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unix_应用程序从UNIX移植到Linux技巧和要点
UnixLinux基础讲义
1. Unix/Linux操作系统介绍1.1 操作系统的作用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使计算机系统易于使用●有效: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资源●扩展:方便用户有效开发、测试和引进新功能1.1.2 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向下封装硬件,向上提供操作接口。
Unix/Linux环境使用(基础篇)1.2 Unix/Linux操作系统介绍1.2.1 Unix家族●1965: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加入一项由通用电气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计划,该计划要建立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务、多层次的MULTICS操作系统。
后来因为项目太为复杂失败。
●1969:其主要开发者Thompson(后被称为UNIX之父)和Ritchie领导一组开发者,开发了一个新的多任务操作系统—UNICS,后来被改名为Unix,最初的Unix是用B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而成。
●1971:两人在贝尔实验室共同发明了C语言,并于1973用C语言重写了Unix。
●1974:UNIX第一次出现在贝尔实验室以外。
此后UNIX被政府机关,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注意到,并逐渐流行开来。
●1980:有两个最主要的Unix的版本线,一个是Berkeley的BSD UNIX,另一个是AT&T的Unix,两者的竞争最终引发了Unix的战争,最终导致Unix 出现各种各样的变种。
●1982:AT&T基于版本7开发了UNIX System Ⅲ的第一个商业版本,并不再开源。
●1992~2001:由于版权问题,AT&T公司与BSD开发组开始了一场将近10年的版权官司。
UNIX由于其昂贵的费用,仅局限于大型机的应用;BSD因为版权问题,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1.2.2 Linux家族●Minix(mini-UNIX)最初是由Andrew Tanenbaum教授,仿照4.3BSD的源代码,白手起家完成了12000行C语言的编写工作这个系统只是一个教学工具,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linux 系统迁移方案
linux 系统迁移方案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操作系统迁移成为了一项常见的任务。
而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Linux系统迁移的方案及其重要性。
首先,为什么需要进行Linux系统的迁移呢?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硬件设备可能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此时需要将Linux系统迁移到新的硬件上。
另一方面,企业或个人可能需要将Linux系统从一种发行版迁移到另一种发行版,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无论是硬件迁移还是发行版迁移,都需要制定合适的迁移方案。
其次,Linux系统迁移的方案有很多种。
首先要考虑的是备份原有的系统数据,以防止迁移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
其次,要准备目标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的准备。
在迁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逐步迁移或一次性迁移的方式。
逐步迁移是指将系统的各个组件逐步迁移,逐步验证新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而一次性迁移是指将整个系统迁移到新的环境中,然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在选择迁移方案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此外,Linux系统迁移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如果要迁移的系统是一个服务器系统,那么在迁移过程中需要保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可以选择在非工作时间进行迁移,以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另外,如果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配置或自定义的脚本,需要在迁移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迁移后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迁移后的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最后,Linux系统迁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迁移可以使系统更加适应新的硬件环境或软件需求,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迁移还可以降低系统运维的成本,减少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因此,合理制定和实施Linux系统迁移方案,对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Linux系统迁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迁移过程中,需要制定合适的迁移方案,并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通过合理的迁移,可以使系统更加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linux进程迁移原理
linux进程迁移原理
Linux进程迁移是指将正在运行的进程从一个处理器移动到另
一个处理器上执行的过程。
进程迁移的原理涉及到操作系统的调度器、进程状态保存和恢复、以及多处理器系统的协调工作。
首先,进程迁移涉及到操作系统的调度器。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不同的处理器上可能有不同的负载情况,为了实现负载均衡,操作
系统的调度器会根据系统的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进程的分配情况。
当某个处理器负载过重或者其他处理器负载较轻时,调度器会考虑
将运行中的进程迁移到其他处理器上执行,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最优
利用。
其次,进程迁移涉及到进程状态的保存和恢复。
在进行进程迁
移时,操作系统需要保存正在运行进程的状态,包括寄存器的内容、内存映射、打开的文件等信息。
然后将这些状态信息传输到目标处
理器上,并在目标处理器上恢复这些状态,使得进程可以在新的处
理器上继续执行,而不会丢失任何运行状态。
此外,进程迁移还涉及到多处理器系统的协调工作。
