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
高 中历 史 教 学 应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人 格
景 生进
(海安县立发中 江苏 海安 226611) 学,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社会现
实、 脱离社会需要、 脱离学生实际的不足, 其主要表现就是
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 , 而忽视对学生人生的指导 , 注重技 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这在很大程度上
值所在。77Fra bibliotek制约了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制约了历史
学科价值功能的充分实现。因此 ,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指 导学生的人生, 这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十分现 实的问题。 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
价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标准, 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获得好评,
高中历史教学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 ,教学的 重点往往被迫放在知识点的落实与技能和考试技巧的培养 上。 满堂灌, 一言堂, 题海战术等, 都是力求与高考的方向和 要求接轨 , 课堂教学的承载量过大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 生进行历史意识教育 、人格培养与人生指导的空间己经很 小, 这与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要求严重冲突。另外, 由于受个
会, 热爱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 的历史意识和人生观、 价值观, 完善学生的人格 , 从而指导
学生的人生。 其次, 要进一步深化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 应当承认, 经过这么多年的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 ,推动了高中历史教
生, 那样学生就不再是仅为考试和分数而学, 学生在学习
中才会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才会被最大限度调动起来 , 历史学习才会真正变成让学生 终身受益的教育。 这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与价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体现了一种观念的转

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 关键词]历 史教 学 培 养能力 人格魅 力
多年的历史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 到 :历 史教师不单单对 学生
三.深化品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历史学科是一 门基础性很 强的人文学科 ,承载着 重要 的教 有传授历 史知识 的任 务 ,更重要 的是通过历史 教学 ,能够培 养 学生 的各 种能力 ,这 种能力会让 学生在未来一 生的学 习、工 作 育功能 。这就 要求我们历史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充分 利用历 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让学生终生受益。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 史教材 中所蕴 含的丰富 的人 格教育素材 , 断对学生进行 人格 不 的素质 ,培养学生 的能力 ,健 全学生 的人格方 面 ,具有其他 学 熏陶和激励 ,潜移默化 的施 加影响 ,达 到润物细无声 的 目的 , 推动学生塑造 和完善人格 。 科 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
2 历 史教 学 为 学 生提 供 了生 动 的人 格 典 范 .
而是一个 日积月 累的渐进过程 。教师必须抓住 课堂教学这个 主 引领着学生去追求 真、善、美 ,塑造健康人格 。 马克思认为 “ 全部人类历 史的第一个前提无 疑是 有生命 的 渐进地训 练 ,从而使 学生 的发散 思维得到运用 和强化 ,使学 生 个人 的存在 ”。 中学历史 向学生讲述 了如屈 原 、司马迁 、顾炎 养成善 于进行分析 和综合评价 的思维习惯 。习惯 的力量是伟 大 武 、谭嗣 同、贝多芬 、爱迪 生 、拿破仑 、 盛顿等许 多闪耀着 华 的 ,一段 时间 以后一 定会看 到效果 的 。通过教 师适时引导 ,学 人格魅力 的历 史人物 ,学生在 学习历史 的过 程中 ,就如 同站在

历史 的方法 ,形 成积极进取 的品格和健全 的人 格 ,为树立 正确 和价值取 向。 “ 仁者 、爱人 ” “ 己所不 欲 、勿施与人 ”告诉我 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 们做人要严 于律 己,宽 以待 人 ; “ 君子爱 财 、取之有 道” “ 重 义轻利 ”告诉 我们用合法手 段去为 自己谋求 物质利益 ,这些优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学习历史,就是要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人物史教学而言,最丰富、最有用的营养莫过于蕴藏在人物行为背后的智慧和精神品质,这些智慧和品质是历史人物对自身生活意义透彻领悟的集中的、典型的反映。

我从事的是初中历史教学,教科书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那些人物进行评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目标,为学生高中学习奠基。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物。

中国历史里主要讲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张骞、孝文帝、林则徐、左宗棠、光绪帝、毛泽东、蒋介石等。

