战争的地点: 鸣条(今河南封丘)
昔有成汤,自彼 氐羌(边远的少数 族),莫敢不来享 (进贡),莫敢不来 王(朝见),曰商是 常(永远的主人)。
——《诗经· 商颂》 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联合一些部落,发动推翻夏朝统治 的战争。双方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夏桀战败,夏朝灭亡。成汤 建立起新的王朝——商朝。
温故知新
1、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 有 、 。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国家。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的 。
3、 、 、 相继接替担任部落 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 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 ”。
第 4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

商 鞅 变 法
影响
的封建国家; (2)为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 发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
成功原 因
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2)从外部因素看,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其改革的措施、方法得当;
公元前356年;商鞅(卫鞅、商君)、秦孝公
商 鞅 变 法
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 本原因);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 并废除贵族的特权; (3)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为变法提供
了指导思想
目的 顺应新的形势,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内容
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终导致周王室衰
消 极
微,诸侯征战不已;春秋主要霸主和战国 七雄都属于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春秋时 期,分封制开始瓦解;秦统一全国后,废
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考点 2 青铜器与甲骨文(识记)
代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
的最重的青铜器。
青 青铜器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是青铜器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理
打击了旧有的血缘宗法制度,使 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由此开始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封建性质的改 革,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1)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奴隶制度),使秦国的经济
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时期
农具的改进
原始社会 远古居民:以石、骨、蚌、木为主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青铜工具(“青铜时代”)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总结提升-部编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总结提升-部编版

知识精讲:一、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 夏朝、商朝和西周兴亡2.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好多地方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 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动荡的春秋时期1.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

2. 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1)王室衰微:春秋时期,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周天子逐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

(2)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天子曾经享有的权威,成为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朝思暮想的目标。

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争霸战争,争当霸主。

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四、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战国七雄(1)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子
时间
主要思想
春秋 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施行德政;有教无类
战国 “性善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战国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
春秋 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青 铜 器 与 甲 骨 文
工艺 表现
夏 商 周 的 更 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表现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衰落 生产力提高 军事上: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不断
战 国 时 期 的 社 会 变 化 思想上:形成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消极:诸侯势力壮大,威胁周王室地位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分封诸侯形势图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概念
发展历程 代表作品 铸造方法 用途功能
主要特点
知识点五: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 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时间
都城 中心地区
建立者 亡国者
继承制度 都城遗址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禹 桀 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夏朝和商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夏朝和商朝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爵
镶嵌十字纹方钺
陶盉
陶鼎
茫茫禹迹,画作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 原道训》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出现了镇压 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奴隶制国家机 器产生了。 返 回

启后来杀死了伯益,打败了反对 他的有扈氏,还把有扈氏的俘虏变成 了放养牲畜的奴隶。 夏启(画像)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 大人世及 (世袭)以为礼。 ——《礼记· 礼运》
启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夏朝宫殿遗址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 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 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同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 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商 代二里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与文献中所记夏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 化。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立耳,长方形大鼎, 用作炊食具或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 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 土。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 长1.1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 “司母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 有云雷纹、虎纹、人头纹、夔纹等, 并组成精美整体图案。司母戊鼎是 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一件 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联合一些部落,推翻夏朝统治。双 方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桀战败,夏朝灭亡。 成汤建立起新的王朝——商朝。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埋下了祸
根。(补充)
诸侯
卿大夫

