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在第五区,借款人必然要丧失其所有权益,而且贷款银行也将损失其部分或全部未偿还的贷款。在这个阶段,银行对问题贷款几乎无能为力。
从以上问题贷款的演变过程来看,要防止问题贷款最终演变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对贷款尤其是问题贷款的日常监控,力争将问题贷款控制在一、二区内。不幸的是,在现实中,一些信贷人员常常不能够在问题贷款初发阶段及时发现并排除问题。原因除了欺诈或自然灾害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问题贷款与个人得失的关系问题的困扰。我国各级金融机构均已充分认识到了不良贷款的危害性,采取了种种方法和手段来千方百计地降低本单位的不良资产率。但从实践来看,各地对降低不良资产率的追求已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一些银行机构提出,新增贷款要确保100%的优良率,为了确保新增贷款不发生问题,信贷人员要对贷款质量终身负责,如此等等。将贷款问题等同于错误放贷或个人失职,而不顾其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必须看到,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这种风险性源于经济活动的风险性。既然市场经济活动是有风险的,那么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活动服务、并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就必然会成为高风险行业。不良资产则是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来说,不良贷款是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的,但同时,它又是不可避免的。零风险的要求和信贷责任的无限夸大,其结果很有可能导致信贷人员掩盖问题贷款,丧失对问题贷款的最佳挽救时机,从而导致更大的信贷风险。 二、妥善处理问题贷款的政策建议
(一)设计我国商业银行适当有效的问题贷款发现激励机制
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其制度所制约的,这是现代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制度是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稳健经营的前提。对问题贷款进行有效监控以减轻不良信贷资产的压力,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信贷人员及时发现、报告并解决问题贷款的激励机制。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可以事先设定一个基数A,若贷款能够如期收回本息,则奖励信贷人员A;若贷款出现问题,则处以A·T的处罚,T值采取累进制,视信贷人员发现问题时,贷款所处的安全、傻瓜、过渡、车费及泰坦尼克等不同阶段而赋以不同的值,如:5%、50%、100%、200%、500%(在实际操作中以上五个阶段不太好明显地区分,可以将其与贷款的五级分类法中的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建立某种对应关系或干脆就以五级分类法替代之)。应注意的是各档次间的T值应尽可能地拉大差距,以刺激信贷人员尽可能早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若问题贷款经过挽救后,未形成实际损失,能够如期收回本息的,则仍应视作正常贷款奖励信贷人员。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同时辅以合理的信息吸收与流动机制、严格的岗位分工和明确的工作职责以及完善的稽核监督机制,则问题贷款并不可怕,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论文

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论文

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论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商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革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国有商行不良贷款问题也逐渐突显。

不良贷款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商行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不良贷款问题。

一、完善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国有商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贷款审批、追收不良贷款等。

对于海外的不良贷款,也应该建立一套相对应的管理系统,确保海外投资的贷款流程和管理规范一致。

二、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国有商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

该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

同时,管理团队也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员工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国有商行应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不良贷款的发现和处理及时、有效。

同时,还应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系统运行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四、优化贷款结构和投资结构国有商行应优化贷款结构和投资结构,降低贷款风险和投资风险。

应注重信贷业务的分类管理、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同时,还应增加投资品种,提升资产质量,避免将资金全部投入同一领域,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国有商行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库,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

对于不良客户,应增加审核通过的难度,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流向,及时对借款人进行追收。

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与客户合作、资产处置等方式,促进贷款资金的回流。

六、优化流程和银行业务国有商行应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

应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管理精度和处理速度,将管理工作更多地依托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降低人工操作难度和错误率。

不良贷款压降方案

不良贷款压降方案

不良贷款压降方案1. 背景介绍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按约定时间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者违反其他约定条件的贷款。

不良贷款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不良贷款压降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不良贷款的压降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方案。

