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2012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期邪正交争,正气尚存,后期正不胜邪而机体脏腑功 能失调,病情虚实夹杂,故对于本病的治疗应注意从 整体出发,根据各个分期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国家中医药 管 理 局 颁 布 的《艾 滋 病 中 医 药 临 床 治 疗 技术方案》对各型的辨证论治为: ( 1) 急性感染期: 治 疗原则是尽快透邪外出,消除急性感染的症状。风热 型用银翘散加减,风寒型用荆防败毒 散。( 2 ) 潜 伏 期: 治疗原则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发病时间。 根据此期患 者 的 临 床 表 现 进 行 辨 证 分 型,多 以 气 血 两亏、肝郁气滞、痰热内扰等证型为主,治疗多以八珍 汤或 归 脾 汤 加 减、柴 胡 疏 肝 散、温 胆 汤 加 减 为 主。 ( 3) 发病期: 治疗原则是治标与固本并行,以达到减 轻机会性感染症状,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 低其死亡率的目的。此期患者常因免疫力低下而并 发机会性感染,多见痰热壅肺、肺肾不足、气虚血淤、 肝经湿蕴、气郁痰阻、脾肾亏虚、肾阴亏涸等症候,方 选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生脉散和百合固金 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淤汤加减、龙胆泻肝汤 加减、消瘰丸合逍遥丸、参苓白术散加减、补天大造丸 加减等[2]。刘德[3]在研究艾滋病辨证特点的过程中 总结出: 早中期患者多以肺胃阴虚、脾胃虚损为主,前 者方用参苓白术散、百合固金汤等加减,后者则多选 用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汤加减; 晚期患者多以脾肾 亏虚、热盛痰 蒙 等 证 型 多 见,方 选 四 神 丸、金 匮 肾 气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
目前,HAART 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治疗艾滋病最 有效的方法,通过有效抑制 HIV 的转录与复制,使艾 滋病患者获得免疫重建,但是,在获效的同时,也产生 各种各样的毒副作用,加重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最终难以达到治疗的预期效 果。而多年来的研究证明,中医药能有效地改善艾滋 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及减少抗病毒药物的 毒性。因此,采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艾滋病,不仅能明显减少艾滋病的病死率,还能 明显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很多临床研究结果 也证明了这一点。危剑安等[30]对 8 例 HIV / AIDS 患 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给予抗病毒药物双汰芝 ( AZT + 3TC) 、奈韦拉平( NVP) 的同时给予中药扶正 排毒胶囊,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 前明显下降( P < 0. 05) ,CD4 + T 淋巴淋巴细胞有所升 高( P > 0. 05 ) ,病 毒 载 量 低 于 检 测 下 限。 李 秀 惠 等[31]通过对照试验发现扶正方联合西医抗病毒药治 疗艾滋病能有效提高机体 CD4 + T 淋巴细胞的水平。 屈冰等[32]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气管 食管瘘 1 例,给予拉米夫定片、士多宁片抗病毒治疗, 同时给予中药爱可扶正片、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以补益气血,并给与营养支持,治疗 9 个月后,患者气 管食管瘘基本愈合,拔除胃管,可正常饮食,患者体重 增加了 15 kg,复查为 CD4 104 / mm3 ,胸片检查正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 而且中 医 药 对 抗 病 毒 药 起 到 了 增 效 减 毒 的 作 用。 黄凌等[33]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加味在对抗高效抗逆 转录病毒疗法带来的肝功损害方面疗效显著。孟坤 等[34]给予 HAART + 喘 可 治 注 射 液 联 合 治 疗 3 例 艾滋病患者,治疗 4 个月后,3 例 患 者 HIV-RNA 降 至 < 50 copies / ml,CD4 + T 淋巴细胞明显上升,且患者 均感觉良好,发热、疲惫、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皮肤 疱疹也消失。李淑梅等[35]采用玉屏风散结合西药治 疗艾滋病患者 50 例,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CD4 + T 淋巴细胞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方路
艾滋病
AIDS及其研究进展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自发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呈迅速蔓延趋势。
截止2012年6月底,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6500万人,其中450万人成为AIDS患者, 100多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估计全球每天新感染人数为5000~10000。
我国到2012年底已发现HIV感染者70余万例, AIDS患者例, 估计HIV感染者实际人数已达百万。
艾滋病己成为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因此,许多国家投入巨资(如美国为每年数十亿亿美元) 从事艾滋病的研究。
所以,获得的研究成果也日新月异.近些年来,在艾滋病治疗药物研究和艾滋病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仅简要介绍HIV 的致病机理,HIV对免疫细胞的影响以及艾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一、HIV的传播途径HIV的传播不外乎三种: 经血源性因素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在我国,除上述三种传播途径外,还有一些在我国较为突出的传播途径。
如经皮肤和黏膜的途径传播: 皮肤黏膜意外暴露接触HIV阳性血液、体液或污染的材料、器械等情况下的感染,比如医院里作胃窥镜检查,使用未经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洗牙等,都可能传染艾滋病,经某机构调查,此类因素在我国艾滋病感染原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注射毒品是另一大感染因素,经调查,在云南广西等某些地区艾滋病的感染原因中注射毒品占较大比例,在全国亦然。
并且HIV病毒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 变异出新的种类, 使其存活时间延长,存活适应性增加,导致的HIV传播途径的扩大, 给人们预防和治疗带来了麻烦。
二、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慢病毒属,是一种潜伏期极长的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呈二十面体。
病毒外膜是磷脂双分子层,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是HIV病毒的衣壳蛋白,在病毒侵入人体T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存在游离态的形式,透过一种类似于超抗原作用的途径,在体内非特异性地启动一些主要的免疫细胞,从而大大增强了HIV对人体的危害作用。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
