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俗”文化现象的思考
三俗之风
什么是“三俗文化”?有哪些危害?(1)“三俗文化”指: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
(2)危害:不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抵制三俗之风,你认为国家该怎么做?1 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2 广泛开展法制和道德教育;3 加大监管与打击力度;4 国家必须坚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2)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传承、弘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剖析在我们周围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答: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要弘扬社会正气,就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2)要发扬先进文化,就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3)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4)要远离、拒绝、反对不健康文化,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举报违法行为。
怎样建设和谐文化? 1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3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少年应怎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1)加强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树立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遵纪守法,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
当前青少年中存在不良的道德倾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原因:A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差、B青少年有盲目从众的心理、C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D家庭、社会的因素等中学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做些什么?1 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抵制;2 共同创建洁净优美、热情温馨的社区;3 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人有什么危害?1.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三俗
1. 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现象严重。
而本应该有极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却被边缘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首先,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时代来临,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其次,许多媒体、节目为提升知名度或收视率,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拜金、物质化等思想被大肆的吹捧。
第三,当今世界消费之风盛行,也波及到文化领域,使得文化沦落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要改变这种现状,主流媒体应负起责任,健全机制;此外,还要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等。
2. 在大众传媒时代,反“三俗”任务任重道远,首先,主流媒体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应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其次,可以通过广大文化作品,树立起人们的道德观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除此之外,还要深入群众,了解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使之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内心深处与百姓达成共识。
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管理者层面,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至上。
在这一进程中,健全的引导机制尤为重要。
只有充分发挥长效机制的作用,才能激发文化生产者积极创造的热情,激活创新潜能,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中凸显主流文化的地位,以主流文化引领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并存、丰富多彩、主旋律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化。
3.弘扬主流文化,坚决抵制“三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各种大众文化遍及全国,深得百姓追捧。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以“庸俗、低俗、媚俗”为标志的“三俗”文化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价值观念。
主流文化中的引导力不强,声音弱小,价值观模糊。
而这又使得“三俗”之风更加猖獗。
为什么原本应该占据主要地位的主流文化,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尴尬境地呢?首先,主流文化缺失明确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观,放纵低俗之风横行。
“三俗”文化社会根源及根除“三俗”对策分析
“三俗”文化社会根源及根除“三俗”对策分析摘要:2010年7月,党中央正式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
那什么是“三俗”呢?从三俗的定义来看,党中央要求去除的“三俗”文化与我国的传统的“俗”文化在概念和内涵上都有着区别。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俗”的定义,接着再对中国的传统的“俗”文化进行探寻,试图从中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为接下来寻找“三俗”文化的社会根源做理论铺垫。
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根除“三俗”文化的对策,希望能为还当下社会的文化环境一片净土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三俗文化;社会根源;对策当下庸俗、低俗、媚俗的所谓“三俗”的文艺节目不停地对大众进行视觉、听觉的轰炸,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
这些以“俗”为义的文化粉饰乔装,入侵大众的认知,同时争议之声也四起。
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一边接受着道德审判、一边却又大肆流行。
这些“三俗”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弥散开的,作为受众的我们是不是做了传递这些“三俗”信息的帮凶?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仔细探求。
一、由“三俗”的定义来看三俗文化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至此,中共中央正式确立彻底反对“俗文化”的不正之风的坚定决心。
这个指导方向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当下社会已经存在的“三俗”文化已有泛滥之势。
那什么是庸俗、低俗、媚俗呢?我们可以先从“三俗”的定义来逐一分析。
庸俗的解释有两种:其一是“平庸鄙陋;不高尚”。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穷达》中说:“庸俗之夫,暗於别物。
”其二指“平庸鄙陋之人”。
《抱朴子•论仙》有言:“庸俗之所贵;乃至人之所贱也。
”[2]低俗的解释为低级庸俗。
[3]该词在语气上显然比“庸俗”,贬义色彩更为浓重。
三俗
近来,在公众的面前出现了大量“庸俗,媚俗,低俗”现象,让人不解的是这些文化还吸引了群众的眼球。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庸俗,媚俗,低俗”的?我认为它们反映了我国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到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其实是人类对于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形成了文化领域的庸俗。
庸俗的文化总是以投机取巧的做法,机会主义的心态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譬如,以哗众取宠为目的各种电视节目,各种雷人雷语,以及通过网络征婚而迅速走红的“凤姐”。
这些庸俗文化构成了文化繁荣的假象。
低俗是违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习俗,是不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
再说的具体点就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在博客成为一种新型的发表观点及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后,其也不免变成低俗文化的“避难所”,“污言秽语”总能被发现。
跟帖者也会进行“人身攻击”。
如此一个交流的场所就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影视作品突破道德底线以求获得高收视率已是屡见不鲜以及接连不断地炒作绯闻。
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的文化在一点点走向低俗。
媚俗就是曲意迎合,取悦对方,获得非法利益。
含有“迎合”意味的新闻作品背离了真实客观的原则,成为只为个人情感服务的工具。
媚俗从表面上看是投其所好,实质是利益的驱动。
媚俗的文化会使群众误解所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给一些人的判断带来错误的指示,更严重的是可能使整个社会的认识发生严重的偏离。
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早已成为正确的价值取向。
引导某些人向正确的价值观转变势在必行。
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政府管理和有效地政策引导,当然还需要公众参与其中,自觉抵制庸俗,媚俗,低俗文化的侵蚀。
如何看待“三俗”现象的成因?
