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检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2014—2015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I卷命题人:袁野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C.冶铁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2、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草市税是国家的重要收入④交易者的财货缺乏安全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状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4、唐宋至明清时期,商业和贸易各有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唐朝——农村集市贸易发展B.两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元朝——对外贸易渐趋萎缩D.明清——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5、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
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6、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有()。
①手工工场→工厂制②手工生产→机器生产③政府压制→历届政府一贯支持④国内市场→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图中B的出现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有关B.图中C—D的出现最主要的影响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图中D—E出现的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图中G—H 出现的内因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8、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一年级生物试题Ⅰ卷(选择题部分 6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1.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的是()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A.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B.F1的遗传因子组成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3.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不能判断4.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A、测交B、自交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这对夫妇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5%B.75% C.25% D.50%6.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7.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四种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8.右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A.n B.2nC.3n D.4n9.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2014-201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下)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二(下)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它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总结出来的D.它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答案】C【解析】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A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题是一道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性的试题,解答时把握好: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再就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2015年莫斯科世锦赛上,我国男子短道速滑队时隔15年再次站到5000m接力的冠军颁奖台上.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相同B.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乙的动能增大C.乙对甲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甲的动能增大D.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答案】C【解析】解: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做负功,乙的动能减小,故B错误;C、乙对甲的作用力一定做正功,甲的动能增大,故C正确;D、甲、乙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不知道甲、乙的质量关系,不能求出甲乙动能变化关系,故D错误;故选:C.运动员与冰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在“交棒”过程中,“交棒”运动员猛推“接棒”运动员一把,两个运动员相互作用的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时间相同,根据动量定理,两个运动员的动量变化等大、反向、共线,系统动量守恒.明确运动员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冲量等于对方的动量变化,又有作用时间相同,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故两个运动员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ABS(或EBS)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则()A.汽车刹车时间t′=B.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C.汽车的刹车距离为s=vt+ D.汽车的刹车距离为s=vt+【答案】AD【解析】解:A、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t′=,故A正确;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刹车距离s=vt+=vt+,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反应时间内匀速直线运动,此后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减速的加速度,再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解减速的位移,最后相加得到制动距离.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先匀速后减速,对于减速过程,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然后运用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三、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4.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该物体放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则力F的大小是()A.mgB.mgC.mgD.mg【答案】B【解析】解:上滑时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θ-μmgcosθ=ma…①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②联立①②解得:F=mg故选B.上滑时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再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本题关键是对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分别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后联立求解,基础题.5.“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答案】B【解析】解: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由于T1=T2=mg,故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且在竖直线上,故两个拉力的夹角为120°,当左侧橡皮条拉力变为零时,右侧橡皮条拉力不变,重力也不变;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右侧橡皮条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与左侧橡皮条断开前的弹力反方向,大小等于mg,故加速度为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故选:B.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撤去一个力后,其余两个力未变,故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求出合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本题关键是对小明受力分析后,根据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来确定撤去一个力后的合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6.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7m/s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答案】A【解析】解:A、B:由图知,x方向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y方向的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则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不在y轴方向上;x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y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所以合运动的加速度沿y轴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v0==5m/s,C错误;D、从图象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故D错误.故选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征是加速度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分析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初速度大小.