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9.26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原文及解读【导语】:[九二十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鉴赏〕周礼规定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翻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翻译【原文】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
【评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葑蘑辫剖坠鬲膊甩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在同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
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沂 水 春 风
根据上页图片,猜猜人物。
子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曾皙 名点,字皙。 冉有 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 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根据提示,通读全文,填写下面空 格,使它成为本文的线索。
孔子问志 孔子问志
弟子□志 弟子言 (撰、述)志 孔子□志 孔子评志
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 活跃的教学环境。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指担任县长或总管)……”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P54)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 接待外宾办理交涉)……” 由于年龄和资历,在礼节上表现得谦虚。
“方”者,道义也。同孔子主张的“为国以礼” 是一致的,“方”包含在“礼”之中。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指负责兵 役和军政工作)……”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P2、14)
对子路的回答,孔子“哂之”,这笑里 包含了孔子怎样的感情? 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
小结 三子言志越来越谦虚 三子对礼越来越重视 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
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
为国以礼
沂水春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 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 人生而平等。” 马丁· 路德· 金
流浪人,带上我的祝福上路,你会更加义无返 顾,你会更加心安理得,你会更加自我爱惜…… 流浪人,知道吗?我只想要一杯牛奶呀…… 伯尔笔下的17岁少年 我的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请你紧紧 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向前走,就像当年 我牵你一样…… 白发老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解释及赏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先秦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十二章》解释: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赏析:指普通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君子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常用来表达一个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原文: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原文】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第九》)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
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
【翻译】
孔子说:“三军虽众,可以把他们的主帅俘虏过来;但一个普通老百姓,却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
【评析】
三军虽众,但是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茍守其志,不可得而夺。
“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讲,那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如果能理智订定一个确切的目标,从中我们涵养高尚的人格与坚定毅力,并且往这确立不渝的目标努力迈进,不受威胁利诱,便能“始终坚守”直至成功。
古人讲:“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如果没有实际的付出,再高远的志向也是空中楼阁。
【延展】
1、请和同学分享你的志向。
2、想想看,你打算如何实践你的志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周礼》有记载凡制军,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周礼》有详细的记载,一军是一万两千五百人,王:六军。
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
小国:一军。
王,也就是周朝的天子,可以有六军。
大的诸侯国可以有三军。
三军被称为上军、中军和下军,亦称为左军、中军、右军或者前军、中军、后军,都指的是三军。
随着时代的发展,秦汉以后开始分兵种,于是三军开始指士兵、战车、骑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士兵、战车、骑兵。
到现在,三军泛指海陆空三军。
所以这里的三军指的是诸侯国,只有非常大的国家才能拥有三军。
第二国,第二军,小国,第一军。
当我们第一次了解三军的概念时,我们就会明白拥有三军就是一个大诸侯国。
三军统帅对一个国家来说很重要。
这里孔夫子拿一个大的国家的主帅给我们举例子,“三军可夺帅也”,夺:就是失去、丧失。
一个三军可以失去主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是指的我们普通的百姓。
每一个人不可以没有志向,不可以失去志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大的诸侯国,三军的主帅是何等重要的一个位置,但是可以失去主帅,而我们每一个人不可以失去自己的志向。
在告诉我们志的重要性。
那我们来说说什么是野心?通常,愿望被组合在一起。
一个人有志向,才会有行为的方向,才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才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没有志向,就没有行为的方向。