在多处理
器系统中,不同处理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通信,以确保进程迁移
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在进行迁移时暂停进程的执行、传输进程状态信息、在目标处理器上重新调度进程等操作。
总的来说,Linux进程迁移的原理涉及到操作系统调度器的负载均衡、进程状态的保存和恢复、以及多处理器系统的协调工作。
这些原理的相互配合使得进程可以在多处理器系统中高效地进行迁移,从而实现系统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性能的提升。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348
[模拟]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348选择题第1题: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IP协议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数据报投递服务B.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C.IP协议用于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差异D.I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参考答案:BIP协议作为一种互联网协议,运行于互联网,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细节和差异。
运行IP协议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具有如下3个特性:①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③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第2题:以下不属于身份认证协议的是______。
A.S/KeyB.X.25C.X.509D.Kerberos参考答案:BX.25协议是CCITT(ITU) 建议的一种协议,它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
分组交换网络在一个网络上为数据分组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由。
这种服务为同时使用的用户提供任意点对任意点的连接。
其他3个都是身份认证协议。
第3题:常用的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 )。
Ⅰ.CSMA/CD Ⅱ.Token Ring Ⅲ.Token Bus Ⅳ.NetWareA.Ⅰ、Ⅱ正确B.Ⅰ、Ⅱ、Ⅲ正确C.Ⅰ、Ⅳ正确D.Ⅰ、Ⅲ、Ⅳ正确参考答案:B目前被普遍采用并形成国际标准的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方法、令牌总线(Token Ring) 方法、令牌环(Token Bus)方法。
NetWare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并非一种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第4题: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分为3类,下列不属于数据加密技术的是______。
A.对称型加密B.不对称性加密C.可逆加密D.不可逆加密参考答案:C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分为3类:即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和不可逆加密。
第5题:下面是关于软件的生命周期的一些描述,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
A.在开发后期要进行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B.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阶段C.运行阶段主要是进行软件维护D.在开发初期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详细设计参考答案:D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阶段。
unix安装教程
unix安装教程Unix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
在Unix系统中,通过命令行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Unix系统的安装教程。
1. 下载Unix系统镜像文件:在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页面下载需要的Unix系统镜像文件。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比如最新稳定版或特定用途的版本。
2. 创建安装媒介:将下载的Unix镜像文件刻录到合适的介质上,比如CD、DVD或USB闪存驱动器。
使用相关软件,选择“镜像刻录”或“创建启动盘”的选项,按照提示完成刻录过程。
3. 设置启动顺序:将计算机的启动顺序改为从刚刚创建的安装媒介启动。
进入计算机的BIOS设置界面,找到“启动顺序”或“启动设备”这个选项,将光盘或USB设备移到首位。
4. 进入安装程序:重启计算机后,系统将从安装媒介启动。
进入安装程序界面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可能需要选择语言、键盘布局和许可协议等。
5. 磁盘分区:在安装程序中,有一个磁盘分区的步骤。
这个步骤是为了将磁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存储操作系统和数据。
可以选择自动分区或手动分区。
自动分区会根据系统要求划分磁盘空间,而手动分区需要手动设置各个分区的大小和挂载点。
6. 系统安装:完成磁盘分区后,安装程序将会开始复制系统文件到磁盘中。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耐心等待即可。
7. 用户设置:在安装程序中,会要求设置管理员(root)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此外,还可以创建其他用户账号,以便多用户的操作。
8. 完成安装:安装程序最后会给出安装完成的提示。
此时可以选择重启计算机,从磁盘启动已安装的Unix系统。
9. 初始设置:重启计算机后,系统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登录后,可以进行初始设置,比如语言设置、网络配置等。
10. 更新系统:安装完成后,如果系统版本比较旧,建议更新系统,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可以使用unix系统自带的软件包管理器,通过命令行进行系统更新。
Linux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介绍
