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列传翻译
孟子全文及译文
孟子全文及译文《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全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翻译
孟子荀卿列传翻译“孟子荀卿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有所感慨地说:唉,谋利确是一切祸乱的开端呵。
孔夫子极少谈利,其原因就是时常防备这个导致祸乱的根源。
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行事,会招来许多怨恨。
”上自天子下到平民,好利的弊病都无所不在,在这一点上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孟轲,是邹国人。
师从于子思的弟子。
通晓道义后,就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他就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认为他的见解迂腐遥远,脱离实际。
当时,秦国重用商鞅,富国强兵;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弱国;齐威王、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诸侯国往东来朝拜齐国。
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视能征善战为贤能的时候。
孟轲却陈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孟轲只好辞官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全书共七篇。
在他之后,出现了几位姓邹的学者。
齐国有三个姓邹的有识之士。
第一个叫邹忌,他以弹琴的技艺得以求见齐威王,从而得以参与国家政事,封为成侯,做了宰相,他生活的时代早于孟子。
第二个叫邹衍,生在孟子之后。
邹衍目睹那些执掌一国大权的诸侯们日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推行德政,不像《诗经·大雅》所要求的那样先严于律己,然后推及百姓。
于是就深入观察万物的阴阳消长,记下了各种神奇怪异的变化,写成《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余万字。
他的话宏大广阔荒诞不合常理,一定要先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以至达到无边无际。
先从现世说起,再往前推至学者们所共同谈论的黄帝时代,然后再大体上依着世代的盛衰变化,记载不同世代的吉凶禁忌,再从黄帝时代往前推到很远很远,直到天地还没出现的时候,真是深幽玄妙不能稽考而追究它的本源。
他先列出中国的名山大川,长谷、禽兽、水产、各种物类中最珍贵的,一概俱全,并由此推广开去,直到人们根本看不到的海外。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孟子》全文翻译《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 289) ,离孔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住岸现钡裙适拢昧τ谀盖椎慕逃簧佟,荨读信泛驼葬睹献犹獯恰匪担献釉芙逃诳鬃拥乃镒幼铀肌,幽甏扑悖坪醪豢尚拧~妒芳敲献榆髑淞写匪邓笆芤底铀贾湃恕保獾故怯锌赡艿摹,蘼凼鞘芤涤谧铀家舶眨献拥难刀际艿搅俗铀嫉挠跋臁,裕髯影炎铀己兔献恿形慌桑饩褪呛笫浪迫寮抑械乃济涎伞?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翻译孟子三章文言文
第一章: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庶民去之者,必也信乎?信乎,所以异于禽兽也。
君子存之者,必也仁乎?仁乎,所以异于庶民也。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几乎微乎其微,普通人舍弃了这些,君子却保留着。
普通人舍弃了这些,一定是失去了诚信吧?失去了诚信,这就是与禽兽的区别。
君子保留着这些,一定是拥有仁爱吧?拥有仁爱,这就是与普通人的区别。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尊敬他。
如果有人对我横加侮辱,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不义,才会招致这样的对待。
如果有人对我以善相待,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仁爱有礼,才会得到这样的对待。
”第二章:孟子曰:“仁者如人也,有礼者敬人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仁者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有礼的人就像尊敬自己一样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常尊敬他。
如果有人对我横加侮辱,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不义,才会招致这样的对待。
如果有人对我以善相待,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仁爱有礼,才会得到这样的对待。
”第三章: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待我以善者,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翻译:孟子说:“仁者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孟子三则文言文翻译
一、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天下之正道也;不仁者,天下之大贼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惠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国获利?”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只关心利益呢?仁义才是天下的正道。
大王您关心国家利益,大夫们关心家族利益,士人百姓关心个人利益,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险。
仁者是天下正道的表现,不仁者是天下的大贼。
大王您只要关注仁义就可以了,何必只谈利益呢?”二、孟子对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毁王之行者,辟王之门可入,王之阍人可毁。
今有璞玉于此,虽百人莫能识也。
必使良工磨琢之,则为至宝。
王有弊室,辟王之宫可入,王之闾里可毁。
王之臣有毁王之行者,辟王之门可入,王之阍人可毁。
今有璞玉于此,虽百人莫能识也。
必使良工磨琢之,则为至宝。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您的臣子中有诽谤大王的人,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有百人也无法辨认。
如果让好的工匠对其进行打磨,它就会成为珍贵的宝物。
大王您有破败的房屋,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您的臣子中有诽谤大王的人,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有百人也无法辨认。
如果让好的工匠对其进行打磨,它就会成为珍贵的宝物。
”三、孟子论教化孟子曰:“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是故古之王者,必世而仁政,不王者,百年而仁政。
