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发明的一种幼儿和小学儿童音乐教育法。

它以孩子们自己的兴趣、感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通过集体音乐体验,综合运用声、音、乐、舞等多种手段,培养儿童的音乐天赋,发展儿童的心智、身体和情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其基本特点是什么呢?首先,它强调集体合作。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很少是一个人孤立地演奏,通常需要同学们合作,共同演奏或合唱。

这种合作既能体现个人特长,又能提高团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其次,它注重感知和表达。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激发儿童的感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通过听、唱、跳、打、演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孩子们可以通过身体运动、表情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它关注经验和感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音乐,不断感知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韵律、音色、表情等因素,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第四,它注重探究和创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和探索,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探索和发现音乐之美。

例如,在学习节奏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改编旋律,排列旋律;在学习音乐理论时,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材料中挑选演奏,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旺盛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学习。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集体合作、感知和表达、经验和感受、探究和创造,让孩子们真正沉浸在音乐中,享受音乐的美好。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音乐在小学各科目中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以及创造力。

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成规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不断创新,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引用进来。

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素养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智力,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世界三大教学法之一,其独特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音乐教师把奥尔夫教学法引进到音乐课堂中,有力地改善了当前部分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应用引言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音乐课一直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的困难点,相关的课程应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感知与欣赏音乐所带来的美。

目前来说,在我们国家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里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师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缺乏相应的认知,学生的音乐审美处于较低的水平,教师无法找到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1奥尔夫教学法的概述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提出“理念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为幼儿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很多国家与区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奥尔夫教学法提出的幼儿的“原本性”,并不是简单针对音乐元素来说,其主要是把音乐和肢体动作、语言等有效结合起来,让音乐课堂的环境与氛围更具生动性与形象性,突破传统音乐课程的教育理念。

在幼儿音乐课的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和体验者,将自身的潜力充分展现出来,有效提升幼儿的操作水平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充实他们的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融入中国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小学课例展示活动(一)(二) (3)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融入中国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小学课例展示活动(一)(二) (3)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融入中国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小学课例展示活动(一)(二)在当今这个音乐文化多元、国际化的社会中,如何将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融入到中国的音乐教学中来,成为了摆在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因此,本文将会针对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科达音乐教学法、费钦巴赫音乐教学法进行探讨,并展示小学课例,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些音乐教学法的关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源于德国,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音乐综合教学法,以音乐游戏为主要形式,是一种让儿童自由发挥创造力、发展音乐感知的方法。

其音乐游戏的形式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性格特点,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让儿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体验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实例:学习内容:《小兔乖乖》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 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动作;3. 能够在自然的旋律中,愉快地演唱这首歌曲。

学习步骤:1. 教师播放《小兔乖乖》,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教师请学生一起合唱这首歌曲。

2. 教师将歌曲分解成一个个小节,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拍敲打手指和掌心,练习歌曲的基本节奏。

3. 学生们依照歌曲的曲调完成不同的动作,如向前跳、向后跳、做旋转等。

4. 教师将歌曲的歌词分配给学生,学生们根据歌词的内容,自由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对口型。

5.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歌曲的特点,尝试着在旋律中,自行创造出一些动作。

6. 最后学生们组成小合唱,进行表演。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孩子们能够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加了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科达音乐教学法科达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儿童音乐天赋和音乐发展的教学方法,源于俄罗斯,旨在通过多个维度的音乐训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以及音乐中的潜在能力。

浅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些学校缺乏音乐教学所 需的乐器、音响等设备, 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开展。
应试教育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部分学校对音乐等艺术类 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 致音乐教学被边缘化。
03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律动教学
即兴创作
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培养节 奏感。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表达内心情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 音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引进国际先 进的音乐教学法对于推动我国小学音 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概述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以体态律动为基础,通过身体动 作来体验和表现音乐,注重培养
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柯达伊教学法
以歌唱教学为主,通过合唱、独唱 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 能力,强调音乐的民族性和文化传 承。
强调实践与体验
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实践与体验,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 审美能力。
跨学科融合
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与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的结合,以及与语文、历史等 学科的交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需求
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需求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视唱练耳
通过模唱、构唱等练习,提高音乐感 知能力。
柯达伊教学法
歌唱教学
以歌唱为主要教学手段, 通过合唱、轮唱等形式感 受多声部音乐。
首调唱名法
采用首调唱名法,帮助学 生理解音高关系。
民族音乐教育
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传承民族文化。
奥尔夫教学法
元素性音乐教育

