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
分散的土地 退化 发 展 创 造 条 件 过 程 最终连接
过 程
荒漠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
加 剧 加 速 发 展
人 类 活 动
知识点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根本原因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 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直接原因)
西部 思考 东部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西北地区各地干旱的程度是否一致?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
西部 荒漠
东部
草原 荒漠草原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西 降水 海陆位置
少 距海远 小



多 近 大
以下 200mm以上
载畜量
自然景观 干旱地区
沙拐枣
胡杨
柠条
梭梭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狼尾草
知识点四 荒漠化的防治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体 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 重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 林体系建设工程。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双选)(AC )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巩固练习
上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D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2.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 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C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及发展过程,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从地理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相应的生态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结合区域特征、人类活动分析自然灾害的经验和措施。

德育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

三、教学难点:以一个地区为例,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四、教具准备:计算机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呈现:以“天堂”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展示两张图片——昔日的“天堂”,今日却变成了荒漠(1992 年和2002 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

提问:(1)请同学们欣赏景观图片,谈一谈感想与体会!(2)这两张图片有没有内在的联系?【讲授新课】1. 荒漠化的概念与分布教师:根据学案,回答荒漠化的发展过程、概念、表现。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与归纳: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实质——土地退化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教师: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并相应的讲解2. 以西北地区为例教师: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特征从哪些方面描述?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归纳西北地区的位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地图归纳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位置和地形思考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气候考虑植被和水文状况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自然环境特征学生活动:请同学归纳荒漠化形成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与总结:(2)自然原因基本原因——气候干旱(多雨年份抑制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促进荒漠化)物质基础——地面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原因:过度樵采、(决定作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1、根据“图2.5 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思考: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和水量变化特征?比较古今城镇在分布位置上的差异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古绿洲相继被放弃?2、阅读“掘井带来的负作用”思考:在干旱荒漠和草原地区掘井所带来的影响。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二地理学习的知识点众多,这些知识点也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地理成绩,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复习要点: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1.西北地区概况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平地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 措施:①合理用水;②封沙禁牧、;③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④禁樵禁采,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⑤控制人口增长;⑥实行栏养,建人工草场。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复习要点: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地理知识点掌握透彻,这样就能在解答地理试题的时候手到擒来。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品))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品))
砾石荒漠,是古代堆积物经强劲风力作用,吹走较细 的物质,留下粗大砾石覆盖于地表、形成砾漠。
泥漠是粘土组成的荒漠。分布于荒漠中较低洼处。原为季节性的湖沼, 夏季河流注入低洼地时,受强烈蒸发,水量减少,搬运能力降低,夹带的泥 沙在低洼的湖沼中沉积,旱季时湖沼干涸,长期反复作用后即形成泥漠。地 表粘土常龟裂,表面平坦,植被稀少为其特征。
3.请分析人口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 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 扩大耕地面积以致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
人口增加 劳动力需求
草地变旱地 草地缩小 (弃耕后) 荒漠化加剧
牧场超载 转向脆弱地区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 化、土地荒漠化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 能办法。
易混易错3:沙漠类型
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影响,终年干旱少雨。(风带、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带性气候分布)
寒流、离岸风、和地形影响形成了没有分布在回归线 到30°附近的热带沙漠气候。(非地带性气候) 温带荒漠:深居北半球40°-60°大陆内部,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终年干旱少雨。(海陆位置影响下的地带性气候分布)。
盐漠,又称"盐沼泥漠"。地表为大量盐分所覆盖的干燥泥漠地区。在地 下水位较浅的泥漠地区,含盐分的地下水沿毛细管孔隙上升达到地表时,水 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即形成盐漠。
戈壁
泥漠
裸岩荒漠
盐漠
易混易错3、沙漠类型
热 带 沙 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44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及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基础题组20世纪70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

下图为“新疆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地退化②降水稀少③过度开垦④不合理用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改善该地胡杨林生长环境的措施有( )①退耕还草还林②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③实施人工降雨④人口迁移至上游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 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7云南曲靖一中月考)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铁路线②削减风力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增加旅游景观⑤提高沙层含水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4.(2017云南曲靖一中月考)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A.建材产业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电产业D.沙生中药材产业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

该流域4—10月的降水量为924.6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84%。

[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 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比表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安徽宣城调研二)该流域最有可能位于( )A.长江三峡B.大兴安岭C.长江三角洲D.太行山区6.(2017安徽宣城调研二)下列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茶园B.柑橘C.板栗D.乔木林提升题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

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

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材第17页活动答案:从图2.3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