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010年 11月 30日抗感染药学 Anti Infect Pharm 2012 March; 9(1)Meijuan Tian ,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 001 ·・综述与论坛・DOI :10.3969/j.issn.1672-7878.2012.01-001网络出版时间:2012-1-13 15:58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32.1726.R.20120113.1558.001.html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TIAN Mei-juan 1*1,朱传武 2*2, GAO Yong 11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chool of Medcine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io 44106,USA2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007【摘 要】抗 HIV 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临床控制疾病的进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回顾了临床常用的抗 HIV 药物的 研发历史,综述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病毒入胞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及其新产品的 作用和机制,以及对 HIV 治疗的新思路和药物预防策略。
【关键词】艾滋病;抗 HIV 药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病毒入胞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R 512.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2-7878(2012)01-001-004Update on Anti-HIV TreatmentTIAN Meijuan 1*1,ZHU Chuan-wu 2*2,GAO Yong 11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chool of Medcine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io 44106,USA2Suzhou No.5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007,ChinaABSTRAC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ti-HIV drug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HIV/AIDSdisease.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anti-HIV drug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protease inhibitor, entry inhibitor and integrase inhibitor, as well as the novel strategies on anti-HIV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AIDS; anti-HIV drug; HAART;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protease inhibitor; entry inhibitor;integrase inhibitor.[Anti Infect Pharm ,2012,9(1):001~004]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及其治疗药物,也未获得有效预防 HIV 感染的疫 AIDS)首例患者于 1981年 6月被确诊以来,AIDS 苗。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引言:艾滋病,全称乙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多年来,科学家、医生和研究人员们在艾滋病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对艾滋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涵盖病毒传播、病毒治疗和疫苗研发三个方面。
一、病毒传播的研究进展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对这些传播途径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性传播方面的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此外,一些性传播相关的高危行为和疾病如其他性传播感染病(STDs)和阴茎龟头炎也与HIV感染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科学家们提倡普及性教育,宣传正确的避孕和保护措施。
其次,血液传播方面的研究指出,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但通过规范的血液检测和献血者的筛查,可以有效避免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和注射毒品等途径传播。
最后,母婴传播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对婴儿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广泛应用使得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控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二、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病毒治疗是目前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针对艾滋病毒的治疗药物不断取得新突破。
首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提出是艾滋病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ART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和死亡率。
然而,ART并不能根除病毒,而且需要长期使用,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病毒负荷和药物耐药性。
其次,研究者们在探索新的病毒靶点和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
例如,核心结合抑制剂(CCR5拮抗剂)被用于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糖基化抑制剂(HIV gp120抗体)则可以干扰病毒和宿主细胞融合。
这些新型药物的研究表明,多靶点、多机制的联合药物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三、疫苗研发的进展长期以来,疫苗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版本一)1.“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 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于6 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 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 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6 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
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作为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 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12 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 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
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
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 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
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国 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抗击艾滋病35年科技大事记