世界史中有克伦威尔、林肯、华盛顿、希特勒等。

教材中因为篇幅有限,对很多人物的评价是片面的,有的偏向正面评价,有的偏向反面评价。

如果学生结合影视、小说等课外知识来认识历史人物,有时会发现很迷茫,例如对曹操的评价,从课本或从《三国演义》看,反映曹操反面的材料更多。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才能达到目标。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是好人,怎么做是坏人。

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呢?第一、做到论从史出,避免空洞生硬的说教。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图片,或引用课外的一些资料(故事、短片),学生在阅读或观看这些资料后,完成老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就可以对人物进行评价了。

第二、设计问题的技巧。

教师出示材料后,设计的问题要分层次,难度由低?——高——综合,就是有基础知识——整理课本知识——知识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以史为鉴。

即通过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有何感想或者认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品质?以下是我设计的一个评价历史人物的案例案例:历史教学中如何认识曹操课题来源:七年级历史上第14课评价原因:评价曹操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曹操是历史名人,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很多学生通过影视了解曹操,并且把曹操视为反面人物,这在历史上是一个误区。

历史合作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历史合作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的农耕生活》 教师展示 “ , 干栏 式房屋 ” 半地 穴式房 “ 屋” 图片, : 问 这两种 房屋分别 是哪一 原始居 民的住 宅?他们能交 换一下居住 吗?为什么 ?从 中你有何 感想?联 系现实 生活 , 你会受 到哪 些启发 ?学生在 历史情境 中体会先 民们适应环境 而创造 的最佳生存 方式 。在感悟历史 后 , 结合现 实生活提 出 自己的看 法, 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 , 积极进取 的人格 。学习 张骞通西域 ,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等 , 以通过多媒体 可 模拟展示 其路线 和途 中遇到的艰 难险阻 、 历史 人物 克服困难 完成使命 的历史情境 。设置不 同层次的历 史问题 , 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情境中 , 获得解决历史 问题 的机会 , 体会历 史人物承受挫 折 的坚强意 志和 团结合作 的人 格魅 力 , 联 系 自身 的学 习 、 活实 再 生 际, 与老师 、 同学一起谈感悟 , 谈启发 , 完善 自身的人 格。教师有 目的地 向学 生提 出问题 时 , 允许学 生 要 向老师提问 , 老师要认 真对答 。即使是 一时无 法解 答的问题也要坦率承认 , 指导学 生课外去 阅读 、 查找 有关历史资料 , 或让学生等老师 回去查找相关资料 、 与其他老 师集体备课后再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既 要让学生看到老 师能 以精湛 、 广博 的知识 当场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还要让学 生看到 老师有坦 诚 、 虚 、 谦 与 他人合作 、 继续努力学 习的态度 。以教师 的健全 人 格, 言传身教 , 培养学生 的健全人格。 2 通过教师指导的课 堂生生合作 、 . 互动 , 培养 学 生的健全人格 。学生群体对学生人 格的发展 有弃 恶 扬善 的作用 。在历史课堂开展生生合作 、 互动 , 展 开 以学 习小组为单位 的课堂知识 竞赛 , 以充分发 挥 可 初 中生争强好胜的特性 , 引导学生快速准确阅读 , 及 时巩 固知识 , 同时教育学生遵循合作 的规则 , 要公平 竞争 , 不能为了小 组的积分 而违反 竞赛 规则 、 秩序 。 对某些不 良行为 , 要指 出其违反 了规则 , 并要求其按 规则 比赛 ; 对表 现优 秀 的学 生 , 则为 之鼓 掌并 学 习 之 。开展课堂表演 、 演示历史小品剧活动 , 要求学 生 相互沟通 、 流与配合 。如学 习《 交 民族政权并立 的时 代》 一课 , 我让学生体会辽 、 北宋 、 夏政权之 间除 了 西 有战争 , 还有 和平 贸易往来 的一 面。组 织学 生做一 个演示辽 、 北宋 、 西夏和平贸易的历史场景。要完 成

在历史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中图分类号】g633.5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智、生理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中学教育尤为重要。

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读史励志。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材中历史人物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激励学生。

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胸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岳飞”怒发冲冠,抬望眼,仰头长啸”的报国之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毛泽东长征途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乐观精神......无不让学生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我还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了”我喜爱的名言”主题演讲活动。

