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理解
09《论语》第九篇子罕
《论语》子罕篇第九(本篇共三十一章)9.1 子罕①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注释】①罕:副词,少也,只表示动作频率。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而不以一项专长来树立名声。
”孔子听了,对学生们说:“我专长干什么呢?驾车吗?射箭吗?我还是驾车吧。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①,俭②,吾从众。
拜下③,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礼帽用麻料制作,这是合乎礼的规定。
现在用黑色丝料制作,这样省俭些,我赞同大家的做法。
臣见君,先在堂下跪拜磕头,再到堂上磕头,这合乎礼的规定。
现在免除了堂下的磕头,要到堂上才跪拜磕头,这是傲慢的表现。
虽然违背了大家的做法,我仍然坚持在堂下跪拜磕头的主张。
”【注释】①纯:黑色的丝。
②俭:绩麻做礼帽,依照规定,要用二千四百缕经线。
麻质较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这很费工。
若用丝,丝质细,容易织成,因而省俭些。
③拜下:指臣见君的行礼,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再到堂上磕头。
到孔子时,下拜的礼似乎废弃了。
④泰:骄纵。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绝无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
9.5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②不得与(yù)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拘禁,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传下来的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使这些文化丧失不传,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不想让这些文化丧失,那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注释】①子畏于匡:《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经过匡。
匡人曾经遭受过鲁国阳货的掠夺和残杀,而孔子的相貌很像阳货,便以为孔子就是阳货,于是囚禁了孔子。
《论语》读书笔记--09子罕篇
【原文】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笔记】“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
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
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
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原文】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笔记】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
”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
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原文】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笔记】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原文】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笔记】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
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论语第九《子罕》篇
论语《子罕》篇解读仪器图书管理办公室论语子罕篇第九,本篇共包括31章。
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子罕篇第九;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解释:罕,副词,希也;论语中的解释,孔子很少主动的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那么,事实上,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还是很有争议的,分析一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论语》中孔子谈到“利”、“命”、“仁”的次数,从谈及的频率便可直接看出是否“罕言”;在《论语》中,孔子言“利”6处,言“命”7处,言“仁”则达59处,也有说109次?。
第二,“与”的解释,在“和”跟“赞许”两种解释中展开争论;第三,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
我认为,要还原这句话的真意,需深究的是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透过孔子的思想才能正确解释此话。
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赞许的便“多言”,反对的便“罕言”。
从言“利”6处,言“命”7处,言“仁”则达59处我们知道,孔子罕言“利”与“命”,但并不罕言“仁”。
因此作“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注解是不合理的。
如此断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则把此句解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赞许命运,赞许仁德。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
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
”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的意思是说,射箭是需要有目标的,然后为了达到目标要专心训练,这叫专才,也就是现在的专家。
但是驾车呢,可以四处跑,涉猎广泛,但没有专长,是杂家,但博学,是个通才。
论语-子罕篇第九
四、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1)意:同臆,猜想,猜疑。(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4)我:自私,自以为是。
四、【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臆猜,
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赏析】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是孔子的立身行事、出 处语默的自律条。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 有首先做到了这四个不要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 格。要克服偏见、主观、固执和自我,说起来容易,做起 来很难。要坚持真理、要随时、随处、随事严格要求自己, 勇敢地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四个不要的关键是毋我。 毋我必须无我,即超越自我,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十三、 【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
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 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到那里(去实行教化) 还有什么闭塞落后的呢?”