为什么很多人活在迷茫中?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因为没有野心。
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懂得修身以后,我们会明白志于道,志于德,志于仁,志于义,志于忠,志于信都可以。
当我们有志以后,我们的行为就是有尺度的,有方向的,有规划的。
比如说我们志于仁,我就要来思考了,我做的这件事情符不符合仁?它是否能帮助到他人?我的想法是不是合于仁的?我的行为,我做事的方向是不是合于仁的?如果我们的志向是德,我就会去思考,我做的这件事情是否是有德行的?是否对他人有益的?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受到自己的约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要]“我本无志,以学为业,自以为有志气。
”这句话出自《论语》。
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践行。
如果你的志气不高,即使你做了很好的成绩也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甚至会成为被别人看不起的对象。
但如果你志气高远,即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精英!《论语》中,孔子以“有志而不学”之句激励弟子们勤奋学习。
孔子认为,人的志向是远大和高尚的。
“有志而不学”不仅要求自己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更重要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志向高远并不等于就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可以为所欲为。
1.人的成功和幸福都需要志向来引导。
有的人,他虽然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但他做起来很随意,有时甚至会忘乎所以。
甚至有的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为了不耽误别人上课而做些有意义的事,所以不去认真学习。
但如果他不想这样下去,也应该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成就。
如果你只是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你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匹夫不可夺志’;‘人无志气,犹如枯木,虽死犹荣’;‘三军可夺帅’这句话告诉我们:意志要坚定啊!”可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志向而不是地位!如果你连志向都无法坚守住,那么你还谈什么事业和幸福呢?一个好志向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2.良好价值观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力量良好的价值观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力量,你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妈妈,在她小时候,她非常喜欢当木偶玩。
后来,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妈妈便把她送到了一个木偶戏团中当演员。
她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睡觉。
但是,她也不想去学习木偶戏了,于是她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当一个木偶角色,以此来谋生。
她先是找来一根竹竿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小人。
当小人画好之后她便假装成小孩子把小人放在地上了。
当小人拿着竹竿爬到她面前时,她假装不认识小人,说:“这就是我做的竹竿戏”然后又假装看不见小人,假装不知道这是真的那是假东西……从此她便过上了幸福生活了!3.人生的规划需要规划人生规划,包括三方面:一是学业的规划。
三军可夺帅也的夺是什么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的夺是什么意思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评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葑蘑辫剖坠怕滨鬲膊甩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
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志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中志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理解一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里“志”这个字的意思,可有趣啦!“志”呀,就是我们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是我们想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比如说,你想长大了当一名老师,这就是你的“志”。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哦。
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喜欢画画,他的“志”就是成为一名画家。
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认真地画画,不管有多累,都不会放弃。
就算别人说他画得不好,他也不灰心,因为他心里有这个“志”,一直在努力。
在古代呀,也有很多人有自己的“志”。
像孔子的学生颜回,他生活很艰苦,但是他的“志”是追求知识和真理,所以他不在乎吃的不好、住的不好。
还有岳飞,他的“志”是保卫国家,赶走敌人,所以他努力训练士兵,勇敢地打仗。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志”是什么意思了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中志的意思》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里“志”这个字哟!“志”字呀,就是我们心里坚定的想法。
比如说,你想学会骑自行车,这就是你的“志”。
我有个小伙伴叫小花,她的“志”是学会弹钢琴。
每天她都会认真练习,手指都弹疼了,也不停下来。
因为她心里想着一定要学会弹钢琴,这就是她的“志”。
古代有个叫司马迁的人,他的“志”是写一部伟大的史书。
就算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也没有放弃,最后写出了《史记》。
还有李白,他的“志”是写出很多很多优美的诗,让大家都能欣赏到。
小朋友们,“志”是不是很重要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中志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说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里“志”的意思呀!“志”呢,就是我们心里特别想做的事情。
比如说,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就是你的“志”。
我给你们讲个好玩的事儿。
有个小朋友叫小刚,他的“志”是学会游泳。
夏天的时候,他天天去游泳池练习,喝了好多水,也不怕。
因为他心里有这个“志”,一直坚持。