如何看待“三俗”现象的成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票房、收视率、发行量应
该是文化产品接受市场检验的重要指标,但我们绝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票房、收视率和发行量,而忽视艺术品位、放弃社会责任、突破道德底线、有损民族情感。
近期,中央在研究讨论文化体制改革中,提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
现象,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始终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有损社会效益。
面对当前出现种种“三俗”现象,我们有必要剖析其产
生的原因。
时事评论观点:
1. 经济利益的驱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商业利益最
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成为一种价值
追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影响,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风气、快餐式创作流行起来,这些
因素不可避免地对艺术创作产生消极影响。
2. 管理不够到位。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一些不良风气有时
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缺乏发现、
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作品的能力。
3. 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
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影响
越来越大,并迅速向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扩展。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时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东西。
4. 文艺批评流于形式。
目前,文艺批评状况堪忧,对低俗、
消极、混乱等不健康不正常现象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做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
关于“三俗”问题
关于“三俗”问题“三俗”产生的原因所谓“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大众的“容俗”为“三俗”生存提供了土壤。
“容俗”是指容忍“三俗”的存在。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三俗”时充当了这样的“看客”:一方面对其深恶痛绝,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又不断点击、持续关注,无形中助长了“三俗”的泛滥。
二是传媒的“趋利”为“三俗”盛行提供了舞台。
传媒在产业化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可争辩的追逐资本的趋利行为,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传媒不再理会高雅与低俗、真理与谎言。
三是监管的“缺失”为“三俗”泛滥提供了空间。
现行体制下,主管部门做大做强本区域文化产业的政绩意识,必然会对不触犯法律底线的“三俗”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俗”文化在这样的监管体制下必然产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想法,最终抵挡不住收视率和金钱的诱惑而无限出彩博位。
三俗的危害:一是影响文化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先进文化,这样才能达到塑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
然而“三俗”文化违背公序良俗,放弃社会责任,制造浅薄而不深刻、浮躁而不沉稳、油滑而不幽默、媚俗而不崇高的“快餐”文化、泡沫文化乃至垃圾文化,任其发展,必将损毁社会赖以发展进步的基础。
二是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文化的宗旨和作用,说到底是“化人”,是“教育人”、“鼓舞人”、“熏陶人”、“引导人”。
然而“三俗”文化则让大多数受众信仰缺失,真、善、美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无情抛弃,纯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反而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三是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感。
先进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承担,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对时代精神构建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与道德提升,旨在传播爱心、正义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然而“三俗”文化游戏有余,内涵不足;泛用明星、哗众取宠;博彩过多、张扬投机;无聊逗趣、用语粗俗;热衷模仿、缺乏创新,这样就降低了人的道德情操,带来人格卑俗化、公德心萎缩,极大影响着受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正确道德感的形成。