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奥尔夫教学法简介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中期所创立的一种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以其活泼、灵活、生动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该教学法主要倡导通过歌唱、打击乐器、身体活动等形式,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1. 以歌唱为主要教学手段奥尔夫教学法主张通过歌唱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唱歌,培养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创作歌曲,让学生在歌唱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结合打击乐器奥尔夫教学法注重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鼓等。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打击乐器的演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专注于音乐的学习。

3. 运用身体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活动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音乐课堂中可以结合一些舞蹈动作和手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身体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4.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主张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和意义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奥尔夫教学法以其活泼、生动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学习,从而更加热爱音乐,坚定学习音乐的决心。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音乐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学科,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但小学阶段学生大都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晦涩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要积极求新求变,在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阐释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遵循“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创造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认为:“对思想和情绪的表达,属于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可通过语言、歌唱等诸多形式自然而然地流露与外化。

这是人类的固有能力,而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不应该过度侧重表现结果的好坏。

”同时,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积极地动用全身每一个肢体做出音乐动作,例如动脑、动手、动脚等,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活动中去。

”该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开发和探索。

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中,学生不会去探究学习音乐带来的成就,而是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灵活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乐器,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演绎出只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1]当音乐成为学生身心上的一种本能需求时,自然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音乐的乐理、乐感等。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枯燥单调的音乐课程变得魅力四射。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一)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较为注重教学的成果和效率,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就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变成被动学习的角色,而难以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尽管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但却很难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兴趣,教学效果普遍不尽人意。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摘要:本文依据奥尔夫音乐教学原理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将音乐与舞蹈、动作及语言有机融合,展现音乐教育魅力,对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到丰富音乐活动中,合理培养其创造性与综合性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奥尔夫教学法【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0-0224-01奥尔夫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其创设的儿童音乐教学法已成为当今最为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体现为音乐教育的原本姓,即音乐是舞蹈、动作与语言的结合体,是自主的音乐形式,能为人们体验并学会,因而也是适合儿童学习的。

该理念是一个教育整体,主张让孩子们进入丰富艺术世界中,音乐已不再是简单的节奏与旋律的组合,而变成了与舞蹈、律动、戏剧表演乃至绘画等各类视觉艺术紧密相连的集合体,可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关注声源,展开倾听、辨析及丰富的想象。

也就是说基于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模式并不追求音乐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媒介探寻人们遗失或丧失的本能以及心灵中最可贵的东西。

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的科学精髓本文以新课标为契机展开了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激发主动的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策略探析。

一以节奏为主导,注重学生综合性的培养节奏可独立表现音乐的内涵,同时又是舞蹈、音乐及语言所共有的基因,因此我们可以节奏为契机,将三者进行融为一体的有效贯通,通过节奏在不借助他类器具的前提下通过肢体活动反应出较强的直观感觉,令孩子深刻感知及领会,有效降低音乐活动难度。

在每一节音乐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可以节奏引入,充分挖掘其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令其作为教学的生动前引。

另外我们可将各类语言节奏、大自然、体态节奏及敲打出来的节奏合理运用于音乐课堂之中,在欣赏课利用乐器演奏、合奏、声势、舞蹈、合唱等音乐手段创设练习环节,从而既丰富活动形式、又统一欣赏效果。

论奥尔夫教学体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论奥尔夫教学体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论奥尔夫教学体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关键词】奥尔夫教学体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71一、前言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所创。

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小学生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

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

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完全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探讨奥尔夫教学法融入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奥尔夫教学体系在音乐学科教育中的应用1.节奏单元提取与巩固:让小学生从顺口溜、童谣、诗歌或小学生熟悉的事物名称中提取出最简单的节奏单元。