古代有个叫匡衡的人,他家里很穷,但是他的“志”是读书学习。
一起学《论语》9.26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起学《论语》9.26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起学《论语》9.26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白话】孔子说:“三军虽众却能夺取其将帅,匹夫立志却难以改变其志向。
”【释词】三军:周朝时,大国诸侯拥有三军。
夺:丧失,夺取。
郑汝谐:“可夺者,所主在人;不可夺者,所主在我。
”帅:将帅。
匹夫:谓庶人也,即普通人。
《注疏》:“士大夫已上有妾媵,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人守志不移也。
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
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论语正义》曰:三军之帅,以人为卫,故遇强敌,可覆而取之。
匹夫守志,志有一定,不可得而夺也。
蔡节曰:此章言三军之帅尚或可夺,以明匹夫之能守其志,终不可得而夺耳。
郑康成曰: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者也。
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
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康有为曰:立志,为学者第一事。
志不立,则天下无可为者。
刘宗周曰:志,气之帅也。
气之刚大,塞天地,配道义,皆志为之。
今人只无志者多,恁地鹘突;若志一立,天地鬼神避之,何夺之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此志也,故曰“志立而学半”。
张栻曰:志者,中有所主也。
此所谓志,谓守其道而不渝,如虞人非其招不往之类是也。
若守任私意,而不知徙义,则是失其所主,谓之“任意”则可耳,非志也。
陈祥道曰:三军之所恃者,帅也;匹夫之可守者,志也。
以匹夫视三军,不若三军之众;以帅视志,不若志之固。
盖见善明,然后用心刚;用心刚,则心之所之者其锐不可挫,其固不可攻。
故首阳之饥不能降伯夷之志,齐之卿相不能动孟子之心,此《儒行》所谓“身可危而志不可夺”。
孟子曰:“志,气之帅也。
”气之帅本诸天,三军之帅本诸人。
本诸人者易夺,本诸天者难夺。
此士所以贵尚其志也。
钱穆曰:自子在川上章起,至此十章,皆勉人为学,然学莫先于立志。
子罕篇九原文和翻译
子罕篇九原文和翻译子罕篇九原文和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子罕篇九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善读「论语」9.26: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善读「论语」9.26: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第九」26【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被强取,而人的志向却难使之丧失。
”【注释】“三军”,泛指军队。
按周制,天子可拥六军,诸侯大国可拥三军,每军12500人。
后来“三军”逐渐成为军队的通称。
“夺”,强取,使丧失。
亦有解作“改变”者,今不从。
“帅”,军队中的主将、统帅。
“匹夫”,此处是指一个人。
类似用法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此匹夫之勇”。
也有解作“平民、百姓”的,今不从。
“志”,心之所之也。
发心、志向。
【评析】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就是说,志为人的能动性提供了方向。
人的志向各不相同。
儒家认为,唯有向道之志才能使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因此,本章的“志”,指的就是“志于道”之“志”。
志之于匹夫,有如帅之于三军。
三军失帅,则必溃不成军;匹夫失志,无异行尸走肉。
帅有三军护卫,要夺三军之帅,其难可想而知,然仍可以“威武”夺之;匹夫虽只单独一人,但只要守定向道之志,却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灭其身亦不可夺其志。
孔子三岁的时候,暴虐的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太史遂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
崔杼以死相胁,要求太史更改史录。
但太史坚守其志,宁死不从。
就这样,太史和他的两个弟弟因为同样的原因相继被杀。
太史的四弟接任后,面对死亡威胁,仍然宁死不从。
结果,手握屠刀的崔杼反为手执竹简的太史所屈,不得不放弃了篡改历史的企图。
这时,太史兄弟三人因秉笔直书而死的消息传到了齐国南方,那里的一位史官就背着竹简赶往齐国都城,要以生命继续太史秉笔直书的责任。
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举出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文天祥本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匹夫不可夺志”的典范。
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在1973年底的政协“批林批孔”学习会上,作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长篇即席讲演,表达了“不批孔,只批林”的态度,因而遭到了大规模批判。
三军可夺帅也翻译
三军可夺帅也翻译
翻译: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
该句出自《论语·子罕》,《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
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基本释义:
1、三军:古代大国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2、匹夫:男子汉,泛指普通老百姓。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
扩展资料:
“夺”的解读
从“三军可夺帅也”的“夺”说起,《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
”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
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论语里表达自己志向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里表达自己志向的句子有哪些1. 《论语》中表达个人坚定志向语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解释】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地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
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男子汉3.夺:改变,换。
4.志:(某人的)志气2. 在论语中,孔子的志向是这样表述的《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
’于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这几句表现了孔子以仁信对待所有人的志向,显出他广大的胸怀。
