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合集下载

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作者:魏波来源:《资治文摘》2008年第04期1. 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90年代初,两德合并。

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

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

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 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

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

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

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

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发生严重失序,导致金融系统运行失灵,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一系列事件。

以下将分析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危机。

1.1929年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股市经历了一段繁荣期。

然而,股市的繁荣是建立在高度杠杆化的基础上,许多投资者借钱进行投资。

最终,当股市开始下跌时,大量的投资者因负债累累而破产。

这导致了银行的资金流失和关门,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股市的过度繁荣和市场的投机行为。

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创新(如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控制风险,这导致了市场上的过度投机。

当股市遇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盘。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东亚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东亚国家如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高度借贷和外贸依赖的基础上的。

当国际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表示怀疑时,投资资金开始撤离,这导致了货币贬值、利率飙升和企业倒闭。

4.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股的繁荣和科技公司的过度估值。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科技股的热潮,许多投资者涌入科技股市场,使得科技公司的估值飞涨。

然而,大部分科技公司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盈利,这导致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失望和抛售,最终引发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5.2024年次贷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和次贷市场的暴露。

20世纪初,美国推动一项房屋拥有政策,使许多低收入家庭可以贷款购房。

然而,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和偿债能力没有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了很多次贷无法偿还。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信贷市场的恐慌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20世纪以来历次经济危机

20世纪以来历次经济危机

20世纪以来历次经济危机中国财经报 2011-08-18 09:29:24 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大萧条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22年到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造成了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损失惨重。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

1990年储蓄和贷款危机上世纪80年末和90年代初,银行业自大萧条以来出现了最严重的危机,超过1000家的互助储蓄银行倒闭,其资产更是超过了5000亿美元。

最终,为挽救此次危机所付出的代价超过了1500亿美元,其中1240亿美元由美国政府和纳税人承担,只有290亿美元是由互助银行业本身承担。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下跌50%,使日本遭遇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低迷,房产价格跌幅超过75%。

日本政府为了拯救倒闭的房贷公司,动用了公共资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香港恒生指数大跌,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日本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美林银行贱卖、摩根士丹利寻求合并,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摘自8月11日《江苏商报》。

三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解决

三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解决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具体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00~2008年全球发生较严重的经济危机20多次,其中最典型的经济危机有三次:1929年金融危机、1987年滞胀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下面分别介绍其成因及解决方案:(一)1929年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一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经营者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投资过度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应对政策措施:英美法等国主要采取加强国家干预政策;德国日本主要采取军事化政策,实施对外侵略。

其中最为出色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首先从金融方面开始,1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2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等。

罗斯福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控制。

在农业方面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

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吸收大量劳动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并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

20世纪90年代末3次金融危机讲解

20世纪90年代末3次金融危机讲解

20世纪末三个金融危机案比较分析及思考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从历史进程来看,三次危机都是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

本文将从盯住固定硬币的汇率制度角度分析比较三次危机,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有所启示。

三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一)危机的背景和成因的比较分析1、危机的本质不同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

在危机爆发前,欧共体内部僵化的汇率机制使各国在经济和财政状况上的差异并没有在其货币的汇率上体现出来,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货币政策自主权,不能根据国内经济条件随意调整利率和汇率,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合作性,核心国德国的货币政策主导了整个欧洲的货币政策,德国实力的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力量的均衡。

政策上的非协调一致导致一些国家的货币如马克趋于坚挺,另一些国家的货币如英镑则呈弱势。

德国政府由于东西德统一财政出现巨额赤字并担心引发通货膨胀,便提升了贴现率。

过高的德国利息率引起了外汇市场大幅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这些弱币便受到重大冲击,最后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实行贬值。

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均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国际投资基金冲击下,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由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没有根本利益联系,同时也希望能够亚洲快速发展,因此也不会出手援助,故而引起东南亚国家本币大幅度贬值,房市、股市严重动荡,这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流动性危机。

由于墨西哥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等富裕的邻国,引进外资但被外资抽取了大量利润,存在着长期的外贸逆差, 墨西哥政府用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弥补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当大量的短期国际资本迅速外逃时, 引发比索大幅贬值, 墨西哥政府拿不出大量的外汇储备来支撑其比索汇率,从而引起股市和借贷市场行情的大幅下跌,进而波及全球经济, 最终酿成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出现的系统性崩溃,导致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后果,并从历史和现实案例中分析其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1. 不合理的信贷政策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信贷政策。

