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源、汇特征分析
关 键 词 : 频 振 荡 ; 源 ; 汇 ; 频 涡 度 通 量 散 度 低 涡 涡 低
收 稿 日期 : 0 1 0 — 0; 回 日期 : 0 2 O 0 2 0 — 52 改 2 0 13
基 金 项 目 : 家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2 0 A6 7 0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 9 5 1 “ 斜 压 模 相 互 作 用 所 激 发 的 阻 塞 生 命 国 0 1B 0 B 3 国 9 7 0 正 5
高原低频振荡 的源汇特征 , 文试图对其进行探讨 。 本
1 大 气 低 频 振 荡 的 传 播 特 征
青 藏 高 原地 形 复 杂 、 围 宽 广 , 四周 的地 形 和 气 候 差 异 非 常 大 。 范 其 因此 , 文 将 青 藏 高 原 按 本 纬 度分 成北部 (4 3。 、 3 ~ 7N) 中部 ( 1 3 。 和南 部 ( 8 3 。 研 究 其 低 频 纬 向风 ( 频 东 风 3 ~ 4N) 2 ~ 1N) 低
J n. 0 2 u 2 0
文 章 编 号 :0 02 2 2 0 ) 30 5 8 1 0 — 0 2( 0 2 0 — 3 8 0
青 藏 高 原 大 气 低 频 振 荡 的 源 、 特 征 分 析 汇
徐 国 强 朱 乾 根 ,
(. 国气 象科学研 究 院 , 京 1中 北 108 ; 0 0 1 20 4 ) 1 0 4 2 南京气 象学 院 大气科 学 系 , 苏 南京 . 江
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
高原涡、西南涡研究的新进展及有关科学问题李国平【摘要】Major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eather are brief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about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TPV)and the southwest vortex (SWV)are specially reviewed since the last 10 years in 21st century,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related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bove, it is tried to propose the exiting problems and key direction to be focused in Tibetan Plateau weather research at current.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helpful for summarizing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plateau effects on weather better, and promoting the third Tibetan Plateau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orderly.% 简要回顾了青藏高原天气研究的历史,重点综述了进入21世纪的近10 a来青藏高原天气研究领域中有关高原低涡、西南低涡的若干重要进展,总结了相关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当前高原天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梳理青藏高原天气影响的科学问题,推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及研究的有序开展。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研究进展述评
高原低 涡 是青 藏 高原 夏 季特 有 的天 气 系统 , 有 它
别于 西南低 涡 , 已引起 气象 工作 者 的重 视 。对 高原低 涡 的研究 成果 主要 集 中反 映 在 17 9 2年 “ 原 气象 科 高 学 研 究 协作 组 ” 组织 的多 次 集 体 研究 会 战 、 一 次 青 第
连续 有 3个 低 涡 移 出 高原 。 成 了 四川 大暴 雨 , 致 造 导
了长 江 1 9 9 8第 5 7次 大 洪峰 。1 9 ~ 9 8年 7月长 江第 3
遇有 适 宜的高 空条件 . 们也会 发展 移 出高原【 它 l 基 】 。章 嘉、 朱抱 真 、 福康 、 国武 、 朱 孙 丁一 汇 、 四维 、 永 甫 、 罗 钱 钱 正安 等 对 此 有 较 多 的 研 究 ,得 出 了高 原 低 涡 的 涡 源、 活动 规 律 、 响高 原低 涡 生成 的 因子 、 原涡 的结 影 高 构及 地 形 对 高原 西 部低 涡 的影 响等认 识 【l 指 出 : 7” -, 高 原低 涡 主 要 产 生在 羌 塘 、 曲 、 达 木 、 潘 ; 原低 那 柴 松 高
夏季 青藏 高原低涡研究进展述评
郁 淑 华
( 国气 象 局 成 都 高 原 气 象研 究 所 , 中 成都 6 0 7 ) 10 2
摘 要: 高原 低涡 是 造成 我 国暴 雨 的重 要 天 气 系统 之 一 。本 文 在 简要 介 绍 第 一 次青 藏 高 原科 学 试 验 及 以前 研 究 工作 的基 础
第2卷 第4 7 期 20 0 8年 1 2月
暴雨 灾害
To R R EN T I R AI AN D D I A S AL N S TER S
V0 .7 N . 1 o4 2 De . 0 8 c 2 o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青 藏 高原 低 涡 活 动 特 征 统 计 分 析
唐 信英 , 周长艳 , 王 鸽
( 中国气象局成都 高原气象研究 所 , 成都 6 1 0 0 7 2 )
摘要: 利用 1 9 9 8~ 2 0 1 1年《 青藏高原低 涡切 变线 年鉴》 的资料 , 统计分 析了高原 低涡 的活动特征 。结果 表 明: 1 4年共 出现高
等方面 的研究取得 了重要进展 。以往 的研究 大多是对个
例研究 , 包括对 高原低 涡 结构 特征 的研 究 , 降 水过 程
中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 的涡度特 征 , 分 析高原 低
涡 东 移 发 展 或 减 弱 的 可能 机 制 , 高 原 涡 东 移 影 响 四 川
《 青 藏高原低 涡切 变线 年鉴》的资 料进 行高 原低 涡活 动
战, 到1 9 7 9年第一 次青 藏高原 气象科 学 实验 叫 , 再 到
近年罗 四维 、 李 国平 、 郁 淑华 ” 等 的研 究 , 我 国在 高 原 低 涡 的 时 空 分 布 、 结 构 特 征 、 天 气 表
高原 , 有闭合等高线 的低压 或有 三个站 风 向呈 气旋式 环 流的低涡 … 。高原低涡移 出高原是指低涡 中心移 出海拔
占2 8 . 8 %, 7 1 . 2 %。
关键 词 : 青藏高原低涡 ; 移 出低涡 ; 影 响系统
中图分类号 : P 4 6 2 .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2 1 8 4・ 2 0 1 4 . 0 3 . 0 0 7