三俗文化
目前社会现在存在“三俗”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危害性,一、对媒体自己的危害,低俗文化对于短期的收视率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长期来看,不但影响媒体自身体形象,破坏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二、对于社会危害严重,对于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误导。
“三俗”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部分传媒的不负责任,对于社会正确的社会意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没有起到正确引导,反而炒作、炮制各种低俗节目来吸引观众眼球;2.观众的积极追捧,观众面对低俗文化不但不绝对,反而认识不到危害性,甚至积极追捧;3.中国主流方化缺乏竞争力,主流文化本身的内敛、保守的特点及在宣传方面的缺乏活力。
三俗”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几方面:1.部分传媒的不负责任,对于社会正确的社会意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没有起到正确引导,反而炒作、炮制各种低俗节目来吸引观众眼球;2.观众的积极追捧,观众面对低俗文化不但不绝对,反而认识不到危害性,甚至积极追捧;3.中国主流方化缺乏竞争力,主流文化本身的内敛、保守的特点及在宣传方面的缺乏活力。
应对措施为:1.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造成社会良好氛围,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及教育手段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2.推进文化创新,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深化改革文化产业体制,立足本族文化,学习和运用各民族的文化知识,增强主流文化发展活力;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中西结合发展,形成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媒市场进行制度规范,深化改革,增强竞争力;弘扬主流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到近几年的科学发展观,中国人民及中国共产党都不遗余力的将正确的社会意思和价值观广泛的传播于人民大众中间。
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振兴与繁荣的过程中,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各种低俗文化鱼目混珠,都广泛存在社会大众中间,影响了社会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三俗
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低俗,庸俗,媚俗”就是所谓的“三俗”。
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由来已久,我认为之所以“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在文化领域如此盛行,有以下三点原因: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
“三俗”现象屡禁不止,这与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也随之不断发展,使得文化市场更具有商业性。
一些无良媒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三俗”文化不但不加以遏制,反而推波助澜。
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借助大众媒体肆意扩散二,民众自身的觉悟性不够高,对“三俗”文化没有抵抗力。
文化领域的“三俗”现象说明“三俗”文化在文化领域具有市场。
三,国家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是文化市场出现“三俗”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呢?第一,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及大众媒体的监督与管理。
近期,与三俗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相继被叫停,一些传播“三俗”文化的媒体也受到严惩。
三俗文化缺少传播媒介,自然难以生存。
第二,民众自身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加抵御“三俗”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御有害信息。
还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拒绝接受“三俗”文化的侵害。
第三,文化单位和大众媒体需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不能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对社会的危害。
我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大众三方共同努力下,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定会有所改观。
对“三俗”文化的看法
“三俗”是怎样炼成的“三俗”,一个新词儿,跟流行文化有关,说的是庸俗、低俗、媚俗,合起来就是三俗。
其实三俗是一个意思,就是迎合文艺受众的低级趣味。
既然是一个意思,为何会是三个俗呢?这就得从三俗的形成说起了。
早些时候,文艺被不知哪个弱智砖家分成了高雅与通俗两种。
