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讲稿

合集下载

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前导言: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演讲人:康震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

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全文: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唐宋八大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和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就会失色很多。

“唐宋八大家”这八个人,他们总共创作了将近9000首诗词,12000多篇文章,人均2600多篇诗文。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

康震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韩愈的人格魅力。他认 为,韩愈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担当 的人。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这种高尚 的人格精神也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第6部分 结语
结语
通过对康震教授评说唐宋八大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唐 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心声 通过学习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汲取其中蕴含ຫໍສະໝຸດ 人生智慧 和精神力量第3部分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那么,康震教授解读"唐宋 八大家",为什么一定要从 韩愈开始讲起呢?说到唐诗 宋词,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
杜甫、苏轼、李清照
他们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 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 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
富于生机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 和柳宗元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他们竖起了古文运动的大 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
第7部分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第8部分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与 思想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与思想
1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观点鲜明
他的作品以山水游记、寓言、散文为主,文笔简练明
2
快,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深切关注,以
3
及对人生、人性的深入思考
第9部分
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愈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 768年,字退之,河南孟州 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
家柳宗元并称"韩柳"
而要说到唐宋散文,我们自 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

【百家讲坛txt讲稿】唐宋八大家-欧阳修04提前开始的决战

【百家讲坛txt讲稿】唐宋八大家-欧阳修04提前开始的决战

康震:
上一讲我们说到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推动的“庆历新政”的改革运动进行得是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他们这个改革的这些大臣们热情高涨,宋仁宗对他们也是全力地支持。趁着这个热乎劲儿啊,当时有一位国子监的直讲,相当于我们现在京师大学堂的这些教授,叫石介,写了一首四言长诗,长达九百多字将近一千字的一首长诗,叫《庆历圣德颂》。大家看了这个诗都很高兴啊,非常振奋,特别是欧阳修等人看到这个诗之后非常地振奋,就约好了要共同举荐石介,给他以更重要的职务。但是我说了,改革运动的领袖范仲淹看到这首诗之后,反而是紧皱眉头、忧心忡忡,说什么呢?“为此怪鬼辈坏之矣。”就是我们改革的大事、大业要坏在这样的怪人手里了,要坏在这样不懂规矩的人手里了。当时还有一位重臣叫韩琦,这跟范仲淹在改革运动当中是属于平起平坐的领袖级的人物,看了这诗也说“天下事不可如此,必坏。”天下大事、国家的大事怎么能这样意气用事呢?这样是要坏我们的大事的。
大家要知道啊,射人先射马,那是擒贼先擒王。打蛇都得先打七寸。蓝元震这番话别的人打动不了,偏偏能打动宋仁宗,为什么呢,皇帝最怕的就是朋党,为什么呀?结为朋党之后,那就会结党营私,会把国家的资源侵吞为个人的资源,会跟皇帝争夺天下。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我们知道唐朝灭亡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什么呢?“朋党之争”。朋党之争不但会祸乱国家秩序,而且会让国家机器失去控制,这有太惨痛的教训。所以这个宋代的历代的皇帝对朋党这个现象,那都是非常地重视,绝不姑息。所以我告诉你,人家打你那打得是非常准,就告你们小集团,你们闹派性,你们是一拨的,你们这帮人别有用心。《论语》里边孔子原来讲过一句话叫:
画外音:为了消除皇帝的疑虑,范仲淹对朋党之名进行了有力的辩驳,但要想让皇帝彻底放心,就必须再接再厉,从根本上解决“朋党”的分类问题,从理论上证明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欧阳修责无旁贷,立即以笔为枪、冲锋陷阵,那么欧阳修能说服疑心重重的皇帝吗?革新派能在这第一回合的“文斗”中获胜吗?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坛笔记5-欧阳修

百家讲坛笔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十二)《卖油翁》的境界【卖油翁】欧阳修宋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画外音:在欧阳修存世的五百多篇散文作品中,《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于情趣的小品文章,它只有短短的一百四十八个字,却通俗易懂、寓意深刻,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欧阳修作品之一。

那么,《卖油翁》讲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它的寓意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康震:我们经常说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今天倒是要问一句,这卖油翁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油?是芝麻油、橄榄油还是什么别的油?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说北宋有一个人叫陈尧咨,这个人很厉害,是状元,曾经中过状元,后来做过很多的官职,最高曾经做到工部侍郎,国家建设部的副部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讲稿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一)醉翁之意在哪里节目导语: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百家讲坛txt讲稿】唐宋八大家-欧阳修06费力反而不讨好

