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毛邓三

合集下载

《毛邓三》问答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毛邓三》问答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毛概复习资料问答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ﻫ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ﻫ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第三、四、五、六、七章(毛邓三)

第三、四、五、六、七章(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主讲:郭晓康理论的形成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46-47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半封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动力之一,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对象。

P48总路线集中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P51-52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主讲:郭晓康道路和基本经验意义P53-57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P59-60历史意义: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提出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理论。

2.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主讲:郭晓康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理论和道路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P62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P67历史意义:1.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解放生产力,在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毛邓三复习资料一

毛邓三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 八七会议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 十三大B 十四大C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 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 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 发展先进生产力B 发展先进文化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发展B 全面C 协调D 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邓小平D 王稼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改革开放D 为人民服务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马列毛邓三理论主要内容

马列毛邓三理论主要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合称,简称马列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缩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

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者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九个方面)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1~3卷中。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邓三每章重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结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答:1)它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现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2)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它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毛邓三》

《毛邓三》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在农村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矛盾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给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57)
3、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三节,p5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二节,p69)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P79)
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何为半殖民地?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1-14章知识点 毛邓三

1-14章知识点    毛邓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P22.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P2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P114.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

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P11-125.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P166.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P167.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8.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9.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关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关于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

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P1710.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邓三科

毛邓三科

挑重点整理的,不必要红字区分了。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围绕的主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根本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邓论纠正了“左”的错误,分析了原因,肯定了积极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前夕,邓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论初步形成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邓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阶段;十五大是邓论正式确立命名阶段,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论,并把邓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邓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特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知道我党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论包涵的内容:建设中特;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含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三步走;四项基本原则;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独立自主;一国两制等。

初级阶段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归纳(全)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归纳(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第二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理论成果)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战争与革命①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毛泽东思想——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②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科学发展观——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③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写入党章和宪法的时间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写入《党章》;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写入《党章》;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党工作的基本路线和方法)、独立自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邓三重点复习内容

毛邓三重点复习内容

毛邓三上课习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2、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七大)指导出的。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科学内涵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的制订出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解决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成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别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都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也体现了:(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5、十七大指出的伟大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8、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历史根据:(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0、邓小平理论贯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

11、邓小平理论历史意义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2邓小平理论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邓三”教学大纲

“毛邓三”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毛邓三”教研室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2、课程编号:030404063、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论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完整、准确地向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

注重学生对理论的系统性以及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实践课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理论以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调查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紧紧围绕“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进行调查,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学时:120学时;80课堂教学学时,40实践教学学时。

学分: 6考核要求:平时成绩、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

本大纲适用于思政专业以外的所有本科专业。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标及要求:1、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及形成和发展过程;2、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毛邓三详细大题

毛邓三详细大题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问答: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邓小平的个人主观条件的关系?P8—P9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P18—P194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20—P21(9个方面或16条)5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P22—P23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还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P24—P25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1 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P29—P37(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2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马克斯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P563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P56?4 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三句话”的科学含义。

P49—P515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P526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60—P61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 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P812 简述邓小平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P69—P753 简述江泽民对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P77—P784 怎样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P855 怎样理解和把握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P86—P88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P97—P99(“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P101—P1043 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哪些特点?P101—P104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P106—P1075 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P110—P113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1 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21—P12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P1233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主要矛盾同中心任务有什么必然联系?P1284 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29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P129—P130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28、P1347 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131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 如何理解“总体大道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45、P1462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P141—P142;特点:P142—P143)3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P1484 如何认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P153、P1555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P158—P159(原因1、2、3、4)6如何认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P160(一、二、三、总结)7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P163(定义、原则、国情、实践)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P170—P1712 如何理解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P172、P178、P1793 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P179(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4 为什么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P184(第二段)5如何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18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P195—P1967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P199—P200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 为什么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P204—P205(一、二、三)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什么?P206—P207(一、二、三、总之)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显著特点和优势?特点:P214优势:P2154 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217、P2185 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22—P223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P229(重要意义:四点)、P231(保证:三点)2 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P2333 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根本任务:P241;基本内容:黑体标题4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P253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612 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P263—P2653 江泽民“八项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714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P272—P273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 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哪些基本思想?P2772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那些具体内容?P2833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那些内容?P2864 我国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什么?P288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1 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P3102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314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P2964 如何理解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P3035 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P3056 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P306、P307附: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自考毛邓