抗击艾滋病35年科技大事记自从1981年在美国确认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已造成3500多万人死亡,目前全球仍有约370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
面对这一肆虐全球的重大传染病,全世界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攻坚克难,在艾滋病防治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本文梳理35年艾滋病防治的科技突破,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发现并确认艾滋病病例: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报道了5个年轻同性恋男性因极度免疫缺陷而发生严重感染的病例,并把此症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ificiency Syndrom,AIDS)。
二、分离鉴定出艾滋病病毒:1983年,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带领的研究小组从AIDS病人淋巴细胞中分离出可引起AIDS的病毒,即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为人类了解AIDS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两人因此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批准首个治疗抗HIV药物:1987年,美国FDA批准首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胸苷(AZT)用于HIV的抗病毒治疗。
四、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投入使用:1996年,美国FDA批准首个蛋白酶抑制剂(Saquinavir)用于抗HIV治疗,建立了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发明这一疗法的何大一博士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五、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1997年,巴西成为第一个通过公共卫生系统免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的发展中国家。
六、我国HIV诊断试剂取得长足发展:1999年,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我国首个可产业化的高活性HIV 抗原。
基于此抗原,我国首个第三代HIV抗体诊断试剂研发成功,随后推广上市,引领了国产HIV抗体诊断试剂的全面发展和更新换代。
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2)
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治疗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较慢。
病毒对抗病毒药的产生耐药性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综述了主要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谱、抗病毒机制和适应征。
关键字: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病毒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仅由核酸(DNA或RNA)组成核心,外包以蛋白质外壳。
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酶进行繁殖而缺乏自主的酶系统。
它一方面干扰宿主细胞的代谢,一方面又深藏于细胞内不易为一般抗菌药物所消灭,因而寻找专一性地作用于病毒而不影响宿主细胞的药物比较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十分缓慢,数量不足10种;20世纪90年代后有了较大发展,数量达到30多种;21世纪以来开发的大多数抗病毒药物属于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
现将主要抗病毒药按时间顺序分述如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抗病毒药物:1.1碘苷(idoxuridine,IDU)是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HSV感染的药物,为嘧啶类抗病毒药,能与胸腺嘧啶核苷竞争性抑制磷酸化酶,特别是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中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或代替胸腺嘧啶核苷渗入病毒DNA 中,产生有缺陷的DNA,使其失去感染力或不能重新组合,使病毒停止繁殖或失去活性而得到抑制。
主要用于人疱疹型角膜结膜炎。
但由于它不能区分病毒和宿主细胞功能的差别因而无法用于全身抗病毒治疗。
1.2吗啉胍(moroxydine,ABOB)本品能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的活性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繁殖。
在人胚肾细胞上,1%浓度对DNA 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病毒增殖周期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对游离病毒颗粒无直接作用。
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也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病等。
1.3环胞苷(cydocytidine,CC)在体内转变为阿糖胞苷,其作用与阿糖胞苷相似。
新形势下的美沙酮维持治疗
0.54
0.54 0.43
0.31
0.21
问题与挑战
部分门诊人数少
省份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贵州 陕西 总计
整改!
开诊1年以上,<50人的门诊数 1 2 3 3 2 1 2 8 2 5 7 2 1 1 4 44
问题与挑战
工作人员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多药滥用 监督服药 宣传教育 人员能力 多样化需求 多重感染
ART
抗结核治疗 就业 融入社会 ……
18
心理咨询
工作重点的转变
数量
质量
19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总目标
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 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艾 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下降25%;艾滋病
测记录中,每项检测随机抽取10份病历,不足10份的全部抽取。
核对内容包括:(1)上报检测结果与检测结果报告单的一致性( 病人编号、检测结果及采血日期,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准);(2) 检测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入组和随访检测的要求(病人入组时各项均 需检测,治疗期间尿检每月检测一次,HIV每6个月检测1次,HCV和 梅毒每12个月检测1次)。评估时计算实验室检测上报合格率(检测 结果一致并符合时间要求计为合格),并填写现场评估记录表。
北京 10 山 河北 天津 2 宁夏 西 3 肃 7 山东 9 陕 1 28 河南 西 江 38 13 苏 湖北 安徽 19 上海 14 四川 12 53 重庆 浙江 47 35 36 湖南 江西 贵州 62 14 福建 60 20 云南 广西 台湾 广东 60 68 71 香港 澳门
艾滋病病的突变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艾滋病病的突变与耐药性研究进展艾滋病病毒的突变与耐药性研究进展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
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高变异性是造成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病毒的突变和适应性演化,对药物的抗药性也随之出现。
