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上比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复习铺垫1.说图意填空。
(投影)问:谁是单位1?2.说图意回答问题。
(投影)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3.准备题:(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
(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1000(吨)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元。
⑵、毛笔是()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1)卖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精品教案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从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引入教学。
根据劳动付出比为5:3,总收入为160元,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样,在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
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从而也就解决了课本例3的问题。
这整个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2、自主探究,为合作学习创设平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解题规律,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解答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本训练二、基本题练习三、综合练习四、课堂五、作业1、口算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
3、基本训练(1)问:解答分数应用题一般是怎样想的?(2)说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
(题目见幻灯)指出:确定了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解答分数应用题了。
1、做练习十13题问: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该两题的三个数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做练习十第15题学生独立写出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强调:,单位“1”已知的类型直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的类型一般用方程解答。
3、补充应用题(1)先说出哪个数量是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苹果数棵数是果树棵数的'1/5(2)根据上面的条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使得它成为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使得它成为用方程解答的应用题问:这两个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解答时要把单位“1”的数量当除数。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练习十14题课后感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倍的问题也能归为单位“1”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49-5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与比例应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与比例应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的表示方法。
–熟练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解决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讨论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的掌握。
–比例概念及比例运算的理解。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比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比与比例应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3.学具:练习题、作业册。
4.其他:备课笔记、教师讲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比的认识•Step 1: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如身高、体重等。
•Step 2:向学生解释比的概念,并进行示范。
•Step 3:学生进行练习,加强理解比的表示方法。
2. 比例的应用•Step 1: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如食材配比、速度比较等。
•Step 2: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Step 3: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比和比例的应用能力。
3. 综合练习与拓展•Step 1:学生进行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 2:导入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比例问题。
•Step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设计一些比例应用题目。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的评价和反馈。
2.布置作业,检验学生对比与比例应用的掌握情况。
3.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究比的变化规律。
2.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视频解说、在线练习等。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参与互动。
3.学生对比与比例应用的掌握情况是否符合预期。
以上就是本次《比与比例应用》教学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数学概念。
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应用场景,理解比的概念;2.掌握比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操作;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比较大小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2.通过生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板书工具等教学资源;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比”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身高是小红的两倍”,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
2. 学习内容1.根据教材内容,介绍比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带领学生学习比的运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3.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比的练习,加深理解。
3.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案例进行比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比的运算方法的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比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确保他们对比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资料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大纲》以上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4.3《比的应用》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加以解决。
例题是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总人数以及其中男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运动员人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材首先呈现一条表示运动员人数的线段,要求学生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能使男运动员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女运动员的人数,可以先算出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当学生画图操作后,教材不在呈现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
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算法,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1~2题中的数量关系都与例题相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例题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瞧!岭南小学举办了学生运动会(媒体同时出示例题文字)他们六年级有45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占5/9,谁能知道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以现实的、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引入新课,既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和()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两之和的()/ (),()量占两量之和的()/()。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3)水有:500×4=400 (ml)54、提问:这两名学生解答的是否正确,要求学生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5、比一比: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可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总结:方法1是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计算的: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方法2是按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的: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四、巩固新知反馈练习】要求:独立完成,请学生口头说,教师板演,并说清“比”是怎么得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五、谈收获,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策略?3、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比的应用的例子吗?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和作为总份数,根据总分数先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
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分母为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和,分子为对应量所占的比),再用总量×对应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
板书设计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与改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比-第3课时 比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比-第3课时比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大小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来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小组合作、练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本质,并能够用比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比的定义与性质。
2.通过实例理解比的大小关系。
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灵活运用比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实物作为比的例子。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概念,通过简单的比较让学生掌握比的含义。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大小关系,比如“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为5:6”。
第三步:练习•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为例,让学生通过比的方式解决问题,如“小明有6本书,小红有8本书,他们的书的数量比是多少?”。
第四步:总结•总结比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比的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比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透彻,下节课需要加强对比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的应用。
六、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
2.自己找身边的事物,用比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比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比的运用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背后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发言,培养他们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灵活运用比来解决生活问题。
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比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
在比的表示中,可以用“:”或“/”符号来表示。
示例:2:3,2/32. 比的应用方法比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比的大小关系、比的倍数关系、比的加减等。
比如,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两种不同物品的价格比较,用比来表示不同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
2. 比的大小关系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比的能力。
示例:比较1:4和2:3的大小关系。
3. 比的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比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示例:小明买了3本书,小华买了4本书,比小明多买了几本书?4. 比的综合运用综合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总结平时生活中可以运用比解决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期待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比的基本运算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概念,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熟练运用比进行各种运算。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解决相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比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的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打折、比赛评分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比的计算和比的应用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例1、第113页例2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第1题图画在小黑板上,第2题写在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2.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出示上面的复习题后,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每人做一题.核对第2题时,教师可以说明:这道题是求五年级学生中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五年级全体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提问:“解答这样的题目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跟分数应用题类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请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有什么不同?”“解答这道题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120÷160=0.75=75%教师: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相比,题目的条件完全相同,只是问题不同.因为这道题的问题是求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要把结果化成百分数.2.出示练习题:“一班种树40棵,二班种树48棵,二班种树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提问:“这道题怎样列式?”让学生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看清求的是什么,弄清以谁作单位“1”?把数量关系弄清楚了,才能确定怎样列式.3.教学例2.教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要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以避免浪费种子.通常把“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叫做发芽率”(口述后再板书发芽率的概念).求发芽率是百分数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应用.口述并板书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100%教师指着公式中的百分号说明:在这个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呢?因为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如果公式只写成,不加“×100%”,一般来讲,这只是分数形式,除得的商是小数,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的后面加上“×100%”,相当于乘1,这样就可以使除得的结果化成大小不变的百分数了.所以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中必须加上“×100%”.我们在这以后还要学习像出粉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等,这些也要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必须加上“×100%”.〖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同学们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让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并出示课本的银行存款利率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
