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A. 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 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A
C. C
B. B
D. D
5.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逻辑推理
C. 化学实验
B. 大气探测
D. 精确运算
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A
C. C
B. B
D. D
3.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 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先将试管________,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
________的部位加热。
D. 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
6.若在试管中加入 2~3 mL 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在试管中加入 2~3 mL 液体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
A. ①②③④
2020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试卷类型 A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D6、A7、C8、【答案】B【解析】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贮存氧气时,毛玻璃片粗糙的一面向下,能防止气体逸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毛玻璃片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A10、C11、B12、B13、【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14、【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2)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3)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4)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5)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时,该滴管尖端允许接触试管内壁.(6)胶头滴管常与量筒配套使用.(7)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用后放回原位;故A使用方法正确;B、根据滴管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故B使用方法错误;C、根据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故C使用方法正确;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D使用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及其应用.15、B16、B17、【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对于该选择题,可以一一判断所给选项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化学药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准确、安全、可行.【解答】解:A、化学药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不能用鼻子直接去闻.故此项错误B、多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入原试剂瓶,会污染原瓶中的试剂.故此项错误C、不管是什么状态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拿,化学药品都对皮肤有危害的.故此项错误D、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取用砝码必须要用镊子,避免砝码生锈.故此项为正确答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的,可以归纳取用注意事项如下:①“三不”:不能用手拿;不要将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不得用嘴尝②固体的取用方法:横、放、慢竖;③液体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容器口④规定量固体的取用:天平调零、放称量纸、左盘物右盘砝码、镊子取砝码、右手拍左手腕靠振动加足固体质量;规定量固体的取用:量筒平房、视线与液凹面相切、读数正确⑤浓酸、浓碱的使用:Ⅰ.酸、碱液流到桌上的处理步骤依次为中和、冲洗、擦拭Ⅱ.酸、碱液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步骤依次为擦干、水冲、涂液19、C20、A二、填空题21、(1)二氧化碳(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多22、【答案】不要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味道;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1~2 ;试管底部【解析】【解答】(1)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使用时要做到三不准,一、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闻时要使药品远离鼻孔,用手在容器中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三、不能尝药品的味道.(2)使用药品时要遵循不污染、节约的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但如果太少也不行,实验效果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故答案为:(1)不要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味道;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2)1~2;试管底部.【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基本的操作又是实验考查的重点之一,要理解掌握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23、(1)试管(2分)(2)e (2分)24、(1)火焰各层温度不同(2)熄灭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支持燃烧气体中含有石蜡蒸气(3)水珠变浑浊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5、【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仪器A是量筒;仪器B是燃烧匙;仪器C是试烧杯;仪器D是试管夹.(2)①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是胶头滴管;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的是量筒;③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烧杯;④夹持试管用试管夹.故答案为:(1)量筒;燃烧匙;烧杯;试管夹;(2)①E;②A;③C;④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题26、考点:蜡烛燃烧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题意正确分析现象,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2)根据蜡烛的现象解答;(3)根据蜡烛的外焰的温度最高来解答该题;(4)根据蜡烛火焰中的蜡烛蒸气燃烧而产生的,焰心的物质具有可燃性解答;(5)根据石蜡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以及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6)要测定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需从其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着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要测定水的质量,可以使用浓硫酸来吸收,要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需要先测水的质量,再测二氧化碳的质量.要准确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需要排除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解答:解:(1)用小刀可以切下蜡烛,说明蜡烛比较软;蜡烛漂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蜡烛燃烧发光、发热;(3)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可以观察到靠近蜡烛外焰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4)在玻璃管的另一端点燃,另一端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状态为气态,焰心物质的性质具有可燃性;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石蜡蒸汽;(5)烧杯内壁产生了液体,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即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6)①分析表格,装置二盛放的是浓硫酸,吸收的是水,原来质量是182.3g,后来是184.1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184.1g﹣182.3g=1.8g,装置三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原来质量是212.2g,后来是216.6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16.6g﹣212.2g=4.4g;②1.8g水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4.4g二氧化碳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所以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2g=6:1;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消耗的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所以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所以本题答案为: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质量;④要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需要排除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而本题的装置中没有除水和除二氧化碳的装置,故测定的结果不准确.答案:(1)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发光、发热、燃烧等合理答案,答熔化不给分(3)外焰(4)石蜡蒸汽(5)水珠石灰水变浑浊不正确(6)①1.8g ②6:1③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质量④不能,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Ⅱ、装置Ⅲ吸收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27、(1)⑥(2)酒精灯烧杯(3)蒸发皿(4)否四、简答题28、⑴分别嗅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水。
2020年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②有发光,放热③有新物质生成④有气体放出⑤有能量的变化.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放热发光B.状态变化C.产生气体D.生成新的物质3.在物理变化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有新物质生成D.物质体积膨胀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C.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D.有没有新物质生成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了改变。
A.分子的大小B.分子的质量C.分子间的空隙D.分子的种类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8.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9.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B.对比C.推理D.假设10.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1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下列用品的发现和发明与化学的发展不相关的是()A.古代陶瓷B.青铜大鼎C.橡胶制品D.古代石斧12.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烧杯③蒸发皿④石棉网⑤燃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13.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烧杯④燃烧匙⑤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⑤D.②③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热烈的讨论。
