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及趋势前景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核心内容提要【出版日期】2017年4月【报告编号】【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第二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一、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二、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三、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四、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第三节、纯电动汽车概述一、纯电动汽车的定义二、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三、纯电动汽车的实例四、纯电动汽车的优势第四节、燃料电池汽车概述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二、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三、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第五节、太阳能汽车概述一、太阳能汽车的定义二、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三、太阳能汽车的实例四、太阳能汽车的劣势第六节、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一、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二、醇类汽车三、气动汽车四、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第二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一、全球经济形势二、国内生产总值三、工业运行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五、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二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二、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三、2015年我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四、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五、汽车市场发展形势展望第三节、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一、能源问题成汽车业发展短板二、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环境约束三、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第四节、汽车环保问题分析一、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二、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三、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四、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第五节、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一、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二、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三、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四、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第三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规模三、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动态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化趋势第二节、2014-2016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一、美国二、日本三、英国四、德国五、法国六、荷兰第三节、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一、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二、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三、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提速四、国外车企抢滩中国市场五、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一、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二、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三、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四、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五节、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一、北京市二、深圳市三、广州市四、上海市五、江苏省六、安徽省第六节、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一、中外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对比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三、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四、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五、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第七节、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第八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一、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二、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四、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第四章2014-2016年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一、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二、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三、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四、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五、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六、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混合动力车发展分析一、发展混合动力车适合国情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黄金期三、混合动力客车市场发展规模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展五、混合动力车市场投资升温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一、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二、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四、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第四节、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一、成本和价格偏高二、关键技术含量低三、产业链支撑不完善四、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第五节、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一、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二、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三、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四、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第五章2014-2016年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一、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二、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三、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四、欧盟纯电动汽车市场态势五、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第二节、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一、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二、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三、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四、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的优势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一、2014年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二、2014年纯电动汽车产销规模三、201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四、2016年纯电动汽车发展形势第四节、2014-2016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一、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二、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三、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四、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五、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第五节、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一、技术争议二、运行经济性三、基础设施装备四、政府政策支持第六节、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一、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二、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三、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四、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第六章2014-2016年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一、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二、车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三、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机遇四、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五、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六、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分析一、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进展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概况四、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五、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六、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第三节、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一、工作原理介绍二、环境效益分析三、比较优势分析四、在现实中的应用五、发展的阻碍因素六、加速推广的对策第四节、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一、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二、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三、高压储氢系统技术第五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三、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第七章2014-2016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第一节、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一、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二、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三、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四、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五、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六、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第二节、甲醇汽车一、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二、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三、我国甲醇汽车市场推广现状四、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五、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第三节、二甲醚汽车一、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二、《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三、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四、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第四节、太阳能汽车一、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二、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三、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四、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第八章2014-2016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第一节、丰田汽车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技术路线解析三、布局中国市场四、混合动力车销量五、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第二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三、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五、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第三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三、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四、对外合作业务分析五、业务发展策略分析六、企业业务战略规划第四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综述三、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四、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五、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第五节、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三、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四、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第六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四、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五、比亚迪主力车型介绍六、新能源汽车业务战略第七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三、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四、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第九章2014-2016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第一节、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一、煤直接液化简述二、煤间接液化简述三、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四、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五、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第二节、甲醇一、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二、中国甲醇市场供需分析三、中国甲醇市场现状分析四、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五、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第三节、二甲醚(DME)一、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二、二甲醚市场发展态势三、二甲醚市场走势分析四、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第四节、生物质燃料一、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二、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三、中国燃料乙醇市场分析四、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五、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第十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车用锂电池一、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二、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三、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四、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五、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六、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第二节、车用燃料电池一、燃料电池相关概述二、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进展三、中国燃料电池行业标准体系四、燃料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五、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第三节、车用镍氢电池一、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二、镍氢电池市场需求规模三、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四、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五、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六、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第十一章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第一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一、充(换)电站市场规模二、充(换)电站竞争格局三、充(换)电站建设模式四、充(换)电站服务模式五、充(换)电站运营模式六、充(换)电站综合效益七、充(换)电站建设规划第二节、LNG加气站一、LNG加气站发展规模二、LNG加气站建设提速三、LNG加气站盈利水平四、LNG加气站气源渠道第三节、加油站一、加油站数量规模二、加油站竞争格局三、加油站经营模式四、加油站选址布局第四节、其他配套设施分析一、CNG加气站二、LPG加气站三、甲醇燃料加注站第十二章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回顾二、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三、健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第二节、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一、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发布二、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三、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四、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第三节、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解读一、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盘点二、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三、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五、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六、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七、“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八、各地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第四节、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动态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二、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四、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补贴政策盘点五、2016年工信部严查新能源汽车骗补第五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四、主要任务五、保障措施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第一节、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三、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四、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第二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三、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第三节、“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附录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附录四: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附录五: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附录六: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公司简介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新能源汽车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现在的技术和发展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1、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新能源汽车车型轻量化:一方面因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简单很多;另一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以及塑料复合材料的多材料耦合应用也会降低车身重量。