【赏析】前面曾记述了孔子因道不行,而有“乘桴 浮于海”的感喟,本章却发出“欲居九夷”的牢骚 话。有人对孔子说,九夷文化闭塞,经济落后,民 风习俗野蛮。孔子认为只有自己有为有守,可以安 身立命,不会有闭塞、落后、野蛮的感受。孔子的 华夷观念,不是种族的区分,也不是地域区别,而 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标。
【赏析】《雅》、《颂》,《诗经》的组成分风、 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国的地方民歌,雅是秦声, 颂是祭祀时乐曲或舞曲。孔子回鲁后,使杂乱的乐 章各得其所,这就是“乐正”,即乐章得到整理、 纠正。
十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
十五、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
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五、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
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有多能也。”子 闻之,曰:“太宰知我乎?无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
”
字 在全 书 中
1
”
4 次 0
除 此 句外 没 有 一 例 是
。
夷
“
字 之误
”
而
夷
字出 现
“
次 也没 有 一例 是 就不 让 人信 服
,
。
仁
字 的误 写
,
因之
,
便把 这 里 的
” 。
仁
字 武断 地 说 成 是
:
夷
”
字
那么
对
叹
“
子 罕言 利 与 命 与仁
一句 到 底应 该 如 何 理 解 呢 ? 我 们 觉 得
、
— 如 果不 联 系 孔 子 的 思 想 主 张 和 全 部 言 论 似 乎 如 上 做 解
, ,
。
命 和仁 ( 的 问题 )
杨伯 峻
,
不无 道理
,
。
但是
,
只 要 我 们 稍加 分 析
:
从 孔 子 的 思 想 主 张 及 这 句话 的 语 言 结 构 诸 方 面 去 考 虑
, ,
就觉
得如是 解 句 很 欠妥 当
;
不 仅古 汉 语 中 没 有这 样 的 先 例
“
就 连 现 代汉 语
。
,
也 没 有这 样 的 语 法 规 律
:
;
没见 过 在
同一成 分 里 用 两 个 连 词 来 连 结 几 个 并 列 词 语 的
我 最 喜欢 滑 冰
:
如只 能说
,
游 泳和 踢球
”
而解 决 不 能说成
“
我 最 喜欢 滑 冰 和 游 泳 和 踢 球
“
夷
《论语》 第 9 章 子罕 个人翻译及解读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点点意译:孔子很少讲利益和天命,(孔子)赞赏的是仁德。
点点意解:不可把握的存而不论,可以努力的践行之!人痴多读书204 《论语》090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点点意译——达巷这个地方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广泛地学习却无极为突出而出名的方面。
”孔子听说了这个人的评论,就对自己的门徒弟子说:“我执着于什么呢?执着于驾车吗?执着于射箭吗?我执着于驾车吧。
”点点意解:专一而通博是现在的人才标准。
孔子的时代,大概是要在某方面突出就是难能可贵了,不然达巷的人不会因为孔子博学而称赞孔子。
人痴多读书205《论语》090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点点意译——孔子说:“戴麻料帽子,这是传统的礼制;现在大家都戴丝织帽子,这样节俭些,我和大家一样。
(臣子觐见国君)先在堂下叩头,进去朝堂后又叩头,这是传统的礼制;现在,只是进入朝堂后叩头,这样很傲慢。
虽然违反大家,我仍然先在堂下叩头。
”点点意解:对于旧传统,孔子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原则地继承。
人痴多读书206 《论语》090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点点意译——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臆想臆断,不绝对一定,不顽固固执,不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点点意解:孔子在执着于理想信念的同时,也是懂得变通的。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刚柔并济,才可屹立于世。
随波逐流就会迷失自己,只有自己就会失去大众,所以为人处事,即可独处,又可随众。
很多痛苦源于“臆想、必须、固执、自我”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点点意译——孔子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孔子慨叹说:“文王已经死了,文化礼制不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要消灭这文化礼制,(我就会被困死在这里),后人就不能够了解文化礼制了;如果上天不消灭这文化礼制,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点点意解:深陷困境的孔子,说自己的生死在天不在人,是达观,还是自信?人痴多读书208《论语》090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论语十二章书上原文及注释
论语十二章书上原文及注释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下孔子的言行而成。
其中的第十二章是《子罕》。
以下是《子罕》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罕退,见子夏曰,“莫我知也夫!”。
注释:
这一章中,子罕谈到了利、命和仁。
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就是仁。
只要每天努力克制自己,恪守礼仪,那么天下就会归于仁。
孔子强调,仁是源自于自己的修养,而不是依赖于他人。
最后,子
罕见到子夏并说,“我什么也不知道。
”。
这一章主要强调了修养自己、恪守礼仪和追求仁德的重要性。
孔子通过这段对话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修养和道德追求的看法,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天下的影响。
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