本题关键要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能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7.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2m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并静止在一光滑的木板上.突然抽掉木板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A.g,gB.g,gC.0,3gD.0,g【答案】D【解析】解:对A分析,弹簧的弹力F=mg.撤去木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木块A所受的合力仍然为零,则加速度a1=0.对木块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故选:D通过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弹力大小,抓住抽出木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AB的加速度.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问题,抓住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8.如图所示,重4N的物体A,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线栓在斜面的上端,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状态,倾角为30°的斜面被固定在测力计上,物块与斜面间无摩擦,装置稳定后,当细线被烧断物块正在下滑时与静止时比较,测力计的示数()A.增加4NB.减少3NC.减少1ND.不变【答案】C【解析】解:设斜面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状态时,台秤的示数为F1=G A+G.当细线被烧断物块正在下滑时,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N=G A cos30°,对斜面研究得到,台秤的示数为F2=G+N cos30°=G+,故台秤的示数减小量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先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台秤对斜面的支持力,即得到台秤的示数.当细线被烧断物块正在下滑时,对物块进行研究,求出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将此压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分力,即可得到台秤的示数.本题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研究,分析受力情况是基础.四、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直角形支架,垂直固定放置,竖直杆AC光滑,水平杆OB粗糙.另有质量相等的小球P、Q,分别套在轻杆AO、BO杆上.当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再在穿过AC杆的P球上套上一个与P球相同的球,且套后P,Q仍静止,则()A.竖直杆受到P的压力减小B.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不变C.小球P受到轻杆的支持力增大D.小球Q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D【解析】解:B、对P和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杆的支持力N,水平杆对其向左的摩擦力f,水平杆对整体向右的支持力N′,如图,根据平衡条件,有:N=G总…①f=N′…②由①式,当再加上一个小球后,总重力变大,故支持力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水平杆的压力也变大,故B错误;D、再对Q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杆的压力F1,摩擦力f,水平杆的支持力N,如图将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得到水平方向:f=F1cosθ…③竖直方向:N=mg+F1sinθ…④由①②③④解得:f=总,总重力增加后,摩擦力变大,故D正确;A、C、由①②③④解得:F1=总,即总重力增加后,连杆的弹力增加;对P受力分析可知,P与竖直杆之间的支持力和压力(相互作用力)等于连杆弹力F1水平分量,故变大,故A错误,C正确;故选CD.先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再对小球P或者Q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后分析讨论.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10.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H)聚变为1个氦核(H e)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4H→H e+2X,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n)B.方程中的X表示正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答案】BD【解析】解:由核反应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推断出X为,A错误、B正确;质量亏损为:△m=4m1-m2-2m3释放的核能为△E=△mc2=(4m1-m2-2m3)c2,C错误、D正确.故选BD.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求出X的核电荷数,确定其种类;先求出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然后由质能方程求出释放的核能.知道质量数守恒与核电荷数守恒是判断粒子X种类的关键,熟练应用质能方程即可求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11.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nm到760nm之间,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从n=4的能级蹦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长B.用波长为328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C.用波长为164nm的光照射,可使处于n=2能级的氧原子电离D.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答案】AC【解析】解:A、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能量△E=1.89e V,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而当从n=4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光的能量△E′=0.66e V,辐射能量更小,则频率更小,则辐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故A正确;B、当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3.4-(-13.6)=10.2e V,根据A选项分析,则有:△E==1.89e V,=10.2e V,△E″=′解得:λ′=122nm;故B错误;C、用波长为164nm的光照射,可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故C正确;D、根据数学组合=6,可知一群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故D错误.故选:AC.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以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跃迁释放能量满足△E=E m-E n.既不能多于能级差,也不能少于此值,同时根据λ=,即可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12.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斜面的长度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答案】AB【解析】解:物体受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图线的纵轴截距为-6m/s2,则gsinθ=6,解得斜面的倾角θ=37°.图线的斜率k==,因为sinθ=0.6,则cosθ=0.8,所以m=2kg.物体做加速度变化的运动,无法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故A、B正确,C、D 错误.故选A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加速度与拉力F的关系式,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和倾角.注意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无法求出.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以及能够从图线的斜率和截距获取信息.五、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3.如图1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①分析此图2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2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答案】小车的质量;合力;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a与合力F成正比;C【解析】解:(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2)由图象OA段可知,a与F成正比,即:在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小车受到的合力F成正比;以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m钩码g,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钩码g=(m小车+m钩码)a,小车的加速度a=钩码小车钩码g,当m钩码<<m小车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m小车a=小车钩码小车钩码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如果钩码的质量太大,则小车受到的合力小于钩码的重力,实验误差较大,a-F图象偏离直线,故C正确.故答案为:(1)小车的质量;合力;(2)小车的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力F成正比;C.①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②控制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图象偏离直线的原因.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分析是本题的难点;应知道当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1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 z.(1)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 ,其大小为a= ______ m/s2;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 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93;1.19;偏小【解析】解:(1)根据△x=a T2可以得出如下关系式:=代入数据解得:a=1.93m/s2.