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佛教文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佛教文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主要宗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佛教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主要宗派;3.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佛教宗派的差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佛教文化相关资料、PPT课件、图片等;2. 学生准备:预习佛教文化相关内容,做好课堂讨论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佛教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佛教文化的氛围。

2. 提问:同学们对佛教文化有哪些了解?二、新课讲授1.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介绍佛教的起源地、创始人及佛教的基本教义。

- 讲解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传入、传播、发展、繁荣等阶段。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介绍佛教的“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

- 通过实例讲解佛教教义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佛教宗派的差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佛教在中国各地的特色寺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主要宗派吗?2. 引出本节课主题: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1.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介绍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 通过实例讲解佛教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2. 佛教宗派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介绍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主要宗派的特点。

- 讲解这些宗派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三、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中职佛教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中职佛教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起源、传播和发展历程,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佛教文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佛教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佛教的主要教义和修行方法。

教学难点:1. 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解读。

2. 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佛教文化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佛教文化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提问:同学们对佛教文化有多少了解?你们认为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介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生平。

- 讲解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析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背景。

2. 佛教的主要教义- 讲解“四圣谛”:苦、集、灭、道。

- 介绍“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分析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佛教教义对现代人的启示。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佛教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概括。

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修行方法- 介绍佛教的修行方法:禅修、念诵、打坐等。

- 讲解修行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2. 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

- 讨论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佛教文化---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佛教文化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它是学生学习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它不仅体现着世界文化史的灿烂辉煌,还对同学们学习古老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后面章节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学好本课义不容辞.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名称,布局(2)熟记佛教供奉主要对象名称2.能力目标通过对佛教寺院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将汉地,东南亚,藏地佛教寺院布局的异同进行简要对比.3.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佛教的相关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尊重佛教,尊重历史文化,了解宗教文化的精髓.(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佛教寺院的殿堂名称及供奉对象(2) 难点:汉地佛教寺院的殿堂布局二.学情分析:1.学生类型分类2.学生已掌握知识(1)佛教的形成,传播与分布(2)佛教的主要派别及教义(3)《模拟导游》人文景观讲解方法三.说教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授本章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2.情景教学法(感知—理解—深化)3.活动教学法(师生互动,学生互动)4.多媒体教学手段5.学生学法:自主,引导,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一)我国汉地佛教寺院的格局及主要殿堂首先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一段汉地佛教寺院导游讲解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给出一张完整的佛教寺院格局图,指导学生记忆所要掌握知识点.(二)佛教供奉的主要对象1.供奉对象格局2.供奉的佛和侍持菩萨常见组合首先用表格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先讲清楚供奉对象的名称以及常见侍持菩萨的组合,然后拿出几张填好一般的表格分发到每个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三)模拟导游讲解以"大雄宝殿"为模板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将三个主要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学生小组讨论前提出讲解要求,小组讨论结束后展示每个小组的谈论情况,并及时点评,点出每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对于今天所学知识点呈现的优,缺点.(四)结束新课,复习重点1. 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一下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内容,并对重难点再加以总结.2.作业布置(1)汉地佛教寺院与藏地佛教寺院的区别(2)汉地寺院常见供奉佛的种类有哪些五.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本堂课我采用条例式板书设计,通过使用层次分明的条理形状,将内容完整,清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一,佛教寺院结构1,山门2,天王殿3,大雄宝殿4,伽蓝殿与祖师殿5,法堂6,藏经阁二,佛教供奉的主要对象1,佛2,菩萨3,罗汉六.设计感悟1.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题2.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

佛教知识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佛教知识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重要人物和寺庙建筑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佛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重要人物。

3. 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

教学难点:1. 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应用。

2. 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佛教知识课件、佛教经典著作、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佛教知识,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佛教是什么吗?佛教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回答,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 佛教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宗等发展阶段。

-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等流派。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苦、集、灭、道。

-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慈悲为怀等教义。

3. 佛教的重要人物-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被尊称为佛陀。

- 达摩:东土初祖,将禅宗传入我国。

- 慧能:禅宗六祖,创立顿悟法门。

4. 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 寺庙建筑以佛塔、佛像、经文为主,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色。

