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材中
语文课堂教学小议
语文课堂教学小议语文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生存的土壤,而人的生活行为、情感态度正是践行实践教学途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生活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的展现。
生活是课堂,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课不是仅仅授课,不是只教授学生必须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充实提升自己的的语文素养。
因此,语文教师应把生活引入课堂,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表述诉求,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发现语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加之引导,增强语文课堂活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是光靠书上那些知识就能达到优秀的,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问,在生活中来学才能真正把语文学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此种实践活动可以分课内和课外,如讲解小说还不如让学生来分角色表演,教诗歌可以让学生来配乐朗诵,更可以让学生进行再创作,课外还可以进行调查、远足、采访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心灵的愉悦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即使不是活动的组织者,也应是活动的策划者和评价者。
学生都会从教师的言行中得到活动好坏的评价。
那么怎样评价更有效呢?先看一个故事吧:有一个人打保龄球,打倒7个瓶子,剩下3个。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有两类评议员。
一类板着面孔说:“怎么搞的?还有3个没打倒!”另一类则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和肯定的语气说:“好!打倒7个!”这时候,被评价者心理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映:前一种是心理不大痛快,“你怎么就没看见我已经打倒7个!”而后一种则是感到兴奋和鼓舞,“还有3个没打倒,下次一定干掉它!”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保龄球效应”,它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用鼓舞和期望比批评、指责更能激发积极的思想效应。
小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小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
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一些小议。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学生应该学会利用阅读
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教学中,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阅读技巧,比如预测、
提炼、借鉴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
也可以通过解读一些阅读材料的
特点和结构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能力不仅仅是理
解和记忆的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教
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阐释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
性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态度。
阅读是一种学术和人文的
态度,需要学生对阅读抱有尊重和认真的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态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
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
读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
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议语文教学中美论文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美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它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的语文学习,属于打基础阶段,语文教育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原则第一条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
”这些都强调了美育在语文中教学中的地位。
美育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大纲》中还规定:“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凭借,课文要文质兼美。
”“文质兼美”是教改后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优美的语言,清新的文章结构,是它的外在美,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是它的内在美,范文中饱含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历史画卷和个人心灵历程,多方面表现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这一切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在感情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扩展人的眼界,拨动人的心弦,给学生精神世界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是深刻而细腻的。
语文范文中所体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与语言课的思想性溶在一起构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都给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在情感交融中获得美,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其丰富的内涵,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美,它们是美的绝佳载体,充分认识并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利用这些美育因素服务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
语文科具有思想性的色彩,它和数理化不同,它反映思想感情色彩,它包含伦理道德内容,学生接受德育必定同时伴随着美感的产生,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混融共存的。
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钟山县回龙镇中心小学潘呈春【内容摘要】:生动的教学形式,富有实效的学习方式,要把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
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体验,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绘声绘色起到它该有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形式实效写作指导情感影响创新能力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课改思想走进课堂已经很久了,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活力,那些老套的教学模式和思想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
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好和好学。
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这样的教学效果,费尽心思,动其所能。
为了课上得精彩,能吸引学生而忽视了语文课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体验谈谈语文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语文课的形式:新课程提倡“对话教学”,这“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的形式,而应是立体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思维与思维的碰撞。
不能把课上成陷阱式教学,把学生简单地引到答案就结束了。
这样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设计的思路和框架之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质疑问难,要能够激发学生由产生问题始以产生问题终。
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而教师则创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与碰撞,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开放的,这样的教学形式才是新课程所期望的、真正的“对话教学”。
二、要注重语文课的实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学生自读、齐读、互问互答、分小组讨论等形式即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全部,每堂课必安排学生间的互问互答、讨论等,看似非常热闹,其实容易形式化,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
其次,演课本剧方面,有的老师遇到只要有情节、有对白的课文,必安排学生扮角色表演,有的甚至分几组或要求全班同学参与,轮番上台表演同一内容。
小议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知识教学
小议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知识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知识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知识教学。
课程设置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在知识教学方面,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
小学语文教育习惯从词汇入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并提高词汇量。
比如,分级读物教材中设有词语表,在每一单元结束后都会有一份单元词表,供学生查阅。
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它涉及到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句子成分的语法关系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法教学的重心是教授句式和句型,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