久而久之,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毛泽东的”少年心事当拏云!”颜迈送给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些名言警句,很快成为学生的座右铭。

我让学生铭记:苦励心志的人,天都不会辜负他,做事都会成功!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作为底气,我们的人生信仰才会变得坚定,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鹄之志。

读史明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隋朝和秦朝的历史如出一辙,都是二世而亡,辉煌而短暂。

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时,我让学生联系秦朝的历史,总结两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学生很快发现民心所向是国家兴亡的根本原因。

以致后来,学习了唐朝的历史,学生更加明白了唐太宗的口头禅”民犹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任何朝代的统治者,凡是政治清明,顺天应人,则可兴盛;反之则必然灭亡。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格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格

浅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格摘要:历史课教学的优势得天独厚,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就能顺利完成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审美能力;人格提升有人说思品和语文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广阔天地,具有优越的条件。

其实,历史课教学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因为它可以采取故事输入、画面感染、榜样引领、实践践行等多种方法,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而又实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认识的目的。

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德育教育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者我认为获取知识与能力最为重要,因为获取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又是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感的必要过程。

因此,利用现有的书本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是基础教育。

在我们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就具有浓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

所以,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如:在《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文中,文天祥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难忘九一八》中抗日名将杨靖宇死也不投降,敌人剖开他的胸膛前他还高呼“要把日本敌寇赶出中国”,爱国将军佟麟阁战死疆场毫不退缩的高尚情操,像一只只警钟警示学生勿忘历史,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正是这些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正所谓“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立志报国”,知国、爱国、报国三者是统一的。

只有知国才能激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

二、在审美情趣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物鲜活生动、故事荡气回肠,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兴趣,更无法从中陶冶情操。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了对 学生本 身 的培 养 , 学生思 想道德 品质 的培养 。 对
总而言之 , 历史 教学对人格 的教育有着 不可忽视 的作用 ,
如何 把历 史 教学 和 我们 的人 格 教 育相 结合 也 是我们 应 该注
重 的 问题 , 望我 们教 育 同仁能 够注 意这个 问题 。 希
( 责任编辑 李 翔)
去。
么, 不考就不 讲 , 生就不 学 。体现在 历史 教学 中 , 学 就是往 往
注重 了拿破仑 的历史功 过, 忽视 了拿破 仑的人格 魅力 ; 而 注重 了周 恩来 的革命 成就 , 而忽视 了周恩来 高 尚的品格 与情操 ; 注
重 了爱迪 生的发 明 , 而忽视 了爱迪 生在 发 明过程 中所体现 出 的不 怕挫 折与 失败 的坚 强毅 力 。总之 , 传统 的历 史教学 忽视
三 、 史教 学是 培养学 生成 熟 人格 的重要 环 节 历 而达 到提 高学 习能力 的 目的。
共 同探讨 , 同体味 知识 的乐趣 , 共 思维 的美 妙 。 3鼓励 学 生提 出新 问题 .
生的前途, 命运, 同时也关系着教师的升迁, 晋级等切身利益。
于 是素质 教育又 变成 了变相 的应试 教育 。为了追求 分数 , 教
师 千方 百计地介 绍记忆 方法 ,介 绍做题 方法 ,考什 的文 化知识 , 一 每
质教育转轨。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是“ 促进受教育者
独立 人格 与生存 能力 的逐 步形 成” 也就 是 说素 质教 育首先 。 是人 的教 育 , 其核 心是 人 的思想 品质 的教 育与 人格 的培 养 。 什么 是人 格 与人 格 教育 昵 ?传 统 的历 史 教学对 人 格 教育 有 什么 影 响 ?历史 教 学 中教师 应 该如 何注 重对 学生 的人 格 培 养?

