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试卷整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试卷整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试卷整理1.汉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4.中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6.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是传统节庆活动。

8.当代青少年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应发扬拼搏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9.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

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汉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汉字)3.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实用性和整体性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4.中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第一句对;第二句错,并不是在各个领域;第三句错,应是古代处于世界前列。

)5.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6.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是传统节庆活动。

(基础是经济。

)8.当代青少年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应发扬拼搏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实现社会价值。

)9.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错误。

)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民族精神,不是时代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点[范文模版]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点拨: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点拨: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提示: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70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74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精一魂、必要性、重要性)P71、P78-P804、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815、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666、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0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错易混点1、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代。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错,应改为汉字)P64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错,应改为文字)P644、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错,应改为曾经)P655、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656、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P667、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P678、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吸收,已完全融合(错,应改为渐趋融合)P689、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只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错,还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p70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博大精深。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P70举例:和而不同体现包容性。

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体现源远流长(从时间跨度上看)12、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P701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错,应改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7114、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错,应改为优秀传统文化)P7115、中华民族精神是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P711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打印)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打印)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5、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6、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8、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9、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10、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文化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1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以这种影响一经形成就永恒不变。

()13、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4、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5、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16、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17、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18、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9、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20、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加以保护。

()4、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5、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6、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7、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8、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继承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9、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10、传统文艺,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点1-4单元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点1-4单元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1.不同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在当前有众多的解释和定义,但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界定文化(如下图):2.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的关系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决定了其发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即对人的激励、引导等作用。

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等同于物质力量。

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①从起源上看,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文明一般是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为开端。

②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③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人类活动积极成果,也有其消极成果。

(2)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4.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决定作用吗?不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归根结底对社会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

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的情况,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表现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中学校的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上不起学。

(2)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表现①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

②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7、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2、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3、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6、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7、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8、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0、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1、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1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13、大众传媒取代了传统传媒14、传统文化是包袱而不是财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2、爱国与爱国主义是矛盾的。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味着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是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6、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7、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终将被时代精神取而代之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1、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2、时尚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4、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5、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6、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回事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9、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根本对立的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1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意味着现有传统道德规范已过时12、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对文化生活的第三单元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1. 传统节日1.1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

•穿红色的衣服,拜年,给红包。

1.2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节日。

•吃月饼,赏月。

•家人团聚,讲故事,赏月。

1.3 清明节•家祭祖先,扫墓。

•垂钓,踏青。

2. 传统饮食2.1 粽子•主要食材:糯米、猪肉、豆沙、蜜枣等。

•形状:三角形或长方形。

•煮熟或蒸熟后食用。

2.2 饺子•主要食材:面粉、肉馅、蔬菜等。

•形状:半月形。

•煮熟或蒸熟后食用。

2.3 粉面•主要食材:大米、小麦等。

•煮熟后拌以配料,例如肉末、蔬菜、海鲜等。

3. 传统艺术3.1 京剧•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种。

•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脸谱。

•以四大名旦和四大名角为代表。

3.2 书法•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通过用毛笔书写字符或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分为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

3.3 国画•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以毛笔和水墨为主要工具。

•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常见题材。

4. 传统乐器4.1 古筝•古代中国的七弦古琴。

•以指尖弹拨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古筝曲目广泛,包括古典和现代作品。

4.2 笛子•中国民间传统乐器。

•以吹口和指孔控制音乐声音。

•笛子有多种类型,包括竹笛、金属笛等。

4.3 扬琴•一种撞弦乐器,有40多根弦。

•以手指或琴拨拨弦发出音乐声音。

•扬琴在中国西南地区广泛流行。

以上是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

通过了解传统节日、饮食、艺术和乐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生活。

希望这篇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热度★)1.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2.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3.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5.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强调的是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

7.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8.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

9.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10.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11.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

1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要积极吸收和借鉴所有外来文化。

13.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5.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1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神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17.中国式过年,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18.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19.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20.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考热度★★)2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22.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3.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伟大创造精神。

