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考纲揭秘专题15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
专题一: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点梳理:一、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2.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3.酸雨。
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酸雨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 ②使土壤酸化, 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 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 钢材, 造成建筑物损坏4.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二、水污染1.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2.海洋石油污染(1)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3.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4.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高考地理复习要点总结——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复习要点——环境保护考点一环境与环境问题(加试)一、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环境问题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分类①原生环境问题。
②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原因工业生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众多化学物质产生固体废弃物人口的高速增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加剧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大幅度提高火药的发明和核能的开发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猎捕工具的改进威胁人类健康产生电子产品垃圾(2)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类型主要原因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酸雨污染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危害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腐蚀建筑物;某些情况下还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等物质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1)植被破坏①危害:不仅损坏了区域自然景观,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②典型地区:热带雨林地区。
(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物种不断消失。
(3)水土流失的危害:损失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破坏了土壤结构。
(4)荒漠化①原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
②危害:使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1.1环境保护讲解
-6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垃圾处理 (1)垃圾处理方法。
处理 方法 填埋 法 焚烧 法 堆肥 法 优 点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 高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 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 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缺 点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 10%的灰烬是难 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 大气污染、水污染
(2)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自然地理条 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
-7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三、大气污染及防治分析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 (1)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8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2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23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 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24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 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 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 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 型建筑材料。上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 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2017年全国高考环境保护专题复习(精品)
考向二: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命题解读】 1.考向:以某地某新颖的环境污染事件入题,考查结合实际 与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或导致因素)的能力。 2.特点:环境类问题的核心,虽直接考查较少,但却是解决 措施这一核心的前提(必须依据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 措施)。包含水污染、大气污染(近年较少涉及)、固体废 弃物污染。
水葫芦遇水便长,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水葫芦生命力旺盛,自身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水葫芦是外来物种, 缺乏天敌;水系发达,河湖塘库沟等水域面 积广;纬度低,气候温暖,为水葫芦生长提 供条件;人类活动导致水域富营养化,为水 葫芦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等。
西半湖汇入湖泊的河流多(2分),河流沿岸城市多,生活污水排 放量大,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等也随河流排入湖中,西半湖积累的 营养盐浓度大(2分)。 7、8月该地区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 气温高(2分),光照强(2分),蓝藻繁殖速度快(2分);
一、5年10套卷· 环保地理· 试题统计与分析
年份· 卷别 新课标 新课标 1 新课标 2 新课标 1 新课标 2 新课标 1 新课标 2 全国卷 1 全国卷 2 全国卷 3 命题选材 水源保护 矿产开发 湖泊污染 耕地保护 生物保护 工程施工 区域生态 考查方向 水污染的影响及水源 保护措施 尾矿的危害及防治措 施 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 评价 耕地破坏的危害及防 治措施 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 及保护 石料开采、存放与土 壤保护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防 治措施 养虾池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快递包装的污染与防 治措施 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 与保护 命题规律 1. 围绕主干:选做综合题的 命题形式,使得命题围绕环 境问题的主干考查,细枝末 节难以兼顾。危害 - 成因 - 防 治。 2. 取舍有道:以污染及资源 问题为主,生态问题因必修 三专讲而涉及少。 3. 关注核心:所考查的每类 环境问题,最终都归结到解 决措施的提出上,体现了对 运用所学解决各类问题这一 核心问题的关注。 4. 注重创新:注重考查污染 新现象。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环境保护重难点解读本专题主要考查人类发展中普遍关注的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命题往往结合区域资源开发,分析资源利用现状,指出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结合重大污染事件和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结合世界和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从高考全国卷来看,近年来以考查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主,对环境污染考查得相对要少。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
典例探究一、(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
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问: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解析】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
但是由于运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
同时由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二、(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2017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知识要点
2017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知识要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和观念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2017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知识要点,仔细阅读力争高分!2017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知识要点(一)1.环境问题的分类(1)按产生原因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2)按性质分(即将次生环境问题分类):生态破坏(如森林毁灭、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和环境污染(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b.危害人类健康c.直接制约经济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5.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6.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2)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3)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4)人类作用于环境;(5)环境的反馈作用。
7.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后工业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发展8.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根本途径);(2)转变发展模式;(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9.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和观念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考点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考点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
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②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源的保护。
③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用水污染。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考点总结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考点总结高考地理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密相连。
