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
标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内容及问题情境
霜、雹是固态;
物的温度度,
每一份叫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30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
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
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
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成固态叫凝华。

气体凝华择题。

用它测
2-3
.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为需要帮助。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案-新人教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案-新人教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测液体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事先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向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测量和读数准确。

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同步创新训练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2.该选哪一项?(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5)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5.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图4—1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16.图4—2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图4—2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一、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二、章节内容:第1节: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1. 定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 物态变化的分类: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第2节: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1. 吸热过程:物质在吸收热量时发生的物态变化。

2. 放热过程:物质在放出热量时发生的物态变化。

3. 热量变化的实例:冰融化、水沸腾等。

第3节: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1.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空调、冰箱、取暖器等。

2. 物态变化在科技领域的应用:超导、液晶等。

第4节:物态变化的计算1. 热量变化的计算公式:Q=mcΔT。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5节:物态变化的相关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物质样品等。

3. 实验步骤: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测量热量变化。

三、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3. 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4. 学会使用相关公式进行物态变化的计算。

5.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加深对物态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热量变化规律。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应用实例。

3. 运用演示法,展示物态变化的相关实验。

4.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物态变化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态变化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

2. 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态变化热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科技领域应用的理解。

六、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七、章节内容:第6节:物态变化的观察与分析1.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态变化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物态变化复习》
课题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加强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学生做练习,教师讲解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复习本章知识
2.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
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课后反思: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中考物理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中考物理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课时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结构考点一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符号是.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为0 ℃,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和;(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5.体温计的量程为,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X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考点二6.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变为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热,凝固过程要热.7.固体分为和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9.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能继续;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能继续.如图,A、B、C、D、E、F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图中A所示,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B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C 所示,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E所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这是错误的.F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不正确,让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答案:D变式训练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CDABE.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C.估计水的温度D.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解析: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知该种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第10分钟物体刚熔化完,是液态,所以选C.答案:C变式训练2如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晶体在EF段呈液态,温度不变B.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上升C.晶体在FG段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D.晶体在GH段呈现固态,温度不变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下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解析:冰熔化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0 ℃;二是周围的温度比0 ℃高.冰的温度比0 ℃低时,冰吸热升温,但不会熔化;周围温度不比0 ℃高时,0 ℃的冰不能从周围吸热熔化.本题的试管放在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时,它的温度保持为0 ℃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周围是温度为0 ℃的冰水混合物,大试管内的冰不能从与它温度相同的周围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选项C正确.答案:C变式训练3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解析: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 ℃,而房间的温度也是0 ℃,因此冰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课堂训练1.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以像体温计一样,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物体的热胀冷缩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2.把冰水混合物移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 ℃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D.不能确定3.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 ℃,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 ℃和38.8 ℃,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和_℃.4.下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冰(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52℃.(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专题训练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中,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解析:冰是水凝固形成的.答案:B2.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A.沸点低 B.凝固点低C.密度小 D.比热容大解析:本题考查怎样根据物质的凝固点不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需要了解常见液体的凝固点.酒精凝固点-117 ℃.水银凝固点-38.8 ℃,煤油凝固点一般低于-30 ℃.答案:B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解析: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水结冰是凝固现象,A项正确;B,D两项都属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项则属于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应选A.答案:A4.冬天,放在室外的木头、铁块和冰块温度最低的是( )A.木头 B.铁块C.冰块 D.温度相同解析:木头、铁块、冰块都放在室外,通过热传递,最后它们的温度都和室外气温相同.因此它们的温度是一样的.答案:D5.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分辨和认识.晶体有熔点,温度达到了熔点才开始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完全熔化后才升温.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加热就开始熔化,直到完全熔化,熔化过程没有温度不变的过程.A是晶体凝固图像,B是非晶体熔化图像.D是非晶体凝固图像,本题答案为C.答案:C6.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有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继续吸热,烧杯中的冰块没有熔化完之前温度不变,始终是0 ℃;试管中的冰温度能达到0 ℃,但此时其温度与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无法继续吸热,因此不能熔化.答案:C7.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解析:豆腐冰冻,是凝固现象,体积变大;又吸收热量,冰熔化成水,从豆腐中流了出来,于是在豆腐中就有了许多小孔.答案:D8.(多选)如图所示,是萘的熔化过程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萘的熔点是80 ℃B.在ab段萘不吸收热量C.在ab段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9 min时,萘是液态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当晶体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升高.答案:ACD9.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 )A .-10 ℃的冰投入1 ℃水中B .-10 ℃的冰投入1 ℃空气中C .-2 ℃的冰放进0 ℃的水中D .0 ℃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解析:A 、B 选项中,冰的温度会升高,质量可能不会增加.C 选项,水达到凝固点,向-2 ℃的冰放热,结冰,冰质量增加.D 选项中,冰温度和质量都不变.答案:C10.海波的熔点是48 ℃,那么48 ℃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C .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 .以上都有可能解析:晶体吸热达到熔点,若不再吸收热量,则晶体不会熔化,此时为固态;若能继续吸热,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此时为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后若不吸热也不放热,物质处于液态.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故应选D.答案:D11.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 ℃,则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A .27 ℃ B.30 ℃C.32 ℃D.37 ℃解析:温度计上每一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10095-5 ℃=109 ℃,当温度计示数为32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t =109℃×(32-5)=30 ℃.答案:B12.下列所列的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268 ℃时氢是固态B .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解析:钢的熔点是1 300 ℃,高于金的熔点,因此金块掉入钢水会熔化. 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13.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__.解析:常见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根据甲、乙的量程,应选择乙测沸水(100 ℃)的温度.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就是因为有一特殊结构——细管.答案:热胀冷缩乙细管14.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____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解析:冰变为水是熔化过程,由于水的存在可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答案:熔化摩擦15.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内能逐渐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加热熔化时,先变软变稀,直到最后熔化完.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答案:非晶体变小1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根据晶体熔化特点: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偏高.答案:(1)B 48 晶体(2)高三、实验探究题(17题14分,18题17分,共31分)17.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2)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加热1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4)数据表明开始2 min升温快,最后2 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________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体积答案:(1)0 (2)晶体(3)固(4)C18.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与比热容的概念,从温度计中看到,分度值为1 ℃,在0 ℃以下,因此此时的温度为-8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该晶体的熔点为0 ℃,t1~t5为熔化过程时间段,t2处于熔化过程中,属于固、液混合,物体的内能由温度、质量、状态决定,t2与t3相比,温度、质量相同,但物体吸热,t3时刻液态的多,因此内能大.答案:(1)-8 ℃(2)0 ℃(3)固、液混合(4)t3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的应试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解析及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