在匀变速直线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故答案为:,1.93,1.19.(2)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 z,f>50H 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 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2)明确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了解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可正确解答.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5.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求:(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2)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答案】解:(1)滑动摩擦力f=μmg=0.1×4×10N=4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μg=0.1×10m/s2=1m/s2(2)行李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率后不再加速,则v=att==1s答:(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加速度大小为1m/s2.(2)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1s.【解析】(1)行李无初速放上传送带,相对于传送带向后滑,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2)行李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一起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的时间.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行李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七、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6.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8.0kg,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图c,木块受到恒力F=50N作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右上方,求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在(2)中拉力F作用t1=2.0s后撤去,计算再经过多少时间木块停止运动?【答案】解:(1)由题图b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32N根据f=μN解得μ=0.4(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F cosθ-f=ma,F sinθ+N=mgf=μN联立解得:a=2.5m/s2(3)撤去F后,加速度a′=μg=4m/s2=s=1.25s.继续滑行时间t=′答:(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2)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2.5m/s2.(3)再经过1.25s木块停止运动.【解析】(1)从图象中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大小公式求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对木块受力分析,抓住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的加速度.(3)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拉力作用2s末的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从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撤去拉力后木块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掌握图象与运动轨迹的区别,及理解图象的有价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八、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7.质量为10kg的环套在杆的底端o处,在F=100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与杆的夹角也为θ=37°.力F作用10s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1s后,速度减为零.求:(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3)环滑回到底端时的速度多大(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已知sin37°=0.6,cos37°=0.8)【答案】解:(1)当有F作用时,①②由①、②.得a1=2-2μ③当撤去F时,有:④⑤由④、⑤,得a2=6+8μ⑥因为由③/⑥,得μ=0.5(2)由③式,得撤去F时,环的速度υ=a1×t1=1×10=10m/s则(3)由动能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υ=14.8m/s答:(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为55m;(3)环滑回到底端时的速度为14.8m/s.【解析】(1)环先沿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题两个过程时间已知,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两段过程加速度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再联立求解μ.(2)由位移公式分别求出两个过程的位移,位移之和等于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3)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环滑回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本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结合处理动力学问题,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挡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3kg,开始时三个物体都静止.在A、B间放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6m/s速度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意一块与挡板C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C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2)A、C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答案】解:(1)A、B都和C碰撞粘在一起后,三者速度相等,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m B+m C)v C=0,解得,C的速度v C=0;(2)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m A+m C)v,解得:v=1m/s,碰撞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m A v A2-(m A+m C)v2=15J;答:(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C碰撞后,C的速度是0.(2)A、C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15J.【解析】(1)整个过程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C的速度.(2)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A、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然后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在同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故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明确在哪段过程中哪些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第二次质检试题命题:高一历史备课组李春华第Ⅰ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有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统一货币“半两钱”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纸币“交子”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6、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耕经济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7、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8、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9、17世纪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载。
对这一规定反对最强烈的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法国10、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2.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
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平陆枣园内蒙古和林格尔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汉代A.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牛耕得到普遍推广3.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4.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
这反映出明代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的弱化C.商品经济发达 D.井田制得以恢复5.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
这表明A.铁制工具应用广泛B.这一时期的冶炼燃料焦炭廉价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6.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C.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海外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7.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地理1
