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公开课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与妻书》公开课课件
陈意映(1891—1913),幼受庭训,耽诗书 好吟咏,通过女学的教育,要做新女性,尝著《红 楼梦》人物诗一卷。因丈夫林觉民在1911年3月的 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无法承受丧夫之痛的沉 重打击,一度意欲轻生。在林觉民父母的跪求下, 她才强忍悲伤、痛苦地活下来,但终因悲伤过度, 在1913年病逝,年仅22岁。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 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写信时要特别注意书信的格式
亲友间的书信,往往不事营构,自由抒写,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体知识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 朋友。称谓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台甫 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关系,较常用的有:
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 2.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 3.用于师长:函丈、道席等。 4.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 5.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 6.用于夫妇:俪鉴等。
夯实基础
会晤 wù 栖息 qī 旁午 bà ng
眷属 juà n 筛子 shāi 模拟 mó
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 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 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 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开不了口,况且因你怀孕了, 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 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与妻书》公开课ppt课件
汝
天下人(祖国)
10
“至爱汝”
• 追忆生死之论
寄
• 回忆新婚燕尔
情 于
• 回忆远行欲告又止 事
忆往事,述 爱妻之至情
11
“至爱汝”
• 抚养孩子 • 子承父志 • 清贫度日
殷殷嘱咐, 切切期望
12
“至爱汝”
• 一愿哭相和 • 二愿真有鬼 • 三愿心电感应是实
愿生死相依, 再述“吾至爱 汝”之深情
14
当时国事如何?
•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 彀?
•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 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 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 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 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百社国列 姓会家强 苦黑腐窥 痛暗败视
——孙中山
3
林觉民
“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之一。字意洞, 号抖飞,又号天 外生,福建人。
4
5
林觉民写《与妻书》的用意?
•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 恐汝不察吾衷……忍悲为汝言之(吾衷)
6
• 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 陈意映: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 你在哪儿?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 回家呀!
与 妻 书
林 觉 民
1
他是中华儿女,他大公无私, 因为他为四万万中国人英勇 就义。
他没有负天下人,却负了他 的爱妻——陈意映。
他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 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 人心乃大兴奋。
24.与妻书 公开课获奖课件
16.在第一段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抒发了无法尽孝的遗憾之情。 17.文中 冤酷日深 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刚建立的清王朝的 痛恨之情。(1分) 18.夏完淳是一位抗清英雄,但他的抗清斗争遭到了清王 朝的严酷镇压。请在文中找出表现这类意思的语句。(2分) 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19.夏完淳在文中流露了对家庭怎样的担忧?(2分) 哀哀八口,何以为生?(担心家人无法生活。)
门祚⑫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注释】①严君见背:父亲去世。②冤酷:仇恨、惨痛。③恤死
荣生:告慰死者,使生者得到荣耀。④告成黄土:以复国成功祭慰地 下的亲人。黄土:指坟墓。⑤钟虐:灾祸集中。钟,聚集。虐,灾祸。 ⑥齑(jī)粉:粉末,碎屑。这里比喻军事失败。⑦去年之举:指顺治 三年(1646),作者参加吴易太湖起义抗清失败之事。⑧自分(fèn):自 料。⑨斤斤:犹言仅仅,指时间很短。⑩菽(shū)水之养:代指对父母 的供养。⑪溘(kè)然:忽然,很快。⑫门祚(zuò):家庭命运。祚: 福分,运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分) 引起下文对三件往事的回忆。 1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
12.本文在成语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全信不足一千三百 字,但用典之达十处。如“卒不忍独善其身”中的“独善其 身”引用《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活用王实甫《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的 一句是“ 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分)
(二)狱中上母书(节选)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①,两易春秋,冤酷②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 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③,告成黄土④。奈天不佑我,钟虐⑤先朝,一 旅才兴,便成齑粉⑥。去年之举⑦,淳已自分⑧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 日也。斤斤⑨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⑩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 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 然⑪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
11-2《与妻书》说课课件 (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四、说教学方法:
(一)、教读法: 针对文本,提出问题,利用小组,共同研讨,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通过问题的解决,深化对文本的认知理解,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完成 鉴赏任务。
(二)、情境创设法: 通过课堂活动的情境创设,入情入境,引导
学生更好地领悟林觉民写绝笔书时复杂的情感和 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多媒体投影辅助法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委 左权 无产阶级革命家、八路军高级将领 程雄 新四军2师5旅13团2营3连连长
对比鉴赏:这些家书有何异同?