作者简介 : 唐信英 , 助理研究员 , 主 要从 事 气候 变 化研 究 。E 。 m a i l : t a n g x y 8 1 0 4 0 8 @h o t m a i l . e o m
高原涡的变化特征分析
153
科技展望
TECHNOLOGY OUTLOOK
中国航班
CHINA FLIGHTS
到凌晨的夜晚消散的几率远远低于凌晨以后到 傍晚的白昼高原涡消散的几率,即高原涡主要 在傍晚以后的夜间生成,而在凌晨以后的早上 与白昼消散最多。
不同时刻高原涡生成频数年内变化均为先 增后减,世界时 12 时、世界时 00 时与世界时 06 时在 6 月生成频数最多,只在世界时 18 时 是 7 月最多,波动情况相对较为一致。不同时 刻高原涡消散频数年内变化同样为先增后减, 消散最多的世界时 00 时在 月, 世界时 18 时则为 5 月,高原涡消散频数的峰 值在不同时刻均不相同,这一点与生成频数较 为一致的峰值情况不同,由此可见高原涡在生 成时多为初夏时期,生成较为稳定,但消散时 期分别在春末、夏初、夏末等各不相同,消散 特点不够明显。也因此可以验证,高原涡生成 有着较为特定的热力与动力因素影响,但消散 会由非常多的变化因子影响,且影响各不相同, 所以现今学者对高原涡生成的影响因子研究较 为广泛。
(a)
(b)
图1 青藏高原低涡频数全年各时刻逐月变化曲线(a)生成(b)消失
(a)
(b)
图2 青藏高原低涡频数全年各时刻逐年变化曲线(a)生成(b)消失
间特征 根据林志强 ( 林志强,2015) 高原涡数据
集 1981 年 -2010 年的数据集对全年的高原涡 生成和消失时刻的频数进行人工统计后得到图 1 与图 2。由图可以看到,不同时刻高原涡的 生成与消散具有明显的不同,对于高原涡生成 频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全年高原涡在世界时 12 时即地方时 18 时生成最多,占总数百分比 为 50.78%,远大于其他时刻,其次生成较多 的时刻为世界时 18 时即地方时次日 00 时,占 总数百分比为 21.58%,其次为世界时 00 时与 世界时 18 时,占总数百分比分别为 14.87%、 12.77%;高原涡消散时,从地方时早晨 06 时 到次日凌晨 00 时高原涡消散的频数逐渐降低, 在世界时 00 时即地方时 06 时高原涡消散最多, 占总数百分比为 41.52%,同样远超其他时刻, 其次为世界时 06 时即地方时 12 时,占总数百 分比 21.93%,随后为世界时 12 时与世界时 18 时,占总数百分比分别为 18.53% 与 17.98%。 由此对比可以发现,在傍晚以后到凌晨,高原 涡的生成几率为世界时 12 时与世界时 18 时, 总占比为 72.36%;在凌晨到当日傍晚,高原 涡的消散几率为世界时 00 时与世界时 06 时, 总占比为 63.49%。高原涡在傍晚以后到凌晨 的夜晚生成的几率远远超过凌晨以后到傍晚的 白昼高原涡生成的几率,而高原涡在傍晚以后
2000_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第28 卷第3 期2009 年6 月高原气象PLA TEA U M ET EO RO LO GYVo l. 28 No. 3J une , 2009文章编号: 100020534 (2009) 03205492072000 —2007 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何光碧, 高文良, 屠妮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摘要: 利用2000 —2007 年共计8 年的逐日08 :00 和20 :00 500 h P a 高空资料, 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 资料, 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了普查分析, 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
(1) 在青藏高原上, 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更活跃。
(2) 21 世纪初的8 年间, 低涡、切变线出现个数最多的在6 月, 最少的在9 月。
2002 年和2006 年分别是高原低值系统相对活跃和相对不活跃的年份。
2006 年川渝持续的高温干旱可能与高原低值系统活动不活跃有关。
(3) 低涡、切变线生成的源地分析表明, 高原低涡、切变线主要出现在海拔高度较高和地形坡度陡峭的地区, 高原加热和陡峭地形的动力作用可能是低涡、切变线形成的原因之一。
(4) 高原低涡、切变线不易移出高原。
低涡移出, 主要是伴随低涡切变线过程东移。
(5) 低涡、切变线经常相伴或相继出现, 对高原及高原以东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低涡; 切变线; 观测事实分析中图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夏季, 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在众多影响长江流域暴雨预报的天气系统中, 高原低涡切变线无疑是重要的影响系统之一。
1998 年6~8 月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仅次于1954 年的特大洪涝灾害[ 1 - 2 ], 与长江上游8 次洪峰相对应的较强降雨过程共13 次, 均由高原涡与西风槽结合形成低涡切变线所造成[ 3 ] 。
高原低涡、切变线是青藏高原特殊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天气系统。
近十年高原低涡与中亚低涡研究进展
近十年高原低涡与中亚低涡研究进展近十年来,随着对气象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
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是两个重要的气象系统,对于区域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就近十年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原低涡是指在地形起伏明显的高原地区出现的一种天气系统。
其形成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近十年来,通过对高原低涡的研究发现,高原低涡的形成受到地形的限制和大气环流的调控。
研究表明,高原低涡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形成较为频繁,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常伴有强降水和大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此外,高原低涡还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农作物生长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中亚低涡是指在中亚地区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天气系统。