高雅的文艺大多是濒临灭绝倒闭的,需要政策扶持的,譬如京剧及其它地方戏曲。
下里巴人式的戏曲也能称为高雅艺术,这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情。
戏迷锐减、观众寥寥,似乎是变高雅的前提。
粉丝众多的艺术似乎永不会是雅的,而只能是俗的。
受众少了,并不能说明这种文艺的层次就高。
正如大多数人看不懂,并不等于它就雅。
其实,所谓高雅文艺,就是对那些具有一定传播历史的小众文艺的一种保护措施而已,别无它理。
而跟“高雅”相对应的应该是“低俗”这个词,“低俗”对“高雅”,多么的工整啊。
那么,为啥“低俗”被改成了“通俗”呢?就是因为“低俗”含有贬义。
相应的,“高雅”含有褒义。
而“通俗”,则是个中性词,用它来涵盖一些传播很广受众很多的文艺,也就更为合适了吧。
说这艺术是高雅的,自是一种褒扬,也是一种市场的宣传策略:快来看看吧,高雅一回好了。
而对于通俗的文艺,则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来宣传了,而是要着重地细分市场。
主旋律,无疑是通俗的一种,不过也有变高雅的可能,也许一不留神呢。
“三俗”的始作俑者也是在细分市场,即是从广义的通俗文艺当中,再把文艺分成:狭义的通俗(包括主旋律)、低俗两种。
狭义的通俗,就是走上三路的通俗。
而低俗,就是走下三路的通俗。
至于庸俗、媚俗,在“三俗”的始作俑者看来,其实是对低俗文艺的形容,或者说是低俗文艺的市场策略。
既然走下三路,自然很庸俗,自然要媚俗。
庸俗就是平行地接受社会上的低俗标准,媚俗就是主动地迎合社会上的低俗需求,看来都不怎么样啊!其实呢,庸俗与媚俗同样适用于狭义的通俗文艺。
即便这文艺比低俗的高些,也一样可以庸、可以媚。
就拿五六十年代的“高大全”来说吧,就是既庸且媚的。
“三俗文化”盛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之一。
1 1 7
装 和打造 成你 想要 的任 何东 西 : “ 你 是~ 只狗 也会 打造成 明 星 ” 。 网络可 以极 大 限度 渲染 栏 目的吸 引 力, 这种 吸 引力 当然包 括正 向 的吸引 和负面 的诱 惑 , 而且 这 种诱惑 更加 鲜 明和隐性 。
网络文 化健 康发展 。
二、 经 济 因素 : 市 场 经 济 的逐 利 性
“ 三俗文 化 ” 表面 “ 繁华 ” 的背后 是 巨大经 济 利 益 , 是 网络 运 营商 、 媒体 、 投 资商 、 个 人 对 金钱 的疯
狂 追求 。
布尔迪 厄指 出 , “ 通 过 收视率 这一 压力 , 经济在 向电视 施 加影 响 , 而通 过 电视 对新 闻场 的影 响 , 经
作者简介 : 张九海 , 男, 哲学博 士 , 天 津理 工大学法政 学院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研 究方 向: 社会 文化 。
当前 , 庸俗 、 媚俗 、 低俗 的 “ 三俗 文 化 ” 盛行 , 这 引起 我 们 党 和政 府 的 高度 重 视 。党 的十 八 大报 告 指出: “ 开展 ‘ 扫黄 打非 ’ , 抵 制低 俗现 象 。普及 科学 知 识 , 弘扬 科 学 精神 , 提 高全 民科 学 素 养 。 ” l 1 ] ‘ ‘ 三
要 表现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
第 一, 由于信 息 的海量 性 和传播 的 迅捷性 , 网络 中积 累了大量 的低俗 文化 。其 实 网络 就是 一个跨 越 古今 中外 的庞 大信 息库 , 几 乎全人 类 的文化 一下 子 汇集 和叠加 在 一起 。网 络信息 中 , 阳春 白雪和下
三俗问题
对“三俗”的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是强调指出:“要领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由此也警示我们要对抵制低俗文化之风深入思考。
对现在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的产生我们不能单纯对这些文化表面进行批评或者贬低,而应该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了解,究其根源。
“三俗”文化的本质在于其低俗的精神。
“三俗”文化固然使人难以接受但是其之所以能够产生并能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难辞其咎。
如果社会中无人接收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它们何来发展?“三俗”文化的产生正是现实低俗文化精神的体现。
奢靡享乐的人生精神。
人生是需要精神的,但有的人生精神是高尚的,有的则是低俗的。
当下,奢靡之风盛行于公款消费群体中,改革开放时期先富起来的富人群体,有一定工资收入的城市年轻人群体中;在精神层面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也有蔓延之势。
在传播文化领域不断激化人们的奢靡追求。
致使大众开始追逐奢靡享乐。
唯利是图的职业精神。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职业劳动获得合法的物质利益,其本身是完全正当的,必须的。
然而,现在个人或者单位的一切职业活动都是为着最大限度的获取个人利益为宗旨。
使得社会职场风气大变,充满自私自利。
去思想化和泛娱乐化的娱乐精神。
去思想化娱乐精神即是把娱乐和思想对立起来,以娱乐淡化、屏蔽或排斥人的思想、理性的反理性类似动物的“愚乐观”。
泛娱乐观即指过度贪恋娱乐和社会文化娱乐化。
二者结合即形成“愚乐至死”的低俗文化。
为抵制“三俗”文化的侵蚀我们应加强高雅素养教育,政府带头做好高雅文化的传播与学习,提高职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领域更应该加大力度引领起走向正确的方向。
对于“三俗”文化要从根源加以抑制,从精神教育入手,使其无容身之处。
三俗
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缺失,“低俗、庸俗、媚俗”“三俗”文化流行。