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志向和修养的目标,也可以作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具体要求。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孔子能把心中的理想社会当作自己个人的志向,可见孔子的胸襟,而将“老者安之”列在首要,也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看重从生心理两方面的养志和敬老,这一理念是在家庭这一最基本实施单位中开始实践,最基本人际互动是从家庭的亲子关系做起,有这样的想法,敬老的传统,也必然就成为中国强调家庭伦理的孝道文化的张本。
3. 论语中描绘理想社会的句子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君王要清正圣明(《颜渊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中表达坚持不懈的句子
论语中表达坚持不懈的句子1. 《论语》中表达个人坚定志向语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解释】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地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
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男子汉3.夺:改变,换。
4.志:(某人的)志气。
2. 表示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 爱迪生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况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三军可夺帅也夺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夺的意思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出自《论语》,翻译过来就是:军队在战场上有千变万化,但将领(统帅)却只能固定一个人担任,所以士兵们即使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却难于击败对方的将帅而取得胜利。
将帅要想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其关键是德行与才干兼备。
能够坚持正确原则,修养极高,道德水准很高的人;那么,他的智慧、学识、经验、知识都会集中地体现出来,甚至超越他的对手,这样才能成为“三军之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它告诉了我许多东西。
比如说:当你遇见困难时,应该迎刃而解,而不是退缩逃避或者放弃。
再比如说:当别人嘲笑你时,你应该保持冷静,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没必要太计较。
还有……总之,这些名言警句让我受益匪浅!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我并未实践,但是我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会像妈妈期望的那样,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梦想。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 1 -。
论语十则表达志向的句子
论语十则表达志向的句子1. 《论语》中表达个人坚定志向语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解释】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地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
古制,12500人为一军。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男子汉3.夺:改变,换。
4.志:(某人的)志气2. 《论语》中论述志向的重要性的句子是《论语》中孔子同弟子谈论志向问题的记载有两处,一处是《公冶长》篇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另一处是《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学《论语》9.26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起学《论语》9.26
子罕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白话】
孔子说:“三军虽众却能夺取其将帅,匹夫立志却难以改变其志向。
”
【释词】
三军:周朝时,大国诸侯拥有三军。
夺:丧失,夺取。
郑汝谐:“可夺者,所主在人;不可夺者,所主在我。
”
帅:将帅。
匹夫:谓庶人也,即普通人。
《注疏》:“士大夫已上有妾媵,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
”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人守志不移也。
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
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论语正义》曰:三军之帅,以人为卫,故遇强敌,可覆而取之。
匹夫守志,志有一定,不可得而夺也。
蔡节曰:此章言三军之帅尚或可夺,以明匹夫之能守其志,终不可得而夺耳。
郑康成曰: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者也。
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
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康有为曰:立志,为学者第一事。
志不立,则天下无可为者。
刘宗周曰:志,气之帅也。
气之刚大,塞天地,配道义,皆志为之。
今人只无志者多,恁地鹘突;若志一立,天地鬼神避之,何夺之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此志也,故曰“志立而学半”。
张栻曰:志者,中有所主也。
此所谓志,谓守其道而不渝,如虞人非其招不往之类是也。
若守任私意,而不知徙义,则是失其所主,谓之“任意”则可耳,非志也。
陈祥道曰:三军之所恃者,帅也;匹夫之可守者,志也。
以匹夫视三军,不若三军之众;以帅视志,不若志之固。
盖见善明,然后用心刚;用心刚,则心之所之者其锐不可挫,其固不可攻。
故首阳之饥不能降伯夷之
志,齐之卿相不能动孟子之心,此《儒行》所谓“身可危而志不可夺”。
孟子曰:“志,气之帅也。
”气之帅本诸天,三军之帅本诸人。
本诸人者易夺,本诸天者难夺。
此士所以贵尚其志也。
钱穆曰:自子在川上章起,至此十章,皆勉人为学,然学莫先于立志。
有志则进,如逝川之不已;无志则止,如为山亏一篑。
故凡学而卒为外物所夺,皆是无志。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立志也。
凡士君子,必先立志。
志于道,志于仁,皆志也。
所志一定,方能为圣为贤,至于有始有卒,终不可得而夺。
士君子只在立志,所志既定,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大丈夫者,如是而已。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学案》《论语集释》《论语全解》《论语集说》《论语新解》《论语注》《论语正义》《四书通》《四书解义》。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 易经 | 论语| 管子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