【百家讲坛txt讲稿】唐宋八大家-欧阳修06费力反而不讨好

大家可能就说了,这个欧阳修就不犯错啊?他那个神道碑就写得那么精准?也有错。欧阳修他是一个立场鲜明的人、坚持原则的人,但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不是一个犟人。他有错,什么错呢?他在里头写呀,说宋仁宗曾经想率领文武百官给他母亲磕头,上朝的时候,范仲淹说这事不妥呀,力谏止之,就是拼命地劝他,把这事给劝下来了,没发生。后来苏洵在编这个朝廷的文件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劝住,还是发生了这件事。就告诉了欧阳修,欧阳修就改过来了。
画外音: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对范仲淹的家人来说,吕夷简既然是范仲淹生前的政治对头和夙敌,那么两个人的过往又怎能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神道碑上呢?而作为欧阳修来说,他又为何非要一意孤行,甚至不惜得罪范仲淹的家属,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当文章写成后,范仲淹的家人们又该拿它怎么办呢?
欧阳修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我们已经对他很了解了,欧阳修怎么说?说我也吃过这吕宰相的亏,他也治过我,但我跟你们说,我写他跟范仲淹的事情那是要公道的,只有公道才能传之后世。我听说范仲淹说过,他一生从来没有怨恨过一个人,这事就奇了怪了,他自己都觉得跟这个吕夷简之间没仇了,你这当儿子的出来非说地底下已经死了的两个人互相之间仇没解开,你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父子俩怎么就差得这么远呢?我告诉你,这是欧阳修的原话,说什么,你说你父亲说没解仇就没解仇了?你那会儿才多大?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公等少年,何从知之?”你小兔崽子你懂什么?你知道为什么欧阳修在这问题上非常地鲜明?因为评价范仲淹关系国之大体,就是对范仲淹的评价如果出现偏差的话,那就对整个这一段的历史,对这一段的北宋国家的形象有重大影响。他要是个一般的县令那就算了,对不对,你爱说怎么怎么,只要你高兴。这是什么?你的父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边主持朝政,代表着国家的朝政的形象,我能为你这小子的这两句话就改吗?我是证人,我听见了,我见到了。

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醉翁之意在哪里前导言: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欧阳修 (五)清醒的醉翁

欧阳修 (五)清醒的醉翁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五、清醒的醉翁画外音:在与保守派殊死的斗争中,革新派不得不喝下失败的苦酒。

曾经被皇帝看重和支持的欧阳修也不得不远离京城被贬滁州,虽然在走之时,皇帝依然对他表示信任和关心,但几天之后,皇帝的一纸诏书却又让欧阳修悲愤不已,然而,政治革新的失败却成就了文学的经典,身处逆境的欧阳修在滁州写下了《醉翁亭记》,成就了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那么在问世之初,《醉翁亭记》都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坛神话,流传近千年以后,康震老师又会怎样解读《醉翁亭记》,而欧阳修的醉翁之意又到底是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五集《清醒的醉翁》。

康震:欧阳修离开中央到地方去任官,临走之前向宋仁宗辞行,宋仁宗对他表现出了非常信任的态度,一再地告诉他到地方上工作不会多长时间的,很快你就会回来的。

如果在地方上工作,看到中央的工作做得有哪儿不对的,你就提出来,像以前一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欧阳修说你看,我原来做谏官的时候,我们有特别的职权,是可以搜罗证据然后向朝廷提建议。

现在我是个地方官,中央的情况我就不一定很了解,我就不敢随便讲话,宋仁宗说不必有顾虑,尽管讲。

非常地信任,对不对?让我们感觉到宋仁宗还是非常地支持欧阳修包括范仲淹等这一批改革的人。

可是谁都没想到,欧阳修这边刚走了不过五六天的时间,宋仁宗就下达了一道诏书,这道诏书的内容是什么呢,我用白话文给大家说一说,诏书的主要内容说,我,宋仁宗说朕听说古代的盛世大臣们聚集在朝廷上的时候,从来都不会结为朋党,君王圣明,大臣们也非常地贤能,我希望我所在的这个朝政、我所在的王朝也能达到上古时代那样一种贤明的王朝的水平,但是现在朝廷上上下下、大臣之间结党营私,表面上是推荐人才,暗地里是贿赂、拉拢、勾结,沽名钓誉,有关部门应该严厉地查处这个事件。

大家一听这个不对啊,因为前边宋仁宗问过范仲淹,说君子也结党吗?范仲淹的回答说君子结党,君子结党是以义结党,以国家利益结党,所以君子结的党结得越多越好,那后来欧阳修进一步地引申和论证了这个观点,那就是说从古至今只要有政治、有朝廷、有大臣,都会有朋党,关键是看君子之朋还是小人之党,小人之党越多国家越乱套,君子之党越多国家越受益。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

康震⼁《唐宋⼋⼤家之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康震⼁《唐宋⼋⼤家之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节⽬导语:⾝为朝廷中流砥柱的欧阳修做梦都没有想到,⼀波⽤⼼险恶的弹劾浪潮正在向他袭来,那么究竟是谁向他泼来脏⽔,⼀⽣虽然历经坎坷,却不断⾛向辉煌的欧阳修能否躲过这场飞来横祸呢?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学⽂学院康震教授主讲的《唐宋⼋⼤家》之《欧阳修》第⼗⼀集《花甲之年惹绯闻》。