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和地表热力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近十年来,通过对中亚低涡的研究发现,中亚低涡的形成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环流的影响。
研究表明,中亚低涡在中亚地区形成较为频繁,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常伴有持续降水和大范围的云系。
中亚低涡对干旱地区的降水和水资源的分配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近十年来,高原低涡与中亚低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首先,通过对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次,通过对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运动路径及演变规律的研究,人们对其对区域降水分布的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再次,通过对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与气候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人们对于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其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全性。
其次,对于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和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此外,由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复杂性,对于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高原低涡和中亚低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对于区域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水循环中高原低涡及多季风交汇的研究进展
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之一。
作为联系气候系统各圈层的重要纽带,水循环是形成和制约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过程,可直接影响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发展[1]。
地球表面水循环过程极其复杂,影响因子既包括大气环流、辐射、降水、温度等气象因素,也受到地形、海洋、土壤、植被等下垫面的作用,这增加了人们准确认识地球水循环的难度。
为此,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以国际水文计划和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试验等为代表的大量与水循环过程相关的科学计划和野外观测试验[2-3]。
鉴于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能量和水循环过程对亚洲季风乃至全球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科学家还实施了全球能量水循环之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4]。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he Third Tibetan Plateau Atmospheric Scientific Experiment ,TIPEX-III )也将认识高原水循环作为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5]。
高原水循环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高原低涡降水是高原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生成于高原主体的特殊天气系统,高原低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原上复杂的大气环流、动力作用、陆面过程以及物质循环过程[6-12]。
高原低涡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尺度天气系统,是高原主要的降水系统之一,且其东移还可造成四川盆地及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以及泥石流和山洪等次生灾害[8-9,13-15]。
因此,深入开展青藏高原水循环中高原低涡及多季风交汇的作用意义重大。
青藏高原水循环中高原低涡及多季风交汇的研究进展华维1,2,3,邓浩1,4,夏昌基1,5,张永莉1,朱丽华1,赖欣1,2,3(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2.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3.四川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4.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56;5.镇远县气象局,贵州镇远557700)摘要:青藏高原以其特殊而强大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导致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高原季风在高原及周边地区交汇。
青藏高原低涡的演变机理、多尺度变化及其对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
2高原低涡的演变东移机理
移出前,FNL 的位置偏差方向没有系统性倾向;ERA-interim 为系统性偏西;移出后,两种数据所揭示的高原低
广州市恒联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从事大数人体科学图2
图1
涡的位置都相比观测更加偏西偏北,这种系统性偏差在ERAinterim。
高原低涡在移出高原之前,正涡度的纬向尺度比经向尺度大,呈椭圆形,更浅薄、更强、水平尺度更小。
如图3所示。
3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
环太平洋全球地震活动带是处于大陆板块的边缘前
方,处于受到挤压环境,
生大震活动,环大西洋则处于
开放地震环境,
如图4所示。
特提斯断裂带非洲大陆板
块漂移伴深部构造力学,与欧
亚碰撞致使从全球大陆板块漂
移的运动力学角度阐述,全球
地震活动带的规律都符合此演
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
[8]陈信.人体科学的概念和研究的范围
2000(001):10-11.
