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之《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

合集下载

部编版 中考语文 九(下)课内文言文

部编版   中考语文   九(下)课内文言文

部编版中考语文
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与文言文2
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站、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十五从军征
一、直接性默写
【答案】1.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足肤皲裂而不知 4.衣食所安 5.弗敢加,也必以信 6.再而衰 7.虽不能察
8.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9.能谤讥于市朝 10.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1.引喻失义 12.咨诹善道13.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解析】注意错别字。

二、理解性默写
1.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
3.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的句子
5.《出师表》中,写国势危急时,朝廷内外为“追先帝,报陛下”而竭尽忠诚的句子
6.诸葛亮一生戎马,功可敌国,但其实并无意于功名,他在《出师表》中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两句是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两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解析】注意错别字。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7、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共25篇)《论语》、《三峡》、《爱莲说》、《陋室铭》、《口技》、《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马说》、《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公输》、《孙权劝学》、《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伤仲永》中考名著篇目(12篇)1.《西游记》吴承恩2.《水浒传》施耐庵(2012年)3.《朝花夕拾》鲁迅4.《繁星•春水》冰心5.《骆驼祥子》老舍6.《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7.《鲁滨孙漂流记》笛福8.《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9.《名人传》罗曼•罗兰10.《童年》高尔基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2.《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题(33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分)(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分)(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2分)(4)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

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

(2分)(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

(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6分)(1)我母亲对我们的jieju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它chenmia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敬意。

(3)yue ming feng qing 的夜晚,人们有时看见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4)“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sui sheng fu he 着。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九年级下册)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九年级下册)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九年级下册)一、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16.(2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九年级下册复习效果检测(原卷版)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九年级下册复习效果检测(原卷版)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九年级下)《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激励人们崇尚道义。

1.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 ”学说。

《孟子》与《 》《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 ”。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箪.食(dān ) 苟.得(gǒu ) 所恶.(wù) B .蹴.尔(cù) 弗.得(fé) 富贵不能淫.(yín ) C .一豆羹.(gēng ) 不辟.(bì) 贫贱.不能移(jiān ) D .不屑.(xiāo ) 得兼.(jiān ) 威武不能屈.(qū) 3.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得之/则生B .呼尔/而与之C .行道之人/弗受D .此之谓失/其本心 4.选出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 .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 B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C .乞人不屑..也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加什么 【一词多义】5.下列句中加点的“得”意义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故不为苟得.也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文章主旨鱼我所欲也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得之.则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7.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一箪食,一豆.羹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鱼,我所欲.也D.是亦不可以已.乎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贤者能勿丧耳 D.故患有所不辟也9.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归纳

2020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整理归纳

1.《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中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中考古诗文默写范围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范围一、古诗七(上):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八(上):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6、《登岳阳楼》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下):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整理版]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之《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docx

[整理版]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之《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之《送东阳马生序》文学常识本文选H《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文学家。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他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人家。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Z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冇《宋学士文集》。

基础字词1嗜:爱好。

2假:借用。

3致:得到。

4怠:懈怠,放松。

5走:跑,赶快去。

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逾,超过。

7以是:因此。

8俟:等到。

9先达:冇道德冇学问的人。

10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11言辞:言语和脸色。

12叩问:请教。

13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15斥咄:训斥,呵责。

16至:周到。

17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18穷冬:深冬。

19報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0舍:指学舍,书馆。

21僵劲(jlng):僵硬。

22媵人:指奴婢。

23沃灌:浇洗。

24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25朱缨:红色的帽带。

26腰:戴在腰间。

27 容臭(xiu):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28悴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29褊袍蔽衣:破山的衣服。

褐,新旧混合的丝绵絮。

30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31 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意思是吃的穿的。

32耄老(mao):年老。

33预:参加。

34承天子之宠光:承受天子的宠爱。

宠光,宠爱,看中。

35缀:连接,引申为跟随,追随。

36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37廩稍:官家的粮食。

38流辈:同辈的人。

39谒:拜见。

40贽:古人初次拜见尊长时表示敬意送的礼物。

41夷:平和。

42朝京师:进京朝见皇帝。

朝,朝见。

43汤:热水44衾:被子两个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主要问题I、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吋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幼时得书之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从师旅途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幼时求学的艰难。

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

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H的是什么?说明学问的得来靠的是勤奋刻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珍惜已拥有的读书条件,奋发向上,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中考必考文言文及古诗文

中考必考文言文及古诗文

中考必考文言文及古诗文一. 文言文:1.《鱼我所欲也》2.《记承天寺夜游》3.《送东阳马生序》4.《论语》5.《岳阳楼记》6.《醉翁亭记》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桃花源记》9.《出师表》10.《陋室铭》11.《爱莲说》12.《马说》13.《曹刿论战》14.《小石潭记》15.《三峡》16.《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古诗文:1. 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6.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ao).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 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8.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0.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1.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3.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一《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九下语文版必考文言文梳理