文章通过列举郭德刚、小沈阳所代表的“三俗”文化火爆、走红现象,反映出中国文化领域主流文化运行乏力、在片面追求利润商业化,商业利益追求压倒一切,使文化沦落为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二、主流媒体和文化主管部门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和全球化的视野承担起反“三俗”文化责任,主流媒体:一是抵制完全商业化运作,不片面追求收视率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现象;二是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感知百姓冷暖,在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中搭建沟通桥梁;三是增强主流文化的魅力,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以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文化主管部门:一是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三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发展规律,主流文化不能以僵化的宣教面孔来败坏大众的胃口,主流价值要清晰鲜明。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低俗、庸俗、媚俗”“三俗”文化便乘虚而入;出版物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电视媒体,人为制造“热点”、哗众取宠、格调低下,为追求收视率甚至不惜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一些网站,炒作绯闻、披露隐私,靠无聊、低级的“恶搞”甚至靠渲染色情暴力提高点击率。
这类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散播快,流毒广,其严重危害不容轻视,在以低俗的方式赢得所谓“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文化主管部门管理职责的缺失,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沦丧、价值观的迷失、导向的严重偏离。
首先,低俗文化的流行,折射出主流文化缺失。
对大众来说,被时潮所裹挟、盲从低俗也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无可厚非,问题是主流文化如何对盲从低俗作出有效的引导?主流文化明晰的价值观应成为社会的一个尺度,然而,当下的某些主流文化(包括主流媒体)被时潮裹挟着炒作热点,致使某些界域内的大众文化一时间成了主流文化的榜样。
“三俗”文艺现象背后的观念与机制问题
“三俗”文艺现象背后的观念与机制问题当今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三俗”文艺现象,既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误区有关,也与文化生产、文艺批评等机制方面的薄弱或缺失有关。
对于大众文化发展的认识误区,导致或者对文艺大众化根本否定,或者对“三俗”文艺现象滋生蔓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大众文化生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文艺生产成为缺乏自律约束完全市场化的“消费主导型”生产。
当代文艺批评的评价引导功能缺失,丧失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导致“三俗”文艺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应当通过批判反思增强文化自觉性,走出认识误区,努力建构与加强大众文化生产的管理机制和当代文艺批评的引导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抵制这种不良文艺现象。
标签:“三俗”文艺现象;大众文化;生产管理;文艺批评在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潮流和各种文艺现象中,存在着过于低俗没有底线的情况,由通常意义上的通俗化,滑向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有的或许还可归入粗俗、鄙俗、恶俗之类,丧失了基本的文化艺术品格,乃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公害”,值得特别加以关注。
对于当今的“三俗”文艺现象,也许无须多加描述,它的社会危害性也同样不言而喻。
问题在于,对于这样的不良文化艺术现象,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地发号召倡导反对抵制可能是不够的,出于道德义愤的批评指责也未必真正有效,重要的还是需要分析原因和找到症结,有针对性地加以批判抵制。
笔者以为,“三俗”文艺现象的滋生蔓延,实际上既与人们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有关,同时也与文化生产、文艺批评等机制方面的缺失有关。
对此有必要进行批判反思,从而增强应有的文化自觉性,更有效地抵制这种不良现象,净化文艺的生态环境,促进文艺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一、大众文化发展的认识误区问题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对当今“三俗”文艺现象,可能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种观念认为,这种不良文艺现象的滋生蔓延,根源在于文艺生产的大众化、产业化,在于大众消费文化的泛滥,因此,要消除“三俗”文艺现象,就要采取严厉措施限制大众文化的发展;另一种观念则相反,认为文艺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满足群众需求是硬道理,文艺市场中出现一些低俗化现象在所难免,不必大惊小怪。
抵 制三俗心得体会
抵制三俗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和多样化,“三俗”现象时有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