历史教学中创新人格培养

历史教学中创新人格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创新人格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利用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创设情境,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人格。

当前中学的创新教育,应主要侧重于尊重和保护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让创新教育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创新人格的基础上。

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行教学中,学生常拘泥于书本所述,被动接受信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将为学生主动、和谐、活泼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

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在讲“张衡和地动仪”这一题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表状、结构,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

二、利用人格力量,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人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敢于破旧,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

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他人的创新人格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使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

”马克思也曾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可见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人格产生着持久的、深刻的影响。

如果教师善于质疑,学生就能学会质疑;教师敢于标新立异,学生就敢于创新;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学生也会自觉地感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如果教师勇于更正错误的历史观点,学生就理解了什么叫”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历史科学是材料与观点的统一思想。

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因素之一。

教学中,教师如能大胆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勇于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新颖成功的教改经验,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发展自我个性,这将对学生人格产生持久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过去的科学,它研究着人类的演变、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承。

中学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的历史进程,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本文将从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教学的目标1.1 复杂性思维的发展历史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推理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复杂性思维,了解事物的多面性、矛盾性和相互联系。

1.2 培养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史料,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从中培养判断力。

1.3 培养文化自信和历史意识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心。

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自觉,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二、历史教学的内容2.1 习得人类的历史进程历史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历史进程,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2.2 培养研究方法和能力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3 弘扬中华文化历史教学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历史教学的方法3.1 情景教学历史教学应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拟、讨论、辩论等活动,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

3.2 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

3.3 探究式教学历史教学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研究中,通过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是越来越多。

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精神建设与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人格素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履行历史教学的义务,完成历史教育的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使命,充分发挥历史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的作用。

本文针对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对历史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历史;综合素质教学;学生;人格培养历史作为学生在学习中必学的一门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的学科,渗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等各方面。

历史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掌握基本社会发展知识的基础上,感悟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教材也在不断的改变,从教材内容的取舍与排版上都更加注重形象化、生动化、有趣化、系统化、科学化、感悟化等等。

教师在历史的课堂教育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的知识,领悟历史的内涵,使得学生得以深刻的教育历史蕴含了我国在各阶段的发展事件,是一本抵抗侵略的抗争历史,也是一本不断进取探索发展的历史,每一个事件对我们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生还处在接受教育的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素养形成发展的时期,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具有人格培养以及教育意义的内容,像岳飞的精忠报国的史诗,像“孟母三迁”,等等,还有勾践、文天祥、范仲淹、刘胡兰、雷锋等等不同时代都很有教育意义人物的题材,教师一定要充分的把握。

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在感悟中塑造自己的人格,进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改变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对人格的感悟历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不当,使得学生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中忽视了历史的作用。

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论文]

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在一定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

因此,历史及历史教学要为现实服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新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因此,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的培养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历史教学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领域。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我国青少年健全人格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教学人格培养情感交流文化和历史放在一起,是做好的结合体。

悠悠数千年,历史的车轮碾过的时间长河,也是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源远流长的印记。

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深厚,能很好地体现在这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上。

如此看来,学好历史,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学好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历史的学习包括基本概念、历史事件、人物、线索,等等。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处人处事而带给我们的思考,对学生完善个人价值观、人生观起典范作用,也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事实依据,更能让学生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智与勇,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加深对学生的激励和熏陶,在无声无息中推动了学生人格的树立和完善。

优秀的人格需要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做保证,这些因素也从精神层面影响着学生们今后的发展。

在教学中,结合“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励志名言的教学,通过汪精卫、奕忻、袁世凯等卖国求荣的遗臭万年的特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那些英雄人物就是他们的偶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通过他们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感染学生们。

历史教学应关注人格培养

历史教学应关注人格培养

历史教学应关注人格培养摘要: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都以完成认识性的任务为宗旨,本文指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的统一,要建立新的教学目的,重视阅读的作用,对传统讲授法进行扬弃,重视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人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历史人格培养目的观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宽容心胸、健康心态、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

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完成认识性任务为宗旨,因此在教学目标中设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实的地位。

历史教学中应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

1. 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

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健康人格的养成。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

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

也就是说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历史教育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

”其实,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倘若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感知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层面,而不是进一步让学生“吸收世界文化智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肯定会黯然失色,究其原因在于它缺失了人文内核。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教育。