欧阳修11花甲之年惹绯闻.mp300:0038:11画外⾳:宋英宗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在位仅仅五年的宋英宗病逝,终年三⼗六岁。

他的长⼦年⽅⼆⼗岁的颍王赵顼即位,他就是在北宋皇帝中较有作为的宋神宗。

此时六⼗⼀岁的欧阳修担任参知政事已经六年,他与宰相韩琦等⼈精诚团结、忠⼼护国、屡建奇功,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然⽽在这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波莫名其妙的弹劾浪潮却向这位三朝⽼⾂突然袭来,那么,这会是⼀场怎样的飞来横祸?欧阳修将会如何应对这次挑战呢?康震: 宋英宗在位很短,只在位了五年的时间,三⼗六岁就去世了。

宋英宗去世的时候,朝廷举⾏盛⼤的、规模很⼤的葬礼,葬礼举⾏的时候朝官们都应该穿的是素服,你穿得⽐较表⽰哀悼,⽐⽅说⿊⾊的、⽩⾊的这种服装。

欧阳修外边穿的也是丧服,可是他那天有点粗⼼,可能年纪⼤了,⾥头穿了⼀件紫底的、⽩花的这么⼀件⾐服,看上去就不严肃。

因为紫⾊这个东西在举⾏丧礼的时候,上⾯还有⽩花,让御史看到了,御史是专门负责弹劾纠察官员的,御史弹劾他,说他有失礼教。

但是刚继位的是宋神宗,神宗很好⼼,就悄悄地让宦官赶紧告诉欧阳修,你赶紧把那⾥头的⾐服给换了,穿得不合适。

欧阳修⾮常地惶恐,不但把⾐服换了,⽽且把⾃⼰关在屋⼦⾥不敢出门了,表⽰悔过之意。

当然这个事也就过去了,因为这也就是粗⼼⼤意,可是这就是⼀个先兆,什么先兆呢,就是因为他在前⾯这次皇考、皇伯的争论当中,再往前追溯,在科举考试取⼠的问题上他得罪太多⼈,所有的⼈都在盯着他,尤其是他的对⽴⾯,就盼着他某⼀天犯⼀个错误。

百家讲坛之康震讲《欧阳修》笔记精华

百家讲坛之康震讲《欧阳修》笔记精华

百家讲坛之康震讲《欧阳修》笔记精华写在前边:康震主讲的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可谓精彩。

不单给我们细心地分析了醉翁背后的思想,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文坛上的群星璀璨的独特景观。

尤其是他怎么在文学的破旧除新上的态度和对待文人的那种平等民主意识,更是为我们今人提供了榜样的作用。

我把我的笔记的一部分记录下来,供参考。

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康震.2010.09.21欧阳修在宋代排名之首,我们要了解他文学上的成就,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考试来影响一代文风诗风。

宋仁宗1057年,担礼部知贡举,负责高考。

他就能确定科举的方向。

欧阳修倡导的是什么呢?先得从他成长来说。

欧阳修自己科举考试也不顺,两次没上。

小时读的文章韩愈的文集,他喜欢,比当时的文章好得多。

他喜欢韩愈的文章及道理,但不合于现在人的标准。

韩愈当时就因为这个文风四次考不上。

韩愈都说这种骈文也学不来。

现在欧阳修会变通,他觉得不成,就放下来,写骈文。

韩愈欧阳修都反对骈文,但欧阳修知道这不合时宜,就改变自己,过了第一关,第二关,都是第一。

参加礼部考试,相当于现代高考了。

主考官是晏殊,出题《司空掌舆地图赋》意思是司空这种职责怎么掌握地图的职责。

汉代司空是掌握地图的。

欧阳修拿到题就质疑,是写汉代呢还是周代。

晏殊感叹于只有这人问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所以又考了第一。

下边是殿试,考第十四。

一路顺利的他对骈文都讨厌至极。

他跟范仲淹都讨厌。

范仲淹回到朝中,就想叫他回来。

欧阳修不愿意,我愿意同退不愿意同进。

另一方面也是讨厌骈文。

欧阳修不想写这个。

对骈文态度如此。

当时骈文风气坏,只注意外表不注重内在内容。

司马光也是讨厌。

宋神宗请他来,司马光坚决不干。

形式主义的文风都讨厌。

欧阳修决心利用权力来刷新文风。

当时特别重视写诗,不重视策论。

欧阳修主持科举后大力倡导策论,重视真才实学,但博通经典。

要用散体文来写策论,得熟悉儒家经典著作。

范仲淹等人开办太学,邀请石介来做老师。

可是,石介重视儒家经典学习,方向与欧阳修却不同。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0:力断皇帝家务事画外音:嘉佑6年即公元1061年,55岁的欧阳修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成为了文臣中排位仅次于韩琦和曾公亮的朝廷重臣。