九下语文版必考文言文梳理

九年级下册必考文言文梳理主笔人:和一丹崔萌一、《送东阳马生序》(一)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著有《宋学士文集》。

序,一种文体赠言(二)重点字词嗜学:爱好学习致:取得这里指买到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加冠: 表进入成年患:担忧(苦于)硕师:大师,指学问渊博的人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叩问;询问,发问德隆望尊;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填;塞满充满降;减,减退辞色:言辞和神色这里指温和的言语、态度援;引述质:询问请:询问、请教叱咄(chì duō):大声斥责至:周到俟:等到卒:最终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支:通肢逆旅:旅馆汤:热水沃灌:洗濯再:两次被(pī):通披,穿腰:名词做动词腰上系着容臭: 香囊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代贫穷的人穿的慕艳:十分羡慕盖:语气词(三)重点句子的翻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相交流请教曾奔向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其中有足够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以衾拥覆,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俯身倾耳以请,表修饰以中有足乐者,因为以是人,因此多以书假余,把、拿叩问,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询问(四)道理:勤苦专一二、《出师表》①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选择。

古今异义出句┃古义┃今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候┃指四季中的秋季诚宜开张..圣听┃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引喻失义.┃适宜,恰当┃正义,意义陟罚臧否.┃功过好坏┃表示否定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表示因果关系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指品质低劣、下流猥.自枉屈┃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庶.竭驽钝┃希望,期望┃众多晓畅..军事┃精通,熟练┃通顺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初三语文文言文必看(大全)模板

初三语文文言文必看(大全)模板

1《扁鹊见蔡桓公》 22《陋室铭》 33《曹刿论战》 34《邹忌讽齐王纳谏》 5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6《桃花源记》 77《岳阳楼记》 10 8《小石潭记》 129《记承天寺夜游》 13 10《出师表》 14 11《醉翁亭记》 17 12《送东阳马生序》 19 13《鱼我所欲也》 21 14《陈涉世家》 22 15《三峡》 26《扁鹊见蔡桓公》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扁鹊拜见蔡桓公。

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皮肤有点小毛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

”有间:一会儿腠理: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的纹理恐:恐怕,担心2桓侯曰:“寡人无疾。

”桓侯说:“我没有病。

”寡人: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3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4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觐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

”居:停,过肌肤:肌肉和皮肤益:更加5桓侯不应。

桓侯没有理睬。

不应:不给予回应,不理睬6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

悦:高兴7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觐见,说:“您的病已到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

”8桓侯又不应。

桓侯还是不理睬他。

9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

10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还走:转身就跑还:通“旋”,回转。

走:小步快跑11桓侯故.使人问之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

故:特意12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说:“疾病在皮表,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所掌管的事了,医药是没有办法的。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1、《论语》十则 (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陋室铭刘禹锡(八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精讲课件(部编版)

《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精讲课件(部编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______
②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_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_____________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苟: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同“德”,感激; ②用脚踢; ③好处; ④如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 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 ①句意: 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得:同“德” ,感激。 ②句意: 用脚踢给别人吃。蹴:用脚踢。 ③句意: 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加:好处。 ④句意: 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苟:如果。
4.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张。
孟子在甲文中阐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乙文阐明了对百姓施行仁政的 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从【甲】 文中“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文章阐明 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孟子在【乙】 文中运用排比的方式论述了君 主、大夫、士人平民都追求“利”的危害,从而阐明了“王亦 曰仁义而 已矣”的观点,即对百姓施行仁政。
妻妾之奉⑲、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⑳?乡为身死 而不受㉑, 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 吗?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 (有人)宁愿死也不接受,
【课文注释】 ⑲奉:侍奉。 ⑳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 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同 “德”,感恩、感激。与,同 “欤(yú)”,语气词。 ㉑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 “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同“向”,先前、从前。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1.宋濂(1310一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选自《宋濂全集》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2.本文作者以自己的学习经历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在青少年时代勤奋求学的事情,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

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⑴〔致〕得到。

⑵〔假借〕借。

⑶〔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

⑷〔走〕跑。

⑸〔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⑹〔以是〕因此。

⑺〔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⑻〔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⑼〔趋〕快步走。

⑽〔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⑾〔叩问〕、请教。

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⒀〔填〕挤满。

⒁〔稍降辞色〕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

⒂〔稍〕略微。

⒃〔辞色〕言辞和脸色。

⒄〔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⒅〔援〕引、提出。

⒆〔质〕询问。

⒇〔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表示专心而恭敬。

(21)〔叱咄〕训斥,呵责。

(22)〔至〕周到。

(23)〔复〕回答,答复。

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24)〔俟]等待。

(25)〔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26)〔穷冬〕深冬,隆冬。

(27)〔穷〕极。

(28)〔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9)〔舍〕这里指客舍。

(30)〔四支僵劲〕四肢僵硬。

(31)〔支〕,同“肢”。

(32)〔媵人〕侍婢。

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

(33)〔持汤沃灌〕拿了热水来洗濯。

(34)〔汤〕热水。

(35)〔沃〕浇。

(36)〔和〕暖。

(37)〔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38)〔逆旅〕旅店。

(39)〔食〕供养,给…吃(40)〔被绮绣〕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

〔被〕,同“披”。

(41)〔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原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重点字词】⑴天净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初中语文课文复习资料《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1、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也。