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

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含着许多可挖掘的人格元素。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民族精神,塑造优良人格品质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民族精神,塑造优良人格品质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民族精神,塑造优良人格品质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而青少年时期正值人生学习阶段的中学时代,因而中学时代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文主义社会科学,对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通过对一个生动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给青少年学生以启迪、以思考、以引导,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历史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渗透德育的一部活教材,欧美、日本等发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当重视历史学科教育,日本右翼主义势力经常企图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它侵略亚洲的历史,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利用历史教学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一、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它包括三个情感层次,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三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而普通国民获得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中学历史课教育。

中学历史课肩负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离开了中学历史课教育,来谈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任何理论都会显得空洞乏味。

为什么说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呢?这是因为:第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主义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的基石。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本。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在中学历史课文里,有许许多多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例子。

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尊严的集中体现;清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儿女最为豪气的爱国主义见证;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忠心报国;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李四光、钱三强、钱学森等一大批世界尖顶科学家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走出困境--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走出困境--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的结构分工 , 以保证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并举 , 创造史学发展 良性 对历史学科 的人文感悟建立起对历史的理性 反思 。所 以作 为一种
循 环 的局 面 。
人格教育 , 历史 教学显然可 以培养和提升人的人文素质 , 引导学 生
二、 历史教学 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 观 、 价值观。“ 人不仅是经 由物遗传 , 更重
, 而“ 历史是 不可或缺 的教 育 中学生 的发展需要历史 教育 , 因为历史始终 以培养人 为终极 要 的是 通过历史 的传 承而成其为人 ”
。因此 , 历史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 的培养密不可分。 目标 。费雅君 认为 : 历史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为社会现实 服务 , 即实 因素”
现历 史教 育的社会功能。 只有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 才能充分
方向发展 。 综合性 的历史教育 即将改变 自己的处境 , 恢复历史教育 不可替代的作用 。 而这种作用 的体现 , 教 师如果仅仅用理念和 目标
本身培养人 、 塑造人 的功能 。 来支撑 , 是不可 能真 正实 现的。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 虽然历史 教育存在一些 问题 , 但 目前社会 发展和史学 发展都 的教育 理念 , 在教学过程 中用心 、 用情 采取可行 的教学策 略 , 才能 在呼唤加强历史教育。张文伟认 为 : 历史教育是通过各 种渠道 、 采 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树人作用 。
用不同方法向全社会普及历史教育 和历史 观念 的过程 , 通过它 , 史 历史学科不仅是史实的载体 , 更是人文素质培养 的载体 。 通过
学社会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历史 教育研究 和实施应注意层次性 和 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汲取有利于 自身全面发展 的知识 与能力 ,判断 丰 富 自己的心性与情 感。 学生通过 方法的灵活多样。史学工作 者队伍培养 与建设 要使 内部形成合理 中国和世界其他社会的价值观 ,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历 史 课 堂 教 学模 式 . 提 高学 生 的 综 合 历 史 素养 , 是 我们 每 位 中学 历 史 教 师 面 对 的重 要 课 题 笔 者 以为 历 史 课 要 创 新 . 变“ 知 识 教 育” 为“ 启智教 育” 。 不但 在教学理 念 、 教学手段 、 教 学 模 式 上 不