存瑞中学2014—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质检地理试卷命题人:王雪源一、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读图,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教育压力大 B.乙地为发达国家C.丙地劳动力不足 D.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读图某城镇略图,完成2-4题。
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3.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4.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6.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7-8题。
7. 我国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4.79% B.0.479% C.7‰D.7%8.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①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②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④人口总数在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某市城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分别表示城区面积和冬季气温变化的曲线是A. ①和④B. ②和①C. ③和②D. ④和③10.该市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大兴安岭D.柴达木盆地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1-12题。
1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读图完成13-14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理(无答案)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一数学(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1、右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A.k1<k2<k3 B.k3<k1<k2C.k1<k3<k2 D. k3<k2<k12、线段AB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ABα⊂ B、ABα⊄C、由线段AB的长短而定D、以上都不对3、已知数列{a n}中,)2(3,511≥+==-naaann,则=5a( )A.11B.14C.15D.174、观察下面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1)是棱台 B.(2)是圆台 C.(3)是棱锥 D.(4)不是棱柱5、在ABC∆中,如果sin sin cos cosA B A B<,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6、若直线l⊄α,直线aα⊂,则l与a的位置关系是A、al// B、l与a异面C、l与a相交D、A.B,C均可能7、在△ABC中,已知a=5 2 , c=10, A=30°, 则∠B= ( )A 105°B 60°C 15°D 105°或15°8、一梯形的直观图是一个如图所示的等腰梯形,且梯形OA/B/C/的面积为2,则原梯形的面积为( ) A、 2 B、2C、22D、 49、已知数列{}n a的通项公式是,492-=nan那么nS取得最小值时n为( )A.11B.24C.25D.2610、a,b,c表示直线,M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M,b∥M,则a∥b;②若b⊂M,a∥b,则a∥M;③若a⊥c,b⊥c,则a∥b;④若a⊥M,b⊥M,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Oy'x'450A 、0个B 、1个C 、2个 D 、3个 11、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积是162π,则圆锥的体积是( ) A.643πB. 1283π C . 64π D. 1282π1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和CC 1上,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A 、2VB 、3VC 、4VD 、5V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在数列{a n }中,112,n n a a a n +==+,则n a14、在ABC ∆中,三边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已知23a =,2b =,ABC ∆的面积S=3,则C =15、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A 1=a ,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D 1与EF 所成角的大小为 .16、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 。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H2O2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N2的结构式为N﹣NC.一个D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10D.二氧化碳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4.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n﹣含有的中子数为a+bB.X n﹣含有的电子数为a﹣n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D.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g5.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7.3KJ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6.下列物质所形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的是( )A.Na2O2B.NaHSO4C.HCl D.H2O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微粒半径:r(K+)>r(Al3+)>r(S2﹣)>r(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①B.①③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⑤8.用石墨作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①CuCl2②CuSO4③NaBr ④NaNO3 ⑤盐酸⑥H2SO4⑦KOH.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有( )A.①②⑤B.③④⑥⑦C.④⑥⑦D.③⑤⑥⑦9.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则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A.X>Y>Z B.X>Z>Y C.Y>X>Z D.Y>Z>X10.下列条件下的反应,放出H2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1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反应热的关系:2b=c D.反应热的关系:a=b12.市场上热销的富硒茶叶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硒的原子序数为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元素的弱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3C.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VIA族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1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H数值偏大的是( )A.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B.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D.用1gNaOH固体代替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14.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16.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18.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A.A2+3B2═2AB3B.2AB2+B2═2AB3C.2A2B+5B2=4AB3D.2AB2+B2=2AB31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20.某甲烷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C.该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CH4+2O2=CO2+2H2OD.甲烷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21.下列五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①16O2和18O2②H2SiO3和H4SiO4③O2和O3 ④H2O和H2O2⑤金刚石、石墨和C60⑥红磷和白磷.A.只有②③⑤B.只有③⑤⑥C.只有①③⑤D.只有①②④⑥22.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4O(l)+O2(g)=CO2(g)+2H2O(l);△H=﹣725.8kJ/molB.2CH4O(l)+3O2(g)=2CO2(g)+4H2O(l);△H=+1451.6kJ/molC.2CH4O+O2=2CO2+4H2O(l);△H=﹣22.68kJ/molD.CH4O(l)+O2(g)=CO2(g)+2H2O(g);△H=﹣725.8kJ/mol23.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24.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2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现有原子序数为1~20元素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元素甲是第3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A.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A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2)在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中(0族除外),元素乙的原子半径最大,写出元素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3)金属元素丙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溶液常用于检验CO2,则元素丙的简单离子与元素甲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丁的原子序数比丙小8,写出元素丁的单质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元素戊是第3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7.现有纯锌片、纯铜片和500mL 0.1mol•L﹣1的硫酸、导线、1 000mL量筒.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原电池原理,制备一定量的氢气.