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由于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也会导致地面变干燥,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教材第20~21页活动答案: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特别是雨季前有一段高温时期,风大干旱,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较差,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活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气候上的过渡性必然导致植被的过渡性,沙漠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遭破坏后,极易沙化。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给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有三个方面:(1)牲畜品种多样性转变为单一性后,由于牲畜食草的单一性,会引起个别草类的严重破坏,从而造成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

(2)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被集中的规模经营取代后,必然造成牲畜数目的增加,造成整个草原的过牧,引起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

(3)由季节游牧变为掘井定居后,会造成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放牧,出现荒漠化圈,若继续发展会造成整个草原的毁灭。

草场被破坏后,地表水减少、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人类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会出现“沙逼人退”的局面。

3.由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

若在这些沙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

人类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加速荒漠化的发展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

2017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三章第26讲荒漠化的防治

2017高中地理高考导航-第十三章第26讲荒漠化的防治

第26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3.掌握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1.荒漠化的含义、成因及防治措施。

(重点)2.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重点)3.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和成因。

(难点)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学生用书P191]1.认识荒漠化荒漠化不等同于沙漠化,为什么?提示: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次生盐渍化也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由于干旱地区灌溉不当造成的,石质荒漠化也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

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什么?提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次生盐渍化并非只分布在西北地区,为什么?提示: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蒸发旺盛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具体表现(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①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②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通关: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通关: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研析图表·素养强化
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的判读
土地利用柱状图在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考查某地区土地空间利用、时间变化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答案对照]
1.(1)A(2)C 2.(1)B(2)D 3.(1)C(2)B
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内陆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1~3题。

1.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答案 A
解析依据右图信息可看出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水浇地减少,旱地增加。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D.洪涝灾害多发
答案 B
解析Ⅰ区域位于Ⅱ地的上游,上游旱地增加必然要增加对河流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 D
解析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游的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最全版)PTT文档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最全版)PTT文档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 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2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知识点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水源,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读图,完成(1)~(3)题。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解析:针对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等。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哪 一个?( B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解析:在图示区域内,当代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更大,导 致河流水量更小;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水源,城镇向河流上游 迁移。
(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B )
感谢观看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解析:图示区域城镇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用水不当,植被破 坏等,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严重。
探究二:我国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 读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 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过__度__放__牧______、__城__市__交__通__建__设__。
解析:针对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等。
解析: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大的自然原因是干旱,绿洲土地荒漠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高考地理 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 复习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概述
1、地形:
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 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西部
东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 贺 内陆盆地
高原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特征 新疆常被描述为“三
辽阔坦荡
山夹两盆”
地形区
准噶尔盆地、天山、 塔里木盆地
山 内蒙古高原
2、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年降 水量 Nhomakorabea干旱 程度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 易遭受风沙侵 蚀和水土流失
荒漠化的过程
土地生产力长期 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
使土壤中水分和
继续发展 养分进一步流失
2、荒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表现)
人类过度
干旱、 经济活动
半干旱
耕地退化
地区

地 退
草地退化
半湿

润区
林地退化
气候变异等
为短期的 经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3)过度开垦:导致以下问题出现
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带性植被为草原与荒漠。
毁草开荒导致土壤极易受风蚀影响,肥力下降, 终因经济效益差而弃耕。弃耕后因植被恢复困难, 继续遭受风蚀而变成流沙地。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其二: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小结:图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实质上是由于过度放 牧,导致大量掘井,并最终形成大范围的破坏。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1)三项内容:

高三地理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三地理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利 于 防 治 荒 漠 化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具体主要 环节和程序如下图: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自然 原因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人为 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 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 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地球的癌症”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范围:
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大部。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
灌溉
盐渍化的过程
蒸发
盐分积聚于地表
图示:灌溉与次生盐碱化 外来引水
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 荒漠地区 强烈的蒸发作用
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积聚 土壤盐渍化
灌区放弃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草原地区打井数量过多: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2、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 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系、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 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4、景观:
干 旱 为 主 的 自 然 特 征
塔里木河上游河道
塔里木河是 新疆的一条 生态走廊, 近年来,由 于上游修建 了大量的水 库,导致流 入下游的水 量明显减少, 大批胡杨林 枯死。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高考地理总复习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总复习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D.退耕还草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答.案西:北(1地)C区的(2(区)1C域)差植(3异)B。被景观:图中①为_温__带__草__原_,②为_荒__漠__草__原_,③为
__荒__漠____。 (2)年降水量: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
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C1..主自扩然大要因绿素洲依—农—业据为的荒面,漠积化可创D造以.条退件将耕。还荒草 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 化等类型。据此完成(1)~(3)题。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答案:(1)C (2)C (3)B
知识点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__昆__仑__山__—__阿__尔__金__山____ __—__祁__连__山__—__古__长__城____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 在___4_0_0___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2)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 冲积平原凹地上,其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 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②开垦的旱地荒 漠化主要表现为盐渍化 ③墚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2017-

