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正式版)

合集下载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煤层火灾是指在煤炭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阶段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煤体自燃所导致的火灾。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治理环境的要求日益严格,煤层火灾预测和预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煤层火灾的危害煤层火灾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

首先,煤层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等,对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造成影响;其次,煤层火灾会导致煤层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严重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益;最后,煤层火灾还会造成地下矿井结构破坏,加速矿井的老化和失效。

煤层火灾的预测方法煤层火灾的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监测法、地质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三类。

监测法监测法是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煤炭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预测和避免煤层火灾的发生。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温度计、压力计、氧气浓度计等。

监测法的优点是实时监测和控制,对火灾的预测和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根据不同煤矿和煤层结构,选用不同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成本较高。

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方法是通过对煤层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预测煤层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常用的地质学方法包括煤层地质结构和含水层分析、断层和褶皱分析等。

地质学方法的优点是可适用于不同的煤层和地质条件,但预测精度较低,因煤矿环境、传递距离、预测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有时难以对煤层火灾的发生提前做出有效的预警。

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是通过对煤层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预测煤层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常用的物理学方法包括煤层监测、红外辐射检测、声波检测等。

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预测精度高,可适用于不同的煤层和地质条件,但需要现场检测和实验,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煤层火灾的预报技术煤层火灾的预报是指在煤层火灾发生前,根据煤矿环境和煤层条件等因素,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煤层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等信息进行预报。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煤层自燃是导致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测和预报煤层自燃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煤层自燃是指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煤层内的发热物质自发氧化并生成大量热量,使煤层温度升高,进而引发火灾。

煤层自燃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煤质因素: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煤,其自燃性也不同。

其中在含硫量高、焦渣量、松散程度和露天氧化面积大的煤层中,自然裂隙多、通风条件差,容易自燃。

2.地质因素:含水炭层、潮湿炭层的自燃危险较小,而低透气性沉积物层与煤层接触的地层,容易吸附水分和吸氧条件差,自燃危险较大。

3.煤矿经营管理因素:采掘技术水平、通风与抽放系统、煤炭运输及存储方式等都会对煤层自燃产生影响。

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对于煤层自燃的预测和预报,应结合采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不断收集有关数据,及时研究和判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煤层自燃。

下面介绍常用的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方法:1.温差法:通过温度差别观察来进行预测。

利用感应电缆,探测传送到地面的煤层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相比较,若温差在低于20℃以内,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小;若温差在20℃-30℃之间,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高;若温差超过30℃,则预示已开始发生自燃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2.气体法:利用测点周围的瓦斯、氧气含量等指标,进行预测。

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将增大煤层自燃的危险程度;当氧气含量下降到16%时,也可能引发煤层自燃的爆发。

3.氧化性煤体含量法:通过测定煤体表面的可燃分含量、氧化性煤含量及煤体抗氧化指数等来进行预测。

4.煤层压力法:通过观测煤层压力变化、矸石压强、粉尘颗粒运动等指标来判断煤层的稳定性,并进行自燃预测。

5.煤质综合识别法:通过煤体成分分析、煤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等手段,综合判断煤层的自燃危险性。

煤层的火灾预测与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与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 730 评论:1更新日期:2011年07月11日2、气体成分分析法用仪器分析和检测煤在自燃和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烟气或其它气体产物,预报火灾。

1)指标气体及其临界指标能反映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初期阶段特征的、并可用来作为火灾早期预报的气体叫指标气体。

指标气体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灵敏性,即正常大气中不含有,或虽含有但数量很少且比较稳定,一旦发生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则该种气体浓度就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②规律性,即生成量或变化趋势与自热温度之间呈现一定的规律和对应关系。

③可测性,可利用现有的仪器进行检测。

目前,如表10—4-3所示。

2)常用的指标气体(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生成温度低,生成量大,其生成量随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是预报煤炭自燃火灾的较灵敏的指标之一。

在正常时若大气中含有CO,则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时,要确定预报的临界值。

确定临界值时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①各采样地点在正常时风流中CO的本底浓度;②临界值时所对应的煤温适当,即留有充分的时间寻找和处理自热源。

应该指出的是,应用CO作为指标气体预报自然发火时,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①CO的浓度或绝对值要大于临界值;②CO的浓度或绝对值要有稳定增加的趋势。