共同处: 不同点:
都是革命烈士写给家人的绝笔信; 都选择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中怒放自己生命; 都体现了革命烈士为了家国大义,舍弃了儿女 私情的崇高情怀。
写作对象不同;表达的私情也有所不同。 有对儿子的歉意与教育;有对父母双亲的 惦念牵挂;对妻子儿女深切的关爱,这些 情感不同。
方声洞,1886年出生与福州富商家庭,父亲曾任县令,思想开明,广州起义中,方声洞在日本筹备军火密运广 州,临行前他手书数封绝笔信,已经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决心,后在起义中身中数弹而死,年仅25岁。
喻培伦,1886年生于一个富裕糖商家庭,1905年留学日本,进入东京警监学校,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校,后又考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 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灵魂相伴。
亲情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清静过日而 一嘱:嘱托后事,清静过日 已
对家人牵挂眷念之情
说 课
与妻书 省优获奖 公开课教案版
与妻书省优获奖公开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妻书》,使学生了解写信人的背景、信件的写作背景以及信件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妻书》,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妻子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件的书写格式、信件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信件中所蕴含的情感、家庭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写信人的背景、信件的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信件,理解信件的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信件的书写格式、信件中所蕴含的情感。
4. 课堂讲解:讲解信件的书写格式,分析信件中所蕴含的情感、家庭观念。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写一封给家人的信,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信件的书写格式、内容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了解学生对家庭观念和责任感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扩展:1. 对比分析:《与妻书》与其他古代信件的异同,了解古代信件的特点。
2. 文化传承:介绍信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社会信件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1. 书写一封给家人的信,要求信件格式正确,表达真挚的情感。
2. 调查身边人的信件交流情况,了解现代社会信件的使用现状。
八、教学延伸:1. 开展信件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信件带来的情感交流。
2. 组织家庭亲情主题活动,增进学生对家庭观念和责任感的认识。
九、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信件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林觉民《与妻书》公开课教案3篇
林觉民《与妻书》公开课教案3篇《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文中所用典故,及其相关成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
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
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
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
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
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
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
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
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
与妻书 省优获奖 公开课教案版
《与妻书》省优获奖公开课教案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与妻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林则徐在面临生死关头时,以深沉的爱意和真挚的情感,给妻子写下这封告别信。
本教案以此为契机,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品味词句、领略作者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文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则徐的生平背景,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品味课文优美的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深沉的爱意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与妻书》是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因禁烟运动被贬新疆时,给妻子写的一封告别信。
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不舍、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信中字字含情,句句铭心,展现了林则徐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2 教学重点(1)作者生平背景和课文写作背景。
(2)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3)课文优美词句的品味。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背景和课文写作背景,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准备课堂上分享。
3.2 课堂分享(1)介绍作者林则徐的生平背景和课文写作背景。
(2)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难点、疑点。
(3)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3 品味词句(1)教师挑选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词句,交流感受。
(3)教师总结,强调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第四章:课堂拓展4.1 讨论题目(1)谈谈你对林则徐的印象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2)如果你处在林则徐的境地,你会如何选择?4.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3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章: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与妻书》的读后感。
与妻书公开课[优质ppt]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 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着数不完的夜和载 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尽的付出都 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后记
• 林觉民就义后,林家把祖宅卖了避难。一天在 避祸居所,有人偷偷地将林觉民的遗书两封塞进 门缝里,一封是写给其父亲的,一封就是“与妻 书”。林觉民遗有两个儿子,伯新、仲新。林伯 新即“依新”9岁夭折,“腹中之物”即林仲新由 祖父带大。
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 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 婉?近乎闲情逸致?
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 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 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 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 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 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 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 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 感。 ——钟叔河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觉 (遥寄林觉民)
•觉 • 当我看见你的信 • 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 当我回首我的梦 • 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 有时候不得不弃 • 爱不在开始 • 却只能停在开始 • 把缱绻(qiǎn quǎn)了一时 • 当做被爱了一世
作者说“吾至爱汝”,为什么又说“率性就死而 不顾汝”呢?