仁政者,民之父母也。
不仁政者,民之仇敌也。
故王者不仁,不得为王者;不王者,不得为仁政。
”孟子说:“教育就是上面施加,下面效仿。
上面的教化对下面产生的影响,就像风吹草一样。
草受到风的影响,必然会倒下。
孟子三章的译文
《孟子》三章的译文如下:
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问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第二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教我乎?’孟子对曰:‘王若肯听,吾当告王仁政之道。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有没有什么教导我的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若愿意听从,我便告诉大王实行仁政的方法。
’”
第三章:“孟子见齐宣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这三章均体现了孟子主张仁义道德,倡导实行仁政的思想。
梁惠王和齐宣王都曾向孟子请教如何使国家受益,而孟子则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发展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通过施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孟子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孟子曰:“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今夫禽兽者,有父子之亲,有君臣之谊,有夫妇之道,有长幼之序,此四者,天下之通义也。
然而,人之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厌,则不能无争。
争则乱,乱则穷。
是故,圣王之政,莫不以仁为本,以义为用,以礼为节,以智为度。
是以,天下皆得其宜,而无求者矣。
”孟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天子出,盖百世希不失矣。
今天下无道,诸侯力政,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乎?”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吾何畏?天下有道,则与天子共之;天下无道,则衡石量书,以待时也。
”翻译:孟子说:“人性本善,就像水自然向下流淌一样。
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差别不大。
如今那些禽兽,有父子之间的亲情,有君臣之间的义气,有夫妇之间的道义,有长幼之间的顺序,这四种关系,是天下普遍的道理。
然而,人生而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追求。
追求而没有止境,就不能不争斗。
争斗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陷入困境。
因此,圣明的君主的政事,无不以仁为本,以义为用,以礼为节,以智为度。
因此,天下的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而没有追求的欲望。
”孟子说:“天下有秩序的时候,礼乐和征伐都由天子来决定;天下无秩序的时候,礼乐和征伐就由诸侯来决定。
由诸侯来决定,大概十代很少有不失序的;由天子来决定,大概百代很少有不失序的。
如今天下无秩序,诸侯争权夺利,不喜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吗?”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情,而称王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健在,兄弟无灾,这是第一件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得到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
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情,而称王天下并不在其中。
《孟子》五则含译文
《孟子》五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jiāng]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guǎ]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 jiàn g]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 ]益其所不能。
【译文】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高中文言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後有驺子之属。
齐有三驺子。
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後孟子。
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
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其术皆此类也。
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
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後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於齐。
適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
適赵,平原君侧行撇席。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作主运。
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
孟子传原文与解析
孟子传原文与解析曾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则多怨。
”孟子曰:“四方有不美者乎?”曰:“有焉。
然则多怨焉。
”曰:“怀德者害,宜则害矣;怀仁者害,宜则害矣。
”曰:“仁者寿,智者寿,寿者多福。
”曾子曰:“去就无终,生无终,死无终,无他故。
”孟子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不知有所终也。
”曾子曰:“曷谓矣?”孟子曰:“人坐而论道,曰‘吾始作是言也,能使人终身之庙食牆礼乎?’如知其能使人终身之庙食牆礼,是知人生有终也。
”曾子曰:“明矣。
”孟子曰:“心之官则安,心之舍则崩。
所以无终者,以心无常也。
”曾子曰:“去就无常也?”孟子曰:“富贵而无上者,得之大国也。
若人胁于大国而无上,是富贵而无终者也。
富贵而无上,无终也,何以异于心无常?”【解析】这段对话是孟子的一个教育思想的论述,主要讨论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就会招来许多怨恨的问题。
曾子认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会引来怨恨,孟子则反问四方有不美的地方吗?曾子承认有,所以就会有许多怨恨。
孟子接着说怀德者会受到害,怀仁者也会受到害,但仁者和智者能够延寿,多福。
曾子表示人的离去、归来、生和死都没有终点,孟子说古人的智慧有所至,但并不知道有所终。
曾子问什么意思,孟子解释人们坐而议论道时会说:“我开始说这话,能使人一生都享受丧葬、祭祀等仪式吗?”如果知道这个能使人一生都享受仪式的方法,就知道生命是有终点的。