2. 问题分析不良贷款的根本问题在于借款人无法如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导致不良贷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经济环境恶化:经济衰退、产业萎缩、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进而无法偿还贷款。

•借款人信用状况不佳:借款人信用记录不良,导致难以获得新的融资,无力偿还原有贷款。

•不良贷款管理不善: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和追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不良贷款无法得到及时清收。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不良贷款压降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3. 不良贷款压降方案3.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有效压降不良贷款的基础。

金融机构需要制定严格的贷款审查标准,提高借款人准入门槛,确保贷款仅发放给信用状况良好的借款人。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贷款。

3.2 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和追偿工作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催收和追偿工作,确保借款人按时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催收力度: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等方式催促借款人履行还款责任,并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和协商,寻找解决不良贷款的可行方案。

•建立专门的追偿团队:针对特别难以追回的不良贷款,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追偿,包括法务和律师等专业人员,通过法律手段追回不良贷款。

•资产处置:对于无法偿还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处置相关资产,以减轻损失。

3.3 优化贷款产品和服务针对不良贷款问题,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优化贷款产品和服务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对于信用状况较好的借款人,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偿还压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不断扩大,不良贷款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化解不良贷款风险,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应对。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

一、风险分析与分类要化解不良贷款风险,首先需要进行风险分析与分类。

通过对不良贷款的原因和风险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将不良贷款按照风险大小进行分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化解方案。

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是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重要一环。

银行应当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预测不良贷款风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化解。

三、加强内部控制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和规避不良贷款风险。

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审核与尽职调查,确保贷款风险可控。

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在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审批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审批环节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杜绝不良贷款产生的机会。

五、加大不良贷款追偿力度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银行需要加大追偿力度,以减少贷款损失。

可以通过强化催收措施,与借款人进行积极沟通,采取法律手段等方式,力争挽回损失。

六、设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为了有效处理不良贷款,银行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中心。

该中心可以负责制定有针对性的资产处置方案,加大处置力度,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和变现。

七、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要化解不良贷款风险,银行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

可以通过培训员工、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在面对不良贷款风险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综上所述,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是银行业务中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风险分析与分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大不良贷款追偿力度、设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以及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够有效化解不良贷款风险,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稳定发展。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一)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一)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一)论文关键词:问题贷款监控激励论文摘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非不可控制,贷款从出现问题到最终演变成不良,这期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包括安全区、大傻瓜区、过渡区、车费区及泰坦尼克区等数个阶段的过渡期,若能设计出有效地调动信贷人员及时发现、报告并解决问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则减少问题贷款所带来的损失,甚至使问题贷款逆转为正常贷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本文从上述观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待不良贷款所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其实正是一种阻止信贷人员发现、报告并解决贷款所存在问题的负激励机制。

最后,从理论角度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的大致思路及发现问题贷款后的妥善处理办法。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非不可控制,贷款从出现问题(问题贷款)到最终演变成不良,这期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绝大部分问题贷款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其所存在的问题可能在贷款尚未到期之前已有反映,有些时候还相当明显,如货款回收速度放缓、坏帐比率上升、存货增加、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下降、银行帐户多、应收帐款逾期帐户过于集中、现金流量大幅度下降等,这些信号表明借款人财务状况已经开始恶化。

贷款存在的问题或许以其他的更加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公司业务性质发生变化、项目投资计划过于雄心勃勃、对外提供担保过于轻率、一些主要客户发生严重损失、借款人产品的市场份额严重下降、新的竞争对手或替代产品出现使借款人突然陷入困难境地等等。

问题贷款是银行经营的必然产物之一,任何银行不可能永远杜绝问题贷款,但最为要紧的是银行能够及早发现贷款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问题贷款的演变过程问题贷款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安全区该区表示借款人开始出现问题且可能已经表现出来,也可能是潜在的,贷款状况变坏的确切时间常常难以确定,信贷人员通常不能标出变坏的确切点,除非是由于一些戏剧性的事件所导致的贷款恶化如欺诈或其他的自然灾难。