虚空济浅解《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篇第九①-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夫子很少主动谈及的第二件事情,命,天命。
《论语》中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所以中人以下是不能谈天命的,因为天命难懂,不好理解。
天命里面又包含了穷通,包含了吉凶,包含了夭寿,它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其中。
我们举个《论语》当中的例子,颜回早逝,孔夫子感叹天丧予,天丧予,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孔夫子另外一位有德行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很有德行,可是得了重病,孔夫子依然感叹,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种病呢?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种病呢?这都是夭寿的范畴。
从我们人的角度和思维,认为这么有德行的人,修行这么好的人,孔夫子的得意门生都是十哲之内的两位弟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大家不愿意去相信,甚至还会认为修道修德不是一定都是好的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这也只是通过当下的思维看到当下的现状,可是我们了我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还在学习夫子和他的弟子们,颜回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门生。
所以在当时人们看来似乎是不幸的,可是两千五百年以后的今天,似乎并不是当时人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故而孟子言:“夭寿不二。
”长寿和短寿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句话没有修身过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呢。
所以孔夫子很少谈及天命的事情,因为它有太多不可控,太多不可为的因素,普通人又听不明白,又听不懂,你跟他们又解释不清楚,故而很少谈及。
那我们再讲这里面的另外一个因素。
举个例子,和一个人讲命,说:“你今生的命运很好,会飞黄腾达,大概在你四十到四十二岁之间。
”当说完这番话以后,通常对方会变得安逸。
“原来再过几年是可以辉煌的,这个期间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努力了,我会觉得还不到时机,等机缘到了我再去努力就可以了,所以这两年我就并没有那么刻苦努力地去寻找出路去做事情。
”这是一般人的思维。
还有另外一种,当告诉了他的命运不好,很多的坎坷,将来还会遭遇很多的磨难,甚至是生意的失败,感情的失利。
好了,他听到这番话以后,开始不努力了,甚至我在谈一段感情的时候都会产生内心的恐惧,干脆别谈了。
高中语文《孔子世家》“子罕言利与命与义”的几种解释-文本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关于《孔子世家》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义”的几种解释“子罕言利与命与义”的几种解释清末维新变法领袖人物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语作了新的考证和注解。
他重新考证后,对此语作如是解:“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
”他注此语曰:“罕,希也。
”“利者,义之和;命者,天之命。
记者总括孔子生平言论,最少言者莫如利,最通达多言者莫如命与仁。
盖命利仁三者,皆人受于天以生,无须臾而能离者也。
然利者,人所同好,若再增长附益之,则教猱升木,相习成风,恐因自利而生贪夺,反以害人道矣。
故于《系易》,言利为义和,美利天下,而它经寡言之,防流弊也。
”今人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此句译为:“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对此句重新标点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他译之为:“孔子很少讲利。
许命,许仁。
”他还在“记”中说:“《论语》一书极少讲‘利’。
但屡次讲‘命’,讲‘仁’最多,超过百次以上。
但多数注疏均释作少讲利和命和仁,与原书不合。
”“为什么不讲‘利’?主要恐怕是当时氏族遗风尚存,商业、交易并不发达(战国时便大不一样),‘利’的观念从而也尚未普遍流行,并不一定是孔子坚决排斥‘利’的观念,如后世理学家所强调。
……”杨叔子认为,《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过去一般解释为,孔子很少讲利、讲命、讲仁。
这不全对。
很少讲利是对的,很少讲命勉强可通,很少讲仁就绝对不通了。
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仁”,《论语》中讲“仁”109处,除了一处“仁”作“人”讲外,还有108处;有讲“命”21处。
除了11处外,10处都是指“天命”的意思,即客观规律。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最后一章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不信鬼神,他这里讲的命、天命,就是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讲的是要了解、要服从客观规律、自然规律。
这一来,怎么能说孔子很少讲命,讲仁呢?那么,究竟该怎么解释?在《论语》中,在中国古代书中,“与”不仅有“和”、“同”的意义,还有“称赞、歌颂”的意义,所以“与命与仁”,应该解释为“称赞命,称赞仁”。
《论语》原文+注释 子罕篇
《论语》原文/注释子罕篇子罕言利[1] ,与命与仁[2] 。
[1] 罕:少。
[2] 与:赞同,肯定。
一说,“与”,是连词“和”。
则此句的意思为:孔子很少谈财利、天命和仁德。
宋儒程颐就曾说:“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但是,综观《论语》全书,共用“命”字21 次,其中含“命运”“天命”意义的,有10 次;共用“仁”字109 次,其中含“仁德”意义的达105 次。
由此看来,说孔子很少谈天命和仁德,是缺乏根据的。