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针对HIV变异和耐药性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以下将介绍有关艾滋病病毒的突变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一、HIV的变异性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它的复制速度非常快,每天可产生数百亿个新的病毒颗粒。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病毒的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其基因组发生变异。
这种变异性使得HIV具有了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抗药性形成的能力。
HIV的变异性严重影响了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HIV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天然的病毒突变,二是药物选择性压力导致的耐药突变。
天然的病毒突变是HIV基因组发生错误复制导致的,这种变异可能使得原本对药物敏感的病毒变得耐药。
而药物选择性压力则是指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由于药物不断选择病毒中对药物敏感的种群被杀灭,而对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变异体则得到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从而使得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三、目前耐药性研究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HIV变异和耐药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深入研究HIV的变异机制和耐药机制,科研人员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及优化治疗方案。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正在开展相关的耐药性研究,力求探寻新型的治疗策略,以更好地应对HIV变异和耐药性问题。
四、展望尽管HIV的变异性和耐药性给抗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挑战,但科研人员仍在不懈努力,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找到更有效的抗病毒策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HIV的变异性和耐药性,最终实现对艾滋病的有效控制和治疗。
总结:艾滋病病毒的突变和耐药性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进步,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展
·综述·2012年8月第9卷第24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流行形势严峻,据联合国AIDS 规划署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摘要》,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约333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者,2009年新增感染者约260万、死亡约180万[1]。
目前西药治疗AIDS 最常采用的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其存在的毒性反应与副作用、耐药性、患者依从性等问题,限制了疗效的发挥[2]。
中华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应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所表现出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1AIDS 的中医药治疗方案1.1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目前主要从抗HIV 和免疫调节两方面进行药物研究[3]。
国内外学者已对200多味中药进行了体外抗HIV 实验,发现黄芩、黄连、夏枯草、螃蜞菊等70多味具有不同程度抑制HIV 的活性,其中黄连、紫草等22味具有逆转录酶抑制剂样作用;知母、淫羊藿等19种味具有蛋白酶抑制剂样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又可分3类:补气类(人参、灵芝等)、温肾壮阳类(淫羊藿、附子等)和滋阴类(枸杞、女贞子等)。
中药有效治疗成分的提取可以纯化中药制剂,量化中药治疗效果。
如甘草甜素(即甘草酸)不仅具有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细胞活性的功能,还可抑制HIV 增殖;黄芩苷及黄芩苷元均能抑制逆转录酶活性,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可抑制HIV ;天花粉可抑制HIV 的复制,并选择性地杀死感染HIV 的巨噬细胞;其余如从香菇、枸杞子和女贞子中提取的多糖、从贯叶金丝桃中提取的金丝桃蒽酮、从大豆中提取的三萜皂素、从苦瓜中分离出的苦瓜素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HIV 作用。
2011年至2014年我国批准新药简介
2011年至2014年我国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情况一、2012年批准重要治疗领域药品情况1.临床急需药品雷珠单抗注射液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重组抗体药物,用于治疗老年性湿性黄斑变性,是临床急需药品之一。
2011年,批准了该药品进口,满足了我国患者的用药需求。
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罕见病,严重影响肺功能,预后效果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2011年,批准了国内首个吡非尼酮胶囊生产,使我国患者能尽早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
为缓解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供应紧缺局面,批准了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或IX因子融合蛋白开展临床试验,为血友病患者提供参与临床用药及治疗的机会。
2.预防用生物制品批准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戊型肝炎疫苗生产,这是全球首家获得批准的戊型肝炎疫苗,为戊型肝炎流行区高危人群提供了预防途径。
批准了我国自主研发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该疫苗对于防止继发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之后因突变、免疫缺陷等导致的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以及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有效应对手足口病对公共卫生健康的威胁,继2010年启动特殊审批程序批准国内3家企业申报的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进入I期、II期临床试验后,2011年在我局制定的临床试验联合工作机制下,我局药品审评中心对临床试验具体实施给予了技术指导,保障了Ⅲ期临床试验的稳步、有序、顺利开展。
3. 特殊人群用药批准了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的国内生产及进口上市。
该口腔崩解片可解决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用药顺应性问题,对减缓老年性痴呆症进展具有一定意义。
4.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药品目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慢作用药有限,大多为说明书外的经验用药,且不良反应严重。
批准了艾拉莫德片和艾瑞昔布片在全球首家上市,两者均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列入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的药物。
艾拉莫德片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其作用机理趋向于慢作用药,有望缓解疾病病程,现有资料提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艾滋病研究新进展
