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本土和全球化之间——谈陈凯歌早期电影的叙事策略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历年真题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历年真题版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考试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本卷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生都做,共90分;第二部分,各专业考生分别选做自己专业的试题(跨专业做题不给分),共60分。

两部分共计150分。

第一部分(共9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大音希声”出自一书。

2、《闲情偶记》的作者是。

3、法国的丹纳在其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

4、《拍案惊奇》编著者是。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的。

6、小说《百年孤独》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者是。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者是。

9、明传奇《牡丹亭》作者是。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是。

二、简释每题(每题5分,共20分)1、写意2、有意味的形式3、象征4、通感三、对下面一则短文作艺术分析(共20分)要求:从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出发,重点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之处,表述力求精炼,无需面面俱到、长篇大论。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论述(共40分)谈谈你对法国文学家J•里卡尔杜的“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之说的理解。

(从你自己的阅读或艺术欣赏经验出发,所举艺术形式不必限于小说。

)第二部分(共60分)电影学考生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

陈凯歌电影的症候式阅读

陈凯歌电影的症候式阅读
陈凯歌将程蝶衣段小楼的童年学戏放了很大戏份为的就是给观众提供一个心理过渡平台为什么程蝶衣戏里戏外浑然不分为什么他不能释怀师兄段小楼和菊仙的感情为什么他可以幸运地逃过文革却又自刎??陈凯歌从来不在电影里直白地表现悲痛表现欢乐他总是在寻求一种更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表现方法来处理故事
文史艺术 2 0 1 3年 1O期 ( 中)

方面是导演无意识的隐喻,另一方面则是 电 影人物形象 的内心挣扎。 陈凯 歌 电影 中的人物形 象并不是 逆来 顺受 ,任由社会发展 、 形势变换却 自 身毫无 改变 的消极的个体 ; 另外 , 对于导演 自身来 讲, 他 的每一部作品都有 自己的人生经验和 个人情怀 。 还有精致到欲望与隐私 的小我谜 团。 《 黄土地 》里面的顾青 ,他是一个开启 新鲜血液的传教者 , 这像极 了陈凯歌一直以 来的胸怀— —给观众带来启迪思想的钥匙 ; 《 大阅兵 》 虽然没有展示陈凯歌的艺术才华 却将 自己 《 黄土地 》 成功后又期望有更大作 为的一种雄 心壮志无形中展示 了出来 ; 《 无 极》 抛弃 了历史 ,让满神的预言带领我们走

在一起 , [ 】 个人身份认 同往往遭 遇文化 困境 。 《 黄土地 》影片中的四个主人公 : 愚昧 而又本质善 良的老汉不接受外来思想 , 几千 年来 的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 解放军战士 来到黄土高坡 ,是一种新思想的传播 者;翠
巧不信宿命 ,敢于挑 战自己的命运 ; 憨憨摇 摆于新 旧思想 中不知所 云。陈凯歌将他们的 人物性格与社会背景 和民族风俗紧密相连 ,

旧文明中的缺陷中越 陷越深 , 不能 自 拔 ,心 理扭曲 ,固执地遵循 固化的身份特征 。 目前为止 , 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产生这种 无本 能无欲 望甘愿 牺牲 自身一切独 特性 质 的民众。人类具有丰富多彩而又与众 不同的 本能倾 向。这种本 能和文 明的 冲突与生俱 来。 有一部分人 , 由于某种过度的本能力量 , 具有神经症 , 用反社会性的行为对那 些冲突 进行反应 , 在这些本能和反应中,有乱伦 、 同类相食 、杀人欲望 、离群索居等 ,而还有 些所 谓的文 明人 , 他们有着正常的人 际交 往和社会 地位 , 但他们不压抑 自己的贪得无 厌, 不压抑 自己的攻 击欲望和性欲 , 通过撒 谎 、欺骗和诽谤来伤害别人满足 自己。最关 键 的是 , 他们并不因此受到惩罚 , 这就是文 明的缺 陷,是身份认 同的困惑 ,也是症候式 人 物心理形成 的一个深层原因。 3 . 复杂情感 的自我解构 陈凯歌在 电影创作 中 对 复杂 、 混乱情感 的处理是 比较 出彩的 。 在亲情 、友情、爱情 人类永恒 的主题处理上很巧妙 , 不仅使 得 叙事 结构完 整而且 细腻地剖 开 了人 物形 象 的内心世界 。 影片 中人物形象在复杂 与混 乱 的情感世界或逃避 、或回归 、或反抗 , 进 行着 自我解构 。 《 和你在一起 》 最感人的莫 过于刘成和 刘小春 的那段父子情。小春有着这个年纪少 有 的敏感 和沉默 , 小提琴是与他从未谋 面的 母 亲之 间一种非常珍贵的联 系 , 是他最喜爱 的情感表达方式 , 而他灵感的来 源就是他 的 母 亲。父亲刘成对儿子寄予深切的期望 , 北 京 是他 心 目中可 以帮 助他儿子 事业成 功 的 地方 ,所 以他甘愿离开家乡小镇带小春去北 京参加 比赛和拜师。为 了小春学琴 , 他放下 身段 四处谋生 ,他害怕小春在大城市迷失 , 他一直 以来过度期盼的、急切 的心理一度压 迫 的小春无处遁形 ,父子矛盾 日渐升级 ,再 加上小春 的身世和前途 , 使得刘成一步步退 让。 不过 , 最终在火车站 , 随着 D大调 的琴 声 响起 , 我们见证了亲情 是可 以穿越世间一 切 障碍的 。