Linux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介绍linux的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很多人都不清楚之间的区别,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了linux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介绍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Linux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介绍:UnixUNIX操作系统(尤尼斯),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最早由KenThompson、DennisRitchie和DouglasMcIlroy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
目前它的商标权由国际开放标准组织所拥有,只有符合单一UNIX 规范的UNIX系统才能使用UNIX这个名称,否则只能称为类UNIX(UNIX-like)。
操作系统,是美国AT&T公司于1971年在PDP-11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具有多用户、多任务的特点,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最早由肯·汤普逊(Kenneth Lane Thompson)、丹尼斯·里奇(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
UNI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
UNIX的系统结构可分为两部分:操作系统内核(由文件子系统和进程控制子系统构成,最贴近硬件),系统的外壳(贴近用户)。
外壳由Shell解释程序,支持程序设计的各种语言,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实用程序和系统调用接口等组成UNIX系统大部分是由C语言编写的,这使得系统易读,易修改,易移植。
UNIX提供了丰富的,精心挑选的系统调用,整个系统的实现十分紧凑,简洁。
UNIX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可编程的Shell语言(外壳语言)作为用户界面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
UNIX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
UNIX系统采用进程对换(Swapping)的内存管理机制和请求调页的存储方式,实现了虚拟内存管理,大大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
Linux操作系统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C )A.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B.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C.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必须交替运行D.操作系统位于各种软件的最底层2)Linux的发展始于( )年,它是有()的一名大学生开发的.( A )A。
1990、芬兰B。
1991、芬兰 C. 1993、美国D。
1991、波兰3)内核不包括的子系统是( D )。
(进程管理系统\内存管理系统\I/O管理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进程间同性间通信子系统)A。
进程管理系统B。
内存管理系统C。
I/O管理系统 D.硬件管理系统4)Linux 中权限最大的账户是( B ).A. adminB. root C。
guest D. super5)在通常情况下,登录Linux 桌面环境,需要( B )。
A.任意一个帐户B.有效合法的用户帐号和密码C.任意一个登录密码D.本机IP 地址6)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中要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需要打开哪个菜单( C )。
A.“应用程序”→“Internet” B.“系统”→“首选项”→“网络代理”C.“系统"→“管理”→“网络” D.“位置”→“网络服务器”7)配置网卡时,下面哪一项一般不需要配置( D )。
A.IP地址B.子网掩码C。
默认网关地址 D.MAC地址8)Linux文件权限中保存了( D )信息。
A.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B。
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C.其他用户的权限D.以上都包括9)Linux文件系统的文件都按其作用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关的目录中,对于外部设备文件,一般应将其放在( C )目录中。
A./bin B。
/etc C。
/dev D。
/lib10)某文件的组外成员的权限为只读;所有者有全部权限;组内的权限为读与写,则该文件的权限为( D ).A。
467 B。
674 C。
476 D. 76411)文件exer1的访问权限为rw—r——r-—,现要增加所有用户的执行权限和同组用户的写权限,下列命令正确的是( A ) 。
aix到linux系统的迁移方案
aix到linux系统的迁移方案在将AIX(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系统迁移到Linux系统时,需要执行一系列的步骤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连续性。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迁移方案:评估和规划:对AIX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硬件、操作系统版本、应用程序和数据。
制定迁移计划,包括目标Linux系统的配置、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和数据转换。
硬件和系统准备:确定目标Linux系统的硬件配置,确保与AIX系统兼容。
安装和配置Linux操作系统,确保其具有必要的性能和功能。
数据迁移:使用适当的工具或方法将AIX系统上的数据迁移到Linux 系统。
这可能包括文件、数据库、配置文件等。
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没有数据丢失或损坏。
应用程序迁移:评估AIX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是否可以在Linux系统上运行。
如果可以,需要安装和配置必要的依赖项。
如果应用程序无法直接在Linux上运行,可能需要寻找替代品或进行定制开发。
测试和验证:在生产环境之前,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Linux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与AIX系统相当。
对应用程序进行集成测试,确保它们与新环境兼容。
生产环境部署:一旦测试阶段没有问题,就可以将系统迁移到生产环境。
监控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一切正常运行。
后期优化和监控:根据需要优化Linux系统的配置,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定期监控系统,确保稳定运行,并及时处理任何问题。
文档和培训:更新所有相关文档,包括系统配置、应用程序和数据迁移的详细步骤。
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新的Linux系统。
持续维护和支持:根据需要提供持续的系统维护和支持,包括安全更新、性能监控等。