从此欧阳修进入朝廷中枢,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六年时光。

而就在此时,大宋皇宫之内一件事关国体的重大难题摆在了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等人的面前。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必将给大宋王朝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处理得当,王朝未来才能保证相对的稳定。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难题?欧阳修等人将会如何处理这个难题呢?康震:欧阳修在做参知政事,做这个副宰相期间一个特别值得说的事情就是处理皇帝的家务事。

我们经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在封建王朝,最大的家务事应该就是皇帝的家务事。

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皇帝的家务事。

皇帝自己都断不了,你还去断?这不但得见出水平来,而且得见出技巧。

对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来讲,第一桩大的家务事是什么呢?就是立太子。

宋仁宗继位40年了,没有立太子。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在封建社会,立太子就是要立接班人。

接班人不立,国体不稳。

当时的宰相韩琦据曾经跟宋仁宗说,说您怎么还不立太子啊?您该立太子了。

宋仁宗曾经有3个儿子,早亡。

从那3个以后就一直没有儿子。

时间越长,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身体也不好,大臣们就非常着急,所以韩琦就问他:“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

”您就在皇室宗亲里边选一个侄子辈的人,不是也挺好的吗?宋仁宗说不着急,再等等,再等个一两年的。

他等什么呢?他等后宫看有没有生出儿子来的。

因为对于宋仁宗来讲,肯定首先要考虑的是把皇位传给谁呢?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不是传给自己的侄子,除非是没有办法了。

一来二去的,生是生不出来了,生出来都是姑娘,无法继位。

他就在子侄辈里边选了一个人,是他的堂兄的儿子,叫赵宗实,赵宗实就立为太子。

宗实这个名字不好,就由欧阳修出面,出了几十个名字,这名字旁都带“日”字边的。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3: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3: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3:六一居士的六个“一”画外音: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风尚,就是经常为自己取各种雅号以明心志。

欧阳修年轻的时候曾经自号“达老”,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他又给自己起了另一个更有名的别号“醉翁”,而到了六十岁前后,他又自称“六一居士”。

其实,他的每一个别号都是一段人生历程的提炼,都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怀,那么,这个“六一居士”里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丰富内涵?而身处高位并已经成为宰相候选人的欧阳修却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提前退休呢?康震:我们前面说过,欧阳修快到六十岁的时候又被人家告了一次绯闻案,说他跟自己的儿媳妇有点这个不干不净的,后来虽然调查清楚了,但是欧阳修这一颗心也真是凉到了冰点,他不是不愿意在中央再做官嘛,他反复地跟朝廷说我真不愿意在这儿待了,这整个是一个浑水,我不愿意再蹚这浑水,我到地方去做官。

好,没问题,中央经过决定、讨论,把他放到安徽的亳州去做知州。

可是我给你说,打这时候起欧阳修就早都动了要提前退休的念头。

我们知道在宋代有个规定,一个官员他的退休年龄是多大呢?七十岁。

可是欧阳修这个时候才刚刚六十多一点,他就想要提前退休。

他刚刚被派到亳州当知州,就给朝廷上了九道奏章要求退休,结果朝廷不但没批准他退休,反而把他任命为山东青州知州,还兼了京东东路安抚使,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青州市的市长,而且还负责管辖在青州附近的其它八个州郡的总体事务。

那换句话说,不但没让他退休反而怎么呢?给他加码了,给他提升了。

这下他就急了,在青州他又连上两道奏章,说您即便不让我退休,我求您了,您给我分一个小一点的州郡,越小越好,我想怎么安静我就安静,我不愿意再去管那么多事。

好,这奏章一上去,不但没给他分个小的,又给他分了个大的,这叫什么呢?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河东路经略安抚使,政治的格很高,实际的权力也很多。

欧阳修都急了,这不是要人命吗?都说不清楚了。

他马上就给皇上上奏章,说什么呢?说“是每求退则得进,每辞少则获多”——欧阳修【辞宣徽使判太原府第六札子】我这是怎么了?每次我说我不干了,你给我的更多。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

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8:科举文章怎么写画外音:欧阳修是举世公认的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赋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领袖北宋文坛达三十年,而这样一位文坛领袖在青年时代参加科举考试时,却曾经两次名落孙山,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欧阳修科举之路的坎坷不平对他后来的文学主张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八集《科举文章怎么写》,敬请关注。

康震:上一集我们说,讲欧阳修讲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始终了解得比较多的是欧阳修政治上的一些事迹、一些作派、一些言论,但是我们知道,毕竟我们讲“唐宋八大家”重心在文学,我们讲的是文学人物,特别是欧阳修在宋代的这六大家里边他排名居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们也很想了解欧阳修他的文学上的成就或者在文学上的主张对于北宋王朝当时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文学家,一个文章家怎么对社会发生影响,在北宋,在欧阳修的时代就要通过科举考试,通过科举考试来影响一代的文风,影响一代的诗风,所以在宋仁宗嘉佑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欧阳修担任了知贡举,礼部知贡举。