[9]谢金来,谢照华.地震次声波
大会论文摘要集,1994.
[10]郑菲,林春,陈维升
冲带上的大地震为例[J].科技导报,
图3图4
图5。
一次高原涡过程诊断分析
一次高原涡过程诊断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m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4年7月底一次高原低涡在高原生成-成熟-减弱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高原涡生成于高原南部的偏南气流与中部的偏东气流所形成的切变流场中。
并且涡区处于高层南亚高压的偏北辐散气流下,高层的辐散、低层辐合有利于低涡生成。
500hPa涡度场能反应高原涡的强度变化,对应着低涡的垂直动力、热力结构也有明显的变化;涡度方程中的辐散项对总涡源贡献最大,表明大气中低层气旋性辐合流场的维持是高原涡维持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中低层涡度平流水平输送项对总涡源为负贡献,不利于低涡维持与发展。
关键词:高原涡,四川暴雨,诊断分析1、引言高原涡产生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与热力强迫下,是夏季高原上主要的强降水系统之一[1]。
一般情况下,高原涡在高原主体生消,在有利的高空环境下,高原涡能东移出高原,造成暴雨等天气过程[2-6]。
因此对高原涡的研究是必要的,对促进青藏高原与临近地区的天气预报技术有巨大的科学意义。
有关高原涡的结构特征,前人已做过大量工作。
早期通过历史观测资料绘制的天气图,得到了主要的研究成果:高原涡有暖性与冷性涡之分,暖涡几乎整层都是暖性结构[7-8],冷性涡则表现出上冷下暖的结构,具有较强的斜压性[9]。
后来随着多种资料的应用以及数值模式的发展,盛夏时的高原涡周围的对流云系,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与热带气旋相似的螺旋结构[10]。
后来也通过理论基础得到证实部分高原涡具有类似于热带类气旋“涡眼”的空心结构,并且高原下垫面感热、层结稳定度对高原涡的维持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1-13]。
一些学者通过数值模式都表明高原涡具有“涡眼”的空心结构[14-16]。
而有关高原涡东移发展机制,也有许多的研究成果,集中于高原下垫面感热、大地形动力、降水潜热在高原涡不同发展时段起着不一样的主导影响[17-21]的研究。
同时,也发现阿拉伯海与印度洋上空对流层中上层的水汽含量增大,使向高原主体区域输送的水汽量增加,从而形成利于高原涡生成的水汽条件[22],冷平流能增强高原涡的斜压性,从而有利于低涡的维持发展[23-25],后期一些从动力学方程的诊断分析,得出低层辐散流场的维持以及低涡附近的垂直向上输送动量、能量与长时间高原涡东移不消亡有着密切的关系[26-27]。
两次低涡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两次低涡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高原;赵金荣【摘要】@@ 1 引言rn低涡是一种比较深厚的大尺度环流系统,它对黑龙江省的影响较大.每年从5月到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涡天气过程影响黑龙江省,据统计出现次数较多的月份为6、7月份.低涡天气过程往往包含多种天气系统,各种系统所对应的天气类型也复杂多样,如暴雨、冰雹、飑线等.【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年(卷),期】2011(028)001【总页数】4页(P18-21)【作者】高原;赵金荣【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龙凤山大气本底站,黑龙江,龙凤山,1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低涡是一种比较深厚的大尺度环流系统,它对黑龙江省的影响较大。
每年从5月到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涡天气过程影响黑龙江省,据统计出现次数较多的月份为6、7月份。
低涡天气过程往往包含多种天气系统,各种系统所对应的天气类型也复杂多样,如暴雨、冰雹、飑线等。
往往一次低涡天气过程产生的降水就能缓解旱情,而多次连续的低涡过程又会造成低温、洪水等灾害,例如1998年松嫩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由连续的低涡天气过程所造成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因此对低涡天气过程做出准确的预报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的7月份的连续两次低涡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低涡天气过程的一些特点,以及低涡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预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03年7月7日08:00欧亚中高纬地区为经向环流形式,乌拉尔山东南部和东亚各有一槽,西伯利亚地区存在一个较宽广的脊,脊线呈西北东南向,脊前有两股冷空气活动,一股向大兴安岭的方向,另一股冷空气补充到华北地区,后一股冷空气于2003年7月7日20:00(见图1)在华北切涡,低涡中心强度为304,之后低涡随着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
从7日20:00开始地面有低压倒槽逐渐向北发展,2003年7月8日08:00于黑、吉两省交界处形成闭合的低压中心,此时全省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
西藏地区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自然降水特征及人工增雨天气条件分析
西藏地区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自然降水特征及人工增雨天气条件分析央金白姆;益西卓玛;加勇次成;周洪莉【摘要】文章以2003~ 2013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及500百帕天气图格点资料为依据,对不同降水天气系统下西藏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及其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原地区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得出结论: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西风槽、切变线、高原低涡、伊朗高压东伸、两副热带高压东西伸等天气系统是影响西藏地区汛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中印度低压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均居首位;受高原动力和热力作用,高原上降水天气形势常常伴有切变线和高原低涡等对流系统出现,在充沛的水汽和上升运动条件下,以上天气系统均具备西藏汛期人工增雨的条件.【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7页(P45-51)【关键词】西藏地区;天气系统;人工增雨;自然降水特征【作者】央金白姆;益西卓玛;加勇次成;周洪莉【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藏拉萨850000;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目前,对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多,认为青藏高原降水量整体上呈现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超过400mm降水量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区。
