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序数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分为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 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a. 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族的变化: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过程。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4.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通过观察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详细讲解同一周期和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 练习与应用: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释。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原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2. 讲解一些重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如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分界线、过渡元素的特点等。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必修]

二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用具:互动式电子白板。

金属钠、镁条、铝片、1 mol/L HCl、1 mol/L AlCl3、3 mol/L NaOH、6 mol/L NaOH、3 mol/L H2SO4、MgCl2液、水、砂纸、镊子、滤纸、试管、胶头滴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从前面我们所讨论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关系可知,核电荷数不同的碱金属之间及卤族元素之间,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那么,在其他的核电荷数不同的元素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关系或规律呢?[板书] 2 元素周期表[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1)电子层(2)电子层的划分(电子白板投出)电子层(用n表示) 1 2 3 4 5 6 7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近远低高(3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才排M层)(4电子白板投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请大家说出各部分所表[生]圆圈表示原子核,+11表示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创新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创新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第一章第二节(第3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学生学习了必修1的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钠、镁、铝、硅、氯、氮、硫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在初中初步掌握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且也已经在本章第一节中学习了第ⅠA、ⅦA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简单地使用过元素周期表。

本节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本节的课时划分:第1课时: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二、元素周期律(科学探究: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第2课时:二、元素周期律(科学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第3课时: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1、教学模式:本节课最能体现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中的双基知识,学科基本方法——比较,归纳法;(2)培养化学思维素养中的逻辑思维素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3)培养化学信息素养——对资料进行查询,总结,归纳;(4)培养合作交流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该课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为此实施了如下教学策略:(1)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以便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2)自主探究式教学: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

(3)交流研讨式教学:学生查阅资料,讨论,总结,做成课件,再与大家研讨构建知识。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包括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规律之美。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表现。

2、教学难点(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元素的性质,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元素的图片或实物,如金属钠、氧气、氯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从而引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主题。

2、知识讲解(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展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周期和族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总结周期和族的划分规律。

讲解周期表中横行和纵列的特点,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和副族的区别。

(2)元素周期律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讲解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比较它们的金属性强弱。

通过比较硅、磷、硫、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性质为什么会呈现出逐渐变化的趋势?(2)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4、知识应用(1)给出一些元素,让学生判断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推测其可能的性质。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二、教学设计三、教学流程及有关元素位置的确定归纳元素“位-构-性”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思路和方法。

元素周期表中相关用途元素的寻找【投影】利用投影展示有关周期表中某些元素在生产及生活中的用途相关信息。

(见附件资料卡片三介绍)【任务驱动】针对资料卡片三所给信息,完成下列任务:利用给信息分析寻找特定用途材料对应元素的区域。

【投影】根据学生的分析进行小结,并补充介绍相关元素的具体应用。

观察、分析及思考讨论、汇报相关结论聆听及思考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研究问题。

知识小结【小结】总结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应用,并说明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聆听、回顾及思考总结回顾本节课利用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具体应用及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重要应用1、推断及预测新元素的性质2、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3、寻找特定用途材料的元素二、重要结论课后反思附注:相关资料卡片信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案1、利用资料卡片一所给信息,试推断及预测“类铝”相关知识,并填写在下表中。

2、利用资料卡片二所给信息,试确定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在下表中。

3、利用资料卡片三所给信息,试分析寻找特定的材料或某一用途的材料对应元素区域。

(1)寻找半导体材料对应元素的区域:。

(2)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对应元素的区域:。

(3)寻找合成制冷剂及生产农药对应元素的区域:。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

2.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悉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等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3. 主族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4. 过渡元素:铁、钴、镍、铂、金、铜、锌、银、铂、钯。

5.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预测元素性质,分析化学反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图像和数据。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元素为例,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4.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化学史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阐述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 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周期、族、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4. 分析主族元素:以氢、氦等元素为例,讲解主族元素的性质。

5. 讲解过渡元素:以铁、钴等元素为例,讲解过渡元素的性质。

6. 练习与应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决化学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图表、动画等。

2. 教材:提供详细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讲解。

3. 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元素的化学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4. 网络资源: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最新研究成果。

1.2.3《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1.2.3《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解析】构成催化剂的元素大多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间部分。

【典例2】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物的性质总在不断的发生明显的变化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寻找耐高温材料【答案】 C【解析】同族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递变的,A项错误;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但没有两性金属元素这一说法,B项错误;耐高温材料应该在过渡元素中寻找,D项错误。

【板书】活动三、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1】(1)推测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最高正化合价是什么?【交流】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ⅥA族,根据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该元素用X代替),其酸性比硫酸弱。

【问题探究2】(2)如何比较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铝的碱性强弱?【交流】钙与铝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可借助镁来比较,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金属性:Ca>Mg>Al,故碱性:Ca(OH)2>Mg(OH)2>Al(OH)3。