所谓礼部知贡举就是高考的第一主考官,负责主持这一年的全部的科举考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为什么呢?他主持科举考试,他就可以确定今年的科举考试或者未来几年的科举考试写文章的方向是什么。

我们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跟现在的高考毕竟不一样,现在的高考语文只是其中的一科,而作文在里边又占了一小部分。

那么在古代,在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写文章就是主体,写诗这就是主体。

我科举考试我考你什么?我就看你的诗写得好不好,我看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好,所以一个主考官他会影响一代人的诗风和文风,因为他倡导什么样的方向,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们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那么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他会倡导一种什么样的为文之道呢?就是说简单点,他会规定这“高考作文”怎么写?你要想了解这个,你得先看看这欧阳修小时候吃过什么苦,年轻的时候吃过什么亏,跌过什么跟头,参加过什么样的考试,他现在才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康震讲诗词学习打卡第三十七天:康震讲欧阳修07:忠臣反被忠臣害

康震讲诗词学习打卡第三十七天:康震讲欧阳修07:忠臣反被忠臣害

康震讲诗词学习打卡第三十七天:康震讲欧阳修07:忠臣反被忠臣害画外音:历史上的欧阳修不仅是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更是宋仁宗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名高级官员,他对于国事尽心尽力,为官尽职尽责,总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勇于承担责任。

坚忍不拔、刚毅不屈是欧阳修性格特征,但好心未必总能办好事,忠臣有时候也会办错事,欧阳修的一片爱国之心,却让另一个大忠臣蒙受了不白之冤,成为宋史上一段难解的公案,这是怎么回事呢?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七集《忠臣反被忠臣害》。

康震:宋仁宗的嘉佑元年,六七月间夏天,首都东京汴梁下大雨,暴雨连绵,下的雨太多了,下水排不出去,都城里头就发了水灾,发了水灾,欧阳修的家里也遭了灾,怎么办呢?没办法。

白天还好对付,比方你上朝上班都可以。

晚上怎么呢?就住在筏子上,可能家里全都漂起来了,你要住在家里就得漂着住,那与其漂着住不如住在筏子上。

就是在这样遭了灾的情况下,在如此生活陷于不便的情况下,我们的这位欧阳忠臣还是向皇帝上了两道奏章,这两道奏章名字差不多,第一道叫《论水灾状》,第二道叫《再论水灾状》。

就是给皇帝上的奏章,就是来论证、来说明、来解释、来提醒这个水灾发生了以后跟我们现在的朝政有什么关系。

欧阳修就替宋仁宗盘点了一下,说据我的观察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你在位这么多年了,没儿子。

宋仁宗一直很想生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生不出来,一生一个姑娘,一生一个千金,一生一个公主,这不能继皇帝位啊,可是宋仁宗又特别不落忍,要把这位子传给一个不是自己的儿子的下一辈,比方说侄子,他不愿意。

所以很多大臣多次地给他建议说,赶紧立皇储、赶紧立太子。

你不立太子,国体不稳,天下惊惧。

我们知道在古代立不立太子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你一日不立太子,内宫的政治就不稳定,你后边就打起来了。

可是他没儿子,他总想着等等,我生一个儿子是吧,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我自然就传了,可是他老生不出来。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其二,如果范仲淹是个好人,是个贤能的人,是个可以做大事的人,他遭人陷害你作为谏官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话?我告诉你,无论范仲淹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你都难逃其咎!你都是有责任的!朋友们,文章得这么写,是吧,正着也是你错,反着也是你错,这就是驳论的力量。

为什么有的人说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道理就在这儿。

这种严密的强大的逻辑力量能够置对方于死地。

您看,您是谏官,明明知道现在严令百官言事,您就应该站出来说这件事情,您藏着猫着就不说,您藏着猫着不说呢,可是有一点,您还有脸去见百官,还在士大夫中间蹿来蹿去的,这就是羞耻,您都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样的事情,如果将来历史记载了这个事件,那您就被记载到历史当中成为耻辱的象征了,耻辱的不是你老高啊,耻辱的是我们宋代出了你这样的谏官,那是我们宋代的耻辱啊!您到底有没有廉耻之心呢?欧阳修确实是一等的文章高手,他非得等老高自己承认自己确实有廉耻之心,可能才能松口。