[1-3]因此,西藏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重点区域应该是有客观需求的西北部或增雨潜力较大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农业地区,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成为这些地区抗旱减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而西藏高原幅员辽阔,地跨多个不同气候带,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云和降水物理过程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不同降水天气系统下西藏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及其增雨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原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旨在减少人工增雨的盲目性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
青藏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和敏感区识别及其与陆面的关联分析研究
青藏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和敏感区识别及其与陆面的关联分析研究李世园;吕少宁;文军【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24(43)3【摘要】青藏高原低涡是夏季青藏高原边界层内产生的中尺度低压涡旋系统,对高原天气及其周边地区降水有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由客观识别法得到的高原低涡数据集以及ERA5-land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贝叶斯时间序列分析算法和概率统计等方法,对1950-2021年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根据高原低涡的路径及强度划定了高原低涡活动的敏感区,并分析了不同陆面参量与高原低涡的联系。
结果表明,高原低涡的年总个数和年总持续时间都呈显著增加趋势(置信度95%),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个·a^(-1)和1.25 h·a^(-1);高原低涡活跃期(5-8月)总个数和总持续时间的增加趋势不显著;高原低涡活动的敏感区位于藏北高原北侧、可可西里山脉附近,与青藏高原中西部的主要山脉相对应;敏感区内的地表潜热、地表长波辐射以及地表0~7 cm土壤湿度与高原低涡个数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地表感热与高原低涡个数和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进一步发现当时间尺度为年际变化时,高原低涡与降水的变化相对一致,而在日尺度上,地表感热主要在敏感区及其以东地区与低涡个数、持续时间和强度呈正相关,其中以5月和6月最为显著。
本研究中的结论为进一步分析高原低涡敏感区内的陆-气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高原低涡数值模拟和数据同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20页(P529-548)【作者】李世园;吕少宁;文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6【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2.1979-2013年ERA-Interim资料的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分析3.一次青藏高原夏季低涡的诊断分析研究4.移出与未移出青藏高原的高原低涡涡源区域的地面加热特征分析5.青藏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及其活动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王鑫;李跃清;郁淑华;蒋兴文【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9(28)1【摘要】利用1980-2004年5-9月逐日08时、20时(北京时,下同)两个时次的500hPa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简称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
结果表明:夏季高原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低涡出现频次较之80年代有下降趋势,7月份是夏季高原低涡的活跃期;青藏高原上产生低涡的四个源地分别为:申扎-改则之间、那曲东北部地区、德格东北部和松潘附近;移出青藏高原的高原低涡在青藏高原上主要有四个涡源:那曲东北部、曲麻莱地区、德格附近和玛沁附近,也存在季节内变化,与青藏高原上产生低涡的涡源不同;部分高原低涡形成后,能在高原上生存36h以上并发展东移,移动路径主要有东北、东南和向东三条,其中向东北移动的低涡数量最多;而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后的路径与在高原上的移动路径并不相同,移出高原后的低涡多数是向东移动的,其次才向东北、东南移动;高原低涡移出高原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为东北路径,主要移向河西、宁夏和黄土高原一带;另一条是东南路径,主要移向四川盆地附近,其中,移向黄土高原的低涡最多;移出低涡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内变化特征;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后,多数在12h内减弱消亡,有些可持续60h,极少数能存活100h以上,最长可达192h,不仅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降水,甚至可能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高原低涡在青藏高原上初生时,暖性涡比斜压涡多近两倍,而移出青藏高原后12h内的低涡性质却发生了很大改变,以斜压涡居多;与60、70年代相比,80年代中期以后高原低涡的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和性质等特征都有所改变。
【总页数】8页(P64-71)【作者】王鑫;李跃清;郁淑华;蒋兴文【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候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2.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以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3.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以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4.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5.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20年来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进展陈功;李国平;李跃清【期刊名称】《气象科技进展》【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青藏高原低涡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产物,是夏季高原上的主要降水系统,而东移出高原的低涡,又往往引发青藏高原下游地区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领域中有关高原低涡系统的若干进展做了简要综述,初步总结了各类研究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高原低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几个研究方向,分别是:(1)高原地区的资料丰富与完整程度依然不足,有必要进行各种加密观测试验和大规模科学考察试验来获取更全面的资料.