这些最简单的元素性节奏单元被奥尔夫称作”节奏基石”。

”节奏基石”是一种最容易被掌握的材料,可供小学生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大厦。

然后,教师用范例引导小学生用各种替换词来连续朗诵这些节奏单元。

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小学生熟悉这些节奏单元的记谱法,并逐步要求小学生按谱即兴填词,或按自己朗诵的节奏去记谱。

2.节奏单元的迁移与发展:教师用范例来引导小学生用声势动作来连续表现这些节奏单元。

最初可做”回升游戏”,熟练后可做其他身体动作。

还可进一步用”接龙游戏”的方法来进行练习。

教师将小学生掌握的节奏单元,引导小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模式及规模连接成节奏短句。

教师引导小学生为自己创作的短句填词,或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种活动中,教师还须引导小学生去细心感受和欣赏不同嗓音在音色上的变化,也须引导小学生去细心感受和欣赏不同身体动作所发出的音色效果,或不同动作序列所发生的音色序列。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特点1.综合性奥尔夫认为,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音乐、舞蹈(身体动作)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

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

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呢、方式、意愿做。

这样才能学的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

怎么做,做的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因此通过学习奥尔夫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与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才能提高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不喜欢蹦跳,不喜欢课本上老的教材,因而采用综合教学的模式。

如初中一年级《青春舞曲》,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新疆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新疆,再通过新疆的歌舞让学生认识了王洛宾,引出哪里有驼铃声哪里就有王洛宾的歌声引出《青春舞曲》。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疆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了音乐与地理两个学科知识的综合。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难点“鱼咬尾”的特点。

在这一环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第一个“3”时第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第二个同学在下一个“3”时要重复第一个同学的动作,到了“6”他要再编一个动作,第三个人重复做着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

这一环节让学生很容易的学会歌曲的演唱,还了解“鱼咬尾”的特点。

在学生掌握这一特点以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歌曲创编。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这一些都是我们传统教学中所不能给予学生的,许多学生喜欢这种类型的课堂,因为他们都感觉到了音乐课的快乐。

在本节课《七彩的管弦——卡门序曲》的教学里,学习基本主题时我采用了身体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律动的同时又熟悉了旋律,加深了对旋律的印象。

在每段主题的学习中,都让学生观看相对应的歌剧《卡门》的视频,让学生把歌剧内容与音乐相联系起来,这样在后面动作编排时也有利于学生表现音乐场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倾听、表达,无论是音乐素养还是人格素质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体验式音乐教学探究奥尔夫教案

体验式音乐教学探究奥尔夫教案

体验式音乐教学-探究奥尔夫教案在日本,奥尔夫教育(Orff Schulwerk)被广泛运用于音乐教育中。

奥尔夫教育一般被翻译为“奥尔夫式音乐教育”,是一种由德国教育家Carl Orff推行的音乐教育体系,以促进儿童的音乐综合素质为原则,强调让孩子们通过体验式教学而得到乐趣。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奥尔夫教育也变得非常受欢迎。

奥尔夫教育的特点之一便是“体验式音乐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将乐器演奏、舞蹈、歌唱、创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享受音乐乐趣的同时提高音乐理解水平。

人类的五个感觉器官是我们得以感知世界的切入点,而奥尔夫教育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

通过让儿童亲身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感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细节。

奥尔夫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实践的,因为它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习音乐,还是一种规划有序的学习过程。

其中,“奥尔夫教案”是奥尔夫教育的核心,教案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相关。

奥尔夫教案有固定的结构,通常由五个步骤组成:激发兴趣、体验乐器、掌握节奏,发挥创造力,表现音乐。

教案的固定结构使教师在设计时更加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好。

在“激发兴趣”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引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可以采用动画、游戏或其他富有趣味性的方式。

这个环节是教育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

在“体验乐器”的环节中,学生需要感受乐器的声音和音质。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常会和小组一起演奏,以获得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和伙伴之间相互配合的技能。

