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1.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
”就像每个人的脚都不同,需要合适的鞋子,儿童也需要适合他们的教育啊!2. “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
”可不是嘛,想想如果都变成一个模子,那多无趣呀!3. “把儿童当儿童。
”哎呀,我们大人可不能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呀!4. “儿童立场,说到底是人性的立场。
”这不就像我们对待他人也要有人性关怀一样吗?5. “站在儿童立场上,教育才会有真正的发生。
”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怎么能懂他们呢,教育又怎么能有效呢?6. “儿童的可能性比现实性更重要。
”就像一颗种子,有无限的可能,怎能不重视呢!7. “尊重儿童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各有各的闪亮啊!8. “理解儿童,才能引领儿童。
”只有懂了孩子,才能带着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呀!9.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这是多么重要呀,就如同根基对于大厦一样!10. “要倾听儿童的声音。
”我们大人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呀,不然怎么沟通呢?11. “让儿童站在舞台中央。
”对呀,他们才是主角,我们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12. “儿童立场意味着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不就是这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呀!13.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那可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呀,怎么能不保护呢!14. “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也得试着像孩子一样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呀!15.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这个灵魂,教育就不完整啦!16.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孩子也有情感呀,我们不能忽略了!17. “儿童是未被承认的天才。
”他们有那么多的潜力等待被发掘呢!18. “尊重儿童的发展节奏。
”不能催着孩子长大呀,他们有自己的步伐!19. “把儿童放在心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呀,他们可是我们的未来!20.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初心。
”我们不能忘了这个初心呀,要一直坚守!我的观点结论:成尚荣先生关于《儿童立场》的这些阐述真的太深刻、太有意义了!让我们更加明白要如何对待孩子、教育孩子,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
儿童的立场书籍内容
儿童的立场书籍内容(实用版)目录1.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2.儿童立场书籍的内容特点3.儿童立场书籍对儿童的影响4.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立场书籍正文【一、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儿童立场,指的是在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充分尊重和考虑儿童的特点、需求和利益,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快乐地成长为目的的一种理念和态度。
儿童立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有助于保障儿童的权益,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儿童立场书籍的内容特点】儿童立场书籍,是指那些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的视角来描绘世界、讲述故事、传递知识的书籍。
这类书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涵盖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语言生动:采用简单、形象、有趣的语言,符合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趣味。
3.思想健康:传递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寓教于乐:将知识和教育融入生动的故事和游戏中,让儿童在愉快的阅读中成长。
【三、儿童立场书籍对儿童的影响】儿童立场书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在:1.丰富儿童的知识储备:通过阅读,儿童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2.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如热爱阅读、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等。
3.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阅读,儿童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塑造儿童的健康人格:优秀的儿童书籍往往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健康人格。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立场书籍】选择合适的儿童立场书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年龄阶段: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适合其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书籍。
2.兴趣爱好: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具有吸引力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3.价值观念:选择传递正能量、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书籍。
三个词表达对儿童立场的理解
三个词表达对儿童立场的理解
摘要:
1.引言
2.理解儿童立场的三个词
a.尊重
b.关爱
c.引导
3.尊重儿童立场的重要性
4.关爱儿童立场的具体表现
5.引导儿童立场的实践方法
6.结论
正文:
在我们的社会中,儿童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理解儿童立场是教育和照顾儿童的基础。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尊重、关爱和引导。
首先,尊重是理解儿童立场的基础。
儿童和成年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们需要得到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行动中。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尝试。
其次,关爱也是理解儿童立场的重要方面。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得到关爱和帮助。
我们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最后,引导是理解儿童立场的关键。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理解儿童立场需要我们尊重、关爱和引导他们。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摘要:
1.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
2.儿童立场的核心理念
3.儿童立场对教育者和社会的启示
正文:
儿童立场,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的是将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利益,以儿童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
儿童立场强调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活动应当以儿童的需求和发展为依据。
这种立场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儿童立场得到了明确的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保护儿童权益,尊重儿童人格尊严,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等内容。
其次,儿童立场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发展儿童。
尊重儿童,意味着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
保护儿童,是指教育者和社会应当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
发展儿童,是指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情感、道德、审美、劳动等各方面的发展。
最后,儿童立场对教育者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对教育者来说,应当转
变教育观念,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儿童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发展儿童。
对社会来说,应当重视儿童的权益保护,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的来说,儿童立场是一种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发展儿童的教育理念。