曾子表示明白了。
孟子接着说,心所从事的事情会稳固,心所追求的将会崩溃。
所以没有终点的原因就在于心没有恒定。
曾子问去就是否恒定,孟子回答富贵而又没有最高的地位,是在大国得到的。
如果一个人在大国中没有最高地位,那他富贵而没有最终。
富贵而不具备最高地位没有终点和心没有恒定有什么区别呢?这段对话主要在探讨人的行为和追求丰富贵永无止境的问题,引出了人生无终的现象,通过对孟子的解释,得出了心无常才是没有终点的原因。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
孟子原文及翻译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孟子》三则春秋孟子(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
(2)苟得:苟且取得。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7)勿丧:不丢掉。
(8)蹴:用脚踢。
(9)何加:有什么益处。
(10)奉:侍奉。
(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
《孟子》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全文译文
孟子全文译文《孟子》“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孟子的全文译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公孙丑[1]问曰:"夫子当路[2]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3]乎?"盂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4]曰:'吾子[5]与于路孰贤?'曾西蹵[6]然曰:'吾先子[7]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8]不悦,曰:'尔何曾[9]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10]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12],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13]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14],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15]辅相[16]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17]'。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8]而传命。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涉及了许多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
其中,孟子三章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学者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孟子三章的原文和翻译,并探讨其中的思想意义。
孟子三章原文:1、心为貧賤之官,志為盜賊之長,棄之者眾,取之者一,又何必執取焉。
2、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存。
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孟子三章翻译:1、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放弃我们的内心的人很多,但是选择要我们的内心的只有我们一个。
所以,为什么要固守那个内心呢?2、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3、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变得远离善良。
孟子三章的第一篇强调的是心的管理。
孟子认为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人的内心是一个贫穷的官员,因为它不断地被压抑和挤压。
当我们做出决定时,我们的意愿可能会被阴影掩盖,这就像一个盗贼来攻击我们。
孟子告诉我们,我们虽然很难掌控我们的内心,但是放弃它比坚持它更容易。
这种信仰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
只有授予内心权力来指引我们的决策,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孟子三章的第二篇着重于信任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这篇纯粹的信任论可以视为对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描述,同样可以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
这个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层面,如家庭、组织或公司。
这是因为信任是一个成功的社会所必需的。
孟子三章的第三篇关于人性,这篇文章针对孟子在“性”上的思考与“子思”、“荀子”的反对展开辩证。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反驳了子思和荀子的“本恶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人们变得远离善良。
这个“性善论”对王阳明心学有很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强调的是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发展。
这个生命学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发展的可持续性。
孟子两篇原文及翻译
孟子原文及翻译孟子两篇原文及翻译孟子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孟子两篇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文言文翻译及译文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爱人也;义者,正也。
仁者无不爱也,义者无不行也。
王如仁义,则天下归之,一国以仁,天下莫之能倾也;以义,天下莫之能害也。
故曰:‘仁者无敌。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不亦难乎?”王曰:“不违吾志也。
吾闻君子之教也,以忠信为宝,而以仁义为田。
吾愿夫子教吾,夫以忠信为宝者,不亡国;以仁义为田者,不亡身。
吾闻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吾愿夫子教吾,夫以仁义为本者,必能安天下。
”孟子对曰:“王言乎?君子言乎?”王曰:“君子言乎?”孟子曰:“然则吾将言之。
夫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是以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是以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有什么对我国家有益的东西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仁义不就可以了吗?大王问如何使国家获利,大夫问如何使家族获利,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个人获利,上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仁者,是爱护他人的人;义者,是正义的人。