当金融机构过度放松信贷政策时,过度发放贷款将导致资金过度流动,市场泡沫逐渐形成。

当市场泡沫破灭时,很多人将无法偿还贷款,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2. 金融监管不力金融监管不力也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管制,他们可能会进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过度冒险投资和违规操作。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

3.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全球市场的相互关联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引发的,但其影响迅速传遍全球。

二、金融危机的后果1. 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常常会导致经济衰退,因为金融市场的崩溃会削弱企业和个人的信心,减少投资和消费。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和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2. 社会动荡金融危机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失去工作的人们可能会对政府和金融机构感到愤怒,抗议和暴力事件可能会增加。

这样的社会动荡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3. 国际间的紧张关系金融危机还可能导致国际间的紧张关系。

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能变得紧张,逐渐形成贸易战。

这将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加金融危机的冲击。

三、金融危机案例分析1. 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是20世纪最著名的金融危机之一。

这场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工业生产锐减,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

2. 2008年的次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近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这场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破裂,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

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引言金融危机是指出现在经济系统中的严重经济危机,通常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和经济衰退。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了解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对于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分析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为主题,探讨各种可能的因素。

原因一:金融市场过度杠杆化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表中使用杠杆,即利用借入的资金进行投资。

当市场条件良好时,利用杠杆可以实现高额利润。

然而,如果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借款方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导致金融机构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

杠杆化的金融市场容易形成金融危机。

原因二: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预防危机的重要手段。

如果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风险的不断累积。

例如,过度放松信贷政策和缺乏审慎监管可能导致信贷泡沫的形成,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原因三:资本市场缺乏透明度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是指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得与投资相关的信息,并能够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则和风险。

如果资本市场缺乏透明度,投资者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容易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从而产生恐慌情绪和市场操纵行为,加剧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扩大。

原因四: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可以迅速传播,一国金融市场的崩溃可能会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蔓延到其他国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原因五:经济周期的波动金融危机往往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密切相关。

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市场泡沫容易形成,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金融市场过热。

而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信心低落,金融市场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和金融危机。

原因六:外部冲击和不可预测因素金融危机还可能由外部冲击和不可预测因素引发。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等事件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0世纪90年代末3次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3次金融危机

20世纪末三个金融危机案比较分析及思考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

从历史进程来看,三次危机都是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

本文将从盯住固定硬币的汇率制度角度分析比较三次危机,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有所启示。

三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一)危机的背景和成因的比较分析1、危机的本质不同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货币危机。

在危机爆发前,欧共体内部僵化的汇率机制使各国在经济和财政状况上的差异并没有在其货币的汇率上体现出来,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货币政策自主权,不能根据国内经济条件随意调整利率和汇率,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合作性,核心国德国的货币政策主导了整个欧洲的货币政策,德国实力的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力量的均衡。

政策上的非协调一致导致一些国家的货币如马克趋于坚挺,另一些国家的货币如英镑则呈弱势。

德国政府由于东西德统一财政出现巨额赤字并担心引发通货膨胀,便提升了贴现率。

过高的德国利息率引起了外汇市场大幅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这些弱币便受到重大冲击,最后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实行贬值。

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均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国际投资基金冲击下,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由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没有根本利益联系,同时也希望能够亚洲快速发展,因此也不会出手援助,故而引起东南亚国家本币大幅度贬值,房市、股市严重动荡,这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流动性危机。

由于墨西哥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等富裕的邻国,引进外资但被外资抽取了大量利润,存在着长期的外贸逆差, 墨西哥政府用投机性强、流动性大的短期外国资本弥补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当大量的短期国际资本迅速外逃时, 引发比索大幅贬值, 墨西哥政府拿不出大量的外汇储备来支撑其比索汇率,从而引起股市和借贷市场行情的大幅下跌,进而波及全球经济, 最终酿成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20世纪以来的银行危机及原因分析

20世纪以来的银行危机及原因分析

二十世纪以来的银行危机及原因分析郭慧慧(0903010440 金融0903)内容摘要:银行危机是指银行过度涉足(或贷款给企业)从事高风险行业(如房地产、股票),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严重失衡,呆账负担过重而使资本运营呆滞而破产倒闭的危机。