- 寺庙布局讲究对称、和谐,体现佛教教义。

三、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2.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重要人物。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佛教教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佛教的基本知识,你们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 女。谓其自行清净。
六度
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 ,般若能度愚痴。
四摄
布施摄 爱语摄 利行摄 同事摄
六根
根是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产生认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产生认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产生认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产生认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产生认识,故谓触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产生认识,故谓意根。 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 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 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既六种感官与外境想对时,不于境中生起欢喜或不欢喜之 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 高的境界。 六根不清净
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众生莫不如此。
佛教的原素论——四大、五蕴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地以坚硬主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 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都是坚硬性的地 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度性的水大;一 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佛教知识教学教案模板

佛教知识教学教案模板

佛教知识教学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佛教知识教学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佛教的起源、基本概念和主要教义。

2. 掌握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修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佛教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教学重点:1. 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2. 佛教的主要教义和核心价值观。

3. 佛教的修行方法和实践。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佛教的核心概念。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佛教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佛教的修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佛教经典、佛教教义解读书籍、多媒体资料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频设备等。

3. 学生活动材料:绘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佛教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授(15分钟):1. 介绍佛教的主要教义和核心价值观,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因果报应等。

2. 解释佛教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佛、菩萨、涅槃等。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讨论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佛教的修行方法如何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绘制一幅佛教相关的图画,并附上简单的说明。

2.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中的寓意和启示。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佛教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佛教经典或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佛教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佛教寺庙或邀请佛教学者进行讲座,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中对佛教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创意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馈和思考。

教学扩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可以进一步拓展佛教知识,如深入研究佛教的不同流派、佛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等。

佛教文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佛教文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佛教的基本起源、发展历程及主要派别;(2)认识佛教的宗教信仰、修行方式及戒律;(3)掌握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查阅、分析、整理佛教文化资料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宗教文化素养;(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培养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2. 佛教的宗教信仰与修行方式3. 佛教戒律与寺庙建筑4. 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与影响5. 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佛教音乐,营造氛围;(2)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授(1)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佛教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主要派别;(2)佛教的宗教信仰与修行方式:讲解佛教的信仰体系、修行方法及戒律;(3)佛教戒律与寺庙建筑:分析佛教戒律的内容及寺庙建筑的特点;(4)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探讨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及社会作用;(5)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佛教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发展趋势。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针对佛教文化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2)角色扮演:模拟佛教修行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佛教文化;(3)知识竞赛: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4.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佛教文化的理解;(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佛教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堂活动: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4. 知识竞赛:了解学生对佛教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佛教文化相关教材;2. 多媒体课件:佛教文化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佛教文化网站、论坛等;4. 图书馆资源:佛教文化书籍、杂志等。

佛教优质课教案模板范文

佛教优质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佛教文化中汲取智慧。

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佛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

教学难点:1. 佛教文化的深层内涵。

2. 如何从佛教文化中汲取智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佛教文化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提前预习佛教文化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佛教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佛教文化的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佛教有多少了解?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是一种宗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2.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社会矛盾重重,佛教应运而生。

3. 佛教的发展:佛教传入我国后,逐渐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

2. 教师选取典型问题进行解答。

四、小结1. 佛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 佛教文化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佛教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佛教的代表人物和经典吗?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代表人物:释迦牟尼、达摩、慧能等。

2. 佛教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净土经》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佛教经典的内容和意义。

2. 教师选取典型问题进行解答。

四、深入探讨1. 佛教文化的深层内涵: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因果报应等观念。

2. 如何从佛教文化中汲取智慧:学习佛教的慈悲心,关注他人,关爱社会。

五、小结1. 佛教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我们的思想、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学习佛教文化,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佛教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佛教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佛教教案模板

佛教教案模板

佛教教案模板标题:佛教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佛教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佛教的基本原理、核心价值观和实践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将能够掌握佛教的基本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

教案目标:1. 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和核心教义。

2. 掌握佛教的基本概念,如四谛、八正道等。

3. 理解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如慈悲、智慧、平等等。

4. 学会运用佛教的教义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

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教义。

2. 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实践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佛教的核心概念和教义。