艾滋病研究最新进展:利用干细胞治愈艾滋病将成为可能国际在线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再生医学研究所2012年11日发布消息称,以澳大利亚科学家艾伦·创森博士(Alan Trounson)为首的科研团队在艾滋病临床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利用干细胞治愈艾滋病将成为可能。
据了解,该项技术是医生在给一个美国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该患者不幸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两大病症。
为了进行白血病治疗,他进行了骨髓移植,而骨髓捐助者恰好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免疫能力。
后来,医生们无意间发现,那位患者的艾滋病不治而愈了。
因此专家们推测通过干细胞能有效治疗艾滋病。
艾伦·创森解释道,此前的研究显示,有少数人群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免疫力,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基因突变。
而这项研究技术正是要利用造血干细胞来模拟和完成这一基因突变过程。
目前,该技术即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据8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消息,西班牙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用药statin能够降低艾滋病病人体内HIV病毒水平,同时增加免疫细胞数量。
这将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的途径。
statinstatin是一种降胆固醇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病。
此前已有研究显示,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较低的细胞感染HIV病毒的几率也相对较小。
西班牙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对6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在使用statin一个月后,这些病人体内的HIV病毒水平下降多达220倍。
但停药后,HIV病毒水平又开始上升。
研究人员同时利用老鼠进行了实验。
他们在老鼠身上注射感染了HIV病毒的人类细胞,然后使用statin,结果老鼠体内HIV病毒均有下降,有些甚至降至无法测知的水平。
研究小组负责人卡洛斯•马丁内兹认为,目前通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由于抗药性越来越明显因而疗效不佳。
statin 能够阻止HIV病毒进入人体健康细胞,对于人类艾滋病具有一定疗效。
此外,研究还显示,使用statin的病人体内白细胞对HIV病毒的抵抗力增强,这表明statin 也可作为一种艾滋病预防药物来使用。
抗HIV药物构效关系进展
·综述·2012年12月第9卷第36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艾滋病仍是整个世界面临的医学难题,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而当前的治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且病毒耐药性不断发生[1]。
目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共批准了20多种抗HIV 药物上市,临床用于治疗HIV-1感染的主要药物有核苷类(NRTIs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奈韦拉平、地拉韦啶)、蛋白酶抑制剂(PIs ,奈非那韦、沙奎邦韦等)和整合酶抑制剂(IIs )等[2]。
然而这些药物及鸡尾酒疗法(HAART ,三联治疗方案)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HIV 的复制,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不能根治,且由于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使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面临着挑战。
而新药开发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促使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想办法降低研发费用,缩短开发时间。
而当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已知化合物的信息进行构效关系(SAR )[3-4]及其他研究,分析待开发药物的分子结构,对药物的药效团(包括特定的化学基团、氢键基团、正负电荷基团和疏水基团等)、作用靶点、作用机制等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指导新药的合成,降低开发费用,开发出高活性、低副作用的新药。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大类抗HIV 药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抗HIV 药物相关的构效关系研究1.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是抑制HIV逆转录最有效的药物,FDA 批准用于临床的这类药物有齐多夫定、地丹诺辛、扎西他滨等[2]。
李江波等[5]运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对20个核苷酸类化合物(d4T 的衍生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QSAR 方程。
模型指出该类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与nM 、lgP 、(lgP )2及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复相关系数r 为0.94,可推得分子连接性指数在抗HIV-1过程中比电子参数σ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魏江玲(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云南普洱665000)摘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草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初步归纳中药、草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草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中草药;艾滋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24文章编码:1001-8131(2012)04-0314-0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进行性致死性疾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母婴传播。
人体感染病毒后,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该病在各地呈迅速蔓延趋势,也成为我国21世纪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它存在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使得很多病人不得不中断治疗。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中药资源丰富,民间草药也得到发现和应用,因此应用中药、草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思路值得探讨。
1艾滋病的中医理论认识艾滋病是一种新的人类疾病,中医药文献及经验从未有记载,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症状,艾滋病应属于中医“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
艾滋病外因主要是感受疫毒之邪,损伤机体正气,内因是长期性紊乱和药瘾者导致正气耗损,气血亏损,日久则五脏俱虚,最终导致正不胜邪,它病从生[2]。
2艾滋病的中草药治疗研究概况辩证论治,艾滋病分五型:一是热毒炽感型,运用西洋参、麦冬、玄参、生地黄、牡丹皮、丹参、赤芍、板兰根、金银花等;二是气血亏损型,运用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等;三是气阴两伤型,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等;四是肝肾阴虚型,应用人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麦冬、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五是瘀血内阻型应用:人参、当归、丹参、鸡血藤、赤芍、柴胡、香附[3]。