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在翻开《儿童立场》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儿童立场”这个概念。
读完之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儿童、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的一个个观点,就像一道道光照进了我心里那些未曾被照亮的角落。
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在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感受。
我们总是急于让他们成长为我们期待的样子,却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带着小侄子去公园玩耍。
小侄子刚满五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活力无限的年纪。
一到公园,他就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欢快地奔跑着。
不一会儿,他被一片草地吸引住了,草地上有几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侄子兴奋地追着蝴蝶跑,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蝴蝶蝴蝶,别跑!”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跑了一会儿,小侄子没追上蝴蝶,有点沮丧地回到我身边。
这时,他发现了草地上的一朵小花,那是一朵小小的、不知名的野花,但在他眼里,却仿佛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宝贝。
他蹲下来,仔细地看着那朵小花,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姑姑,你看这朵小花,好漂亮啊!”他抬起头,满脸期待地看着我,希望我能和他一样欣赏这朵小花的美丽。
我随口应了一句:“嗯,是挺漂亮的。
”心里却想着,这不过是一朵普通的野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小侄子似乎看出了我的敷衍,他拉着我的手,认真地说:“姑姑,你看,这朵小花的花瓣是粉色的,还有一点点白色,中间的花蕊是黄色的,像一个小太阳。
它的叶子是绿色的,上面还有一些小水珠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地触摸着花瓣和叶子,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神情。
我被他的话震惊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五岁孩子的眼里,一朵小花竟然有这么多的细节和美丽。
而我,却因为成人的思维定式,忽略了这些美好。
接着,小侄子又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小蚂蚁。
他立刻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小蚂蚁的一举一动。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读了《儿童立场》这本书,我的心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涟漪,带着我回到了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中。
书里提到的“儿童立场”,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有个五岁的小女儿,叫妮妮,正是天真可爱、充满好奇的年纪。
一进门,妮妮就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迎接我。
朋友忙着在厨房准备午餐,我就在客厅陪妮妮玩耍。
妮妮拿出了她心爱的玩具箱,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有芭比娃娃、积木、小火车等等。
她先是拿起一个芭比娃娃,兴致勃勃地对我说:“阿姨,你看,这个娃娃是我最喜欢的,她叫小美。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这个娃娃满满的喜爱。
接着,她又拿起一块积木,试图把它搭在另一块上面,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她的小脸蛋上渐渐浮现出了一丝焦急。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想着要不要帮她一把。
但最终我忍住了,我想看看她会怎么解决这个小小的难题。
妮妮皱着眉头,咬着嘴唇,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换了一种搭建的方式,这次居然成功了!她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声喊着:“我做到啦!我做到啦!”那兴奋的样子,仿佛她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程。
玩了一会儿积木,妮妮又拉着我来到她的小书桌前,拿出了一本画册,说要画画给我看。
她拿起一支彩色铅笔,开始认真地画起来。
只见她先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然后在圆圈里画了两个小小的黑点,说这是眼睛。
接着又画了一个弯弯的弧线,是嘴巴。
画完之后,她抬起头问我:“阿姨,你看我画的像不像一个笑脸?”我笑着点点头,说:“像,非常像,妮妮画得真棒!”她听了我的夸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在和妮妮相处的这几个小时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世界的纯真和美好。
他们的快乐是那么简单,一个小小的成功,一句简单的夸奖,就能让他们开心好久。
他们的思维是那么直接,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和拐弯抹角。
他们对待事物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不断地去探索、去尝试。
回想起我们成年人,常常会用自己的标准和想法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却忽略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孩子们总是拥有一种纯真而无邪的观察力,他们能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发现一些成人们所忽略的事物。
这样的特点正是《儿童立场》这本书所展现出来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孩子们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思考所打动。
《儿童立场》这本书由一系列儿童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片段,通过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描述,展现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每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心灵的启发。
在书中的第一个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亲在沙滩上捡贝壳的经历。
在成人眼中,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活动,但是对于小女孩来说,这是一次奇妙的冒险。
她会认真观察每个贝壳,赋予它们各自的故事和形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对于细节的敏感性和激发想象力的能力。
而在另一个故事中,一个小男孩遇见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大人们可能会觉得小鸟受伤了就将其留在原地,但是小男孩却选择了带回家并照顾它。
他温柔地用细心呵护小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它恢复健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们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灵,他们懂得关爱和责任。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被大人们所遗忘的东西,比如感受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保护与照顾弱小生命等等。
孩子们用他们天真而独特的眼光,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通过阅读《儿童立场》,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与成人在观察和思考上的差异。
孩子们看到的是世界的美好和美丽,而成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的琐碎和杂乱。
我们有时候需要放下成人的成见和偏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或许会发现一些全新的感悟和体验。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儿童的观察,更是对生活的一次深刻反思。
它教会了我如何拥抱天真,如何发现美好,如何保护与帮助他人。
我的心灵在阅读这本书时得到滋养和启发,我更加期待和孩子们一样保持一颗纯真和乐观的心。
《儿童立场》这本书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带领着读者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它让我们重新思考成人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并从孩子们的独特立场中找到答案。
课程育人 儿童立场。系统思维 积极语用简报
课程育人儿童立场。
系统思维积极语用简报
摘要:
1.儿童立场的课程育人理念
2.系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3.积极语用简报的重要性和实践
正文:
1.儿童立场的课程育人理念
在教育领域,课程育人的理念一直备受关注。
儿童立场,即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育人理念。