(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mL量筒中已充满水,刚开始实验时,根据构成原电池必须满足的条件,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2)a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作原电池的__________极;电子经外电路由__________(①a→b ②b→a 填序号,下同)(3)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时a极附近SO42﹣浓度______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始终不变”);(4)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当硫酸浓度降低一半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最接近__________mL.(A.400 B.500 C.600 D.700)28.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L;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g.29.甲醇(CH3OH)是一种优质燃料,(1)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mol气态甲醇(CH3OH)和1mol 水蒸汽并放出49kJ的热量.请回答:(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其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如图1所示最相符的是__________.(2)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请回答: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和氢气的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v(H2)=__________.②下列措施中能使v (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升高温度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30.如图1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1)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2)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3)若生成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__L(标准状况).31.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图2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__________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__________位置流出.(选填“a”、“b”、“c”或“d”)2014-201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根据K层的电子排布规律判断;B、根据L、M层的电子排布规律及电子层的排列顺序判断;C、根据M、L、K的电子排布规律判断;D、先判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再判断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解答:解:A、K层最多排两个电子,所以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是正确的,故A正确.B、M层上最多排18个电子,L最多排8个电子,只有排满L层才能排M层,故B错误.C、M层上最多排18个电子,L最多排8个电子,K层最多排2个电子,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排8个电子,故C正确.D、无论原子还是离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带电荷,所以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和最外层电子数也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一层上最低排2n 2个电子;2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3次外层最多排18个电子;4倒数第三层最多排32个电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H2O2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N2的结构式为N﹣NC.一个D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10D.二氧化碳考点:化学键;电子式;结构式.分析:A.双氧水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C.H原子不含中子;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解答:解:A.水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只存在极性键,双氧水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A错误;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气分子的结构式为N≡N,故B错误;C.D原子含1个中子、O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所以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10(质量数:D﹣2,O﹣16),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属于基础题,涉及结构式、化学键、电子式等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的书写规则书写,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书写区别,为易错点.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考点:真题集萃;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 ﹣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解答:解: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目标方程式与已知方程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方程式可以进行加减,题目难度不大.4.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n﹣含有的中子数为a+bB.X n﹣含有的电子数为a﹣n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D.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g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a b X n﹣中质子数是a,质量数是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解答:解:A、该微粒中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b﹣a,故A错误;B、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a+n,故B错误;C、该微粒的质量数为b,故C错误;D、原子的质量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即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质子数、质量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的计算方法.5.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7.3KJ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考点:中和热.分析:A、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B、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D、中和热实质是酸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但由于弱酸弱碱等反应时电离要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不是57.3KJ,故A正确;B、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等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故B错误;C、依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判断,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实质是酸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概念分析判断,理解实质是关键,题目较简单.6.下列物质所形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的是( )A.Na2O2B.NaHSO4C.HCl D.H2O考点: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A.Na2O2晶体中是O22﹣一个离子;B.硫酸氢钠固体中其阴阳离子分别是硫酸氢根离子、钠离子;C.HCl为分子晶体,无阴阳离子;D.H2O为分子晶体,无阴阳离子.解答:解:A.Na2O2晶体中含有一个O22﹣和两个Na+,所以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故A错误;B.硫酸氢钠固体中其阴阳离子分别是硫酸氢根离子、钠离子,所以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故B正确;C.分子晶体只存在分子,HCl为分子晶体,无阴阳离子,故C错误;D.H2O为分子晶体,无阴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构成、化学键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硫酸氢钠熔融状态和在水溶液里电离方式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此点为考试热点,也是学生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①微粒半径:r(K+)>r(Al3+)>r(S2﹣)>r(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①B.