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木兰诗(第二课时)预习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可汗.(hàn)大点兵B.朔.(sù)气传金柝C.策勋十二转.(zhuǎn)D.著.(zhù)我旧时裳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买) 关山度.若飞(越过)B.问女何所忆.(思念) 旦.辞爷娘去(早晨)C.万里赴戎机..(战事) 愿驰.千里足(奔驰)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出郭.相扶将B.军书十二..卷C.问女何所思.D.赏赐百千强.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能力提升全练5.阅读《木兰诗》,完成(1)—(2)题。
(4分)(1)【学科素养·审美创造】(2023河南平顶山郏县期中,1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四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请简要赏析。
(2分)(Y7202003)答:(2)【学科素养·思维能力】(2023江苏镇江句容华阳月考,15,★★☆)木兰战功赫赫,却执意辞官还乡。
这样写对塑造木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Y7202001)答:6.【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福建龙岩永定期中改编,10—13)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4)题。
(15分)[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6.24《木兰诗》(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6.24《木兰诗》(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24、《木兰诗》第二课时三、合作探究——解读文本1、品读探究1)、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答: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
2)、从全文看,写木兰停机叹息写出了什么?答: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的对话,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3)、第3自然段写“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答:运用排比手法,表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
4)、第3自然段写“旦辞……暮宿……不闻……但闻—…辞……暮至……不闻……但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答:运用对偶,反复咏叹,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了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了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精针密线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起的特殊矛盾。
5)、作者如何写出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答:(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运用夸张,描写木兰的雄姿:她身着戎装,跨着战马,随军出征,穿过一道道关,飞越一座座山,千里迢迢向前线进发。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农。
”运用对偶,描写边塞军营荒寂寒的夜景。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运用对偶、互文。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6)、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冀教版七上《木兰诗》导学案(含答案)
29《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学法指导: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
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一、积累下列知识:1、生字词: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 ) 傍地走()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的有关介绍: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还朝辞官→()→比喻赞美,讴歌英雄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一)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木兰诗》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
《木兰诗》预习案一、基本知识1、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
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重点题目:《木兰诗》选自朝编的。
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合称为“乐府双璧”。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英雄形象。
2、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我旧时裳.( ) 傍.地走()3、参照课文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出门看火伴..( )木兰不用..尚书郎(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4、辨析加横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阿爷无大儿古:;今:(2)双兔傍地走古:;今:5、多义词辨析。
市:东市买骏马帖:昨夜见军帖原为市鞍马对镜帖花黄通“”6、解释出自本课的成语。
磨刀霍霍:原意为用力、快速地磨刀,发出霍霍声响。
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扑朔迷离: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初中七年级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
4、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木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你还知道其他的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吗?
作业
1、背诵课文后几段
2、学完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200字左右)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合
作
展
示
1、齐读文章,解释加点的词。
(1)出郭相扶将( )(2)赏赐百千强( )
(3)策勋十二转( )( )(4)双兔傍地走( )
(5)安能辨我是雄雌 ( )
2、翻译句子
(1)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3、翻译课文后三段。
4、读文章概括段意
5、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木兰诗(第二课时)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
情感目标: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预
习
检
测
1、背诵文章
2、《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长篇___诗,选自__朝____编的____,这是___朝时__方的一首___。
6、举例写出文章中修辞的句子
7、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和。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反
馈
检
测
1、木兰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____。诗歌通过木兰__________,胜利归来后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木兰_____的品质和___精神。
2、、对诗歌最后一节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木兰诗(第二课时)预习案 冀教版
29 木兰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人人必做)1.选择对加点字词明白得正确的一项。
(1)策勋十二转()A.勋级每升一级为一转B.回C.转动(2)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3)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4)愿驰千里足()A.希望B.情愿C.能够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勇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A.将军和勇士参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成功归来。
B.将军战斗死去了,勇士参军十年成功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参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勇士归来了。
3.对以下句子的修辞手法依次判定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课堂练习.☆(人人必做)一、在朗诵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①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预备的句子是:②写木兰参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③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④从侧面描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⑤写木兰一家人高快乐兴迎接她回家的:归纳地描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猛烈悲壮的句子⑦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预备工作,迅速从家动身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
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什么缘故要啰嗦地写呢?什么缘故不写在一个地址买齐?3、别离找出本文详写的地址和略写的地址,为什么这么写?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
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什么缘故做出这种选择呢?一样的观点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
但我以为那个地址还有别的更深层的缘故,大伙儿可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开放题(部份学生选做)5、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会到什么?课后作业(人人必做)阅读明白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9 木兰诗》word教案
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中唱的是谁吗?她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谁来说说自己所认识的花木兰?