定期评估系统,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改进。
备份策略: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备份策略,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定期测试备份恢复流程,确保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
安全性考虑:在迁移过程中,确保遵循最佳的安全实践,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防火墙配置等。
linux 系统迁移方案
linux 系统迁移方案摘要:一、引言1.迁移背景2.迁移目的二、迁移准备工作1.了解目标系统架构2.数据备份与恢复3.软件兼容性检查三、迁移实施步骤1.系统镜像制作与部署2.网络配置与资源共享3.用户与权限设置4.系统配置与优化5.应用软件安装与测试四、迁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硬件兼容性问题2.驱动程序缺失3.系统稳定性问题4.性能优化五、迁移后的维护与监控1.系统安全防护2.数据备份策略3.性能监控与调整4.用户反馈与支持六、总结与展望1.迁移成果评估2.迁移经验的总结3.未来系统迁移规划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inux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将原有的系统迁移至Linux平台,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降低运维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完整的Linux系统迁移方案,帮助企业和开发者顺利实现迁移目标。
1.迁移背景在企业级应用中,Linux系统凭借其高度可定制性、开源优势和良好的性能,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封闭式操作系统的主流选择。
迁移背景主要包括:(1)原有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提高安全性;(2)降低操作系统授权成本;(3)统一系统架构,提高运维效率;(4)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提高系统性能。
2.迁移目的本次迁移的主要目的包括:(1)提高系统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2)优化系统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3)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4)实现软硬件平台的统一,便于管理。
二、迁移准备工作在进行Linux系统迁移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目标系统架构充分了解目标系统的硬件架构、网络拓扑、软件环境等,以便为后续迁移提供依据。
2.数据备份与恢复在迁移过程中,为确保数据安全,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数据备份。
备份完成后,对新系统进行数据恢复,验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3.软件兼容性检查检查目标系统中的软件是否与原有系统相同,如有差异,需提前准备相应的替代品或升级方案。
简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
简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Linux在移动计算平台、智能工业控制、金融业终端系统,甚至军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简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简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第一,Linux系统是层次结构且内核完全开放。
Linux是由很多体积小且性能高的微内核系统组成。
在内核代码完全开放的前提下,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要方便地对内核进行改造,低成本地设计和开发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嵌入式系统。
第二,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
Linux诞生于因特网时代并具有Unix的特性,保证了它支持所有标准因特网协议,并且可以利用Linux的网络协议栈将其开发成为嵌入式的TCP/IP网络协议栈。
此外,Linux还支持ext2、fat16、fat32、romfs等文件系统,为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Linux具备一整套工具链,容易自行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交叉运行环境,可以跨越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仿真工具的障碍。
Linux也符合IEEEPOSIX.1标准,使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传统的嵌入式开发的程序调试和调试工具是用在线仿真器(ICE)实现的。
它通过取代目标板的微处理器,给目标程序提供一个完整的仿真环境,完成监视和调试程序;但一般价格比较昂贵,只适合做非常底层的调试。
使用嵌入式Linux,一旦软硬件能够支持正常的串口功能,即使不用仿真器,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开发和调试工作,从而节省一笔不小的开发费用。
嵌入式Linu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toolchain)。
它利用GNU的gcc做编译器,用gdb、kgdb、xgdb 做调试工具,能够很方便地实现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各个级别的调试。
第四,Linux具有广泛的硬件支持特性。
无论是RISC还是CISC、32位还是64位等各种处理器,Linux都能运行。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描述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
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平台:首先需要确定要将Linux内核移植到哪个目标平台上,这个平台可以是嵌入式设备、服务器、桌面电脑等。
2. 获取源代码:从Linux官网或其他开源代码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3. 配置内核:根据目标平台的硬件特性和需求,对内核进行配置。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make xconfig或make config等命令进行配置。
4. 编译内核: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对内核进行编译。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一组针对特定平台的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等工具,可以在开发主机上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5. 生成镜像文件:将编译生成的内核、设备树、启动程序等文件打包成一个镜像文件。