银行危机1包括:银行挤兑(bank run)、银行业恐慌(banking panic)和系统性银行危机(systemic banking crises)。

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业呈现出起伏动荡的态势,银行危机也逐步由单个区域性银行危机发展为全球性银行危机。

关键词:银行挤兑、银行业恐慌和系统性银行危机、经济危机、bank run、banking panic、systemic banking crises、一、银行挤兑bank run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现的情况就叫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发生时,大量银行客户提取存款,客户相信银行可能倒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收回自己的存款,增加了违约的可能性,促使更多人提取存款,从而导致银行面临破产。

A bank run occurs when a large number of bank customers withdraw their deposits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bank might fail. As more people withdraw their deposits, the likelihood of default increases, and this encourages further withdrawals. This can destabilize the bank to the point where it faces bankruptcy.以下是发生过银行挤兑的国家:1994年初,成千上万的客户从西班牙银行Banesto bank提取存款。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四川农业大学2010XXXX 财会10-1班苟XX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纵观人类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开始至今,已经发生了五次重大金融危机。

它们分别是:192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拉美金融危机和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

一、192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即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趋势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其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

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

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也就是说是市场供需出现矛盾,导致这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生。

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

表面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

以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地美国为例,首先,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同时,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20世纪前后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20世纪前后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出亚洲各 国, 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 国, 泰
铢贬 值 。不久 , 场 风 暴 扫 过 了马 来 西 亚 、 加 坡 、 这 新 日本 和韩
L QU INS E . 4 AO JA H —6
起源于墨西哥盲 目的金融市场 自由化 ( 依照 “ 华盛顿共 识 ”的指示办事 ) ,大量热钱流入墨西哥和其他发展 中国家 , 造成投机资产价格 泡沫。
19 9 7—1 9 9 8年 : 洲 金 融 危 机 和 俄 罗 斯 债 务 危机 亚
பைடு நூலகம்
贷” 债券 的最大 的收购方 。“ 房” 两 又发放 大量金融衍生工具 , 将风险转嫁给更 多的机构和个人 。美联储持续降息诱 发房地 产市场毫无顾 忌的信贷 扩张 , 据保守估计 , 两房” “ 持有 的住 房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高达 5万亿 美元 ,其中超过 3
诱发房地产市场毫无 顾忌 的信贷扩张 。
20 0 8年 9月 美 国 次 贷 风 暴
次贷危机 (u pi em r aec s )又称次级房贷危机 , sbr ot g ri m g is 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 一场发生在美 国,因次级抵押贷款 机构破产 、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 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 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 由于美 国的房屋价 格昂贵 ,于是推 出 了 “ 次级按揭 贷 款 ” 专 门帮助信用记录较差的人 买卖 房子,鼓励 “ , 透支 ” 消
17 9 9—1 8 9 2年 : 球 性 金 融 危 机 全
国的经济 开始萧条 ,一些 国家 的政局 也开始混乱 。发生在 19 97—19 9 8年 的亚洲金融危机 , 是继三 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 机之后 , 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重大事件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第一,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始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和金融体系崩溃。

此次危机引发了东南亚地区经济下滑,导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危机的原因包括外债积累、固定汇率政策、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监管问题。

第二,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导致俄罗斯卢布贬值和债务违约。

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债务问题和严重的经济问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金融机构的腐败。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是2024年爆发的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加剧了银行系统流动性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倒闭和经济衰退。

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问题,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

第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24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主要涉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度负债、低增长和缺乏竞争力的经济结构。

此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稳定问题,威胁到了整个欧洲经济。

这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如下:首先,这四次危机都起源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但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们都是由于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加剧导致的,但其具体原因和特点各有不同。

其次,这四次危机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危机爆发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和家庭面临债务问题。

再次,这四次危机都揭示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揭示了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和风险管理不善的问题。

最后,这四次危机都促使各国和国际机构采取了行动来应对危机。

国家采取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复苏。

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提供了贷款和援助来帮助受危机影响的国家。

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

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

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金融危机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金融机构破产的一种现象。

自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并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起因1. 信贷泡沫:金融危机往往源于信贷泡沫的形成。