所谓“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
抵制“三俗”,对于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低俗,往往表现为内容粗鄙、低级趣味,以迎合人们的本能欲望和不良嗜好。
比如一些毫无营养的低俗笑话、充满性暗示的图片或视频等。
这些低俗内容不仅缺乏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还容易让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漩涡,丧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庸俗,则侧重于追求表面的虚荣和功利,缺乏精神内涵和深度。
比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攀比成风,将金钱和地位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这种庸俗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变得浮躁、浅薄,忽略了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
媚俗,是指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流行趋势,而放弃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艺术追求。
例如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惜采用夸张、狗血的剧情和表演方式,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深刻思考。
“三俗”现象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它侵蚀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接触“三俗”内容,容易导致价值观扭曲,追求虚荣、浮躁和功利,缺乏对真善美的正确判断和追求。
其次,“三俗”现象破坏了社会的文化环境。
优秀的文化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而“三俗”文化则阻碍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降低了社会的文化品位。
此外,“三俗”现象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些低俗、庸俗的行为和言论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抵制“三俗”呢?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多读书、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对优秀文化的欣赏能力。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才能在面对“三俗”内容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其次,要加强对媒体和文化产业的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打击力度,规范媒体和文化市场的秩序。
三俗文化:筑牢防火墙,抵制三俗
筑牢防火墙,抵制“三俗”近年来,“三俗”文化借助电视、网络等传播平台大肆风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观众口诛笔伐,引来公众恶评如潮。
“三俗”文化言论低俗,行为媚俗,形式庸俗,败坏社会风气,严重侵蚀我们的灵魂,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文化格格不入,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和谐音符。
因此,筑牢防火墙,抵制“三俗”文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俗”文化为何如此泛滥?为何如此俗不可耐?其实低俗只是表象,功利才是它们的本质。
传播低俗文化的媒体和演员都怀着一种功利的目的,所以导致了文化的俗不可耐。
媒体的功利在于追求经济效益,演员的功利在于炒作自己、博得虚名。
而受众媒介素养的低下,使得“三俗”有了吸纳之处,有了市场。
“三俗”文化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行攫取商业利益之实,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真正的需求,而且培养了受众庸俗的文化口味。
挤压了健康文化的生存空间,破坏了社会文化氛围,败坏了社会风气,流毒深远。
因此,抵制三俗文化刻不容缓。
纵观这些“三俗”文化,低俗只是表象,功利才是他们的本质。
它们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行攫取商业利益之实,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真正的需求,而且培养了受众庸俗的文化口味。
长此以往,必将挤压健康文化的生存空间,破坏社会文化氛围,败坏社会风气,流毒深远。
从更长远的角度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大繁荣,中国软实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而“三俗”文化与这些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抵制“三俗”文化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刻不容缓。
如果把“三俗”文化比作网络病毒,那么媒体便是这个病毒的源程序,制造三俗的人就是病毒滋生的土壤,而受众便是病毒侵害的对象。
要想抵制病毒就必须建立防火墙,隔离源程序,铲除土壤,增强抵抗力。
抵制“三俗”,媒体必须加强自律,担当社会责任,筑起火墙,隔离病毒。
