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防盲治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防盲治盲

【导读】防盲治盲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叙述了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世界盲的主要原因和防盲治盲工开展的情况,我国防盲治盲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盲和视力损伤的康复手段。

盲和视力损伤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也会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防盲治盲具有重要意义。防盲治盲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来说,眼科医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了防盲复明。但是,防盲治盲工作还有其特定含义,它主要包括对盲和视力损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引起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眼病进行病因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对盲和视力损伤的防治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目前,防治盲和视力损伤是全世界和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之一。

第一节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

第一节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

确定统一的肓和视力损伤的标准对于做好防盲治盲工作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各国采用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并不一致.这对肓和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防肓治肓工作的

开展和国际交流造成了困难。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年提出了盲和视力损伤的分类标准‘衰21.1).并鼓动所有国家的研究工作者和有关机构采用这一标准。这一标准将视力损伤分为5级.即一个人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0.3.较差眼最好矫正视力》0.1时为I级视力损伤:一个人较好眼的量好矫正视力50时为3曩1Ir.视野半径‘5。时为4级盲我国于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决定采用这一标准。

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全面地反映盲和视力损伤情况,又将盲和低视力分为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如果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都<0.05,则为双眼盲;如果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都<0.3、但30.05时,则为双眼低视力。这与WHO标准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一眼最好矫正视力<0.05,另眼30.05时,则称为单眼盲。如果一个人只有一眼最好矫正视力<0.3、但3 0.05时,另眼30.3时则称为

单眼低视力。按这种规定,有些人同时符合单眼盲和单眼低视力的标准。在实际统计中,这些人将归于单眼盲中,而不归入单眼低视力中。

实际上,对盲人的定义并不特别严格。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盲人的定义是指因视力损伤而不能独自行走的人,他们通常需要职业和/或社会的扶持。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同,采用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目前,一些国家采用下列标准:(1)视力正常者:双眼中较差眼的视力30.3者;(2)视力损伤者:双眼中较差眼的视力<0.3、但30.1者;(3)单眼盲者:双眼中较差眼的视力<0.1,较好眼的视力30.1者;(4)经济盲者:双眼中较好眼的视力<0.1者,但30.05者;(5)社会盲者:双眼中较好眼的视力<0.05者。对于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在阅读文献、进行国际交流时应予以注意。

上述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都是以最好矫正视力来衡量的。采用这样的方法就不容易发现因屈光不正所造成的视力损伤。如果采用日常生活视力就有可能发现因屈光不正所造成的视力损伤。所谓日常生活视力是指在日常屈光状态下的视力: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戴用眼镜,则将其裸眼视力作为其日常生活视力;如果一个人平时戴用眼镜,不论这副眼镜是否合适,则将戴用这副眼镜的视力作为日常生活视力;如果一个人已配有眼镜,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戴用,则以其裸

眼视力作为其日常生活视力。

第二节世界防盲治盲状况

盲和视力损伤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根据55个新的调查资料,于2004年重新公布了根据2002年人口资料所确定的全世界视力损伤人群,盲人为3700万人,低视力者为1.24亿人,共有视力损伤者1.61亿人。视力损伤的地区分布为:西太平洋地区占26%,东南亚地区占27%,非洲占17%,欧洲、美洲和中东地区各占10%。全世界盲人患病率为0.7%。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全世界十分之九的盲人生活在那里。目前大约60%的盲人生活在非洲下撒哈拉地区、中国和印度。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世界盲人负担大幅度地增加。从1978年到1990年之间,世界盲人数增加了1000万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20年盲人数将增加一倍。

近十多年来,全世界致盲的原因有了一些变化。1995年盲的主要原因中,白内障占42%,沙眼占15%,青光眼占14%,河盲占1%,其他原因占28%。而在2002年盲的主要原因中,白内障占47%,仍然是首位致盲原因;青光眼占12%,成了第二位致盲原因;沙眼只占4%,河盲占0.8%;但是一些眼底病在致盲原因中的比例有了明显上升,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占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5%;儿童盲占4%,角膜浑浊

占5%,其他占13%。在这些盲的原因中,如果及时应用足够的知识和恰当的措施,有的能够预防或控制,例如沙眼和河盲;有的能够成功地治疗而恢复视力,例如白内障。根据WHO 估计,全球80%的盲人是可以避免的。

全世界盲的发病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不同经济地区的盲患病率明显不同。盲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0.3%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为0.6%以上。(2)不同年龄人群中盲患病率明显不同,老年人群中明显增高。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群盲患病率增高更为明显。(3)低视力患病率约为盲患病率的2.9倍。如果不认真防治低视力患者,盲人数将会急剧增加。(4)不同经济地区盲的主要原因明显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而发展中国家以老年性白内障和感染性眼病为主。(5)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盲人数将继续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已为尽快减少世界的盲人负担做了大量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于1999年2月发起“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行动,目标是在2020年全球根治可避免盲。这次行动将通过(1)预防和控制疾病;(2)培训人员;(3)加强现有的眼保健设施和机构;(4)采用适当和能负担得起的枝术;(5)动员和开发资源用于防治盲人等措施,来解决可避免盲。已确定白内障、沙眼、河盲、儿童盲、屈光不正和低视力等五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