当金融机构过度放贷,扩大信贷规模,而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就会导致信贷泡沫破裂。

例如,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由于美国银行大规模发放高风险房贷,而借款人无力偿还导致的。

2. 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还可能由资产价格泡沫引发。

当某一类资产价格过度上涨,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形成泡沫后破灭,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例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就是由于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高估值的盲目投资,最终导致股市暴跌。

3. 政府政策失误: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失误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例如,政府过度放松监管,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失控;或者政府过度收紧货币政策,导致经济衰退。

政府的不当干预往往会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二、金融危机的后果1. 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衰退。

由于金融机构破产和信贷紧缩,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限,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减缓。

经济衰退会导致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资产负债表调整: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往往需要进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平衡,金融机构可能需要削减资产规模,清理不良贷款,以恢复其健康的财务状况。

这种调整过程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兼并重组。

3. 社会动荡:金融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失业率的上升、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福利的减少等问题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抗议活动。

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维持社会的稳定,避免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

三、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1.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三次金融危机

三次金融危机

网络学习课程
20世纪三次金融危机
首先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什么事金融危机,所谓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通过本次学习,我总结了这三次危机的异同。

首先介绍一下这三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1929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产品以及工业的产出过剩。

百姓都将大量的钱投入股市,使得股价一路飙升,以致高额的泡沫股价。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是泰铢严重贬值,使得整个东南亚地区陷入危机。

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完整版)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完整版)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

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

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

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4。

84倍。

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转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

三是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

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

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60年代,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1982年8 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

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

1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二是拉美国家私人银行贷款增速很快,超过了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短期和长期贷款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比重增长迅猛,而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降;此外,贷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增大了利率风险。

浅析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全球金融体系的失衡、金融创新与监管不足、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并阐述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全球金融体系的失衡是导致2024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经济存在着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支付不平衡等问题,美国大量消费品进口使中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而美国则由于消费过度导致债务累积。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扭曲,促使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

其次,金融创新与监管不足也是2024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金融机构推出了衍生金融产品,并通过对这些产品进行拆分再包装,将高风险投资转化为低风险投资进行出售。

然而,金融监管机构对这些金融创新的监管,并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很多金融产品的风险与监管机构的认识是不对称的,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是引发2024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由于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银行纷纷向信用不良的低收入人群发放次贷贷款。

当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时,这些次贷贷款遭遇大量违约,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蔓延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出现了信任危机,各大银行互相不信任,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崩溃。

对于中国来说,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予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对金融创新的审慎性评估,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能力,减少金融市场的乱象。

其次,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的产生。

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避免一些风险因素聚集和放大,从而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减少对外依赖,使中国经济更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2024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全球金融体系失衡、金融创新与监管不足、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对中国来说,这一危机提醒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加快国内市场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简单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简单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简单介绍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共经历了五次金融危机1:1992-1993年的欧洲金融危机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表现形式及结果:90年代初,两德合并。

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一年的动荡。

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欧洲货币危机发生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主要原因有三:(1):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2):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3):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形式及结果: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

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

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

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绝不是偶然,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

表现形式及结果: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引言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1. 不良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是金融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贷款违约率上升,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损失,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2. 泡沫经济:过度的投资和炒作往往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当泡沫破裂时,经济会陷入衰退,引发金融危机。

3. 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制度的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风险和不稳定性。

4. 经济衰退:当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金融系统容易受到冲击。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等问题,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是必要的:1. 加强监管:改进监管制度,确保监管机构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监督金融市场,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2. 提升透明度:加强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市场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

3.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等。

4. 经济多元化:促进经济多元化,减少对某个特定行业或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分散风险和降低金融系统脆弱性。

结论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和促进经济多元化等防范措施,可以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并降低其对经济的冲击。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运行中,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自从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些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全球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尽管每个危机和衰退都有其独特的原因,但一些共同因素通常引发了这些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一些潜在原因,希望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

1. 信贷过度扩张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往往源于信贷过度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金融机构过度借贷资金,将过多的信贷注入市场,推动资产价格快速上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价格泡沫最终破裂,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经济的衰退。

这种信贷过度扩张可以追溯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过于宽松,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2.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也是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对市场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和恐慌会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