文学常识及阅读理解小学语文阶段所学的文学常识包括古文选段、诗词鉴赏、文学常识、成语典故等,这是通过教学扩充学生阅读材料的体裁。
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特点,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更是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其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讲解法讲解法是最为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传授知识,由于小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尚未像成年人那样成熟,所以语言讲解内容不宜过于抽象,应该贴近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清晰、易懂的阐述。
图片教学法图片教学法一般运用视觉诱导,采用图像、图表、图片、幻灯片等多种视觉形式进行讲解,依靠图像的形式走进小学生的视觉世界,减轻孩子们的听力负担,还可以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点的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很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学科的投入、增加学习的兴趣,在知识教学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比如,利用故事游戏或语言游戏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记忆的效果,同时,好玩的游戏反而能够成为学生继续深耕语文学习的动力。
评价方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评价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议语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对于语文阅读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尚不成熟,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学生对于阅读感到有趣,才能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可以通过朗读、解读、演绎等形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意愿。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读书活动,开展读书分享会,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画画、写字、做手工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例如略读、定位、扫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辅助工具,例如词典、工具书、网络资源等,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人生、审美、伦理等问题,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情感的滋养,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阅读体系和文学积累,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自身素质。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议语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我们有必要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
在当前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受到短视频和手机游戏等新媒体的影响,对传统的书面阅读产生了浓厚的抵触情绪。
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和认识。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情感共鸣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和快乐。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水平。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表现为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记忆能力低等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比如略读、精读、扫读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规律,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阅读训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方法呆板等。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进行课堂朗读和讲解,带领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议教材中的汉字规范问题
小议教材中的汉字规范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陈明洁新学期开学,部分省市的高一年级师生拿到了统编本教材,语文教学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笔者在浏览课文时,发现必修上册有两处用字与过去常见的不同,一般很可能会认为是“繁体”字,由此也联想起之前看到初中教材中的用字“简化”现象。
由于二者都涉及语言文字规范的问题,故在此对新教材用字现象的实例作一评议,并结合国家最新颁布的汉字规范标准略作介绍诠释,以供教师教学参考借鉴。
在统编高中教材必修上册中,有两篇课文中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字形:1.《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襭2.《短歌行》(曹操):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讌《芣苢》中的“襭”和《短歌行》中的“讌”,果真像两个繁体字。
在近年出版的有关《诗经》的图书(简体字版)中,“襭”仍然有写作“”的,如《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诗经释疑》(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版)、《诗经全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版)等;而在旧版语文教材收入的《短歌行》中,“讌”则写成,如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第2册。
那么现在新教材中这两个看似繁体的字,是否有悖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政策,抑或是印刷时的疏误呢?这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的最新标准,以期为广大师生释疑解惑。
自20世纪50年代,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汉字规范的文件,如《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简化字总表》(1964,1986)等。
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以下简称《字表》),并规定自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此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字表》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级字表为常用字,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与一级字表合计收字6500个,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但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的用字需要。
小议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应 要体现 自己的人 生 康教 育 , 促进学生整体素 质的发展 , 以适应不 断变化的现代社 章 , 让学 生明 白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 不论何 时何地都必须执著 、 真。我们更应该让学生 明 认 会生 活。通过教学 实践 , 我认为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 价值 ,
语文 教材 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其对学 生进行心理
哈利 的父亲好学 t 但而 临着失学 的危机 之 二 进 健康 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学 的情感 性也决定 了 作者阿历 克斯 ・
无奈地去列 车上当临时服务员 , 与素不相识的博西先生 相 它要 比其他学科更 容易走进学生 的内心世界。因此 , 语文教师 后 。 父 不马虎 的工作态度和规 范的服务获得 了博西 先 在教学 过程 中应 努力把 握语文 学科 和学 生心 理需 要 的结合 遇 , 亲认 真 、
从而形成一种积极 的学 习情 绪 , 个性 品质也会得到很 时期 , 同时又较早地而临就业 的巨大压力 , 因此在学 习 、 长 、 内容上 , 成 因为喜欢某某 老师而 生活和职业等方而会遇到种种心理困惑与行为 问题 ,如意志 好 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 “ 的原 因所在 。和谐 良好 的课堂气氛 , 使学生在 力不够坚 强 、 抗挫折能力差 、 自卑 、 逆反 等。因此 , 加强 职业学 喜欢 上他的课 ”
语文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 皆为精挑 细选 ,其 中都蕴含着 在讲 授这些课 文时 , 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J 育。 适 隶教 如中职《 语文》 教材 中的《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 一文 讲述 了
小议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小议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作者:杨凡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文本解读历来被看作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解读的是教材文本,而教材文本与最初的文学文本相比较而言是有明显区别的。
本文通过对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概念分析,简要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之处,提出了关于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当今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文本解读略有裨益。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本文学文本文本解读一.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在如今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文本解读”、“文本细读”这样的词语仿佛成为了时髦的流行词语,不论是在听课、评课还是讲座中,我们都可以听到来自不同教师、不同专家等各自对于文本解读的认识和倡导。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文本解读,作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弄清楚“何谓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中我们解读的对象是什么?我们如何进行解读?”这几个问题,如果连概念、对象都无法区分,只是一昧地随大流,是无法真正将文本解读落到实处的。
