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市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王兴涛颜南
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24期
摘要: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以农业科技化为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治本之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件改革的主要方向。
本文从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入手,对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推进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牡丹江市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南和发展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以农业科技化为引领,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建立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
l 牡丹江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牡丹江市共有农业人口114万,占总人口40%左右,耕地面积1000万亩左右。
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占全罔二十分之一,黑木耳、猴头菇产量分别占全罔1/3和1/2,柞蚕放养量、蜂蜜产量占全省1/2和1/3以上,实现了“一亩顶三亩”的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产业结构分析,全市已进入由特色农业向高效、品牌、精品农业发展的黄金期,生产科技化、模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等阶段特点更加明显。
按照我罔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及标准,农业现代化水平分为起步阶段、初级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并按实现程度,将起步阶段定为30~50%.初级阶段定为50~90%,基本实现阶段定为90%以上,以此反映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目前,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为80%左右,处于初级阶段中期,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其显著特征是科技的支撑力和导向性更强。
牡丹江市已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竞争力较强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具备了靠科技提升放大优势、挖掘潜力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2 牡丹江市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1 政策投入不足。
从财政投入看,市、县两个层级的农业专项科技资金无法保障农业生产领域的专项研发和创新,只能维持一般农业推广机构的基本运行。
省级层级的专项资金仍然以粮食为主,而牡丹江粮食总量较低,以特色农业为主,凶此,省级层级的专项科技资金、政策等对牡丹江的倾斜较弱,导致牡丹江农业基础建设滞后于其他粮食高产的地市。
2.2 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牡丹江市每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平均5人左右.人均承担指导面积5.29万亩,难以做到高精度、高频率推广。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历层次
高、懂生产经营技术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专业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牡丹江市20~40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达到6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也存在严重匮乏的现象。
2.3 品牌承载能力不强。
牡丹江市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数,粮食总产少、经济作物比例大的现实,客观形成了农产品品种多量小、品牌多而杂的局面。
牡丹江市缺少科技含量高、产品容量大的优势品牌。
尚未形成集线上线下统一市场、销售专区专柜于一体的农业市场品牌营销网络。
总体看,无论是营销手段,还是流通平台,都不适用农业科技化、市场化发展需要。
3 加快牡丹江市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农业集约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方向。
只有通过创新技术手段,践行低碳、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才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层级。
凶此,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研发投入,在原有绿色有机等质量认证的基础上,以具有牡丹江特色的食川菌、水稻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外引内育,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牡丹江农业产业特色的科技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规模经济。
同时,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在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标准化种植等种植业重点技术、小孔打眼、春耳秋管等食用菌技术、肉牛集中育肥、生猪直线育肥、奶牛群体高产畜牧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绿色有机种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中罔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产业支撑。
3.2 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
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要有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标准和尺度。
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行业标准,通过政府主导,借助科研院等外脑,制定和完善符合牡丹江实际的农业各个产业生产技术标准。
按照集成示范与重点推广相结合的方针,实施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定向投放,加快各类示范区建设。
形成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同区载体,引领牡丹江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
构建集互联网、电信、有线电视网络、卫星、无线、广播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虚拟网络环境,为加快科技强农步伐提供可靠平台。
3.3 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是科技兴农的实现平台。
要强化品牌引领,充分发掘牡丹江农业产业、区位环境的比较优势,通过专用技术、专用品种的培育,开发其技术特质.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质,全面释放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潜力,培育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产品。
在推进同类产品统一冠名、地域品牌统一标注的过程中,通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相关科研院所和专业品牌包装团队等方式,组织开展品牌科技评估和产品科技开发论证,确保行业主导品牌和重点地域品牌的科技化发展发展取向,以科技化提升农业品牌优势,综合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开展品牌推介,使牡丹江优势特色产品品牌全国叫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