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学白居易诗

合集下载

宋初三体

宋初三体

宋初三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代表作有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风格浅切清雅。

但是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与五代诗风仍是一脉相承,忽视了白居易讽喻现实的精神,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王禹偁也被宋人看做白体诗人,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将身世之感与他们同情结合,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王禹偁语言晓畅自然、情感含蓄深沉,平易流畅,简雅古淡。

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将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但并不忽视炼字炼句,好以自然意象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①晚唐体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他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数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例如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②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其中林逋最为有名,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稍微丰富一些。

林逋《山园小梅》③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由于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成了晚唐体的盟主。

他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春日登楼怀归》西昆体诗人: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得名,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此派诗作的题材,集中于怀古咏诗,如《始皇》《汉武》,,咏物,如《梨》《泪》,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直夜》《别墅》等。

内容上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联系。

艺术上师法李商隐的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音调铿锵,但又缺乏李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

中学白居易的诗歌10篇苏轼对白居易的评价也有不一致处。

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

然而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

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

”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白公晚年诗极高妙。

”的评语。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白居易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除夜寄微之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长安春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红线毯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霓裳羽衣舞歌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x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关于苏轼作文600字9篇

关于苏轼作文600字9篇

关于苏轼作文600字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作文600字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作文600字篇1苏轼,一位伟大的、值得尊敬的诗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旷世奇才”,他是文学家、哲学家、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美食家。

但他的崇高、他的闪耀远远不止这些能定义。

才情才情,有情才有才,我被他的情感所打动;被他的执着打动;被他的哲思打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因卷入政治纠纷,被贬入黄州,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带着沉重的罪名。

那是秋天的赤壁,他与他的一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

江面是“万顷茫然”他的心是“茫然万顷”,他只能喝酒,带着他的惆怅,在茫茫的江面上漂浮着。

但他是苏轼,此刻他不仅茫然饮醉。

酒愈下肚,他的心愈“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意正兴,敲击着船舷而唱歌,唱“美人”,唱的是他心中美好而思而不得的事物呀!他多么想为国尽忠,即使他被垢陷,被他的君上贬到了这个山水荒凉的地方,但他心怀天国家,心怀天下,他无法释怀理想啊!此刻心中苦闷,仿佛听见了飘渺的洞箫声,箫声凄苦,似他心声。

他又想到了天地之大而自己生命渺小,想到曹操,“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啊,宇宙浩瀚,想曹操当年多么意气风发,而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他自己,只得“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只因为世所困!他就像一阵疾风,猛烈而跌宕。

他在中秋月圆之夜酩酊大醉,写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我看见一个孤独凌乱的老者,他此夜必定满怀伤情,但连与家人团圆都不能,只能借月抒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就在此刻,他一鼓作气,起身拭泪,排遣一切压抑他的黑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实在为他心疼,他在寒风中一次一次茫然,在黑夜中一次一次难眠,但总有一个意志支使他昂然起立,一整心绪。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

关于诗词的12本好书(必备书单)人生自有诗意。

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们跟随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也让诗词从纸上走入生活,走进我们心里:“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武亦姝,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向往。

患淋巴癌却在病床上熟背万首诗词的白茹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她口中说出来是何等的刚劲有力!用这15本好书激活诗心,方能置身诗词中的美好生活。

1.《诗的八堂课》:中国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中国人的诗也是舌尖上的诗——中国人与生俱来地能够品味诗的味道。

中酒在中秋,杯中有湛湛古典。

夜月如梦游,流光流水呀流年。

——《中秋》通往学诗入门与诗学进阶的八堂课:(1)博弈:写诗就是下棋?下棋是理性上的竞争,奕棋型的诗人必须是精算师,要耐心地从众多的可能性中追求最佳。

比如卞之琳。

(2)滋味:诗歌也许能给我们这个时代元素的甜,本来的美。

(3)声文:语音与某种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挂钩,这是公开的秘密。

(4)肌理:诗是活的有机体,可以全方位地感知,从滋味到味觉,到声音的听觉,再到肌理的触觉。

(5)玄思:“哲理诗”文本基本上跟包装纸一样,一打开就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哲理放在里面。

(6)情色: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乡愁: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

(8)死亡:死亡是接近巅峰时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2.《谈艺录》:中国第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谈艺录》出而诗话亡。

——钱学专家陆文虎唐诗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近130种诗话,500余种西方论著:•十个文艺理论方面的问题:•突破“中体西用”的文化、思维模式:3.《冠英说诗》:收录了十余篇余冠英先生的文章,或考据,或分析,或讲解,或品读,有短有长,其主旨皆离不开一个“诗”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部编版)含3个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部编版)含3个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暮江吟》一、说教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昌色。

诗的前两句写日暮时分,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

—道"与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的颜色对比。

,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心赞叹,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描写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作者细致的观察。

4.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作者细致的观察。

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上,他们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搜集资料的能力,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

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和启发。

五、说教法学法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感悟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我会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苏轼“无意为文”、“有为而作”_与中国诗学“活法”说论考

苏轼“无意为文”、“有为而作”_与中国诗学“活法”说论考

苏轼“无意为文”、“有为而作"与中国诗学“活法”说论考〔摘要〕“活法”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命题,最先提出“活法”说的是北宋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的后期西昆体诗人胡宿(996—1067),只是在吕本中那里,“活法”说得到更为全面的阐释,如他认为,“活法”是“有意于文者之法"和“无意于文者之法”的辩证统一.但从胡宿到吕本中,如果追述其学术脉络,可以发现:苏轼提出的“无意为文”和“有为而作"等诗文创作学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苏轼;无意为文;有为而作;活法〔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195-07“活法”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命题,我们曾撰文指出,宋代诗学“活法”说,起源于胡宿(996-1067),实践于苏轼(1037—1101),建构于吕本中(1084—1145)1。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夏均父集序》,从前辈先贤处总结出的“活法”,当是“有意于文者之法"和“无意于文者之法”的辩证统一。

从胡宿到吕本中,数十年间,在“活法”说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过程中,苏轼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文就苏轼的“无意为文"、“有为而作”等命题和主张进行考论,试图证明苏轼才是“有意于文者之法”和“无意于文者之法”的最早合论者.(一)苏轼在《南行前集叙》2中论《南行前集》的写作过程时说,《南行前集》中之文,最初未尝有写作之意图,只是在“侍行适楚”的途中,“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于是,自然而然产生了创作欲望和写作灵感,而有作文之意,故“发为咏叹”以成的。