同时进一步加强资料的分析与综合应用,会对高原低涡天气气候与活动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2)在高原低涡生成与发展的研究方面,目前明确了低涡作为青藏高原特殊的天气系统,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它的产生、发展以及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但是不同个例以及同一个例的不同阶段,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有何区别,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等问题并未圆满回答,还需继续深入研究;(3)高原低涡并非一独立存在的系统,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东移过程也受诸多其他系统的影响,目前对高原低涡与高原500hPa切变线、西南低涡等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多数仅讨论两系统之间的外部关系与相互影响,多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4)不能忽略有些在高原上强烈发展但消亡而并未移出高原的低涡系统,这些高原低涡也可能通过波动传播的机制,诱发下游的天气变化;(5)理论研究是高原低涡研究的难点,但对于提高对低涡发生发展的认识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提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天气预报的能力;(6)了解模式在高原地区的局限性.同时,也应该利用卫星、雷达和加密观测资料进行同化模拟试验,提高模拟效果,用好数值模式这个有用的分析研究工具.【总页数】7页(P6-12)【作者】陈功;李国平;李跃清【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和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25;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研究进展述评 [J], 郁淑华2.基于气象卫星的青藏高原低涡识别 [J], 任素玲;方翔;卢乃锰;刘清华;李云3.1979~2015年青藏高原低涡降水特征分析 [J], 全思航;朱克云;任景轩;张明俊;张杰4.青藏高原低涡形成、发展和东移影响下游暴雨天气个例的位涡分析 [J], 马婷; 刘屹岷; 吴国雄; 毛江玉; 张冠舜5.青藏高原低涡的演变机理、多尺度变化及其对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 [J], 招洁兰;任亮;耿庆国;汪成民;高建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NCEP资料的近30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
基于NCEP资料的近30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李国平;赵福虎;黄楚惠;牛金龙【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14(038)004【摘要】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并通过人工识别与天气图对比,本文对1981~2010年夏季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了高原低涡高发年和低发年的大气环流场和低频分量场的特征,主要结果有:(1)近30年来夏季高原低涡平均每年生成32个,低涡发生频数呈现较明显的增多趋势,并具有较强的年际变化特征,低涡频数在2000年和2005年出现显著突变,在2000年由增多趋势转为减少趋势,在2005年又转为增多趋势,同时低涡频数具有显著的准5年、准9年和准15年周期振荡,6月生成的高原低涡呈减少趋势,而7月和8月生成的高原低涡均呈现增多趋势;(2)夏季高原低涡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西藏双湖、那曲和青海扎仁克吾一带,其中高原中部涡占50.8%,西部涡占27.0%,东部涡占22.2%,6月、7月和8月生成的高原低涡分别占夏季低涡总数的44.7%、29.9%和25.4%,高原低涡生成时绝大多数为暖性涡,占总数的90.7%.近30年来平均每年夏季有1.3个高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并在下游大范围地区产生强降水天气;移出的高原低涡以东移为主,占移出高原低涡的56.4%,而东北移和东南移的分别占移出高原低涡的20.1%和20.5%;(3)高原低涡高发年,低层的大气环流场和低频大气环流分量场均表现出较强的水平辐合及偏南气流,高层的青藏高压在高原主体范围内较气候态偏强;高原低涡低发年的情况则与之相反,伊朗高原上空的气旋、青藏高原低槽和高原南侧反气旋的配置对高原低涡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总页数】14页(P756-769)【作者】李国平;赵福虎;黄楚惠;牛金龙【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重庆市气象台,重庆401147;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成都市气象局,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3【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夏季地面热源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高原低涡生成的影响 [J], 李国平;卢会国;黄楚惠;范瑜越;张博2.近30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研究 [J], 黄小梅;肖丁木;焦敏;李易芝3.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近30年九龙低涡气候特征 [J], 慕丹;李跃清4.近30年夏季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 [J], 黄楚惠;李国平;牛金龙;赵福虎;张虹;何钰5.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NCEP和ECMWF地面气温及降水再分析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 [J], 李川;张廷军;陈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40年来塔什干低涡活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近40年来塔什干低涡活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秦贺;杨莲梅;张云惠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13(32)4
【摘要】利用197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塔什干低涡定义,分析了塔什干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移动路径及其对南疆天气的影响。