接下来,“掌握节奏”环节中,他们将学习创作音乐所必需的节奏。

在奥尔夫教案中,基础节奏是复合节奏,非常适合儿童学习。

学习节奏可以培养精准的节奏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信心。

“发挥创造力”可能是奥尔夫教案中最有趣的环节,它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音乐。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创作音乐,还会了解到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浅谈奥尔夫乐器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奥尔夫乐器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奥尔夫乐器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何彩燕指导教师:范晓君奥尔夫咅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乐器是中国在八十年代初引入的,并在推动中国咅乐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奥尔夫乐器的定义和产生,分类和特点,梳理了奥尔夫乐器在中国的运用过程,并同时结合奥尔夫乐器的实际案例,对其如何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适而有效地运用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教学;奥尔夫打击乐器;奥尔夫音条乐器;奥尔夫教学法;引言为了促进音乐教育在我国新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的是进行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奥尔夫乐器教学正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推进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方式之一。

奥尔夫乐器教学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并得到了广泛肯定,更好地运用于小学课堂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

一、奥尔夫乐器的特点(一)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奥尔夫乐器的产生是基于一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

对于创造的过程奥尔夫说道:“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耍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

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机体相似的乐器。

” 0(二)奥尔夫乐器的定义奧尔夫乐器在广义上来说是包括适用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打击乐器和奥尔夫音乐教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

另外有M定音高和没音高的纯打击乐器都被称为“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乐器引入到音乐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音乐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在乐趣屮B己发现音乐的美,体验咅乐,感受咅乐。

对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管理给予了反对,突出了学生的潜能。

(三)奧尔夫乐器的分类奥尔夫乐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没有固定咅高的打击乐器,即我们口常所说的打击乐器,但它在特定的场合如交响乐队,锣有时也会有一定的音高。

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根据乐器的音色效果和材料制作的不同而划分。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引言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的一种针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以孩子的自然发展为基础,通过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融合性强,将音乐、舞蹈、戏剧和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模式;二是循序渐进,通过奥尔夫教学法,学生可以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巧和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审美情感;三是注重个性,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四是以孩子为中心,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个性化的音乐教育。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音乐课程可以分为听音乐、说唱、舞蹈和合奏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在听音乐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通过听的方式去感知音乐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充满节奏感和旋律感的音乐,或者是一些富有情感和故事性的音乐作品,通过听音乐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好。

在说唱方面,可以让学生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歌曲或者儿歌,并且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达。

通过唱歌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在舞蹈方面,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

通过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合奏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鼓、手鼓、铃铛等,让学生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合奏技巧,并且进行合奏表演。

通过合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演奏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表达和演奏,让学生们全面地感知音乐的魅力,并且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体验、活动和合作的方式来教授音乐的教学方法。

它以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名字命名,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感受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下面是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身体参与,通过身体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

在教授音乐节奏和节拍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身体动作来体验和表达节奏感。

让学生用手拍打不同的节奏,或者让他们站起来跳舞来感受音乐的节拍。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合作和互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和合唱活动。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一段乐曲的不同乐器部分,然后通过合并各组的演奏,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奏作品。

在合唱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担任不同的声部,通过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和表达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还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

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和即兴演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编创一段简短的音乐,然后进行表演和欣赏。

这样可以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音乐的欣赏和鉴赏。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音乐的各个要素。

可以通过展示音乐视频、演奏录音和实地参观音乐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情趣。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它通过身体参与、合作互动、创作表演和音乐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感受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效和有趣的音乐学习体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成果(3篇)

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应注重儿童的整体发展,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本文将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过程、教学成果及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情境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道具、音乐、舞蹈等手段,将音乐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实践,培养技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实践性,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合奏、合唱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技能。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培养创造力,激发潜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这种创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4. 强调合作,提高社交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团队协作,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演奏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成果1. 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辨识各种音乐元素,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此外,学生还学会了欣赏音乐,提高了审美能力。

2. 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在音乐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3. 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团队协作,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合作演奏等活动,提高了社交能力。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思想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于教育的发展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国要求学校在努力做好教育学生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实现学生品德、智慧、体魄、艺术和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中,小学音乐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的科目之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如何更好的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困扰老师的一道难题。