探寻降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探寻降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探寻降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一、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所谓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

随着我国加入wto 后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特别关注。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仅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最大的风险隐患,更是全社会沉重的“不良包袱”,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恶症”之一。

据了解,2002年初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额为3.2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就占了1.8万亿元。

经过近年来多方的努力,不良贷款率己有所下降。

据中国人民银行2月20日公布的《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1、按累收累放计,2002年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2.1万亿元,增长25.4%,贷款周转次数为0.88次,比上年加快0.05次。

2、按四级分类标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 4.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19.8%,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640亿,不良贷款率下降3.9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1.4%。

3、按五级分类标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7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92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6.1%。

2002年末,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达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上述的数据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有所下降,但是数额仍然很巨大,如此巨额的不良贷款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及银行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而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

因此,存在不良资产几乎是所有商业银行的共同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贷款过多,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不利于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摘要】商业银行面临不良贷款问题,对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不良贷款的概念和影响,探讨导致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策略,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和信贷审查监管。

通过对各种方法的研究分析,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不良贷款问题,降低风险,保障金融秩序。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良贷款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减少、策略、风险管理、信贷审查、监管、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是金融行业的核心机构之一,其主要业务之一是通过向客户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客户信用状况的风险性,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不良贷款的增加不仅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还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减少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已成为商业银行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措施,商业银行才能有效应对不良贷款问题,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是当前金融领域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不良贷款的概念和影响,分析引起不良贷款的原因,探讨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策略和有效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加强信贷审查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为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提供参考和借鉴。

的深入探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还款,导致银行资产损失的情况。

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偿付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浅析压降不良贷款的对策和措施

浅析压降不良贷款的对策和措施

浅析压降不良贷款的对策和措施2011年10月26日下午2点半,以鲍主任为主的联社领导经营班子成员、包社经理、风险部经理、各社主任等人员在毛集信用社会议室召开了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交流推进会。

参加的信用社有毛集、新集、焦岗等五家信用社。

在会上,各社主任都根据自己本社的实际经营情况、存在的根本问题和第四季度的工作举措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和畅谈。

各部门经理也针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联社领导鲍主任积极鼓励各社同心协力,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在保持存款增长和业务收入逐步提高的有利条件下,为凤台联社改革成为农商行贡献微薄之力。

会议指出,各社存在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压降不良贷款的困难度。

在向农商行的改制过程中,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显而易见是阻碍联社前进步伐的绊脚石。

就如何压降不良贷款的严峻态势,各社都阐明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作为一名信贷新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通过几个月的信贷摸索和接触,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不良贷款给信用社带来的压力和阻碍。

以下是我对压降不良贷款的建议。

一、通力配合,调动信贷员工作积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压降不良贷款的首要决定因素是人,调动广大信贷员的工作热情,让其从思想上主动愿意去清收属于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不良贷款,在行动上信贷员之间相互配合和扶持,在清收工作中,从借款人现行信息情况的掌握到采取行动的清收处理各个环节,从上层领导到管户客户经理各个岗位,实行全社联动,让信贷人员深刻理解不良贷款这颗毒瘤的严重危害性,不仅会阻碍联社的进步前行,而且会拖垮信用社的经营收入。

及时掌握借款人的动态信息,一旦发现风险点,就要进行风险预警和上报,积极打电话或下乡到户催收。

对那些常年赖债的贷户,随时了解情况,一经发现有新的还款来源,及时下乡动员协商借款人做好清收工作,如碰到“钉子户”则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进行清收。

广大信贷员要全力以赴开展工作,从而使不良贷款压降工作取得理想效果。

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作者: 刘祎
作者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
出版物刊名: 辽宁经济
页码: 84-85页
主题词: 不良贷款 建设银行 股份制改造 中国 资产质量
摘要:在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进入关键阶段的今天,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特别关注。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无论是改制上市的基本条件,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是建设银行的良性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提高资产质量,加快消化历史包袱。