25.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26.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8.只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0.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32.中华民族精神决定中国的发展方向。

高中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高中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一、第一单元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

(全部精神活动)2、我们所讲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既不同于狭义,也不同广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4、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过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起重大的促进作用)5、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7、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8、文化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社会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9、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颠倒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1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1、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经形成,就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2021年整理)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2021年整理)

(完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1.文化和生活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生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

文化和生活相辅相成、互相交融,相互影响。

文化可以丰富生活,而生活又是文化的表现和创造。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指过去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如宗教、习俗、艺术等;现代文化是指当代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物,如科技、媒体、电影等。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传统文化可以影响现代文化,而现代文化也在不断改变和塑造传统文化。

3.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文物和建筑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思想观念、技艺和习俗。

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

4.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一体性:文化多样性是指地域、民族、历史和社会差异带来的不同文化形式和文化表达;文化一体性是指共同的人类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需要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实现文化的共享与共存。

5.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文化创造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价值;文化创新是指在既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基础上,进行和发展,使文化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6.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是指对知识、艺术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欣赏,强调精致和纯粹的文化体验;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注重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和娱乐欲望。

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7.线下文化和线上文化:线下文化是指在传统的实体空间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如观影、逛街、参观博物馆等;线上文化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如在线购物、网络游戏、在线学习等。

线下文化和线上文化是现代文化生活的两种重要形式,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1.中华文化走过的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表现2.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1)政治经济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家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2)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在这些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

5)国家政策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①含义:源远流长是相对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的断代而言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标志。

②源远流长的原因:第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第三,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含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指它形式的丰富多彩,内容的精妙、深刻、厚重,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独领风骚”,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博大精深,囊括了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②表现:第一,独特性,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第二,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三,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训练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矫正练习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矫正练习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汉字D.绘画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练习3(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矫正练习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后天形成,并非先天;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注意“相对”不可缺少,因为文化虽然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是二者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有时先于有时落后。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其中潜移默化强调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油然而生,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感,是影响的过程;而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持续,不间断,如乡音难改。

5.文化对人活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因为文化从性质上讲,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相应起到的作用有阻碍和促进之分,所以,不能单纯的说文化促进人的发展或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6.优秀文化因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7.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丰富人的头脑;增强精神力量,是给人做事情以动力,常见词语如“鼓舞、激励、力量倍增”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全面提高,而且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

8.文化影响人生,而非决定人生。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9.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10.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并不是仅为一个民族所独享,而是共享。

1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例如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高三复习《文化生活》主要知识点及易错易混点

高三复习《文化生活》主要知识点及易错易混点

必修3《文化生活》主要知识观点第三单元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特有的包容性。

3、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6、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7、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四单元1、文化生活“忧”的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吴川市第一中学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

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V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完整word版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学生

完整word版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学生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4.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5.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6.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7.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8.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因素/基础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10.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1.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2.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3. 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2.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3.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4. 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 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6.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7.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8. 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9. 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11. 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13.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14.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6.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易混易错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3.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
4.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之间的关系
(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作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5.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三个方面: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三点从凝聚力、向心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几个方面展开,分别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

(3)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
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

(4)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
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6.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件,不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

爱国主义无论什么时期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在处理本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体现。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关系上的基本体现。

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优良品格,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则是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崇高追求,它是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3)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青少年的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7.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8.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
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2)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发展方向,
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综合体现。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对社会精神生活的概括,其涵盖的范围是有所区别的。

民族精神集中表现在一个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而时代精神则体现在一个时代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一时代精神可以表现在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使其带有民族的特色,从而与不同的民族精神相结合。

(4)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联系。

同一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会不断丰富、发
展,使其具有时代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与不同的时代精神相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时代精神具有民族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二者相互交融。

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都是代表历史发展、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

(5)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因此,
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9.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加强文化建设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