这种创作欲望,是客观事物触动于人心的产物,并偶然得之于谈笑之间,是自然而生、勉强不来的,同时,这种创作冲动,又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欲罢不能,“不能不为"。

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

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

适人生颇有相似之处 , 而心有戚戚焉 : 故 当他 们
仕 途受 挫 时 , 又总 是 不 约 而 同地把 目光 转 向 白居
易 , 法 白居 易 闲适 的人 生 态 度 。对 自居 易 的倾 效 慕 是 宋 代 士 大夫 的普遍 风 尚 , 范 仲 淹 、 马光 、 如 司 欧 阳修 、 尧 臣 、 琦 、 襄 等 名人 都 写 过效 法 自 梅 韩 蔡 居 易 流 连光 景 、 赋性 旷 达 的 诗 篇 , 中受 自居 易 其
淡 忘 。北 宋 文 人 对 自居 易 的 生 活 品 质 和 生 活 方 式
十分 欣 赏 , 自居易 闲适 、 容 的 人生 态 度 , 北 宋 从 让
基 金 项 目 : 西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8 0 7 ; 安 外 国语 大 学科 研 基金 项 目(7 陕 0 K 1 )西 0 XWA 7 0)
论 苏轼 对 白居 易“ 适 ” 生观 的 受 容 女 闲 人
毛 妍 君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中 国语 言 文 学 学 院 , 安 西 西 702 ) 1 18
摘 要 : 宋 文 人 对 自 居 易 的 生 活 品质 和 生 活 方 式 十分 欣 赏 , 北 白居 易 闲 适 、 容 的 人 生 态 度 , 北 宋 中 从 让 后 期 的 文 人 都 能 从 自居 易 身 上 找 到 自 己 的影 子 , 到 心 灵 的 归 依 。苏 轼 接 受 了 白居 易 的 “ 适 ” 生 观 , 找 闲 人
人生 。
关键词 : 轼 ; 苏 白居 易 ; 适 闲
中图 分 类 号 :2 62 I0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8 2 2 0) 3 O 7 一 5 1 0 — 6 X( 01 0 一 1 l 0

唐宋士大夫的禅悦诗情——基于白居易与苏轼的以禅入诗

唐宋士大夫的禅悦诗情——基于白居易与苏轼的以禅入诗

088《名家名作》·研究唐宋士大夫的禅悦诗情—基于白居易与苏轼的以禅入诗刘爱玲[摘 要]中唐时期,禅宗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禅悦之风亦逐渐在文人雅士中盛行,中唐诗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白居易和苏轼为代表论述了唐宋文人士大夫在与高僧大德交游唱和及参禅悟道中“以禅入诗”的禅悦诗情,在阐述白居易和苏轼所作禅诗及作诗缘起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参禅悟道的经历以及所作禅诗背景的相似之处。

[关 键 词]禅诗;以禅入诗;白居易;苏轼一、引言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禅与诗有着不解之缘,金人元好问的“诗为禅家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两句诗把诗与禅的关系概括得极为传神。

禅与诗的关系具有双向性,即诗对禅的影响与禅对诗的影响,但是禅对诗的影响较大,而诗对禅的影响较小。

总的来说,可以把两者的关系概括为:以诗入禅、以禅入诗、以禅喻诗。

其中“以诗入禅”是诗对禅的影响,主要指禅师、僧侣借用诗人的名篇名句来讲禅说法;“以禅入诗”是禅对诗的影响,主要指以禅理、禅悟、禅趣入诗,这类诗是把禅的意境、禅悟用诗表现出来,具有浓浓的禅味。

中唐时期,随着禅宗开始占据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禅悦之风逐渐在文人墨客中盛行,很多著名的文人如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白居易等均与禅僧过从甚密。

在禅宗受到士大夫礼赞之时,中唐诗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开始变“雅”为“俗”,整个诗坛呈现出通俗化倾向。

[1]中唐诗坛之所以走向“俗化”,一方面是由审美上追求“以俗为美”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日益兴盛的南宗禅的影响。

南宗禅倡导“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这大大提高了中唐诗人参禅悟道的热情,与佛僧的交游唱和会使得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引禅入诗[2]。

白居易作为中唐的诗坛领袖,一方面引领着诗歌创作的“通俗化”风尚,另一方面也在中唐诗坛的“以禅入诗”中起到了先导作用,特别是其在中年仕途受挫后一直到晚年频繁出入佛寺,创作了大量与佛僧交往以及参禅悟道的禅诗佛偈[3]。

白居易古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古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古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读了诗人白居易 这诗, 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 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 切。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人白居易古诗 《钱塘湖春行 》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代诗人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这四句是诗人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 , 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 是好几处, 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 体现了诗人白居易对这些充满 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 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 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 用一个“啄”字, 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 从而使得全诗洋溢 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 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 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 诗人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 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 力的景物描写, 充分显示了诗人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 征的能力。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 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诗人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 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 百态,争奇斗艳,使得诗人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 个高下优劣来, 只觉得眼也花了, 神也迷住了, 真是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呀。