最后他说什么?他说其实我对你还是有希望的,您要是还是个谏官的样子,您就把您的声音发出来,凭公而论地说出您的见解,您要是还是什么都不说,您要是认为范仲淹(被)贬得还是对的,那有一样,我今天跟您说的这些话,您都可以马上报告给皇上,报告给朝廷,您带着这封信,我的信,去见皇上、去见文武百官,这样的话呢,我的罪过就让天子能看到,让皇上把我杀了,然后范仲淹也被贬了,这也是你谏官的一大作用啊,您总算发挥作用了,我等了你很久了、你不发挥作用,现在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就是把我今天给你写的信、把我给你说的话都报告上去,这么长时间了,您总该尽一次职责吧?最后末末了、末末了,欧阳修说那天在余靖家气死我了,本来当时就想跟您论个曲直,实在是人太多。

现在好了,回来了,我跟您写这封信,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就这样吧,再拜。

画外音:《与高司谏书》也许是欧阳修青年时代最有轰动效应的一篇文章了,三十岁的欧阳修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愤怒的情绪化作咄咄逼人的气势,仿佛一记又一记的重拳打得对手喘不过气来。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2)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康震:在这样的一种黑暗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把嘴巴闭起来不吭声。

当时有一位官员叫王质,因为范仲淹被贬他要走嘛,别人都不敢给他送行,这位王质是条汉子,他还不是送行的问题,他就到范仲淹家去喝酒,他还在范仲淹家专门住了几天,别人就跟他说,哎哟喂,你还跑他们家去,喝点酒也就算了,你还住在他们家,我告诉你到时候给你告一个党祸,你可就倒大霉了。

王质回答说什么,说我不怕,范仲淹是个君子,做事坦荡荡,我如果做了他的党人,我跟他如果是朋党,我还荣幸呢。

如果有人把我跟范仲淹谈的朝政的事报告给皇帝,我觉得好,我正愁皇上听不到我们的议论呢。

当时还有一位官员叫余靖,他就跟皇帝说,范仲淹只不过是说了一些真话,给朝政提了些意见,您爱听不听那您的事,可没必要给他定罪呀,你干嘛把他贬了,这不是太平盛世的为政之道啊。

还有一位官员叫尹洙,这说得更厉害,说我跟范仲淹是好朋友,我们俩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既然他是朋党,我也算一个,您就把我贬了吧。

这就好,十天之内,范仲淹被贬,余靖被贬,尹洙也被贬,这标明着什么?标明着朝政的改革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但遇到了阻力,而且还遭到迫害,这是很不正常的政治气氛。

讲到这大家就说,你说了这么多了,欧阳修在哪儿呢?你不是说他胆子大,你不是说他敢说话吗?怎么半天了都是别人在说话,他到哪儿去了?这不是还没碰上机会呢吗,机会来了,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欧阳修肯定选的是后边的这个选项。

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余靖家里边去做客,这余靖我刚才说了,马上要被贬了要走人了,大家都到他家里边去。

在他家里边聚会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叫高若讷,这人是个什么官呢,是右司谏,就是专门负责给皇上提意见的、提建议的,也负责纠察百官的。

这高若讷就在这个聚会上大放厥词,不停地在说范仲淹的坏话,说范仲淹罪有应得,他应该被贬等等等等。

欧阳修在现场就憋得非常地气愤,他就想要跟这高若讷争个是非曲直,可是当时不是人多吗,这也得带点面子,是不是?回到家里气得实在不行了,铺开纸,拿起笔,就给高若讷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在宋代政治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封公开信《与高司谏书》。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3:他动了谁的奶酪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3:他动了谁的奶酪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03:他动了谁的奶酪画外音:三十岁的欧阳修血气方刚、嫉恶如仇,为了给范仲淹打抱不平,他愤笔写下言辞激烈的《与高司谏书》,从而得罪了朝廷,被贬到遥远的湖北夷陵担任县令,经过一百多天,五千多里的长途跋涉,欧阳修带着家人来到了夷陵,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欧阳修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他的政治前途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三集《他动了谁的奶酪》。

康震:上一次我们说到,欧阳修看到谏官右司谏高若讷在公开的场合诋毁范仲淹,他非常地气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就给高若讷高司谏写了一封公开信,指出他是“君子之贼”,是典型的小人。

因为这个原因,欧阳修被贬到夷陵做了县令。

这一年欧阳修刚刚三十岁。

欧阳修虽然这次被贬,但他的情绪一点都没有受影响,他不但没有消沉,没有绝望,而且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地骄傲,非常地自豪,何以为证呢?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是这么说的:“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

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门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这五六十年来,人们的作派就都变了,为什么呢?胆小谨慎,害怕惹是非,不敢说真话,害怕枪打出头鸟。

结果我的这种作派,或者说我们这一次的作派,看见坏人坏事就要发出声音,看见坏人坏事就要跟他做斗争,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就连在那个灶火门口给人家烧火做饭的老太太都感觉到非常地震惊。

那意思就是说连一般的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怎么就蹿出这么一个年轻人,胆子这么大,敢给当时的谏官写这样一封公开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公开自己批评的态度。