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2.下列物质常温下为固态的是( )A.食醋B.酒精C.食盐D.植物油3.(乐山中考改编)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地面洒水降温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C.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4.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利用化学研究生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5.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6.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7.从实验室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用嘴尝化学实验里蔗糖的味道B.加热试管中药品时,不可以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C.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D.实验结束后,将用剩的药品带出实验室随意丢弃8.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将未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C.为了加快加热速度,可将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用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后不经洗涤,就用来吸取另一种液体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1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钉生锈;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0℃C.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 D.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C.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14.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
2020届初中中考人教版化学模拟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测试卷(解析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 选项AB . 选项BC . 选项CD . 选项D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选项AB . 选项BC . 选项CD . 选项D3.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 .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甲烷燃烧B . 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酒精挥发5.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6.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7.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8.对人呼出的气体进行研究的最好的方法是( )A.讨论B.实验C.调查D.上网9.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0.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①用铝做炊具;①用氧气作助燃剂;①用碳作燃料;①用大理石铺地面。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1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2.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13.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14.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15.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了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020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A.管口向上,直立在试管架上B.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C.平放在桌面上D.以上均可2.下列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倒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C.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D.没说明用量时,液体应取1-2ml5. 四位同学讨论对观察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丽:眼睛看现象就是观察B.小军:感觉器官感觉现象就是观察C.小明:肉眼不易观察时借助仪器也观察不到D.小红:以上三种说法都对6.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蜡烛受热熔化、镁带燃烧、玻璃破碎B. 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烧D.食物在胃里消化、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要变化是()A.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变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先熔化后燃烧B.火焰分三层,最外层最亮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有水珠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0.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逸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里逸出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11.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两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浸入水中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1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2020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包含答案
2020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练习含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品红在水中扩散C. 铁水铸成锅D. 燃料的燃烧【答案】D2、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C. 熄灭蜡烛,可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成分是一氧化碳气体D. 蜡烛能够燃烧,说明蜡烛具有可燃性【答案】C3、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 ③④B. ①④C. ②④D. ①②④【答案】A4、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钻木取火B. 在甲骨上刻文字C. 用石块磨制石斧D. 指南针指引航海【答案】A5、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答案】B6、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A. 高锰酸钾的质量B. 氧气的质量C. 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 固体物质的质量【答案】D7、下列气体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A. CO2能还原氧化铜B. O2能支持燃烧C. 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 H2是最轻的气体【答案】A8、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答案】A9、用托盘天平称量5g食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A 增加适量食盐固体B 加砝码C 减少适量食盐固体D 减砝码【答案】C10、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我是紫红色固体B. 自然界中我硬度最大C. 常温下我是气体D. 我会生锈【答案】D11、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 空气【答案】B1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包未知质量的白糖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该( )A 增加适量白糖固体B 加砝码[来源:]C 减少适量白糖固体D 减砝码【答案】B二、非选择题1、请你说出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应用中的三大实例.【答案】化学在人类生活方面:如合成医药治病、保证人类身体健康,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防止汽车尾气污染等.化学在生产方面:如研制高效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产量.化学在社会发展的应用方面:如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开发新材料等.故答案为:①人类生活:合成医药治病;②生产:研制高效农药和化肥;③社会发展:开发新能源等.2、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人教版2019-2020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B.②C.①②D.③3.人呼出的气体中相对空气增多的成分是( )A.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氧气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溶解性B.腐蚀性C.助燃性D.可燃性5.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把装置连接好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③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⑤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会膨胀A.②④①③⑤B.③②①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①④②⑤③6.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
下列能量转化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B.用锂电池给手机供电C.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D.使用液化石油气煮饭7.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制甜酒酿C.用彩纸折幸运星D.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10.日常生活的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天然气燃烧放热B.电灯泡通电发热C.食物变质会放热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11.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中考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D.“泪”说明石蜡不能燃烧2.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铝制作炊具B.氢气用作填充气球C.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空气液化B.葡萄酿酒C.光合作用D.煤油燃烧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C.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D.液体的取用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10.手拿容器的中上部,并使其稍微倾斜;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1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13.下列各有关的叙述,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14.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枝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杯子内会有什么现象发生()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更旺,液面上升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15.用试管加热时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6.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0中考人教版化学:走进化学世界习题及答案