试析陈凯歌电影的美学特质

试析陈凯歌电影的美学特质

试析陈凯歌电影的美学特质从《黄土地》的一举成名,到《霸王别姬》的巅峰,从《无极》的惨败,到《梅兰芳》的实至名归,无一不体现了陈凯歌电影的美学风格——理性精神与诗性情怀的融合。

陈凯歌崇尚影像造型,善于用影像表意,并在充满隐喻意味的场景中展开叙事。

他大刀阔斧地革新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的审美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他本人亦成为“文化苦旅”的代表。

一、陈凯歌电影的影像造型美(一)合理的景别与角度镜头的运用可以说是一部电影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优秀的电影作品来说,无论是景别的选择还是镜头的拍摄,都要细细考究,反复琢磨。

影片《妖猫传》充分体现了陈凯歌的美学追求。

电影中的所有画面确保在最美的角度下、最合适的距离下,以正确的曝光和拍摄角度加以拍摄。

1.景别与拍摄角度《妖猫传》中,在贵妃生宴上为使全城一睹其貌的荡秋千的那场戏中,运用了仰角拍摄的手法。

巨大的画幅中,白云占据了近乎四分之三的画面,精美别致的砖红四角楼阁露出了冰山一角,杨玉环身着一袭白衣出现在画面的中央。

仰角拍摄突出了被摄主体,而远处取景更彰显出磅礴大气之感,从而将贵妃的清新典雅与建筑物的华美大气显露出来。

镜头转而放大定格在杨玉环如花般娇艳、明媚的面容上,冰肌玉骨,皓齿明眸,一展其无上风姿。

近远景及特写镜头的交替使用,为画面增添了动静结合的美感,让观众沉湎于辉煌璀璨的大唐盛世中。

2.复合式运动镜头《妖猫传》中,复合式运动镜头几乎存在于整部影片中,它打破了单一运动方式的局限,从而大大提高了摄影机在空间运动中的灵活性。

在二维的画面里,给观众带来了三维空间的视觉冲击,在构建立体关系的同时,也为影片渲染氛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空海和白居易经过老嬷嬷家中时,镜头逐渐从二人背后移动,最终定格在长廊上,并渐次拉长。

这种缓慢并带有轻微晃动的复合式运动镜头使得空间更为立体开阔,同时也加强了纵深感,让人觉得格外阴森。

复合式运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往往不止传递一个信息,它可以囊括人物、事物、动作、环境等。

《黄土地》电影赏析

《黄土地》电影赏析

质朴深沉的民俗寓言之樊仲川亿创作——电影《黄土地》赏析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

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

《黄土地》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当中却透露出陈凯歌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封闭、守旧、迷信等落后部分的思考、揭露和抨击。

陈凯歌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的电影不是单纯的再现生活的手段更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活的工具。

他以一种批判的目光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追溯这种状态面前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他说过说:“电影,是很多人在黑黑暗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

”所谓在黑黑暗聚会,只有不竭思考和批判才干迎来光明的梦想。

实际上作为陈凯歌首作《黄土地》应该是强烈体现其个人风格色彩和思想的,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电影人在一个商业化尚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他的选择必定是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喜欢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反思的陈凯歌选择了陕北落后民俗与革命新思想的对比与冲撞作为题材,而且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地浓墨重彩地刻画陕北农民因为贫困、封闭等造成的愚昧封建。

假如说摄影画面是由张艺谋统筹负责的没有陈凯歌太多的个人风格,又假如说初出茅庐的陈凯歌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在画面、音乐的把持等具象化的风格,那么陈凯歌的个人风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反思强烈地体现在电影的情节的选择、安插和主题的表达中。

《黄土地》所处的时代布景也是对影片发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迈出了程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尚在确立目标的阶段,就在这样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因外来与本国因素碰撞而略有混沌的时期,怎样面对新的体制、文化的冲击以及应该怎样改变旧有的是政府以及社会大众需要关注的问题,当然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陈凯歌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因此《黄土地》成为了这样一个向世人说明道理的寓言:生存在孕育我们的广袤的大地上,假如不接纳新的思想新的变动,这片大地会成为禁锢自己的温床,最终封闭愚昧地度过一生。

陈凯歌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与突破

陈凯歌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与突破

陈凯歌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与突破中国电影导演陈凯歌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追求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入挖掘和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运用,实现了自我突破和艺术追求。