2. 如何将佛教的教义和价值观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佛教教材、多媒体资源、教学活动准备。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佛教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佛教的标志性符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佛教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资源或教材,讲解佛教的起源、发展和核心教义。

2. 介绍佛教的基本概念,如四谛、八正道等。

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并列出具体的例子。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四、实践活动(20分钟)1. 分发佛教经典中的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2. 学生根据所学的佛教价值观,选择一个故事,写一篇小作文,表达对其中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小作文,分享对佛教教义和价值观的理解。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继续阅读佛教相关材料,并写一篇关于佛教的读后感。

教学延伸:1. 邀请佛教学者或僧人来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佛教。

2. 组织参观佛教寺庙,体验佛教的实际场景。

佛教优质课教案模板范文

佛教优质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包括佛教的起源、教义、代表人物等。

2. 培养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知识2. 佛教艺术的欣赏教学难点:1. 佛教教义的理解2. 佛教艺术的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佛教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影响?二、新课讲授1. 佛教的基本知识a. 佛教的起源:介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及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

b. 佛教的教义:介绍佛教的四大基本教义,即苦、集、灭、道。

c. 佛教的代表人物:介绍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佛陀、达摩、玄奘等。

2. 佛教艺术的欣赏a. 佛教艺术的特点:介绍佛教艺术的种类、形式和风格。

b. 佛教艺术的鉴赏:以具体作品为例,引导学生欣赏佛教艺术的魅力。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佛教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2.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喜欢的佛教艺术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佛教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通过学习佛教文化,自己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佛教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佛教艺术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佛教寺庙,实地感受佛教文化。

2. 邀请佛教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3. 开展佛教文化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1. 佛教教材、佛教艺术作品图片、佛教音乐等。

2. 佛教寺庙、佛教文化展览等。

教学时间:2课时。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

《导游基础知识》---佛教文化说课稿四川省商贸学校旅游管理系段琳玲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佛教文化---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佛教文化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

它是学生学习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

它不仅体现着世界文化史的灿烂辉煌,还对同学们学习古老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后面章节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此,学好本课义不容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汉地佛教寺院主要殿堂名称、布局(2)熟记佛教供奉主要对象名称2.能力目标通过对佛教寺院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将汉地、东南亚、藏地佛教寺院布局的异同进行简要对比。

3.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佛教的相关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尊重佛教,尊重历史文化,了解宗教文化的精髓。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佛教寺院的殿堂名称及供奉对象(2) 难点:汉地佛教寺院的殿堂布局二(学情分析:1(学生类型分类2(学生已掌握知识(1)佛教的形成、传播与分布(2)佛教的主要派别及教义(3)《模拟导游》人文景观讲解方法三.说教法与手段1.讲授法 (讲授本章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2.情景教学法(感知—理解—深化)3.活动教学法(师生互动、学生互动)4.多媒体教学手段5.学生学法:自主、引导、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一)我国汉地佛教寺院的格局及主要殿堂首先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一段汉地佛教寺院导游讲解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给出一张完整的佛教寺院格局图,指导学生记忆所要掌握知识点。

(二)佛教供奉的主要对象1(供奉对象格局2(供奉的佛和侍持菩萨常见组合首先用表格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先讲清楚供奉对象的名称以及常见侍持菩萨的组合,然后拿出几张填好一般的表格分发到每个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中职佛教教案范文模板

中职佛教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佛教文化入门二、授课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佛教的基本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核心思想。

- 理解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佛教经典的能力。

- 提高学生分析佛教思想的能力。

- 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兴趣。

- 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起源和发展。

2. 佛教的核心教义和思想。

3. 佛教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1. 理解佛教深奥的哲学思想。

2. 分析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佛教音乐或展示佛教艺术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佛教有多少了解?为什么佛教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2. 讲授新课:- 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印度的历史背景、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等。

- 讲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四圣谛、八正道等。

- 分析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不同流派的特点。

3. 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和总结。

4. 课后作业:- 阅读佛教经典《心经》或《金刚经》,撰写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佛教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深化讲解:- 深入讲解佛教的哲学思想,如缘起性空、无常等。