2020中考人教化学:走进化学世界习题及答案专题: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双选)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B.硫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D.玻璃破碎【答案】B,C2、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火焰分三层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D. 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3、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对准酒精灯火焰的()A. 焰心B. 内焰C. 外焰D. 内、外焰均可以【答案】C4、(双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B.用冰块做致冷剂C.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D.氧气支持燃烧tag_underline【答案】C,D5、请根据下图回答,(假设装置内空气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 型管A、B 两处的液面会()A. A、B两处都不变B. A、B两处都下降C. A处下降,B处上升D. A处上升,B处下降【答案】D6、为防止面粉加工厂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答案】B7、.我国古代技术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火药爆炸B. 木刻活字C. 矿石炼铁D. 粮食酿酒【答案】B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回答: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 火焰为什么向上?回答: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回答: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答案】D9、准确量取7mL水,应用()A. 50mL量筒B. 10mL量筒,滴管C. 托盘天平D. 50mL量筒,滴管【答案】B1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开水泡茶B. 银器变黑C. 石灰墙变硬D. 冷水浇石灰【答案】A11、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 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答案】D12、下列装置中,不能检验气密性的是()A. B.C. D.【答案】A二、非选择题1、蔗糖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调味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化学兴趣小组决定探究蔗糖的组成元素.(1)提出问题: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2)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受热时间过长,变成黑色,因此猜想蔗糖中含有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3)收集资料:①蔗糖可以燃烧、受热能分解,这都属于蔗糖的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4)设计实验:方案一:将蔗糖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容器内壁有水珠、蔗糖逐渐变黑,这说明蔗糖是________由元素组成的.方案二:在空气中直接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很容易被点燃,说明烟灰在此可能起________作用;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在蔗糖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5)反思: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不够严谨: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答案】(3)化学,不变、、,催化,玻璃片上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方案二,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和水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________.(3)再把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是___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4)在吹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___.【答案】(1)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氧气水+二氧化碳(4)产生白烟;石蜡的小颗粒;白烟能燃烧3、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b.混合:将1g铁粉与1g硫粉混合均匀;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儿,产生强光、放热现象,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请回答:(1)小明认为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a是________ 变化过程,c是________ 变化过程.(2)证明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_ .(3)证明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物理;化学;可用磁铁对混合物进行吸引,然后称量吸引铁粉的质量,发现仍为1g;可用磁铁对黑色物质进行吸引,固体不被吸引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 mL的量筒。
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同步复习卷(含答案)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同步复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 物体的运动状态D.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烛熔化B. 铁生锈C. 玻璃破碎D. 汽油挥发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D、尝药品的味道4.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
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
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因素”猜想不合理的是()A.温度高低B.氧气含量C.食物多少D.食物种类5.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A.是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时,用镊子夹取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用漏斗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可直接用力把玻璃管插入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8、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B.②C.①②D.③9.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氧化铜粉末②用100mL 量筒量取45.5mL 的稀硫酸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④用10mL 量筒量取6.6mL 的某溶液A.①④B.②④C.①②D.①②④10、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A、10.3gB、10.7gC、9.7gD、9.3g1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C.用100 mL量筒量取9.5 mL NaCl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0 g13.如果试管内附着有不易用清水洗掉的物质,可以用试管刷刷洗,下列用试管刷刷洗的一些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把试管刷伸入附有污物之处,转动试管刷多次B.稍稍用力,适当地抽动试管刷,上下抽动的幅度不要太大C.适当的用转动和抽动的方法结合起来刷洗D.上下用力抽拉试管刷1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是()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15、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020年人教版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铁铸成锅C.死灰复燃D.面包发霉2、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A.用水冲熄B.用湿抹布盖灭C.用泥沙扑灭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B.用活性炭除去异味C.液氯用于自来水消毒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4、用量筒量取20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估计5、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6、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环节的第二步一般是()A.提出问题B.调查研究C.建立假设D.总结归纳7.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8、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镁条消失了B.发出耀眼白光C.有大量热放出D.有白色固体生成9.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如下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a熄灭,b更旺B.a更旺,b熄灭C.a、b都变旺D.a、b都熄灭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溶解C. 过滤D. 倾倒液体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气体验满B. 量筒读数C. 倾倒液体D. 加入粉末11.向试管中装入一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A.固体粉末B.块状固体C.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状固体D.液体12. 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左手握量筒,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使试剂瓶口紧挨量筒口,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内;②用完滴瓶中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一个无标签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弄清它是哪种物质,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
2020届初三中考复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集气瓶C.锥形瓶D.试管3.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D.观察颜色4.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5.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6.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7.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上述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9.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10.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药匙B.纸槽C.玻璃棒D.镊子11.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2020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分类汇编1.(2019 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D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金属氧化【解析】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金属氧化是指金属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2.(2019 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B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解析】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2019 巴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湿衣服晾干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D.食物腐烂【解析】湿衣服晾干、酒精挥发及石蜡熔化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019成都)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A. 粮食酿酒B.冶炼生铁C.烧制陶瓷D.棉纱织布【解析】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烧制陶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棉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2019 达州)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A.食物腐败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矿石粉碎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的混合施用【解析】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的混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20年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下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A.烧制陶瓷B.黑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A.试管口B.中下部C.中上部D.正中间3.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你认为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5.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6.在甲、乙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
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7.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 A B. B C. C D. D8.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有()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①加热时,为防止试管脱滑,应使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①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①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上下转动①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①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9.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2020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 mL 水时仰视刻度,则所量水的体积 ( )A . 等于5.0 mLB . 大于5.0 mLC . 小于5.0 mLD . 不能确定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 氧气不易溶于水D . 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4.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 . 无色无味B . 常温下为气态C . 能支持燃烧D . 液氧为淡蓝色5.在甲、乙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