专题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讲-2017-

【课标分解】1.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结合具体区域图,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具体原因。

3.以此案例分析方法为模式,学会分析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等)的成因。

4.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对策和措施。

【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归纳总结】1.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因此荒漠化并不仅仅是出现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也有发生和发展。

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在我国的分布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荒漠化不同于沙漠化,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

沙漠化形成的营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绿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2.荒漠化的类型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如科尔沁沙地。

(2)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域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

(3)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

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 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 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2.主要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兴修梯田及打坝淤地工程等措施将 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 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 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 提高复种指数等。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 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变式训练 1 (2014·广东文综)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 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 水资源 。 (2)利用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 问题。 (5)控制 人口增长 。
【特别提醒】荒漠化防治中应以“防”为主 虽然在防治荒漠化的原则中有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 相结合的要求,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治沙还有一定的 难度,应该以“防”为主,只是有重点地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 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此,强调“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要防与治 并重”是片面的。
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 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为因素 所占比例 过度樵采 32.7%
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区的 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 的 草原牧区
干旱、半干旱沙 质土壤
主要危害 草场遭破坏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 化 沙质土壤肥力下 降,废弃耕地变沙
过度放牧
30.1%
过度开垦
26.9%
地区,特别是沙 地,使土地沙化连 区边缘 片发展
人为因素 所占比例 水资源利 用不当 工矿交通 建设中不 注意环保 0.7%
)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 .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 ①燃料短缺 目扩大耕地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C.①④⑥ D.③⑥
A.①③⑤
B.②③④
解析:第 1 题,由于用水量增加,直接导致下游河 流流量减少。第 2 题,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地表覆 盖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植被覆盖率 差。人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决定作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 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高考真题(5 年全国,2 年地方)
考向
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2014·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 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 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 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 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荒漠草原
草原
200 mm 以下 400 mm 以下
自东向西逐渐 减少
(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4)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使脆弱的 生态环境 失衡 。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①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的过度 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 过度 开垦 、过度放牧、过度 樵采 、不合理的灌溉。
答案:(1)降水稀少,蒸发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大;多大风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3)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过度樵采 (4) 营造防护林 风固沙 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三北 防
本讲课堂小结 [知识构建]
[关键点拨] 1.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 活动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过 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 4.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主要 措施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工 程措施、协调农林牧用地、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等。
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原因(师生共研要点)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 度
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 的地带。干旱是本区
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所 示: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平地多疏松的 → → → 干旱 稀少 育差 沙质沉积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 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和次生盐渍化。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 量在 400 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降水量 土地生产能力
荒漠
50 mm 以下
解析:第 3 题,注意阅读图例,联系非洲气候的分 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 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 2.4 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答案:3.B 4.A
考点
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
答案:3.D 4.A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A 沙漠名称是________,B 沙漠所在省级行政区 是________。 (3) 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 ①______; ②________。 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扩大已营造了 “________”防护林,该防护林的生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C 2.B
(2016· 南宁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 图完成 3~4 题。
图1
图2
图3 3.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 600 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 2.4 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第(2)题,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 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才能露出地表。这种季 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冬春季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在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所以易起风沙。第(3)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 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 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设臵方格沙障、阻 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 水资源 。 (2)利用 生物 措施和 工程 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 人口增长 。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名师点拨要点) 1.合理利用水资源 (1)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盐渍化。 (2)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 长。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 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 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 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 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 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
(3)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 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 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对点演练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4.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 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 发展畜牧业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 域水环境
解析:第 3 题,读表格,鸭池气候温凉,蒸发少,降水 较多,属于湿润区,不是干旱区;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 石漠化程度不会是最严重的;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 不是最高;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 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第 4 题,对于石漠化地区 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 改良等治理手段;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 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是不切实际,且会增加其他问题;该 地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
鸭池
红枫 高原 1240~ 湖 花江 盆地 高原 峡谷 1 450 440~ 1 410
10
1 200
259
41
1 100
147
3.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 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C.降水丰富
)
B.水源充足 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B.①②种草、③种树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解析:第 1 题,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 制约性因素,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利于农业发展,⑤地 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有充足的水源。第 2 题,① 处降水量达到 400 mm,属于半湿润地区,仅考虑降水 量,治理此处的荒漠化可以考虑种树,②③处降水量介 于 200 mm 到 400 mm 之间,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 的是种草,④处降水量小于 200 mm,属于干旱地区, 水源缺乏,不适宜种草。
教材回顾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 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1)内容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坚持维护 生态平衡 与提高 经济效益 相 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沙漠地区主要集中 分布在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多大风。第(2)题,读图 可知,A 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B 为巴丹 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