庶民 奴隶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
1.功能:饮食、祭祀、军事等 2.用途:从食器到礼器 3.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工艺高超 4.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 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P26)
四羊方尊
利簋
司母戊鼎 妇好鸮尊
2.青铜器与甲骨文
2.甲骨文
1.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假借等 2.历史地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 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P27) 3.历史影响: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 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 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②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P27)
认知要点(写在书上): 1.早期王朝更迭顺序: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2.重要制度:夏朝-世袭制、西周-分封制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与大转型时期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 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 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道老子、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 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 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 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等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维护秩序
道家 庄子 《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5.百家争鸣的基本概况(人物、思想、影响) 3.历史影响(重要)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衔接中考主题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的更替与文明成就(学完第4、5课后使用)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衔接中考主题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的更替与文明成就(学完第4、5课后使用)
D
A.甲骨文化 文字之源 B.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C.汉字文明 中华独创 D.文明交流 共享共建
15.(2023洛阳涧西区模拟)2023年是我国农历癸卯年(兔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中“兔”字是( )
C
A. B. C. D.
A
A.内容丰富,反映历史 B.分门别类,记述科学C.宗教产物,封建迷信 D.历史悠久,传承不绝
14.(2023洛阳洛宁二模)自1899年发现以来,先后出土约15万片甲骨文。中国大陆现存约10万片,中国台湾约3万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等14个国家约2万片。经过120余年,甲骨文保护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课题,在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表明( )
12.(2023新乡模拟)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中华音韵,博大精深B.华夏文明,历史悠久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青铜工艺,影响深远
13.(2023周口一模)《殷墟卜辞综述》统计甲骨卜辞内容“大别为六”:祭祀;天象;年成(年成与农业等);征伐;王事(王之猎田、游止等);卜旬。这反映了甲骨卜辞( )
材料二
材料三 通过考古发掘直观再现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审美趣味乃至精神世界,证实或补充了文献中一些模糊或缺失的记载,获取了没有文字记载部分的人类历史拼图,揭开文明尘封的面纱,使历史变得更加丰盈立体。
(1)据材料一归纳最早的“中国”的内涵。
[答案] “中国”指的是中心、中央,表示国之中央的意思,指的是今洛阳一带。(意思相近即可)
B
A.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B.需与考古发现相印证C.不能成为研究的依据 D.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
7.(2021孝感)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图1、2、3,请你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制”登上王位B.自己建立了夏朝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父位D.牧野之战取胜,推翻上一个朝代2.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C.统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西部和河南南部D.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3.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4.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6.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7.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①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②王陵区的存在;③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④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9.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思考:根据材料请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 驳,又彼此吸收、一历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 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念 进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 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读。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 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 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太的推动作 用。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 体的阐述?
•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 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 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 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 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行为?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 哪些行为?
( 。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 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就可以接受 教育。”
材料一中孔子肉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
注意 自我
这则故事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
“至圣先师” 孔子
2、孔子和儒家学说
请根据下表提示,阅读课本P38-39内容,做好标 划。
时期 创始人 核心
儒家
春秋后期
孔子
“仁”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贝幻灯片 18 铜玉器
说一说:下面符号各代表什么?






甲骨文中的马、牛、羊、猪、狗、鸡即是后世的“六畜”,为当时家畜(chù)家禽的主 要品种。商代大型祭祀活动一次要用几百头甚至上千头家畜。商代畜牧业很发达。
返回
商朝的贝币
(二)衰落 原因: 纣王的残暴统治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夏朝的建立等情况,商 朝的建立、迁都,商朝的盛衰。了解了我 国奴隶社会初期社会发展情况,有利于我 们领略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
2、年代、世纪:10年为一个年代;100年为 一个世纪。
上幻灯片 1一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 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 启。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
此文献的大意是:禹将死的时候准备传位给
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启继承了统治者的
位置。
伯益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 大战于甘。将战,作《甘 誓》……遂灭有扈氏,天 下咸朝。
二、商朝的建立和迁都
(一)、夏朝的衰落
原因:夏桀的残暴统治
(二)、商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 成汤
3、灭夏战争的地点: 鸣条(今河南封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盘庚迁殷
1、时间:约公元前1300年 2、迁都的商王: 盘庚 3、迁都地点: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三、商朝的盛衰
(一)繁荣
1、势力范围广 辽河
渭河上游
商朝 长江流域
大海
盘庚迁殷后,商朝国力日渐强盛。鼎盛时期,商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 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农业:规模大,粮食作物种类多
畜牧业发达:饲养马、牛、羊、猪、 犬、鸡(后世称六畜)幻灯片 15
2、经济发展
手工业发达:青铜冶铸、玉器制作、 酿酒等幻灯片 16 商业发展:使用海贝、骨贝、玉贝、 铜贝等货币幻灯片 17
第一课
一、夏朝
夏朝和商朝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一)、夏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 禹 3、统治中心: 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疆域图 公元幻灯片 2纪
公元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 元元年,这一年以前的年份称为公元前多少年。
公 元 前 3 年 公 元 前 2 年 公 元 前 1 年 公 元 1 年 公 元 2 年 公 元 3 年
学习测评
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A )。 A.约公元前21世纪 C.公元21世纪 B.约公元前20世纪 D.公元20世纪
2.商朝时,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比起其 他材料来,青铜有什么优越性?
所用材料有青铜、铜、石、木、玉、骨、贝,等等。 青铜的优越性有: A.比纯铜硬度大。 B.比石、木、玉等更易成型。 C.青铜工具、武器比石器等更锋利。 D.其他。
——《史记· 夏本纪》
此文献的大意是:启后来杀死了伯益,打 败了反对他的有扈(Hù)氏,还把有扈氏的俘 虏变成了放养牲畜的奴隶。
夏启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
(世袭)以为礼。
——《礼记· 礼运》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继承制变化
(二)、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
出现“家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