以下是对高考地理环境保护考点的详细总结。
一、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一)生态破坏1、森林破坏:主要是由于滥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影响了生态平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草原退化:过度放牧、开垦等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这会导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等问题。
3、水土流失:在地形起伏较大、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
4、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是其主要成因。
(二)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等排放的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酸雨、雾霾等。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
3、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工业废渣的不合理堆放等,会使土壤受到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4、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三)资源短缺1、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能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的储量有限,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成本问题。
3、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一)生态保护1、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2、草原保护:合理控制载畜量,实行轮牧制度,加强草原的管理和保护。
3、水土保持: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鱼鳞坑等)和生物措施(如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水土流失。
(二)环境污染治理1、大气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强工业废气的治理,提高排放标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
2017年地理高考考纲详细解读
2017年地理高考考纲详细解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你是否每天都在为高考地理考试而每天努力去复习,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升学考试!以下是店铺今天所分享的地理高考考纲解读,欢迎阅读。
地理高考考纲解读一、试卷结构:无论新课标Ⅰ还是新课标Ⅱ,共由11道单项选择题、2道综合分析题和3道选做分析题(今年改为2选1)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选择题整体出题难度平稳,考点覆盖广泛。
第二部分地理主观题部分,36、37题为必做题,这两组题往往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思路分别出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第三部分选做题,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个选修部分中二选一,每题10分,每题1问,难度较小。
二、全国卷出题特色纵观历年全国卷地理部分,有如下出题特点:1.主干知识抽样考查,地球运动部分比重下降,试卷难度有所下降。
高考知识考查具有抽样性,尽管考纲细目很多,但命题者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儿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作为考查对象。
2.等值线图常考不衰,尤其以等高线地形图居多。
等值线题因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创新性和梯度性,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3.选材关注热点和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全国卷的特点是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讨“新问题”,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
关注时下最热门的地理问题,是复习备考中必备的哟!4.开放性试题成为非选择题的主流方向。
此类开放性试题解题规律是正方观点论证其优势,反方观点论证其劣势。
在论证时要特别关注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发展观。
三、2017年考纲变化地理方面的修改主要是由从3个选修模块中选1个作答,变为从2个选修模块中选一个作答。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地理环境保护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解析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中的考点,并附上几个典型例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思维导图的架构。
地理环境保护的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支: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下面我们依次来解析这三个分支。
第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和土地环境问题。
其中,水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土地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浪费。
在解析水环境问题时,可以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个方面展开。
水污染是因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原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水资源短缺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和利用率低等因素引起的。
例如,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内陆地区水资源紧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因素导致的。
这些废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不良天气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最后,我们来看土地环境问题。
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引起的。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浪费是指土地利用率低,大量土地被闲置或者用于低效的经济活动。
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二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等。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等。
在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因分别列出,并进行详细解释和讨论。
高考地理考纲揭秘 专题15 环境保护
专题15 环境保护考纲原文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近样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俗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中国消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贝福特花重金把转运至欧洲各地的所有麋鹿全部买下,集中养在他的庄园中繁育,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
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
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
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
为保护麋鹿,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原阳县麋鹿散养场。
分析麋鹿在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种群数量少,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原生自然栖息地消失;现有的保护区面积有限且互不相连,不利于交流;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经费不足。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麋鹿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因此自然种群数量较少,主要通过人工繁育,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人类不断的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导致麋鹿原生栖息地消失,不利于回归自然的麋鹿生存;由材料可知,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位于北京、江苏、湖北和河南,保护区面积有限且距离较远,互不相连,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且中国在麋鹿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的领域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中国野生动物的救助和恢复种群方面投入不足,从而会导致经费不足。
高考地理专题环境保护PPT课件
考查频度
命题趋 向
★★★★
★ 5年6考
第2页/共84页
考纲内容
高频考点
5.环境管理:①环 境管理的基本内 容和主要手段; ②当前全球环境 问题的管理,个 人在环境保护中 的作用
66.环境 污染与 环境管 理
高考示例
2016·课标全国 Ⅱ,44,10 分 2013·课标全国 Ⅰ,44,10 分 2013·课标全国 Ⅱ,44,10 分
归纳提升 “开源”的具体措施:①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②研发新的替 代资源。“节流”的具体举措:①节约使用资源;②依靠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③减少资源的浪费;④加强资源的保护。
第17页/共84页
考点64 考点65 考点66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典例导引2(2014·海南地理,26,10分,中等难度)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 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如下图所示);自然资源数
量的有限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自然环境的变化(比如气候变暖)、生物资
源的生存能力大小也会对区域资源短缺产生影响。
第16页/共84页
考点64 考点65 考点66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2.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一般从“开源”与“节流”两 个角度去思考。“开源”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但在开发过程 中应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在“开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节 流”措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7页/共84页
考点64 考点65 考点66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地理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解读: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这种变化,与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谋而合,它更强调地理学科核心价值所在,尤其是对“协调人地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更侧重对学生人文地理的考查。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意识也是现代公民素养之一,选修课程开设《环境保护》,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旅游活动是小康社会大众经常进行的活动,是贴近生活的事情,考纲保留了《旅游地理》,是印证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备考解读
考纲内容虽有删减但相关知识点不能丢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地理科组长黄志坤老师表示,从修改的考纲来看,地理科的选考模块从三选一改为二选一,减少了一个复习的模块,这对考生来说考试内容减少了,所以并不会带来备考的负担。
