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初识马克思主义

初识马克思主义

初识马克思主义还记得第一次听说“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大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那时候,偶尔一天看电视新闻联播时,听见了“马克思”三个字,但那只是惊鸿一憋,全然不知这三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要说真正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已经是上初中的时候。

初中开始学习政治,但是我知道,政治只是“马克思主义”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要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说起来还真是感慨万千!要说到“马克思主义”就要先了解两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19世纪的欧洲本不平凡,但因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注定了是更加不平凡的世纪!尽管两人都只是普通的人类,但他们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就如同现在的我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出生于律师家庭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而当最后他选择了作为一个无产主义者而活,就注定他要为工人阶级奋斗终生,要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奋斗终生;他自觉站在最广大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把自己的思想、学识、甚至生命都交给了共产主义,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

而恩格斯,出生于工厂主家庭的他,自幼接触穷苦工人群众,有着对工人阶级的深切同情。

在政治上,他们共同指导并参加了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在思想上,他们端正自己的思想,实现了民主思潮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积极投入到《资本论》及其《共产党宣言》的整理和编写工作中。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努力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地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虽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先于意识存在”这一理论;而在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中,他并未能看清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所以无论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是费尔巴哈的哲学,都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都不能正确地指导和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理论体系,它提出了
一种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在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主
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导
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
的利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的
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驱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告
诉我们,要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构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持续的,它必然会被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

这种理想社会构想激励着我们不断地
探索和实践社会变革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意识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激励着我去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教导我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社会变革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为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论文)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班级与班级代码 14级应用心理学1班142512181 专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张成诗学号: 14251218122姓名:麦艳婷提交日期: 2015 年 4 月 23 日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麦艳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马克思主义之我见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中国化1.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1.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马克思吧,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还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这句话准确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揭示其本质属性,还冠之以后继者,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被完善、与时俱进、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理论。

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马克思的产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必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对理论指导的现实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特别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而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品格更高尚,知识理论修养更深厚,更注重实践,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主观条件。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必然,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崛起,它必定带领无产阶级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1.3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及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4900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4900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但当时的我们根本搞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个什么样子,马克思主义到底要干什么。

只知道老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到了中学,我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的许多世界观与方法论都对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时,我才对“马克思主义”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五个字确实有分量。

进入大学,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就更多了,先后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些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其思想内涵可谓博大精深。

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科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让我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内容以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这三部分的中心概论又分别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就是对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科学把握,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其中提到实践的重要性,后来发展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历史需要英雄,但并非英雄创造了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

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打算和建议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含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真正发展了的思想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是其产生的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尤其是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有着相当高尚的品格、深厚的知识理论修养,而且更加注重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形成阶段在1848年~1871年,是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为标志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发展成果。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现实及其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具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尊重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科学性与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完整版)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完整版)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和学习规划当我踏入大学校门,我才逐步了解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让我第一次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书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短浅的,粗略的。

正如书中所说,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作出不同的回答。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这是无庸置疑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但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知道提出了强烈地需求。

现实的时间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知道,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从另个角度思考,书中亦提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他们通过革命的时间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

马克思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而在今天,如此繁华的社会。

马克思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运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些重要标志。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初步的认识,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能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打算、和建议国际商务英语翻译2班-郭颖欣一、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

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力量无法估量。

从个人来讲。

人无志而不立,大学生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们的形为具有导向作用。

我们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它们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们知荣辱,才能使我们在大学中有努力的样子,才能发挥在大学生中的示范作用。

我们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独立的群体,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不独立。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

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计划以及建议课文介绍,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发展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同时,这也是我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第一点,在高中生活中,我了解的马克思主义仅仅限于课本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是只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浅显的层面。

在大学所开的课程中,让我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下是我通过学习而明白的马克思主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况19实际40年代,共产主义这一名字被首次使用,并被称为革命的科学。

1872年至1883年间,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

而在1873年,“马克思主义”作为贬义词被反对者使用。

而从1883年开始,恩格斯在正面意义上作为同义词使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至此,这两个词被广泛传播并且规范使用。

而不得不提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的溯源。

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接触介绍马克思主义,但这只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而在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并研究马克思主义。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的消息传入中国,1899年二月,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文译名出现在《万国公报》上,“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从现在看来,当时的翻译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1900年12月,《译书汇编》介绍了马克思的生产思想情况,而在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的“马克思研究”专号上连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这么说,李大钊在中国树立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1920年夏,毛泽东在自传中写“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到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被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从阶级的角度来说,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但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武器,不可避免的,这个时代的无产阶级运动失败了。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构成的思想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跟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为什么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形成人类社会主义的基础。

2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辩证否定观规律的基本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辩证的与否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6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消极阻碍作用。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8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它包含着不依赖于主题的客观内容。

2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各自的发展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

11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展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和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它深
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通过学习马克
思主义,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关注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平等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工人阶
级的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其次,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这
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
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最后,马克思主义鼓励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只有通过阶
级斗争和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社会。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
力奋斗。