- 分析佛教在艺术、建筑、文学等方面的表现。

3.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如佛教寺庙的建筑风格、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品等,引导学生理解佛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课堂总结:- 总结佛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价值。

- 强调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 结合自身专业,设计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创意项目。

高三历史《佛教》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佛教》教案、教学设计
3.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佛教历史事件排序”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一系列佛教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巩固时间线索。
2.创设“佛教知识问答”环节,让学生抢答与佛教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问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制作一份关于佛教艺术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佛教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介绍和赏析。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3.深入研究佛教故事,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分析其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在下次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个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4.针对本节课所学的佛教宗派,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文,探讨该宗派的起源、发展、教义特点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5.结合佛教历史和现实,思考佛教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撰写一篇时评,不少于800字。
1.作业提交时,请确保内容完整、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注意查阅相关资料,避免抄袭。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探讨,以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字迹清晰、表述准确,展现良好的学习态度。
-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资料,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佛教相关话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教学开始时,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著名的佛教壁画《千手观音》,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思考这幅壁画背后的宗教意义。接着,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壁画所描绘的是哪个宗教的神祇吗?这个宗教又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佛教历史和文化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中职佛教教案范文模板

中职佛教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宗教文化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路线和宗派。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佛教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宗教信仰,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核心思想。

2.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宗派。

教学难点:1. 佛教不同宗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如何将佛教文化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佛教音乐或展示佛教艺术图片,营造宗教氛围。

2. 提问:同学们对佛教有多少了解?你们认为佛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佛教的基本教义:- 介绍佛教的创始人、教义核心(如四圣谛、八正道等)。

- 分析佛教中的轮回、因果等概念。

2. 佛教的发展历程:- 讲述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

- 分析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

3. 佛教的宗派:- 介绍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如禅宗、净土宗等。

- 分析各宗派的特点和教义。

4. 佛教与导游讲解:- 讲解如何将佛教文化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中。

- 举例说明佛教寺庙的讲解要点。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佛教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

2. 模拟导游:学生分组模拟导游,讲解佛教寺庙或佛教文化景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佛教的基本教义、发展历程和宗派。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关注佛教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佛教文化书籍或文章,了解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2. 准备一篇关于佛教寺庙或佛教文化景点的导游词,下节课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模拟导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发展历程和宗派,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导游讲解能力。

佛教文化说课稿

佛教文化说课稿

佛教文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佛教文化节选自由范运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版第六章宗教文化第二节的内容。

它是同学学习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

它不仅体现着世界文化史的灿烂辉煌,还对同学们学习古老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学好本课义不容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佛教的产生,传播与派别,熟练掌握佛教的教义和供奉对象,记忆佛教的经典,标记和主要节日,理解我国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知道佛教的礼仪与佛事,熟记中国佛教名山与文化遗产。

2.能力目标通过对佛教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入乡随俗”的思想观念3.情感目标尊重佛教,尊重历史文化,了解文化的精髓(三)教学重难点佛教的发展与传播,佛教的教义和供奉对象,佛教的礼仪与佛事,中国佛教名山与文化遗产二.说教法1、任务驱动法教学:由老师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目标:佛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子任务最终完成对整个知识的学习。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视听结合法利用音乐(听觉)和图片(视觉)等感觉信息来加强学生对佛教的理解。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佛教易混淆信息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提高学生记忆效率。

三.说学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主要采用:阅读法、实作法。

自学课程中有关佛教的礼仪、教义,实际演示讲解已学的佛教内容,如介绍佛教著名寺院——极乐寺,演示佛教礼仪等。

四.说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引出课题看课件中的照片,回忆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时间参观哪一景观时所拍摄的,让同学们首先通过回忆极乐寺之旅,提出“佛教文化”这一概念,引入课题。

(二)课文讲解,深入学习任务一:印度佛教创立及发展首先,讲解释伽牟尼的传奇故事,然后按时间线索讲解佛教四个阶段的特征。

本部分由学生预习讲述。

任务二:佛教的传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结合遇袭内容讲解佛教文化的传播路径及派别划分。

佛教优质课教案范文模板

佛教优质课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和主要派别;了解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宗教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和主要派别。

2.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教学难点:1. 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

