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④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备考要点-38页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备考要点-38页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备考要点(一)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等)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通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条件。

4、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5、经济基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6、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用这些观点指导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7、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辨析题1、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只能成为经济规律的奴隶。

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第一,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正确的。

第二,然而,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之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它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所以人们可以改造它。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者制订它。

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科技也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从社会分工看是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复杂劳动 D.生产劳动A.B. √C.D.2.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产业革命 B.固定资本更新C.生产集中 D.资本积累A.B.C. √D.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个别生产价格出售C.社会价值出售 D.垄断价格出售A. √B.C.D.4.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A.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 B.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是合作经济 D.是公私合营经济A.B. √C.D.5.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叫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有价证券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法定准备金率A. √B.C.D.6.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职能是A.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B.生产产品并创造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价值D.销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A.B.C. √D.7.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A.资本积累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B.C.D. √8.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其根据是A.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D.社会总产品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A.B.C.D. √9.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出现的国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是A.托拉斯 B.康采恩 C.跨国公司 D.混合联合公司A.B.C.D. √10.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A.都绝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都延长了必要劳动时间C.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D.都延长了工作日长度A.B.C. √D.11.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经济规律 B.社会经济形态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A.B.C. √D.12.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A.B. √C.D.13.平均利润率趋势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不变资本的节省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C.资本总量的减少D.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A.B.C.D. √14.A.50%和100 B.10%和130 C.20%和120 D.30%和140A.B.C. √D.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加速固定资本磨损 B.提高剩余价值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加速资本集中A.B.C. √D.16.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A.B.C.D. √1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比例A. √B.C.D.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

(生产力得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与劳动者时生产得基本要素)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就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得关系,具有自然属性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得关系,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意义:它把人与人之间得经济关系从一般得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得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得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变化得内在规律.生产关系得含义:狭义得生产关系就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得经济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所有制,广义得生产关系就是指生产过程中得经济关系(再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与消费)2.生产与消费得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分配与交换就是中间得环节与桥梁)生产决定消费得对象,生产决定消费得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需要),生产决定消费得质量与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为生产创造出新得动力,与需要,消费就是生产得直接目得。

创造出新得劳动力,提高劳动力得质量提高劳动者得生产积极性。

3.生产与分配:生产与分配具有同一性,分配就是指生产要素得分配,(分为生产工具得分配与生产要素得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具有一定得激励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得流动与配置起着一定得引导作用,影响者生产得效率)4.生产与交换:生产与交换(交换就是指生产要素得交换)有着直接得同一性,生产决定交换,交换(产品得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可以调节生产得规模与质量模式等。

总得来说“一定得生产决定一定得消费分配交换与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得一定关系。

5.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得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得作用,反之起着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生活的学科,它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理论,通过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指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经济的核心活动。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具有私人占有、自由竞争、利润追求等特征。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和经济危机理论等。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其所得到的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

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结果。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2.1 基本经济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需要了解。

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概念。

商品是指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料的组合,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其工资的价值。

2.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别造成的。

这一理论揭示了剥削的本质和不公平性。

2.3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要理论。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基本度量单位。

通过研究价值规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商品交换和利润产生的原因。

2.4 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选择1.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

P42.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

P63.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P9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P1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5.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重点)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P127.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P13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9.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

10.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

11.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1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P161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15.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P20答题1.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1. 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和批判的集大成者。

本讲义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是一个由私人占有和控制的生产资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私人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

私人所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是由个人或私人公司所有和控制的,这使得生产力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利益和动机。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式,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

市场经济意味着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1 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而价值是商品在市场中可以交换的相对价格。

3.2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实现利润的基础。

3.3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私人所有权和控制生产资料的人,他们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

资产阶级是指拥有生产资料和剥削劳动者的阶级。

3.4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出现的矛盾和矛盾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和无法实现剩余价值导致的。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结合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它强调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矛盾点。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质和内在矛盾。

它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和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义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经济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基础。

本讲义将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展开阐述,从生产方式、剩余价值、商品交换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生产方式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活动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生产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形态。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以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家为中心,通过市场商品交换实现资本的增殖。

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以全体劳动者为中心,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手段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剥削工人所得到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但工人只能获得劳动力的等价物,即工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这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商品交换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交换是基本的经济行为。

商品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有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量度,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价值规律作为核心原理,揭示了商品交换中的潜在矛盾和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危机和不平衡现象。

五、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出现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不断积累过程的必然结果。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够实现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经济的持续稳定。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需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满足人们多样化、立体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要点1. 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等。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者必需消费品价值的那部分。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劳动者只能以劳动力的形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3. 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

这种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最终爆发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下跌、失业增加等。

4.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

无产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生产资料,只能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群。

作为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阶级,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动力和潜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无阶级社会。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

同时,它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

6. 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现实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内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内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内容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②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③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商品解释下列概念: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