从能效的角度看,因为没有燃烧、传动过程中的巨大消耗(燃油车的能量使用率不到30 %),电动车的能源效率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2、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市场开始出现续驶里程更长、技术含金量更高、体验性更强的产品。

从消费端来看,主流、高端及豪华型新能源汽车产品份额将逐步增加,而入门级的份额将逐步下滑。

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完全退出,缺乏技术、服务价值的低端产品将失去竞争优势。

3、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汽车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将是大势所趋。

主要使用电能直接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如无人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的几十种零部件高效、稳定地配合工作才能完成,而新能源汽车所有零部件均由电力驱动,大幅度降低了各零部件间协作的技术难度,提升了自动操控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升级将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国家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一、能源结构急需改善。

燃油车的燃料原材料是石油,我国作为一个缺油少气,但石油消费量排在全球第二的国家,石油供应极度依赖进口,这不管是对我们国家以后的能源发展还是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石油进口与对外依存度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石油进口已达3.9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67.4%。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的产销,有利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从高度依赖石油向以电力消费为主转变,有利于解决我国因缺油带来的各种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当代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油耗和尾气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目的地。

本篇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状况,以及市场供需情况,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现状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自2015年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8万辆,同比增长3.1倍,其中电动汽车销量为100.3万辆,同比增长3.9倍。

而2019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下滑,过去十年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明显趋势。

2. 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中国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

2017年,中国政府公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推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费、限制传统燃油汽车等方式实施。

这些政策的落地,大大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也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技术创新。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地推进技术创新和开发。

从纯电动汽车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再到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出行、智能设备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持续变革和升级,逐渐实现从单一领域的突破到多领域综合渗透。

4. 新能源汽车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除了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提升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例如,中国在一些城市建设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站,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同时,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共享汽车企业也在合理布局城市,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SWOT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SWOT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SWOT分析作者:张正旭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9期摘要: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运用SWOT分析找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而确立行业的不同方向的发展战略,提出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规划,从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汽车;新能源;SWOT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现已形成一个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工业体系。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汽车工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1]。

2016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汽车销售超过2368万辆,同比增长17%,继2015年后再次突破2000万辆大关。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具备多种重要车型和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汽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仍然很低。

与传统汽油、柴油轿车相比,新能源轿车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企业参与度上中国都更有优势,也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

SWOT分析是市场营销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市场分析人员经常使用这一工具来扫描、分析整个行业和市场,获取相关的市场咨询,为高层提供决策依据[2]。

这里就利用这一工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分析。

一、优势(strength)资源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及其生命周期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及其生命周期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及其生命周期分析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逐渐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工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从长远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环保还是在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以及其生命周期,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了解。

市场前景谈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我们不可能忽视电动汽车的重要性。

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在电动汽车销售方面,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市场。

而且,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电动汽车的销售量也在快速增长,全球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在2017年已经超过了17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1.7%。