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

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

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萧楚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系,北京102488)㊀㊀摘要: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包含了宋诗成长初期对中唐诗变成果的扬弃㊂一般认为苏轼对白居易的重视始于黄州期间,其实应提前至首次到杭州时,且苏轼对白居易的态度尚未达到敬慕的程度,而是理解与寓托㊂以乌台诗案为节点,从诗歌化用的角度讨论苏轼人生前期对白居易诗的接受,发现苏轼少年时已对白诗有印象,青年时从态度疏淡到入京后渐有共鸣;倅杭期间,他体验㊁反思了 中隐 生活并大量化用白诗;在密州㊁徐州㊁湖州,苏轼提出时人慕白实为 自托 ,对白诗的化用方式也从沿袭模拟过渡到 以故为新 ,展露出宋诗特色㊂关键词:苏轼;白居易;杭州;诗歌接受;化用中图分类号:I20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3798(2020)04-0070-10收稿日期:2020-03-29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科学研究项目 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研究(2020-KY-065)作者简介:萧楚敏,女,广东汕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㊂①从诗歌接受的角度而言,苏轼诗和白居易诗的关系尚有许多探究的空间㊂近年张海鸥‘苏轼对白居易的文化受容和诗学批评“(张海鸥‘北宋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422页)大致梳理了苏诗中涉及白居易的内容,并认为苏轼对白诗的评价是欣赏多于批评;陈才智‘苏东坡对白香山的受容与超越 咏梅诗的视角“(冷成金主编‘中国苏轼研究(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指出苏轼咏梅是在主动接受白诗的基础上达到审美与品格的结合㊁升华,从而超越了白诗㊂㊀㊀在元和诗人中,白居易的影响尤其持久和广泛㊂钱钟书以王禹偁㊁苏轼㊁张耒为宋代师法白居易的三位名诗人[1]㊂‘谈艺录“赞赏苏轼‘海棠“诗对白居易‘惜牡丹“诗的化用 真所谓点铁成金㊁脱胎换骨者也 [2]307㊂白居易是 元和诗变 的引领者,苏轼则是塑造宋诗风格的关键人物㊂二人性情与诗风都有相通之处,且都自觉地对诗风的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㊂北宋的白诗接受史,是宋诗萌芽过程中的一个侧面记录,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宋诗如何从唐诗中脱胎更生㊂古人作诗,往往转益多师㊁递相师祖㊂要考察苏轼如何接受白诗,除了分析那些直接涉及白居易的文字,更应从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入手,立足于诗歌文本,从化用的角度看苏诗对白诗有怎样的取舍和转化①㊂学界一般认为苏轼对白居易的敬慕始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期间㊂当时苏轼自垦一块荒地,命名为 东坡 ,因自号 东坡居士 ㊂虽然苏轼没有直接说明,但南宋人早已发现 东坡 与白居易的特殊联系㊂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就说苏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3]657㊂同时期的洪迈也认为 苏公责居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㊂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 [4],所举例证如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5]1534 我似第40卷㊀第4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Vol.40㊀No.42020年8月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Aug.2020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5]1690等皆是苏轼谪黄州以后的诗㊂不过稍后的叶寘则认为应提前至苏轼首次至杭州时: 东坡之慕乐天似不尽始黄州,‘吊海月辩师“云: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㊂ 倅杭时作,已有慕白之意矣㊂ [6]此论颇值得注意,但仅凭一首诗并不足以表明苏轼慕白㊂细读苏诗,苏轼对白诗的接受应是经历了数十年渐进式的过程㊂元丰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之前可视为苏轼人生的前期㊂以倅杭经历为中心,倅杭前(1037 1071年),苏轼对白诗长期保持疏淡的态度;倅杭时(1071 1074年),苏轼开始重视白居易并大量化用白诗;离杭知密州㊁徐州㊁湖州时(1074 1079年),苏轼依然延续对白诗的关注㊂随着经历的不同,苏轼对白诗的理解和择取有所变化,化用方式和个人诗风也渐趋成熟㊂一㊁倅杭前:少年印象至渐有共鸣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苏轼至少在12岁时已对白居易有了一定了解㊂绍圣元年(1094年),59岁的苏轼被贬惠州㊂他途经虔州时在‘天竺寺“诗中回忆:㊀㊀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 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㊂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㊂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㊂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㊂笔势奇逸,墨迹如新㊂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㊂空咏连珠吟迭璧,已亡飞鸟失惊蛇㊂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㊂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㊂[5]2056苏洵在虔州天竺寺见到的是白居易的‘寄韬光禅师“㊂钱钟书‘谈艺录“谓: 白香山律诗句法多创,尤以‘寄韬光禅师“诗,极七律当句对之妙,沾匄后人不浅,东坡‘天竺寺“诗至叹为连珠迭璧㊂ [2]307苏轼一生中至少有四次作诗怀念这首白居易诗,前三次皆是因为杭州的天竺寺而有所联想㊂可见,父亲的这段话给少年苏轼留下了深刻印象㊂白居易㊁苏轼均是青年时一举登第的科场才子,但苏轼登第后即丧母返乡㊂嘉祐四年(1059年),苏氏父子第二次出蜀至京师,沿着长江路过忠州到江陵,这一段路也是白居易曾经走过的㊂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自江州司马量移忠州刺史,与元稹㊁白行简同行,在诗中记载了沿江的地点㊂苏轼也有一系列诗作:‘白帝庙“‘入峡“‘巫山“‘神女庙“‘昭君村“‘新滩“‘黄牛庙“‘出峡“‘游三游洞“㊂这些地点与白诗所记几乎重合,但苏轼都没有提及白居易㊂白居易一行人游览了黄牛峡石洞并赋诗题字,其‘三游洞序“云: 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㊂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㊂ [7]274苏氏父子也是三人同行至此,皆有题咏,而只有苏辙‘题三游洞石壁“诗提到了白居易事迹: 昔年有迁客,携手过嵌岩㊂去我岁三百,游人忽复三㊂ [8]1416仅仅是到荆州时,苏轼的‘荆州十首“其一有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5]67两句似是不经意地包含了白居易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1042的句意㊂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入仕,授大理评事㊁凤翔府签判㊂凤翔在长安西边,两地中间便是盩厔㊂而白居易登第后的第一任官职即盩厔县尉㊂苏轼在凤翔的诗渐有化用或暗合白居易诗文的迹象,但还不明显,如寄苏辙诗有: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㊂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㊂ [5]95宋人赵次公和徐师川已注出这首苏诗很可能是化用白诗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9]799和 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9]738㊂苏轼另外两句诗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5]120,也颇似白居易的诗句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9]2337㊂以 屈指可数 歌咏亲情㊁友情㊁岁月并非白诗独有的写法,苏诗也未必有意化用白诗,但白诗善于叙述㊁数量多㊁描写范围广㊁影响大,这些因素恐不容忽视㊂嘉祐六年(1061年)至治平元年(1065年)在凤翔期间,苏诗涉及白诗主要是出于应酬的需要㊂首先是与刘敞唱和㊂刘敞喜好白体平易写实的风格,有诗云: 偶寻乐天诗,往在江州日㊂ [10]96刘诗‘新作石林亭“与白诗‘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写法颇为相似,均是以铺排为主,先细致描写了石的来源和样貌,继而从爱石引申为向往归隐之意㊂刘诗末云 兹焉可娱老,讵厌终岁闲 [10]113,极具白体闲适风味㊂刘敞与苏轼相交甚欢,苏轼投其所好㊁借题发挥㊂白居易‘太湖石记“云: 今丞相奇章公嗜石 噫!是石也,㊃17㊃2020年第4期萧楚敏: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 [7]2059故苏轼‘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先借牛僧孺故事发论,末与白居易诗意暗合: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㊂尽令属牛氏,刻凿纷斑斑㊂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㊂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㊂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㊂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㊂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㊂ [5]98然而,此诗以议论为主,慕白㊁效白之迹并不明显㊂其次,岐山令王绅请苏轼为其 中隐堂 赋诗㊂ 中隐 的概念为白居易所创,出自其‘中隐“诗㊂苏轼所作‘中隐堂诗“用语质直,有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㊂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5]165四句略近白诗风味㊂另外,盩厔县有游仙潭㊁游仙寺,正是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地方,但苏轼两次写纪游诗都没有提及白居易㊂当一件事缺乏足够的意义,即便遗迹就在眼前,也没有记录乃至歌咏的必要,说明白居易对于苏轼个人的特殊性至此还没有显现㊂苏轼在凤翔任满三年,回京不久即居丧至熙宁元年(1068年),那时宋神宗已与王安石达成变法意向,朝野议论纷然,指斥新法者皆被责罚㊁黜落㊂苏轼不满新法,亦与王安石不合,升进受阻,还接连被新党污蔑弹劾㊂于是他主动乞补外任,除杭州通判㊂在京师的两年,苏轼诗作不多,风格也尚未成熟,但诗中可见不少直接沿袭白诗的地方,如将白诗 