本文将从陈凯歌的电影作品、导演风格以及艺术追求与突破等方面进行探讨。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基础,深入描绘了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

例如,他的代表作《霸王别姬》以京剧艺术为背景,通过两位男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艺术、生活和自我身份的思考。

电影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艺术家的苦楚和追求,成功地刻画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挣扎。

陈凯歌的导演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电影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深入的触动。

他擅长利用影像的美学效果来传达情绪和主题。

例如,在《霸王别姬》中,他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来表现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变化,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的张力和情感冲突。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音乐和色彩等元素来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并巧妙地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表现手法,使其作品更具有深度和独特性。

陈凯歌在艺术追求方面不断突破自我,探索电影语言的边界。

他倡导“灵魂的审美”理念,追求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的内在力量和意义。

他通过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对细节的精心雕琢,展现了他对于人性复杂性的独到见解。

同时,他在导演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呈现,注重对故事结构和角色性格的把握,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他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陈凯歌作为中国电影导演,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突破,给观众带来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他通过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入挖掘和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运用,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突破和艺术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深入剖析人性,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陈凯歌电影的童年记忆叙述模1

陈凯歌电影的童年记忆叙述模1

陈凯歌电影的童年记忆叙述模式摘要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而童年经验对于人的影响是终生,而陈凯歌电影中存在一种重要的叙事模式—童年记忆叙述模式,本论文将文艺心理学中的童年经验为理论,以陈凯歌电影中的《霸王别姬》、《无极》为载体,研究解读陈凯歌电影的童年记忆叙述模式。

关键字:陈凯歌电影童年记忆叙述模式第一章、童年记忆叙述模式分析童年经验:即指“童年体验”它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童年经验在体验生成中的作用:首先对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艺术家)的童年体验常常对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并规范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同时,虽然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后期的心理意向、人格结构等的形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反过来,个体以后的各种体验也会反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早期经验;心理学家重视童年经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童年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人)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最后,痛苦的体验常常能使艺术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父母的亡故或离异对人或艺术家以及作家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些经历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发展产生了社会化阻滞,从而对人生对某些事物具有一种超出常人的敏感和独特体验。

这种创伤体验往往是孩童产生自卑感和其他变异的心理,从此变异的心理去感受去观察外界对象,势必会产生奇特的体验,这种童年的悲哀的情绪体验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会一直影响着他一生的心理和情感基调。

童年的痛苦体验对人或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或人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人或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或生活中,同时痛苦的童年经验有时并不是真实的、直接的反映,而是变形了的或曲折隐晦的表现,痛苦的童年经验之所以比欢乐幸福的童年体验对艺术家或人体验生成的影响更大,或许是因为痛苦的情感体验更难遗忘和派遣的缘故,因为欢乐的事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就容易遗忘,童年经验作为人类个体的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经历物所作的天然纯真、直观的把握,因而这种体验最接近于人的本性,是最真实、天然的,也是最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的。

浅谈陈凯歌电影叙事中的美学策略

浅谈陈凯歌电影叙事中的美学策略

歌, 并不是一个 多产 的导演 , 他的每一部影 片都有 自己的独特的
叙事美 学 ,这便是 陈凯歌 电影的成功之处 。他 的这些叙事美学值 得我们 去关 注和研究 。 充满人 文关怀的人物塑造 任何艺术作 品的表现形式都离不开人物 ,不管是 电影 ,还是

别姬 》 就是另一个例子 ……但是你可以看 出 《 霸王别姬 》的剧本
二 、命 运 主 题 在 叙 事 中 的体 现
的人都感 到说话 的需要 , 吐之后快 。” …正像狄德罗所说 的一样 ,
陈凯歌便是 在经历过 大灾难和大忧 患时代产生 的具有文人气 质 的电影 导演 。身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和中国电影大师的陈凯
在倪震与陈凯歌的访谈 录中 ,陈凯歌谈到 : “ 我并没有用好 莱坞 的或章 回体小说的故事方式 去构筑 《 无极 》的故事 。 《 霸王
欢 都逃不过权力 的枷锁 ,躲不过命 运的摆布 。
从 以上 陈凯歌所塑造 的这些人物形象 , 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 陈凯歌是把 人物形象放在第一位的 , 他试图通过人物来 向观众展
示出影片背后真正 的思想 内涵和意蕴。他对影 片中的人物投入 了 很多关怀 , 并试 图以此来引导观众去看到他作 品中的内涵。 他说 :
物 ,远情节 的。 《 霸王别姬 》中程蝶衣 因长期学 唱青衣 ,入戏太深 ,已分不 清 自己是男是女 ,更是沉浸
陈凯歌 曾经对 《 无极 》做过一个非常简洁明了的解说 ,仅仅
用六个字就概括 了这部 电影—— 自由 、 爱情 、命运。在海天和雪 国之间有一个 自由的国家 ,在那 里人 和神是生活在一起的 。而命 运的使者——满神 ,凌驾于一切之上 。她让 每个人从她手里挑选 自己的命 运 ,是对是错 ,却从不告诉 他们谜底 。无论是倾 城 、昆 仑奴 、无欢 ,还是光 明将军 ,他们都有各 自的命运 ,并且无法逃