2012年中国艾滋病调查报告
2012年xx艾滋病调查报告今天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
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在短短30年间,艾滋病已肆虐全球,夺去2500多万人的生命。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我国目前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如何,与过去相比,疫情发展产生了哪些变化,而艾滋病患者又遭受着怎样的歧视。
以下是关于我国艾滋病情况的调查。
1全球艾滋病毒携带者达3400万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1日发布年度报告,全球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大约3400万人,比2009年增加70万。
感染者总数上升是因为去年全球就医人数增加,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因艾滋病病毒死亡的人数减少。
艾滋病规划署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去年1420万就医者中,大约660万人正接受治疗,占总数47%,比2009年高11个百分点。
艾滋病规划署统计,全球去年大约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原因,比2006年高峰值减少40万,大约70万人因接受治疗得以幸存。
自1995年以来,中低收入国家大约25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因就医免于死亡。
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医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减少外,全球2010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同样下降。
报告显示,全球去年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新增大约270万,比2001年减少15%,比1997年高峰值减少21%。
2我国艾滋病感染情况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人,其中死亡8.8万人。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
性传播比例持续增加据了解,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五十分之一,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大致为0.058%,但部分地区疫情严重。
免疫抑制剂对抗HIV感染的研究
免疫抑制剂对抗HIV感染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HIV感染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由于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能力非常强,HIV感染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疗法。
它可以通过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遏制病毒的增殖。
虽然这种治疗方法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非常有效。
免疫抑制剂是什么?免疫抑制剂通常是指那些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来发挥作用,比如可以抑制T细胞的增殖,或者阻止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等等。
在治疗HIV感染方面,免疫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HIV在人体内的繁殖。
通常,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攻击病毒的位置来打击HIV,但是HIV可以很快地变异,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因此,通过免疫抑制剂来干扰病毒的繁殖,可以更好地控制HIV感染的发展。
免疫抑制剂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抗病毒疗法,免疫抑制剂的优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它可以更好地抑制病毒的繁殖。
一般来说,传统疗法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反转录酶来阻止HIV的繁殖,但这只是病毒繁殖的一个环节,而且抗病毒药物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第二,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毒感染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在传统疗法中,患者往往需要终身使用药物,而且药物会有很多的副作用。
而免疫抑制剂通常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使用,而且不会像传统药物一样去破坏整个免疫系统。
免疫抑制剂的风险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HIV感染也有一些风险。
首先,免疫抑制剂会降低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抗击能力,因而可能增加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其次,免疫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
因此,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HIV感染应该非常小心谨慎,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现代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进展最近几年,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一些新型药物的出现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繁殖。
艾滋病学研究进展快报
艾滋病学研究进展快报2012年第9期(总第14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HIV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学科组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学科化服务组2012.12目录Science:揭示慢性病毒感染期间T细胞耗竭的分子根源 (3)Science:研究揭示艾滋病毒感染机制 (3)Nature:研究发现艾滋病治疗新抗体 (4)Nature:维生素具免疫调节新功能 (6)Nature: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7)Nature:一抗体可中和98%艾滋病毒 (9)Nature:科学家发现艾滋病调控新机制 (11)Nat Nanotechnol:超灵敏感应器可观察病毒早期阶段 (12)Nat Nanotechnol:英国科学家开发出快捷便宜的HIV检测方法 (13)Nat Med:HIV‐1病毒内一种多糖分子或阻碍抗体识别 (14)Nat Med:发现HIV病毒独特特征有助于产生强大的抗体 (15)Cell:多种肠道病毒可能在艾滋病发展中发挥作用 (16)PNAS:首次成功模拟HIV成熟过程的关键步骤 (18)PLOS ONE:“治疗即预防”策略降低艾滋病感染率 (19)PLOS ONE:特定润滑剂的使用并不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 (20)AAC:研究人员开发出能防止艾滋病毒感染的牛奶 (21)JAMA:高剂量多重维生素补充剂不能减少HIV进展和死亡率 (22)JBC:一抗体可中和九成艾滋病毒菌株 (24)JCB:揭示驱动蛋白帮助HIV病毒逃避巨噬细胞的破坏 (25)JCO:HIV状况不影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 (26)JCO: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能降低HIV感染者肛门癌发病风险 (28)JLB:研究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新细胞 (29)JNCI:HIV流行影响美国男性肛门癌发病率 (30)J Virol.: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在腺病毒载体疫苗领域取得新成果 (31)Org Biomol Chem:抗艾滋病先导化合物实现全合成 (32)Lance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预防血清学不一致夫妇中的HIV传染风险 (33)Lancet Infect Dis:埃替拉韦联合利托那韦增强蛋白酶抑制剂治疗HIV‐1复治患者疗效与雷特格韦相似 (34)报告显示全球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36)Science:揭示慢性病毒感染期间T细胞耗竭的分子根源当遭受慢性感染(诸如丙型肝炎、艾滋病和疟疾之类的病原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和病原体相互对抗而进入一个漫长的僵局,没有一方能够获得优势。