(3)乙烯,实验发现,煤温升高到80℃~120℃后,会解析出乙烯、丙烯等烯烃类气体产物,而这些气体的生成量与煤温成指数关系。

一般矿井的大气中是不含有乙烯的,因此,只要井下空气中检测出乙烯,则说明已有煤炭在自燃了。

同时根据乙烯和丙烯出现的时间还可推测出煤的自热温度。

(4)其它指标气体,国外有的煤矿采用烯炔比(乙烯和乙炔(C2H2)之比)和链烷比(C2H6/CH4)来预测煤的自热与自燃。

五、采样点设置测点设置的总要求是,既要保证一切火灾隐患都要在控制范围之内,并有利于准确地判断火源的位置,同时要求安装传感器少。

测点布置一般原则是:1)在已封闭火区的出风侧密闭墙内设置测点,取样管伸入墙内1m以上;2)有发火危险的工作面的回风巷内设测点;3)潜在火源的下风侧,距火源的距离应适当;4)温度测点设置要保证在传感器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5)测点应随采场变化和火情的变化而调整。

煤矿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煤矿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和田七台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普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为防止煤层自燃发火,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制度:1、编写«作业规程»时,生产技术部门必须在规程中注明自燃发火的征兆及防止措施。

2、矿井必须建立防灭火系统和火情监测系统,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建立防灭火队伍,配置防灭火用具及器材。

3、当发现矿井有发火预兆或隐患时,必须立即制定方案及安全措施,组织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4、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由生产技术人员到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贯彻,贯彻后人员必须签名,要求人员了解自燃发火的基本常识。

5、各班安全检查人员必须对各个易燃发火的地点进行认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做好交接班记录。

6、早期发现煤层自燃发火的初期征兆,人体感觉气管可以察觉到的现象有:1)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巷道壁有“出汗”现象;2)闻到有煤油味、汽油味和焦油味等;3)出水温度大于25℃,空气与煤壁的温度骤增,气温较常温高出约10℃,皮肤有一种热感,周身不适;4)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感觉有头疼、闷热、憋气、四肢无力和精神疲乏等现象;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1)煤炭自燃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

(2)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

(3)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CO),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8、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隐患(1)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2)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CO2),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3)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但尚未达到70℃;风流中氧(O2)浓度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9、在有自燃倾向煤层的回采工作面必须安装CO传感器对采空区或风流中CO进行监测。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范文(二篇)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范文(二篇)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范文煤矿自然发火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煤矿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范本,以供参考。

1.背景和目的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是为了提前发现煤矿自然发火的迹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确保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制度的目标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2.预测指标(1)煤层温度:通过监测煤层温度的变化,判断是否有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当煤层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需要提高警惕,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2)瓦斯浓度:瓦斯是煤矿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可以提前发现瓦斯积聚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3)氧气浓度:氧气是煤矿自然发火的必备元素,对矿井中的氧气浓度进行监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煤与氧气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从而预测自然发火的风险。

3.预测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煤层温度、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等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记录数据库。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寻找可能的预测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律。

(3)预测模型建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建立自然发火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和调整。

(4)预测预警:根据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可能发生自然发火事故进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5)措施采取: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通风、降低煤层温度等,防止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4.人员责任(1)技术人员:负责煤层温度、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提出预测预报意见。

(2)管理人员:根据预测预报意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

(3)矿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并积极参与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的培训和演习。

5.制度执行(1)数据收集:每日对煤层温度、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等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录入数据库。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火灾处理基本知识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火灾处理基本知识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火灾处理基本知识一、自然发火预测预报1、气味检测法煤层自然发火有五种不同类型的气味传感器对煤层自然发火过程中释放出的气味进行检测,根据传感器输出频率的变化来实现煤层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

气味传感器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识别系统,对多种气体(如CO、CH4、C2H2、C2H4等)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并可扑捉到煤氧化初期气味的变化,比CO能更早地检测煤的自然发火。

2、气体分析法在巷道冒高区、工作面架子之间、上下隅角及采空区投放瓦斯抽放管等处进行人工取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O2、CO、CO2、C2H4、C2H2、C2H6等气体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发火系数R1、R2、R3,同时检测气体温度,结合自然发火监测系统对自然发火进行预测预报。