当投资者开始抛售资产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时,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这会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和经济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可以源于政府政策变化、国际关系紧张、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3. 结构性经济问题经济衰退也经常与结构性经济问题有关。

这些问题包括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消费习惯改变等。

这些结构性问题会导致某些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从而使整个经济体系陷入衰退。

此外,过度依赖某个行业或经济领域也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原因,当该行业或领域出现问题时,整个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4.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对全球经济也有重要影响。

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金融风险可以迅速传播。

因此,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很容易影响到其他国家,进而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可能源于汇率波动、跨国公司的债务风险、国际贸易不平衡等。

5. 政府政策的缺失政府政策的缺失也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全球金融危机是指一系列的金融市场崩溃,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财政危机。

这个名词首次被广泛使用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包括金融市场失灵、宏观经济不稳定、不规范的金融监管和政府政策失策等。

这次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金融系统的崩溃,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金融自由化浪潮。

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风险放大。

大量的流动性进入金融市场,促使了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同时,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监管措施相对滞后,监管体系没有有效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

这种失灵的金融监管使得金融机构可以获得过多的杠杆,从而导致金融系统内外的风险加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在此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繁荣期,许多人开始购买房产,而银行积极发放次贷贷款,通过金融工程产品将次贷贷款打包成为复杂的衍生品,并以此为抵押担保证券,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进行分销。

但是,随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破裂,次贷贷款违约率上升,这导致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

丧失信心的市场参与者开始抛售这些衍生品,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导致了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崩溃使得各国金融市场停滞不前,信贷紧缩,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从而造成产业生产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活动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恐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全球贸易和投资受到冲击,跨国公司的利润下降,全球供应链遭受破坏,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水平大幅下降。

同时,金融机构的破产和财务困境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失业人数的激增。

金融危机还暴露了金融监管和政府政策方面的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

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

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

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

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

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

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4.84倍。

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转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

三是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

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

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60年代,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

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

1982年8 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

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

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

二是拉美国家私人银行贷款增速很快,超过了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短期和长期贷款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比重增长迅猛,而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降;此外,贷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增大了利率风险。

三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压力增大,国际信贷紧缩,美国实行高利率,加重了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

1987~1992年美国储贷危机20 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房屋市场价格得到了逐步修正,同时,美联储加息造成了银行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储贷危机。

储贷银行本质上是通过赚取存贷利率差进行运营的,但是由于美国80年代初期升息步伐加快,投资者纷纷将定期存款转投到货币基金中,增大了银行资金压力。

而银行又面临着短期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长期贷款利率不变的利率错配状况。

80年代美国还允许储贷机构开展商业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业务,增加其获利能力,同时放松了对房贷授信条件以及风险管理控制,储贷银行还开展了投资不动产等活动,增大了储贷银行的经营风险。

导致储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20世纪30 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2美国实行单一银行体制,法律禁止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迫使了大多数银行只能服务于相对狭窄的区域市场,不利于银行业分散风险,使得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是银行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过度信贷扩张,超出了银行控制范围。

美国银行在80年代的过度信贷扩张,酝酿和集聚了进入风险。

三是外部金融监管不力。

美国的不同监管机构在监管理念、资本金要求、市场准入、处置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增大了市场的道德风险。

允许实际已经破产的储贷机构继续经营,增大了储贷机构在新竞争环境中破产的概率。

1990~2003年的日本银行危机20 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金融机构放松了对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抵押贷款,促成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暴涨,集聚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银行也因管理不善积累了大量坏账,加上金融监管当局监管和改革的滞后,经济泡沫最终在1990年破灭,造成90年代日本银行危机爆发。

危机恶化了日本外围经济环境,监管当局没有及时地控制风险,使得银行危机升级恶化,促使日本经济严重衰退,走上经济衰退增大银行坏账这种恶性循环的道路,加快了日本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

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东德和西德的合并增强了德国经济。

虽然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份额不变,但由于马克对美元升值,使得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相对份额不断提高。

马克币值变化对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就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时英国、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实行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而德国因合并出现巨额赤字,如果实行低利率则会引发通胀,德国和其他欧共体成员的经济矛盾不断加深。

德国在1992年6月将其贴现率升至为8.75%,随即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英镑、里拉抢购马克的投机性攻击,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

尽管欧共体放宽了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浮动宽幅,但仍挡不住市场的投机性攻击,造成了区域性的货币危机。