二、检查预习。
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通假字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三、朗读全诗。
四、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
学生先自己划分,在自己已有结果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1-3)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4)荣归故里
第三部分(5-6)全家团聚
第四部分(7)赞美木兰
指名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先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检验学生的预习能力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的语言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板书设计
10木兰诗
(六)本诗主题
(七)学生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要求学生在通读诗篇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
对诗篇写作手法的初探,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详写和略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
三、课外延伸
1、让学生列举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把握课文结构,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第一部分。
第29课《木兰诗》教案(冀教版初一上)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样的就略写。
学生发挥合理的想像,先由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忆、总结。
学生课下完成。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重要文言词语的积存。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教学反思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珍宝,一直以来,都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在本课设计时,力争表达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创设情境,注意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教学成效。但在教学中,也反映出了以下方面的不足:比如: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时,气氛还不够烈火,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增强等,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2、拓展延伸:
〔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完成«训练与测评»的练习
〔3〕完成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翌日»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爱好进行。〕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这首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这节课的学习重在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木兰的形象,提高同学们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注重朗读,在读中感知人物形象(2)采用提问引导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木兰的英雄性格(3)加入情景剧表演,帮助同学们理解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感受木兰形象教学难点认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教学流程一、导入语: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相信今天这个女子也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因为她为我们树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榜样。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木兰诗》,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二、重点研读:(教师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之后以提问式展开课堂教学。
)[提问]:本文由木兰户织引出故事情节,由“当户织”可见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明确]:是一个勤劳的女子。
[提问]:首段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何作用?[明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提问]:文中哪句话交待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明确]:“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提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这体现了她身上的什么优秀品质?[明确]:深明大义,忠孝皆备,勇敢果断。
[提问]:在出征前木兰做了哪些准备?[明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师:这里作者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渲染了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突出了战事的紧迫。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木兰踏上了征途。
[提问]:是如何展现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的?[明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木兰诗》学案2冀教版.doc
师
生
互
动
二、整 体把握
1、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说木兰形象。
2、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从军缘由——()写
出征前的准备——()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写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写
凯旋辞官——()写
总
结
归
纳
请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达
标
测
评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木兰者,古时 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 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 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布置
作业
推荐阅读
法国司汤达《巴玛修道院》、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两部小说中的吉娜、嘉尔曼的描写段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木兰诗》学案2冀教版
学习目标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 作特点。
3、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
反
馈
一、复习旧知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总16页) --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⑴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⑵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⑶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⑷背诵全诗。
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个体抽查、滚动式背诵、学生齐背。
二、研讨赏析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评价《木兰诗》,任选一个方面,说说它带给人们的美感。
学生自由发言。
2、归纳总结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木兰诗》的世界,尽情领略作品展示的奇异的美。
木兰诗导学案第二课时
木兰诗导学案第二课时(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木兰诗导学案第二课时木兰诗导学案第二课时木兰诗导学案第二课时导学模块【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巾帼英雄形象?小组合作讨论:①我的讨论意见:。
②其它的同学有价值的讨论意见:结合我们刚才概括的每一节诗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固学提高【课堂检测】当堂检测题一得分:批改人: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胡骑()金柝()军帖()可汗()2.解释加点的词。
(2分)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2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填空。
(2分)①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②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5.从选文看,略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详写_______________,突出了木兰既有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多重性格。
(5分)拓展阅读:课题:木兰诗【学习目标】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习重难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对偶和排比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学法指导】诵读与欣赏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熟读《木兰诗》。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三遍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pèi头()扑shuò()雄chí()阿zǐ()3.资料链接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29课(木兰诗)学案
语文初一上冀教版第29课(木兰诗)学案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整体感悟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一般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又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民的喜爱。
:【自学导航】1、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把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
品味诗歌语言。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①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唧〔〕机杼.〔〕可汗..〔〕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鸣溅溅.〔〕鸣啾啾.〔〕戎.机〔〕朔.气〔〕金柝.〔〕阿姊.〔〕磨刀霍霍.〔〕②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情况节。
③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合作探究】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第一段写了什么?2、第二段,写木兰紧张地做预备工作,迅速从家动身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
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互文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什么原因要啰嗦地写呢?什么原因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你还能找出其他互文的句子吗?3、赴边途中是详写依旧略写?详写什么?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因此“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最新整理)《木兰诗》预习学案(附木兰从军图片)
《木兰诗》预习学案(附木兰从军图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木兰诗》预习学案(附木兰从军图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木兰诗》预习学案(附木兰从军图片)的全部内容。
木兰诗(附录“木兰从军"图片)预习【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2,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相关提示】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这首诗形成于民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代父从军和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2,《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3,理解诗歌要把握:①诗词中的形象;②诗词的基本内容;③作者的感情倾向;④作者的审美情趣;⑤诗词语言的凝练。
【正字正义】 机杼(zhù):织布机。
可汗(kèhán):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木兰诗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人人必做)
1.选择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1)策勋十二转()
A.勋级每升一级为一转
B.回
C.转动
(2)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3)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4)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课堂练习.
☆(人人必做)
一、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1、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②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
③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④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⑤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
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
⑦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
先就“愿
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3、分别找出本文详写的地方和略写的地方,为什么这么写?
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
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
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5、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课后作业
(人人必做)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2.理解课文,按要求写出句子。
(1)第一段话中描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从而体现木兰豪迈气概的句子:
(2)诗中描写营地空寂,夜景苍凉,从而体现木兰思乡情怀的句子:
(3)表现边塞夜景的诗句:
(4)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诗句:
3.对于木兰的归来,家人的表现如何?哪几句表现了这种态度?
4.“开、坐、脱、著、理、帖”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5.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似的两句诗是,。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益信。
6.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习骑(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7.“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的主旨,《木兰诗》中与之相似的句子应是。
8.本语段作者对木兰的态度是()
A.赞扬
B.同情
C.惊奇
D.否定
9.《木兰诗》中与“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诗句是。
中考链接
10.(2010山东威海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①强调“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
近年来,日本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②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开头重组句子。
(原意不变。
)
近年来,日本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出台,公然为二战罪犯开脱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