断更新 . 更 应 在 平 时 的 课 堂 教学 中 注 重学 生个 性 品质 的 培养 。
社会关 系 . 在 学 会 自立 自强 的 同 时 . 必 须 有 谦 谨 友 善 的 合 作 精
爱 国 情 感 的 培 养 读 史 使 人 明智 . 爱 国情 感 作 为 传 统 美 德 世 代 相 传 . 融 人 在 民族 的血 液 之 中 . 对 中华 民 族 的 五 千 年 文 明产 生 了 巨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在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爱 国情 感 依 然 是 维 系 民族 团结 . 增 强 民族 凝 聚 力 和 自信 心 的不 懈 动 力 。 屈 原 沉 江不忘故 国。 苏武 牧羊 守节 不 辱 , 成功复台主 件 都 是 我 们 进 行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的生 动 范 例 。另 外 . 我 们 还 可 以 通 过 组 织 一 系 列 寓 教 于 乐 的 活 动, 对 学 生进 行潜 移 默化 的影 响 。 例如 , 举 办 古 代 科 技 文 化 成 果 展, 通 过 展 现 一项 项 发 明 、 一件件文学艺术作 品 , 使 学 生 感 受 到 我 国古 代 劳 动 人 民的 聪 明 才 智 ,增 强 民族 自豪 感 和 自信 心 ; 通 过举行对“ 九 一八 ” “ 南京大屠 杀” 等纪念活 动 . 使 学 生 了 解 我 国 近代 屈辱 的历史 , 警 钟长 鸣 , 勿忘 国耻 ; 通 过 组 织 对 党 史 的 学 习. 使 学 生 明 白 今 天 的幸 福 生 活 来 之 不 易 . 明 确 只 有 中 国共 产 党才能救 中国, 只有 社 会 主 义才 能使 中 国 富 强 , 爱国爱党 。 奋 发 上进 。 肩 负社 会 责任 . 把 爱 国 热 情 和 实 际行 动结 合 起 来 , 成 为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栋 梁 之 才 二、 诚 信 意 识 的培 养 人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 , 是 中华 民族 传 统 美德之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 诚 信 缺 失 成 为 制 约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瓶 颈 , 因 此 历 史 教 学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诚 信 意 识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诚 信 意 识 方 面。 历 史 学 科 可 以说 有 着 得 天 独 厚 的 优 势 。 一方面 。 历 史 学 科 一 向 崇 尚公 正 、 客观地评价历史 人物和历史 事件 , 历 代 历 史 学 家 都本着对后 世负责 . 对历史负 责的态度 . 维 护 着 历 史 的 公 正 性 和威严性。因此 . 历 史 教 师 在 授 课 的 过 程 中 必 须 从 不 同角 度 弘 扬历史 的这种“ 真” . 从培养学 生对社会 负责的精 神 。 培 养 学 生 的诚信意识。 另一方面 。 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丰富多彩的特点 , 抓 住相关的典型实例 。 向学 生 “ 灌输 ” 诚信。 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 幽 王烽火 戏诸侯 。 袁 世 凯 出卖 维 新 派 , 慈禧太后屠杀义 和团 , 西 安 事 变蒋介石背 信弃义扣押 张学 良. 用生动形 象的事例 . 教 育 和 指 引学 生 , 学会和他人诚信相处 。 以诚信之心严于律 己, 宽 以待 人 由 于知 识 水 平 和逻 辑 思维 能 力 所 限 . 学 生 对 某 些 历 史 人 物 和历 史 事件 的理 解 不 够 深 入 。 因此 , 教师必须给予适时地点拨 , 让 学 生 明 白诚 信 是 一 种 默 契 . 是 一 种 社 会 责任 。 中 学 生 处 于 天 真 烂漫的年龄 . 不 喜欢 空 洞 的说 教 , 我 们 可 以利 用 历 史 教 材 中 的 现 有 内容 。 组织各 项丰富多彩 的活动 . 以 灵 活 多 样 的 方 式 对 学 生进 行 教 育 。 例如. 围绕西安事变的解决 , 我 曾经 组 织 过 一 次 “ 要不要 放蒋介石 ” 的辩 论 赛 . 学 生分成两组 。 站 在 不 同 的 立 场 对 要 不 要 放 蒋 介 石 展 开辩 论 . 最 后 由教 师 结 合 中共 “ 八一宣 言” 进 行点拨 , 赞扬 中国共产党的诚信 品质 . 从 而 将 诚 信 教 育 由 他 律 引 向 自律 。 三、 合 作 精 神 的 培 养 当今 时 代 。 竞 争 日趋 激 烈 , 社会联 系越来越复杂 , 越 来 越 紧 密。 个人力量过于单薄。 学 生将 来 要 走 向社 会 。 面 向 纷 繁 复 杂 的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教学实践 /
在历 史教 学 中培养 学生健 全 的人格
王 永 强
摘 要 历 史教 学塑 造学 生健 全人 格是 避免 中学 生人 格缺 陷 ,促进 个 性健康 发展 的重 要一
环 。 因此 ,历 史 教 学工 作 者应 在 中 学生 人 格 的形 成 时期 ,充分 利 用 历 史课 程 得天 独 厚 的 教 育资展 。 关键 词 历史 教学 ;健 全人 格 ;和谐 发展
3在历史教学 中: 行健全人格教育 ,促进学生和 领导大众推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并为建立真正的民 进 谐发展 主共和国而与北洋军阀政府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国民党
针对 中学生崇 拜名人、 崇拜 英雄 的 , l f 理特点 , 教学过 一 大上 ,孙 中 山重 新 解释 了三 民主 义 ,确立 了联俄 、联 在 程 中教 师可用丰富 的史实 , 别是优 秀历史人物 的事迹 滋润 共 、扶 助 农 工 的三 大 政策 。他 一生 为 中国独 立 、 自由 、 特 学生 的・田, l f 对学生进 行人格 熏陶和激 励 , , 潜移默化 地 施加 平等 而奋 斗 的爱 国精神 鼓 舞着后 人继 续奋 斗 。 影 响, 到 “ 达 以人格: 养人格 , 润物 细无声 ” 的目的。 3 1进行 志 存高 远 积 极进 取境 界 的教 育 . 2 世 纪 2 年 代 初 的 法 国 , 聚 集 着 从 中 国 来 的 勤 工 0 O 俭 学 的学 生 ,他 们 过 着艰 苦 的生活 ,勤 奋 学 习 ,探 求 真
2 历史教学在人格培养中具有独特功能
禧太后、 汪精卫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
目前 ,在历 史教育 中对 加 强健 全人格 教育关注 不 到什么叫 “ 名垂青史” “ 和 遗臭万年” 当岳飞取得堰城大 。