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就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小学童声合唱教学困境最有效的方式,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方法前言:小学的音乐课本来就是充满趣味性的一门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其教育模式一直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固很难调动学生们参与合唱的兴趣[1]。

而“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就是指在对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原本性的音乐教学方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性,因此将其应用到童声合唱中是十分有效的[2]。

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学生们的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概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上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

其教学理念就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情感,还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们“了解音乐”、“走进音乐”。

在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对于教学的设计及引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中包括三大原则:即,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通过音乐实践,自主学习音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

这种教学方法即尊重了学生的本身,还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的重要性1、符合课程改革要求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经过了必要的变革与完善。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路径探索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路径探索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路径探索作者:张长弓来源:《教育界·C》2021年第10期【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奥尔夫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中。

文章对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应用的要点和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详细分析了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水平。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阶段;音乐课堂一、引言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加强了对小学音乐的重视,并积极推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奥尔夫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在目前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对此,有必要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探索,提高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水平,最终提高小学阶段音乐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要点和特点(一)要点奥尔夫教学法是当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特殊的音乐教学方法,是在音乐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目标性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保障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奥尔夫强调,只要会讲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

一般来说,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主要由噪音活动、动作活动以及乐器活动等活动组成。

其中,乐器活动涉及对奥尔夫乐器以及其他乐器的应用,比如沙球、钢板琴都可以演奏简单的旋律以及多声部复杂的音乐。

动作活动包含游戏、声势、舞蹈、戏剧等活动。

在进行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可以只考虑音乐的节奏和形象问题,学生即便没有舞蹈基础也可以快速学会并自由发挥。

噪音活动则包含节奏朗诵活动、歌唱活动等:节奏朗诵主要是指将歌曲的歌词用朗诵的方式傳授给学生,并在其中融入节奏、速度、力度等内容;歌唱环节则强调从感知的角度出发进行歌唱。

(二)特点1.实践性奥尔夫教学法采用了先实践、后教育的教学模式,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在不断开展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11-21T17:22:46.8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作者:张小丽[导读] 小学音乐,是从小培养学生修养与心性的重要教学之一。

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神助攻武器。

文章基于此,首先从“综合性、元素性、创造性”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然后又在此基础上从两个角度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体现奥尔夫音乐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对大家的小学音乐教学有所助益。

张小丽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 408000 【摘要】小学音乐,是从小培养学生修养与心性的重要教学之一。

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神助攻武器。

文章基于此,首先从“综合性、元素性、创造性”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然后又在此基础上从两个角度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体现奥尔夫音乐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对大家的小学音乐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具体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096-01学习音乐,不能以一种狭隘的目光去学习,也不能以一种短浅的目光去学习。

而应该以一种包容和长远的目光去学习。

对此,笔者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包容和长远目光的集合体。

它所体现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文化,但主要是以拍手、敲打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的敏锐性,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综合性第一,是美术和音乐的结合。

如果说美术是一种视觉盛宴,那么,音乐则是一种听觉盛宴。

当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就可以将视觉盛宴与听觉盛宴结合起来,并在视听结合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凸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与声势律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反思——以花儿与少年为例

奥尔夫教学法与声势律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反思——以花儿与少年为例

奥尔夫教学法与声势律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反思一一以《花儿与少年为例》本节课是我校XX老师参加片级公开课前的一节磨课案例,上课内容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课《花儿与少年》,我将从环节概述、新课程标准两个方面来做听课反思。

一、环节概述《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富有藏族民族特色的三拍子山歌,共有A、B、A'三段构成。

在学生进入课堂前,XX老师以《花儿与少年》为背景音乐,用简单的、符合三拍子的声势动作进入教室。

待学生跟随动作来到自己的座位后,XX老师正式开始导入环节,首先图文介绍“笛子”,并用简易制作的笛子带领大家学习吹奏笛子的手势动作,随即播放歌曲A段旋律,在笛子声中介绍美丽的青海与可爱的藏族人民。

在导入环节中,XX老师用“塔尔寺”的故事引入“年年”与“花花”两位主人公,并为每一位人物设计了一个出场动作,而“塔尔寺”的故事也更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习本首歌曲。