大家知道,钱存进银行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还能得到利息。
怎样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探讨新知1、计算公式师:我们去银行存钱,存进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银行存款的利率,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所调整,大家调查的银行的利率和我们书上的银行的利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请学生讨论利息的算法,老师适当的提示。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全班齐读公式。
师:要求利息就必须要知道什么2、计算利息师:笑笑和淘气知道你们会计算利息的方法,想请你们帮他俩算一算,他们可以得多少利息,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算。
出示题目:笑笑说:300元压岁钱在银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时有多少利息淘气说: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实有多少利息师: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时间是多长利率是多少怎样算淘气呢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淘气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师:笑笑和淘气存同样多的钱,因为存的时间长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比的应用》主要讲述了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正确运用比进行比较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的深入理解,以及比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正确运用比进行比较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2.难点:比的含义的理解,比的应用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的含义和应用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阐述比的含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以及比的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时“比的应用”所编写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2页至104页关于比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运动会为例,引入比的概念,讲解比赛中的比较和竞争。
2. 知识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讲解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动员的速度比较、商品的折扣比较等。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叫做比。
比的意义: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比较、折扣比较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练习题。
2.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某商品原价为200元,打8折后,求打折后的价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展延伸:1. 比的应用: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比例、百分数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含义及数学表示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比的应用练习。
–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的运用。
–提供多种形式的比的应用题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比的概念及运用。
–练习比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比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比的应用场景。
2. 讲解比的应用(10分钟)•讲解比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介绍常见的比的运用题目类型。
3. 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比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并展示答案。
4.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些比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的应用方法。
5. 综合练习(15分钟)•给学生发布综合练习题,考察学生对比的应用的掌握情况。
6. 总结(5分钟)•总结比的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比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熟练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比的应用作业练习册完成习题若干道。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3.班级内部将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激励,鼓励其他同学学习。
以上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比的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提高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人教版六上数学 比的应用 教案设计1
人教版六上数学比的应用教案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什么是比,能够用比的形式表示两个量的大小关系。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比较和解决问题。
3.能够独立完成比的应用题目,并能够正确解答。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比
2.比的性质
3.比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什么是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用途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
1.讲解比的性质,比如比是两个量的比值,比相同的两个数是相等的等
等。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比的应用,例如用比来比较不同商品的价
格等。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做一些关于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关于比的应用,让他们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比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比的应用方法。
难点
如何将比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五、教学方式
1.通过举例和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比的应用。
2.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六、教学资源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比的应用题目练习册
七、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测试学生对比的应用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
八、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总结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学生们在这节课中能够对比的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三、教学难点:求实际距离。
四、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3、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①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x=10500000(问:根据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5000000㎝=50㎞算术解: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10500000=5000000(㎝)5000000㎝=50㎞4、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确定比例尺;②求出图上的距离;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练习八的第5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比的意义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会正确读写比。
2. 能正确的求比值,掌握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4、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渗透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材分析:
这部分是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的知识放在分数除法的后面进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学习其他知识以及比例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因为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
学生有生活的一些体验,因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
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
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
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①长是宽的几倍?
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新的方法。
这就是比(板书课题)
活动二:
1、教学比的意义。
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与长的比是10比15。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
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
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4、?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介绍比号、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①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44的内容。
③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方法,并板书。
?
5、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a:b= a÷b=
区别:比表示两个数关系的式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 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需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4)质疑:对本节课的内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吗?
活动三
1.填空:
(1)完成一项工程,甲8天完成,乙12天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时间的比是(??):(??)。
(2)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b是比的(??),c是比的(??)。
(3)求比值:72:24,0.8:3.2,1.5小时:20分钟。
2、完成44页做一做内容。
3、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想到那些问题?
六年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6人。
张师傅5天加工300个零件。
2枝钢笔11元。
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出示例1,出示例1,让学生解答。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
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
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②根据比值验证。
……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验证都说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④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用途?比的基本性质主要用来化简比,一般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能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
请同学们解答的例1(1),这两个比是最简比吗?让学生试着化简比。
让学生试做后,总结方法。
出示例1(2)① 1/6:2/9 ②0.75:2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试做。
小结方法: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化简;是小数先转化为整数;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
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质疑
活动三
1、做一做46页化简比。
2、48页第4题
课题: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探索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帮忙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前调查
奶茶中牛奶和红茶的比是2∶9。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牛奶是红茶的2/9,红茶是牛奶的9/2,红茶是奶茶的/9/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实际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红茶?
学生讨论,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 220*(9/11)=180ml 220*(2/11)=40ml
讨论出几种就是集中不强求,比较后找出自己认为的最简单的解法。
学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尝。
活动二
1、教学例2
书上例2,列式计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的应用。
(板书:比的应用)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活动三:
1、请帮忙配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励求异思维)
3、帮刘爷爷收电费
刘爷爷管收四家电费,四家合用一个总电表,四月份供付电费83.2元,按每家分电表的度数分摊电费,每家各应收多少钱?
住户王家张家赵家李家
分电表度数 40 38 29 53
3、陆老师和高老师合租一套房,高老师住30平方米的房间,陆老师住20平方米的房间,客厅厨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积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样分配才合理?
4、总结全课
比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用途很广,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