论电影《无极》的叙事策略及其社会意义

论电影《无极》的叙事策略及其社会意义

可动摇的, 虽经逃避却终归难免一劫。 《 而无
极》 中的预言从开始就给人 以希望一“ 除非 时光逆转”人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一直 , 希望奇迹出现, 时光逆转。 通过女主人公倾 城心中对爱的执着, 以及奴隶昆仑的奋力抗
放了 他们(昆 仑和倾城)”这种对比的叙事方 。 法很好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4. 沿袭了中国传统大圆满式结局的叙
王, 是不可改变的命运”正是这两次预言 , 。 交代了影片的大致故事情节, 使人比较容易 理解该片。 同时, 增加了影片的神秘感, 也吊 起了观众的胃口, 想看看预言准不准、 预言 是如何实现的。 当我们看到第一个预言的场 景时候 , 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俄狄浦斯那个 悲剧的预言, 一种对主人公命运的担心之情 油然而生, 并伴有一种企盼, 希望她能够穿 梭时空隧道。 当我们看到第二个预言的时 候, 我们会产生疑问, 那么忠心耿耿、 急于回 去勤王的将军怎么会杀王呢?导演在这里搁 置了一个悬念。 值得指出的是, 不能认为 无极》 《 中的预 言是对俄狄浦斯的预言的简单模仿 , 而应该 看作是一种超越。 俄狄浦斯的预言是神圣不
参考文献 :
的叙事策略及其社会意义
由陈凯歌先生导演的电f X 无极》故事 I , 情节引人入胜, 观后耐人寻味, 取得了比较 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这和导演采取的叙事策 略以及影片所映射出的现代社会深层问题 是分不开的。 而且叙事策略运用得当可以很 好地表现主题思想,无极) A 是这样的一部 《 )
影片。
切相关的内容 , 这样就会使情节衔接得更为 紧密, 主题思想表现得更为鲜明, 同时也比 较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 。 3. 对比的叙事方法 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 始终存在两种对 比, 傲慢与谦逊、 邪恶与正义、 自私与忠贞的 对比。 影片中昆仑像一盏明灯, 一直照亮人 们的胸膛, 给人们以希望。 影片中主要有两 组对比, 一个是贪生怕死的雪国人鬼狼与英 雄的昆仑对比, 昆仑的感化下, 在 最后鬼狼 也走上了英雄的道路。 另一个是大将军光明 与昆仑的对比, 光明傲慢自大、 虚伪残暴, 他 也受到昆仑的影响, 在临死时对无欢说:“ 你

陈凯歌电影悲剧性主题的理论探究

陈凯歌电影悲剧性主题的理论探究

陈凯歌电影悲剧性主题的理论探究摘要:通过对陈凯歌作品的研究,探讨陈凯歌电影中人的悲剧性主题。

从佛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在电影中的呈现、悲剧性主题的深化:暴力美学在陈凯歌电影中的运用和中国传统叙事技巧对悲剧性主题的体现三方面入手,探究陈凯歌电影的理论支撑。

陈凯歌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陈凯歌佛洛依德悲剧主题暴力美学陈凯歌从影已经二十余年,他所拍摄的电影无可避免的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陈氏电影有其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尤其在陈凯歌的众多电影中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一种理论化的程式,这种程式跟导演本身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人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陈凯歌的电影不停地在寻找新的突破,但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化积淀方面,陈凯歌是无法跳出来的,作为一个人,他无法把自己完全从自己的作品中剥离出来,他对故事的诠释,对电影画面的把握等等方面,都是建立在自身修养上的。

归纳来看,陈凯歌的电影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的,尤其是他电影的悲剧性主题的建构是依靠这些理论而完成的。

陈凯歌的电影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表达,但于无形中也是有有形的,那就是这些支撑陈凯歌电影悲剧性主题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在电影主题中的呈现“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本我,是人格中潜在、原始的本能部分。

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要求立即满足肉体需要。

然后是自我,是人格中现实化的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

最后是超我,是人格中道德化的自我,受为善原则的支配,类似于良心……完整的人格是由这三部分构成……”[1]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如果在人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的某一个时期发展受到阻碍,就会在本能心理上造成影响,出现“恋母情结”或者有“弑父娶母”倾向,这就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

在陈凯歌的电影中,个体一直被作为电影的主角在故事中呈现,父亲的形象一直是充满各种纠结的形象,或是缺失或是与儿子之间有深深的隔阂与芥蒂,甚至连陈凯歌唯一一部表现父子之爱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讲述的也是父子之间的隔阂,以及隔阂消解之后的那种冰释前嫌。