这里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几点建议。

化解不良贷款手段

化解不良贷款手段

化解不良贷款手段第一篇:化解不良贷款手段化解和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我行资产质量正面临严重考验,出于提高资产质量、减少拨备、同业排名等因素考虑,我行需要采用种种手段化解不良贷款,主要手段包括清收、转化、转让、以物抵债、核销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具体情形如下:一、清收清收是化解不良、减少损失的主要手段和最直接手段,但清收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人力成本较高,而且对该笔资产的担保手段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在贷款有足够的抵押或质押品,且便于处置,如质押品为保证金、保函、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外币等情况下,一旦客户出现风险,我行可直接处置抵质押物进行清收;二、转化通过借新还旧、展期等形式,发放新贷款偿还原有贷款,延长借款人还款时间,降低借款人短期债务压力,该种方式只适用于借款人经营正常,能够正常付息,但短期归还本金的压力较大,通过转化方式有机会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争取使企业在延长期内扭亏为盈,实现贷款到期收回的目标,目前我行采用该种方式处置了部分业务;三、转让将贷款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但我行会付出一定的清收费用,如果清收周期过长会导致付出的费用压力较大,也可以将不良贷款转化成非标资产,与其他同业互相购买对方非标资产,实现不良贷款转化。

四、以物抵债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如果查封的资产连续三次流拍,法院会将查封资产按评估价格的一定比例裁定给银行偿还贷款,以物抵债是我行迫不得已的行为,因为裁定价格往往存在价值高估的现象,在实际保管和处置抵债物使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有些抵债物本身就存在资产减值问题,因此最终我行很难完全收回本利。

五、核销通过拨备冲销不良贷款实现不良贷款余额的下降,但是核销不良贷款需消耗大量拨备,我行以往计提的拨备不足以完全覆盖现有的不良资产,如果真正进行到核销阶段,会对当期损益产生较大影响,我行暂时还没有进行过不良资产核销程序,在现在不良贷款快速上升时,拨备计提无法相应快速上升,导致我行实际拨备覆盖率较低,只能依靠上述方法尽可能的清收回款或转化不良资产。

应用文-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和途径

应用文-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和途径

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和途径'我国入世后面临新的市场竞争和挑战,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一轮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促进金融稳定和国民健康发展。

我国自1995年银行业经营管理会议首次提出降低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及各商业银行等有关方面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效。

2001年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均首次出现下降,余额比年初下降907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25.36%,比年初下降3.81个百分点。

2002年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21.41%,比年初下降3.95个百分点。

2003年9月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888.76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21.38%,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83个百分点。

我国银行业初步实现了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阶段性目标,但是,其不良贷款率与国际上公认的不良贷款率警戒线为10%的标准相比,仍然偏高。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信贷市场的6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2%,城乡信用社为11%左右,城市商业银行为5%左右(参见表1),此外,一些其他存款类机构也经营一些信贷业务,占5%左右。

因此,我国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银行业,而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

一是不良贷款比例高,数额大、而且具有普遍性,各类金融机构资产中都有较大部分的不良资产。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包袱重,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一直处于高位。

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期限较长,相当一部分投向经济效益较低的项目,因此潜在风险大。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资产质量下降,贷款损失较大。

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扩大市场份额而违规从事银行信贷业务,其贷款风险很高。

二是由于不良贷款划分标准不统一,所依据的数据也存在不确定性;有很多贷款是滚动贷款,银行往往是靠发放新贷款才能收回旧贷款,因此,银行资产中隐性不良贷款较多,并且不良贷款不断积累。

表1\xa0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长情况和市场份额(2002年末)单位:亿元\r\n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季报(2003—1)、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2)。