达巷党人曰[3]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4] ?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3] 达巷党人:达巷那个地方的人。
“达巷”,地名。
滋阳县(今山东省兖州市)西北,相传即达巷党人所居。
“党”,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
一说,“达巷党人”,指项槖(tuó驼)。
传说项槖七岁为孔子师。
[4] 执:专做,专门从事。
子曰:“麻冕[5] ,礼也;今也纯[6] ,俭[7] 。
吾从众。
拜下[8] ,礼也;今拜乎上,泰也[9] 。
虽违众,吾从下。
”[5] 麻冕:用麻布制成的礼帽。
按古时规定,要用两千四百根麻线,织成二尺二寸宽(约合现在一尺五寸)的布来做。
很费工,所以不如用丝绸俭省。
[6] 纯:黑色的丝绸。
[7] 俭:节俭,俭省。
[8] 拜下:按照传统古礼,臣见君王,先在堂下跪拜;君王打了招呼之后,到堂上再跪拜一次。
[9] 泰:轻慢,骄奢。
子绝四:毋意[10] ,毋必[11] ,毋固[12] ,毋我[13] 。
[10] 毋:同“勿”。
不,不要。
意:推测,猜想。
[11] 必:必定,绝对化。
[12] 固:固执,拘泥。
[13] 我:自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子畏于匡[14] ,曰:“文王既没[15] ,文不在兹乎[16]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17]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8] ![14] 子畏于匡:“畏”,受到威胁,被拘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原文及解释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原文及解释名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摘自:《论语·子罕篇》解释: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子罕篇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理解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理解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理解
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出处:《论语·子罕》——战国·孔子
1、罕言:罕,稀少。
“言”即直言,指不问而自己主动说(见附录)。
2、利:利益。
3、与:同、和。
4、命:命,天之命也。
5、仁:仁,行之盛也。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
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
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
1。
试析_子罕言利与命与仁_的正确解读_兼及_论语_利_仁_命_与四字使用状况
《 四书 》 大都忠实传达原文精髓而且通俗易懂 。 他尚 不能 摆 脱 朱 熹 影 响 , 其 他 人 更 是 可 想 而 知 了。 如
[ 2] , 林松 、 禹克坤的《 四 书 译 注》 1 9 8 8 年 2 月刘俊田 、 [ ] 3 论 语 译 注》 及2 2 0 0 4 年 7 月金良年的 《 0 1 1年6月
罕言利 ” 符合孔子态度 2 “
“ , , 罕言 ” 或“ 很少说到 ” 是数量上的界限 。 数量 有可能是不喜欢或者厌恶 , 不 少表现了人们的态度 , 愿 意 提 它; 或 者 是 认 识 不 充 分, 故 谈 论 较 少。 孔 子 “ 罕言利 ” 应该是属 于 前 者 , 朱熹所说的“ 计利害义” 是对的 。 《 论语 》 中一共 出 现 了 1 利” 字。 其 中 多 数 1个“ 、 “ 、 “ 私利 ” 的意思 , 只取 “ 有利 ” 尖嘴利舌 ” 工 都不是 “ , “ 等义 , 如“ 仁 者 安 仁, 知者利仁” 因民之所 具锋利 ” , “ , “ 利而利之 ” 工欲 善 其 事 , 必先利其器” 恶利口之 “ 覆邦家者 ” 等 。 孔子 明 确 贬 斥 的 “ 利” 有 三 处: 君子 , “ , “ 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放于利而行 , 多怨 ” 无见小 …… 见 小 利 , 。仅这3处就足以表 则 大 事 不 成” 利, “ 明孔子的态度 : 在他那里 , 利” 只是小人懂得和追逐 的东西 , 君子不为也 ; 一个人 “ 任凭个人利益来行动 ,
1 学术界的不同解读
子 罕言 利 与 命 与 仁 ” 的 正确解读 9 卷第 3 期 张之 权 试 析 “ 第2
1 0 1
“ 句话译成白话就是 : 孔 子 在 言 谈 中 很 少 说 到 私 利、 ” 命运与仁德 。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 他的 《 四书集注 》 是元 、 明、 清时代的圭臬 , 影响极为深远 。 “ ‘ 他说 : 罕, 少 也。程 子 曰: 计 利 则 害 义, 命 之 理 微, ’ ” 仁之 道 大 , 皆 夫 子 所 罕 言 也。 这个注释虽引自程 子, 由于有他的认 可 , 其 影 响 远 超 程 氏, 直到现在大 “ 多数人仍不脱离其窠臼 。 如杨伯峻的解释就是 : 孔 ” 子很 少 讲 到 利 益 、 命 运 和 仁 德。
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之——子罕第九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章四字一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利,赞同命和仁。
这一章说孔子罕言利没什么争议,争议在命和仁谈得多不多。
考之《论语》,“十五而知天命”,“死生有命”,“赐不受命”等等,言命是不少的,言仁更多达一百余处。
所以再说很少谈命谈仁就不合适了。
《集注》认为是孔子很少谈利谈命谈仁,程子注: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忘记在什么地方看的,说朱元璋当了皇帝,秘诏各布政使找和他生辰八字相同的人,结果找了三个,一个和尚,一个乞丐,一个市侩,朱元璋就问刘基刘伯温,怎么回事,刘基回答引了程子的话:命之理微,圣人不能穷也。
其实朱元璋当过和尚也讨过饭,这里面多少还是有关联的。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人,或以为是项橐,也未必是,这个无关紧要。
执,专做,专门从事。
达巷的党人说:“孔子真伟大!学识渊博,可惜不是某一方面的名家。