陈凯歌影片文化禁锢表征的转型

陈凯歌影片文化禁锢表征的转型
第2 2卷 第 2 期 21 00年 3月
长 春 工 业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 a o h ncu nvrt f eh o g ( oi cecsE io ) or l f agh nU i syo c nl y Sca S i e ’dt n n C ei T o l n i
的人们 ……现在你大嚷起来 , 惊起 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2 在铁屋子 中清醒者 总想唤醒那 些熟睡 的人 , I ( 不让 他们闷死
在铁屋子 中。《 黄土地》 中为 了展现这个 “ 铁屋子 ” 不惜浓墨重彩地渲染铺 陈。首先 , , 影片 中大部分黄土地 的外景取 自早 晨或 黄 昏 , 得土地的色调 更为浓重 , 使 给人 以沉重压抑之感 。其次 , 影片中起伏绵延 的黄土地 常常 占据 了整个画面 , 只看 到一点儿
Vo . 2 No. 12 02
Ma . 0 0 r2 1
口文学研 究
陈 凯 歌 影 片文 化 禁锢 表 征 的转 型
王 月
(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 , 上海 20 4 ) 0 2 1
[ 摘
要 ] 陈凯歌的影片历来格外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 性的束缚 , 片 中人物 都生 活在 浓郁 的 中国气息和特 有 影
的改 写 。
陈凯歌历来都对中 国传统社会语境格外关注 , 片中的人 物都生活在浓郁 的中国气息 和特有 的文化禁 锢 中, 影 为广大西方 观众提供 了丰富的异国风情的视觉感官符码 。而在艺术 和商业何 去何从 中挣扎 了三年 的陈凯 歌 , 片 中文化禁锢 的表征 已 影 由“ 铁屋子 ” 变成 了“ 纸枷锁” 更 深刻 、 , 真切地揭示 了人 的生 存困境 。铁屋子 坚不 可摧 , 冲却冲不 出去 ; 想 纸枷锁 很容易撕 破 ,

陈凯歌电影叙事中空间置换

陈凯歌电影叙事中空间置换

陈凯歌电影叙事中空间置换提要:陈凯歌电影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线索,就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也存在不同的舞台空间的置换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间离效果。

这种间离效果就是观者在观看影片时不自觉中对现实与历史的一种置换,也因此引发一些思考。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舞台空间;间离效果;历史空间陈凯歌的电影特别是后期的电影由于对爱与恨的“风月”的极端追求,在电影里把爱与恨进行了极端化的书写,这也导致一种虚幻的空间,在人性的情感里角色人物无法自拔。

在遭遇《无极》的失利后,随着《梅兰芳》的成功,其后期电影便又进入一种与前期的那种叙述中国革命历史背景的场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历史空间的拉长,追求一种自身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再现,不再是追求武侠的虚幻解释,而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追寻。

以及在电影中对时间、空间的把控能力的提升。

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再到《赵氏孤儿》,陈凯歌电影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线索,就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在这几部电影中都存在对舞台空间的使用,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也是在观看那些经典的戏曲。

在这几部影片中也存在不同的舞台空间的置换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间离效果。

这些都是得益于一种对中国电影艺术的独特的继承性——影戏传统,郑正秋、张石川等所提倡的影戏传统。

陈凯歌的影戏同时也是得益于对第四代导演的突破与托付,“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

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

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

一、《霸王别姬》叙事中的舞台空间运用陈凯歌的电影中舞台空间的运用,对戏剧的痴迷,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向第四代导演的靠拢以过渡,在对历史、对文化、对现实的表现上也可以看作是对第四代导演的继承与发扬,陈凯歌这几部影片中的场景、画面都带有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写照,并且导演很巧妙地将文化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陈凯歌电影分析

陈凯歌电影分析

陈凯歌一、《黄土地》:宝剑出鞘(1984——1991)每位电影导演的处女作,都显现了以后创作的风格演变。

《黄土地》是陈凯歌电影导演的处女作,从《黄土地》开始,陈凯歌的作品便充满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深沉厚重,作者气质十分明显。

《黄土地》的创作源自散文《深谷回声》和电影剧本《古原无声》,描绘的是一幅1939年陕北国统区农村风俗画。

随后,陈凯歌又相继导演了《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边唱》(1991)三部影片,在这些影片中,陈凯歌都是《黄土地》文化母题的延续,同样质疑生存方式,探讨中国人的精神困境,影片的历史使命和文化立场让人肃然起敬。

然而其电影更加高度的风格化,语言的冷峻与苦涩,思想大于形式,也使陈凯歌电影蒙上剑走偏风的晦暗色彩,陈凯歌在建构自己的电影城堡的征途中陷入前所未有的进退维艰的困境尴尬。

可是这些前期创作也显现出陈凯歌纯粹在为自己的电影艺术而奋斗,为了表达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不断的在努力着,从而让他获取了电影学者的尊称,也是对他的肯定。

二、《霸王别姬》:谁与争锋(1991——200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陈凯歌前一阶段的电影创作,为他的巅峰之作提供了思想准备,让他掌握更加熟练的电影语言和技巧。