不良贷款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化解方案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良贷款问题逐渐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不良贷款不仅对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因此,采取有效的不良贷款化解方案对于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 完善法律和监管框架不良贷款化解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框架。

这包括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提高违约债权的处置效率,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风险积累。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和制度,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化解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违约风险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2. 建立专业机构和市场化债务重组建立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是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些机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清理不良贷款,通过债务重组或销售不良资产的方式化解风险。

同时,市场化的债务重组能够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贷款违约的社会成本。

3. 推动企业和个人破产法制建设加强破产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破产程序和机制,有助于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通过破产法制的推动,可以推动企业和个人债务的合理处置,帮助市场尽快实现资产回收和重新配置。

4. 资产证券化与优化资产质量资产证券化是将不良贷款变为可交易的债权证券,有助于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和风险承担分散。

通过优化资产质量,将不良贷款转化为高质量的资产,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加强风险管理及信息共享加强对贷款风险的预测和监测能力,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及时发现和化解不良贷款问题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可以增加各方面对不良贷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化解风险的整体效益。

6. 鼓励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可以为不良贷款的化解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通过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处置不良贷款,降低风险。

同时,科技应用也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7. 加强金融素养教育和消费者保护加强金融素养教育和消费者保护至关重要。

应用文-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

应用文-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一直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贷款消化难度大、成本高的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捉襟见肘,这一点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明显。

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存贷款规模不大,依靠自身力量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又有限,一旦贷款无法正常回收形成不良,这势必给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减弱对县域乃至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在从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随着“拨改贷”政策的逐步实施,国企不再得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性支出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第二,投融资体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

我国的投资体制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政府立项、计委审批、财政与银行买单(拨款和贷款)”的模式,银行只作为一个现成的贷款人。

一旦投资结果使得贷款到期无力归还,形成不良,对项目有决策权的部门一般不承担经济责任,而银行被动提供贷款资金,却承担了项目投资的全部经济责任。

第三,核算处理上的弊害。

流动资金贷款原是填补国企自有资金不足、由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

但“短贷长用”的现象经常出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一直为“借新还旧”。

随着短期贷款到期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经批准展期后的贷款,如到期无力还款,次日起即属逾期贷款等规定的出台,堵住了没完没了的展期,贷款的逾期情况得到了真实反映,这是不良贷款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亏,影响资金周转。

第五,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第六,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第七,信用恶化,借机逃废银行债务。

第八,银行经营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或完全偿还其借款的情况。

不良贷款给银行和借款人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如何解决不良贷款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针对不良贷款问题,有一些解决方案可以采取。

首先,银行可以与借款人协商制定一些还款计划,延期还款或降低利率等方式,以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促使其尽快还清贷款。

其次,银行可以采取一些追偿措施,如通过法律手段追回逾期贷款款项或动用抵押品等来弥补损失。

最后,银行也可以将不良贷款债权进行二次转让,将不良资产转移到专门的处置平台或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专业的净化和运作,尽快化解不良资产,从而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降低不良贷款率。

除了银行的解决方案,政府也可以在监管层面加强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同时,政府还可以推动银行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通过建设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和市场化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规范市场化工作流程,加速不良资产处置,减少不良资产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对于不良贷款问题,银行和政府可以合作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手段减少不良资产的损失,保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1. 引言在金融领域中,不良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业务中出现了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不良贷款风险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保护金融机构资金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旨在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2. 不良贷款风险的影响不良贷款风险对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不良贷款会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增加银行的财务风险。

其次,不良贷款会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使其更难以融资或筹集更多的资金。

此外,不良贷款还会削弱金融市场的信心,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和债务违约的风险增加。

3. 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方案3.1 严格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控制流程,以减少不良贷款风险的发生。

首先,在贷款审核阶段,应该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严格审查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其次,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应该建立日常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不良贷款迹象的借款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2 不良贷款处置和回收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应该采取及时而有效的处置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与借款人进行沟通,寻求借款人的合作,协商支付方式和扩大还款期限。