”孔子听到了,对门下弟子说:“我专执什么呢?驾车吗?射箭吗?我想还是专执驾车吧!”这一章是别人赞美孔子,孔子谦以承之。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六艺莫粗于射御,而御又较射为粗。
9.3【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做礼帽,这是古礼。
现在用丝绸,比较节俭,我跟从大家,也用丝绸做的礼帽。
臣在堂下拜君,这是古礼。
现在都在堂上拜,太骄了,虽然有违于众,我还是在堂下拜。
”关于礼俗的变革,孔子既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而取俭舍泰,里面也是有深意的。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绝没有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测,不期其必然,不固执,不自我。
《论语意原》:子之所绝者,非意必固我也,绝其毋也。
禁止之心绝,则化矣。
绝意必固我是“时时勤拂拭”,绝毋则是“本来无一物”,高明透脱,这才是圣人地位。
有人说固同故才能和必区别开,毋故就是不泥其故,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也有道理。
虚空济浅解《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篇第九①-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第九,第九篇是很多弟子记录了孔夫子平时的言行,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喜好,所讲过的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是稀少的意思。
这个言古时有问有答称为语,无问自说称为言。
也就是没有人问利、没有人问命、没有人问仁,孔夫子是不会讲这三件事情的,罕言,不是不讲,很少谈及这三件事情。
我们先来讲为什么很少谈及利,因为在孔夫子的思维当中,就没有利这个概念。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我们学习了圣贤的文化,当我们懂得修身以后,其实我们的思维当中关于利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修身以后也不太会谈及这个利字。
“君子喻于义”,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先想到的是合不合义,这件事情是否合适、是否适度、是否符合道义的、是否符合仁义的、是否符合我的修身之道、是否符合德这个字。
这是我们思维当中所思考的事情,只有没有修身过的人,做事情考虑的都是利、都是好处。
所以为何不谈及,第一个因素,是因为思维当中并没有这个利字。
谈利则伤仁、伤义、伤道、伤德。
我们再来详细的讲这个例子,我们生活当中的痛苦来源皆是因为这一个利字。
这个利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欲,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皆源于这一个欲字。
又把它称为“毒”,它是来毒害我们身心的。
比如说我们培养孩子,经常听到一句话“养儿为防老”,那有这样的思维是不是利,也是利。
我们希望他可以养我们的老,这个时候充满了期望,我们就会产生痛苦、产生期待。
一旦他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说了养你有何用,你看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也痛苦,他也痛苦。
并且在培养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很痛苦。
举个例子,很多母亲都会抱怨,说我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注重过自己的容貌,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地工作,不都是为了培养你吗?不都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吗?当我们讲出来这番话的时候,实则心中都是怨气,这个时候孩子听到是什么感受呢?我们来换位思考,或许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常常听到这种话,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或者是我们的其他亲人,可能经常跟我们讲: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我们,看看那一刻我们的心里是否舒服,并且对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有怨。
论语研读(第10讲:解读“子罕第九篇)
论语研读(第10讲:解读“子罕第九篇)《论语·子罕第九》此篇文字所言及的是“至圣”,也就是孔子的德与行。
讲述了孔子的谦虚谨慎、才能学艺、劝学励学以及孔子的哲学思想。
【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利“命”和“仁”。
【解读】后世解读这句话产生了歧义。
“罕言”就是少说,这没有异议。
关键是“与”的解读。
“与”最多、也是最典型的解读就是“和”的意思,但也有“赞许”的含义。
一部分后人根据利、命、仁在整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把这句话解释为“孔子很少谈论利,却赞许命和仁”。
关于“利”,《论语》中孔子提到的次数大约是4次,提及“命”的次数大约是24次,提及“仁”的次数大约有108处,从表象上看这样的解读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我们知道数量并不一定就代表本质,受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研究现象学的启发,我认为孔子罕言的是利、命、仁三者,而不是罕言利,赞许命和仁。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论语》是语录体,记录的大都是孔子生前的言语,既然是这样就意味着口语化很普遍,口语化就意味着孔子罕言的命与仁,不是对象化、概念化、僵硬化的命与仁,事实上至今为止也没有那一个人能给“命与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孔子对“利、命、仁”没少谈,但他谈论的都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非对象化、概念化的。
因此,孔子的罕言我以为就是这个意义上的罕言,而不是少谈“利、命、仁”。