1998年10月~1999年9月,老虎台矿试验工作区域内取得测试数据39480个,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4%。

3、封闭顺序和稳定时间(1)若多个防火墙,首先封闭所有(联络巷道)的防火墙,留下进回风主要防火墙最后封闭。

(2)封闭区内的空气可在48h达到稳定。

若经过气体检测尚未达到稳定状态,就应注入惰气或继续观测一天的时间,即72h。

4、封闭区内取样化验。

每一气样至少在巷道的顶、中、底部三点提取,用以反映封闭区内的空气成分。

在倾斜巷道更是如此。

二、封闭区内气体状态1、火区封闭后,机械通风动力的中断,并不能完全停止封闭区内空气流动。

这是因为火区内热风压起主导作用,致使区内空气缓慢而紊乱流动。

流动状态取决于封闭区的范围、巷道连接形式、标高差、炽热燃烧物质的体积、着火带及下风侧岩温等因素。

这种风流流动向着火带供氧,造成炽热烟流再次进入火源点,引起爆炸。

2、封闭区内空气O2浓度低于5%时,火焰燃烧逐渐减弱乃至熄灭;O2浓度在1%以下时,火焰燃烧完全熄灭。

但是,即使空气中O2浓度为“0”的条件下,着火带的阴燃仍可长期持续,这是起封火区时应该特别注意的。

其原因是煤层特别是厚煤层具有很强的吸附O2的能力,而有的煤层本身就含有一定的O2,足以支持燃料阴燃。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02
CATALOGUE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技术
基于温度监测的预测技术
温度监测原理
通过布置在煤层中的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煤层的温度变化,从
而判断自燃发火的可能性。
监测方法
通常采用红外测温、光纤测温等技 术手段,对煤层温度进行非接触式 、高精度测量。
优点
直观反映煤层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变 化,对于初期自燃现象较为敏感。
认识和技能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
03
加大对煤层自燃发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关科研工作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
构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THANKS
感谢观看
阻化剂防火措施
总结词
阻化剂防火是另一种常用的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方法。
详细描述
阻化剂是一种能够阻止或延缓煤自燃的化学剂,通过喷洒或注入阻化剂,可以在煤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 氧气,防止煤的自燃。常用的阻化剂有氯化钙、氯化镁、氢氧化钙等,选用阻化剂时应考虑其阻化效果、经济性 和环保性等因素。
通风管理措施
实现方法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多源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提高预测准确性。
优点
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预测精度和可 靠性。
03
CATALOGUE
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
煤层注水降温措施
总结词
注水降温是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有效手段。
详细描述
通过向煤层注水,可以降低煤层的温度,增加煤体的湿度,减少煤体内部的裂隙 和孔隙,进而减少氧气的渗入和煤体自燃的可能性。注水方式可采用静压注水、 动压注水等,注水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基于气体分析的预测技术
气体分析原理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1、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估算方法目前我国规定采用统计比较和类比的方法确定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其方法如下:(1)统计比较法,矿井开工建设揭煤后,对已发生自然发火的自然发火期进行推算,并分煤层统计和比较,以最短者作为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计算自然发火期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火源的位置。

此法适用于生产矿井。

(2)类比法,对于新建的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的矿井,可根据地质勘探时采集的煤样所做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并参考与之条件相似区或矿井,进行类比而确定之,以供设计参考。

此法适用于新建矿井。

2、延长煤层自然发火期的途径煤炭自燃的发展过程受自燃倾向性(即低温时的氧化性)、堆积状态、通(漏)风强度(风量和风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是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而改变的,因此,煤层的自然发火期是可以延长的。

其途径有:1)减小煤的氧化速度和氧化生热,减小漏风,降低自热区内的氧浓度;选择分子直径较小、效果好的阻化剂或固体浆材,喷洒在碎煤或压注至煤体内使其充填煤体的裂隙,阻止氧分子向孔内扩散。

2)增加散热强度,降低温升速度。

增加遗煤的分散度以增加表面散热量; 对于处于低温时期的自热煤体可用增加通风强度的方法来增加散热;增加煤体湿度。

三、外因火灾预测外因火灾预测可遵循如下程序:(1)调查井下可能出现火源(包括潜在火源)的类型及其分布;(2)调查井下可燃物的类型及其分布;(3) 划分发火危险区(井下可燃物和火源(包括潜在火源)同时存在的地区视为危险区)。