总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也明白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早在 1919 年,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就在他的著作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阐明: “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 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所以,尽管学过了《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也只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 学习中我会更多的研习他的思想。 1848 年 2 月24 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开端,标志着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 想的萌芽。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 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武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 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拥 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成为历史的 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经过历史的检 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融入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等新鲜元素,拥有了无比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给当前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崭新 的活力。 而马克思学说的发展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事物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要以运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形成了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最伟大 的变革。用辩证法、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极其发展 的历史进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 劳动价值论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 态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现在大学还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了解,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在来谈谈。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

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历文学院艺管1101汪灿20111521115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摘要:马克思主义有着巨大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的革命、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直到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必要的,认识思考马克思主义也仍然是必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记得最初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是从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开始,那时候对历史很不喜欢,所以连马克思是人还是物都完全弄不清楚。

后来认真学起历史来了,便开始认识、了解马克思及其主要思想。

我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马克思无处不在。

虽然自己有时候调侃语气颇重,但还是从内心敬重马克思的。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近代、现代知识分子。

所以看书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句子:“马克思曾经说过……”然后引出来一大段的论述云云,马克思无处不在是矣。

我对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只浅谈我自己的认识。

首要的问题当然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

这应该是最基本最初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具体一点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则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不断继承、发展,并加以中国化。

老实说身为一个文科生,当初为了考试不断地背诵这些理论,在那时是颇有些反感的,只是机械地背诵,并未去想其他的东西。

也可能是这些东西太过强制地加诸于我的头脑中,让我本能地有些抵触这些理论,事实上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理论是起到了很大的用处,但人内心深处的自省,往往来自于自己的主动,而不是被动。

马克思主义是有内涵的思想体系,虽然不曾有更多的兴趣去加以更深地学习和研究,但它确乎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抗日战争的时候,总有一种挡不住的感情在胸中涌动。

所以连带着对毛泽东的抗日思想、方针政策十分关心。

浅谈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初步对马克思的认识,接下来让我来浅谈一下马克思主义。

我想关于马克思主义,那就有必要说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

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虽然学术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结合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及1943 年《中共中央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要“结合”的对象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可视为是“结合论”。

如,陈家付教授认为,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二,过程论。

它是在“结合论”基础上提出的,是结合论的引申,从相结合的过程、结果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过程。

如雍涛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总体性概念,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只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没有完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就没有完结。

第三,三化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问题。

如张远新教授认为,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三层意思: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三是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其依据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

还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

第四,实质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结合论”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所以提出了“实质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欧洲情况,针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总结出来的。

中国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理论活动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这是三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此后,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

马克思调查认识

马克思调查认识

结论与建议经过调查与研究,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学说,其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替代,而无产阶级正是粉碎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革命力量。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由此,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广泛的包容性。

我们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能认识上述观点,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所学知识践行于生活中。

得出上述结论,与我们调查我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结论是相吻合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初步的认识和强烈的认同感。

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还存在诸多的认识不足和误区。

从这份调查结论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我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盲区,即仅了解马克思本人的生平经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而未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认识和简单研究。

由此,我们对未来在中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首先,继续进行有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物背景和经历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确保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有基本了解和初步认识。

其次,完善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教育。

从概念到实践,给同学们最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科学理论。

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科学性和实践性。

让大家在正确理解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

再次,展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未来在中国如何发展的讨论。

从中国的客观实情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性与优越性。

为我国社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研究和理论依据。

也使当代大学生广泛参与到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中。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地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实事求是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历史依据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它才能指引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实依据在于,只有以它为理论基础,才能统一人民的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引导小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做好准备。

本文将从教育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

一、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小学生在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前,需要先学习一些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

比如,教育者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例子,向小学生传授阶级、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概念,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种初步认识不要求小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细节,而是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学习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

教育者可以组织小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种植蔬菜、制作手工艺品等,通过亲身经历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成果,从而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故事和影片等形式向小学生介绍一些劳动者的事迹,激发他们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三、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培养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中,我们还应该着重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可以从班级、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利益关系、友情、助人为乐等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关的概念。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互助互爱,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指导小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物质生活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财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它并非衡量人的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

为了让小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物质生活,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发现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财富的不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到财富并非唯一的精神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学习打算和建议
一、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继者真正发展了的思想体系,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是其产生的阶级条件;人类思想已有成果尤其是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有着相当高尚的品格、深厚的知识理论修养,而且更加注重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形成阶段在1848
年~1871年,是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为标志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发展成果。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现实及其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具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尊重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科学性与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因此说,马克思主义的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我的学习打算
本周末,我参观了一些革命历史的纪念馆。

在那里,我看到了革命家们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在努力地学习、传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即使生活十分艰苦,即使是温饱问题难以
解决,都还是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这样的精神让我震撼,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计划:
1、我会在课堂上认真跟着老师的步调走,在老师的带领下,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我计划找一两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认真学习,如《共产党宣言》,认真分析领会。

2、我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用实际行
动坚持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结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用以指导实践。

3、我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地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我的建议
1、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深刻而富有内涵的科学,
因此,我们想要理解透彻相对困难。

所以我建议,老师在讲解
的时候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我们更加形象地领会
马克思主义的真谛,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理解得更加透彻,
能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掌握得更好。

2、我希望老师能够更多地教会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社会实际和基本国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最后,希望老师能够多用有趣的事例、幽默的语言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大学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并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掌握且加以运用,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