其次,对于无法与借款人达成一致的情况,可将不良贷款转让给第三方机构或进行法律诉讼,以追回尽可能多的债务。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出售抵押物或拍卖物品来弥补损失。

3.3 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及时发现和识别不良贷款风险。

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技术,对贷款业务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其次,可以建立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提前预测不良贷款的可能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以确保其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4. 结论不良贷款风险是金融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降贷款逾期方案

降贷款逾期方案

降贷款逾期方案概述贷款逾期是指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和金额进行还款的行为。

逾期对于借款人和贷款机构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应对贷款逾期问题,贷款机构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降贷款逾期方案,以减少风险并保护自身利益。

本文档将介绍降贷款逾期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以帮助贷款机构有效应对贷款逾期问题。

基本原则1. 尽早预警贷款机构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借款人还款情况,发现潜在的逾期风险。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设置还款提醒、自动催收系统等方式实现。

贷款机构还可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获取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还款历史,以帮助预测逾期概率。

2. 客户沟通一旦发现贷款逾期情况,贷款机构应及时与借款人进行沟通。

通过与借款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了解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贷款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提供相应的还款安排,并对借款人进行财务教育和理财指导,以帮助其恢复还款能力。

3. 灵活还款安排贷款机构应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还款安排。

对于暂时无法按时还款的借款人,可以延长还款期限或者调整还款金额,以减少其还款负担。

贷款机构也可以将逾期金额分期还款,以帮助借款人逐步清偿欠款。

4. 催收措施如果借款人无法达成还款协议或者恶意逃避还款,贷款机构可以采取一些催收措施。

这包括发送逾期通知、电话催收、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手段。

贷款机构在采取催收措施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合法、合规的催收行为。

具体措施1. 设置提前通知系统贷款机构可以设置自动还款提醒系统,提前向借款人发送还款通知。

通知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发送,提醒借款人还款日期和还款金额。

这有助于借款人提前做好还款准备,降低逾期风险。

2. 制定宽限期政策贷款机构可以制定一套宽限期政策,允许借款人在一定时间内补足逾期金额,免受逾期罚息或违约金的处罚。

宽限期政策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帮助其尽快还清逾期款项。

化解逾期贷款措施

化解逾期贷款措施

化解逾期贷款措施引言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时间偿还贷款本金或利息的行为。

逾期贷款给借款人和贷款机构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困扰。

为了化解逾期贷款的风险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逾期贷款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解逾期贷款的措施。

1. 提前催收提前催收是指贷款机构在借款人逾期前提前采取措施催收贷款,以防止逾期发生。

提前催收可以包括电话催收、短信提醒、邮件通知等方式,通过及时提醒借款人按时还款,有效降低逾期发生的概率。

2. 逾期贷款利息加倍逾期贷款利息加倍是一种常见的惩罚措施,贷款机构在借款人逾期后,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将逾期期间的利息加倍计算。

逾期贷款利息加倍可以起到威慑借款人的作用,促使其尽快偿还贷款。

3. 延长还款期限对于逾期贷款的借款人,贷款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延长其还款期限。

延长还款期限可以减轻借款人的经济压力,增加其还款的能力,从而降低逾期风险。

4. 设立逾期贷款专项基金为了解决大量逾期贷款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逾期贷款专项基金。

逾期贷款专项基金可以为贷款机构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和救助,降低逾期贷款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5. 强制执行在一些严重逾期的情况下,贷款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通过法律手段追讨逾期贷款。

强制执行可以包括查封、扣押财产、冻结账户等手段,迫使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

6. 协商重组对于临时出现还款困难的借款人,贷款机构可以与其协商重组贷款,重新制定还款计划。

协商重组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

7. 建立征信系统建立征信系统是防止逾期贷款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措施。

征信系统可以记录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记录,对逾期贷款行为进行预警和惩戒。

借款人在逾期贷款后,其信用记录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从而对其未来的贷款申请产生影响。