①③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⑤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大,离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⑤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⑥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⑦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解答:解:①K+、S2﹣、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S2﹣<Cl﹣<K+,则半径S2﹣>Cl﹣>K+,离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最小,则半径最小,则有S2﹣>Cl﹣>K+>Al3+,故①错误;②非金属性:F>Cl>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故②正确;③非金属性:Cl>Br>I>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Cl﹣<Br﹣<I﹣<S2﹣,故③错误;④非金属性:Cl>S>Se>Te,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氧化性:Cl2>S>Se>Te,故④正确;⑤非金属性:S>P>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SO4>H3PO4>H2CO3,又H2CO3酸性大于HClO,则有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故⑤正确;⑥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有O>N、P>Si,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N>P,所以有非金属性:O>N>P>Si,故⑥正确;⑦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逐渐减弱,则金属性Ca<K,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Be<Mg<Ca,所以金属性:Be<Mg<Ca<K,故⑦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的递变性,题目难度中等,建议采用排除法可节省时间,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8.用石墨作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①CuCl2②CuSO4③NaBr ④NaNO3 ⑤盐酸⑥H2SO4⑦KOH.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有( )A.①②⑤B.③④⑥⑦C.④⑥⑦D.③⑤⑥⑦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用石墨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如果只有水被电解,说明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或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阳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用石墨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如果只有水被电解,说明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或位于氢之前的金属阳离子,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①电解CuCl2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与题目不符合,故错误;②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铜离子放电,与题目不符合,故错误;③电解NaBr溶液时,阳极上溴离子放电,与题目不符合,故错误;④电解NaNO3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符合题意,故正确;⑤电解盐酸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与题目不符合,故错误;⑥电解H2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符合题意,故正确;⑦电解KOH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符合题意,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放电的离子确定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9.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则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A.X>Y>Z B.X>Z>Y C.Y>X>Z D.Y>Z>X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则X为非金属性、Y为金属、Z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而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弱酸、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则Y为活泼金属、Z为较活泼金属(如Al),X为非金属,同周期从左向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则原子序数为X>Z>Y,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原子序数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条件下的反应,放出H2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决定化学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以及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解答:解:因决定化学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在上述金属中镁的活泼性最强,金属与酸反应的本质是与氢离子反应,3mol/LH2SO4中氢离子的浓度为6mol/L,3mol/LHCl 中氢离子的浓度为3mol/L,3mol/LCH3COOH中氢离子的浓度为远小于3mol/L,6mol/LHNO3中氢离子的浓度为6mol/L,但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故选:A.点评:抓住了决定因素就可解决问题,强调的是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1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 l﹣1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C.反应热的关系:2b=c D.反应热的关系:a=b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放热反应的△H<0,则a、b和c均为负值,故B错误;C.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则反应热的关系为2b=c,故C 正确;D.因水的状态不同,则a≠b,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意物质的状态、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2.市场上热销的富硒茶叶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硒的原子序数为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元素的弱B.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3C.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VIA族D.硒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第ⅥA族,最高正价为+6价;C、硒的原子序数为 34,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元素;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溴元素的弱,故A正确;B、第ⅥA族,最高正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故B错误;C、硒的原子序数为 34,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元素,故C错误;D、因为硒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弱,所以硒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弱,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明确元素的位置和性质的关系及同主族性质变化规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H数值偏大的是( )A.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B.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D.用1gNaOH固体代替50mL0.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根据实验的关键是保温,如果装置能量散失,则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装置得到能量,则会导致结果偏高,A.根据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数学试卷(Word版缺答案)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一数学试题命题人:吴艳泽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要完成下列两项调查:①从某社区125户高收入家庭,280户中等收入家庭,95户低收入家庭中选出100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②某中学的15名艺术特长生中选出3人调查学习负担情况.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为( )A .①随机抽样 ②系统抽样B .①分层抽样 ②随机抽样C .①系统抽样 ②分层抽样D .①②都用分层抽样 2. 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 .3m n +=B .3i =C .21i i =+D .3i j == 3、设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 、b 、c ,且CcA a sin cos =,那么=A ( )A 、6π B 、 3π C 、 43π D 、 4π 4.二进制数11 001 001(2)对应的八进制数是( ) A .310 B .311 C .302 D .3005.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x ,y 的值分别为( ) A .2,5 B .5,5 C .5,8 D .8,86、等差数列9}{,27,39,}{963741前则数列中n n a a a a a a a a =++=++项的和等于( )A 、99B 、66C 、144D 、2977. 某观察站C 与两灯塔A 、B 的距离分别为x 米和3千米,测得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正西方向,灯塔B 在观察站C 西偏南30,若两灯塔A 、B 千米,则x 的值为 ( )C.或8.12本外形相同的书中,有10本语文书,2本数学书,从中任取三本的必然事件是 ( ) A .3本都是语文书 B .至少有一本是数学书C .3本都是数学书D .至少有一本是语文书 9.对于任意实数a 、b 、c 、d ,以下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 .若,0,a b c >≠则ac bc >B .若0,,a b c d >>>则ac bd >C .若,a b >则11a b< D .若22,ac bc >则a b > 10.下列四个命题:①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②若A ,B 为两个事件,则P (A ∪B )=P (A )+P (B ); ③若事件A ,B ,C 彼此互斥,则P (A )+P (B )+P (C )=1;④若事件A ,B 满足P (A )+P (B )=1,则A ,B 是对立事件.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11.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i =5,那么在空白矩形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为( )A .S =2i -2B .S =2i -1C .S =2iD .S =2i +412.设z=x+y ,其中x ,y 满足⎪⎩⎪⎨⎧≤≤≤-≥+k y y x y x 0002当Z 的最大值为6时,k 的值为( )A.3B.4C.5D.6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方差为________.14.当x =2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________.15.已知yx y x y x 11,12,0,0+=+>>则的最小值为__ __. 16.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12+35x-8x 2+79x 3+6x 4+5x 5+3x 6在 x=-4的值时,V 4的值为_____.i = s =WHILE i<=4 =s*x + i =i+END三、解答题(共70分)17.在ABC ∆中,A B C 、、是三角形的三内角,a b c 、、是三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222b c a bc +-=。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质检(二)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