陈凯歌在酝酿了足够的力量之后,推出了他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陈凯歌至此建构完成心中的电影城堡,虽然其后的《风月》、《荆轲刺秦王》一次一次走的更古远,但是没有一部超越《霸王别姬》。

它象征着陈凯歌新的风格气象、新的主题意向、新的观赏诉求,它为导演摘得金棕榈桂冠,让陈凯歌的名字堂而皇之的进入国际优质导演的排行榜。

陈凯歌在这部影片里依旧坚持自己的个性表达原则即对人的关注,又有意的改变了电影的语言,是陈凯歌电影语义中最为明快的一部,其视觉造型和人物形象的能指和所指都清晰可见。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陈凯歌一改以往的单纯的情节架构和影像造型,片中极尽可能的铺陈了反复与华丽,讲述了饰演霸王的段小楼和饰演虞姬的程蝶衣以及段妻菊仙三人之间奇妙的矛盾冲突及其漫长人生,在三人故事中演绎了半个世纪的绚烂和奇观。

陈凯歌导演之王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

陈凯歌导演之王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

陈凯歌导演之王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陈凯歌导演——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简介:陈凯歌,中国电影导演和制片人,是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和尊重。

本文将从他的早期作品、创作风格和对中国电影行业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陈凯歌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和贡献。

早期作品的影响力陈凯歌的早期作品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尤其是他执导的电影《黄土地》。

该片于1985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村生活、阶级斗争和人性故事的感人电影。

《黄土地》从故事的选材到影片的细节处理都展示了导演的敏锐触觉和独特的视觉风格。

这部电影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被誉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创作风格的独特之处陈凯歌的电影创作风格独特而多样化。

他善于将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融入到作品中,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

他擅长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比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陈凯歌通过对两位戏剧演员的故事进行悲剧式的叙述,体现了人生的幸福与痛苦、追求和牺牲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种写实主义风格和情感的深度表达使得陈凯歌的作品富有观赏性和思考性。

对中国电影行业的影响陈凯歌对中国电影行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作品上,更体现在他在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

他曾在北京电影学院担任教职,并执导了多个优秀的学生作品。

他对年轻导演的指导和支持在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陈凯歌还担任了多个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职务,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结语陈凯歌的才华和贡献使他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深刻而独特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创作风格和影响力不仅在中国国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在国际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信在陈凯歌的引领下,中国电影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和辉煌。

从《妖猫传》看陈凯歌的美学思维

从《妖猫传》看陈凯歌的美学思维

从《妖猫传》看陈凯歌的美学思维1. 引言1.1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陈凯歌是中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深受影迷喜爱。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包括《霸王别姬》,《黄金时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每部作品都展现了他对于影视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精湛技艺。

他不拘泥于传统,常常将中国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影片中,塑造出独具魅力的视听效果。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在国际上也颇受好评,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他的导演风格独特、大胆,敢于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勇于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不仅是中国电影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电影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陈凯歌在拍摄每一部电影时都会追求完美,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呈现出他所追求的美学标准。

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传达着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和敬畏。

通过他的电影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被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情感的世界中。

1.2 《妖猫传》的背景与风格《妖猫传》是由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历史奇幻电影,讲述了唐朝时期发生的神秘故事。

电影中融合了古代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风格,呈现出独特的视听效果。

影片中的风格浸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结合了现代的电影技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古今对话。

陈凯歌将古代唐朝的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打造出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世界,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电影中细腻的画面、唯美的音乐和精湛的演员表现,使得观众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唐朝的魅力和神秘感。

陈凯歌通过《妖猫传》这部电影,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奇幻而又深刻的视听盛宴。

2. 正文2.1 古典美学在《妖猫传》中的表现在《妖猫传》这部电影中,陈凯歌运用了丰富深厚的古典美学元素,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思维。

影片中的服装和场景设计充满了古代中国的传统美学意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唐代盛世之中。

角色的装扮、建筑的造型、景观的布置,无一不体现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致敬。

陈凯歌在叙事结构上也运用了古典美学的手法,采用了传统的“三破五立”和“宫廷斗争”等叙事模式,带领观众进入一个错综复杂、情节跌宕的古代世界。

陈凯歌电影的欲望叙事

陈凯歌电影的欲望叙事

作者: 范娉婷[1]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67-69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欲望叙事
摘要: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极具代表性与话题性之一的陈凯歌,其电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精英电影”的符号。

在探寻个人电影美学,适应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的过程中,陈凯歌数次尝试转型,但其始终未变的是一种对艺术的深沉思索态度,以及对个性与使命感的坚守。