【原文】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伟大啊!学问渊博却没有可以依凭树立名声的专长。
”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靠什么专长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我还是依凭驾车这样的专长吧。
”【解读】看来当时的人们都认识到孔子的伟大了,但却看不到孔子有什么专长用以成名,所以才说了那样的话。
孔子听到后,反思这句话也便幽默调侃了一句,说我还是给领导开车吧。
据此,我们可以想见,孔子的驾车技术应该是很突出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意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意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意思》
哎呀呀,要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呀,可真有点深奥呢!让我用咱老百姓的话来给你唠唠哈。
就说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吧,我在那跟卖菜的大妈砍价呢,我就想让她便宜点嘛。
这时候旁边有个大爷就说了句:“哎呀,别太计较那点利啦!”我一听,嘿,这不是跟“子罕言利”有点像嘛。
咱平常生活中啊,不能老是把利益看得太重,不能啥事都算计着那点好处,得大气点不是。
然后呢,再说说“命”。
有回我参加一个比赛,准备得可充分了,那是信心满满啊,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个好名次。
结果呢,那天不知道咋回事,就是各种状况百出,最后成绩不太理想。
哎呀,我当时就想,这可能就是命吧,有些事情不是咱能完全掌控的呀。
就像那句话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再讲讲“仁”。
有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在那哭,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给他拍拍身上的土,安慰了他几句。
看着小朋友破涕为笑,我心里可美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小小的仁啊,对别人友善、关爱,在一些小事上能帮就帮一把。
你看,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不都体现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嘛。
别老是只想着利益,要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还要多一些仁爱之心。
这样咱的生活才能更和谐、更美好呀。
就像我经历的这些事一样,虽然都是小事情,但都有着它的意义。
咱也别把这些道理想得太复杂,就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去体会、去践行。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咱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啦,嘿嘿!
总之呢,“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呀,就藏在咱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感悟呢!。
古文辞典原文与解析
古文辞典原文与解析古文辞典是一部重要的辞书,它收录了众多古代文献中的经典文言文。
通过深入研读这些经典文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通过古文辞典中的原文与解析,为读者提供对古代文学的深入认识。
《论语·子罕第十》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曰:“焉得二?”解析:这段原文出自《论语》中的子罕第十,谈到了利、命和仁的关系。
子罕问道:“怎样才能同时兼顾利益、个人命运和仁义呢?”这句话暗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人们在追求利益和个人成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道德和仁爱的价值。
《庄子·养生主第二十三》原文:必有他亲采蘼芜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怨此众生兮,怅然嗟叹!解析:这段原文出自《庄子·养生主第二十三》,描述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人们只需采摘野菜,用一箪食物和一瓢饮料度日,虽然居住在狭窄的小巷里,但却无忧无虑。
这里表达了对繁琐世事的厌倦,并思考人们应该如何陶冶情操,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红楼梦·程婴第五回》原文:绝可一战,不如退避三舍。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红楼梦·程婴第五回》,描述了面对困境时的应对策略。
主人公意识到在某些情况下,避退三舍比孤注一掷更加明智。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智慧和对生活处世之道的思考。
《史记·项羽本纪第八》原文:且夫天不可侪也,史不可据也,难以逮夫天之亡形也。
解析:这段原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第八》,表达了人们不能与天相比,历史不能完全依靠。
人们很难了解天意,无法预测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这句话表明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们应对变局的谦虚态度。
通过对古文辞典中原文与解析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风采和智慧。
古代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深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古文辞典的收录内容涵盖了数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因此,通过学习古文辞典中的原文与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
《论语·子罕篇第1章》孔子因何罕言利却赞许命和仁?