镜像文件的格式可以是uImage、zImage、vmlinux等。
6. 烧录镜像文件:将生成的镜像文件烧录到目标平台的存储设备上,例如闪存、SD卡、硬盘等。
可以使用dd、fastboot、flash等命令进行烧录。
7. 启动内核:将目标平台连接到开发主机,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进行调试和启动。
可以使用bootloader或者直接从存储设备启动内核。
8. 调试内核:在目标平台上运行内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驱动不兼容、内存泄漏、死锁等。
需要使用调试工具对内核进行调试,例如gdb、kgdb、strace等。
以上就是Linux内核的移植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平台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linux移植的一般过程
1.硬件平台的分析:对要移植的硬件平台进行分析,了解其处理器架构、内存结构、设备接口等硬件特性。
2. 内核选择和配置: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选择相应的Linux内核版本,并进行配置,包括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添加驱动程序等。
3. 引导程序开发:根据硬件平台的启动方式,开发或适配引导程序(bootloader),负责加载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
4. 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或适配:根据硬件平台的设备特性,开发或适配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使其能够被内核识别和使用。
5. 文件系统的制作:根据硬件平台的存储设备特性,制作相应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系统大小等。
6. 应用程序的移植:根据硬件平台的特性,移植相应的应用程序,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7. 调试和优化:进行测试和调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优化系统性能。
8. 发布和维护:完成移植后,进行发布和维护工作,包括文档编写、系统更新等。
- 1 -。
UNIX基础教程
UNIX基础教程UNIX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广泛用于Unix-like的操作系统中。
它提供了一个强大且灵活的环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和领域。
本教程将介绍UNIX的基础知识,包括文件系统、命令行界面、进程管理和网络通信等。
一、文件系统UNIX的文件系统是以层次化的目录结构来组织文件和目录。
用户可以使用命令对文件进行创建、删除、移动和复制等操作。
1.目录结构:UNIX的目录结构以根目录(/)为起点,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从根目录开始。
2. 目录操作:用户可以使用命令如cd、ls、mkdir和rmdir等来操作目录。
cd用于切换目录,ls用于列出目录内容,mkdir用于创建目录,rmdir用于删除空目录。
3. 文件操作:用户可以使用命令如cat、cp、mv和rm等来操作文件。
cat用于查看文件内容,cp用于复制文件,mv用于移动文件,rm用于删除文件。
二、命令行界面UNIX的命令行界面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主要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命令来执行各种操作。
1.命令格式:UNIX的命令由命令名称和选项参数组成。
选项参数用于修改命令的行为,可以是单个字符或长参数。
2. 常用命令:UNIX提供了许多常用的命令,如基本的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如ls、cd、mkdir和rmdir;文件查找和文本处理命令,如find、grep和sed;系统信息和管理命令,如ps、df和top等。
3.命令提示符:UNIX的命令行界面会显示一个命令提示符,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输入命令。
通常,命令提示符由当前用户名和主机名组成。
三、进程管理UNIX支持多任务操作,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用户可以使用命令来管理进程和程序。
1. 运行程序:用户可以使用命令如./和exec等来运行程序。
./用于运行当前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exec用于替换当前进程并执行新程序。
2. 后台运行:用户可以使用命令如&和nohup等将程序置于后台运行。
&用于将程序放入后台运行,nohup用于使程序在用户注销后继续运行。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步骤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是将Linux内核移植到特定的硬件平台上的过程。
在进行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之前,需要先了解目标硬件平台的相关信息,包括处理器架构、硬件接口、设备驱动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的主要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移植的过程。
1. 获取源代码需要从官方或其他可靠的渠道获取Linux内核的源代码。
可以选择下载最新版本的稳定内核,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版本的内核。
获取源代码后,解压到本地目录。
2. 配置内核在进行内核配置之前,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适当的配置文件。
内核配置文件包含了编译内核所需的各种选项和参数。
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defconfig命令进行内核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配置,如选择正确的处理器类型、设备驱动等。
3. 编译内核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make命令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可能会比较耗时,需要根据计算机性能进行相应的等待。
编译完成后,会生成vmlinuz和相关的模块文件。
4. 编译设备树设备树是描述硬件平台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在内核启动时传递硬件信息给内核。
如果目标硬件平台需要使用设备树,需要将设备树源文件编译为二进制文件。
可以使用device tree compiler(dtc)工具来编译设备树。
5. 烧录内核内核编译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vmlinuz文件烧录到目标硬件平台上。
根据硬件平台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烧录工具,如dd命令、fastboot等。