陈凯歌始终力图表现人的欲望,执着地进行欲望叙事。

人们注意到陈凯歌电影具有诗人风范,或是批评其电影往往存在故事结构上的缺陷,而这也都是与他对欲望的关注分不开的。

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

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

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本文关键词:中东,探析,特征,作品,电影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本文简介: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凝结了数代电影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中国电影承前启后的一代,第五代导演们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他们是历经了社会动荡的一代,同时也是最先沐浴改革春风的一代,中国第五代导演们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对新潮思想的不断吸纳,使得他们的电影无论是叙事选材还是形象刻画,都陈凯歌电影作品中东方美学特征探析本文内容: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凝结了数代电影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中国电影承前启后的一代,第五代导演们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他们是历经了社会动荡的一代,同时也是最先沐浴改革春风的一代,中国第五代导演们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对新潮思想的不断吸纳,使得他们的电影无论是叙事选材还是形象刻画,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性、探索性与主观性。

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深厚的文学素养赋予了他敏锐的艺术觉察力,非凡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卓越的作品表达力。

从《黄土地》到《荆轲刺秦王》,从《赵氏孤儿》到《妖猫传》,陈凯歌的作品充满了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对深层人性的剖析和挖掘。

他的作品透露出浓浓的东方美学特征,用精炼的外表装载深邃的内核,用惊艳的艺术表达和精巧的环节设计,展现浓重的人文意识和社会关怀,让观众在看过之后余味不散、回味无穷。

一、写意风格铺垫建构诗化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所坚持的纪实性原则,重视物质还原,东方的电影美学更加倾向意境的表达,强调"天人合一"与"中和"的思想,旨在虚实相生的过程中展示出大言无声、境外象生的诗性境界。

纵观陈凯歌的所有影片,其中无不弥漫着强烈的陈氏美学的气息。

陈凯歌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良好教养带来的精英意识,使得他的电影渗透出典型的东方写意特质。

写意美学,即指通过创造性地使用电影本体的艺术语言,重视电影表现形式,从而区分艺术和自然的表现哲学。

陈凯歌电影的风格

陈凯歌电影的风格

陈凯歌电影的风格喜欢陈凯歌导演说过的一句话:电影,是很多人在黑暗中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造梦者,陈凯歌始终顶着一颗有很多文学和思想成分的巨大头颅,将他的文化思辩、忧患意识、才华激情,统统浇铸进电影这门在一些人看来容量有限的艺术当中。

在他的光影世界里,电影不再是单纯的再现生活的手段,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活的工具。

借助这种工具,他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以一种批判的目光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追溯这种状态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

我们常常可以在他寓意复杂和精心营造的视觉造型和声音造型中,体会到他那种尖锐的批判锋芒。

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味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综观陈凯歌所有的电影,无论是具有寓意象征的《黄土地》、《边走边唱》,具有较强反思的《大阅兵》、《孩子王》,还是影象华丽的《霸王别姬》、《无极》,其影片都有着他思想的反映。

用电影表达自己对文化的反思,一直是陈凯歌电影的灵魂。

他一贯的艺术目标就是在史诗格局中注入文化反思,达到超验的理性和哲学的意味。

他的创作活动也有一条连贯的主线,就是透过电影阐述中国文化历史的变迁和沉浮。

这种居高临下的创作态度固然有雕琢之气,但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感性。

当这种感性经历了岁月的打磨,逐渐转变成一种风格,与作品水乳交融,我们便不难从芒芒片海中一眼识别那些打着陈氏烙印的人文电影。

现在就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光影面纱,一窥其风格的四种外化表现。

一借助寓言故事表达象征意味作为中国新电影语言的奠基者之一,陈凯歌总是试图在寓言式的历史景观与情节的呈现中实现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扣问。