这种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快乐成长。
2.系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系统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在课程设计中,运用系统思维可以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此外,系统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3.积极语用简报的重要性和实践
积极语用简报是一种以积极、正面的表述方式,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沟通方式。
在教育领域,积极语用简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语用简报,向学生传递正面的信息和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积极语用简报还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
长。
综上所述,课程育人应立足于儿童立场,注重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倡导积极语用简报的实践。
幼儿儿童立场,自然对话
幼儿儿童立场,自然对话
幼儿儿童立场和自然对话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幼儿儿童立场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和认知发展,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了解和尊重幼儿的特性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自然对话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应该是一种自然而平等的对话关系。
这种对话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在自然对话中,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和适当的语速,以及与幼儿进行眼神交流等肢体语言来增强交流效果。
因此,将幼儿儿童立场和自然对话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幼儿的需求和特性,与他们建立平等、自然的对话关系,以此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近期读了成老师的《儿童立场》这本书,不得不被这位长者对于教育的理解深度、对课堂本质的精辟隐喻肃然起敬,不免感觉到自身的浅薄。
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
随着深入的阅读,我发现《儿童立场》不仅仅是让我们在儿童的立场去看问题,去思考教学,这本书更是传递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J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知识和阅历的逐渐增多,一方面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未知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为什么不继续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呢?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童年在生命阶段的重要性,那些在充满爱和自由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会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于是,我更深得理解了自己的责任,一是要为孩子们营造充满爱的教育生态,二是自己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赤子之心,永远像孩子一样,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
书中提到,“活”是陶行知儿童观的灵魂。
一个“活”字,揭示了儿童具有强大的生命成长的力量,这种生命力正是儿童所潜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为此,“我们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加以相当的辅助和引导,使他一天进步似一天"。
把准孩子的天性,切勿操之过急,有时不妨再慢一点。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光芒,我们深信这一点。
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由于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便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者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外,正是要根据事实,承认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
”发现每个美好,把好规范和解放天性的平衡。
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发现星空下他选择的路途吧。
我身处的启蒙教育,是带着孩子见识浩渺星空,并悄悄地领略那一颗让他注目良久的繁星,鼓励他踮起脚尖伸手够一够,不必急于上路,而是跟他一起振奋他们每一个独特的选择,如此而已。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摘要:
一、儿童立场的概念与重要性
1.儿童立场的定义
2.儿童立场的重要性
二、儿童立场在教育中的体现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尊重儿童个体的差异性
3.适应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法
三、儿童立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2.家长如何站在儿童立场思考问题
3.家长在儿童成长中的角色
四、社会对儿童立场的关注与支持
1.社会对儿童权益的保障
2.为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環境
3.倡导全社会关注儿童立场
正文:
儿童立场是指在处理与儿童相关的问题时,始终以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权利。
在教育、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树立儿童立场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儿童立场在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取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考虑问题。
为了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家长要学会倾听、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同时,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社会对儿童立场的关注与支持也不容忽视。
国家应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障,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環境,关注弱势儿童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儿童立场是我们处理与儿童相关问题的基本原则。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在读完《儿童立场》这本书后,我的内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儿童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书中所强调的“儿童立场”,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带着小侄子去公园玩耍。
小侄子刚满五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纪。
一进公园,他就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欢脱地跑向了那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上有一群孩子在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
小侄子站在那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风筝,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姑姑,我也想要放风筝。
” 看着他那充满渴望的眼神,我哪能拒绝,赶忙去买了一个风筝。
可当我们拿到风筝,准备放飞的时候,问题来了。
小侄子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只是一个劲儿地扯着线乱跑,风筝自然是飞不起来的。
他急得小脸通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带着哭腔说:“姑姑,这风筝不听话,飞不起来。
” 我蹲下身子,耐心地给他讲解放风筝的技巧,可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那些技巧似乎太复杂了,他听得一脸茫然。
于是,我决定手把手地教他。
我先让他拿着风筝,站在原地别动,然后我自己扯着线跑了一段距离,回头对他喊:“宝贝,松手!” 他乖乖地松开了手,风筝摇摇晃晃地飞了起来,可没一会儿就又掉了下来。
小侄子看着掉落的风筝,小嘴一撇,又要哭了。
我赶紧安慰他:“没关系,咱们再试一次。
” 这一次,我调整了方法,让他跟着我一起跑,边跑边放线。
终于,风筝晃晃悠悠地飞上了天空。
小侄子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声喊着:“飞起来啦!飞起来啦!” 那一刻,他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春日的阳光还要灿烂。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从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和行动是多么重要。