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将会继续增长。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电动汽车将成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另外,虽然燃料电池汽车在市场上的销售量还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是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成熟,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潜力相当大。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在于其使用的氢气燃料可以直接从水中提取,不会产生任何碳排放,同时其行驶里程也高达数百公里。

这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生命周期分析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周期分析,一般从研发、生产、运营以及报废处理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研发阶段是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的起点。

随着电池技术和控制系统的逐渐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研发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

相比之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时间和成本都得到了很大的缩短。

其次,生产阶段是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的主要环节之一。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对于电池这一核心部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等物质投入。

如何进行可持续生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三,运营阶段是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的经常性环节之一。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充电或氢燃料的加注。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左媛媛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节约型社会构建策略的提出,汽车行业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同时汽车工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这篇文章主要就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并且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看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现状;发展趋势一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其市场的扩张速度也非常快,这种情况下,很多汽车行业都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和生产力度。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大城市中,比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州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投放到了市场;另外,由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时间不是很早,而且由于产量以及成本和技术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在制造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但总体上发展比较好,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汽车行业将会建造一系列的生产线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也将会占据到总车数量的10%以上。

由此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二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2.1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已经产生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数是锂电池汽车,其中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相对比较困难。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后,一次性最多可以行使300公里。

与此同时,通过对电动汽车运行的相关精确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就依照目前我国的电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技术而言,电动汽车中的电池只能够确保其行驶距离为10万公里以内,如果想要使得其行驶距离更长,就需要强化对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提升,比如可以使用能量密度比较高的电池,利用第三代的生物燃料或者煤基燃料等,而且相关专家人员还可以对新能源燃料的循环利用率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更好。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文将从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情况。

一、市场变化趋势1.销售量逐年增长自2013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逐年增长,2017年的销售量已超过了50万辆,2018年销售量预计将有进一步增长。

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因为政府会继续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比如购置补贴、免费停车等等,同时一些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随着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而逐渐降低,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电池技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池,目前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动力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等,这些技术提升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不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政府出台的“充电设施投资财政补贴”政策也在推动充电站建设的速度加快。

当前我国的充电站数量已经达到10万个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将有助于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提高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舒适度。

二、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因素政策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每年都会制定各种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购置补贴、免费停车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对传统汽车的限制政策,比如限制大排量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域,这些政策可以强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2.技术因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一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续航里程、增强车辆的安全性等等。

电池、电机、电控等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这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3.消费者因素消费者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终决策者,他们的购买行为会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AUTO TIME93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袁妮 张振鼎 房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摘 要: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寻求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平衡,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应时而生。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各方面建设都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是现在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 经济1 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品准入现状如表1所示2019年全汽车行业申报新能源产品7047个,其中,新产品3252个,变更扩展3795个。

按照动力类型分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09个,纯电动汽车6364个,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2个,燃料电池汽车232个。

按照车辆类型分类,乘用车1309个,货车1750个,客车3125个,专用车及挂车863个。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

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此规划中提出要在2020年达到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覆盖率。

2 汽车产业政策环境(1)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8年我国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在2022年将进一步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在关税方面,从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对新能源电池相关材料及零部件,包括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在内的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总结及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从2.0时代快速迈入3.0时代的关键时期,供给端全球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的意愿明确,需求端消费者主动购买意愿不断强化,而短期受核心市场中国政策因素影响预期较低,当前是投资最佳时点。

1.现状:全球电动化趋势明朗中国目前是核心市场销量增速升档,渗透率加速提升。

2016年至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总体呈上升态势,2016年至2019年1-8月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7.8%、56.0%、68.2%和32.1%,2019年1-8月销量同比增速略微下滑,主要原因是核心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补贴加速退坡影响短期承压。

2016年至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加速提升,2013-2016年渗透率每年提升约0.2pct,2017年提升0.4pct,2018年提升0.9pct,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2.1%,2019H1继续提升至2.4%。

纯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中的绝对主力。

2016年到2018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由43.4%提升至78.3%,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增速由29.5%提升至50.0%,两者销量增速差距呈扩大态势;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从61.6%提升至68.1%,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占比相应下降,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中的绝对主力。