他把那些他爱之深,恨之切的中国历史与现实幻化成一则则色彩斑斓,浓烈而忧伤的东方寓言搬上荧幕。

当这些纯正而超载的东方寓言像一幅幅巨大的画框惊现于人们眼前时,它身负的底蕴与内涵便随着光影的释放从容流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反而成了他们 艺术创作的一笔财 富。同时 , 也无形中造就了他们带有叛逆性基因的 自我
觉美学作品《 无极》 无疑引来 了最多的争讼 , 既有大量的
溢美之词, 更有许多专业与非专业的恶评和戏谑, 尤其是
胡戈的 (— ( 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啊 ,极尽调侃戏弄之能事 , 陈、 _  ̄L 胡Yq J至对簿公堂。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发展走 上了—个新的路子——全球化与本土化过程中的顾此失
来处理他所要表现的故事。”2 [ ] 他 的电影总是努力在视觉形象和画内音画外音 的 补充中与人 物灵魂之间构成一种相互指涉的关系。在 第一场迎娶的场景中 ,翠巧 目睹和她年龄命运一样无 助地走进婚姻 的同伴 ,在她文弱平静的表情后面是无
种情状的原 作一些探究。
特且富于韵味地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和 艺术理想。 影视艺术就是用影像和声音讲述故事 , “ 电影有声音
人类在蒙昧初期 , 由于知性还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
阶段 , 往往用各种艺术杂糅的方式去表达一种情思或理 趣, 出现 了我们经常所谓的涛、 、 乐 舞合流的情况。后米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5 7 期
No5Vo.7 . 1 2
固原师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报(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un T ahr oeeSca S i c) orl fG ya ec esC l g(o i ce e n l l n
20 0 6年 9月
随着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 自我交流的深化 , 人
收稿 日期 :( 6 O — 2 2o — 7 O )
和视像两个信 息 磁道,两者并不雷同冗余而是截然区分
的运作情形。电影媒介是以人声叙述币故事视像叙述的 ¨ 同时产生了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q 电影艺术是 f嗍
作者简介 : 虎维尧(9 8 ) 男. 16 一 , 宁夏彭阳人 , 文学硕士, 宁夏师范学院 中文 系副教授 。 主要 从事中国古代文 学和影视传媒研究。
青将这个故事表达出来 , 可能会尽善 , 但没有达到尽美 , 追求完美也可能是陈凯歌对 自己的严格要求 ,直露地表
达不是他的艺术理念 , “ 在他的电影词典 中没有直露这个
象, 也可以独立存在。 陈凯歌的电影一方面独具艺术慧眼
地运用构图和人物行动去表现主题 ,另一方面充分调动
同,他总是在寻求一种更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表现方法
性格。他们之所 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艺术业绩 , 与他 们这f苦难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们 怀有一种神圣的 L p (
理想 , 就是要从本民族的义化系统中寻找这个民族疾患
量, 我叙说- 用弘扬 、 一 宣扬这类词对我来讲都太大了,

之所在和复兴的因子 , 年轻的激情、 喷涌而出的才思、 民 族鼎新的企愿 , 共同成就了他们在中国电影史 E 留下了 许多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其中包括陈凯歌的许多电影 , 如 《 黄土地》 以下简称 《 )《 ( 黄》 、霸王别姬》 以下简称 ( 《 、 , 霸》等 他将文学 、 、 、 美术 音乐 戏剧较完美地融合起来 , 让每一种艺术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影像中去实现他的人文
的理思有 了极大的推进 , 每一门类 的艺术都可以依赖独 特的 自 足性去显现创作主体的意旨, 于是 艺术门类的问 性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共享上。 是影视艺术将各种艺术综 合起来并充分发掘每一种艺术的特质去表达创作主体 的审美理想 , 并且根据不同题材、 不同人物、 不同主题突 显某一种或某几种艺术。身为志大心雄的第五代新锐 , “ 不论是身体的重压还是心灵的煎熬 ,到现在看来这些
S p 20 e .0 6
游走 于本土和全球化 之 间
— —
谈 陈凯歌早期 电影的叙 事策略
虎维尧
( 宁夏师范学院 中文系 , 宁夏 躅 7 60 ) 原 50 0
摘 要: 影视艺术就 是甩影像和 声音讲述故事 , 最大限度地运 甩 像和声音 两个信 息磁道表现 艺术 家的创作 意 旨 如何 视 和
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最让人钦佩的富于文化内涵的陈 凯歌的影像风格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由民族想像转
向了世界想像 ,由理性的宏大叙事转 向了感睦的视觉显 炫和身体欲望的满足( 他曾在访谈中讲 : 我宁愿说 自己是

个文化工作者。我所做的工作 , 是以 自己非常小的力 些 自己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 [ 脚 )从对叙事法则 I

2 8—
维普资讯
传达创作主体的艺术理想和特定的信息 ,主要通过声音 和视像两个信息磁道,在视像磁道 中的视像又可分为具 象造型、 抽象造型和意象造型 ; 在声音信息磁道中的声音 亦可分为画内音和画外音两种 , 声音既可以支持视觉形
求新生活的女性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电影可以用视听语
关键词 : 事策略 ; 叙 本土艺术 : 电影; 陈凯歌
中 图分 类号 :2 73 1 I0 .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覃 编 号 : 0 1- 4 1 2 H J 5 o 2 —0 1 0 -- 9 ( 0 6 O — o 8 4 -O - 0
2 0 年的华语电影里, 05 陈凯歌绚烂之极地凸现的视
理想和美学追求, 很好地运用了视听形象, 幽深、 婉曲 、 独
的恪守到由想像驱驰而意之所至的故事拼贴 ,从本土化 的民族风格转向了全球化的奇幻风格。尤其是从早期的 视听兼融——即运用视觉影像 、 人物声音 、 画外音和画内
音等多种信息磁道传达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想,而在
新世纪以后的电影里似乎简化了许多 ,意味上也冲谈了 许多。 本义拟就其 早期叙事策略做一些分析 , 并对形成这
美学趣味 , 是每一个导演追求的 目 标。第五代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在文化寻根 中充分挖掘传统的艺术形式 , 将它们巧妙 、 妥贴地 嵌入到视像 中, 成为渲染人物情绪 、 塑造人 物性格 、 隐喻人物心理 、 推进故事・ 睛节的重要 手段 。这一点 , 充分地体 现于其典范的 代表作《 黄土地》 霸王 别姬》 和《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