媒体作为社会重要信息提供者和公共舆论平台,是“三俗”文化重要的传播渠道,对“三俗”文化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浅议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浅议三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许多大学生在他们的周围都有着三俗文化的影响,比如吸烟、喝酒以及参加相亲。
三俗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即形成“低尚文化”的价值观。
三俗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更容易放纵自己的欲望,利用放纵的方式来追求快乐的感觉,比如吸烟,喝酒和参加相亲,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吸烟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喝酒可能会导致抚慰酗酒,对大学生发展有不利影响,而参加相亲可能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造成不良影响,左右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从而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三俗文化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品质。
由于三俗文化多以放纵自我为目标,这使得大学生们太容易把自我放纵,而忽视对自身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会对他们更多时间都关注于自我放纵,而不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潜力,从而形成缺乏责任心和道德感的思想品质,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人生。
因此,为了调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其中应包括宗教价值观、哲学价值观、法律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等,让学生接受更完善的价值观观念的教育,而不是用三俗文化代替。
其次,大学要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关于价值观素质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放纵自我。
此外,学院也可以组织针对精神文明修养、法制精神、专业道德、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慢慢养成坚守价值观的习惯。
从以上可以看出,三俗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它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为了调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应当采取以上几种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精神文明修养,提高其职业发展和未来人生的准备能力,以实现农民工上学的理想。
2013申论范文:反思“三俗”文化现象
2013申论范文:反思“三俗”文化现象反思“三俗”文化现象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拜物主义、文化消费主义的冲击致使文化领域三俗现象严重,导致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导向的严重偏离、一部分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沦丧。
为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采取多种措施弘扬主流文化。
三俗”之风盛行导致了一些影视片,过度追求商业化、娱乐化,忽视高尚的审美追求;一些出版物,过度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一些电视媒体,为追求收视率人为制造“热点”,哗众取宠、格调低下;一些网站,炒作绯闻、披露隐私,甚至靠渲染色情暴力提高点击率,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抵制“三俗”文化,弘扬主流文化。
第一,主流媒体要承担社会责任,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
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真实需求,发掘基层先进人物事迹,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弘扬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主流媒体加强创新意识、市场意识。
1、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利用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形式。
在宣传主流文化,先进人物事迹是采用电影的形式,请一些明星来演主要角色,如建国大业和正在拍摄的建党大业,将弘扬主流文化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取得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成功。
2、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枯燥的说理方式而是创新表现方式,通过话剧,电视剧、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
如《复兴之路》将宏大的主题与全新的艺术探索相结合,在赢得各阶层观众青睐的同时,突出了主旋律,体现了主流文化的无限魅力。