烧录完成后,可以通过串口或其他方式查看内核启动信息。
6. 配置文件系统内核烧录完成后,需要为目标硬件平台配置文件系统。
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文件系统,如busybox、buildroot等,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定制文件系统。
配置文件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添加必要的应用程序和驱动、配置网络等。
linus操作系统详细介绍
Linux操作系统详细介绍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
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
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从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视频游戏控制台,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Linux是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世界上运算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操作系统。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x得名于计算机业余爱好者Linus Torvalds。
创始人Linus Torvalds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
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
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
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参与该公司芯片的code morph技术研发。
后受聘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OSDL :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
现任职于Linux基金会。
象征物TuxTux(一只企鹅,全称为tuxedo,NCIT 90916P40 Joeing Youthy的网络ID)是Linux的标志。
将企鹅作为Linux标志是由林纳斯·托瓦兹提出的。
大多数人相信,“Tux”这个名字来源于Torvalds UniX,而不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穿着一件黑色小礼服(tuxedo)。
这个企鹅图案在最佳Linux图标竞赛中被选中。
其他一些图案可以在Linux图标大赛网站中找到。
Tux的设计者是Larry Ewing,他于1996年,利用GIMP软件设计出了这个企鹅。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331
[模拟]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331选择题第1题:Linux的一些常见版本有Ⅰ.Red Hat Linux Ⅱ.Slockware Ⅲ.Debian Linux Ⅳ.AIXA.Ⅰ、ⅡB.Ⅰ、Ⅱ、ⅢC.Ⅰ、Ⅲ、ⅣD.Ⅱ、Ⅲ、Ⅳ参考答案:BLinux操作系统不限制应用程序可用内存的大小,具有先进的网络能力,可以通过TCP/IP协议与其他计算机连接,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式处理。
Linux符合 UNIX 标准,可以将Linux上完成的程序移植到Unix主机上去运行。
Linux的一些版本主要有:Red Hat Linux,Slockware、Debian Linux、S.U.S.E Linux等。
AIX 系统是IBM的Unix。
第2题: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是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的________形成的文档。
A.开发前期B.开发后期C.计划阶段D.运行阶段参考答案:A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
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第3题:符合802.5标准的网桥由发送帧的源结点负责路由选择,源结点发送帧时需要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这类网桥被称为______。
A.第2层交换B.网关C.源路由网桥D.透明网桥参考答案:C802.5标准的网桥山发送帧的源结点负责路由选择,即源结点路选网桥假定了每一个结点在发送帧时都已经清楚地知道发往各个目的结点的路由,源结点发送帧时需要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这类网桥被称为源路由网桥。
第4题:电子商务活动常常涉及资金的转移和流动,其中A.服务器端和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B.服务器端和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C.服务器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D.服务器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参考答案:C在支付型电子商务系统中,用户端的支付软件(称为电子钱包)需要与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端支付软件(电子柜员机软件)进行通信,完成数据加密解密、管理证书、进行交易记录等工作。
linux换源方法
linux换源方法【实用版2篇】目录(篇1)1.介绍 Linux 换源的概念2.阐述 Linux 换源的原因3.详述 Linux 换源的具体操作方法4.总结 Linux 换源的优点和注意事项正文(篇1)一、Linux 换源的概念Linux 换源是指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将原本的软件源更换为第三方源,以便更方便地安装和更新软件。
通过更换源,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软件选择,以及更快速的软件更新。
二、Linux 换源的原因1.获取更多的软件:某些软件可能没有被官方收录,但用户可以通过换源来安装这些软件。
2.更新速度:第三方源的更新速度可能比官方源更快,用户可以更快地获取到新版本的软件。
3.稳定性和安全性:部分第三方源提供的软件可能比官方源更稳定、更安全。
三、Linux 换源的具体操作方法1.备份原始配置文件:在操作之前,建议先备份原始的配置文件,以防止操作失误导致系统出现问题。
2.编辑软件源列表:在/etc/apt/sources.list 文件中,添加或修改第三方源的地址。
3.更新软件源缓存:执行 sudo apt-get update 命令,使系统识别新的软件源。
4.安装和更新软件:使用 sudo apt-get install 命令安装新的软件,或使用 sudo apt-get upgrade 命令更新已有软件。
四、Linux 换源的优点和注意事项1.优点:通过换源,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安装和更新软件,获得更多的软件选择,以及更快速的软件更新。
2.注意事项:- 在换源时,应确保第三方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源。