如果我一开始就因为他不会放风筝而不耐烦,或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陪着他一起尝试,一起经历失败和成功,那他可能就无法享受到这份快乐,甚至可能会对放风筝这件事产生恐惧和抵触。
我们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思维和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和能力,认为他们幼稚、不懂事、做不好事情。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最近读了《儿童立场》这本书,感触颇深。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要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带着小侄子去公园玩耍。
公园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小侄子一进公园,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朝着游乐设施跑去。
我们来到了秋千旁,小侄子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上去。
我把他抱上秋千,轻轻地推动着。
一开始,我推得很轻,担心他会害怕。
可他却大声喊道:“姑姑,再高一点,再高一点!”于是,我加大了力度,秋千越荡越高。
小侄子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那笑声是如此纯真和无忧无虑。
从秋千上下来,他又拉着我来到了滑梯前。
他手脚并用,迅速地爬上了滑梯的顶端,然后“嗖”的一下滑了下来。
我在下面张开双臂,准备接住他。
他滑下来后,又立刻跑上去,反复玩了好几次,乐此不疲。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旁。
小侄子突然停下脚步,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原来是一群蚂蚁在搬食物。
他小声地对我说:“姑姑,你看,小蚂蚁们好厉害啊,它们能搬起比自己大好多的东西。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和美好。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
在公园里的这一天,我没有催促他,没有打断他的探索,只是静静地陪伴着他,跟随着他的节奏。
我发现,当我真正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他的兴奋、他的好奇、他的专注时,我也收获了无尽的快乐。
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觉得他们幼稚、不懂事。
但其实,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需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蹲下身子,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就像书中说的,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
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发现。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在读完《儿童立场》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了不同于成人的独特视角。
作为一位成年人,我们常常会忽略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感受,而《儿童立场》这本书正是通过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儿童们的世界。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分享我对全书的思考和观点。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她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成长过程。
通过她的眼睛,我们能够感受到儿童世界的纯真、善良和勇敢。
书中描写了许多儿童面临的问题,例如友谊、童年游戏、家庭纷争等等,这些情节让我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我感受到了儿童的真实感受。
他们常常面临着来自大人世界的压力和期望,同时又在尝试找到自己独特的身份和立场。
书中的主人公也不例外,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她找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这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阅读《儿童立场》,我深深体会到了儿童故事的独特魅力。
儿童的世界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们能够接触到成人世界无法触及的美好和奇迹。
在这个成人主导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正如书中所揭示的,儿童有着独特的立场,他们的视角是值得我们去倾听和关注的。
通过阅读《儿童立场》,我也思考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只有真正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读完《儿童立场》后,我深深被儿童世界的纯真和勇气所打动。
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立场和视角,尽管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勇气的坚持。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也对儿童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儿童立场的关注,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儿童立场》阅读感悟
刚开始看见《儿童立场》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立场,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幼儿的世界发现幼儿潜在的天赋,然后因材施教。
在看完后,我发现,它不仅仅是让我们在儿童的立场去看问题,去思考教学,更是传递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
”虽然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时小学的孩子,但是我觉得放在幼儿园里也同样适用,随着对这本书的解读,我对幼儿立场的认知更清晰、更全面,并试图把这里学到的知识跟之前班级的活动勾连起来,力求在实践与理论的重逢中实现认知的拓展。
随着深入的阅读,一方面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未知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为什么不继续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呢?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童年在生命阶段的重要性,那些在充满爱和自由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会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书的作者成尚荣老师这样谈到:“立足学生的现实性是基础,否则教育会变得虚空以致虚无起来,不仅家长与社会不认同,教师也无法操作。
教师要从现实性中去寻找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当教师只关注现实,势必对教育生出失望、愤怒之情,然而教育本身是具有长久性的,教师也唯有用未来的目光审视当下,方能生出教育的期望,才能使教师的耐心有根有基。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幼儿不仅仅是生活在这的现实世界,更是生活在一个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然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幼儿的现实世界,而忽略了其理想的世界,更不关注其虚拟化世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不仅仅摒弃了自己世界的肯能性,更有可能扼杀孩子们的巨大的创造力,仅仅满足于把他们塑造出我们自己的样子。
成老师还提到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幼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所教育的对象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与幻想的幼儿,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而我们却对他们知之甚少。
以此观之,我的教育是可能是缺乏智慧的,我需要学会发现他们与生俱来,独一无二之处。
在书中成老师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儿童研究,成老师说了四点:1、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探索者)上去;2、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可能性);3、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4、回到幼儿的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上去。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读完《儿童立场》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也仿佛被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对“儿童立场”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强调,真正的教育应当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需求、感受和思维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让我至今难忘。