四、火灾的预报所谓火灾预报,就是根据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用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采集处于萌芽状态的火灾信息,进行逻辑推断后给出火情报告。

及时而准确地进行火灾早期预报,可以弥补预防之不足。

矿井火灾预报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报自。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注浆防灭火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防灭火方法,通过将砂、土、石等不易燃的固体材料与水混合制成浆液 ,注入到煤层中,形成一层隔绝层,隔绝煤与氧气的接触,从而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惰气防灭火技术
总结词
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降 低氧气浓度,抑制燃烧。
详细描述
科学施救
遵循科学原则,合理安排救援力量,提高救援效率。
05
安全管理与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0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 可循。
02
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
责任落实到人。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安
03
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 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煤层自燃发火基础知识 •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技术 • 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 • 煤层自燃发火应急处置 • 安全管理与培训
01
煤层自燃发火基础知识
煤层自燃发火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在常温下与空气 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 当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引发煤层 燃烧的现象。
通过降低空气压力或调整通风系统, 减少或消除漏风通道中的压力差,抑 制煤层自燃。
详细描述
均压防灭火技术主要通过调整通风网 络,降低采空区或火区的压力,减少 漏风,从而抑制煤层自燃。这种方法 可以有效地控制煤层自燃的蔓延,提 高矿井安全。
注浆防灭火技术
总结词
将不易燃的固体材料与水混合制成浆液,通过注浆孔注入煤层中,隔绝煤与氧气接触,达到防灭火目 的。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
1、开采有自然发火的煤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已采区的密闭情况,测定一次采区回风巷及其它可能发火地点的温度、CO含量和风量,并应取气样进行分析,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废弃巷道的密闭情况。

2、瓦斯检查员每班两次检查回风隅角CO浓度并及时汇报。

3、工作面回风顺槽必须安设CO和温度传感器,对CO含量和风流温度进行自动监测。

4、做好掘进煤巷和顺槽高冒区CO、温度的定期监测工作,至少每周检查一次,CO浓度较高时应加强监测。

5、定期对采煤面回风隅角及已采区密闭内气体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报安通科和通风副总工程师。

6、采面回风隅角及火区密闭内安设束管每天定时开机,特殊情况下24h监测,每天打印监测日报按时上报。

7、监测工定期(每周一次)对采煤面、回风隅角、回风流进行一次全检监测,检测内容:CH4、CO2、CO浓度、温度、风量、气味,当CO变化较大或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闻到煤油味时必须加强检测的力度和频度,并确定CO最高点位置。

8、现场检查期间应密切注意气体气味及含量(特别是CO)的变化,
对每一微小变化都必须细心检查,并做好记录。

9、监测人员根据总工要求,每月制定束管布置计划,并根据计划及时调整。

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 热测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热量影响的范围很小,有时钻 孔即使打到火源附近1m ,也觉察不到火源的存在。
• 4、人体感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温法在应用中又存在诸多问 题,有没有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自燃发火的早期预报是指根 据煤炭从氧化升温发展到发 生自燃的过程中各阶段表现 出来的不同征兆,在自燃发火 形成之前做出预报,提醒人们 及时发现隐患,及早采取处理 措施,防止自燃发火事故。
一、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 矿井火灾早期识别的目的:尽可能早的发现火灾并及时控制火 势,将火灾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间接测定
➢无 线 电 测 温 方 法
➢红 外 辐 射 测 温
➢气 味 剂 法
2.检测煤的温度进行早期预测预报
• 测温法存在的问题: 1.直接测温易引起测温仪表和导线的破坏和折断
• 2.气味剂法分布区域小,较难测取。 • 3. 红外辐射测温仪因接触不到热表面就无能为力。 • 4.无线电传感器受采空区高湿恶劣环境影响难以成功应用。
注意:利用人的直接感觉对煤自燃进 行预测的方法对于培养职工的防火意 识和煤自燃的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作 用,但是,人的感觉往往带有很大的 主观性,且受人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 态的影响,准确度常常难以保证,故 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判别依据。
2.检测煤的温度进行早期预测预报
直接测定
测温传感器常采 用的是热电偶和 热敏电阻。
• 对产物和现象进行监测
一、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 自然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报方法有很多,如: ➢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报自然发火; ➢测温预测预报法 ➢气体分析法
一、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测预报自然发火
依靠人体生理感觉预报矿井火灾的发生。