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9]1087写成 大隐本来无境界,北山猿鹤漫移文 [5]266;将白诗 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犹是去年身 [9]1357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 [9]1080化用在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5]238;将白诗 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 [9]1198简化为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 [5]242㊂苏轼对白居易此类诗语㊁诗意的沿袭也传达出他在朝为官时失望㊁冷淡的消极心态㊂白居易在朝时曾直言敢谏,论执强鲠,不免为人所忌㊂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政敌构陷,贬为江州司马,于是效仿元稹作‘放言“五首,直抒世事纷杂㊁真伪难辨㊁人生虚幻之意,殊为痛彻㊂其三最具代表性:㊀㊀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㊂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㊂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9]1234此时苏轼已略有同感,他的‘送蔡冠卿知饶州“诗也直接取用白诗: 莫嗟天骥逐羸牛,欲试良玉须猛火㊂世事徐观真梦寐,人生不信长轗轲㊂ [5]252尽管外任杭州是暂时避祸全身的最佳选择,却与士人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驰㊂苏轼怀着失落的心情写了不少像白居易那样自我排遣㊁放逐的诗,最典型的是‘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㊀㊀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㊂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㊂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㊂[5]282这首诗化用了白居易的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9]961和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上寒月低 [9]920㊂这两联分别出自‘琵琶行“和‘山鹧鸪“,均作于江州司马任上,所描绘的迁谪心境甚是凄凉㊂苏轼虽尚未如此哀伤,但当他离开京师,舟行江上,相似的景色与对政治局势的思考,或许令他逐渐感受到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㊂二㊁倅杭时:中隐的体验与反思元和十五年(819年),白居易自忠州回朝,面对的是牛僧孺㊁李德裕两党相争的局面㊂他既与两党中人均有私交,又坚持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但不久就离京外任㊂白居易在杭州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而苏轼倅杭时也致力于此,并曾撰‘钱塘六井记“云: 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㊂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㊂ [11]379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 杭州巨美,得白㊁苏而益章,考其治绩怡情,往往酷似㊂ [12]相比白居易,此时苏轼在政坛上经历尚浅㊂新法方兴未艾,两党逐渐成形㊂虽然苏轼不可避免地归入旧党阵营,但从一生的政治立场来看,他就像白居易那样尽可能地在两党中间保持独立㊂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抵达杭州,先写‘初到杭州寄子由二首“向弟弟苏辙表达了内心的惭愧,其 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5]314近似白居易诗 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9]1087㊂在杭三年,秀美的山水㊁各具妙质的友人纷至沓来,苏轼同时也得以步履白居易的行迹,进一步体验白㊃27㊃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40卷㊀诗的内容㊂以杭州为媒介,苏㊁白二人的思想感情㊁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逐渐展露㊂现存苏轼诗集中,首次倅杭期间有三百多首诗,大部分是酬赠之作,与白诗相似的句子不胜枚举㊂㊀㊀(一)游禅有遗踪白居易好佛,自言: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㊂ [9]2627其‘冷泉亭记“也曾提及: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㊂就郡言,灵隐寺为尤㊂ [7]286杭州寺庙众多,苏轼多次前往游览,必然接触到了白居易的遗迹和传说,尤其是在天竺山和灵隐寺㊂前文已提及苏轼与白诗‘寄韬光禅师“的渊源㊂上㊁中㊁下三座天竺寺就在天竺山和灵隐寺之间,苏轼少年时的白诗印象至此被唤醒㊂他先是登望海楼写了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5]377,又在‘赠上天竺辩才师“中化用作: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㊂ [5]46苏轼与灵隐寺两位禅师交好,‘释氏稽古略“卷四: 明智大师祖韶 有二弟子,曰慧辩,即海月禅师也;曰元净,即辩才法师也㊂ [13]二十一年后,苏轼作‘海月辩公真赞“自叙初到杭州时 年壮气盛,不安厥官㊂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 [11]638㊂当时慧辩圆寂,苏轼‘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二云:㊀㊀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㊂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㊂[5]479唐会昌二年(842年),传闻有人误入蓬莱仙境,见有专为白居易所设院落,以其终归道家,故白居易作‘答客说“云: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㊂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㊂ [9]2784又白居易也有凭吊佛门友人的诗‘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㊂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㊂ [9]1366苏轼上述诗作的第三㊁四句即融会了这两首白诗㊂他在天竺灵隐寺与海月禅师㊁辩才禅师的交往,正如三百年前白居易与兴果上人㊁韬光禅师的友谊㊂另外,在杭州孤山上有一座竹阁,内悬白居易画像㊂宋初‘景德传灯录“载竹阁是白居易在杭州时为迎鸟窠禅师所建,有‘宿竹阁“诗传世㊂苏轼由竹联想到白居易曾以‘画竹歌“称赞朋友萧悦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9]926,还想到白居易平生常怀念在渭村闲居的生活,于是一并入诗,为‘孤山二咏㊃竹阁“:㊀㊀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㊂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㊂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㊂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㊂[5]480白居易以佛教兜率天为归宿,拒绝道教蓬莱仙山㊂但苏轼的思考更加透彻,在他看来,蓬莱与兜率天都是茫然不可捉摸的虚幻之境㊂无论人的精神最终归宿何方,他的存在都会成为历史,眼前的竹阁也成了悬挂画像的纪念堂㊂不过,即使物是人非,白居易依然在人间㊁在后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㊂㊀㊀(二)杭州风流守北宋朱彧‘萍州可谈“载: 杭州繁华 东坡倅杭,不胜杯酌,诸公钦其才望,朝夕聚首,疲于应接,乃号倅杭为 酒食地狱 ㊂ [14]苏轼性情开朗,亦善调侃,在杭交游应酬极多,与白居易的世俗烟火气正可相接㊂世传白居易有樊素㊁小蛮二妾,被视为风流之事㊂白晚年因病放妓鬻马,作‘不能忘情吟“,序曰: 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㊂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㊂ [9]2850白诗还有 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9]2269之句㊂唐代范摅‘云溪友议“载: (李林宗)尝谓乐天为嗫嚅翁㊂ [15]100 嗫嚅 即说话吞吞吐吐㊂其实白居易曾戏称窦巩是 嗫嚅翁 ㊂不料他晚年也被李林宗说是 嗫嚅翁 ㊂范摅所记虽有可能是讹传,但至少宋人接受了这个说法㊂苏轼此时便喜好以白居易故事入诗,以调侃张先年届八十犹蓄声妓之事,如 小蛮知在否,试问嗫嚅翁 [5]421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5]523㊂虽然苏轼也堪称一代 风流守 ,但自嘲不如当年的白居易㊂苏诗‘苏州闾丘㊁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其二)“云: 曾把四弦娱白傅,敢将百草斗吴王㊂从今却笑风流守,画戟空凝宴寝香㊂ [5]561白居易诗中的琵琶歌女形象在宋初已经成为经典,即使天才奇纵如苏轼也难以脱出这个审美定式㊂不论是酬酢还是应演奏者所请,苏轼都一再化用‘琵琶行“等白诗,最典型的是‘古缠头曲“:㊀㊀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㊂尔来一见哀骀佗,便着臂鞴躬井臼㊂我惭贫病百不㊃37㊃2020年第4期萧楚敏: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足,强对黄花饮白酒㊂转关㊁濩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㊂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㊂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㊂[5]535这首诗融汇了大量白居易写琵琶的素材: 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㊂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 [9]2058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9]920 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 [9]1944等皆被苏轼取用糅合,加以锻炼重塑㊂显然苏轼也进一步感受到自己与白居易有相似之处,在诗中频借江州司马的形象自况,萦绕着天涯流落的谴谪意㊂另外,白居易晚年在洛阳与友人聚会,戏称 七老会 ,有诗云: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㊂ [9]2805这种高龄退休官僚的 尚齿会 以 尚齿不尚官 