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培养[论文]

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培养[论文]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育高素质的“四有”公民的重任。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创建新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是我们每位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笔者以为历史课要创新,变“知识教育”为“启智教育”,不但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不断更新,更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一、爱国情感的培养读史使人明智,爱国情感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融入在民族的血液之中,对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爱国情感依然是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不懈动力。

屈原沉江不忘故国,苏武牧羊守节不辱,成功复台主权必争。

历史课本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典型的事件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范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举办古代科技文化成果展,通过展现一项项发明、一件件文学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举行对“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纪念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警钟长鸣,勿忘国耻;通过组织对党史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爱国爱党,奋发上进,肩负社会责任,把爱国热情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二、诚信意识的培养人无信不立。

诚信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诚信缺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方面,历史学科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历史学科一向崇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代历史学家都本着对后世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维护着历史的公正性和威严性。

浅谈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要有健 康 的体能 ,扎 实 的科 学文 化知识 ,高 尚的思
想 道 德 素 质 ,而 且 要 有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 高 尚健 全
的 优 良人 格 。 确 立 积 极 进 取 的 人 生 态 度 , 塑 造 健 全
存 在 的方 法 和 思 想 问题 ,鼓 励 他 们 急 起 直 追 。对
学 生 的 认 知 结 构 、年 龄 层 次 、 心 理 特 点 , 因 材 施
教 。要 加强 对学 生 的人格 培养 ,树立 学生 自信 心 , 让每个 学生 都找 到适合 自己才能 发展 的独特 领 域 。
我 们 要 正 视 学 生 中 存 在 的 智 力 差 异 、 心 理 差 异 、人
优 秀 历 史 人 物 的 优 良 品 德 和 行 为 各 种 各 样 。 如 忧 国 忧 民 、报 效 祖 国 ;天 下 为 公 、舍 身 取 义 ;求 索
攻 坚 、 不 畏 艰 难 ; 尊 师 敬 业 、谦 虚 礼 让 ; 诚 实 正
直 、行 已有 耻 等 等 。 “ 梓 染 丝 ,功 在 初 化 ”是 说 斫