核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稳健,结构逐步优化。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高达54.6%,2019H1进一步提升至56.6%,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市场。

2013年以来,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维持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逐年提升,2018年达到101.9万辆,同比增长83.2%,2019年1-8月达到71.3万辆,同比增长41.6%,销量增速下滑主要受补贴加速退坡影响。

分区域来看,非限牌地区销量占比从2016年40.2%提升至2019年1-7月的51.8%,反映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它在给我们带来快捷交通方式的同时,也制造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

而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战略走向。

日前经国务院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让看重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厂商都为之振奋。

认为,《规划》的推出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战略路线图,使相关政策更加明朗,打消了汽车生产企业的顾虑,既统一了行业思想,又为产业的下一步整装上阵打开了机遇之门。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初步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视、电子控制盒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首发的新能源车型达到创纪录的88台,而这些车型的性能更加务实,更加贴近市场和消费者。

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自主品牌,其展出上的新能源展车,或将有望快步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减少10%。

因此,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各汽车厂商的共识。

根据《规划》,我国今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快速降低汽车燃料消耗为目标,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因为路线、指标等缺乏统一和集中规划,相关汽车企业根据自身的理解及技术优势进行研发与生产,造成国内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一直存在争议。

《规划》最终确定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战略,宣告此前业界一直存在分歧的技术路线问题已告一段落。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已被摆上同样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1 绪论1.1 引言如今,因为燃料汽车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所以正在逐步被替代。

减少燃料使用,寻找新能源,开发低排放或者无污染的汽车,是当前各个国家汽车工业追求的目标。

目前,我国汽车销售量日益增长。

2018年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780万辆,居世界首位。

但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汽车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也使我国面临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后的世界性问题。

汽车的节能减排问题不是一天可以解决的,而是全球汽车工业进步的永恒主题。

1.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燃油汽车既消耗石油能源,又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环境,与时代发展方向不一致,因此通过开发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行业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要比我国早一些,但它们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美国侧重于发展交通方面的新能源汽车,从而减少石油的消耗,并从法律上给予帮助,以确保此措施的实施。

日本则选择通过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入手,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也计划将电动汽车作为下一代汽车发展的主体,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对石油依赖下降20%”的目标。

在我国低碳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众多专家进行了重要的讨论。

上海复旦大学罗少文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探讨”中细致的讲述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崔胜民撰写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中也十分系统并全面的讲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还讲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以及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还有目前新能源汽车最新的进展和未来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当前能源与环境的问题,更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

更是弥补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传统车辆上的差距的好机会。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

当然,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I. 引言A.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传统燃油车排放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B. 研究意义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C.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本文旨在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介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政策和技术推广的进程,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其次,分析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包括销售情况、品牌竞争格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探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技术、产业链、市场和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最后,分析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包括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从国际和国内角度进行比较,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

II.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A.政策推广进程1. 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是指以电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它具有环保、低碳、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中国政府在2009年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企业三个层面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政策方面,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汽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换,既是技术的革新,也是对汽车行业发展方向的调整。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一、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发展机遇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层面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支持和重视。

以我国为例,自201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比如,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以上;2017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则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

二、新能源汽车成本逐渐下降,更具市场竞争力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高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下降,有望逐步走向市场化。

例如,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已经从2009年的1,000美元/千瓦时下降到2019年的约100美元/千瓦时,价格降幅高达90%以上。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明显,助力行业迈向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