XX煤业预防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安全技术措施

XX煤业预防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安全技术措施

XX煤业预防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安全技术措施目录一、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煤的自燃发火期 (2)二、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2)(一)、煤的自燃的预测 (2)(二)、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方面措施 (8)(三)、采煤工艺的措施 (8)(四)、通风方面的措施 (9)三、防灭火系统 (10)(一)、灌浆 (11)(二)、氮气 (15)XX煤业预防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煤的自燃发火期1、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发火期根据本矿井4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4号煤层属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Ⅱ级),其他煤层未作鉴定,矿井揭煤后立即采样送有资质的单位补作鉴定。

在未作鉴定前,按容易自燃煤层进行管理。

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表二、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一)、煤的自燃的预测一)、建立观测系统为及时掌握自燃发火动向,必须做好观测站(点)的建设,气样的采集、分析、记录和火灾的判断,矿井应建立预防自燃发火观测系统,观测站(点)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共设7个观测点,其中:固定观测点2个,设在进回风侧;移动观测点2个,设在靠采煤工作面侧,移动观测点3个,设在采煤工作面靠采空区侧。

固定观测站移动观测点临时观测点一氧化碳增量法预测工作面火灾示意图观测站(点)的布置与观测应符合下列求:1、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点),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测。

观测站(点)应设在矿压较小的地点,至少长10m 的一段巷道支护规整、断面不变,巷内无一切风阻物,以便完成气样采集、气体成分、风速测定和风温测定。

井下观测站(点)分为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三种。

2、采区、工作面固定观测站(点):在采区、工作面的进回风流都必须各建立一个观测站(点),并符合井下测风站的要求。

其观测站(点)的位置应使进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进风流,回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回风流,即两个观测站(点)间不允许有其它的进风流和回风流。

最新的火灾预测预报及防灭火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最新的火灾预测预报及防灭火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53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最新的火灾预测预报及防灭火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最新的火灾预测预报及防灭火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火灾预测和预报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重要环节。

预测预报包括预测、预报和预警。

煤矿必须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1、煤层自然发火期的估算方法及延长途径1.1、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对井下容易出现自燃地点的圈定,有利于制定重点和针对性预防措施;自燃预报指标:非爆破过程风流中CO的产生、局部地点温度升高。

煤炭自燃机理表明,在自热阶段有较少的CO发生,周围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对有正常风流流动的地点,CO浓度受到风量影响,环境不容易觉察温度变化。

所以,一旦测出CO,要重点观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发火预警信息。

CO的持续上升,巷道风流中可闻到特殊火灾的煤油、煤焦油气味。

这是由人的直接感觉捕捉煤炭早期自然发火信息,不久就可能出现明火。

准确确定自燃过程的自热后期,虽非常重要但有较大的难度,CO是现场主要“隐患”预测预报指标,测定方法有束管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CO探头、便携式CO测定仪、CO鉴定管及井下取样通过实验室色谱测定。

1.2、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估算方法要按规定运用统计比较法和类比法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期。

前者是在煤矿建进揭煤后,对已出现自然发火的发火期进行推算,进行分煤层统计和比较,以最短的作为煤层自然发火期。

计算的关键是确定火源的位置。

此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矿井。

后者是新建矿井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应按勘探时采集的煤样所做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并参考条件相近矿井,进行类比而确定,为设计新建矿井提供参考。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模版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模版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模版煤矿自然发火是指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由于煤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引发的火灾。

自然发火是煤矿安全领域的重大隐患之一,其发生不仅会给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前预测和预防煤矿自然发火,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预测预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的模版,用于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1.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和预报煤矿自然发火的可能性,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 预测预报的依据2.1 历史数据分析:对煤矿历史自然发火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2.2 煤质分析:对煤矿中的煤质进行分析,特别是煤的可燃性和自燃性。

2.3 矿井气体分析:对矿井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

2.4 温度测量:对矿井中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3. 预测预报的方法和指标3.1 煤质指标:根据煤的可燃性、自燃性等指标,以及历史自然发火的情况,进行煤质评估和风险预测。