在语文一线教学中,语文教师解读的是语文教材,也就是教材文本。
它们大都是通过编辑的一系列筛选、处理之后,才能够最终呈现在语文课本之中。
所以,相比较未被选入语文课本之前的作者最初的文学文本而言,这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下面笔者将对此简要分析一二。
本文所说的“文学文本”,即“第一文本——作者的原初作品”,是作者未被选入语文课本之前的、未经编辑删改的文学文本。
它包含了作者的完整思想情感,是作者最原始的创作意图或目的的体现。
如果我们要想了解作者最真实的创作及思想,必须要回到作者的原初作品中去,才能窥见一二。
在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对这些文本的解释往往也会超出或不同于作者的本意。
也就是说,作者在创作自己的原初作品时,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在作品中已经具有了某种思想的产生和萌芽,而由于时间的流逝,解读对象发生变化,人们也许会发现作品中超出作者本身思想的一些东西。
语文教学小议
语文教学小议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分别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我要学”不会视学习是一种负担,而视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
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二、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上《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学生如形成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答题习惯,就会终生受益,这就要求教师把内化的思维过程在学生面前外显,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你对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看法
你对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看法
初中语文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几点看法:
1.内容丰富多样: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涵盖了各种文体、文学风格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科书中的内容也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2.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初中语文教科书通常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重视阅读和写作:初中语文教科书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教科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初中语文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内容过于注重传统经典,对于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关注不够;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考虑不足;部分练习题的
设计不够科学和合理等。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科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小议。
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的核心是阅读,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基础。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名著、文学名著等,来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还要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理解阅读、批判性阅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提高阅读效率和品味。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给学生一定的创作自由度,鼓励他们写自己的故事、心得体会等,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关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语言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和用法,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如教授学生正确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人类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多种观点和立场,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关键阶段,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动力。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古诗词、现代散文、古典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之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品味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重视写作训练语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就是写作。
写作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也是锻炼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多写作、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
教师也要注意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注重课外阅读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学生的学习往往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创新教学方式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项目化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情感教育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而情感教育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情绪,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家长和学生也应该重视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还有助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让学生关注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素材。
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话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语文。
例如,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讲解、歌曲、电影以及常用的应用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好感。
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小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合作讨论和表达来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言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
其次,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逻辑和文化内涵,让他们掌握语言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思维。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写作等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表达和思考能力。
另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等,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了解世界上其他的文化,并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最后,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耐心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同时,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思想素质。
只有在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同时,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语文教材中“资料袋”的运用舟山市定海廷佐小学丁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部分文章后安排了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的“资料袋”,其形式多样,有文字介绍,有图片展示;内容也很丰富,有人物介绍,有动植物介绍,有科学小知识,有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介绍等。
“资料袋”看似小小的一段话,几幅图片,里面隐含的东西着实不少。
但是,鲜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资料袋”的合理运用,不是忽略了“资料袋”的课前预习,就是在课后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草草收场,即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资料袋”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合适也很少去深究。
其实,小小资料袋与文本密切相关,其安排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可见“资料袋”与文本息息相关,合理运用则相得益彰,反之,如果将其忽略或草草走过场,则成为强加附会的“添加剂”,味如嚼蜡。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资料袋”这一学习资源的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小小“资料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及时雨”呢?一、课前做到预习,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老师一般要求学生在预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更多的是关注课文内容,生字词语,比如:把课文读几遍,生字的读音读准了,标好课文的自然段序号等,很少有老师明确要求学生关注课后的资料袋的预习。
因此,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大多数会忽略资料袋的内容。