例如,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时间也越来越短,使其实用性大大提高。

同时,智能化和互联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能效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有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7月出版
文本目录
1.政策:全球各国均在发力,中国最领先 (5)
1.1 油耗限值:欧中压力高于美日,发展新能车是必选项 (5)
1.2 全生命周期补贴:欧洲的力度并不低于中国 (8)
1.3 积分政策,倒逼主机厂发展新能源 (12)
2.市场:中美欧三足鼎立, 17H2 迎新一轮增长 (14)
2.1 中美欧市场占全球 89%,三足鼎立 (14)
2.2 中国:H2 旺季,增量来自于 A00 乘用车、物流车 (18)
2.3 欧洲:立法趋严,新车型投放加速,逐渐恢复高增长 (21)
2.4 美国:转向重点支持电动车,EV 有望爆发式增长 (23)
2.5 17H2 开始,全球市场有望迈入新一轮增长 (24)
3.路线:PHEV\EV 路线得到强化,燃料电池是长期方向 (25)
3.1 PHEV/EV 市场路线逐步得到认可 (25)
3.2 燃料电池是长期方向 (27)
4、从欧洲视角看自主汽车崛起之路 (28)
5、全球视角:投资建议和推荐标的 (29)
图表目录
图 1:各国油耗限值对比 (5)
图 2:各国油耗限值曲线对比 (5)
图 3:德国电力领域排放超标 (7)
图 4:德国交通领域排放严重超标 (7)
图 5:2015-2020 年各国油耗下降幅度与各技术路线油耗下降幅度对比 (8)
图 6:2016 年全球销量购成 (15)
图 7:2016 年各地区新能车销量 YOY 对比 (15)
图 8:2014-2016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按季度销量(单位:辆) (15)
图 9:2012-2016 全球 EV 销量和增速(单位:辆) (16)
图 10:2016 各国 EV 销量(单位:辆) (17)
图 11:2012-2016 全球 PHEV 销量和增速(单位:辆) (17)
图 12:2016 全球 PHEV 销量(辆) (18)
图 13:2013-2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增速(单位:万辆) (19)
图 14:2014-2016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季度销量(单位:辆) (19)
图 15:17 年新能源乘用车分季度销量占比预测 (20)
图 16:17 年新能源乘用车分季度销量预测 (20)
图 17:2011-2016 欧洲 EV 和 PHEV 销量及增速(辆) (21)
图 18:2011-2016 美国 EV 和 PHEV 销量及增速(单位:辆) (23)
图 19:17-19 年是各车企新能源车型投放高峰期 (24)
图 20:主要国家 2016 年 EV\PHEV\HEV 销量 (25)
图 21:主要国家 2016 年 EV\PHEV 销量 (26)
图 22:主要国家 2016 年 EV 和 PHEV 销量占比 (26)
图 23:2015-2020 年各国油耗下降幅度与各技术路线油耗下降幅度对比 (27)
表 1:美国部分车型购置补贴额度(单位:美元) (9)
表 2:德国 17Q1 销量前十车型购置补贴额度(单位:欧元) (9)
表 3:法国 17Q1 销量前十车型购置补贴额度(单位:欧元) (10)
表 4:挪威 17Q1 销量前十车型购置补贴额度(单位:挪威克朗) (11)
表 5:日本主要新能源车型补贴额度(单位:日元) (11)
表 6:18-25 年 ZEV 分数测算(单位:万分) (13)
表 7:满足 ZEV 的产量预测(单位:万辆) (13)
表 8:2018-2020 年中国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测算 (14)
表 9:17Q1 挪威和德国主要新能源车型销量(单位:辆) (22)
1. 政策: 全球各国均在发力, 中国最领先
此次欧洲之行, 我们发现欧洲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并不比中国 少。

欧洲的德法英等主要国家不仅有购置补贴, 而且部分国家的购置补贴额度 还高于中国。

另外, 与中国类似,欧洲国家还在路权、 税收上对新能源汽车 给予重点支持。

以下我们从政策的多个维度来探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国 家新能源汽车政策。

1.1 油耗限值:欧中压力高于美日, 发展新能车是必选项
欧盟中国油耗限值压力远高于美日。

2020 年,欧、 美、日、中的油耗限 值统一转换成 L/100km 分别为 3.8、 6、 4.9、 5, 年降幅分别为 5.4%、
3.5%、 3.3%、 5.5%。

从油耗绝对值值上看,欧洲是全球最严格的,从年降幅 来看欧洲压力与中国差不多, 均高于美日约 2 个百分点。

图 1:各国油耗限值对比
图 2:各国油耗限值曲线对比 报告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