对此解读正确的()2、指南针传到欧洲以后,直接推动了()A.人文精神发展B.自然科学进步 C.资本主义萌芽D.航海事业发展3、“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和迪亚士 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4、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rray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5、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和V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B.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1545年,西班牙勘探者在墨西哥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对此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到17世纪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向不可能的是A.国内供养军队,参与世界殖民扩张 B.流向亚洲市场,以交换丝绸和瓷器C.投资英国伦敦,分享机器工厂利润 D.流向欧洲市场,加速社会阶层分化7、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完成3~5题。
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 3 35美国30 150埃及70 3503中国129 934英国241 963印度313 559日本336 3064荷兰432 1601孟加拉国910 13593.“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4.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5.根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为(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较小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C.丙—③ D.丁—④7.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市面积的大小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9、乡村——城市转型是指A、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B、城市面积扩大的过程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D、城市郊区面积扩大的过程10、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人口膨胀B、流动人口增加C、社会经济发展D、环境污染严重读下表回答11~12题197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9 13②41 74③89 89④74 7611、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12、①国与②③④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①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②③④三国大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②③④三国发达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②③④三国低读图,回答13~14题:13.图示农作物中,生产周期最长的是( )A.林和草B.棉花C.小麦D.玉米14.图示农作物中,生长过程跨越冬季的是( )A.小麦B.林和草C.大豆D.水稻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是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
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手工业纺织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3.解放前,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4.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文中的公田反映了()A.井田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8.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
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的政策10.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文化自信信什么戴兆国每一代人想要创造新的生存样式,离不开之前所有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因而,发展和繁荣文化,必须要以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为前提。
中华文化虽然缺少典型意义上专门的哲学理论创造,但是对于哲学思辨的追求却从未中断。
以老庄孔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思辨所达到的高度,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态。
延续和发展这一形态意义深远。
隔代修史,以史见兴替,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叙传统。
以二十五史为主干的史书,加上各类方志笔记、稗官野史等,代表着中国人极为良好的记录自身生活的兴趣。
历史的话题永远是国人街谈巷议、举文对策的主要内容。
这一历史记叙传统,全方位地描述和总结了中国人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生存经验,催动着中国文化不断生发出新的枝叶。
由诗歌而引发的文艺创作传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在形式众多的艺术创作中,凸显和追求生命精神是永恒的主题。
如《诗经》的缠绵忧思,诸子文章的恣肆开阖,汉赋和六朝文的华彩风骚,唐诗宋词的无穷意境,明清小说的洋洋大观,中国画的黑白世界,传统建筑的天人和谐等,都以丰富的艺术样态澄明生命之大美。
如果离开文学和艺术创作所积累的丰富想象力的精神传统,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中国人会成为什么样子。
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文化自信在精神深处的呼唤。
如果说理性思辨、历史记叙和文艺创作的传统主要集中于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推演,那么制度文明传统和技术创新传统则从制度和物质层面,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
孔子终身念念不忘恢复周礼,他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对于礼乐文明的追求和创造却成为中华文化制度文明发展的基础。
正是对礼乐文明的制度安排,使得传统社会在仁道理想的指引下,一直没有偏离对太平治世的追求。
传统制度文明以协和万邦的姿态,造就了人类不同民族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对实现人类永久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3 分 / 小题, 1-9 题为单项选择, 10-13为多项选择,14 15 为不定项选择、共 45 分)1.在同一平台上的 O 点抛出的 3 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下图,则3 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 、 v 、 v 的关系及落地时间 t 、t 、t C 的关系分别是A . A >B > A > A BC A = B = A = A Bv C, t B > t CB . v v v C, t t B = t Cv v t C . v A < v B < v C , t A > t B > t C D . v A < v B < v C , t A < t B < t C2. 如下图,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 37°和 53°,在极点两个小球 A 、B 以同 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 向右水平抛出, 小球都落在斜面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 B 两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A.1∶1B.4 ∶3C.16∶9D.9 ∶163、两颗人造卫星 A 、B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两周期之比T ∶T =1∶ 8,则轨道半径AB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 . R A ∶RB =4∶ 1, V A ∶ V B =1∶ 2 B 。
R A ∶ R B =4∶ 1, V A ∶ V B =2∶ 1C .R ∶ R=1∶ 4,V ∶V =1∶ 2D.R ∶ R=1∶ 4, V ∶V =2∶ 1ABA BABA B4、起重机以 a =1m/s 2 的加快度,将重 G=104N 的货物由静止匀加快向上提高。
那么,在1s 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 (g=10m/s 2) ( )A.500J ;B.5000J;C.4500J; D.5500J5、同一恒力按相同方式施在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拙水平川面和圆滑水平川面挪动相同的一段距离,恒力的功和功率分别为 W P 和 W 、 P ,则二者的关系是 ()1、 12 、 2A 、 W>W P >PB 、 W=W P1<P C 、 W=W P >PD 、W<W P <P12121221212121 26、木块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行进了s ,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又沿原方向行进了2s 才停下来。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pdf
C.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已知某硫酸、硫酸铜、硫酸铁的混合液100