个 人 的 日后 成就 和作 为与其 少 年时期 的立 志有 密
而是学 生学 习的组织 者 、引导 着 、参 与 者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一 方 面 要 使 课 程 生 活 化 , 坚 持 “ 教 用
材 教 ,不 是 教 教 材 ” ,学 习 生 活 中 的 语 文 、数 学 、
( )以 史为鉴 ,以历 史人 物 熏陶 学生人格 的 三
形 成
未 能正确 处理 传道 、授业 、解 惑三 者 的辩证关 系 , 教 学仅仅 局 限于 让学 生接 受具 体知 识 、理解 概念 、 掌握解题 方法 和步骤 上 ,以期 考试 得高 分 ,却忽 视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培养

级属性 , 而 目的 、 主张中更应侧重 于对根本 目的 、 核心 主
张 的比较 , 这样才能得 出结论 。 如果不分 主次 , 就不能透 过现 象看本质 , 得 出的结论就会 与史 实不符 , 对 事物 的 评价也会片面 , 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5 。 瓤大放 小。 抓 主 放 次
及其特征、 本质, 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及其历史意义。 只 要持之 以恒地对 学生的历史 比较能力进行训 练 , 学生 的
人格 。当然一个人能够成 为具 有优 良人格 的人 , 不是一
成功教育 的基础在于用真情打动学生的心 。 教师要
想用历史名人 的优 良人格影响学 生 , 首先要让学 生产生
情感共 鸣。这就需 要教师加强与 学生 的情感 交流 , 与学 生成 为可以谈心 的朋友 。陶行 知曾说过 : “ 真教育是心心 相印的活动 , 唯独从心里发 出 , 才能打到心 的深处 。” 苏 霍姆林 斯基指 出: “ 教师必不 可少 的 , 甚至几 乎是最 主要 的品质 , 就是热爱学生 。” 教师热爱学生 , 给学生希望 , 学

些现实 : 马加爵杀害同学 , 药 家鑫刺母等 。为什 么受着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 引导学生养成优 良的人格
高等教育 的人 , 会 做出如此令人不齿 的事 情来 ?也许造
成这样悲剧 的原 因是多方 面的 , 但我们都 不能忽 略一个 问题 , 人格 的扭 曲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源。 何谓人格 ?在商务 印书馆 2 0 0 5年 出版的《 现代 汉语 词典 》 中, 对“ 人格” 一词 的解释为 “ 人 的性 格 、 气质 、 能力 等特 征 的总 和 ; 人 的道德 品质 , 人 作为权 利义 务主体 的 资格 ” 。它反映着个人 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 包含个人 的知识 、 能力 、 情感 、 意志、 兴趣 、 动机 和信 念等 多种 因 素。在我们 注重学生考试分数 的同时 , 也要注重 学生人 格的培养 , 让学生摆正心态 , 教学生如何做人 。 在我们 的 历史 长河 中, 不乏具有高风亮节 的名人 , 作 为历 史教师 , 要善于利用这些历史名人 来影响学生 , 培 养他们优 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加强对学生人格熏陶
青少年学生往往崇拜历史上的名人、英雄。

教师要广泛收集资料,用丰富的史实,加以栩栩如生的描述,发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

讲司马迁时着重强调他不畏挫折,积极进取,受辱后著千古名作《史记》,使自己的人格升华。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在挫折面前要积极进取,永不言弃。

因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自强不息。

在学习中,我们还能领略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优秀的品质。

更有南宋文天祥面对酷刑,毫不畏惧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坚贞;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探索精神;杜工部“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爱憎分明……这些无不显示着历史人物
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让学生懂得只有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热爱和平和自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历史的功能,就是塑造这样的人。

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学生可以感悟人生,自觉学习其优秀的品质。

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对学生潜移默化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重于言教”,在教学中,教师本身所显示出来的健全的人格很关键,教师的言行一致,有高尚的品格,用自己能让学生信服的行动去教育学生。

为人师表就是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充分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雕塑家。

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产生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所以要做学生人格的雕塑家,首先应铸造教师的健全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上,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一个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以无尽的爱心对待自己
的学生,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促成孩子健康人格的升华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能力,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产生很深的感染,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往往会促进他们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甚至“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使自己不断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遵纪守法、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使其不断地完善自己。

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扬长避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地、连续地对学生施加
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建塑起优良人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