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表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

5、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下面注释:1、选自《战国策》。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7、旦日:第二天。

8、明日:第二天。

9、弗如远甚:远不如。

10、美我:认为我美。

11、私:动词,偏爱。

12、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14、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5、面刺:当面指责。

17、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18、时时:不时,有时候。

19、间()进: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20、期()年:满一年。

河北中考背默16篇文言文打印版

河北中考背默16篇文言文打印版

中考文言文背默16篇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幼时得书之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从师旅途之艰;住读生活之苦。(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说明学问的得来靠的是勤奋刻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珍惜已拥有的读书条件,奋发向上,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16、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是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识而甘愿付出一切的具体表现。他之所以能事业有成,就是因为他勇于战胜困难
17、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简要概括文中有哪些对比之处,并说说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①富家子弟的荣华与作者的贫寒对比,对比之中得出结论,鲜明且有说服力;②老师的严词厉色和学生的“色愈恭,礼愈至”对比,突出作者的谦虚好问精神;③同舍生穿戴与自己的褞袍蔽衣,不但略无慕艳意,反而以中有足乐者,这一对比,更见作者志趣的高洁和精神的富有。
28、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努力,努力学有所成。
29细读第二段,谈一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同怎样的取舍?精神享受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30“太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1)衣食无忧,无须奔波求师,有疑则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2)他们之所以没能取得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注释》。西汉刘向编订,是由战国时期诸国史料汇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内容多为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分为十二国,共33篇,主要记述了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战士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7、《送东阳马生序》本文所强调的主旨是什么?答: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8、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9、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10、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答: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11、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因随即入朝见威王,其目的是什么?帮助齐威王分析受蒙蔽的原因。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啥作用。人物活动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12、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答: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无慕荣利之心,志趣高洁,让人敬佩,值得效仿。(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毫无羡慕之意?因为作者胸怀大志,以读书为乐)
13、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求学信念。感受学习的乐趣,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追求物质的享乐。
14、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答: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5、切合自身的生活与学习谈谈学完本文的感受:宋濂身处逆境,条件艰苦,仍能坚持求学,并学有所为。我们生活、学习条件如意优越,更应珍惜现在,为实现理想付诸行动。


字词
1讽: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2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3修:长,这里指身高。4昳(yì)丽:光艳美丽。昳:美丽5朝:早晨。服:穿戴。6窥镜:照镜子7孰与,用于比较。孰,谁,。8及:赶上,比得上。9弗如远甚:远不如。10私:偏爱。11诚:确实。12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13方:方圆。14蔽,蒙蔽。15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谤:指责过失;16闻寡人之耳者:被我亲耳听到.闻,使„„听到。17门庭若市:门口和院子里像市场一样,形容非常热闹。18时时:经常。19间(jiàn)进:偶然进谏。见:间或,偶然。20期(jī)年:满一年。期,满。2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进行上战胜(别国)。意思指政治清明,不需要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22面刺:当面指责。23孰视:仔细看。孰通熟,仔细。24美我:认为我美。
20、余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身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这里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述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21、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5、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讽谏的结果如何?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齐国政治日益清明,国势日益强大,燕赵韩魏来朝)
3、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是好学与谦虚诚恳成就了作者的“卒有所闻”。4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5、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什么精神品质?(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守信、不畏艰苦、求师诚恳、态度谦恭,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学习勤奋刻苦,尊敬师长,求学诚心,关怀晚辈)6、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8、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22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的临别赠言,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之嫌?因为作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作者勉励马生,语重心长,寓理于事,一为己事,
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叙人事,头头是道;将自己的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的求学条件进行对比,所以情真理足。
23、对联:①勤学不畏寒苦苦读岂惧艰难②手自笔录,宋濂不改求学志闻鸡起舞,祖逖坚守报国心③栉风沐雨求学苦披星戴月读书勤
6、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7、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18、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悬梁:东汉孙敬;刺股:战国苏秦;囊萤:晋车胤;映雪:晋孙康;负薪:西汉朱买臣;挂角:隋李密;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孙子。闻鸡起舞(东晋、祖逖)
19.《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①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的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②是使人们懂得了学习的好坏与环境关系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观是否努力。
④名闻天下,文称海内,缘于心无旁骛业有不精,学有不成,只因养尊处优。⑤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24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余幼时即嗜学”,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统领全文,奠定全文的写作基调。
25、简要概括宋濂成功的因素:有坚定的求学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刻苦的求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