欧阳修讲这个事情的时候他是很骄傲的、很自豪的,觉得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我们都还记得原来韩愈被贬潮州,贬之前给皇上写一封信,上一道奏章,说不应该尊奉佛法,佛法如何如何不好,义正词严啊,说的是慷慨激昂,结果被贬之后呢,看到潮州的环境如此地恶劣,马上给皇上上一道表章,说自己身体如何不好,环境如何恶劣,希望皇帝能够原谅自己以前的作为,希望皇帝能够照顾到自己现在这样一种穷愁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讲稿(一)醉翁之意在哪里节目导语:青年时代的欧阳修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但却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遭到贬谪,那么这件蹊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敬请关注。

画外音: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阳,终年六十六岁。

走近这个在北宋政坛和文坛都有丰厚建树的一代伟人,我们发现他留给世人许多匪夷所思的疑问,比如: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时,为什么因为一场不干不净的通奸案而遭到贬谪?以骈文成功取仕的他,为什么对古文情有独钟,并最终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他如何慧眼识珠,亲自提携了后来成为一代文坛宗师的苏轼?晚年时期德隆位高的他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挠,没能成为宋神宗时代的宰相?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一起走近百家讲坛,听他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破解这一个个谜团。

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们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陆续地给大家介绍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还有曾巩。

我们讲唐代那两大家的时候是从韩愈讲起的,当时我们说了很多理由,说必须得从韩愈讲起,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那现在我们要讲宋代的这六大家,从谁讲起呢?得从欧阳修讲起。

大家说那为什么从欧阳修讲起啊?为什么不从王安石讲起,为什么不从苏轼讲起啊?因为欧阳修在宋代这六大家当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当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个领袖的地位:首先,欧阳修是宋代政坛和文坛上的当然的领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不但在朝廷做过很多的官职,在地方上做过官,而且他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参与并且主持了很多朝廷政的治改革的事件,大政治家。

第二,他还是一位很著名的史学家。

他主持编纂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在史学上、在《二十四史》当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还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在北宋的政坛和文坛上,他都是一个领袖人物、开先河的人物。

这说的是当时在北宋的时候。

那么就在这宋代六大家里边,他也是领袖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呀?我们掰指头都能算出来,在这六大家里边,先说苏轼,苏轼是大家公认的北宋最大的文学家,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数一数二的全才式的人物。

他的弟弟苏辙也是宋代的大散文家、也是诗人,做官做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还有一位曾巩,我们知道、经常我们说起这“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个人就是他,曾巩也是宋代有数的散文家。

这三个人全都是欧阳修的学生,他们是在欧阳修主持的一次科举考试当中、就在这次考试当中同时录取的这三个人。

这多了不得呀,他做主考官的时候选拔的这三个学生后来都跟他一块儿能进入“唐宋八大家”的序列当中。

王安石虽然不是欧阳修的学生,但是曾巩把王安石引荐给了欧阳修,欧阳修对王安石非常地器重,因为有了欧阳修的推荐和奖掖,王安石在政坛上的声名那就很大了。

还有那个苏老泉苏洵,在这些人当中他就等于是没做过什么像样的官,但是苏洵之所以在北宋的文坛上有那么大的名气,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欧阳修对他大力地褒奖,极力地推荐他,我们知道苏洵是在八大家当中惟一一个被列到《三字经》里头的人。

所以你看,我掰指头给你算来算去,这宋代的六大家里边,那五大家要么是他的学生,要么是由于他的奖掖和推荐而在政坛和文坛上获得声誉的。

地位很特殊。

再说整体的“唐宋八大家”里边他的地位也很特殊,为什么特殊呢?苏轼曾经对他的老师有一个评价:“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苏轼【六一居士集序】那就是说欧阳修是谁?就是宋代的韩愈。

评价非常高啊,那就等于是说没办法,欧阳修生得晚,他生在宋代了,他要是生在唐代那还不定谁是韩愈呢。

这话听着有点别扭,但咱们不就是为了强调说他确实很重要吗,苏轼就说了,说“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所以如果我们不按照这个出生的前后顺序来考虑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唐宋八大家”里头,真正引领整体的古文运动,带动了文学的潮流和思想潮流的有两个人,他们是绝对的领袖人物,一个是唐之韩愈,一个是宋之欧阳修。

所以这两个人是“唐宋八大家”里边真正的领袖人物。

你看我这一说,三个领袖地位,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我们今天讲的时候先要从欧阳修讲起。

画外音:说起欧阳修,我们多半会想到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无疑,《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

那么,这个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到底美在哪里呢?写作《醉翁亭记》的时候,欧阳修年仅四十岁,如此年纪轻轻,他为什么要自号“醉翁”?欧阳修的“醉翁之意”又究竟在哪儿呢?康震: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篇写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记》,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说:“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全都是山。