结果表明:(1)1971—2010年,塔什干低涡过程平均每年出现7.95次,成熟期生命史平均为3.1天,4天以上的仅有13.5%;(2)4—6月和9—10月是塔什干低涡活动的两个高峰期,其中5月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10月和6月;(3)塔什干低涡频次的年代际变化呈抛物线型,1970-1980年代由78次增加到83次,之后逐渐减少,年低涡频次存在7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同时具有13年的次振荡周期;(4)塔什干低涡活动有两个高频中心,分别位于67.5°E,40.0°N和72.5°E,35.0°N,移动路径以偏东方向为主,占84%,西退塔什干低涡仅有5.7%;造成南疆显著降水天气的塔什干低涡占其总数的23.3%,夏季此类低涡所占比例最高,达41.2%。
【总页数】8页(P1042-1049)
【作者】秦贺;杨莲梅;张云惠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2.近20年来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进展
3.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4.近40年来西北低涡的统计
5.近40年来西北低涡的统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次不同生命史东移高原涡的动力结构与成因分析
两次不同生命史东移高原涡的动力结构与成因分析屠妮妮;郁淑华;李跃清【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24(43)1【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27日和2013年6月4-10日两次东移出高原的高原涡过程进行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的诊断分析,探讨两次长、短路径高原涡过程的结构特征和造成不同生命史的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1)路径短的扎多涡活动过程中,南亚高压呈扁平状,高空急流偏南,高原涡处在下滑槽中移出高原;路径长的曲麻莱涡活动过程中,南亚高压有些北拱,高原涡处在南亚高压脊前西北气流下空,副高偏南,高原涡随低槽东移加强,并伴有西南涡东移。
(2)两次高原涡过程结构特征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扎多涡在高原上增强时、曲麻莱涡与西南涡耦合及之后再度加强时的结构特征,前者低涡处在600~350 hPa较深厚的正涡度、上升运动层内,还具有对流层高层强辐散的结构特征;后者具有对流层高、中、低层正涡度贯通、对流层内为上升运动、对流层低层辐合,对流层高层弱辐散的结构特征,其中对流层低层由整个对流层内为最强正涡度,演变为整个对流层内为最强正涡度、最强上升运动、最强辐合。
(3)总涡度收支诊断表明,散度项变化对低涡总涡度变率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扎多涡的强度变化与散度项变化一致。
曲麻莱涡在与西南涡伴行过程中,垂直输送项、水平平流项的影响在加强。
(4)涡中心区500 hPa正涡度变率的收支分析看出,高原涡在没有西南涡活动时,对高原涡的500 hPa正涡度变率贡献的主要是涡度辐合造成的;在有西南涡活动时,随着与西南涡垂直方向叠合、伴行,正涡度垂直输送显得更加重要。
【总页数】15页(P73-87)【作者】屠妮妮;郁淑华;李跃清【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相关文献】1.一次东移高原低涡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2.一次东移高原低涡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3.两次高原低涡东移特征及发展机制动力诊断4.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的陕西大暴雨天气成因分析5.高原低涡东移加深过程的结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5, 4, 106-115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5 in Hans. /journal/ccrl/10.12677/ccrl.2015.43013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yCharacteristics from 2003 to 2012Kairong Zhang1,2, Tiangui Xiao1*, Haining Wei3, Zuoshun Huang3, Yaopeng Cui31Plateau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2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Sichuan3Benxi Bureau of Meteorological in Liaoning Province, Benxi LiaoningEmail: nuistdqkx@, *xiaotiangui@Received: Jun. 19th, 2015; accepted: Jul. 6th, 2015; published: Jul. 9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data, we investigated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from 2003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betan Plateau vortex generated in eastern plateau and was concentrated in Tanggula Mountains, Zaduo, Dege, Qumalai and Qaidam.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which wa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mainly generated in eastern plateau and was concentrated in Qumalai.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obviously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09 on the whole, reduced in 2010 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from 2011 to 2012.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were concentrat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every year, the most in June. 93.0% of the vortex duration was within 60 h.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uration,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occurrences reduced significantly.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which was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mainly included three routes: northeast, southeast, and east. The districts into which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ex moved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Gansu, Sichuan, Shaanxi and Ningxia.KeywordsTibetan Plateau Vortex, Plateau Vortex Moving out of the Plateau, Source Region, Duration,Moving Route2003~2012年高原低涡活动特征统计分析张凯荣1,2,肖天贵1*,魏海宁3,黄作顺3,崔曜鹏3*通讯作者。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2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3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辽宁本溪Email: nuistdqkx@, *xiaotiangui@收稿日期:2015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15年7月6日;发布日期:2015年7月9日摘要本文以高原低涡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2003~2012年高原低涡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生涡高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杂多、德格、曲麻莱和柴达木五个地区。