《论语·子罕篇第1章》孔子因何罕言利却赞许命和仁?本章中的“罕”字,指稀少。
“与”字,指赞许。
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论利,却崇尚天命、赞许仁德。
从古至今,人们对这句话的解读分歧很大,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与”字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与”字的意思是“和”。
据此解读这句话就是,孔子很少讲利、命和仁。
如《论语集注》引程子的话说:“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其二,认为“与”字的意思是“赞许”。
据此解读这句话就是,孔子很少谈利,却赞许命、赞许仁。
如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利者,人所欲,启争端,群道之坏每由此,故孔子罕言之。
罕,稀少义。
”“与,赞与义。
孔子所赞与者,命与仁。
命,在外所不可知,在我所必当然。
命原与天,仁本于心。
人能知命依仁,则群道自无不利。
”从《论语》通篇看,孔子讲仁是最多的,讲命的也不少,说他很少讲仁和命,与《论语》的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我赞同钱穆先生的解读。
本章只有八个字,却指明了孔子少言利,而赞许命和仁,这对于理解、把握孔子的思想十分重要,说明“命”和“仁”是孔子学说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关于“利”,《论语》中孔子讲“利”的确很少,只有6处,而且,有的是把“利”当作负面来讲,有的是在“义”的限定下讲。
其实,孔子不是不讲利,他只是反对见利忘义,反对不以其道取之的行为。
关于“命”,《论语》中讲到命、天以及天命的,共26次,如“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等,都是十分郑重的言论,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仁”,《论语》中讲到仁的,共109次,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练成一个“仁”字,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构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廉、耻、和、忠、恕、勇、恭、宽、敏、惠等,从而使“仁”成为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也是引起很多争议的一句话."与"字应理解为平等、并列、相对于;应该把利、命、仁放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整个时代中去理解,不应只局限在这一句话中.利、命、仁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决不是平等的:孔子承认利,但不是功利主义者;默认命,但不是命定主义者;他的思想核心应该是仁.
作者:万光军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政史系,山东,泰安,271021 刊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1)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论语> 的知识脉络' > 利命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理解
作者:张家清
来源:《读书》2013年第04期
“孔曰成仁。
”仁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且孔子以“知命”自许。
因此《论语》“子罕言
利与命与仁”一句长期使中外学者感到困惑,当然也有公然表示异见的,如康有为。
康在其所著《论语注》中,将这一章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
”这样一改,后面的“达巷党人”就变成“巷党人”了。
矛盾看似解决了,但细审其文,与夫子平日说话语气十分不类,因此只能认为这是康圣人的想当然而已。
对“子罕”一章出现理解困难的症结何在呢?笔者以为在于对“与”字的理解。
许慎《说文解字》与:党与也。
段玉裁注,党当作,朋群也。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与字第一义项为党与,属名词。
当然后来与字大多作连词用。
但在两汉时这种情形尚未出现。
而何晏及程朱诸先儒,则一律视与字为与和、及相同的连词,以致导致了千余年的理解错误。
古汉语中,名词是可以“动用”的。
如“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的军字即驻军的意思。
子罕章中,与命与仁的与字亦可作如是观,即和那些遵从天命、笃行仁道的人为党与、朋群和同盟者,前面的罕言利则必须点断,这属上句,是另一层意思。
孔子罕言“利”,但不是不言利。
他认为为数众多的小人往往见利而忘义,所以儒者对利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夫子“罕言利”是有其缘故的。
至于命与仁,则其所终身服膺者,所以党从信命行仁者,愿与其终身为伍。
因此,子罕章的正确断句应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是孔子对“利”及“命”、“仁”二者不同的态度,是儒家的根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