你往西南边看,那边的风景格外地优美。

沿着山路往前走,看见前面幽深的又那么秀丽的地方,那是哪儿啊?欧阳修告诉你,那就是滁州有名的琅琊山。

沿着山路再往前走上那么六七里,有一股泉水喷泻而出,在山峰中间喷泻下来,这是什么泉水啊,这就是酿泉。

在酿泉的上边有一座小巧的亭子,这小巧的亭子四个角翘起来,像鸟儿的翅膀在飞翔一样,这就是醉翁亭。

非常地美。

你看本来在我们眼里头可能比较普普通通的一个景物,在我们这位文坛领袖的笔下变得是那样地温馨、那样地优美、那么地让人心旷神怡。

这亭子是欧阳修盖的吗?不是。

他说啊:“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造亭子的不是我,是这个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

可是给这亭子起名的那是我欧阳修。

哎呀,我跟我的朋友们到醉翁亭来喝酒,才喝了一点点,我就醉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我的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我把自己叫“醉翁”。

可是,我喝酒的本意并不在酒本身。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呢?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

换句话说,欧阳修喝酒是因为他欣赏到了这秀丽的山水,而喝酒只不过是他内心的一种寄托罢了。

这句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当然后来这个意思发生了一点转变,凡是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那就是有点琢磨,想动别的心思,但是当时的本意是说什么呢,是说我不在乎这是美酒,我迷恋的不是美酒,我迷恋的是山间的优美的景色,景色把我醉倒了,酒不醉人景自醉人。

古人他写文章是很奇妙的,他会把这个醉意、把这个美景、把这个山水、把自己的内心非常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呈现在你面前,这是一种完整的艺术品。

当我们看到这个《醉翁亭记》的前面这一大段的描写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就浸染到了那个景色当中去。

这个《醉翁亭记》再往下写,就没那么简单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真的老头了。

你看,他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真正的快乐有时候并不是需要音乐来相伴的,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儿得高兴,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就很好,可是有一样,当你们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家伙满脸苍老、满头白发地、很颓唐地、很颓废地、颓然地就醉倒了。

他前面光说自己醉了,没说自己是个什么状态。

人家有的文醉,醉了以后吟诗一首,特文雅,一点也不闹腾。

还有人是武醉,醉了以后就成孙悟空了。

欧阳修这醉得比较特殊,他醉了以后,颓然而醉。

而且他说自己是苍颜白发。

这个就很奇怪,刚才我们还称赞说是,他是酒不醉人景自醉人,这是美好的醉。

现在突然发现不是美好的醉了,他可能真的快变成一个未老先衰的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说这个人心里有事,他说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儿呢?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人的话不能全信,他说是在山水之间你就认为在山水之间?醉翁之意在自己内心的心事里,不告诉你。

他为什么不告诉你啊?他有些苦处是说不出来的,你就不能老看《醉翁亭记》,你得看点别的。

他后来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题滁州醉翁亭》。

诗曰:“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什么意思啊?说四十岁真不老,我那就是说说,我在醉翁亭这儿偶然写一篇文章下来,我醉了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万事万物都忘记了,连我年龄都不记得了。

我看这山间的花草,它们是不明白我为什么醉。

只有山间的风吹来,我的脑袋才在醉态当中稍稍地醒来一些。

你注意啊,这就有点意思了,刚不是还说自己是醉翁,还什么苍颜白发,怎么现在突然在诗里边就说“四十未为老”呢?他后边说的这些实际上推翻了前面自许醉翁的这一段事实。

画外音: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先后担任过馆阁校勘、谏官这样的中央职务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这样的地方要员,在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迫害,却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了。

那么,这场可怕的政治迫害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与《醉翁亭记》的创作又有什么关系呢?康震:那大家可能就会问、说,不是当得好好的嘛,这么年轻,他在被贬之前还不到四十岁呐,担任着这么重大的职责,现在怎么突然给贬到这儿了?大家可能说,那可能是政绩不突出,得罪了官员。

我跟你说这些还真都不是,我给你一说原因,你做梦都想不到,欧阳修让人给告了,而且告的罪名不好说,怎么不好说呢,就是说有人告他跟自己的外甥女有不干不净的关系。

我们现在表述这个事实的时候,都要努力用一种比较典雅的语言来表述它,用书面语,他跟他的外甥女有某种不干不净的很难说清楚的关系,这是“炸弹”呐。

我们刚讲过他是三种具有领袖地位的人,能在政坛上、文坛上能立得住脚的,能给苏轼当老师的人,那就是道德、文章都得是一等一的才行,怎么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个在我们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人家真是告他了,而且是言之凿凿。

原来呀,欧阳修有一个妹妹,我们就叫她欧阳氏吧。

他的妹妹嫁了一个丈夫,叫张龟正,就是他妹夫了。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十年前欧阳修的妹妹嫁给张龟正之后,后来张龟正就去世了。

张龟正原来还有个前妻生了一个女儿,我们就叫她张氏。

张龟正去世以后丢下的就是欧阳修的妹妹,以及他跟前妻生的那个小女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