mL中,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中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5.6 g B.11.2 gC.16.8 g D.22.4 g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为 0.5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测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的物质的量
(mol)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1)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
Bω=17c / (1000ρ)C.ω=17V / (17V + 22400) Dc=1000Vρ /(17V + 22400)
17. 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a2+、Cl—、SO42-
B.Na+、K+、Cl—、CO32-
C.Na+、OH—、Cl—、HCO3—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25 ℃,NaOH和Na2CO3两溶液的pH均为11。
(3)纯碱溶液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计48分)一、选择题(共计48题,每题1分,计48分)1、我国自古就有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写春联的习俗。
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
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犁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3、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4、前些时候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
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表达最准确的是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
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C。
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
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5、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人,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有A.商品交换时用纸币B.以做彩瓷生意为主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做一些棉花生意6、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高一第二学期历史第二次质检试题命题:高一历史备课组李春华第Ⅰ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4、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有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6、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耕经济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7、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8、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9、17世纪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载。
对这一规定反对最强烈的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10、19世纪初,英国流行一种说法:“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
这个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B.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C.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贵族阶层已经消失11、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2、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13、“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1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15、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的“大企业时代”开始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信息技术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16、1866年商人方举赞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雇佣工人加工、制造船舶零件。
上述史实表明: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C.洋务运动兴起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7、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
其标志是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发展迅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条件是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9、如果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下列人物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同类的是A.李鸿章B.陈独秀C.张謇D.康有为2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21、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22、“夺高产,放卫星,确保亩产十万斤。
”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A. “一五”计划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文化大革命”23、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24、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为此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26、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你认为深圳和香港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A.文化传承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C.经济模式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2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票证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8、香港歌星张明敏以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歌中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A.鸦片战争前后B.甲午中日战争前后C.辛亥革命前后D.五四运动前后29、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A.废止缠足 B.断发易服 C.新式婚礼 D.废止跪拜30、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一套直翻领、袋盖为倒笔架形的服装,服装前襟的纽扣为五粒,象征着国家的五种权力,袖口的三颗纽扣则象征着三民主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套服装称为中山装B.服装设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C.服装设计反映了民主共和已经实现D.服装设计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31、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32、民国时期《申报》有如下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该现象反映的是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变革婚俗3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下列哪一现象在当时不可能出现A.蒋介石电邀毛泽东B.毛泽东等乘飞机赴重庆C.《双十协定》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成为各报刊的重大新闻34、近代以来中国人际交往中逐步采用“先生” “女士”的称呼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35、1932年12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36、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C.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3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这里的“安全网”是指A、知识经济B、混合经济C、市场经济D、福利制度39、二战后,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其积极影响有A.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造成财政赤字C.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过大40、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在技术方面主导美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是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技术 D.化工技术11卷二、材料问答题:(共2题,40分)41、(20分)经济活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活动,“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下列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史料记载1845年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材料三:材料四 1978 年,安徽风阳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1979 年,风阳全县粮食产全比1978 年增长49 % ,卖给国家粮食4450 万千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4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农村“大包干”的实施有何作用?( 6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