自考毛邓

自考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为《毛邓三》。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

该文件明确指出:全国所有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包括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都必须开设一门新的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力求从新的课程体系和要求出发,结合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文献精神和大学生关心的显示问题进行分析,借鉴近年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认真反映这些年来我们教学工作经验,希望能对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所帮助,提高大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属于高等学校政治思想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考试课。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要求,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分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编辑本段目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三节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第四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第二节社会主义本质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级别呢纲领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接发展战略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二节初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三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节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本站搜集整理的03707 毛、邓、三论的知识点,从一些自考资料网,一考通,燕园试卷串讲资料本,网校教课和考试大纲要求整理过来的。

大学毛邓三章节内容概括(考试要点)

大学毛邓三章节内容概括(考试要点)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邓三脉络整理

毛邓三脉络整理

毛邓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两大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一)两大历史性飞跃: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13-17 包括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7-19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邓小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1-22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3 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6-27 ①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7-28 ①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5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客观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毛邓三复习资料

毛邓三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 八七会议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 十三大B 十四大C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 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 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 发展先进生产力B 发展先进文化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发展B 全面C 协调D 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邓小平D 王稼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C 改革开放D 为人民服务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毛邓三完整版

毛邓三完整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二下期末考试资料复习提纲: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

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实现、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艰辛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主张,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

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

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

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毛邓三1

毛邓三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 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 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三及科学发展 观,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P4)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 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 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 化的土壤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 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
2、提法的不断深化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 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943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 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 涵作了具体阐述。 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 出进一步的阐述。 1945年七大《中国共产党章程》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 作的指针。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 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 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 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 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 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 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 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 了国民党政府。 北伐战 争形势 图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探索国家的出路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和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出 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 而执着的探索。这些探索中不乏有想在保存现有 统治秩序的前提下,通过改良来摆脱危机、走上 独立富强道路的种种尝试。
中共三大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 题。认为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提出与当时最大的 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
中共三大会址广州 东山恤孤院三十一 号(现恤孤院路三号) 的资料照片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 2日至20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出席大 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 瞿秋白、 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 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 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 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 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 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 文中,概括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六个 主要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 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 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 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 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 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 (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 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 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 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 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 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 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 对于外国帝国主义 和国内封建主义都 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的。
早期的民 族资本主 义企业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 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 治。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 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 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 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1922年7月16日至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 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 (一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他们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 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 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 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使大家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
成、基本内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
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 经验
转变的前提: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表明:旧民主主义 革命不可能救中国,要想改变中国的现实, 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这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前提。
转变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国 家的出路。历史孕育了新的条件,中国革命 出现了新的曙光。
首先,从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来看,俄国 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 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标志着人类历史开 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 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 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 畴,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
人民生活 在水深火 热之中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 二是:对内推翻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 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 代化的道路。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基本国情的突出表现就是: 外无民族独立,内无人民民主,社 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贫困,国力衰 微,经济文化极端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人民遭受的是双重的剥削和压迫, 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总 根源。
1900年6月,英,德,俄,美,日,意,奥八国联 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镇压了 义和团运动之后,于1901年9月强迫清政府再 一次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 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全面 控制了清政府。标志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形成。
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方面的 变化 : 一方面,随着外国列强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国 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 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 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 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 用,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 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 的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 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 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 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 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 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 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 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共产国际派马林 (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 出席了会议。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最后,五四运动推动了转变的实现五四 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成为了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学 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合并
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巴黎
和会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 条约。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由于中国革命时代条 件发生变化,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成为世 界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 民族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讲由于 时代条件、领导力量、指导思想的变化,近 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新民族主义 革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经验、实践中逐渐 形成、发展起来。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1842年8月,清政府 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是帝国主义 国家加在中国的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本节内容: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 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 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1850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 又一次失败,被迫与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而加速了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1894—1895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次战争又以 中国的战败而告终。再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 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影 响至深的卖国条约,它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其次,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五四 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坚强的领导阶级,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 组织者和领导者。
再次,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五四 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具有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反复分析、 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 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 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 义所独占。
1901年八国联 军侵略中国占 领故宫时的情 景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 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 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 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 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 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 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 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