新授环节,XX老师通过模唱、旋律线、边歌边舞的形式带领学生学唱与表演歌曲,并通过学生接力律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学唱环节的最后,教师与学生围成圈,跟随伴奏一起用笛子、舞蹈共同表现整首歌曲,学生们都能在学中收获快乐。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听课反思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教师用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串起了整节课,学生能在学中动、在动中乐,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我将从新课程标准的三点要求来反思。

1过程与方法本节课XX老师将较为模糊的概念,如“山歌”、“少数民族歌曲”这两个概念转化为了较为形象的具体概念,如“塔尔寺的故事”、“花花”、“年年”,故事使得整节课有章可循、条理清晰,“花花”与“年年”的形象解决了我国民歌体系中“花儿”这一演唱形式的叙述。

在新授环节中,XX老师大量采用了声势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用动作与故事填充进了本就单调的音乐中,学生在声势动作中获得音乐乐趣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师想要达到的目的。

大量教具的使用,如双响板、沙锤、碰铃等,既达到了训练学生三拍子节奏特点的目的,也为演唱打下了基础。

[音乐教育,儿童音乐,优势]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优势研究

[音乐教育,儿童音乐,优势]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优势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优势研究引言在儿童阶段进行音乐教育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儿童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能优化整个儿童音乐教育的效果,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广泛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中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教育概述《音乐词典》中对于音乐教育的定义并不明确,因此音乐教育可以理解为是对人一种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学者杨万青就曾经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包括对人的音乐素质和修养进行教育,因此在实际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缺乏音乐知识和能力,但是要对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和感知,通过对人进行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现阶段,儿童教育主要是包括了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以及音乐表演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能够综合培养人们的素质和情感。

现阶段,很多人将音乐素养理解为一个广阔的多维概念,例如: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一个人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一个人的音乐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1]。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儿童音乐教育应用的优势(一)解放儿童天性奥尔夫音乐教育自身具有强烈的游戏性特征,例如:经常使用摇铃、小鼓以及其他音乐乐器这样的玩耍演奏模式,能够解放儿童的天性。

这是由于游戏和玩始终是儿童的天性,利用这种天然的内驱力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儿童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引导儿童进一步喜欢热爱音乐。

(二)引导儿童合作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融入其中,就能够将单独存在的个体变成与音乐息息相关的团体,这里面离不开指挥的作用。

指挥可以增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还能够让儿童感受到语言和动作二者的相互融入、相互促进,儿童可以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练习,然后将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其中,通过指挥、领唱等方式,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还能将教师和同学融为一体,发挥其优势,从而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屠昀璐
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5
音乐欣赏课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其赋予了音乐教育全新的观念与方法,不但遵循了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同时还很好地契合了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规律,基于此,我们开展了验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某小学2个平行班的96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开展了教学实验。

运用文献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以《小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为例,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班的学生的教学具体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我们比较和分析对照班学生与实验班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后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情况,进行了t检验。

分析发现:针对两班学生音乐欣赏平均成绩的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1,是小于0.01的。

这说明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两个班学生的音乐欣赏平均成绩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2.分析
首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多任课教师所采用的都是“手把手”或者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都是模仿、照做和重复,以至于学生的主体性被忽略,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却完全不同,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是通过音乐学习来唤起学生创造的潜在本能,满足学生的自发需要的教育思想。

其次,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任课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一味地强调学生是否掌握
了自己讲解的内容和知识,是否掌握了某一首欣赏曲子等,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却认为音乐是人的本能的一种需要,音乐欣赏应该是享受快乐的过程,相对于音乐欣赏知识和对某一首欣赏曲子的熟练掌握来说,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更需要的是心理和环境的宽松与自由。

因此,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来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时,任课教师不会要求学生怎么做,也不会要求学生模式化地跟着做,而是通过具有引导性的提问或者是语言提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感觉。

第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记忆音乐能力和理解音乐能力的提升。

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乐曲利用图谱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图谱中通过各种图形所表现出的高低起伏的旋律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音乐的主题,使得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