3、重视流行文化,重视来自网络、草根的创意,将主流文化用流行的元素表达,使主流文化的宣传更加容易被群众接受。
第三,加大文化的供给能力。
文化、宣传、教育、财政等部门加强联动开展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活动,让群众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选出最受喜爱的文学作品,同时鼓励优秀作品拍成电视,电影,给优秀作家津贴补助,激励他们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 经济 学 院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a f b i nvrt f cn mc(u a ie n oi c n e or l e iesyo o o i H m nt s dS c l i cs n o Hu U i E s i a aS e
恶就这样被颠覆和混淆 。 人们 的心灵不断受到愚弄和伤害 , 人
们 不 敢也 无 法再 相信 现 实 。审 丑 ” 象 的流 行 即反 映 了人 们 这 “ 现
一
的公务员队伍 。 “ 有 以优秀作 品鼓 舞人 ” 的宏伟文化战略 。 但却
无 法 阻 止 “ 俗 ” 化 的 大 行 其 道 。 这从 另 一个 侧 面证 明 了在 三 文
苟 子 日 : 1言 善 , 行 恶 , 妖 也 。[ 实 社会 中 , 国妖 ” 象 “1 2 身 国 ”l 1 现 “ 现 所谓 “ 三俗 ”就 是 “ , 庸俗 、 俗 和 媚 俗 ” 低 的文 化 现 象 。现 实 生活中 。 类“ 俗” 化现象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视听。 各 三 文 中 国虽 有 全世 界 最 庞 大 的 专 职从 事 宣 传 、 化 、 文 思想 政 治 工 作 层 出不 穷 : 迹 感 人 的 廉 政 典 型 是 大 贪 污犯 、 彩 照人 的 十 大 事 光 女 杰 是 “ 三 ”正 襟 危 坐 的人 大 代 表 是 “ 老 大 ” … 美 丑 善 小 、 黑 …
“ 众 ” 文 化心 理 需 求 , 会 上 存在 着有 利 于其 生存 的 环 境 。“ 三 俗 ” 从 更 为 根 基 的 制 度 着 手 , 受 的 社 反 要 完善 制度 , 障社 保
会 的 公 平 正 义 , 作更 多更 好 的 文化 产 品 , 去 滋 生“ 创 除 三俗 ” 化 的社 会 土壤 , 压 其 生 存 空 间 。 文 挤 关 键词 :三 俗 ” 化 ; 化 心 理 ; 三 俗 ‘ ‘ 文 文 反
会环境下 , 理想 已被金钱所衡量 , 人们 只信奉权势 与金 钱 , 只 贪图眼前的享乐 , 下层社会 的苦难视而不见 。 对 这种社会也 只
接 受 浮 躁 文 化 , 躁 文化 成 为 主流 。 浮 躁 社 会 与 浮 躁 文 化 的 浮 在
已经越来越不像人 。 会越 来越像一个恐怖 的社会。 社 在这样 的 社会 中 , 社会矛盾 如贫富差距 、 治腐败 、 政 社会 不公等 正在 以 不同寻常 的速度激化 :代表贫富差距 的基尼系数达到 0 , . 早 5 已超 过了 0 . 4的国际警戒线 ;腐败 现象在 国家高调反腐声中 似乎越来越多 :代表社会不稳定 因素 的社会不满群体在扩大
现 实 社会 存 在 着 有 利 于 “ 俗 ” 化生 存 的 环境 , 在 着 对 “ 三 文 存 三
心理 , 凡是传统认为美 的东西都拿来嘲弄一番, 凡是传统认
为 丑 的东 西 都 加 以 吹 捧 . 传 统 的道 德 教 育斥 之 以鼻 , 取 抵 对 采
制 的态 度 。 种现 象在 网络 世 界 显 得 更 加 突 出 , 多 人把 这 种 这 许
的泛滥是 某些媒体 和媒体 从业人 员片 面追求经 济效益 所导
致 , 其 深 层 次 原 因 则 与 当今 社 会 浮 躁 、 流 价值 缺失 密 切 相 但 主 关 。 当今 社 会 , 浮躁 已成 为 现 代 人 的 一 种 通 病 , 们 越 来 越 不 人 能 容 忍 贫 穷 和默 默 无 闻 ,越 来 越 不 愿 用辛 勤 劳 动 和艰 苦 努 力 来 获 得 成 功 和荣 誉 , 几乎 人 人 都 梦 想 一 夜 成 名 、 一夜 暴 富 。 因 为浮躁 , 做不到“ ?明志”更谈不上“ 静致远” 人 淡 自 , 宁 。温 家 宝 在 同济 大 学 向师 生 们 讲 到 :一 个 民族 有 一 些 关 注 星 空 的 人 。 “ 他 们 才 有 希望 ; 一个 民族 只是 关 心 脚 下 的事 情 , 是 没 有 未 来 那 的 。” 当今 社 会 就 缺 乏一 些 关 注 星 空 的人 . 为 在这 种 浮 躁 社 因
Au .0 g2 1 1
第 8卷 第 8 期
V0. . 1 No8 8
关于“ 三俗’ ’ 文化现象的思考
孙 念超
( 国 石油 大学 ( 东 )马 克 思 主 义学 院 , 东 青 岛 2 6 5 ) 中 华 山 6 5 5
摘
要: 当今 社 会 ,. - ” 化 大 行 其道 , 社 会 风 气 产 生 了极 为 恶 劣 的 影 响 。“ “- 文 zI  ̄ 对 三俗 ” 化 的 风行 是 因其 迎合 了 文
第三 。 极端压抑下 的娱乐心态 。 荣辱错位现象引发整个社
会 道 德 价 值 缺 失 ,拜 金 思 想 、物 质 主 义 让人 们 不 择 手段 的敛
财, 丑恶现象层出不穷 , 假药 、 败、 腐 暴力犯罪、 欺诈 等。 新闻天
天都 在 播 报 这 些 相 关 的 内容 ,人 们 天 天 都 在 看都 在 听 这些 丑 恶 的事 情 。 金 钱 面前 , 在 良心 、 道德 、 白 、 清 素质 等 一 概丢 弃 , 人
俗 ” 化 的 心 理需 求 。 文
.
第 一 , 型 社会 下 的浮 躁 心 理 。从 表 面 上 看 ,三 俗 ” 化 转 “ 文
做 法 当作 是 宣 泄 自 己不 满 情 绪 的 一 种 手 段 和方 法 。而另 一 些 人 则 把 “ 丑 ” 为 出名 获 利 的 一 种 手 段 , 至 以绯 闻 和 丑 闻 秀 作 甚 当作 博 取 出位 的 手 段 。 于 是 “ 蓉 姐 姐 ”“ 姐 ” “ 利 哥 ” 芙 、风 、犀 火 爆 网络 也 就 不 足 为 奇 了。 们 追 逐 “ 人 三俗 ”是 人 们 心 中 曾经 美 , 丽圣 洁 的 东 西 被 击 碎 后 , 种 放 任 和绝 望 的选 择 , 映 了荣 辱 一 反 错位下人们精神上的矛盾 、 痛苦 和迷 茫 , 这也 成 为 “ 俗 ” 而 三 文 化存在的温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