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 . 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C . 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D . 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6.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 )A . 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 C . 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B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 D . 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溶解性B.腐蚀性C.助燃性D.可燃性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9.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中已存放了下列药品。
现某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硫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①甲柜:盐酸、硝酸 ①乙柜:氢氧化钠、氢氧化钾①丙柜:红磷、硫 ①丁柜:铜、锌A. ①B. ①C. ①D. ①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11.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时,液体没有规定用量时,一般取的体积为()A. 2mL~3 mL B. 1mL~2mL C. 7mL~8mL D. 10mL~11mL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1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14.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2020年人教版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食品腐烂C.蜡烛燃烧D.金属锈蚀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3.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4.在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某同学根据生物学的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
那么,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过程()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实验设计D.结论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B.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C.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必须先熄灭酒精灯D.试管装好液体后,将火焰固定在试管中下部加热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7.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A.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B.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D.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8.以下是小明同学对铁和铜的描述:①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②铁较硬,铜较软;③铁的导电性没有铜强;④铁比铜更容易生锈。
其中描述化学性质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9.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10.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11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逸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里逸出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1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 mL水时仰视刻度,则所量水的体积()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小于5.0 mL D.不能确定1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综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专题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诗词中,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棉纱纺布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蜡烛燃烧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4、佛山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木刻版画B.佛山剪纸C.石湾玉冰烧酒酿制D.南海藤编5、下列过程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①氧气用于供给呼吸②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③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延长保质期④活性炭用于净水⑤干冰用作制冷剂⑥75%的医用酒精用于防疫消毒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6、新春佳节,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感受到欢乐和祥和。
以下“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剪窗花B.贴对联C.炸鞭炮D.包饺子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用100mL量简量取9.5mL NaCl溶液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是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9、下列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橡皮塞B.振荡试管C.加热液体D.晾干试管10、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填空:(1)铜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铜绿_______;(2)食盐晶体能溶于水___________;(3)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________;(4)气球爆炸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B.振荡试管C.贮存氧气D.倾倒液体2.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中已存放了下列药品。
现某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硫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①甲柜:盐酸、硝酸②乙柜:氢氧化钠、氢氧化钾③丙柜:红磷、硫④丁柜:铜、锌A.③B.②C.①D.④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米酿成酒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高粱酿酒C.酒杯破碎D.汽油挥发8.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9.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D.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10.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1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12.小明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原因会导致试管炸裂()①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③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水④试管中的水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⑤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13.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15.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酒精挥发二、填空题16.组装一套实验装置,仪器装配的顺序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
17.今有下列物质的用途:①酒精可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③金属铜广泛的用于电线电缆④用铁制作铁锅其中用途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18.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B. 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C.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D. 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E. 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F.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G. 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19.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___,先将试管________,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________的部位加热。
20.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
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
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1.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一氧化碳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阅读回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后生成了;石蜡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
23.化学实验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
(2)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 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
24.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25.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27.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振动,而不是上下震荡;贮存气体应用集气瓶,不能使用广口瓶。
故A、B、C的操作方法均不正确。
所以答案应选D。
2.【答案】C【解析】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①甲柜:盐酸、硝酸属于酸,②乙柜: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属于碱,③丙柜:红磷、硫属于非金属单质,④丁柜:铜、锌属于金属单质,而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硫酸属于酸,故应放入甲柜,故选C3.【答案】C【解析】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A说法正确;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B说法正确;蜡烛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C说法错误;蜡烛受热熔化,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说法正确。
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用蜡烛照明,是利用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发出的光;B.用米酿成酒,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是利用了海水蒸发,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答案正确;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故选C。
5.【答案】C【解析】A项中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B项不能直接将块状固体放进试管中;D项应该选用10 mL 量筒来量取9.3 mL液体,这样误差最小,另外视线也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