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纪。
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绘画比赛,主题是“我的梦想家园”。
老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而我的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满脑子都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神奇的家园。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和纸,准备大展身手。
我想象中的家园有一个大大的花园,里面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夏天可以在里面尽情地嬉戏玩耍。
房子是用糖果和巧克力建成的,屋顶是棉花糖做的,墙壁是饼干砌成的,窗户是透明的果冻……我一边画,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这个梦幻般的世界里。
然而,当我满心欢喜地把画拿给爸爸妈妈看时,他们的反应却让我大失所望。
爸爸看了一眼,皱着眉头说:“这房子能住人吗?一点都不结实。
”妈妈则在一旁附和道:“就是,还有这游泳池,多浪费水啊。
你应该画一些更实际的东西,比如高楼大厦、现代化的设施。
”他们的话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心中的热情。
我委屈地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为什么他们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我的作品。
现在想来,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站在儿童立场的例子。
爸爸妈妈用他们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评判我的画作,却忽略了我内心深处那个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世界。
他们没有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梦想是没有边界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认为他们幼稚、天真、不懂事。
但实际上,孩子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与我们截然不同。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最近读了《儿童立场》这本书,感触颇深呐。
在书中,作者反复强调了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看待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一件小事,也正是这件事,让我对“儿童立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家有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叫豆豆。
我到朋友家的时候,豆豆正在客厅里摆弄他的玩具汽车。
我在一旁坐下,看着豆豆认真地玩着。
不一会儿,他抬头看了看我,眼睛里满是好奇。
然后,他拿起一辆红色的小汽车,跑到我面前说:“阿姨,你看我的车车,酷不酷?”我笑着回答:“酷极啦,豆豆!”他听了特别高兴,又跑回去继续玩。
过了一会儿,朋友从厨房出来,看到豆豆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就有点生气地说:“豆豆,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赶紧收拾好!”豆豆听到妈妈的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不情愿地开始收拾玩具。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想,对于豆豆来说,此刻玩耍可能是最重要的,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要收拾玩具的规则。
朋友进厨房继续忙碌后,豆豆一边收拾一边小声嘟囔着:“哼,我还没玩够呢。
”收拾完玩具,豆豆安静了没几分钟,又拿出了一本画册,开始涂涂画画。
他画得特别认真,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凑过去看,发现他画的是一个大大的房子,房子周围有花有草,还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
我问他:“豆豆,你画的是什么呀?”他抬起头,一脸骄傲地说:“这是我以后的家,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住在这里。
”就在这时,朋友又从厨房出来了,看到豆豆在画册上乱涂乱画,而且画到了线外面,就说:“豆豆,你看你画得乱七八糟的,要认真画呀!”豆豆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很失落,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能感觉到豆豆的心情变得不好了。
在朋友看来,可能希望豆豆能画得更规整、更漂亮,但对于豆豆来说,那只是他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他在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他心中的美好。
后来,朋友让豆豆去练书法。
豆豆很不情愿地走到书桌前,拿起笔,慢吞吞地写着。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
2.儿童立场的核心理念
3.儿童立场对教育的启示
正文
儿童立场,是教育领域中一种关注儿童权益、以儿童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在教育实践中,儿童立场的提出,旨在将教育从以成人为中心转向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者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尊重和引导儿童,以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快乐的成长。
儿童立场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的权益。
尊重儿童的权益,意味着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
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将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让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获得自由、平等和尊重。
儿童立场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教育者应当将儿童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
其次,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儿童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和道德品质。
总之,儿童立场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强调尊重儿童的权益,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第1页共1页。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儿童立场第一章概括
(原创版)
目录
1.儿童立场的定义和重要性
2.儿童立场的基本原则
3.儿童立场在教育中的应用
4.儿童立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正文
儿童立场是一种关注儿童权益和利益的理念和态度。
它主张将儿童的权益和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尊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儿童立场中,儿童被视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识,而非仅仅是成人的附属品或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
儿童立场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尊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等。
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尊严意味着,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不得侵犯儿童的人身权、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
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意味着,应当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得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应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不得将儿童仅仅视为学习的机器。
儿童立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教育理念上,儿童立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
在教育方法上,儿童立场强调启发式教育和体验式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育评价上,儿童立场强调全面评价和过程评价,注重考察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过程。
儿童立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儿童权益保护和社会进
步等方面。
儿童立场的提出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儿童权益的认识和
保护,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儿童立场名言