2. 分析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佛教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和主要派别。

2.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佛教的基本教义。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佛教的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佛教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迹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佛教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佛教在我国的地方特色。

2.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和主要派别,以及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佛教文化教案

佛教文化教案

佛教文化教案教案标题:佛教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信仰。

2. 掌握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教义。

3. 培养学生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1.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

2. 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教义。

3. 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本和参考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佛教文化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佛教有什么了解?你们对佛教文化有什么印象?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包括佛陀的生平和佛教在印度的传播。

2. 解释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如慈悲、智慧、平等和无私。

3. 阐述佛教的教义,如四圣谛、八正道和无我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佛教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佛教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佛教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四、讨论与互动(15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佛教文化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影响和启发。

2. 学生分享: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扩展活动(15分钟)1. 观看佛教相关视频或听取佛教音乐。

2. 学生自主阅读佛教相关文章或书籍,然后进行书面总结或口头表达。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佛教文化的短文,包括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佛教文化的评价。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加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佛法常识讲座》课件

《佛法常识讲座》课件

文化融合:佛教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 教文化,如中国的禅宗、日本的禅宗、韩国的禅宗等
社会影响:佛教对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等方 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等
佛教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强调自我修行,提升个人道 德品质
提倡环保、素食,保护自然 环境
倡导和平、慈悲、智慧,促 进社会和谐
十二因缘:无明、 行、识、名色、六 入、触、受、爱、 取、有、生、老死
因果关系:十二因 缘是因果关系的循 环,无明是因,老 死是果
解脱之道:通过修 行,断除无明,可 以摆脱生死轮回
修行方法:戒、定、 慧三学,是修行佛 法的核心方法
三法印教义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 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
佛法的文化价值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哲学思想:佛教的哲学思想对中国 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禅宗、唯 识宗等
建筑艺术:佛教的建筑艺术对中国 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寺庙、 塔、石窟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学艺术:佛教的文学艺术对中国 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唐诗、 宋词、元曲等
民俗文化:佛教的民俗文化对中国 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春节、 清明节、端午节等
佛教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哲学思想:佛教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哲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如因果论、轮回论、空性论等
传播范围: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播到中国、日 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美洲等地区
艺术贡献:佛教艺术对世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佛教雕塑、壁画、建筑等

4-1认识佛教

4-1认识佛教

教案4-1 认识佛教执行日期:序号:【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佛教的创立与发展;2. 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3. 了解佛教的标记。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学习佛教基础知识的能力;2. 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宗教知识服务客人的能力。

三、德育与情感目标1.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化工作态度,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2. 理解佛教背后所隐藏的传统文化,如慈悲、智慧、自度度人等,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对佛教的整体把握:是迷信吗?2. 佛教对世界人生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1. 佛教对世界人生的认识;2. 佛教的基本教义。

【课型】讲授、活动课【课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佛教1.佛教是迷信吗?说到佛教,同学们大多会想象到这样的画面:踏进寺庙,殿堂前香烟缭绕,木鱼阵阵,钟磬齐鸣;信徒们磕头跪拜,祈求保佑……我们的同学常常把佛教简单地理解为“烧香拜佛”甚至“装神弄鬼”,而斥之以“封建迷信”。

果真是“封建迷信”吗?恐怕不能这么操之过急地下结论,甚至把它一棍子打死。

其实,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也都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其实佛教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离不开佛教的影子,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语来源于它,比如“世界”“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相对”“绝对”,以及“清规戒律”、“一针见血”,还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等。