•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 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 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 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 的关系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 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 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 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与妻书 省优获奖 公开课教案版
《与妻书》省优获奖公开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与妻书》的作者、背景和意义;(2)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培养学生翻译和解读古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敢于担当的品质;(3)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生平介绍;2. 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 课文中表达的作者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课文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3.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与妻书》;2. 作者生平介绍资料;3.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林则徐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与妻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自主翻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比较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敢于担当;(3)通过情感共鸣,让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亲情。
5.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和探讨《与妻书》的深层含义。
6. 作业布置:(1)翻译课文,巩固古文知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与妻书 省优获奖 公开课教案版
《与妻书》省优获奖公开课教案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妻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林觉民的身份、背景。
简述《与妻书》的创作背景。
强调本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分析《与妻书》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本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
探讨作者通过文本表达的主题思想。
解读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3 教学方法采用分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分析,总结文本特点。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与妻书》所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营造有利于情感体验的氛围。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进行引导和鼓励。
第四章:创作实践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
4.2 教学内容分析《与妻书》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尝试模仿。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与妻书》的创作手法。
学生现场进行文学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与妻书》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欲望,进行拓展学习。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巩固学习内容。
推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第六章:文学背景探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晚清民初的历史背景。
分析《与妻书》在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价值。
6.2 教学内容介绍晚清民初的社会状况,政治环境。
第24课 与妻书(共55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用典: • 司马青衫、太上忘情、 • 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 • 引用 •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重点文言现象
今则望其真有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卒不忍独善其身 它,代词 他们,代词 自己,代词 这,指示代词 副词,表示祈使,规劝 副词,表示祈使,希望
第 6段
“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 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 也。”
•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总纲】 • “爱汝”之情: 三忆、三愿 • “就死”之理: 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 • —— 为天下人谋永福
爱国之情
• 晤、下、竟、书、衷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 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 不知汝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 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 不能体察我的心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 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不想我 死去(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 悲痛给你写下去。 第一段内容——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
一、整体感知
要求:①听准读音 ②听准节奏 ③听出感情
看翻译,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正字音
• • • • • •
称心快意 chèn 几家能彀 gòu 必不能禁 jīn 使之肖我 xiào 依依旁汝也 bàng 念六夜四鼓 niàn
课文整体感知
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再诉“吾不能舍汝”的永别 的哀痛。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 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 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爱国之情
吾至爱汝,即此爱
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
6、作者对妻子非常眷恋,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可 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他们能够相守以死吗? 作者能够做到不问世事,只顾自己吗?找出文章中 的相关句子进行说明。
不能。所以作者才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 死……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7、接下来写了对妻子的叮嘱,叮嘱什么?
希望妻子将遗腹子养育成人,完成自己 的志愿。所以这三四两段就是在写回忆 过去和对妻子的叮嘱,表达对妻子的挚 爱。
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 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 憎所爱的感情色彩。
说理时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 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 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
小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一代 人有一代人的精神追求。但无论是处于 哪个时代的少年人,有一点则是共同的, 那就是,都崇尚青春,都富于理想,都 钟情于浪漫、高尚的幻梦。希望同学们 能充分认识到时代精神的伟大力量,树 立起正确的时代价值观。
林觉民简介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 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生活在“遍地腥云、满 街狼犬”的清末,早年就志存高远,立志反清革命, 19岁结婚,20岁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 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失败,成为“黄 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是他在广州起义前 三天,以必死的决心给妻子陈意映写的一封“绝笔 书”。字里行间,既有对妻子至真至诚的纯洁爱情, 又有决意为国赴难的爱国情怀,内容感人,广为传 诵。
《与妻书》公开课课件
文字质朴
虽然文章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 但整体上文字质朴自然,没有过 于华丽的辞藻,更显得真挚感人。
情感表达
深情厚意
文章中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贯穿始终,通过回忆往事、 倾诉心声等方式,表达了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悲壮慷慨
林觉民在文章中不仅表达了对妻子的爱,还展现了对国家 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悲壮慷慨的情感让人深感震 撼。
在《与妻书》中,作者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爱意和思念。他赞美妻子的美德,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愧疚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人生态度
《与妻书》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他强调 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呼吁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真实、自由和有 意义的人生。
2023
PART 04
《与妻书》的影响与评价
写作过程
林觉民在写这封信时,情感真挚、 语言质朴,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爱 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
2023
PART 02
《与妻书》的文学价值
REPORTING
语言特色
语言优美
林觉民的《与妻书》语言优美,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反复等,使文章读起来抑
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表达有力
文章中使用了许多精炼有力的表 达,如“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 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充分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无
REPORTING