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从外围经济环境来看,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降低利率手段。

大幅度利率差使得市场投资者抛售美元,买进马克;而期初德国东部经济增长缓慢,德国股票市场资金转投马克,导致马克汇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

二是欧共体各成员国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机制的要求。

危机造成马克币值坚挺,英镑、里拉等币种贬值,导致英镑和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墨西哥在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后采取了多项经济改革措施,使得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引进巨额外资为它1994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当美国提高利率时,墨西哥比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加上国外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大量抛售比索抢购美元使得墨西哥陷入了更深危机中。

危机迅速地传染到整个拉美国家,甚至波及到了欧洲、亚洲国家。

墨西哥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是因为:一是进口大幅增加,耗费了墨西哥大量外汇储备;在解除资本管制后,盯住汇率制度的隐性“汇率保障”吸引了大规模私人资本流入,虽然弥补了墨西哥经常项目逆差,增加了外汇储备,但这些私人资3本流入后,主要投机在有价证券上,而这些资金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二是民间投资严重不足,投资主要流向不动产、商业和金融市场,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快速私有化进程迫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生产性投资不断下降,推动了投机性投资膨胀,经济泡沫现象严重。

三是国内政治冲突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墨西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动摇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美国利率提高和经济恢复造成墨西哥外围经济环境恶化,引起大量资本抽逃。

1997~1998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2月至5月,国际投机资金对泰铢进行投机攻击,泰国国内银行出现挤兑事件,泰铢兑美元跌至当时10年来的最低点。

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加剧了更大规模的投机狂潮,迫使泰国央行放弃1984年以来一直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

而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在投机者的投机攻击下,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宣布贬值和放宽浮动范围。

随后东南亚各国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资本净流出增大使得东南亚危机国家外汇储备下降,国内利率暴涨,约束了流动性和增大了债务还本付息的困难。

以下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一是东南亚国家大多采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是这些国家的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使得它们的汇率制度更容易受到美元对日元、美元对其他欧洲货币变化的影响,增大了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

二是银行对私人部门和企业信贷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资产负债率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泡沫经济破灭后,增大了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

三是因缺乏新的主导产业,大量资金转向投机与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集聚了大量金融和房地产泡沫。

四是东亚各国对国外银行债务额巨大,且短期外债居多。

但是国内银行对企业所拥有的是按本币计价的中长期债权,巨额外债期限的不合理搭配,增大了东南亚国家外债面临的外汇波动风险。

1998~19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2年初,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进行经济改革,但却造成了俄罗斯国内生产连续降低,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97年才有所改善,但生产增长的幅度仍然很小。

俄罗斯在1996年开始对外资开放,市场投资者看好其金融市场,严重的投机使得股市和债市纷纷走高,俄罗斯的股市涨幅惊人,集聚了大量泡沫,完全有别于当时亚洲各国股票市场严重受挫的表现。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经济政策失误。

俄罗斯的经济政策中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而财政紧缩又导致了流动性不足,投资大幅降低,最终造成经济长期衰退和政府偿债能力不足。

二是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

俄罗斯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主要依靠出口能源、基本原材料来增加外汇储备收入。

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不合理,增大了俄罗斯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

三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俄罗斯政府更迭起伏,政局动荡加剧,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1~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1年3月,阿根廷出现了一个较小的偿债高峰,但是市场却怀疑阿根廷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

7月份,阿根廷汇率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印证了此前的市场预期,比索币值出现大幅贬值。

随着市场预期的恶化,国内资本出现了大规模外逃,利率大幅上扬。

为了抑制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防止资4金外逃的措施,但这反而加剧了金融恐慌。

期间,阿根廷政治上的混乱也将其金融危机推向了深渊。

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贸易自由化、经济自由化加重了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在阿根廷推行私有化的过程中,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干预能力,并没有采取措施限制外资的自由流入和流出。

二是政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对汇率政策做恰当的调整,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通过举借外债发展经济的方式,反而致使阿根廷背负了沉重的外债负担。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在2006 年之前,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美国利率水平较低,加速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但是,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提高,增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金融风暴很快从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最终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由于过度追逐高额利润,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证券化被开发出来后,放贷部门将贷款的风险转移出去,并利用收回的资金继续放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