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九《子罕》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子罕》篇解读

仪器图书管理办公室

论语子罕篇第九,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子罕篇第九;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解释:罕,副词,希也;

论语中的解释,孔子很少主动的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那么,事实上,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还是很有争议的,分析一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论语》中孔子谈到“利”、“命”、“仁”的次数,从谈及的频率便可直接看出是否“罕言”;在《论语》中,孔子言“利”6处,言“命”7处,言“仁”则达59处,也有说109次?。

第二,“与”的解释,在“和”跟“赞许”两种解释中展开争论;

第三,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

我认为,要还原这句话的真意,需深究的是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透过孔子的思想才能正确解释此话。孔子对“利”、“命”、“仁”的看法,赞许的便“多言”,反对的便“罕言”。从言“利”6处,言“命”7处,言“仁”则达59处我们知道,孔子罕言“利”与“命”,但并不罕言“仁”。因此作“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注解是不合理的。如此断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则把此句解释为:孔子很少谈到功利,赞许命运,赞许仁德。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的意思是说,射箭是需要有目标的,然后为了达到目标要专心训练,这叫专才,也就是现在的专家。但是驾车呢,可以四处跑,涉猎广泛,但没有专长,是杂家,但博学,是个通才。

孔子的意思就是,我是做专才好呢还是做博学的通才好呢?我看我还是做通才好了。

《论语》里面的幽默。说孔子虽然博学,却没有一个定位,也就是博而不专,主攻方向不明。就像现在一些人劣等的批评家本身不懂圣贤,却对圣贤妄加评论。孔子听说后觉得非常好玩,就跟弟子幽默了几句:“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孔子的话好像带着征求意见的意思,其实是自问自答。经过一番选择、推敲,孔子确定了一个职业,就是驾车。驾车属于六艺之一,孔子是非常擅长的。孔子的意思,这下子自己有一个正式的职业,就不会有人说他了。“达巷党人”真算是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了。难道孔子这一生就是为了解决个人生存问题吗?须知孔子终身谋道不谋食,他周游列国、聚徒讲学,为的是弘扬正知正

见正能量,挽救社会危局。

再者“达巷党”是个小地方,至今已是无从考证。然“达巷党人”一说颇含反讽。理由是:“党”本身不大;“巷”也不算宽;如今竟以“达”自居。自居也罢,“达巷党人”说出来的话也不算高明。这就太有讽刺意味了。而孔子的幽默,不仅说明他看破了话中之意,更显示出圣人的自在。

9.3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④,礼也。今拜乎上⑤,泰也⑥;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麻制成的礼帽。做工很细,因而较昂贵。②纯:黑色的丝。③俭:省俭。按照规定,麻冕必须用二千四百缕细麻线织成,很费工;而丝质细,容易织成,反而俭省。④拜下:臣向君主行礼先在堂下磕头叫拜下。⑤拜上:指臣见君免去先拜下之礼直接上堂拜谒。⑥泰:傲慢。

【语译】

孔子说:“用麻冕做礼帽是古礼的要求;现在大家都改用用黑丝,比麻冕节省;我就随俗从众了。(晋见国君)必先在堂下行拜礼,是古礼的要求,现在竟然直接上堂拜谒,这就太过分了。所以虽有违众意,我依然遵从先在堂下行拜的古礼。”

【解读】

本章两句,第一句谈礼服,第二句谈礼仪。礼服从俭,显出俭朴,孔子赞同。礼仪从俭,显出骄慢,孔子不赞同。同是为礼,一则赞同,一则反对,表现出孔子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之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待天下之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义”则是惟一

衡量事物的标准。朱熹也说:“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原文】

9.4子绝四:毋意①、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

①毋意:不凭空猜测。毋:通“无”。意:通“臆”。②绝:杜绝、戒掉。

【语译】

孔子戒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要武断专横,不要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解读】

孔子说修身自律要克服四大毛病:不要主观臆断,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否塞,不要唯我独是。按朱熹的说法:“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意必是固我之因,固我是意必之果,反过来,固我是意必之因,意必是固我之果。前两者与后两者互为循环因果,恶性循环,一句话,以自我为中心,心里从不装有他人,更不用说天下国家,孔子深以为自戒自律自绝。

9.5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②,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③;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④!”

【注释】

①畏:拘禁。匡地: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②丧斯文:消灭这一种文化。③后死者:孔子自称。④如予何:把我怎么样。如……何,文言文中的凝固结构,对……怎么样。

【语译】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时,满怀戒惧之心的学生说:“文王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礼乐文化不还在我这里吗?如果天要丧灭这种礼乐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礼乐文化了。如果天不想丧灭这礼乐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解读】

本章的文字表现了孔子临危不惧、乐天知命的胸襟。

子畏于匡,孔子被拘禁在匡地。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经过匡地。匡地的人遭受过鲁国阳虎的暴掠,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匡地人错将孔子拘禁了五天。“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表现了孔子临危不惧、乐观豁达的胸襟。

【原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③。”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④,故多能鄙事⑤。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治理国家,这里具体指谁已难于考证。②纵:使。③多能:多种技能。④少也贱:小时候贫贱。⑤鄙事:卑贱技艺。

【语译】

太宰问子贡说:“你们的先生是位圣人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才能呢?”子贡说:“恐怕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拥有这多的才能。”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他了解我吗!因我年少时贫贱,所以学会了许多粗鄙的技能。君子难道以多能显名吗?君子才不靠多能哩。”

【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