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文学创作灵感
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为文学创作 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有助于激发创作热情。
文学表达技巧
《与妻书》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达技巧,如排比、对偶、借景抒情 等,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
与妻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版本文《与妻书》是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深夜写给妻子的一封绝笔信。
林觉民在信中表达了自己为了国家和民族而舍弃家庭和爱情的决心和信念,以及对妻子的深情和歉疚。
全文按照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具体阐述“吾衷”,第三部分加深言情和说理。
通过研究本文,我们可以了解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在研究本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文章的含义。
全文按照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第二部分具体阐述“吾衷”,第三部分加深言情和说理。
通过研究本文,我们可以了解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作者在第三段追忆了夫妻谈论谁先死、新婚生活和未能告诉妻子实情的三件事,目的是表达他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为妻子着想的情感,证明他并非无情之人。
这封信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却决意离妻别子,慷慨赴死?作者在信中表达了他的“爱汝”和“勇于就死”两者统一的思想,认为为了“为天下人谋永福”,他愿意放弃自己的小家庭幸福,牺牲自己。
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记叙一些往事和发表议论来增强抒情效果。
例如,第三段追忆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
假设你和你的朋友已经分别两年了,你最近想给他/她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思念之情。
你知道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方法吗?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呢?二、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书信的格式包括信头、称呼、正文、落款等部分。
书信的写作方法包括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在写作书信时,要注意表达方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与妻书文言文知识点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吾爱汝至
17/31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 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复音虚词,表结果, 所以。)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复音虚词,表 原因,……原因。) 3、相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指 代性副词,我。)
6/31
c身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d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
7/31
c身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名词,本身, 自己。)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 名词,身孕。) d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动词,推广到。)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 (介词,等到。)
22/31
9、而: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谓吾忍舍汝而死 10、即: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23/31
9、而: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连词,连接状语,表修饰,可译为“地”,也 可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5/31
三、一词多义
a与 与妻书 (动词,给,给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介词,和,同,
跟。) 吾与(汝)并肩携手 (连词,表并列,和、
同。)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连词,
表选择,与其。) b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动词,完成,终 了。)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副词,全, 整,终。)
不译。)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
“就”。)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连词,表转折,
《与妻书(第一课时)》课件
至爱汝——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道是无情却有情)
疏通文意第四段
的确、确实。两个“真”连 用,加强语气
恰好,正巧 农历每月十五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
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
后 何
, 情
窗 不
外 诉
疏 ?
梅 及
筛月影
今趁思机之
疏通文意第五段
的确、确实
只是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 盗 贼 可 以 死 , 瓜 分 之 日 可 以 死 , 奸 官还污是吏 虐 民 可 以 死 , 吾 辈 处 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 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 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 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文本解析
林觉民说深怕妻子不能体会“吾衷”,“吾衷”即 “我的心意”,林觉民有怎样的心意呢?
“吾至爱汝,即此 爱汝一念,使吾勇于 就死也。”
疏通文意第二段
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比喻清朝血腥凶残赴的、统治前。往
形作动,尊重
以,从而; 及,推及、 推广
同“够”
天 下爱有吾护情至人爱都汝成,眷即属此;爱然汝扩遍充一地念腥,云使,吾满勇街于狼就犬死,也称。心吾快自意遇,汝几以家来能,彀常?愿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 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后与族亲 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 参加广州起义,起义时加入敢死队,带头 冲入两广督署,撤出途中中弹被捕,后从 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与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与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句义,深刻理解林觉民对妻子和国家的爱。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析表达,感受朴实语言中的至情至性。
文化传承与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1、了解林觉民爱的多种表达方式;2、体会林觉民等革命烈士的大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书信不知道同学们写过信吗?曾经写信的那份快乐,还记得吗?在厚厚的一沓信纸上,用蘸着蓝、黑色墨水的钢笔,将内心的期待与美好,诉诸笔端,化为感情的字迹。
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三封信,第一封是2019年4月18日寄出的,收信人是我的班长陈伟,写信的缘由便是劝解这个失恋的傻小伙子;第二封是2021年2月26日收到的,寄信人是你们的学哥浙大的张嘉轩,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帅锅”,我给大家读一部分,感受一下他的调皮;第三封信,与春天有关,与你们有关,更与本节课有关,是之前给你们提到的高考语文136的白杨学姐,一起看看她的文笔。
太美好了,透过文字,想着他们的模样,多么美好。
科技的进步,已经让纸质信,离我们的生活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及各种电子信件。
然而脑海里的信件与邮戳,却挥之不去,因为写信,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为了那一条漫长的消息,情愿等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第一情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去感受字里行间那份浓郁的爱......二、数字细节,品析书信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本,去品味去探究数字背后的深情——一衷三忆一情四悖(一)一苦衷作者为什么写这封信,用意何在(明晰)“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表死别之意,“恐汝不察吾衷"那么作者的“苦衷”是什么呢?吾至爱汝——爱妻子,理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当下“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现状,让自己不得独自享受而弃天下人于不顾,希望妻子可以理解自己的决定与苦衷,作者的那句“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妻书》精品课件
1.连线作者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
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福州人。林觉民十四岁进福建高等 学堂,阅读了许多革命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的思想。毕业后到日本留学,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1911年,得黄兴、赵声通知,回国约集福建同仁参加广州起 义(黄花岗起义)。4月27日(旧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时, 与方声洞等率先进攻总督衙门,不幸中弹负伤。被捕后,清 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审问,林觉民侃侃而谈,阐述了献身革 命、振兴中华的道理,畅述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痛斥清廷 的罪恶,就义时年仅25岁。林觉民著有论文《原爱》《驳康 有为物质救国论》,并翻译了《六国宪法论》和英国小说 《莫那国之犯人》。
然后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 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5段围绕着 “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 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 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6段希望妻子“当尽吾 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9.名句填空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 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1.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 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 是怎样贯串全文的?