【讨论】利用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进行推导的基本思维模型是什么?【交流板书】【问题探究】利用元素“位、构、性”关系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交流1】(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数;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

【交流2】(2)熟练周期表中一些特殊规律:①各周期元素种数;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③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交流3】(3)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要素。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基本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分析元素性质和化合物组成。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引导(10分钟)1.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元素周期表?”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要素。

活动二:讲授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基本规律(20分钟)1.通过图示和实验展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俄国化学家季莫费耶夫、英国化学家门德莱耶夫的贡献,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2.结合实例,讲解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同一族元素的共性和变化规律。

活动三: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5分钟)1.列举一些常见元素和它们的性质,例如氧气、氢气、氯气等,并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它们的位置。

2.设计实验: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元素在性质上的差异。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不同族元素的共性和特点,并探究同一族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活动四: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化合物组成(25分钟)1.给出几个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预测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和种类。

2.让学生对比不同化合物的组成,并总结出成分相同而比例不同的化合物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悉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等的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的分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元素周期表中一些特殊现象的解释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发现过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元素分布规律。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及特殊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元素周期表挂图或PPT3. 相关化学实验器材4. 教学参考资料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第二课时:主族元素的分布及性质过渡元素的分布及性质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3.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小组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发现4. 第四课时:练习与应用: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学问题总结与复习5. 第五课时:教学反馈与评价布置作业:研究某一族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律的关系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探讨元素周期律内在联系和特殊现象时的表现,以评价其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

2. 探讨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揭示元素周期律的。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和外延。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及其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介绍门捷列夫、迈耶尔等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研究中的贡献。

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周期表的划分及特点。

4. 元素的位置与性质: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掌握金属、非金属、半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

5.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合物的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性质,指导化学反应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图及相关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在化学问题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 练习法:设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图等。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课后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划分。

3. 元素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元素周期律的微观解释。

2. 周期表中特定元素性质的预测。

3. 元素周期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门捷列夫的贡献,引导学生关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 讲解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3. 分析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排列规律和特点。

4.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划分依据。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元素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划分依据。

2.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通过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3.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族和周期:讲解元素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划分依据,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 分析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01
学习目标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建立“位、构、 性”关系应用的思维模型。 3.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金属性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_______方,最强的是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在 周期表的_______方(稀有气体除外),最强的是_____。
( 2 ) 分 界 线 附 近 的 元 素 , 既 能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_________ , 又 能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_________ , 故 元 素 的 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4.(2022 年北京市东城区期末)1991 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用同位素质谱法准确测得铟元素(In)的原
子量为 114.818±0.003,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标准。已知 In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5 周期ⅢA 族。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 的金属性强于 Al
B.I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锗、硅、硒等),在过渡元素中
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制造火箭、飞机的钛、钼等元素)。答案选 B。
3
【解析】116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位于第 7 周期第 VIA 族,其性质具有
氧族元素特点,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 A 项,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 R 的非金属性比 S 弱,错误;B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必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必修]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教师日期课题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3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掌握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习中应用。

教学重点:熟悉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目标导航]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

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一、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及元素化合价规律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

①增强②减弱③增强④增强⑤Al⑥Si⑦金属⑧非金属点拨 1.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钫),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

碱性最强的是FrOH,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

2.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关系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而非金属的负化合价则等于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所以,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1)最高正化合价=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2)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8。

【议一议】1.判断正误:(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金属性最强的是钫,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氦。

()(2)金属不可能具有非金属性,非金属不可能具有金属性。

()(3)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但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答案(1)×(2)×(3)√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性质的强弱(或大小)。

2.应用于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推断。

3.预测新元素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必修](3)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必修](3)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

3、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构”、“性”之间关系

构性
1、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二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2)非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中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三维目标
思维激活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利牛斯山的闪锌矿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镓,以表达他对他的祖国法兰西的热爱,并公布了测得的关于镓的主要性质。

不久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来信,门捷列夫在信中指出:关于镓的比重不应该是4.7,而是5.9~6.0。

当时布瓦博德朗很是疑惑,他是唯一掌握金属镓的人,门捷列夫是怎样知道镓的比重的呢?
教学过程
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情况(教材P17图1-9)
图表中虚线表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其左下角区域为金属元素,右上角区域为非金属元素。

思考题1 元素周期表中除放射性元素外,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二、元素常见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
=。

2.非金属主族元素化合价一般规律:
(1)最低负价=-8
(2)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思考题2 氢元素的最高正价为+1,最低负价是否应为-7 ?
三、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元素周期律而编排出来的。

四、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1.对元素性质进行系统研究,为发现新元素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

2.在周期表中处寻找半导体材料。

3.农药中含有的As、F、Cl、S、P等元素集中在周期表区域。

4.在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5.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

思考题3 钫(Fr)是碱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

(写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