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关注资料袋的内容,运用“资料袋”去沟通、联系,则会对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主动带着“资料袋”的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提高预习的效率。
如: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文,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学:1.布置学生在课前读“资料袋”;2.学生通过“资料袋”自主介绍宋庆龄;3.思考一个伟人在小时候需要养成怎样的品格。
这样,“资料袋”内容和课文内容得到了沟通和联系,学生在预习时初步感受到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品格,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能更好的感受、理解人物的品质。
再如: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要求学生预习时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学生从“资料袋”中了解到李四光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地质学家,他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希望阅读文本的期待,“今天要预习的课文和李四光有关吗?”“课文中讲到了李四光的什么事?”“李四光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带着那份期待,学生会迫切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由“要我读”变为“我想读”、“我要读”,预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课中适当穿插,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语文教师要做牧羊人,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不是圈养。
这话有一定道理,她告诉我们:“语文是没有围墙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资料袋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起到了辅助作用。
1.课始穿插,激发兴趣上课伊始,穿插“资料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次上《珍珠泉》,我有意对课后的资料袋出示时机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
这个资料袋主要是补充了一些我国各地非常神奇的泉水。
有西藏的羊八井热泉;河北的喷鱼泉;台湾的水火泉。
我结合这个资料袋进行了处理,找到资料袋描述的泉水的一些图片,并且扩大资料袋的内容,又补充了济南的趵突泉等其他有名的泉水的图片。
把这些图片放在课前谈话部分出示。
让学生根据图片及泉水的名字展开联想,来猜一猜这些泉水的特点,然后老师解说揭秘。
此举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类感官,他们兴趣高涨,猜得头头是道;他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珍珠泉》是写景类文章,最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来阅读,读出画面,想出画面。
这样的处理方法已经把联想的方法渗透进去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谓一举两得。
引入课题之初,穿插“资料袋”的内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于文本的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作者林海英及本篇课文的出处——《城南旧事》,作者小时候对北平城的回忆及对童年深深的眷恋之情。
一上课,老师播放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曲《送别》,从而引出小说《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英女士,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了解的这本书和作者的情况。
老师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的内容,说说从资料袋的阅读中,自己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本篇课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城南旧事》则是作者回忆小时候北平城中那些有趣的往事,正是北平城中那些点滴往事给林海英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所以才提笔写下了《城南旧事》这本书。
至此,学生从“资料袋”的学习中了解了本篇课文的背景情况,这对于后面课文中提到的“学骆驼咀嚼”、“看骆驼脱毛”等情节学生加深了理解和感悟。
2.课中穿插,画龙点晴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品悟重点句子的时候,适时引入课后的“资料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的含义,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犹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意味无穷。
在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时,课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片断:“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教学这个片断时就要抓住“微生物”这个词,体会课题“名堂”的内涵,这时,把资料袋融入课堂,让学生从资料袋了解发现微生物的意义。
这样,对课题中的“玩”和“名堂”的内涵就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学生更能体会到平时爱观察、爱思考的重要。
再如《观潮》一课,当学到潮水的壮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多么气势磅礴的潮水,多么形象的描写,学生通过感悟,通过朗读,通过观看录像画面,都真切的感受到了钱塘大潮的汹涌澎湃。
可是,此时,学生的心中不由得冒起了这么一个疑问:这平整的江面上怎么就能涌起这么汹涌的浪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个时候,老师适时引入课后“资料袋”内容,资料袋中非常详细的介绍了钱塘大潮形成的原因,并且还附了一幅示意图,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样的安排,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像类似的资料袋的运用,还有很多,如《中国救援队,真棒!》一课后面的资料袋,在教学过程中的插入其内容,可以丰富学生对中国人民对其它国家人的帮助和友谊的了解。
“画龙”还需“点睛”,在适当的时机穿插“资料袋”的内容,使学生“拨开云雾见天日”。
3.课尾穿插,融汇贯通有些“资料袋”内容是对课文中人物的补充介绍,或是对课文作者的简介,适合放在课尾结课时穿插,学生在基本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呈现“资料袋”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课文的思想情感,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等,这些都是无声的语言,使学生更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全神贯注》这一课,学生无不为罗丹创作艺术作品时那份全神贯注,那份忘我的精神而感动。
在结课时,出示课后的“资料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罗丹,明白了罗丹原来是那样了不起的雕塑家,怪不得在创作时是那样全神贯注,因而也就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罗丹说的那句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再如《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
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侯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
《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
资料袋作为文本的一个部分,确实应该好好处理,发挥其最大价值。
不过,这出示的时机的确是非常关键,到底是放于课前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应当根据不同课文好好去揣摩,使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与文本解读的整合把握得恰到好处,让“资料袋”合理而有效地服务于文本解读。
三、课后适当延伸,丰富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使用资料袋目的是重在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相当一部分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更体现了让学生拓展,自主探究,扩大阅读,丰富阅读积累的能力。
从阅读一篇课文,到阅读相关的书籍,到评论书中的人物、情节等,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搜集、自主探究,并以名著品读课、人物辩论赛、名著手抄报等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汇报形式,让学生在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如五下年级的《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两篇课文分别选自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课后安排的“资料袋”对这两部著作的精彩情节、人物及作者进行了简介,引起学生对这两部巨著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名著,品悟精彩情节,了解性格鲜明的主要人物,同时自主合作,交流阅读体会,品评主要人物等,让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
教学《蜜蜂》一课时,除课后资料袋外,让学生合作去搜集体现蜜蜂的其它特点的内容,从而达到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探究中实践。
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孔子思想,让学生自主交流孔子名言,合作背诵孔子精典语言,从而走进孔子,了解孔子,学习孔子。
适当的课后补充延伸,使“资料袋”的实际内容远远大于我们所看到的一小段文字,“资料袋”犹如向学生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经典文学之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语言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资料袋”看似小小的一段话,与课文相比,所占篇幅小之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不能忽视,运用得巧妙,犹如一场“及时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丰富阅读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如果只是为了形式上的学习——学生读一读而已,那么“资料袋”就如同虚设,只能成为课文学习的“添加剂”。
只要我们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习得语文能力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使语文课绽放熠熠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