提示: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时……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几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 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 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 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 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 前半点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 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 理,呼应了中心“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 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 吾勇于就死也。”
三、四段回忆了夫妻哪几件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三 忆
一忆生死之争论
二忆新婚燕尔,两人双栖之所
三忆六七年前远行欲告又止的情景
作用:表达了对妻子无比深厚的爱, 即“吾至爱汝”。
忆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 “留苦”给妻子。 忆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 忘记爱妻。 忆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
天下不应当死却死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的人多得不能用 数字计算。
定语后置
合作探究
一组:1、2 二组:3、4 三组:5、6 1、在文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 2、文章的三、四段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呢? 3、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说“吾至爱汝”,为什么又说“率性就死而不顾 汝”呢? 5、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 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近乎闲情逸致? 你认为儿女情长和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矛盾吗? 6、如果你跟林觉民生在同样的时代会怎么抉择?现在又 会怎样做呢?
第二课时
林觉民
——一曲“爱”的壮 歌
目 标
• 1、梳理文中文言基础知识。 • 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 • 3、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深沉而崇高的情感。
通假字:
(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
“彀”同 “够” “念”通“廿”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靠近
词类活用
名词“偶”用作动词, “嫁” 前“老”为形作动,“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敬”,后“老”形作名词, 前“幼”为形作动,“爱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人” 怜”,后“幼”为形作名, “孩童” 4、称心快意 “ 快”,使动,使……愉 快 5.卒不忍独善其身 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古义:想像、揣摩。今义:模仿。
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 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判断句
客厅旁的一个房间,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主谓倒置 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有几家人能够遇事如意、心情舒畅呢? 3、必以告妾 省略句
(你)一定要把(它)告诉我。
4、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1、汝幸偶我
6、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 之福利
意动用法,以……为乐
古今异义
古义:……的原因。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
吾家后日当甚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汝泣告我 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以后的日子。
今义:后天,明天的明天。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表并列的连词。 古义:请求。今义:控告、告诉等。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 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着数不完的夜和载 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尽的付出都 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后记
• 林觉民就义后,林家把祖宅卖了避难。一天在 避祸居所,有人偷偷地将林觉民的遗书两封塞进 门缝里,一封是写给其父亲的,一封就是“与妻 书”。林觉民遗有两个儿子,伯新、仲新。林伯 新即“依新”9岁夭折,“腹中之物”即林仲新由 祖父带大。 • 林仲新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在国民政府当 过科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居住漳州,1957年至 1968年任漳州市粮食局副局长,“文革”期间曾 下放诏安,退休后定居漳州,1983年辞世。《与 妻书》为林仲新所珍藏,1959年他作为珍贵文物 捐赠给福建博物馆。
觉 (遥寄林觉民)
• • • • • • • • • • • • • •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qiǎn quǎn)了一时 当做被爱了一世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 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 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 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 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 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 死的高尚情怀。
作者说“吾至爱汝”,为什么又说“率性就死而 不顾汝”呢?
•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革命 志士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 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 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 的关系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将儿女之情 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 闪烁着革命志士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 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林觉民 关键词句
• 这位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的奇男子,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之际,舍个 人幸福,取全民幸福。儿女情虽长,却更显革 命豪情英雄志坚。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 烽火泪滴尽相思,方寸心只愿天下有情人成眷 属。一曲爱的壮歌动天地。忠诚革命的大英雄! 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得激 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 婉?近乎闲情逸致?
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 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 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 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 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 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 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 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 感。 ——钟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