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高原移出低涡高频生成源地在曲麻莱最为集中。
高原低涡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在2003~2009年呈明显增加趋势,2010年出现转折次数减少,2011~2012年继续增加。
高原低涡集中出现在每年的4~9月,其中6月份最多。
93.0%的高原低涡持续时间在60h以内。
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高原低涡的出现次数显著减少。
高原移出低涡的路径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南、东三个方向,移入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陕西和宁夏四个地区。
关键词高原低涡,移出低涡,生成源地,持续时间,移动路径1. 引言高原低涡是青藏高原夏季主要的降水系统之一,高原初生的低涡多为暖性结构[1]。
在有利天气形势下,高原低涡主要影响高原西部、中部的降水[2]。
个别高原低涡会东移出高原,夏季常在四川地区引发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东移出川时,引起我国中东部(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淮流域、甚至华北地区)一次大范围暴雨、雷暴等灾害性天气[3]-[5],以及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
吴永森、陈乾(1964)提出了高原低涡的客观事实[6] [7],叶笃正、高由禧(1979)指出高原低涡的水平尺度约500 km,垂直厚度约2~3 k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移出高原[8]。
1977年以后,较大规模的高原低涡研究开始涌现[9],青藏高原低值系统协作组(1978)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拉萨会战组(1981)对于高原低涡的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天气学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0] [11]。
高原低涡是500 hPa 等压面上反映的生成于青藏高原,有闭合等高线的低压或有三个站风向呈气旋式环流的低涡[12],初期水平尺度为400~500 km,发展盛期可达600~800 km,生命史一般为1~3 d [1][2]。
高原低涡在低涡中心附近400 hPa以下以辐合为主,无辐散层在400 hPa~300 hPa之间,300 hPa以上为辐散层,在其中心附近自低层到100 hPa均为上升运动,低涡降水主要集中在低涡中心附近400 km范围内,初生低涡降水中心在低涡东南侧,成熟涡降水中心在低涡东侧。
低涡形成后,一般沿切变线东移,多数在高原东部消亡或者减弱并入东移低槽,少数低涡可移出高原影响下游地区[1]。
孙国武等(1987)研究发现对流层上部大尺度环境场对高原低涡发展东移有重要影响[13]。
罗四维等(1991)通过对1979年一次高原西部低涡的诊断分析得出,地面感热加热对低涡的生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4]。
李国平(2005)研究高原边界层对高原低涡结构的动力作用时发现,高原上较强的边界层动力“抽吸泵”作用对高原低涡的流场结构及发展有显著作用[15]。
王鑫等(2009)、唐信英等(2014)分别对1980~2004年和1998~2011年青藏高原的低涡活动特征做了统计分析[16] [17]。
李国平等(2014)基于NCEP资料统计了近30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特征,并对低涡高发年和低发年的低频大气环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18]。
郁淑华等(2002, 2006~2008, 2012)对高原低涡的观测事实、高原低涡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高原东移低涡的大尺度条件、冷空气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影响,影响我国东部洪涝灾害的高原东移低涡的环流场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25]。
柳草等(2009)通过对2001年一次东移高原低涡的动力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低涡处于高原上时,涡区在边界层一直有水汽辐合,移出高原后在低空只存在微弱的水汽辐合甚至辐散[26]。
王伏村(2014)通过对2012年一次高原移出低涡引起下游地区大暴雨的个例分析认为,高原低涡向北移出高原与冷暖平流的南北向分布有密切关系,高空位涡下传是高原低涡发展的原因之一[27]。
由此可见,通过对高原低涡活动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高原下游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对于2003~2011年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已有统计研究,主要是对夏季高原低涡的整体活动特征做了具体统计分析[16] [18],对于全年高原低涡的分析侧重于时间分布和其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17]。
本文利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03~2012) [12],统计分析2003~2012年10年中高原低涡及高原移出低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生命史、移出的地区和移向等活动特征。
2. 资料和方法本文所用资料为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编撰的《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03~2012) [12]。
本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气象要素资料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在判断变化趋势程度是否显著时,对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28]。
3. 高原低涡活动的空间分布高原东(西)部低涡指低涡中心位置分别在92.5˚E以东(西)的低涡[12]。
由图1可见,2003~2012年共生成高原低涡457个,高原低涡主要生成于高原东部,共376个,占82.3%,高原西部仅生成81个,占17.7%,纬向分布来看,绝大多数高原低涡生成集中在32˚~3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