3.2 温度指标:观察和记录矿井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则可能存在自然发火的风险。

3.3 气体指标:对矿井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进行定期监测,并设定相应的安全阈值和预警指标。

4. 预测预报的周期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和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预测预报周期,一般可以分为日报、周报和月报三个层次,实时监测当然是最为重要的。

5. 预测预报的内容和形式5.1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煤质、温度和气体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异常情况和变化趋势。

5.2 风险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煤矿的自然发火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5.3 预警提示:根据预测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提示和措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

预警内容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传达。

6. 预测预报的责任人和部门6.1 负责人:煤矿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预测预报制度,并对预测预报结果负责。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1.对工作面开展自然火灾预测预报工作。

井工通风科每天安排专人对0102102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利用束管进行抽样分析,分析风流中气体变化情况。

2.由井工通风科安排人工对工作面、上隅角、周边采空区、运顺及回顺钻孔、相应地表钻孔及渣台钻孔按周期进行取样,用色谱仪化验分析气体成份,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人工取样安排表检查周期位置检查钻孔备注1次/3天010202工作面周边采空区监测钻孔及采空区6121采空区010202安装通路1#;1421采空区回一川2#;1511采空区010202回撤通路2#,4#;航空学院小井采空区1665边界上山35#;1511、1711采空区1665边界下山2#,3#;0102102瓦斯抽采联络巷密闭;0102102回顺上隅角束管;0102102工作面联络巷密闭和上隅角埋管在开采300m内每3天取样1次,300米后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次/每天0102601工作面采空区上隅角,采空区埋设束管取3个样;1次/3天0102102回顺重点钻孔17#,18#,21#,23#,补25#,补27#,补28#,29#,补36#,补42#,补64#;根据钻孔测定CO浓度情况随时调整1次/7天0102102运顺,0102102回顺,0102102瓦斯治理巷1665集中回风巷,1665边界进风上山,1665边界进风下山,每次取样不得少于13个钻孔,按照周期循环进行。

1次/3天泵站中央泵站;南三泵站;井下移动泵站;山顶移动泵站;中央制氮机房;1次/7天南四山顶渣台验证孔,010201采空区深孔,010202工作面地表钻孔;每次取样不得少于7个钻孔,按照周期循环进行。

3.由通风一队安排专人每周对采空区密闭进行观测。

及时掌握工作面和后部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为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根据数据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4.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应严格一氧化碳检测手段,由通风一队安排瓦检员每班三次对工作面上隅角、下隅角端头支架后部、回风流、瓦斯抽采巷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及温度进行检查,并汇报井工通风科调度。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第一、二讲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第一、二讲

第二讲: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 评价技术
自然倾向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 开采时期的自燃危险性评价 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评价
一.煤自然倾向性评价技术


煤自燃倾向性是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的首要指标,表征 了煤层开拓之前自然发火的可能程度,反映了煤自身的物 理化学性质与其自然发火特性之间的关联性。 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对煤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方法和界定指标 都做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受煤自身物理化学诸多因素的影 响,各国都依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制定了相应的鉴定方法 (如奥氏法、静态吸氧法、量热法、动态吸氧法、交叉点 温度法、绝热氧化法等)。
参数 煤自燃倾向性差热分析分类法 最易自燃 自燃 最不易自燃
交叉温度(℃)
第二段梯度 跃迁点温度(℃) WITS-EHAC指数
100
1.46 163 5.65
134
1.17 187 4.47
181
1.03 200 3.09
一.煤自然倾向性评价技术
7. 流态色谱吸氧法
流态色谱吸氧法是我国
现行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 法。它以煤在低温下吸附流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
第一讲:自然发火机理
外因火灾
矿井火灾
内因火灾 (自然发火)
一.自然发火及其条件
煤炭及其包含的可燃 物(如硫化矿物等)接触 空气后,发生化学反应 (吸氧、氧化、生热等) 和物理作用(散热、聚热) 而形成的火灾。
现象: 温度升高 湿度增加 出现煤焦油味 人体感到不适或出现某些 病理现象 出现烟雾或明火
100
温度 ℃
一.煤自然倾向性评价技术
4. 着火点法
着火点法实际上就是利用煤炭经过氧化后(空气或其它氧化
剂)其着火点温度相对降低的原理进行分类。煤炭经过一定氧化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