赵朴初先生说:“如果我们要完全撇开佛教文化的话,恐怕连话也说不周全了。

”实际上佛教是最反对“迷信”的,在所有宗教中,佛教是最讲究“智慧”的,有很多科学的成分。

比如说“世界”,或说“大千世界”,这是佛教对宇宙的一种认识。

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地来看看。

“世界”一词,梵语写作Lokadhātu,含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意义。

分开来说,“世”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迁流;“界”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生地 成道地
蓝毗尼花 园 菩提迦耶
初转法轮地 鹿野苑 涅槃地 拘尸那迦
生日、 农历四月初八 祭日 二月十五
——用听完讲解后填表格的形式,对学生的听讲提出也要求, ——用听完讲解后填表格的形式,对学生的听讲提出也要求, 用听完讲解后填表格的形式 同时也小结了所学内容。 同时也小结了所学内容。
第二展厅:佛教经典、 第二展厅:佛教经典、标记
佛教知识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堂课选自浙江旅游局编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本堂课选自浙江旅游局编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六章第二节佛教内容。 第六章第二节佛教内容。该教材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 书的必修知识。我国是佛教大国, 书的必修知识。我国是佛教大国,各地寺庙建筑是重要 的旅游资源。 的旅游资源。宗教知识尤其是佛教知识是导游人员的必 备知识。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备知识。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 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 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1、唐三藏——佛教经典 唐三藏——佛教经典 2、万字符——佛教标记 万字符——佛教标记
——通过两张熟悉的图片引 ——通过两张熟悉的图片引 入佛教经典和标记, 入佛教经典和标记,贴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生活。 生的生活。
第三展厅:佛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第三展厅:
通过小组竞猜的方式辨认佛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图片展示——学生竞猜 图片展示——学生竞猜——教师补充 学生竞猜——教师补充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创设情景 课堂引入:
欢迎参观佛教知识博物馆
• (二)新课教学 • 第一展厅:佛教故事 第一展厅: • 由一名学生讲解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同 由一名学生讲解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
时提出听讲要求,要填表格。 时提出听讲要求,要填表格。
名称 尊称 国籍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古印度迦毗罗 卫国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述参观佛教知识博物馆后的感想。 学生自述参观佛教知识博物馆后的感想。
——通过自述的方式回忆所学知识点, ——通过自述的方式回忆所学知识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 通过自述的方式回忆所学知识点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
参观附近一所寺庙,了解寺庙的主要建筑和供奉对象。 参观附近一所寺庙,了解寺庙的主要建筑和供奉对象。
第四展厅:互动厅 第四展厅:
拓展训练——讲解四大天王 拓展训练——讲解四大天王 将教室的四根立柱上贴上四大天王的图片, 将教室的四根立柱上贴上四大天王的图片,设置天 王殿的场景, 王殿的场景,让学生模拟讲解四大天王
——通过教室场景的布置,创设情景, ——通过教室场景的布置,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 通过教室场景的布置 之感。辨认和讲解四大天王知识点,对难点进行突破。 之感。辨认和讲解四大天王知识点,对难点进行突破。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1、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将 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 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图片资料——直接刺激学生视觉器官,加深印象 直接刺激学生视觉器官, 2、图片资料 直接刺激学生视觉器官
说学法: 三、说学法: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重点——佛教主要供奉对象的辨认 重点——佛教主要供奉对象的辨认 —— (四)、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难点—四大天王的辨认和讲解 难点 四大天王的辨认和讲解
(一)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情景模拟法——设置参观佛教知识博物馆四 1、情景模拟法 设置参观佛教知识博物馆四 个展厅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学习知识。 个展厅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学习知识。 图示法——通过图片的运用掌握知识。 通过图片的运用掌握知识。 2、图示法 通过图片的运用掌握知识
——通过实地调查,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点。 ——通过实地调查,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点。 通过实地调查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佛祖的故事 熟悉佛教的经典、 ⑵熟悉佛教的经典、标志 ⑶掌握佛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能力目标: 2、能力目标:
能辨认佛教的主要供奉对象, 能辨认佛教的主要供奉对象,能简单介绍四大天王
情感目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竞争意识
(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职业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大、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职业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大、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但 学习方法不够好,对学习存在畏难心理的不足。 学习方法不够好,对学习存在畏难心理的不足。高二学生通过 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有了初步的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 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有了初步的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 (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1)课前指导:要求学生预习本堂课的知识,课前佛教音乐的 )课前指导:要求学生预习本堂课的知识, 播放,营造学习氛围。 播放,营造学习氛围。 (2)课堂指导:通过看图等方式,激发兴趣,引导学习。 )课堂指导:通过看图等方式,激发兴趣,引导学习。 (3)课后指导:要求学生参观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一所佛教寺庙, )课后指导:要求学生参观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一所佛教寺庙, 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