为儒雅之举,在宋代颇受追捧[16]㊂苏轼‘赠张㊁刁二老“化用作: 两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风流总健强㊂共成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㊂ [5]568在诗中陈列数字以记录年龄㊁岁月和俸禄是白诗写实㊁浅俗的特色之一,是个人趣味,也可以说是 恶趣 ㊂苏轼意在谐谑,为盛赞张先㊁刁约二老之寿,用了白居易的数字加法为诗㊂清代纪昀就曾批评此诗 疵累太重,三四乃香山野调㊂ [17]将尘俗佐欢之事以直白诙谐的语言入诗,势必降低诗作的艺术水准㊂但在此洒脱放旷之际,白居易和苏轼都保留了诗歌冲口而出的那种情真意切㊁自然天成㊂㊀㊀(三)使君聊中隐欢愉之外也不免有落寞的时候,此时苏轼约38岁,岁月流逝㊁才志难伸的愁困与日俱增㊂他也像过去的诗人一样,设想或许最好的生活是早早罢官,和好友相约隐居㊂在酬酢时,苏轼常借白诗表达一个闲官的安分自守和出尘之想,不少造语明显取自白诗㊂例如,白诗有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㊂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9]2797,苏轼则化为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5]319;白诗有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9]880,苏轼则写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5]334;白诗有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 [9]1278,苏诗写作 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5]335;又如白诗写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9]1172,苏诗写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5]401㊂以上苏诗已非对诗意的直接沿袭重写,而是取用白诗的 陈言 添加新意写出,比原作更出色,正体现了宋诗 以故为新 的追求㊂白居易颇多叹老之辞,苏轼尤其欣赏白诗中 白发感秋 黄鸡白日 的写法㊂白诗‘曲江感秋二首“其一写道: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㊂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㊂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㊂ [9]744‘醉歌“则更加生动: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㊂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㊂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㊂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㊂ [9]974苏轼将自己和友人放入上述白诗的语境中,又试图以豪放的态度解除对白发的警惧,其诗‘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云:㊀㊀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㊂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㊂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㊂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㊂[5]450对于苏轼而言,即使有世人陪伴着他一起老去,面对青山,心中仍然不免遗憾㊂白居易曾在‘自题写真“自叹: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㊂ [9]519苏轼化用为 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㊂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 [5]527㊂白诗为苏诗提供了不少现成的表达方式,两个时代㊁两种人生的叠加,更增添了诗意的厚度,苏轼对白诗的熟悉程度也可见一斑㊂另外,苏轼的‘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中有 病眼不眠非守岁 [5]533一句,直接用了白居易‘除夜“的句子 病眼少眠非守岁 [9]2220,只改动一个字㊂这可能是苏轼觉得白诗确实应景,有意而为;也可能是苏轼向来喜好此句,不自觉取而用之㊂正如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实为白居易诗句,可能是误记,也可能是摘句㊂但至少可以证明部分白诗得到了苏㊁黄的肯定,并在他们的诗歌记忆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㊂在怀才不遇的人生困境里,除了惆怅与伤感,白居易还提出 中隐 的生存模式,其‘中隐“诗云: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㊂樊丘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㊂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㊂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㊂ [9]1765 中隐 的思路很受欢迎,而且白居易也实践并记录了自己官居 偷闲 的生活方式,其‘和裴相公傍水绝句“: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㊂为报野僧岩客道,偷㊃47㊃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40卷㊀闲气味胜长闲㊂ [9]2877如此舒适,岂不诱人?深研庄子思想的苏轼也常歌咏随遇而安㊁旷然自放的生活态度,但他此时依然保有一股不甘心的锐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曰:㊀㊀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㊂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㊂[5]339苏轼并不认同白居易那接近尸位素餐的 中隐 模式㊂晋王康琚‘反招隐“定义了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市朝 [18]㊂苏轼认为要隐居就应该彻底抛弃官职㊁长久地融入这美好湖山,而不是在案牍公事之间 偷闲 ,更不应以此沾沾自喜㊂作为寄身天地之间的一个无家客,苏轼发现杭州正是宜居之地㊂然而这只是一时的痛快语㊂苏轼既不满于白居易的 中隐 模式,自己却又不上不下,无法挣脱,故他一方面在地方上勤于任事㊁颇有政绩;另一方面又借白居易自比为闲官,用以自嘲㊂西湖依旧那么美,杭州的风土人情仿佛延续着三百年前白居易所见到的模样㊂苏轼在生活中体验了白居易的诗景㊁诗境㊁诗情,心领神会或有所触动时,熟悉的白式诗语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升华,他关于白居易的思考也围绕着对 中隐 生活的反思㊂可以说,第一次到杭州时,苏轼才真正开始注意白诗并大量化用,但他对白居易的认识一直伴随着理性的思考,未达到敬慕的程度㊂三㊁离杭后:推称自托与乐天知命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离开杭州后接连到密州㊁徐州㊁湖州为官㊂在尚未抵达密州时,他就先与朋友戏说 云雨休排神女车,忠州老病畏人夸 [5]596㊂唐代范摅‘云溪友议“载: 秭归县繁知一,闻白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署之曰: 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㊂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㊂ [15]83十五年前,苏轼过巫山时写了不少诗,未曾提及白居易,如今却主动调侃自己为 忠州老病 ㊂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苏轼一直保持着这种随时将自己与白居易联系起来的习惯㊂㊀㊀(一)点破 自托 ,直言 白俗苏轼在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抵达密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离开㊂在此期间,苏轼困于谪臣㊁闲官的身份,在诗中多借用白居易年老㊁萧索的形象,在怀念杭州㊁感叹岁月这两个主题中接续了白居易曾经的人生蹉跎之感㊂而这段时间所作‘醉白堂记“与‘祭柳子玉文“则直接展示了他对白居易的理性思考㊂白居易曾在一次宴会中写下 笙歌鼎沸,勿作冷淡生活 [3]153之句㊂密州偏僻,不比杭州秀美繁华㊂苏轼已经远离了 笙歌鼎沸 ,只好以诗自遣: 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㊂ [5]619张先来诗,令苏轼怀念起孤山的竹阁,苏诗‘和张子野见忆三绝句㊃竹阁见忆“云: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㊂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㊂ [5]652白居易㊁苏轼都是杭州的过客,不知如今西湖美景又是谁在观赏㊁谁在吟咏?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曾感叹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9]1236,苏诗‘和晁同年九日见寄“化用作: 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㊂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㊂ [5]696此时,40岁的苏轼对岁月如流的焦灼感屡形于诗㊂他修葺了一个废台,由苏辙命名 超然台 ,理由在‘超然台赋叙“中: 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耶? [8]331如此,超然台应该可以为苏轼暂纾苦闷㊂但在‘和潞公超然台次韵“诗中,苏轼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㊂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5]681的自嘲才是 超然 背后的真实心情㊂自问,既不能有用于世,何不全身避祸,及时行乐?白居易诗中的这些人生之思,尚且历历在目,其中不少经典诗句被苏轼点化重现,举例对比如下㊂㊀㊀白居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㊂[9]970苏轼: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㊂[5]605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㊂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㊂[9]2090苏轼: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㊂[5]614苏轼: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㊂[5]618白居易: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㊂[9]1314苏轼: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㊂慎毋及世事,向空书咄咄㊂[5]685㊃57㊃2020年第4期萧楚敏:乌台诗案前苏轼诗对白居易诗的接受。