煤层自燃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制度概述煤矿安全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煤层自燃和煤矿火灾是导致煤矿事故的两大重要因素。

煤层自然发火的多发性和突发性,经常造成危害和严重后果,因此,建立煤层自燃的早期预测预报制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煤层自燃发火的机制与特点煤层自燃是指在无明火存在的情况下,煤炭自然发生氧化反应,从而燃烧起来的现象。

煤层自燃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煤的成分及其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氧化、自然灼烧等原因引起。

煤层自燃有以下的特点:1.不易察觉性:煤层自燃起火前期一般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

2.速度快:煤层自燃的起火、发展和爆炸过程往往特别迅猛。

3.持续性:因为自燃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一旦燃烧起来,往往越烧越旺,极难扑灭,持续时间也较长。

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的目的建立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旨在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燃的产生和发展,严格掌握煤层自燃的演变过程,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的内容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包括三个方面:1. 煤层自燃的预测指标体系预测指标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手段、分析方法,根据煤层自燃的机理和发展规律,综合、完整、科学地确定的用于预报煤层自燃的物理、化学指标以及工业经验指标等。

其中,煤的氧化活性指标、热解参数等是预测指标的主要内容。

2. 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技术体系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技术体系是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对预测指标的获取、分析、处理、显示、传输、储存等进行系统集成,形成科学、合理、稳定、高效的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技术流程。

其中包括传感器技术、实时数据采集技术、预测分析技术、数据交互与共享技术等。

3. 煤层自燃应急措施体系煤层自燃应急措施体系是建立在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技术体系基础上,对煤层自燃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包括预警信息发布、防范措施采取、事故自动化处理、事故现场处置等。

结论通过建立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制度,可以及时了解煤层自燃的发展趋势,实现对煤层自燃的早期预警和有效预测,可大大减少因煤层自燃引起的安全事故,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593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正式版)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我国目前预测自然(1)在实验室确定自燃倾向
性等级;(2)根据本矿或条件相似(近)矿井或采
区的已有的自然发火的统计资料,确定待采(或本)
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发火的方法有:
一、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方法
1992年版的《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规定
采用吸氧量法。

即“双气路气相色谱仪吸氧鉴定
法”,鉴定结果按表10-4-1分类(方案)确定自燃
倾向性等级。

二、煤层自然发火期的估算方法及其延长途径
1、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估算方法
目前我国规定采用统计比较和类比的方法确定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其方法如下:
(1)统计比较法,矿井开工建设揭煤后,对已发生自然发火的自然发火期进行推算,并分煤层统计和比较,以最短者作为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计算自然发火期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火源的位置。

此法适用于生产矿井。

(2)类比法,对于新建的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
煤层的矿井,可根据地质勘探时采集的煤样所做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并参考与之条件相似区或矿井,进行类比而确定之,以供设计参考。

此法适用于新建矿井。

2、延长煤层自然发火期的途径
煤炭自燃的发展过程受自燃倾向性(即低温时的氧化性)、堆积状态、通(漏)风强度(风量和风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是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而改变的,因此,煤层的自然发火期是可以延长的。

其途径有:
1)减小煤的氧化速度和氧化生热,减小漏风,降低自热区内的氧浓度;选择分子直径较小、效果好
的阻化剂或固体浆材,喷洒在碎煤或压注至煤体内使其充填煤体的裂隙,阻止氧分子向孔内扩散。

2)增加散热强度,降低温升速度。

增加遗煤的分散度以增加表面散热量;对于处于低温时期的自热煤体可用增加通风强度的方法来增加散热;增加煤体湿度。

三、外因火灾预测
外因火灾预测可遵循如下程序:(1)调查井下可能出现火源(包括潜在火源)的类型及其分布;(2)调查井下可燃物的类型及其分布;(3)划分发火危险区(井下可燃物和火源(包括潜在火源)同时存在的地区视为危险区)。

四、火灾的预报
所谓火灾预报,就是根据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用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采集处于萌芽状态的火灾信息,进行逻辑推断后给出火情报告。