仁者没有不爱的,义者没有不行的。
大王如果实行仁义,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于您,一个国家实行仁义,天下就没有人能够颠覆它;实行正义,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伤害它。
所以说:‘仁者无敌。
’现在想要在天下无敌,难道不是很难吗?”惠王说:“不违背我的意愿。
我听说君子教育人,把忠诚和诚信当作宝贝,把仁义当作田园。
孟子文言文的翻译
翻译如下: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情,但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父母双全,兄弟无恙,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情;得到天下英才并加以教育,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情。
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情,但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孟子又曰:“君子有三患,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人老而无子,曰:‘吾不幸,幼而不学,吾不知之矣。
’一患也;是故,学不可以已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患也;是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三患也;是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如下:孟子又说:“君子有三件忧虑的事情,但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人老了却没有子女,说:‘我不幸,年幼时不学习,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是第一件忧虑的事情;因此,学习不能停止。
有志向的人和仁爱的人,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愿意为了成全仁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第二件忧虑的事情;因此,有志向的人和仁爱的人,不会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愿意为了成全仁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君子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违背仁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坚守仁义。
这是第三件忧虑的事情;因此,君子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违背仁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坚守仁义。
”孟子又曰:“君子有三戒,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与人为善,与人为恶,与人为利,与人为害,皆在于此三者。
”翻译如下:孟子又说:“君子有三件要戒忌的事情,但统治天下并不包括在其中。
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忌的是色欲;等到壮年,血气方刚,要戒忌的是争斗;等到年老,血气既衰,要戒忌的是贪得无厌。
与人为善,与人为恶,与人为利,与人为害,都取决于这三件事情。
”孟子又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传之,三乐也。
孟子荀卿列传翻译
译文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读至梁惠王问道“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时,不免掩卷感叹。
心想:可叹啊,功利确实是一切祸乱的根源。
孔夫子之所以极少说到功利,是为了时刻对祸乱的根源加以防范。
因此,他老先生说:“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
追求功利所带来的恶果,有什么不同呢!孟轲,邹国人,跟孔伋的学生求学。
在通晓了儒家学说以后,去游说服事齐宣王,宣王没有任用他。
他前往魏国,魏惠王不信他那一套,认为他的话迂曲玄远,空疏而不切实际。
在当时,秦国任用商鞅,国富兵强;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胜敌军,削弱了敌国;齐威王、齐宣王任用孙膑、田忌等人,致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见齐王。
天下各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以争战为贤能,但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他所到之国,都合不来。
于是退身,与万章等人编订《诗经》和《书经》,阐述孔子的学说,撰述《孟子》七篇。
他以后又有邹先生等学者。
齐国有三位邹先生。
在先的是邹忌,他借弹琴之机游说齐威王,因而得以参预国政,被封为成侯,执掌丞相大印。
他生活的年代先于孟子。
其次是邹衍,后于孟子。
邹衍看到各国君主更加骄奢淫侈,不崇尚德政。
他认为,如果能用崇高的德行修行自身,就能推行到老百姓中间去。
于是他深入观察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探究各种怪诞迂曲的变幻,作《终始》、《大圣》等篇,约十余万字。
他的话海阔天空,不合常理。
他坚持先从细微的事物验证起,然后推而广之,以至于无边无际。
他首先从现在叙述起,直至远古的黄帝,是学者共同称述的,大体随世事而盛衰,因而记载下那些祈神求福、就吉避凶的各种制度,并推而远之,直至天地尚未形成之时,飘渺玄远而不可考究其始。
他首先列述中国的名山大川,深山大谷中的禽兽,水陆繁殖的生物,各种物类中的珍品,以此类推,论及海外异域人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据称天地分剖以来,五种德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每个时代都应采取与五德相应的政治制度,天命和人事互相感应就是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列传原文及翻译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废书:丢弃书本,掩卷的意思。
】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放:依据。
】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迂远:迂阔。
不切合实际。
】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后有驺子之属。
齐有三驺子。
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
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怪迂:解释怪诞迂曲。
】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其语闳大不经【闳大不经:指不着边际,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禨祥:吉凶。