白居易和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白居易和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白居易和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白居易和苏轼都曾任职杭州,并且以诗词赞美了西湖的美丽。

以下是两位诗人关于西湖的部分作品:
白居易: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对西湖进行了疏浚治理,对西湖的建设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他直接描写西湖的诗作可能不如苏轼那样广为人知,但他的行动无疑体现了他对西湖深厚的感情。

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象,将西湖比喻为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有着独特的美。

《夜泛西湖》
1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2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此诗描述了夜晚泛舟西湖的情景,描绘了荷香四溢、灯火阑珊的静谧湖面景色。

《湖上夜归》(部分)
1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2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3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茫。

4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该诗表达了苏轼在湖上饮酒赏景后的夜归感受,以及在孤山夜色中游走时的心境。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和苏轼对于西湖美景的深深热爱及他们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白居易苏轼卢钺的简解

白居易苏轼卢钺的简解

白居易苏轼卢钺的简解白居易、苏轼和卢钺,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被后人誉为文学巨匠。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的诗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

苏轼,宋代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自然景色描绘和个人感受表达为主,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了对人世间万物的赞美和思考。

卢钺,唐代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创新的创作手法而著名。

他的诗作以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为特点,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诗词中,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白居易、苏轼和卢钺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有独到之处。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白居易的诗作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而闻名。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并且通过对人情世故的观察,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诗作以自然景色描绘和个人感受表达为主,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了对人世间万物的赞美和思考。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而著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有独到之处。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自然景色描绘和个人感受表达为主,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了对人世间万物的赞美和思考。

卢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创新的创作手法而著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诗词中。

卢钺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有独到之处。

总的来说,白居易、苏轼和卢钺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严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

严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

严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严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严沧浪诗话原文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

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

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

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

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

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

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

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

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

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

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

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

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

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汉、魏尚矣,不假悟也。

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浅析白居易的平易通俗诗风

浅析白居易的平易通俗诗风

浅析白居易的平易通俗诗风众所周知,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是白居易诗歌的基本特点。