- 在操作过程中,应谨慎修改配置文件,避免误操作导致系统出现问题。
目录(篇2)1.Linux 换源的背景和原因2.Linux 换源的方法3.换源的优缺点4.结论正文(篇2)1.Linux 换源的背景和原因Linux 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它具有免费、开源、可定制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Linux和UNIX的关系及区别(详解版)
Linux和UNIX的关系及区别(详解版)UNIX 与 Linux 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在目前主流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中,UNIX 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Windows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Linux 诞生于 20 世纪90 年代初,可以说 UNIX 是操作系统中的"老大哥",后来的 Windows 和 Linux 都参考了 UNIX。
UNIX 操作系统由肯•汤普森(Ken Thomp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发明。
它的部分技术来源可追溯到从 1965 年开始的 Multics 工程计划,该计划由贝尔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联合发起,目标是开发一种交互式的、具有多道程序处理能力的分时操作系统,以取代当时广泛使用的批处理操作系统。
可惜,由于 Multics 工程计划所追求的目标太庞大、太复杂,以至于它的开发人员都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最终以失败收场。
以肯•汤普森为首的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吸取了 Multics 工程计划失败的经验教训,于 1969年实现了一种分时操作系统的雏形,1970 年该系统正式取名为 UNIX。
想一下英文中的前缀 Multi 和 Uni,就明白了 UNIX 的隐意。
Multi 是大的意思,大而且繁;而 Uni 是小的意思,小而且巧。
这是 UNIX 开发者的设计初衷,这个理念一直影响至今。
有意思的是,肯•汤普森当年开发 UNIX 的初衷是运行他编写的一款计算机游戏 Space Travel,这款游戏模拟太阳系天体运动,由玩家驾驶飞船,观赏景色并尝试在各种行星和月亮上登陆。
他先后在多个系统上试验,但运行效果不甚理想,于是决定自己开发操作系统,就这样,UNIX 诞生了。
自 1970 年后,UNIX 系统在贝尔实验室内部的程序员之间逐渐流行起来。
1971-1972 年,肯•汤普森的同事丹尼斯•里奇发明了传说中的C语言,这是一种适合编写系统软件的高级语言,它的诞生是 UNIX 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宣告了在操作系统的开发中,不再是主宰。
Linux和Unix的区别详解
Linux和Unix的区别详解很多初学Linux的人几乎都有相同的疑问——Linux和Unix有啥区别?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对操作系统的了解,这篇文章将详细阐述Linux Unix的区别:Linux和UNIX的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开发源代码的自由软件,而后者是对源代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商业软件。
这应该是它们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用户对前者有很高的自主权,而对后者却只能去被动的适应;这种不同还表现在前者的开发是处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之中,而后者的开发完全是处在一个黑箱之中,只有相关的开发人员才能够接触的产品的原型。
Linux 的源头要追溯到最古老的UNIX。
1969年,Bell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开始利用一台闲置的PDP-7计算机开发了一种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很快,Dennis Richie加入了这个项目,在他们共同努力下诞生了最早的UNIX。
这时Richie受一个更早的项目——MULTICS的启发,便将此操作系统命名为Unix。
早期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但其第三个版本用一种崭新的编程语言C重新设计了。
C语言是Richie设计出来并用于编写操作系统的程序语言。
通过这次重新编写,Unix得以移植到更为强大的DEC PDP-11/45与11/70计算机上运行。
后来发生的一切,正如他们所说,都已经成为历史。
Unix从实验室走出来并成为了操作系统的主流,现在几乎每个主要的计算机厂商都有其自有版本的Unix。
Linux起源于一个学生的简单需求。
Linus Torvald, Linux的作者与主要维护者,在其上大学时所买得起的唯一软件是Minix.。
Minix是一个类似Unix,被广泛用来辅助教学的简单操作系统。
Linus 对Minix不是很满意,于是决定自己编写软件。
他以学生时代熟悉的Unix作为原型,在一台Intel 386 PC上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的进展很快,受工作成绩的鼓舞,他将这项成果通过互连网与其他同学共享,主要用于学术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unix:应用程序从UNIX移植到Linux技巧和要点疯狂代码 / ĵ:http://UnixFreeBsd/Article26410.html 当前UNIX上的企业级软件大部分都是为了迎合大公司的商务需要。
因而它必须支持新出现的技术,并能顺应迅速发展的市场潮流,比如强大而灵活的Linux操作系统的大量使用。
由于这种软件大部分是大型的、多线程的而且是多进程的,所以将其移植到Linux面临着挑战。
通过本文,可以获得在把某个企业级软件真正移植到Linux的过程中得到的清单和建议。
当前商务IT行为的一个实际情形是,很多组织正在将IT转移到Linux,因为它具备了作为系统平台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另一个实际情形是,舍弃现有企业级软件的代价过于高昂。
这两种情形经常同时出现,但关键是要解决它们。
将企业级软件移植到Linux可能会面临很多有趣的挑战。
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小心--从做出设计选择,到获得可用的构建系统,再到最终得到要在Linux上执行的针对特定系统的代码。
本文基于我在RHEL和SLES发行版本中(在Intel和IBM eServer zSeries体系结构上运行C应用程序)所获得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发行版本。
我将讨论一些在Linux上运行您的应用程序的计划和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 获得可用的构建系统。
* 确定可行的操作环境。
* 尽量减少在多种体系结构上构建产品所投入的精力(Linux需要得到那些体系结构的支持)。
* 确定特定体系结构的变化,比如互斥锁定(mutex locking)。
* 使用新的编译器,尽可能为多种体系结构维持一个详尽的通用代码基(code base)。
* 确定IPC机制。
* 选择合适的线程模型。
* 按Linux特定的指导方针改变安装和包装方式。