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在必修里面是会涉及到的,很难隔离开来,所以还是会复习到。
至于总体上的难度是否降低,黄老师认为说不准,因为每年出的题目都是不太容易预测的。
2017年地理试题最明显的特征将是“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广大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重点复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应对高考的不二法门。
北京市2017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环境保护讲义 新人教版
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管理
学习内容:
总一、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
1、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
2、人类通过消费活动(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使产品消耗、转化,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废弃的物质能量输出给环境。
3、人类通过自己的发展活动(生产、消费)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
4、环境把它所受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反馈作用。
5、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6、环境自净能力
7、环境问题的产生:
总二、环境问题的特点----表现和分布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全球性;地方性;城市VS农村
总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压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总四、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
分1—针对环境污染防治
分2—针对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分3—针对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保护
高考怎么考:试卷最后有一个10分的选考模块,专门考选修的内容
例题讲解1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
例题讲解2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2。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4.2环境保护
【例 3】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 年占用、增补耕
2核心梳理
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问 题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大量的工 影响工业生产、 保护水源、限制
业、农业和 人民生活,危害 污水排放、建污
水污染 生活废弃 人体健康,破坏 水处理厂、合理
物排入水 生态,影响动植 布局工业生产、
中
物繁殖
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
人为原因:
化石燃料
的燃烧排
放出大量
1.(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 势。2015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206 亿件,同比增长 48%,快 递业务收入完成 2 760 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 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 出解决措施。
答案:途径:施用高毒农药后对作物的直接污染;作物从污 染环境中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措施:提高科技, 发展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发展生态农业,采用 天敌等生物治虫方式。
考向二 生态环境问题
【例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 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 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 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 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的粉尘和 危害人畜健康,
酸性气体; 污染土壤、水
自然原因: 体、生物,腐蚀
特定的气
建筑物
象和地形
条件会加
环境保护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结合近年高考命题可以看出:从考查内容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是考查重点,尤其关注气候变化、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本知识及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重大环境问题,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危害及治理等。
(2)结合区域资源开发,考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短缺原因及应对措施等。
(3)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考查主要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保护等.题型解读考纲1。
环境问题成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不同区域的生态环1。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2。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3。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具体措施。
5。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重点、难点剖析】一、环境问题与管理1.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自然环境要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可概括为三类:①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②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③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如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造成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3.环境问题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①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②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③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环境管理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2017年高考地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3环境保护
专题13环境保护【考向解读】1.环境与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4•环境污染与防治。
5.环境管理。
【命题热点突破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3.资源的利用、保护措施(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减少,无法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利用期限。
(2)可再生资源利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利用过程中,促进其存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例1. (2016 •课标卷川,44,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长江刀鱼数量的减少主要与过度捕捞,以及湿地;咸少、水体污染等造成生存环境破坏有关。
晃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长江刀鱼的迥游产生影响。
针对长江刀鱼减少的原因,可以从禁止过度捕捞、加强人工养殖、保护湿地和治理河流污染等方面说明保护扌昔施。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4分)【变式探究】(2016 •江苏地理,30D,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 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2为库布齐沙漠材料三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
图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图2(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分)(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5 环境保护
考纲原文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近
样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俗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中国消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贝福特花重金把转运至欧洲各地的所有麋鹿全部买下,集中养在他的庄园中繁育,到1983年已经繁殖到255头。
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
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
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
为保护麋鹿,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原阳县麋鹿散养场。
分析麋鹿在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种群数量少,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原生自然栖息地消失;现有的保护区面积有限且互不相连,不利于交流;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经费不足。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麋鹿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因此自然种群数量较少,主要通过人工繁育,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基因退化的现象;人类不断的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导致麋鹿原生栖息地消失,不利于回归自然的麋鹿生存;由材料可知,中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位于北京、江苏、湖北和河南,保护区面积有限且距离较远,互不相连,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且中国在麋鹿野化训练并重归自然的领域缺少相关技术和经验,需要重新摸索和积累;中国野生动物的救助和恢复种群方面投入不足,从而会导致经费不足。
样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广州两会上屋顶绿化再次引起关注。
屋顶绿化是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特色绿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完善城市地面垂直空间绿化布局的重要手段。
有政协委员呼吁:花城广州,不能没有美丽的屋顶。
其实,屋顶绿化已经是个老话题,它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
当前,城市“越长越高”,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楼鳞次栉比,很多屋顶“素面朝天”,想想看,如果它们都戴上“草帽”会怎么样?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屋顶绿化”备受关注的原因。
【答案】城市人多地少,绿地面积小,绿化指标低;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截留利用雨水,减少城市地表径流,防止和减轻城市内涝;制造氧气,吸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颗粒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空气湿度;减弱噪声污染;可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新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