苏轼《祭柳子玉文》中提到过“元轻白俗, 郊寒岛瘦”。

“白俗”即在指白居易的浅俗。

然而我认为白居易的浅俗,做到了“妇孺皆能看懂”“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的境界,已经不是一个俗字能评价得了的。

他的俗并不是肤浅庸俗,而是语言平易近人,人人能够领略其意。

正如每一种表现形式都可以追本溯源一样,白居易平易通俗的诗风也有其独特的形成来源。

本文就其诗风引发出对白居易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信仰与思想的初步探讨。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平易通俗诗风成因的一大主要因素编是他的爱民之心和大众意识。

在《寄唐生》中,白居易明确表示他写诗的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他的诗歌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因此就决定了他诗歌的受众面必须是广阔的,不能只有王公大臣或文人骚客看得懂。

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每个平民百姓都要看的懂,他以平民的视角所写的平民之事,所道的平民之情才能起到作用。

正因为他“为民而作”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所以他的诗或以人民为描写对象真实地反映他们的际遇,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或者写诗人自己的生活处境,抒发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貌似旷达却充满抑郁心情。

白居易的目的似乎要在天子与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天子乃至天下乃至后人真正了解当时的民生疾苦。

所以,如此庞大的抱负,如此广阔的受众面,如此伟大的目标,诗风如不浅显易懂、平易通俗又怎么能流传的开呢?如果诗作流传不广,受苦受难的人民理解不了,便无从谈让天子知,让人民知,让天下知了。

白诗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岁种薄田一顷馀”的农民,“扎扎千声不盈尺”的织缭绫女工,“荷簟食,携壶浆”到田里送饭的妇女和儿童,带着孩子挎着敝筐拾麦穗的贫妇,“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贫苦村民,沦落天涯嫁给商人妇的琵琶女……这些活生生的人物都是贫苦大众的代表,白居易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同情心,他常因他们而热泪青衫盈眶湿,他的同情心让他一生耕耘不缀,为民而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学白居易诗[摘要]苏轼的“元轻白俗”之论意在衬显柳瑾的才华,不能看作是苏轼对白居易的真实评价。

实际上,苏轼对白居易怀有一种很深的敬慕之情,且非常重视对白诗的学习和借鉴。

而他学白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既常在诗中表现出对白居易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的深切认同,而又改变了白诗津津乐道于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浅俗直白、琐碎繁弱的作风。

苏轼学白诗的这种特点对宋诗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学习;白居易;诗歌众所周知,苏轼有过“元轻白俗”之论。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以往人们在研究苏轼学习、借鉴白居易诗歌的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苏诗在艺术上受白居易浅俗语言影响的一面,如认为“苏轼善于向前辈诗人学习……从白居易那里学到了流畅语言”,但实际上,苏轼对于白居易诗歌的学习决不仅限于此,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识者。

一、“元轻白俗”辩苏轼著名的“元轻白俗”之论见于其《祭柳子玉文》:猗欤子玉,南国之秀。

甚敏而文,声发自幼。

纵横武库,炳蔚文囿。

独以诗鸣,天锡雄昧。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嘹然一吟,众作卑陋……苏轼的这篇祭文意在称诵友人柳瑾(字子玉)高逸的品行和出众的文才。

不难看出,文中对元、白、孟、贾的“贬抑”完全是为了衬托、突出柳瑾的才华,所谓“嘹然一吟,众作卑陋”之语实为“虚美”之辞。

至于柳瑾其人其诗,恐怕任何一部文学史都不曾作过介绍。

因为是祭文,苏轼的这种措辞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将其看作是苏轼对白居易的真实评价。

而在其他场合,苏轼对白诗也是不吝夸赞之辞的。

如据赵令畴《侯鲭录》卷七记载,苏轼曾称赞白居易“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诗“极高妙”。

尤其应该看到,苏轼虽然讲过“白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对白诗的学习和借鉴。

宋人张戒就曾指出白诗是苏轼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苏子瞻学刘梦得,学白乐天、太白,晚而学渊明。

”曾季貔也多次谈到苏轼学白诗的具体例证,如言“东坡《梅花》诗云:‘裙腰芳草抱山斜’,即白乐天诗‘谁开湖寺西南径,草绿裙腰一道斜’是也”,“乐天《盐商妇》诗云‘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舟作宅。

’东坡《鱼蛮子》诗正取此意”。

清代纪昀评点本《苏文忠公诗集》中也多次指出这一点,如言苏轼《张寺丞监斋》《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二首是“香山门径”,《岐亭五首》其二“纯是香山门径”,《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亦“纯人香山门径”。

但有论者却将“元轻白俗”当作了苏轼对白居易诗的“定评”,甚至认为“苏轼本人对白居易的由衷仰慕和学习,被这四个字完全抵销了”,这就有失客观和全面了。

二、苏轼对白居易的敬慕宋人王十朋言苏轼“出处平生慕乐天,东坡名自乐天传”(《游东坡十一绝》之二),证以苏轼本人的有关言论,此言不虚。

例如,苏轼曾在《轼以去岁春夏……各述所怀》(之四)诗中“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两句下自注云:“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

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复享此翁闲适之乐焉。

”苏诗中诸如“出处依稀似乐天”(《予去杭十六年……作三绝句》)、“我似乐天君记取”(《赠善相程杰》)、“我甚似乐天”(《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之类的话头非常多见,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苏轼还时时为白居易进行“辩护”。

例如,众所周知,藩镇割据是唐代中、晚期的一大政治痼疾,当时忠臣义士对割据作乱的藩镇无不切齿痛恨。

坚决主张用武力平叛;然而白居易却不主张对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叛乱进行武力讨伐,有违时议。

对此,苏轼为之辩解云:“白乐天岂庸人哉!然其议论,亦似欲置之者,其诗有‘海图屏风’者,可见其意,且注云:‘时方讨淮、蔡叛’。

吾以是知仁人君子之于兵,盖不忍轻用如此。

淮、蔡且欲以德怀,况欲弊所恃以勤无用乎?悲夫,此未易与俗士谈也。

”(《白乐天不欲伐淮蔡》)再如,白居易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为感“甘露之变”而作,当时宰相王涯死于这场变乱之中,而当年白居易因首上书论武元衡之冤,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之事而遭构陷时,最初本是被贬为江表刺史;后时任中书舍人的王涯上疏盲白“所犯状迹,不宣治郡”,唐宪宗在此压力下乃追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

