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 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吻火

梁遇春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徐志摩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做阅读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导入;也可以用英文题目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复习徐志摩,介绍写作背景。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其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响,在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掀起过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甚至对新文学颇有成见的《学衡》杂志也出版过纪念专辑。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胡适的《悼念志摩》、凌叔华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都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代表性文章。

2.作者简介

梁遇春(1904-1932),福建福州人。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译作二十余种,其中《英国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尤为当时青年读者喜爱。

3.学生诵读课文

4.学习词语

眸子(móu) 琐事(suǒ) 估量 (liáng) 火焰(yàn) 相似(sì) 垂头丧气(sàng)

5.问题探究

(1) 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作者为什么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公的眸子”?

答:这是作者的感觉。作者看到他的眼神总是惊奇的,好好像是猜人生之迷,揭开宇宙的神秘;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

(2) 说说“吻火”的为深层含义

答:“吻火”象征徐志摩先生人生的态度,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探索人生的真谛。

2.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答: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示诗人灵魂和风采。

3.“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有什么联系?

答: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对诗人徐志摩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火”的动力,“吻火”的行动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没有“惊奇”的眼睛,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前后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对接”。

三、小结:本文是一篇精彩而独特的怀人散文。文章通过对徐志摩的灵魂世界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隔江观火”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对“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四、作业:做练习册

五、后记:

板书:吻火

梁遇春

人生的态度:惊奇”的眼睛

“吻火”的动作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2、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导入语

展示题目:合欢树(附图)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二、听朗诵《秋天的怀念》

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这也是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我们的课文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5分钟左右)

三、感知课文:

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 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板书: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母亲:用心良苦

1)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