总结化解逾期贷款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上介绍的几种化解逾期贷款的措施,既包括预防措施,也包括惩罚措施和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不良贷款解决方案引言不良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无法按时偿还的贷款,这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利润能力。

不良贷款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良贷款解决方案。

1. 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金融机构与贷款人达成协议,重新安排贷款的还款计划和条件。

债务重组的目的是减轻贷款人的还款压力,提高其还款能力,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

债务重组的方式包括延期还款、减少利息、减免部分本金等。

债务重组需要综合考虑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协商和调整。

金融机构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应该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财务状况,合理评估债务重组的可行性和风险。

2. 资产处置资产处置是指金融机构将不良贷款的担保物或其他资产进行转让或变现,以实现债权的变现和风险的分散。

资产处置的方式包括变卖、拍卖、出租等。

资产处置需要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资产评估和市场分析能力,以确定合适的处置方式和时机。

金融机构还需要与潜在的买家或租户进行充分的谈判和协商,以达成有利的交易条件。

3. 委外催收委外催收是指金融机构将不良贷款交给专业的催收机构进行追索和催收。

委外催收能够有效地解决金融机构内部催收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

金融机构在选择委外催收机构时,需要考虑其专业性和信誉度。

委外催收机构应该具有专业的催收团队和先进的催收技术,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追讨不良贷款,提高催收效率和回收率。

4. 法律诉讼如果债务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索不良贷款。

法律诉讼是一种强制手段,可以迫使债务人按照法律判决履行还款义务。

法律诉讼需要金融机构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和法律文件,以支持诉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还需要与律师合作,制定有效的诉讼策略和方案。

5. 信用管理不良贷款的发生与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水平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贷款管理——一条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r\n
关键词:问题贷款监控激励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非不可控制,贷款从出现问题到最终演变成不良,这期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包括安全区、大傻瓜区、过渡区、车费区及泰坦尼克区等数个阶段的过渡期,若能设计出有效地调动信贷人员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则减少问题贷款所带来的损失,甚至使问题贷款逆转为正常贷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本文从上述观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待不良贷款所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其实正是一种阻止信贷人员发现、报告并解决贷款所存在问题的负激励机制。

最后,从理论角度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的大致思路及发现问题贷款后的妥善处理办法。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非不可控制,贷款从出现问题(问题贷款)到最终演变成不良,这期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绝大部分问题贷款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其所存在的问题可能在贷款尚未到期之前已有反映,有些时候还相当明显,如货款回收速度放缓、坏帐比率上升、存货增加、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下降、银行帐户多、应收帐款逾期帐户过于集中、现金流量大幅度下降等,这些信号表明借款人财务状况已经开始恶化。

贷款存在的问题或许以其他的更加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公司业务性质发生变化、项目投资
过于雄心勃勃、对外提供担保过于轻率、一些主要客户发生严重损失、借款人产品的市场份额严重下降、新的竞争对手或替代产品出现使借款人突然陷入困难境地等等。

问题贷款是银行经营的必然产物之一,任何银行不可能永远杜绝问题贷款,但最为要紧的是银行能够及早发现贷款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问题贷款的演变过程
问题贷款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安全区
该区表示借款人开始出现问题且可能已经表现出来,也可能是潜在的,贷款状况变坏的确切时间常常难以确定,信贷人员通常不能标出变坏的确切点,除非是由于一些戏剧性的事件所导致的贷款恶化如欺诈或其他的自然灾难。

信贷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负债权益比率、获利能力、流动性、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收到财务报表的及时性等财务或非财务两种类型的征兆来发现问题。

大多数借款人都会在这一区面临一些困难,这时只要采取一些小措施或稍加以引导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贷款又会重新回到令人满意的状况。