2. 难点: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2. 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详细讲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4. 分析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进行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讲解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等内容。

2. 生活实例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主要复习教材中关于物态变化的相关章节,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物态变化的种类和过程。

重点复习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现象,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种类和过程。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种类和过程。

难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温度计、晶体、液体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沸腾等,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本质。

2. 知识讲解:介绍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概念,讲解各种物态变化的种类和过程,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沸腾等,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本质。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物态变化实验,如熔化实验、凝固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态变化过程。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物态变化的种类、过程等。

7. 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题目和答案,如:“列举五种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制冷、空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列举五种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冰雪融化、水沸腾、衣服晾干、霜的形成、冰棍融化等。

2. 题目:简述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阐述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学生体会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物态变化接力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每组的第一名学生手持一个球(代表物质),随着老师的口令,学生需要将球按照不同的物态变化传递给组内的下一个学生。

例如,老师喊“熔化”,第一个学生将球传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需要模拟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举例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5. 物态变化相关的考题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考题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互转化。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利用练习法,进行考题解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介绍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4. 讨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5. 进行考题解析,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如制冷、空调等技术。

2. 介绍物态变化相关的科学家和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互动1. 设置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开展课堂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初中物理教材中“物态变化”章节进行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性;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特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其热量变化。

2.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其热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冰块、水、酒精、干冰等)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冰块,引导学生思考冰块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变成水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展示干冰,让学生观察干冰在常温下的变化,思考这是哪种物态变化。

2. 例题讲解(1)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定义及特点。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冰块融化、水结冰、酒精蒸发、水蒸气凝结、樟脑丸变小、雪花融化。

(2)解释下列现象:夏天冰镇饮料为什么会冒冷气?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物态变化定义及特点2. 物态变化热量变化3. 物态变化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计算题:一个冰块质量为100g,在0℃时完全熔化成水,求吸收的热量。