* 确定信号选项。
* 选择解析器工具,比如lex/yacc。
* 做出全局化选择。
获得可用的构建系统 支持多个平台的产品通常要求指定将要运行产品的具体操作系统。
这种通用代码通常保存在源目录结构的独立代码组成部分中。
例如,特定于操作系统的代码规划可能是类似这样: src/operating_system_specific_code_component/aix(用于AIX)。
src/operating_system_specific_code_component/solaris(用于Solaris)。
src/operating_system_specific_code_component/UNIX(用于其他种类的Unix)。
下图从更为“图形化”的角度展示了特定于操作系统的代码规划。
图1 代码组织规划获得Linux构建系统 首先,您应该为特定于Linux的代码创建一个目录,并将来自某个平台的文件置于其中。
当您为Linux引入了一个新目录后,规划可能类似这样: src/operating_system_specific_code_component/(用于Linux) 然后这将让我们得到一个类似如下的新的代码规划。
图2 新的代码组织规划 通常,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码通用于所有种类的Unix,也可用于Linux。
经验表明,对于特定于Linux的代码,首先选择特定于Solaris的文件可以最小化向Linux移植特定于平台的代码所需的精力。
然后,修改makefile并引入特定于Linux的条目: 对将要使用的编译器的定义 * 程序库路径 * 线程库路径 * 编译器标记 * 包含文件路径 * 预处理程序标记 * 需要的所有其他内容 源文件中的很多改动与包含文件路径的修改有关系。
例如,要使用变量errno,需要明确地包含。
在不直接包含特定于体系结构的包含文件(而是包含推荐文件)的所有地方,都必须要小心。
例如,就像在中所提及的: #ifndef _DLFCN_H # error "Never use directly; include instead." #endif 您应该小心地使用指示符-D 或者单词“linux”。
Linux上的预处理程序将单词“linux”翻译为数字1。
例如,如果文件中有一个/home/linux路径,而且使用cpp来对此文件进行预处理,则输出文件中的路径将是/home/1。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替换,预处理程序指示符可以是类似这样的:/lib/cpp -traditional -Ulinux。
通用编译命令 程序员通常所使用的编译器是gcc。
典型的编译命令行可能类似这样:gcc -fPIC -D_GNU_SOURCE -ansi -O2 -c -I。
-fPIC帮助生成位置无关代码,等价于Solaris上的-fPIC。
-ansi等价于Solaris上的-Xa。
对于共享对象,典型的链接时间指示符应该是gcc -fPIC -shared -o -L-l。
-shared等价于Solaris上的-G。
对于拥有入口点的可重定位对象,典型的指示符可能是gcc -fPIC -shared -o -e entry_point -L-l。
在开始选择最佳操作环境之前,我将先分析在其他体系结构上编译代码所涉及的问题。
他体系结构上的编译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是,程序员应该能够让代码尽可能容易地在其他体系结构上编译。
构建系统应该为涉及的每种体系结构准备单独的定义文件。
例如,用于x86体系结构的编译器指示符应该有-DCMP_x86标记,用于某些特定于pSeries上的Linux的代码应该有-DCMP_PSERIES指示符。
对于在x86体系结构的系统上进行的编译,具体构建定义文件中的编译命令行类似如下: gcc -fPIC -D_GNU_SOURCE -ansi -O2 -c -I -DCMP_x86 而下面的编译命令行用于在pSeries体系结构上进行的编译: gcc -fPIC -D_GNU_SOURCE -ansi -O2 -c -I-DCMP_PSERIES。
-CMP_x86和-CMP_PSERIES都是用户定义标记,当程序的特定于Linux的代码将要使用特定于体系结构的代码时都要使用它们。
我的经验是,大部分用于Linux的应用程序代码都是与体系结构无关的,特定于体系结构的代码出现在需要编写汇编代码的地方。
例如,如果您要使用比较(compare)和(swap)指令的实现来开发锁,那么您将要使用特定于体系结构的代码。
代码的安排应该使得在代码规划中特定于Linux的目录内不存在特定于体系结构的子目录。
为什么?因为Linux已经为屏蔽体系结构细节做出了很多工作,应用程序的程序员通常不应该关心应用程序将要在哪种体系结构之上去编译。
目标应该是,以最少的精力,对代码、代码规划和makefile文件进行最少的修改,就可以令为特定体系结构所编写的程序在其他体系结构上被编译。
通过避免在linux目录中出现特定于体系结构的子目录,可以大大简化makefile文件。
linux子目录中的源文件中可能会有带有预处理程序指示符的代码形式,如下: #ifdef CMP_x86 #elif CMP_PSERIES #else #error No code for this architecture in __FILE__ #endif确定可行的操作环境 计划步骤的关键是确定应用程序要移植到Linux的哪个发行版本。
您应该确保计划移植的程度所需要的所有软件都可用。
例如,可能不能为Linux2.6发行版本发布某个中间件产品,因为在大部分典型配置中所使用的一个关键的第三方数据库在那个发行版本上不能用。
最初提供的产品或者应用程序可能不得不改为基于Linux2.4发行版本。
应用程序交互所需要的某些软件,也可能并不是在应用程序所面向的所有发行版本和体系结构上都可用。
对所选操作环境的可行性进行仔细研究。
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应用程序是32位的还是64位的,它是否要与其他也以32位或64位模式运行的第三方软件共存。
特定于体系结构的变化 应用程序中特定于体系结构的代码通常局限于少数地方。
在本节我将考虑一些示例。
确定字节次序(endian-ness) 程序员不必担心是为何种体系结构编写代码。
Linux在/usr/include/endian.h中给出了确定字节次序的途径。
您可以使用下面的典型代码片断来确定操作环境是big-endian还是little-endian;您可以方便地设置具体的标记。
/* Are we big-endian? */ #include #if __BYTE_ORDER == __LITTLE_ENDIAN #define MY_BIG_ENDIAN #elif __BYTE_ORDER == __BIG_ENDIAN #undef MY_BIG_ENDIAN #endif 确定栈指针 可以编写内联程序集(inline assembly)来确定栈指针。
int get_stack(void **StackPtr) { *StackPtr = 0; #ifdef CMP_x86 __asm__ __volatile__ ("movl %%esp, %0": "=m" (StackPtr) ); #else #error No code for this architecture in __FILE__ #endif return(0); } 实现比较与 这里是为Intel体系结构实现比较与交换的一个示例。
bool_t My_CompareAndSwap(IN int *ptr, IN int old, IN int new) { #ifdef CMP_x86 unsigned char ret; /* Note that sete sets a 'byte' not the word */ __asm__ __volatile__ ( " lock\n" " cmpxchgl %2,%1\n" " sete %0\n" : "=q" (ret), "=m" (*ptr) : "r" (new), "m" (*ptr), "a" (old) : "memory"); return re 2008-12-4 16:14:58疯狂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