这一区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大多数的资产抵押贷款的问题都发生在该区。

如果银行能够在此阶段发现贷款存在问题的话,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大傻瓜区
在这一区,银行的信贷人员发现贷款存在问题,同时也告知了借款人,但借款人与信贷人员在贷款是否存在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银企间缺乏合作而导致双方在行动上出现分歧。

信贷人员要求借款人归还贷款并终止银企合作关系,借款人在银行的这种要求下只有归还贷款一条路可走,否则银行可能会因其不按
要求偿还借款而向法院起诉。

为了避免因还贷而抽走生产所必需的资金,借款人通常通过向另外一家银行融资来归还贷款,这家银行通常就被称为“大傻瓜”。

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表现来看,借款人在此时可能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家“傻瓜”银行大多会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作出危险决策——向借款人贷款。

任何一家银行都有可能成为这种“傻瓜”。

(三)过渡区
如果借款人向其他潜在贷款银行提出贷款
意向或初步接触就遭到拒绝,即其找不到肯做“傻瓜”的银行时,他开始意识到除了与发现问题的银行合作而别无选择时,从而愿意与银行合作。

大多数借款人都是只有在别无选择时才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被迫放弃寻找“傻瓜”银行而与发现问题的银行展开合作,这时回头采取合作虽然为时尚不算晚,但毕竟走了许多弯路,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原贷款银行也必须放弃幻想,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贷款存在的问题。

如果银行除选择清算手段之外没有其他手段可以解决问题时,贷款就进入第四区。

(四)车费区
从西方银行的信贷
来看,在第四区时清算行为通常已经完成,并且银行和债权人都收回了贷款,而只给借款人剩下了少许“车费”。

对借款人而言,随着时间的消逝和贷款的恶化,借款人所能得到的“车费”只会越来越少,银行越早采取行动,借款人的结局会越好。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此阶段中,借款人应当积极与银行合作。

这样,便可使借款人在资产处于最佳状态下进行清算,企业所有人将从一个成功的清算中直接获益。

当然,这样的情况是有条件的,即其所处的、法律环境、监督环境使企业所有人无法转移、隐匿资产或从拖延中获益。

国内银行业可能无法理解上述内容,在我国,企业多利用这个时机逃废银行债务。

因为国内企业破产清盘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等政府行为的严重干扰,从而使得企业比银行更愿意破产以达到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目的。

从以上意义来说,实际上,在这个区域我国商业银行扮演了只剩下少许“车费”的角色。

(五)泰坦尼克区
在第五区,借款人必然要丧失其所有权益,而且贷款银行也将损失其部分或全部未偿还的贷款。

在这个阶段,银行对问题贷款几乎无能为力。

\xa0
从以上问题贷款的演变过程来看,要防止问题贷款最终演变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对贷款尤其是问题贷款的日常监控,力争将问题贷款控制在一、二区内。

不幸的是,在现实中,一些信贷人员常常不能够在问题贷款初发阶段及时发现并排除问题。

原因除了欺诈或自然灾害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问题贷款与个人得失的关系问题的困扰。

我国各级金融机构均已充分认识到了不良贷款的危害性,采取了种种方法和手段来千方百计地降低本单位的不良资产率。

但从实践来看,各地对降低不良资产率的追求已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

一些银行机构提出,新增贷款要确保100%的优良率,为了确保新增贷款不发生问题,信贷人员要对贷款质量终身负责,如此等等。

将贷款问题等同于错误放贷或个人失职,而不顾其不可避免的现实。

我们必须看到,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这种风险性源于活动的风险性。

既然市场经济活动是有风险的,那么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活动服务、并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就必然会成为高风险行业。

不良资产则是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

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来说,不良贷款是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的,但同时,它又是不可避免的。

零风险的要求和信贷责任的无限夸大,其结果很有可能导致信贷人员掩盖问题贷款,丧失对问题贷款的最佳挽救时机,从而导致更大的信贷风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