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中,其他矛盾的根源;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货币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货币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最后形式是商品以及交换价值,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或几种形式:①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③一般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

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产生的过程表明,货币作为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简述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简述货币的表现形式。

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再向信用货币的演化过程。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解释下列概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也就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中央党校政经专业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央党校政经专业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商品的二因素。

答:1、商品的一个因素是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的。

同一种商品,由于具有多种自然属性而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另一个因素是价值。

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向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一种商品可以和多种商品相交换,因而,每种商品都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二、劳动的二重性。

答:1、具体劳动。

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就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这种从制造产品的使用价值所具体表示出来的有用性劳动,就叫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久条件。

但是,具体劳动不是形成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2、抽象劳动。

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尽管在具体形式个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支出,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答:1、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价值形式:一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是一般价值形式。

四是货币形式。

四、商品拜物教答:商品本来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物,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这样,商品就成为一种独立于商品生产者之外并支配他们命运的神秘力量。

生产关系的物化以及物对人的支配,使他们对商品产生了神秘观念。

马克思将这种情况称为商品拜物教。

五、货币的本质答: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生产后,一方面使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使商品交换的矛盾有所解决,从而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此时的商品世界分化形成了两极:一是商品,它们直接表现的是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代表商品的价值。

【备考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④

【备考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④

【备考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④中政教育老师提醒: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精心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关注官方微信(zzexam)精准接收最新资讯。

热门课程推荐!相关QQ群信息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江苏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92456149 2015年城管招聘笔试辅导江苏公务员面试交流群:302937338 2015年下半年江苏省属事业单位笔试辅导江苏事业单位交流群:187537127 2016农商行招聘考试系列课程江苏银行考试交流群:332604253备战2016公考,从2015寒假集训开始!公共基础知识交流群:149228990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国家公务员VIP群:490770283江苏公务员VIP群:490878031国家公务员面试交流群:4907627481.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5.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7.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心梳理的,很实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心梳理的,很实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政经第一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1 )历史背景是: 19 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要求无产阶级科学理论的指导。

( 2 )主要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关系做了原则性的预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2 )列宁根据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 3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上,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政经第一章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 2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 ( 直接生产过程 ) 、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和本质特征。

(7)答: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第一次从一切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指出政治经济学所咬牙久的不是物,而是被物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遵循着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论证和彻底发展了劳动价值论,特别是马克思对劳动二重性的揭示,使价值本质得到了阐明。

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经济理论上的表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他能够坚持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科学的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就是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并运用这一科学认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6)1、生产力,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包括生产(指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贯穿人类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

认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首先应当认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即一定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即生产力的发展会要求和引起生产关系的或迟或早的相应改变。

因此,从总体上看,从社会生产的历史发中看,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局部地和暂时地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要点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要点:一、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货币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更加便捷,但也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经济问题。

二、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采用新技术等手段,不断地榨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

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四、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一门学科。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经济结构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到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发展,再到毛泽东时代的继续完善。

它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不断推进和深化。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原则。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劳动力等实际经济现象,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详解1. 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的价值来源和利润的实现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本质。

2.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

3.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如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原则,旨在实现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导论:1.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内涵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是透过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来揭示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研究商品物体本身。

从外延看,他涉及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派、消费四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派关系、消费关系。

2.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其客观性体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第二,所谓经济条件,涉及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经济运行体制等。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条件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第四,经济规律作用的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发现、认识规律,但人们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发明、改造、压制或消亡规律。

无论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与否,经济规律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第一,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二,有助于人士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通规律,更加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服务。

第一章:1.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关系?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普通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多个多样的具体劳动发明了千差万别的、形形色色的、能够用来满足不同需要的使用价值;另首先,在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过程中,同质的人类的抽象劳动形成了同质的价值,作为商品交换时比较与计量的基础。

2.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涉及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又涉及两种情形:第一,在单纯作为流通手段时: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或次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都知道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一起来学习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1】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

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2】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②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资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讲④
中政教育老师提醒: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精心为您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关注官方微信(zzexam)精准接收最新资讯。

热门课程推荐!相关QQ群信息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江苏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92456149 2015年城管招聘笔试辅导江苏公务员面试交流群:302937338 2015年下半年江苏省属事业单位笔试辅导江苏事业单位交流群:187537127 2016农商行招聘考试系列课程江苏银行考试交流群:332604253备战2016公考,从2015寒假集训开始!公共基础知识交流群:149228990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国家公务员VIP群:490770283
江苏公务员VIP群:490878031
国家公务员面试交流群:490762748
1.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5.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7.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
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0.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参考答案
1.【答案】A。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答案】B。

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马克思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二重性原理。

3.【答案】C。

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答案】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

5.【答案】A。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6.【答案】A。

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7.【答案】B。

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8.【答案】B。

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

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9.【答案】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

所以研究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10.【答案】D。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专业辅导,敬请关注江苏中政教育官方微信:zzexam
更多精彩内容: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