】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五德: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于是有裨海【裨海:小海。
】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瀛海:浩瀚的大海。
】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其术皆此类也。
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
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顾化:兴中重视,想要依照施行。
】,其后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于齐。
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
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撇席:拂拭席位。
撇,拂。
】。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拥彗先驱:拿着扫帚清扫道路,在前面开路。
表示尊敬。
彗,扫帚。
】,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作《主运》。
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菜色:饥民的脸色。
这里指挨饿。
】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
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枘:榫头。
】欲内【内:同“纳”,放进。
】圜凿,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傒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
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
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国家获利”,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
我说:唉,利益真是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
所以说“每件事都依据利益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
从天子到平民,喜好利益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是驺国人,跟随子思的弟子学习。
他的学业精通之后,就去游说和事奉齐宣王,宣王不能采用他的主张。
他又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实施他的主张,还认为他的思想迂阔,不能处理实际问题。
在那个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争取得胜利,削弱了敌国的势力;齐威王、齐宣王任用孙膑、田忌这样的人,从而使诸侯向东来朝拜齐国。
天下正热衷于合纵连横的谋略,把善于攻伐视为贤能,可是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德之政,所以跟他到的那些国家的需求不相符。
他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述孔子的学说,编写了《孟子》七篇。
在他之后有驺子等人。
齐国有三个驺子。
生活年代最早的叫驺忌,他通过弹琴求见齐威王,随后参与国家政事,被封为成侯,而且接受了相印,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前。
其次是驺衍,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后。
驺衍看到享有封国的统治者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仁德,像《大雅》描述的那样修养身心,再推及到黎民百姓。
于是他就深入观察阴阳盛衰的更替,并创作极其怪异深奥的学说,作有《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万多字。
邹衍的学说宏大高深而荒诞不经,一定要先征验细小的事物,再推广扩大,延伸到广阔无边的境界。
他的学说从当代开始介绍,上溯至黄帝时代,历叙学者们所共同称述的史实,再大体上论述每个时代盛衰的道理,因而记载了各自的凶吉以及礼仪制度,由此推算到更远的时代,直到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幽远深妙而不能考证它的本源。
他先罗列出中原地区的名山大川,深谷禽兽,水土植被,珍贵物种,由此推算出去,直到大海之外人们所看不到的地方。
引述开天辟地以来,五行的相生相克,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各有所宜,所以上天降下的祥瑞和灾异与人事应验。
他据此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
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州,就是大禹按次序排列的九州,但这不是州的全部数目。
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九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州。
在那里有面积较小的海环绕着,各州的人民和禽兽都不能相互往来,像是一个区域居于海的中央,这就是一个州。
像这样的共有九个,还有浩瀚的大海环绕在外面,那是天与地的边际。
他的学说都是这一类的东西。
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会归结于仁爱、道义、克制、俭朴,君臣上下和六亲之间经常会施行这些道德,而开始的地方确实
有些宽泛无边了。
王公贵族最开始见到他的学说时,都感到惊讶而回过头来想要学习,结果却不能实行。
所以驺衍在齐国很受重视。
他来到魏国大梁,梁惠王到郊外迎接他,行宾主之礼。
到了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陪行在他旁边,还替他拂拭座席。
到了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在前面开路,并请求列于弟子的座位上接受学业,还修筑了碣石宫,亲自以事奉老师的礼节事奉他。
他撰写了《主运》篇。
他周游各国受到如此尊崇的礼遇,怎么能与孔子在陈、蔡受困挨饿,孟轲在齐、梁不能得志同日而语呢!因此周武王用仁义讨伐商纣王而称王于天下,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卫灵公问兵阵之事,而孔子不予回答;梁惠王谋划着要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当年周太王离开邠地之事。
这些人哪里肯有意迎合世俗,苟且附和就算了呢!拿着方形的枘却要钉进圆形的孔中,哪里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勉励商汤,使他成就王业;百里傒在车下喂牛,求得秦缪公的任用,而助他称霸。
言论先迎合国君的心意,然后再把他们引向正路。
驺衍的话虽然不合法度,不过可能也有伊尹背鼎、百里傒喂牛的意思吧?
驺衍与齐国的稷下诸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人,各自撰写著作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问题,用来求见世间的君主,怎么能说得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