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5.29•【文号】卫办医政发[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修订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2014)(发布日期:2014年4月18日,实施日期:2014年4月18日)修订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工作,我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以下简称《手册》)。
现印发给你们,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落实工作,按照要求组织开展艾滋病诊疗工作。
《手册》印刷版由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免费发放,各单位在使用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确保直接参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人手一册;电子版可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
我部2007年12月印发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卫办医发〔2007〕216号)同时废止。
联系人: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张福杰、赵燕电话:010-63039075传真:010-63039072卫生部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附件: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12年版)。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摘要:艾滋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传染性疾病,随着HIV病毒的传播,感染人数逐渐增多。
艾滋病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之一。
本文收集了近期以来的一些文献进行整理,对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艾滋病抑制剂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1981年在临床诊断中被发现,我国1985年出现首例报道[1],1983年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其病原体,人体感染此病毒后,使患者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机能缺陷[2],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诸多机会性感染.抵抗力降低加上机会性感染,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4]。
AIDS传播速度惊人,死亡率极高,传播速率稳定[5],然而迄今为止,艾滋病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性传染性疾病.所以治愈艾滋病是世界医药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人类对病毒及其感染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 抗HIV的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迄今为止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已发展到31个品种[6]。
本文通针对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研究作一综述。
1. HIV 及其感染机制及危害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7],参与HIV进入CD4 T淋巴细胞的主要病毒表面蛋白gp120和gp41 ,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膜接近,导致病毒包膜与细胞膜最终融合,病毒RNA进入细胞.HI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形成的二倍体,两条链的5’ 端借氢键形成二聚体,包含了编码多种病毒蛋白的开放读码框区。
其中pol 区编码HIV-1 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三种酶: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分别在病毒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HIV RNA 转录成cDNA 和多聚蛋白的翻译后加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目前药物主要作用靶点。
HIV 又分为HIV-1 型和HIV-2 型。
抗艾滋病新药多替拉韦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抗艾滋病新药多替拉韦钠的合成工艺研究摘要:艾滋病属于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上世纪80年代确诊以来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为了有效针对艾滋病病毒进行控制,艾滋病药物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止。
多替拉韦纳于2013年8月由Viiv Healthcare公司开始研发,将其作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型化学实体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对已有工艺合成路径和条件进行研究,总结其优势和不足,选择廉价的1-(2,2-二甲氧乙基)-1,4-二氢-3-甲氧基-4-氧代-2,5-吡啶二羧酸-2-甲酯作为起始原料,先后通过缩醛脱和酰胺化、脱甲基和强碱盐化步骤,对已有工艺进行优化,探索出合成效率更高、工艺条件更成熟、合成复杂程度更低的新工艺方法,为促进抗艾滋病新药多替拉韦纳的放大生产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艾滋病;HIV病毒;多替拉韦纳;合成工艺多替拉韦拉作为一种整合酶抑制剂,但是治疗是抗艾滋病病毒复制的新型化学实体,在该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相比与现有的抗HIV药物具有多项指标领先的优势。
现有研究中针对多替拉韦纳的合成路线较多,然而不同的合成路线在应用时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结合现有的多替拉韦拉合成路线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出新型合成工艺,对于促进多替拉韦纳的放大生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多替拉韦纳合成工艺路线研究源于多替拉韦纳在治疗HIV病毒方面的良好作用,关于多替拉韦纳的合成工艺研究路径非常丰富,在2006年首次针对多替拉韦纳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合成工艺选择了廉价的甲酚为起始原料,但是在合成的过程中需要经过16步才能得到目标产品,合成工艺较为复杂,而且在合成的过程中孕用到了毒性较大的一氧化碳和间氯过氧苯甲酸,后者属于易爆炸物品,此外在合成过程中应用到了鹅酸钾试剂,鹅酸钾试剂属于剧毒产品且价格较为昂贵,后在合成产物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氧化剂高碘酸钠,合成过程的复杂、反应物的毒性和爆炸特性使得该合成工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在工艺放大的过程中因为爆炸风险往往导致该生产技术难以高效率发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C:蛋白水解抑制剂(PIS) D:融合抑制剂(FIS)