及时而准确地进行火灾早期预报,可以弥补预防之不足。

矿井火灾预报的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
1、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报自然发火
依靠人体生理感觉预报矿井火灾的主要方法有:
1)嗅觉,可燃物受高温或火源作用,会分解生成一些正常时大气中所没有的、异常气味的火灾气体。

2)视觉,人体视觉发现可燃物起火时产生的烟雾,煤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及其在附近煤岩体表面凝结成水珠(俗称为“挂汗”),进行报警。

3)感(触)觉,煤炭自燃或自热、可燃物燃烧会使环境温度升高,并可能使附近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CO2等有害气体增加,所以当人们接近火源时,会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不适之感。

2、气体成分分析法
用仪器分析和检测煤在自燃和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烟气或其它气体产物,预报火灾。

1)指标气体及其临界指标
能反映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初期阶段特征的、并可用来作为火灾早期预报的气体叫指标气体。

指标气体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灵敏性,即正常大气中不含有,或虽含有但数量很少且比较稳定,一旦发生煤炭自热或可燃物燃烧,则该种气体浓度就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②规律性,即生成量或变化趋势与自热温度之间呈现一定的规律和对应关系。

③可测性,可利用现有的仪器进行检测。

目前,如表10—4-3所示。

2)常用的指标气体
(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生成温度低,生成量大,其生成量随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
加,是预报煤炭自燃火灾的较灵敏的指标之一。

在正常时若大气中含有CO,则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时,要确定预报的临界值。

确定临界值时一般要考虑下列因素:①各采样地点在正常时风流中CO的本底浓度;②临界值时所对应的煤温适当,即留有充分的时间寻找和处理自热源。

应该指出的是,应用CO作为指标气体预报自然发火时,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
①CO的浓度或绝对值要大于临界值;②CO的浓度或绝对值要有稳定增加的趋势。

(3)乙烯,实验发现,煤温升高到80℃~120℃后,会解析出乙烯、丙烯等烯烃类气体产物,而这些
气体的生成量与煤温成指数关系。

一般矿井的大气中是不含有乙烯的,因此,只要井下空气中检测出乙烯,则说明已有煤炭在自燃了。

同时根据乙烯和丙烯出现的时间还可推测出煤的自热温度。

(4)其它指标气体,国外有的煤矿采用烯炔比(乙烯和乙炔(C2H2)之比)和链烷比(C2H6/CH4)来预测煤的自热与自燃。

五、采样点设置
测点设置的总要求是,既要保证一切火灾隐患都要在控制范围之内,并有利于准确地判断火源的位置,同时要求安装传感器少。

测点布置一般原则是:1)在已封闭火区的出风侧密闭墙内设置测点,取样
管伸入墙内1m以上;2)有发火危险的工作面的回风巷内设测点;3)潜在火源的下风侧,距火源的距离应适当;4)温度测点设置要保证在传感器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5)测点应随采场变化和火情的变化而调整。

六、连续自动检测系统
目前实现连续巡回自动检测系统基本上有两种形式:
1、束管系统
采样系统。

由抽气泵和管路组成。

管路一般采用管径为6~8mm聚乙稀塑料管,在采样管的入口装
有干燥、粉尘和水捕集器等净化和保护单元。

滤尘材料一般用玻璃纤维和粉沫冶金材料。

在管路的适当位置装有贮放水器,以排除管中的冷凝水。

整个管路要绝对严密,管路上装有真空计指示管路的工作状态。

在仪器入口装有分子筛或硅胶,以进一步净化气样。

控制装置。

主要有三通实现井下多取样点进行巡回取样。

气样分析。

可使用气相色谱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等仪器。

数据贮存、显示和报警。

分析仪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可用图形显示、记录仪记录,起过临界指标时发出霰声光报警。

必要时进行打印,也可计算机贮存。

束管检测系统的缺点是,管路长,维护工作量大。

2、矿井火灾监测与监控
煤矿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系统进行火灾早期预报,是改变煤矿安全面貌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国内外的煤矿安全监测技术发展很快。

法国、波兰、日体、德国、美国等国家先后研制了不同型号的环境监测系统。

我国从80年代开始,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环境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除分别引进波兰的CMC-1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MSA公司DAN-6400系统以及德国TF-200系统外,国内一些军工和煤矿研究单位也研制了一些监测和监控系统,对我国部分煤矿进行了装备,为改变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