儿童立场名言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乐观地对待失败,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5、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6、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7、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的。
8、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9、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10、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3、量变引起质变,知识重在积累。
14、多阅读,便会使你真切感受到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15、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16、人要像梅花一样,只要凌寒傲霜,积极向上,才能开出美丽而芳香的花。
17、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18、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19、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20、闲事闲话闲思是学习的大敌。
21、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班委,老师的好帮手。
老师真想对你说一声:“孩子,辛苦了!”22、做人,最重要就是即要了解昨天的“我”,又要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
23、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24、保持你的好奇心,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25、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
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26、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27、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失败中都看到机会。
28、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
29、江河有流尽之时,毅力无倒塌之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
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
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
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
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
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
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
“……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
”[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
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
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
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
这种以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育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下畅通无阻。
教育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育应有的立场上去——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
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是我们的回答。
二、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
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
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⒈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
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3]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
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4]我们常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
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
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
……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5]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⒉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
[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
就在那儿——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世界正被创造。
”[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
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
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
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真的在不断改变。
⒊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
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
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
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
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
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慎,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否则,正如卡夫卡所说,缺乏耐心是人的主罪,因缺乏耐心而进不了天堂。
进不了天堂是个人的小事,伤害了儿童则有可能牺牲未来。
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
“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在儿童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
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9]看待可能性,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
但是,自然界总是不遗余力地把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
我们并不是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
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
皮亚杰说得好:“智慧的发展表现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
[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
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⒋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
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
首先,童心意味着创造性。
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
//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
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
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
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
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
我有两条腿,太好了。
”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
”“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
”[13]……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
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童心啊,你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啊,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