临床治疗AIDS的药物
名 称 批准日期 公 司 NRTIS
齐多夫定(Zidovudine, AZT) 去羟肌苷(Didanosine, ddI)
CH3
(A ) T e n o fo v ir d isp r o x il
化合物(B)正在抗HBV Ⅲ期临床后期试验。
NH2 N O ip r C O C H 2 O ip r C O C H 2 O O O N P O N N
(B ) A d e fo v ir d isp iv o x y l
O
O
O
O
O
DNA
O
O
O
O
O
O
O
DNA
(D N A /D N A 双 链 )
NRTIS的结构特点
分子中含有碱基和类似五元环糖的结构
五元糖环没有3’ - 位羟基 在糖环单元有不同的杂原子被引入 也有开环的糖的类似物
构型与天然核苷相同,只有3TC与天然核苷构
型相反,为左旋体,它比右旋体毒性更低,活 性更强,能抑制HIV-1、HIV-2,HBV。
的总人数为4200万。
2003 年新感染 HIV 的人数 500 万,95% 来自
发展中国家。死于 AIDS 的人数为 330 万。
每年新感染人数呈指数上升趋势。
中国AIDS的概况
1985 年中国发现首例 AIDS 病人。
1995 年每年感染 HIV 急剧增加,现有 100 多万
人感染上 HIV。
6. 转译(Translation):病毒RNA合成长链蛋白。
7. 组合并溢出 (Assembly & Budding):病毒RNA、 酶、结构蛋白在细胞内组合成大量新病毒,溢 出细胞,进攻其他细胞。
抗AIDS药物
基于HIV复制过程,药物化学家采用不同策略阻断 病毒复制。 已有17种抗HIV的化学药 (20种剂型) 被FDA批准。
抗HBV药物处Ⅱ期临床试验。
NH2 HN O HO S O N F
前药代谢
前药
① 细胞
② 代谢
单磷酸核苷 (NRTI-P)
代谢
NRTI-3P
化合物(A)(Tenofovir disproxil) 已完成Ⅲ期 临床试验,2002年在欧美已完成了新药和销售 申请。
O N NH2 N N
ip r O C O C H 2 O O N O P O ip r O C O C H 2 O
FIS
T20
NRTIS结构
O HN HO O O N HO CH3 O O N N NH2 HN N HO O N O N HO HN O O N O CH3
N3
AZT
NH2 N O HO S O N
ddC
NH2 N H 2N N HO N N
ddI
NH2 N HO HO O P N O N N
d4T
1. 病毒进攻细胞(Binding):病毒表面糖蛋白 gp120、gp41与CD4受体结合 2. 融合(Fusing):病毒表面糖蛋白构象变化 后与细胞膜进行融合。 3.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进入细胞 的单链病毒RNA在HIV-RT作用下合成双链 病毒DNA。
4. 整合(Integration):双链病毒DNA在整合酶 作用下进入细胞核内。 5. 转录(Transcription):病毒DNA借助细胞核 转录大量病毒RNA。
37%
32.4% 7.4% 6.8% 3.3%
其他
13.3%
组合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 疗效明显优于单方药
★ 延缓药物抗药性的产生
缺点:★ 剂量大,品种多,药物自身及之间的毒副
作用使病人难以忍受
★ 服药次数频繁,病人难以坚持
★ 药品价格昂贵,病人难以承受
抗AIDS药物研究进展
重要靶点:HIV-RT,HIV-P 现有药物:7个NRTIS,3个NNRTIS,6个PIS 设计:基于酶的三维结构、生理功能和药物作 用的活性部位。 FDA对现有类型药物的评价指标: ①活性更高、 毒性更低; ②对耐药性的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 ③很好的药代性质,如较长的作用时间, 服用方便等。
1991. 10 Bristol Myers Squibb
阿巴卡伟(Abacavir, ABC) 三协维(AZT + 3TC+ ABC)
替诺福韦(Tenofovir)
1998. 12 Glaxo Smith Kline 2000. 11 Glaxo Smith Kline
2001. 10 Glaxo Smith Kline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nti-AIDS Drugs)
刘 俊 义
北京大学药学院
AIDS的蔓延
1981 年报道首例AIDS 以来,全世界累积 HIV
感染者 7000 万人,2000 多万人死于 AIDS。
2002 年 WHO统计,全世界 HIV携带者和患者
O N O
H N OH
O N H O
A m p r e n a v ir
L o p in a v ir
Combination Therapy
主要问题:抗药性
组合疗法 (鸡尾酒疗法) —三种药物,占总处方的
76.8%。
1 PI + 2 NRTI + 0 NNRTI
0 PI + 2 NRTI + 1 NNRTI 0 PI + 3 NRTI + 0 NNRTI 2 PI + 2 NRTI + 0 NNRTI 0 PI + 2 NRTI + 0 NNRTI
S a q u in a r v ir
In d in a v ir
O N N S CH3 N H O H N N OH H
O O S N
HO CH3 O
H N
OH N S C O N H C (C H 3 ) 3
R ito n v ir
N e ifin a v ir
O
O O
H HO N
NH2 N S O O N
2个单链 RNA
表面为双脂膜
糖蛋白gp120,gp41
酶(RT,pHBiblioteka Ig)结构蛋白(p24,p17,p7)
HIV 体外不能繁殖,借助人体细胞复制
再生。
HIV 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小于6h,但进入
细胞内每天产生约 1010 病毒颗粒,每年 大约可繁殖 140 代。
HIV复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
NNRTIS 奈韦拉平(Nevirapine) 地拉韦啶(Delavirdine) 依非韦伦(Efavirenz) PIS 沙奎那韦(硬胶囊) 茚地那韦(Indina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沙奎那韦(软胶囊) 奈非那韦(Nelfinavir) 安普那韦(Amprenavir) 洛匹那韦 1996. 6 Boehring Roxane 1997. 4 Pharmacia 1998. 9 Bristol Meyers Squibb/Dupont 1995. 12 Roche 1996. 3 Merck 1996. 3 Abbott 1997. 7 Roche 1993. 3 Rfizer, Roche 1999. 4 Glaxo Smith Kline 2000. 9 Abbot 2003. 3 Trimeris
扎西他宾(Zaicitabine, ddC) 司他夫定(Stavudine, d4T) 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 双汰芝(AZT + 3TC)
1987. 3
1992. 6 1994. 6 1995. 11 1997. 9
Glaxo Smith Kline
Roche Bristol Myers Squibb Glaxo Smith Kline Glaxo Smith Kline
NRTIS的研究进展
NRTIS的作用机理
P P P P P P
NRTI
N R T Ip
N R T Ip p
N R T Ip p p
P
P
P
(d N T P )
O O O O O O O DNA RNA
P
P
P
(N R T IP 3 )
O
O
O
O
O
O
O
O
(R N A /D N A 双 链 )
P
P
P
O
ip r O C O C H 2 O O N O P O ip r O C O C H 2 O
(A ) T e n o fo v ir d isp r o x il
(B ) A d e fo v ir d isp iv o x y l
O
NH2 O C H 3 C S (C H 2 ) 2 O O P C H 3 C S (C H 2 ) 2 O N N O O O N N O C H 3C O C C H H N CH3 (C ) d d A M P b is(sa c e ty l-2 -th io e th y l) p h o sp h o tr ie ste r O P HN O O O N O
10% 的感染人群进入发病期。
中国 HIV 感染人数排在世界第十四位,每年增
加人数排世界第一位。
AIDS的治疗
1995 年中国 AIDS 病人,每人每年的平衡药费约为8万元。 2002 年国内病人,每人每年的平均药费约3万元。 2002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仿制生产4 种国外抗 HIV 药物,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