2. 答案:(1)略(2)Q吸=cm(tt0)=2.1×10^3 J/(kg·℃)×0.1kg×(0℃(10℃))=2.1×10^3 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实践应用部分是否理解透彻。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初中物理教材中“物态变化”章节进行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性;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物态变化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能正确判断吸热和放热现象。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热量变化规律。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冰块、热水、酒精灯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烧开等,引起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点的回顾。

2. 复习知识点:(1)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性;(2)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吸热和放热现象。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物态变化实验,如冰块融化、水蒸气液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热量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物态变化定义、分类、特点;2. 物态变化热量变化规律;3. 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4. 课后作业及作业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计算题:一个质量为m的冰块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 答案:(1)冰块融化:固态→液态;水烧开:液态→气态;湿衣服晾干:液态→气态;雾散去:液态→气态。

(2)正确。

(3)Q = m × L(L为冰的熔化潜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热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物态变化》章末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专题一:六种物态变化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的“物态变化三角形”:2.对应练习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一:“物态变化三角形”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师予以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

对六种物态变化的讲解基本到位,但是如果在加些生活中的例子辅助,效果应该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多,可以让学生分组做,使课堂更加高效。

3.例题评析评讲练习题第1题,并对学生易错知识点加以重点讲解,纠正其认识误区。

3.回答问题,反馈信息。

纠正错误和认识过程中的误区。

此处应该讲明“状态清,变化明”。

专题二:熔化与凝固1.知识建构(1)晶体:有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2)熔化条件(3)对同一晶体:熔点=凝固点2.对应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2、3、43.例题评析对应评讲练习题2、3、4,重点强调3题中的各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并在4题中补充说明“热传递”1.对物质的熔化与凝固进行知识上的建构,补充完成题单上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 物态变化的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判断,以及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2. 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如冰淇淋熔化、水蒸气凝结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过程的详细解析。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

七、教学步骤1. 熔化与凝固:通过实验观察冰的熔化和水的凝固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汽化与液化:利用酒精灯加热液体,观察蒸汽的形成和冷却凝结成水的过程,解释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3. 升华与凝华:展示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其在冷凝器中凝华成固态的二氧化碳,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最新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中考总复习教案

最新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中考总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章节复习一、学习目标:1.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

3. 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 掌握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明确熔化、汽化与液化是中考物理中的高频考点; 难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 温度(1)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②规定0 ℃是指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 ℃是指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沸水的温度2、 温 度 计(2)实验室温度计 (3(4)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水银的比热容小,测量的精确度高 (5)酒精温度计的优点 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13、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由固态到液态;凝固由液态到固态(2)固体的分类(3)晶体(4)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糖、沥青、蜡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规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凝固规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熔化规律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凝固规律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4、汽化和液化①汽化是指由液态到气态,汽化要吸热②两种方式(1)汽化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特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蒸发沸腾①液化是指由气态到液态,液化要放热②两种方法(2)液化冷却加压(1(25、升华和凝华6、自然界的水①冰的形成凝固;②霜的形成凝华;③露的形成液化;④雪的形成凝华;⑤雾的形成液化;⑥雹的形成凝固;基础型练习题:课件上边讲边练教学后记:《物态变化》习题课一、学习目标:1.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会画熔化、凝固、沸腾的图象并理解其意义。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和沸腾
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
二、针对性习题
例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前应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
例2、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课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
课时
第1课时
复习目标
C :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使用及其原理。
B :在C层目标基础上,绘画熔化、凝固、沸腾图像及其意义,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及其特点,知道物态变化的现象及其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A :在B层目标基础上,通过复习活动,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四、中考链接
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烟”,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烟”是( )
A、喷射的真实的烟雾 B、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成的
2、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共性是。
寒暑表 分度值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
六种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篇1设计意图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明物态是会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是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

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材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

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复习后,重新回到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学生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能正确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

4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5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6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7 感知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8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 能正确测量温度3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4 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具和学具学案;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水污染课前准备请设想你是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员,以水的循环将你所知的物态变化的知识编成讲座稿。

要求:归纳六种物态变化知识,并列举自然或生活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篇2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蒸发沸腾
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
相同点
【对应训练】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