故有人据王、白之间的这段过节而认为此诗乃白居易幸灾乐祸之言。

苏轼针对这种言论特作辩解云:“白乐天为王涯所谗,谪江州司马。

甘露之祸,乐天在洛,适游香山寺,有诗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不知者,以乐天为幸之,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书乐天香山寺诗》)东坡此言,可谓深契乐天情怀之论,故得到了后来的学者如陈振孙、瞿佑、汪立名等人的广泛赞同。

而也正因如此,从宋代起,就不断有人论及苏轼对白居易的这种不同寻常的敬慕之情。

如宋人周必大言:“本朝苏文忠公(轼)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

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著,大略相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罗大经言:“本(宋)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

”明人田汝成言:“盖子瞻景慕,惟在乐天,故摹儗之词,比比歌咏。

”清人赵翼言苏轼“景仰香山者,不止一再言之”。

三、苏轼学白居易诗的特点苏轼对白居易的敬慕之情既如上述,那么他学白诗有何特点?而要讲清这一问题,还须对苏轼之前宋人学白诗的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白居易诗在宋初诗坛相当流行,是当时人们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

宋人蔡居厚云:“国初沿袭五代之馀,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

”吴处厚云李昉为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

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

由宋人的相关评论可以看出,宋初诗人的学白居易诗,主要是仿效其平易浅俗的一面,未能学而知变、形成自己的风格,只能说是中晚唐诗风的延续。

而至北宋中期,当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致力于创建本朝诗歌的独特面貌时,宋初“白体”的偏颇和弊端也就越发明显地显露出来了,并因此而招致批评。

如欧阳修就曾举“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一联对“白体”诗人的“其语多得于容易”进行过嘲讽。

而苏轼的学自诗,则消除了宋初诗人的偏弊,顺应并推动了宋诗的发展趋势。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他既常在诗中表现出对白居易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的深切认同,而又改变了白诗津津乐道于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浅俗直白、琐碎繁弱的作风,从而使得他的诗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高旷绝俗、清新雅健的面貌。

以下试对此二端分而述之。

先说“认同”的一面。

苏轼常在诗中通过对白居易和其他人物的比较而表现出对白氏的企羡之情。

例如,其《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二中云:“茅屋归元亮(陶渊明),霓裳醉乐天”;《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中云:“长讥韩子(愈)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

”这两首诗就分别通过对白居易和陶渊明、韩愈的比较,表现出了对白居易那种富贵优游而又能够济世惠民的生活状态的企羡之情。

再如,白居易有多首以“池上”为题的诗作,主要抒写以方寸小池为广大境界、在池边游乐吟赏的闲适意趣,如云:“有叟在中,白发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故务巢安;如蛙居坎,不知海宽……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池止篇》)而苏轼在《池上二首》(其二)中云:“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通过对李白、白居易思想观念的取舍表现出了对白居易所创造的“池上境界”的倾心向往。

苏轼还常在诗中通过对白诗的引(化)用表现出对白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的认同。

例如,白居易曾提出著名的“中隐”说,提倡“隐于闲官”,表现出一种于物无著、闲适旷达的人生态度。

而苏轼对此是深表赞同的,他曾为王绅的“中隐堂”赋诗五首(《中隐堂诗》),又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诗中言“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再如,宋人吴开在《优古堂诗话》中指出,苏轼《定风波》词序中“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语本出于白居易诗。

白诗如“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等等,表现的是一种委顺任命、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而苏轼对此也是别有会心的,除在词中化用外,也常将其意融进诗中:“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出峡》),“行遍天涯意未阑。

将心到处遣人安”(《赠惠山僧惠表》)。

将以上诸例综合观之,不难见出苏轼确乎对白居易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有一种高度的认同感。

而这种认同又决不仅仅是苏轼的个人行为,它反映出自中唐以来文人士大夫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由白居易发其端,经过中唐至北宋中期三百余年时间的沉淀和苏轼的重新阐发、推扬后,最终趋于稳固,并不仅成为影响苏诗整体面貌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而且也成为构成“宋调”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再说“改变”的一面。

苏轼既对白居易深怀敬慕之情。

他思想上的很多特点也承折白居易而来,但在后人的眼中,苏轼却又显得比白居易要“清高”、“洒脱”得多。

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苏轼改变了白诗浅俗直白、琐碎繁弱的作风,涤滤了白诗中的一些世俗甚至庸俗的习气。

这在二人那些抒写闲适意趣和迁谪情怀的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白居易73岁时有施家财,开洛阳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楫之举,见其《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79)。

白、苏都有很多抒写闲适意趣的诗作,不过,虽同是抒写闲适意趣,苏轼却改变了白居易喜欢反复叙写物质上的满足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舒适、平衡,显得浅俗直白、琐碎繁弱的面貌。

白诗中诸如“幸有禄俸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鸡犬,随我亦熙熙”(《移家人新宅》)之类的诗句俯拾皆是,难免招致“词沓意尽,调俗气靡”、“词气烦絮”之类的讥评。

而苏轼虽也曾希望自己能像白居易那样“享晚节闲适之乐”,但他不像白居易那样不厌其烦地反复絮叨于此,他的《徐大正闲轩》诗即表现出对“闲轩”主人徐人正自我标榜和刻意追求“闲适”的不满。

苏轼诗中的闲适意趣主要是通过对身边事物的静默观察和客观感受自然流露出来的。

宋人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中的一段记述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

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所作?”客以公对。

东坡称赏再三。

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已。

自此时获登门。

苏轼所称赏的这两句诗,在对外物的体察中表现出一种静观物理、从容淡泊的情怀,别有一种闲雅之趣,由此可见苏轼所欣赏的闲适诗风的特点所在。

而他本人的闲适诗作也大都具有这种风貌,如其《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的前半部分:雨足谁言眷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清人曾国藩言此八旬“自叙闲适之趣”,但诗中已完全没有白诗俸禄充足、衣食无忧的内容和津津乐道、不无自得的口吻,其中“芳草”两句与苏轼所称赏的朱载上诗的意趣也极为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